树木学实习报告(一)

合集下载

树木实习报告

树木实习报告

树木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公司学校名称)实习部门:(部门名称)实习时间:(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实习地点:(具体地址)一、实习任务及背景作为一名(专业名称)的实习生,我在(公司学校名称)进行了为期(实习时长)的实习。

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部门名称)完成相关工作,以便更好地了解职场环境和专业技能的应用。

在此期间我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实际工作经验: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具体项目或任务)中,我遇到了(具体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请教同事,我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项目中。

+ 在(另一个具体项目或任务)中,我遇到了(另一个具体问题)。

我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并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采纳。

团队合作: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

通过集思广益,我们共同完成了多个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例如在(具体项目或任务)中,我运用(具体技能或知识),成功地解决了(具体问题)。

此外我还通过参与多个项目,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个人能力提升与认知变化在实习期间,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与同事和上级沟通,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的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能够更加冷静地分析问题,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此外我还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不同行业和职位的特点和要求,这有助于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

五、反思与展望:收获:+ 学习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 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 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不足:+ 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继续努力和学习。

+ 在面对挑战时,有时过于谨慎,需要更加自信和果断。

未来计划:+ 根据实习经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

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

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植物序号:75 中文学名(别名)苹果(采兰杂志)奈(西京杂记),西洋苹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拉丁学名(包括命名人的姓名)Malus pumila Mill.科、属(中文及拉丁名)蔷薇科 Rosaceae >> 苹果属 Malus生长类型:乔木,高可达15米,多具有圆形树冠和短主干;小枝短而粗,圆柱形,幼嫩时密被绒毛,老枝紫褐色,无毛;冬芽卵形,先端钝,密被短柔毛。

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5-1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有圆钝锯齿,幼嫩时两面具短柔毛,长成后上面无毛;叶柄粗壮,长约1.5-3厘米,被短柔毛;托叶草质,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密被短柔毛,早落。

伞房花序,具花3-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2.5厘米,密被绒毛;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被绒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外面密被绒毛;萼片三角披针形或三角卵形,长6-8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萼片比萼筒长;花瓣倒卵形,长15-18毫米,基部具短爪,白色,含苞未放时带粉红色;雄蕊20,花丝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下半部密被灰白色绒毛,较雄蕊稍长。

果实扁球形,直径在2厘米以上,先端常有隆起,萼洼下陷,萼片永存,果梗短粗。

花期5月,果期7-10月。

观赏性观果用途本种是著名落叶果树,经济价值很高。

全世界栽培品种总数在一千以上。

我国现在栽培的重要品种有自欧美直接输入者,也有自日本转来者,也有自己培育成的新品种。

早期栽培的中国苹果品种有片红、彩苹、白檎等,属于早熟种,不耐储藏,经久质变,俗称绵苹果。

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有小量生产。

近期传入中国的苹果,俗称西洋苹果,系在1870年开始引入烟台,以后在青岛、威海卫以及辽宁、河北等地陆续栽培。

现在我国苹果的生产以辽宁的熊岳、大连、金县,河北的昌黎、秦皇岛,山东的烟台、龙口、青岛等地为重点产区。

树木学野外实习报告

树木学野外实习报告

树木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1. 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 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 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 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 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 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 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1.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0日至7月20日2. 实习地点:我国某地区森林、公园、植物园等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第一天:抵达实习地点,了解住宿与饮食情况,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讲解实习注意事项,分配实习小组,进行初步的植物认知培训。

2. 实习第二天:学习植物形态学术语,如根、茎、叶、花、果实等,掌握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

3. 实习第三天:前往森林,观察并识别不同种类的树木,采集植物标本,了解植被分布与生态环境。

4. 实习第四天:学习使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分类、命名、记录。

5. 实习第五天:参观公园与植物园,观察园林树木的种植与配置,了解树木的观赏价值与生态功能。

6. 实习第六天:复习植物分类学知识,分析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植物种类,讨论植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7. 实习第七天:整理实习成果,完成实习报告,进行实习总结与交流。

