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单元 市场考察 第十三课 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第2课时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推荐学习]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三课 法制 市场经济的护卫者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推荐学习]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三课 法制 市场经济的护卫者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6bac43b84ae45c3b358cad.png)
第十三课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第1课时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学习目标】1、了解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全面理解市场经济的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了解市场经济中公平公正的意义及违背这一原则的严重后果。
2、提高辨别市场上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能力,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树立公平意识,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文明消费者。
【学习重点】公平公正的意义。
【预习自测】1、平等、、公正是市场交易的是维护交易秩序的重要原则。
2、商品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由向买卖双方的契约转变。
对的遵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双方公平、公正的来保证。
因此,市场经济是经济。
3、地方保护主义是指某些地区出于一方,狭隘地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参与的行为。
这种行为是对市场的原则的破坏,既损害了其他商家。
又损害了顾客的利益。
同时,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也不利于本地和的发展,最终损害的其实是自身的利益。
【合作探究】活动一:市场经济对公平公正的要求1、王先生一家三口在青岛某餐厅就餐,点餐是土豆丝58元一盘;不销售外地啤酒,只销售青岛本地啤酒;自带啤酒收取10元钱的开瓶费。
儿子想出惩罚商家的办法,把头发丝放到土豆丝里面,以信品不卫生为由要求赔偿。
结合所了解的法律常识,交流你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1)你认为材料中涉及消费现象合理吗?(2)如果合理,请说出理由。
如果不合理,请说出有哪些不合理行为?2、列举自己曾经历过或者听说过的市场经济中的不公平现象。
(至少三例)活动二:市场经济对消费者的要求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某在一家大商场买了一台高级摄像机,用于外出旅游摄影。
旅游归来后,他根据商场“不满意就退货”的承诺,把摄像机退了回去。
问题:张某的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活动三: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请阅读教材第118页最后一段内容,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的理解。
【解难答疑】1、“市无公平不立,商无公平不兴。
”公平是市场交易的基本要求,是维护交易秩序的重要原则。
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教案(教科版)

第十三课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第一节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导入:听故事引入主题学生听下面的故事,并简单交流。
小强去买东西,要求开发票,被拒绝。
后小强因商品有质量问题去退货,商家不承认。
第二次小强去购物,要求开发票,商家开了发票,但强调小强买的是促销产品,在发票上写了“不退、不换”。
让学生懂得消费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可能处于弱势,同时直观认识公平。
教学环节一:体会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不公平1.学生讨论问题:小强遇到了什么不公平的事情?(作为消费者,小强有退、换货的权利,有要求开发票的权利)2.学生交流在市场上,消费者可能会遭遇的不公平的事情。
(搭售商品、不按照标价买卖等)提示: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很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教科书中的案例,如晓雅的经历,或者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案例。
3.学生思考并回答:消费者为什么会遭遇市场不公平交易?提示:要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并整理出几条。
有关的内容在“教学参考资料”中。
体会消费者可能遭遇到的不公平,理解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同时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环节二:地方保护主义1.呈现案例,让学生感受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及其危害。
某市行政部门规定,所有饭店必须只能买本市生产的啤酒,或买一瓶外地产的白酒必须搭配买本地生产的啤酒两瓶。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 117 页小东的故事,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
教师讲解地方保护主义的概念: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地方政府或所属部门,为了保护地方局部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利用行政权力干涉市场,操纵市场,设置市场障碍,破坏市场机制,限制非本地企业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参与公平竞争的行为。
从本质上看,地方保护主义是地方政府部门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国家和集体利益,在管理活动中滥用行政权力的表现。
(有关具体内容见“教学参考资料”)3.讨论目前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主要表现形式有:(1)抬高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的“门槛”。
【初中政治】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教学案 教科版

