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物理热学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热学》复习课件《比热》-热学

中考物理专题《热学》复习课件《比热》-热学

比 热 容1.理解比热的概念比热是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的这一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公式:c =)(0t t m Q -吸或c =)(0t t m Q -放,比热的单位:焦/(千克℃)2.热量计算公式的物理意义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Q 吸=cm (t -t 0),式中t 表示末温,t 0表示初温,t -t 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

如果用△t 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则Q 吸=cm △t 。

物体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Q 放=cm (t 0-t ),式中t 0-t 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

如果用△t 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则Q 放=cm △t 。

Q =cm △t 只适用于物体温度改变(温度升高或温度降低)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

公式还说明吸热或放热的多少跟物质的比热、物体的质量、温度改变的多少三个因素有关。

甲 乙 丙甲 乙 一、基础考查题1.(2005台州)下列能用比热容解释的事实是( )。

A .用力搓手后双手发热B .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较大C .堆积的种子受湖升温D .生石灰加水温度骤然升高2.(2004温州)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

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样大3.(2005金华)水的比热容较大,人们往往用它的这一特征为生产、生活服务。

下列事例中与这一特征无关的是( )。

A .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B .在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C .晚上向秧田里灌水D .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二、迁移实践题4.(2005绍兴)用如图甲实验装置测定液体的比热容。

已知容器内待测液体质量为300g ,电热丝电阻是5Ω。

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至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12min 后,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5℃。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附参考答案)热学实验题重点考查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水的沸腾、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等实验,侧重考查温度计等仪器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归纳实验结论、用图像描述规律等。

一、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规律 1.图像中若有一段线段与“时间轴”平行,则该物体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

2.晶体熔化(凝固)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且继续吸(放)热。

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持续吸(放)热。

3.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

晶体熔化(凝固)过程中持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吸(放)热,温度不断变化.此类题考查学生对固体熔化(凝固)实验的掌握情况、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根据温度计的使用的注意事项: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知道怎样才能使试管中的晶体均匀受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同时需要不断搅拌物体。

水浴加热,可以使加热比较均匀,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固体颗粒越小,受热越充分,熔化的就越快.根据公式Q吸=cm△t可以知道,当Q吸和比热容c一定时,升高的温度△t和水的质量m成反比,因此当水的质量m越大时,水的温度升高的就会越小,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就不太显著.在相同的时间内(吸热相同),若物质固态时温度升高多,而液态时升高少,由此可知温度变化越大,比热容就越小.例1 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2)实验时,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而且物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①;②.(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实验专项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实验专项
晶体熔化知识
1.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的物质; 2. 常见晶体: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3.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吸热(缺一不可); 4.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固液共存状态); 5. 处于熔点的物质状态:固态、固液共存和液态; 6.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 7. 常见非晶体的物质:蜂蜡、松香、沥青、玻璃、塑料等; 8.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 应选用颗粒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 图甲中对试管中的冰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使冰块均匀 受热 ;
3. 由图乙图像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非晶体”)。同时 还得出了冰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不变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 冰块熔化过程持续了 10 min,当实验进行到第10min时,物质处 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3)该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 72km/h=20m/s
• t=s/v=8000m/(20m/s)=400s
• P=W/t=1.62x107J/400s=4.05x104W
热学与运动结合
• 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 该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 1.5×10-3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则这段运动过程中; (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取4.5×107J/kg)
• (2)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 W有用=Q放Xȵ=5.4×107Jx30%=1.62×107J • (2)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1.62×107J;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及答案 热学实验(4个考点)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及答案   热学实验(4个考点)

考点一:物质熔化和凝固1.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到水中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既可以使海波受热______,又可以使海波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是______,第9min时海波处于______(填物质的状态)。

2.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___;(选填“A”“B”或“C”)(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___________min;(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___________;(5)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___态。

A.固 B.液 C.固液共存3.图甲是小丽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不需要估读)。

(2)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丽应按照______ 的顺序进行(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3)她将冰熔化的过程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数据可知,冰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在t1时刻的内能______ t2时刻的内能;CD段加热时间是AB段加热时间的2倍,则冰的比热容______ 水的比热容(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当试管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 沸腾(选填“能”或“不能”)。