四、实习成果与收获1. 掌握了植物形态学术语,能够准确描述植物的基本特征。

2. 学会了植物标本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3. 认识了多种树木,了解了植被分布与生态环境。

树木学实习个人总结

树木学实习个人总结

树木学实习个人总结一、实习背景本次实习是在学校树木学课程的安排下进行的,实习地点位于当地的植物园。

在这里,我结合课程知识,通过观察、实地调研和学习,了解了树木的生长环境、树种特征、树木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内容1. 树木种植与护理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树木的种植和护理工作。

通过掘土、培土、浇水、施肥等操作,我深刻了解了树木的生长过程和护理方法。

我还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树木修剪、扶正、喷洒农药等技术操作,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树木病虫害防治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各类树木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并参与了相关工作。

通过观察树木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树木的病虫害问题,提高了我对树木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树木描述及记录我利用实习时间,学习了树木的描述方法和记录技巧,通过对不同树种的观察和分析,提高了我对树木特征和形态的识别能力,并掌握了记录树木信息的技巧,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4. 实地调研与总结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参与了植物园内树木资源的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了解了不同树种的分布情况和生长环境要求,并结合课程知识,对不同树种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高了我在树木学方面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我深入了解了树木的生长特点和护理方法,增加了对树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我还通过实地调研和总结,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积累了经验。

最重要的是,我在实习中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不足与改进在实习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我对于一些树木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掌握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我在实地调研和记录方面还存在一些技巧不够熟练的问题,需要加强练习和实践。

树作文之树木学实习报告总结

树作文之树木学实习报告总结

树木学实习报告总结【篇一: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一、地点:天目山、杭州植物园二、时间:三、班级:四、汇报人:五、实习目的与要求1、目的:(1)了解天目山上分布的主要树种(2) 基本掌握常见园林树种主要形态特征,学会野外识别树种的方法、技巧;(3) 熟练识别200种树木;(4)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了解不同树种的园林绿化用途、配植应用特点、园林观赏效果、栽培环境以及栽培管理、生长状况等,从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2、要求:(1)认真记录指导教师介绍的不同树木科、属、种名称及其主要识别特征以及园林观赏效果等,并请自观察了解每一树种的主要形态、应用情况等,以便搜集实习报告资料。

??(2)严格纪律,遵守实习时间安排,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不得实习中途擅自离开,遵守实习地点主管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六、实习项目内容:(1)天目山树种调查:调查天目山上常见树种,内容包括每一树种的科、属、种名称及其主要识别特征及应用等;(3天)??(2)杭州植物园树种调查:调查植物园内的树种(约120种),拍摄每个树种的主要特征作为电子标本。

并调查杭州西湖边的树种以及学习西湖边的植物配置。

(2天)??(3)撰写实习报告:根据野外调查及室内整理鉴定所搜集到的材料撰写一分《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实习报告》。

(2天)??七、(实习报告正文)忍冬科——caprifoliaceae灌木或木质藤本,有时为小乔木或小灌木,落叶或常绿,很少为多年生草本。

茎干有皮孔或否,有时纵裂,木质松软,常有发达的髓部。

叶对生,很少轮生,多为单叶,全缘、具齿或有时羽状或掌状分裂,具羽状脉,极少具基部或离基三出脉或掌状脉,有时为单数羽状复叶;叶柄短,有时两叶柄基部连合,通常无托叶,有时托叶形小而不显著或退化成腺体。

