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docx
《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详细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以及影响消化和吸收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理解影响消化和吸收的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影响消化和吸收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PPT、实物模型。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挂图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新课:(1)消化系统的组成:介绍消化道、消化腺等组成部分。
(2)食物的消化过程: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消化为例,讲解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
(3)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介绍吸收部位、吸收方式及吸收后的运输。
(4)影响消化和吸收的因素:讲解饮食、生活习惯、疾病等因素对消化和吸收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情况。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例题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2. 食物的消化过程3.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 影响消化和吸收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2)说明食物的消化过程。
(3)阐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分析影响消化和吸收的因素。
2. 答案:(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消化腺等组成。
(2)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3)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精品教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精品教案第一篇: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精品教案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精品教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根据消化系统图,能说出食物消化的过程。
3、能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及胆汁对脂肪的作用,得出食物在消化系统中初步消化的过程。
学习重点: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三种有机物的消化过程。
学习难点:1、举例说出消化系统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认识酶在消化过程的重要作用。
学习内容及方法:1、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
2、理解并交流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实验。
3、消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口腔中的物理消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化学消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蛋白质在__________内在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消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6、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其内部含有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8、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有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掌握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会使用图表和模型来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食物的消化过程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消化器官的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难点: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三、教学准备:教材或教辅材料。
食物消化过程的图片、图表或模型。
实验材料和器材(如面包、牛奶、盐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食物消化吸收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
2. 教学内容:介绍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讲解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如观察面包在盐酸中的消化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4. 知识巩固:提供图表或模型,让学生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巩固对消化系统的理解。
5. 总结与拓展:总结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及其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绘制一张食物消化过程的简图,标注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
写一篇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和解释。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食物消化吸收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消化器官的角色,向其他同学解释其功能和作用。
2. 安排一次小组项目,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健康饮食的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编写宣传册等。
《消化和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7)

第4单元第2章第2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2.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局部的作用;3.阐述食物的消化的过程。
二、自主学习:〔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二〕食物的消化3.消化的概念:食物在______里逐步被分解成__ 的物质的过程。
4.消化系统是______ 和______ 组成的一条很长的管道。
5.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1〕牙齿的____和舌的____,食物被磨碎并与_____充分混合。
〔2〕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_ 。
6.食物在胃中的消化:〔1〕胃壁有兴旺的__ 层,收缩时引起胃的蠕动,可以食物。
〔2〕胃对_ 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呈强酸性,其中含有酶。
7.食物在小肠中消化〔1〕小肠壁上有____,分泌____,___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酶。
〔2〕胆汁能将_____乳化成_____微粒。
胆汁是_____分泌的,储存在_____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胰液是由_____分泌的,胆汁与胰液都流入_____中,消化食物。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肝脏分泌的____,胰腺分泌的____,和肠腺分泌的__ 。
8、消化道中具有消化功能的结构有有吸收功能的结有。
三、合作探究:据《西游记》记载,孙悟空变成一只虫子飞到茶里,进入了铁扇公主的身体,以下是一位同学改编的孙悟空进入铁扇公主的身体里经历的奇妙旅程:他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他压的粉身碎骨,身体沾上了一些黏液;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他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没方法,在铁扇公主上厕所时离开了她的身体。
请结合以上故事答复以下问题:〔1〕他在哪里遇到像轧钢机似的怪物,这时身上的黏液是什么?〔2〕他在哪里遇到“酸雨〞?“酸雨〞是什么?〔3〕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为什么许多物质在这里会神秘地消失?〔4〕“死胡同〞是什么部位?〔5〕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四、达标测试:1、长期酗酒的人会影响哪种食物成分的消化? ( )A 、糖类B 、脂肪 C、蛋白质 D 、维生素2、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馒头有甜味,这是因为 ( )A、馒头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 、馒头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C 、馒头中有白糖D 、馒头和唾液混合产生了葡萄糖3、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 )A、胃B、咽C、大肠D、肝脏4、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正确温度是 ( )A、 30 ℃ B 、35℃ C、 37℃ D 、40℃5.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口腔、食道、胃B、消化道和肠腺C、消化道和消化腺D、口腔、胃、小肠6.以下消化腺中,位于消化道内的是( )A、肠腺B、唾液腺C、肝脏D、胰7.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 )A、胃B、小肠C、食道 D、咽8、以下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 )。
《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消化和吸收”。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增强健康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难点:消化酶的作用,营养物质吸收的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模型、PPT。
学具:实验器材、显微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详细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中的相关问题。
3. 课堂讲解: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详细过程:结合挂图、模型和PPT,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动画形式展示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消化酶实验。
详细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消化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分析消化酶的作用。
5. 例题讲解:讲解与消化和吸收相关的例题。
详细过程:教师挑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与消化和吸收相关的练习题。
详细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2. 食物的消化3. 营养物质的吸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消化和吸收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份健康饮食建议。