4.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如图甲所示为大家常见的普通煤炉,通过燃烧煤将壶中的水进行加热。

为提高煤炉效率,某大学创意小组设计了双加热煤炉,如图乙所示,在炉壁的夹层中也加入水,在给壶中水加热的同时,也给炉壁夹层中的水加热。

现在1标准大气压下,壶中装有质量为4.5kg 温度为20℃的水,己知q 煤=3×107J/kg ,c 水=4.2×103J/(kg•℃),求:(1)如果烧开壶中的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已知甲图煤炉烧水效率为28%,若用甲图煤炉烧开壶中的水,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是多少?(3)在乙图煤炉加热过程中,在消耗等量煤的情况下,除烧开壶中的水外,还可把炉壁夹层中10kg 的水从20℃加热至40℃,则改进后乙图煤炉的烧水效率是多大?【答案】(1)1.512×106J ;(2)0.18kg ;(3)43.56%。

【解析】【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2)知道普通煤炉的烧水效率,利用100%Q Q η=⨯吸放可得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已知煤的热值,利用Q mq =放可得普通煤炉完全燃烧煤的质量;(3)由题知,双加热煤炉还可额外把炉壁间10kg 水从20℃加热至40℃,根据吸热公式求出炉壁间水吸收的热量;由题意可知,壶内水吸收热量不变,则可求出双加热煤炉中水吸收的总热量(有用能量);由题意可知,双加热煤炉中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改进后乙图煤炉的烧水效率。

【详解】(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把壶内20℃,4.5kg 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361 4.210J/kg 4.5kg 10020 1.51210J Q c m t =∆=⨯⋅⨯⨯-=⨯吸水水℃℃℃;(2)普通煤炉的烧水效率为28%,由100%Q Q η=⨯吸放可得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Q η吸=61.51210J 28%⨯=5.4×106J , 由Q mq =放可得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m 煤=Q q 放=675.410J 310J⨯⨯=0.18kg ; (3)改进后乙图双加热煤炉还可额外把炉壁间10kg 水从20℃加热至40℃,则炉壁间水吸收的热量: ()()2354.210J/kg 10kg 40208.410J Q c m t ''=∆=⨯⋅⨯⨯-=⨯吸水水℃℃℃, 而壶内水的初温、末温以及质量均不变,则壶内水吸收热量不变,则双加热煤炉中水吸收的总热量:6561.51210J 8.410J 2.35210J Q Q Q '=+=⨯+⨯=⨯吸吸吸总, 由题意可知,双加热煤炉与普通煤炉消耗煤的质量相等,则这些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则双加热煤炉的烧水效率:η′=Q Q 吸总放=662.35210J 5.410J⨯⨯×100%≈43.56%。

初中物理热学专项复习2

初中物理热学专项复习2

初中物理热学专项复习2一、物体的内能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物体的内能也越。

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②。

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二、热量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放出热量,内能。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三、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因而可用水来取暖。

7.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放=14.4热机与社会发展1.热机的种类包括有: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

热学复习-初三物理(光华)

热学复习-初三物理(光华)

2.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 c.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 窗的内表面会有冰花。
树 枝 上 的 “ 雾 凇 ”
d.冰棍外表 的“白霜”
钨丝
吸 热
固态
升华 气态
钨蒸气
放 热
凝华
钨的 颗粒
固态
一、温度
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
a.把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b.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热水
冷水
= 冷水分子数 热水分子动能 ﹥ 冷水分子动能 热水内能 ﹥ 冷水内能 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 结论1: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热水分子数
(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
问2:同温度时,一大杯热水与一小杯热水 谁的内能大?
热水 800c 分子数
热水 800c
﹥ 分子数 每个分子动能 = 每个分子动能 每个分子势能 = 每个分子势能
1. 下表是水表面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2. 请说出高压锅在设计上利用了什么热学原理?
沸点/℃
100 101
105 1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0 143
112 154
114 163
116 175
118 187
120 199
122 211
气压
/kPa
3.如果把这种高压锅拿到哪些地区销售更容易?
液化
——放热过程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常用温度计 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
,它的原
测量体温的工具叫做 体温计 ,它的测量范 围是 35~42℃ ,最小刻度是 0.1℃ 。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37 ℃,人感到比较舒适 的温度是 25 ℃左右,