聚伞或轮伞花序,或由聚伞花序集合成伞房式或圆锥式复花序,有时因聚伞花序中央的花退化而仅具2朵花,排成总状或穗状花序,极少花单生。

花两性,极少杂性,整齐或不整齐;苞片和小苞片存在或否,极少小苞片增大成膜质的翅;萼筒贴生于子房,萼裂片或萼齿5-4(-2)枚,宿存或脱落,较少于花开后增大;花冠合瓣,辐状、钟状、筒状、高脚碟状或漏斗状,裂片5-4(-3)枚,覆瓦状或稀镊合状排列,有时两唇形,上唇二裂,下唇三裂,或上唇四裂,下唇单一,有或无蜜腺;花盘不存在,或呈环状或为一侧生的腺体;雄蕊5枚,或4枚而二强,着生于花冠筒,花药背着,2室,纵裂,通常内向,很少外向,内藏或伸出于花冠筒外;子房下位,2-5(7-10)室,中轴胎座,每室含1至多数胚珠,部分子房室常不发育。

实习报告树木

实习报告树木

实习报告树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为我们提供氧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流失、提供栖息地等多种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树木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它们,我参加了一次树木实习活动。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学习了树木的基本知识。

我了解到树木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乔木是指高大的树木,它们通常有一个明显的树干和多个树枝。

灌木是指较矮小的树木,它们没有明显的树干,而是多个枝条直接从地面生长。

草本植物则是指那些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它们通常比较矮小。

在实习的第二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树木的各种参数。

我们使用卷尺和测高仪来测量树木的直径和高度。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计算树木的体积和树冠面积。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树木的健康状况和制定保护措施非常重要。

在实习的第三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评估树木的健康状况。

我们观察了树木的叶子、树枝和树干,寻找任何异常的迹象,如病虫害、枯萎和损伤。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树木,并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需求。

在实习的第四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树木的修剪和维护。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修剪工具,如剪刀和锯子,以及如何正确地修剪树枝。

修剪可以帮助树木保持健康的形状和大小,同时也可以去除病弱枝,促进树木的生长。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保护树木和森林。

我们学习了如何防止非法砍伐和滥伐,以及如何进行树木的移植和造林。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参与树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活动,如参加树木种植和保护志愿者活动。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树木的知识和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我了解到树木是我们生存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尽力保护它们。

我也会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树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活动。

树木学实习心得体会(共3篇)(精简篇)

树木学实习心得体会(共3篇)(精简篇)

树木学实习心得体会(共3篇)树木学实习心得体会(共3篇)篇一:树木学实习报告《树木学》教学实习报告 08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 1班第三组本组成员:唐洋洋、王阔、丁大舜、杨群、邹应妮、左碧、安静姓名:唐洋洋学号:080903110082 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使课堂上的知识与实践初步结合起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也使我们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学习和训练。

2.要求我们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掌握贵州省中高山林区大部分植物的识别特征、分布特点和生态习性,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树种间的生物关系,学会野外植物调查得到方法及有关工序,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2016.06.21~2016.06.27 三、实习地点:1.花溪水库 2.花溪公园 3.贵州林业学校树木园四、实习工具与主要参考资料:工具:枝剪、标本夹、吸水纸(标本纸)、采集带、标签、采集记录本、针线参考资料:工具书(贵州植物志)五、实习内容: 1.任务要求:① 在试验之前小组成员需认真阅读实习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养成注意野外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实习中熟悉某一区域树种、数木蜡叶标本采集制作方法以及植物名录编制方法、进一步掌握检索表编制(150种),了解贵阳地区常见树种资源及分布情况。

② 每组至少完成200种木本植物标本的采集、记录、压制和物种鉴定工作并编制其名录;编辑采集的150种植物标本的定距或等距检索表。

③ 每人写一份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时间、地点、实习工具、任务要求、是西方法、结果分析、问题讨论、实习总结;在实习的最后天(星期天)识别标本,每人识别50种植物标本。