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消化系统疾病,了解预防措施,提高健康意识。
《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化的概念,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
2. 使学生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掌握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2. 食物的消化过程: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 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口腔、胃、小肠、大肠等。
三、教学重点:1.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食物的消化过程。
四、教学难点:1. 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
2. 食物的消化过程。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3. 设置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第一课时:消化系统的组成1. 导入新课,展示消化系统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3. 介绍消化道各部位的功能和特点。
4. 引导学生关注消化腺的功能。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食物的消化过程(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2. 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区别。
4. 引导学生关注食物的消化过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口腔的消化功能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2. 讲解口腔的消化功能,包括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3. 引导学生了解口腔中的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4. 通过实验或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口腔消化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胃的消化功能1. 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2. 讲解胃的消化功能,包括胃液的作用和胃的蠕动。
3. 引导学生了解胃对食物的初步消化作用。
4.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关注胃健康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课时: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1. 复习前四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 让学生掌握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 食物的消化过程3.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 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5. 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实验观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 教学难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 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 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3. 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阐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等器官的消化过程。
4. 讲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介绍营养物质在肠道被吸收的过程。
5.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观察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实验现象。
6. 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强调营养物质的作用。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名称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食物消化和吸收过程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的认真程度和操作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准备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实验材料和仪器。
3. 准备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实地考察,如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等。
(完整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

(完整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体合作能力、思维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消化系统的组成”,主要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做铺垫;第二部分主要讲述食物的消化过程,通过学生实验:了解口腔对淀粉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作用,通过分析与讨论:了解胃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通过演示实验:了解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最后,总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第三部分是营养物质的吸收。
教学重点:(1)三大营养物质(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2)小肠内壁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教学难点:(1)小肠的结构与功能(2)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控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举出生活中可见的例子:有些人经常吃一些营养含量高的食物也吃不胖,有些人天天粗茶淡饭都胖,是什么原因?【教师活动】出示PPT,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产生疑问并自己能提出问题:1 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2 食物是通过哪些器官消化的?3 消化后的营养物质最终到了哪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活动】根据以掌握的知识自己试图找到答案,即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经过消化道消化后,最终进入血液,成为组成人体的一部分。
【教师活动】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板书】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二)探究过程I【教师活动】想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应该先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板书】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出示消化系统图示。
学生辨认各器官的名称及位置,通过预习说明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课题
7.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
总第1课时
主备教师
教
学
要
求
1、了解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
2、了解消化系统中各消化腺的种类、分布及主要功能
3、了解口腔内牙、舌和唾液腺的形态
4、理解口腔内各结构的功能
教材
重点
难点
重点: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
难点:口腔的结构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教具
PPT课件
教学
方法
讲授、讨论、活动
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份早餐:二块蛋糕,一盒牛奶和一个苹果,(实物展示)大家觉得这份早餐有营养吗?
生:有。
师:那你们知道在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
生: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矿物质,维生素和粗纤维。
(PPT)
师:那食物中的这些营养成分是否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生:不是都能。
师:很好,不是都能。
那是不是有几种是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
生:有。
师:那是哪几种呢?
生:水,矿物质和维生素。
师:非常好。
而剩下的四种营养成分在人体内又会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像糖类中的淀粉以及脂肪,蛋白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在消化道中经过消化,分解成能溶解于水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简单地说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必须消化后才能吸收的。
现在我们已经分出了两类,同学们现在能否想想粗纤维在人体内的情况?
(学生通过思考对前面六种营养成分分成两类的依据,得出了粗纤维在体内的情形。
)
生:粗纤维是不被消化,也不被吸收的。
师:很好。
它有助于肠道的蠕动,防止便秘。
看到这些营养成分在体内的不同情形,大家能否再来自己归纳说说那什么是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会变成哪些物质?
生: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过程称为消化。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句话也道出了消化的概念。
(板书:一、消化的概念)
师:我们每天都会吃很多东西,它们也都会在体内经过消化后被吸收,利用。
从今天这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
(板书:7.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师:来执行这个功能就是人体八大系统中的哪个系统?
生:消化系统。
师:非常好。
所以人们很形象地把它比作是一家“食品加工厂”,厂里的一条主要食品加工流水线实际上是一条迂回曲折的管道,大概有8—10米长,这个长度也达到了人体身高的六倍,那这条流水线上会设有哪些工作车间?从上到下又是哪些?(PPT)
(老师一边显示课件依次让学生了解这些工作车间。
)
生: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板书: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师:而它实际上是人体的消化道,各个工作车间也就是消化道上的各个消化器官。
这家厂还设有一些生产消化液的附属车间,并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如唾液腺,肝脏,胰腺;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内壁上的附属车间:如胃腺,肠腺。
也来认识一下它们在这家厂里的具体位置。
(板书: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
(教师引导学生在PPT上认识各个消化腺的具体位置)
师:这些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个人体的消化腺,并且它们生产的消化液也各不相同。
例如:板书: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