2015届中考物理核心考点专项训练:专题03 填空、选择―热学易错点睛(原卷版)

2015届中考物理核心考点专项训练:专题03 填空、选择―热学易错点睛(原卷版)

[填空选择热学题易错点]初中热学部分包括物态变化、内能及其利用两大部分,填空选择题能占到5至8分,考查的频率很高,题目一般较为简单,但如果对概念认识不清仍会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填空选择热学易错点主要有以下部分:1、对于物体发生的哪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的判断易出错。

2、对于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理解易出错。

3、对于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物态变化的判断易错。

4、对于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及水的沸腾图像的分析易错。

5、对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理解不清。

6、对温度、热量和内能的理解不够。

7、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的认识易出错。

8、对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构成物质的种类及温度的改变有关,分析热量的变化时考虑不全面。

9、关于汽油机、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几个冲程,活塞往复几次,曲轴(飞轮)转几圈,对外做功几次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是易错点。

10、 对内燃机一个工作过程中,压缩和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区分错误。

11、 对热值的概念理解不清。

12、对热机效率中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区分不清。

13、不能正确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填空选择热学题命题规律]物态变化中的易考点主要有:用温度计测温度、六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及吸放热情况、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的识别,水的沸腾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等。

内能及其利用的易考点主要有:分子动理论;内能、温度、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比热容的概念;水的比热容大的用途;热量、热值、热机效率及其运算等。

热学部分的填空选择题一般是与其他个章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今年的中考仍会节能相联系的问题要引起重视。