2.实习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沿设定的路线观察、采集记录。

将未来得及定名的植物标本带回实验室利用试验用具和工具书进行鉴定定名与记录。

① 标本采集方法:木本植物需选用无病虫害、具花或果的枝条剪下,其长度在 25 - 35cm 左右。

树木学实验实习劳动报告

树木学实验实习劳动报告

树木学实验实习劳动报告一、前言树木学实验实习是林学、生态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树木学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热爱林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本次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实习地点为我国某高校树木学实验室及实习基地。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按照实习要求,认真参与各项实验操作,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树木识别与测量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树木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树皮、树叶、树枝、树根等结构。

在实验室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前往实习基地进行树木识别与测量。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树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参数的测量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树木信息数据化管理。

2. 树木生长与发育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定期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了解树木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树木的生长速度与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树木的物候期,掌握了不同树种的开花、结果、落叶等特征。

3. 树木遗传与育种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树木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了遗传变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过程。

同时,我们还参与了实验室的树木遗传多样性研究项目,掌握了DNA提取、PCR扩增、电泳分离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4. 树木营养与施肥树木营养需求与其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树木营养诊断的方法,掌握了土壤、叶片等样本的采集与分析。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实验,探讨了施肥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5. 树木病虫害防治树木病虫害是林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病虫害的识别、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剪除病虫枝、喷洒农药等防治技巧。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方法。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树木学基本技能。