1.(2012·烟台)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2.(2013•茂名)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C.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D.秋天到来,树叶飘落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6.(2013•日照)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水滴,是因为罩内有大量的水蒸气,液态变为气态,故是汽 化现象;水蒸气在罩内凝结成水滴,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 液化现象。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5.2014·宜宾图4-10中能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 的图是( A )
图4-10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6.2014·福州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 的物态变化是( A ) A.凝华 C.熔化 B.液化 D.凝固
考点6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蒸发 表面 液体______ 沸腾 表面 和______ 内部 同时 液体______ 发生 沸点 ,持续吸热 达到______ 剧烈 汽化 ________ 供热快慢、气压高低 不变 吸热、温度________
方式 发生部位 发生条件 不 同 点 剧烈程度 影响因素 温度变化 相同点
图4-6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审·审题要点] 阅读题干,抓住关键语句“气温一直持续在
-10 ℃以下”。 [析·分析思路] 根据温度的高低及冰作品的状态变化,进
而判断物态的变化。 [据·答题有据] 冰雕初始状态是固态,冰雕变小,如果是熔 化现象,那么温度必须达到熔点,但气温一直保持在-10 ℃ 以下,说明不可能发生熔化现象。变小了,一定是变成了水 蒸气,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任何 温度下 在______
缓慢 汽化 ________ 表面积 、 温度 、_______ 液体________ 空气流速 _______ 降温制冷
汽化 现象,都要________ 吸热 都是________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 7 方式
升华和凝华 状态变化 固 态→____ 气态 ____ 气 态→____ 固 态 ____ 吸、放热情况 吸热 ______ 放热 ______ 共同点 没有液态物质 出现
升华
凝华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 8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与物态变化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图4-1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4 2.图4-2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3.2014·南昌如图4-3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 图丙的物质处于________ 固体 状态,物质由图甲直接变成图丙的 过程叫做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凝华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二、填空题 0.1 ℃ 。 7.2014·成都图4-11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
图4-11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8.2014·合肥模拟在北方,当气温降低到-50 ℃的时候, 人们发现自己吐出来的水汽直接变成细小的雪花。这些小雪 花如果互相碰撞,还会发出声响,好像翻动书页的声音。探 险家把这种奇妙的声响称之为“星的耳语”。上述材料中涉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考点 1
概念
温度与温度计
冷热 程度叫做温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________ 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 0 100 为______℃,沸水的温度定为______℃,它 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______℃ 1 3.5摄氏度 某地气温-3.5 ℃,读作:负 ______________ 零下3.5 摄氏度 或_______ ____ _____ 37 ℃ 左右 人的正常体温在________
(续表) 实验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沸腾过程中,继续 保持不变 结论 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__ 吸热 ; 沸点 ,持续________ ①水沸腾的条件:达到________ 评估 高 ,气压低沸点 ②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______ 交流 低 ________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 用时约8 min 图4-8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3.(多选)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BD ) A.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 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
D.将湿衣服摊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B.小明同学实验前,需要将烧杯内的水加满
C.烧杯内的水一般都是从热水瓶里取的初始温度较高的水 D.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然后再描绘出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象即可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图4-13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解析] 没有达到100 ℃,可能是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
压,也可能不是纯净的水,温度不变时,说明水已经沸腾,
分析有关物态变化类问题四部曲:
明确六种物态变 明确物态变 ―→ ―→ 化的条件和特点 化前的状态 明确物态变 根据定义确定 ―→ 化后的状态 物态变化种类
解答具体题目时,注意分析题目中关键词语的含义,例如
“物体变干”“物体变湿”“变硬”“变软”等。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例3 2014·广安夏天,奶奶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不一会儿 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 失了。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这一过程先后发生的两种物态 液化 汽化 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审·审题要点] 抓住题干中的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
及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 。 凝华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里面的液体 有的用酒精,有的用水银,已知酒精和水银的熔点和沸点如表 所示,北方漠河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54 ℃,测此地冬季最 低气温应选______ 酒精 温度计,测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应选
4.2014·合肥模拟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 具有重要的意义。图4-9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 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C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图4-9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解析] 污水杯内的水是液态,塑料罩内之所以能够出现凝结
故选项A错误。烧杯内的水不能太满,否则加热时间过长,故 选项B错误。为了观察实验现象,缩短实验时间,所取的水, 初始温度不能过低,故选项C正确;实验中不仅要记录实验数 据,还要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烧杯内的气泡变化情况,故 选项D错误。
特点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 3
汽化和液化
方式
汽化 液化
状态变化
液 态→______ 气 态 ______ 气 态→______ 液 态 ______
吸、放热情况
吸 热 ________ 放 热 ________
降温 加压 液化方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 2 方式 熔化 凝固
熔化和凝固 状态变化 固 态―→______态 液 ______ 液 态―→______态 固 ______ 吸、放热情况
吸 ________ 热
放 热 ________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续表)
探究课题: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温度计 ①测量工具:____________ 、 停表 ; __________ ②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 装置 均匀 ,慢 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 ______ 设计 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
图4-3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4.教材衔接图4-4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
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 汽化 ,此过程 ________(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吸热
[解析] 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 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 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
就是晶体的凝固点,B点是液态,C点是固态,B、C之间是固液 共存状态,整个变化过程都在放热。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例2 2014·泰安图4-6所示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 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 ℃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 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A.升华 B.熔化 C.汽化 D.凝华
结论
不变 ; 吸收 热量,温度________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 吸收 热量,温度________ 升高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续表) 交流 熔点 ,持续______ 吸 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________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熔点和凝固点温度 相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图4-12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B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选填
“A”“B”或“C”),此时示数是________℃,试管中的物质 3 液 态。 呈________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的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1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水没有达到100 ℃,所以没有沸腾 )
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 [析·分析思路] 根据题干所述现象,联系实际,进而判断物
态的变化。 第4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据·答题有据] 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温度较低,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到冷的鸡蛋会液化为小水珠,发生的是液化现象;然 后小水珠又慢慢蒸发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是汽化现象, 所以整个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
______ 水银 温度计。(均选填“酒精”或“水银”)
熔点/℃ 沸点/℃
酒精
水银
-117
-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