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树木识别、测量、生长观察等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林业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序号:2
中文学名(别名)元宝槭(元宝枫、平基槭、华北五角槭、色树、元宝树、枫香树)
拉丁学名(包括命名人的姓名)Acer truncatum Bunge
科、属(中文及拉丁名)槭树科Aceraceae、槭属Acer
生长类型落叶乔木
观赏性
元宝槭叶色富于变化,春叶红艳,秋叶金黄,还可数次摘叶,摘叶后新叶小而红,是很有特色的桩景材料。是行道、庭院和风景区绿化的树种。其树形优美,枝叶浓密,秋色叶变色早,且持续时间长,多变为黄色、橙色及红色,园林片栽或山地丛植,是优良的观叶树种。在城市绿化中,适于建筑物附近、庭院及绿地内散植;在郊野公园利用坡地片植,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植人的姓名)Viburnum dilatatum Thunb.
科、属(中文及拉丁名)忍冬科Caprifoliaceae荚蒾属Viburnum
生长类型:落叶灌木,高1.5-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黄色或黄绿色开展的小刚毛状粗毛及簇状短毛,老时毛可弯伏,毛基有小瘤状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几无毛,有凸起的垫状物。叶纸质,宽倒卵形、倒卵形、或宽卵形,长3-10 (-13)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至钝形或微心形,有时楔形,边缘有牙齿状锯齿,齿端突尖,上面被叉状或简单伏毛,下面被带黄色叉状或簇状毛,脉上毛尤密,脉腋集聚簇状毛,有带黄色或近无色的透亮腺点,虽脱落仍留有痕迹,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6-8对,直达齿端,上面凹陷,下面明显凸起;叶柄长(5-) 10-15毫米;无托叶。复伞形式聚伞花序稠密,生于具1对叶的短枝之顶,直径4-10厘米,果时毛多少脱落,总花梗长1-2 (-3)厘米,第一级辐射枝5条,花生于第三至第四级辐射枝上,萼和花冠外面均有簇状糙毛;萼筒狭筒状,长约1毫米,有暗红色微细腺点,萼齿卵形;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5毫米,裂片圆卵形;雄蕊明显高出花冠,花药小,乳白色,宽椭圆形;花柱高出萼齿。果实红色,椭圆状卵圆形,长7-8毫米;核扁,卵形,长6-8毫米,直径5-6毫米,有3条浅腹沟和2条浅背沟。花期5-6月,果熟期9-11月。
观赏性:观叶植物
用途:边材黄色或淡褐黄色,心材暗红灰褐色;木材纹理直或斜行,重量及硬度适中。可供家具、车辆、器具、造船及室内装修等用材。
具体地点:北区机电院花园旁
生态习性:喜阳植物,生长在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耐盐碱,耐干旱,不耐涝。能在土壤贫瘠的土地上生长。
植物序号:6
中文学名(别名):金叶榆
拉丁学名(包括命名人的姓名):Ulmus pumila cv.jinye.
用途
元宝槭是集食用油、鞣料、蛋白、药用、化工、水土保持,特用材及园林绿化观赏多效益集于一体的优良经济树种。本种在北京附近已多栽培,是一种很好的庭园树和行道树,如在华北各省大量推广繁殖,作为行道树,不仅引种容易,而且树冠很大,具备良好蔽荫条件。种子含油丰富,可作工业原料,木材细密可制造各种特殊用具,并可作建筑材料。
观赏性果红色,可食用,具观赏性
用途
韧皮纤维可制绳和人造棉。种子含油10.03-12.91%,可制肥皂和润滑油。果可食,亦可酿酒。
具体地点石河子大学北区
生态习性生于山坡或山谷疏林下,林缘及山脚灌丛中,海拔100-1000米
植物序号:7
中文学名(别名):桃叶卫矛
拉丁学名(包括命名人的姓名):Euonymus maackii Rupr.
科、属(中文及拉丁名):卫矛科Celastraceae卫矛属Euonymus
生长类型:小乔木
观赏性:秋果变红,具观赏性
用途:秋果变红,用于观赏
具体地点:石河子大学北区机电院北边树林
生态习性:产地广阔
植物序号:1
中文学名(别名)茶条槭(茶条、华北茶条槭)
拉丁学名(包括命名人的姓名)Acer ginnala Maxim. subsp. ginnala
科、属(中文及拉丁名)槭树科Aceraceae、槭属Acer
生长类型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观赏性
本种树干直,花有清香,夏季果翅红色美丽,秋叶又很易变成鲜红色,翅果成熟前也红艳可爱,是良好的庭园观赏树种,也可栽作绿篱及小型行道树,屏风,丛植,群植,且较其它槭树耐阴。萌蘖力强,可盆栽。
生长类型:落叶乔木,高达27米,胸径50厘米;树皮淡灰褐色或灰色,浅纵裂,裂片较短,常翘起,表面常呈薄片状剥落;一年生枝幼时被毛,后变无毛或近无毛,二年生枝淡褐灰色、淡灰褐色或淡红褐色,小枝无木栓翅;冬芽卵圆形或椭圆形,内部芽鳞毛较明显。叶倒卵形、倒三角状、倒三角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7-18厘米,宽4-14厘米,先端通常3-7裂,裂片三角形,渐尖或尾状,不裂之叶先端具或长或短的尾状尖头,基部明显地偏斜,楔形、微圆、半心脏形或耳状,较长的一边常覆盖叶柄,与柄近等长,其下端常接触枝条,边缘具较深的重锯齿,叶面密生硬毛,粗糙,叶背被柔毛,沿叶脉较密,脉腋常有簇生毛,侧脉每边10-17条,叶柄极短,长2-5毫米,密被短毛或下面的毛较少。花在去年生枝上排成簇状聚伞花序。翅果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5-2厘米,宽1-1.4厘米,除顶端凹缺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果核部分位于翅果的中部或稍向下,宿存花被无毛,钟状,常5浅裂,裂片边缘有毛,果梗常较花被为短,无毛。花果期4-5月。
科、属(中文及拉丁名):榆科Ulmaceae榆属Ulmus
生长类型:乔木
观赏性:观叶树种
用途:金叶榆根系发达,耐贫瘠,水土保持能力强,除用于城市绿化外,还可大量应用于山体景观生态绿化中,营造景观生态林和水土保持林。
具体地点:北区机电院花园旁
生态习性:属于白榆的变种,树冠外围金黄色。以白榆做砧木进行嫁接。喜阳植物,生长在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耐盐碱,耐干旱,不耐涝。能在土壤贫瘠的土地上生长。
具体地点:北区机电院旁花园
生态习性:阳性树种,生长在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耐盐碱,耐干旱,不耐涝。能在土壤贫瘠的土地上生长。
植物序号:5
中文学名(别名):裂叶榆(青榆、大青榆、麻榆)
拉丁学名(包括命名人的姓名):Ulmus laciniata (Trautv.) Mayr.
科、属(中文及拉丁名):榆科Ulmaceae榆属Ulmus
观赏性
圆冠榆树冠球形,主干端直,绿荫浓密,树形优美。
用途
圆冠榆为西部绿化树种精品。不仅适合在新疆种植,同时适合在甘肃、宁夏、内蒙古中西部、山西、河北等地种植。木材供家具等用。
具体地点主要分布在石河子大学中区路边
生态习性
喜光、耐寒、耐旱、抗高温,适合盐碱土壤生长,在土层深厚、湿润、疏松砂质土壤中生长迅速。
植物序号:3
中文学名(别名)圆冠榆
拉丁学名(包括命名人的姓名)Ulmus densa Litw.
科、属(中文及拉丁名)榆科Ulmaceae、榆属Ulmus
生长类型落叶乔木,枝条直伸至斜展,树冠密,近圆形;幼枝多少被毛,当年生枝无毛,淡褐黄色或红褐色,二或三年生枝常被蜡粉;冬芽卵圆形,芽鳞背面多少被毛,尤以内部芽鳞显著。叶卵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多少偏斜,一边楔形,一边耳状,叶面幼时有硬毛,后有凸起或平的毛迹,多少粗糙或平滑,叶背幼时被密毛,后被疏毛或近无毛,脉腋有簇生毛,边缘具钝的重锯齿或兼有单锯齿,侧脉每边11-19条,叶柄长5-11毫米,上面被毛。花在去年生枝上排成簇状聚伞花花序。翅果长圆状倒卵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16毫米,宽8-14毫米,除顶端缺口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果核部分位于翅果中上部,上端接近缺口,宿存花被无毛,4浅裂,果梗较花被为短,长约1毫米,无毛。花果期4-5月。
具体地点石河子大学北区机电学院北边树林
生态习性
耐阴,喜温凉湿润气候,耐寒性强,但过于干冷则对生长不利,在炎热地区也如此。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性土中均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的土中生长最好。深根性,生长速度中等,病虫害较少。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的抗性较强,吸附粉尘的能力亦较强。
植物序号:4
中文学名(别名):榆树(白榆)
拉丁学名(包括命名人的姓名):Ulmus pumila L.
科、属(中文及拉丁名):榆科Ulmaceae榆属Ulmus
生长类型:落叶乔木,在干瘠之地长成灌木状
观赏性:无
用途:木材供家具、车辆、农具、器具、桥梁、建筑等用。树皮内含淀粉及粘性物,磨成粉称榆皮面。掺合面粉中可食用,并为作醋原料;枝皮纤维坚韧,可代麻制绳索、麻袋或作人造棉与造纸原料;幼嫩翅果与面粉混拌可蒸食,老果含油25%,可供医药和轻、化工业用;叶可作饲料。树皮、叶及翅果均可药用。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冲积土及黄土高原生长良好。可作西北荒漠、华北及淮北平原、丘陵及东北荒山、砂地及滨海盐硷地的造林或“四旁”绿化树种。
用途
北方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良好的庭园观赏树种,也可栽作绿篱及小型行道树,屏风,丛植,群植,萌蘖力强,可盆栽。嫩叶可代茶。
具体地点石河子大学北区机电学院北边树林
生态习性
阳性树种,稍耐荫,耐寒。深根性,抗风雪、耐烟尘。喜湿润土壤,但耐干燥瘠薄,抗病力强,适应性强。常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向阳山坡、河岸或湿草地,散生或形成丛林,在半阳坡或半阴坡杂木林缘也常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