二、出示学习目标并阐释,明确重难点(1分钟):
学习目标:1.知道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也是法制经济;知道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2.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以及维权的途径。
三、挑战新知识
重点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难点
如何做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怎样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方法
讨论、举例、讲解、展示、点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参与,大胆展示,享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公平的经济?
难点
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方法
讨论、举例、讲解、展示、点评。
准备
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
导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①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而三鹿事件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1.市场交易的基本要求及维护交易秩序的重要原则是什么?答:是平等、公平、公正
2.在市场交易中,什么是公平?公平对交易双方有何要求?(1)含义:_________,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2)要求:①在商品市场上,尽管交易双方以不同的身份出现,但却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市场主体。
②在市场交易中,作为消费者的一方的顾客,也必须遵守基本的__________。
(2)面对形形色色的消费侵权,我们应学习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与经营者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协商解决;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初中道德与法治_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单元市场考察第十三课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教学设计作者:单位:导入新课:“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景色宜人。
当地的一种美食也着实火了一把,今天我们就来品尝:青岛大虾。
”三位同学表演小品《青岛大虾》。
情节:外地游客来青岛旅游,遭遇价格欺诈,38元一盘变成了38元一只,老板态度蛮横,对消费者进行各种威胁,最后消费者委屈的接受了现实……问:消费者靠什么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答:法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三课《法制:市场经济的捍卫者》教学内容一: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
环节一:视频:《梦幻家园》市民郭先生最近买了一套商品房,却由此引发了种种纠纷,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思考:商家的哪些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答:房屋质量不合格,商家虚假宣传,设计各种陷阱故意误导消费者,售后服务不到位……追问:郭先生的这次市场交易是不是公平交易呢?答:不是,不公平,不公正。
环节二:材料:暑假,小东去农村姥姥家玩。
酷爱画画的小东除了探望姥姥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野外写生。
但他到姥姥家后发现忘记带画笔了。
他逛遍了当地的商店,却始终找不到自己喜爱的那种品牌的画笔,打听原因才知道,当地政府规定:为了支持本地经济的发展,所有商店只能销售本地生产的画笔。
问:当地政府的做法对不对,有什么危害?学生4人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不对。
这样做损害了顾客的利益,因为顾客想买的商品买不到。
会损害其他商家的利益,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的地位不平等,不公平。
会损害本地经济的发展,就想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最终导致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会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问:当地政府的做法是一种什么行为?答: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地方经济利益,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利用行政权力干涉市场,限制外地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
这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
出示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1.对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破坏。
2.既损害了其他商家的利益,又损害了顾客的利益。
第十三课: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

迁安市夷齐中学八年级思品自主研讨导学案教师寄语: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课题:第十三课: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课型:新授展示课日期:2016年3月22日备课人:徐秀娥审核:【目标梳理】(1分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市场秩序。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市场上公平与不公平、正当与不正当竞争的能力;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文明的消费者。
知识目标:了解市场经济中公平公正的意义以及违背这一原则的严重后果;了解市场经济活动中应遵守的经济法律法规;了解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及受到的处罚;了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重点呈现】(1分钟)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原因与意义;作为消费者应有的做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
【难点预期】(1分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探研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攻坚环节展示质疑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6分钟)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8分钟)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10分钟)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15分钟)融会目标主题一: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7页至118页的三段辅助文,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小雅和同学在饭店吃饭碰到的行为是什么行为,违反了市场交易的哪些要求?(2)小东在姥姥家为什么买不到自己所喜爱的那种品牌的画笔?当地政府的规定对吗?为什么?顾客张某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主题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1、经济立法(1)阅读教材第119页的段辅助文材料,列举为了实现市场经济规则的法制化,我国制定了哪些相关法律?(2)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谈谈它的作用。
讨论: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更是法律经济。
2、经济执法(1)讨论:认真阅读教材第120页的事例,了解中国二号富豪杨斌被判刑罚款的事实。
著名富豪杨斌被执行重刑,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2)思考:阅读教材第121页的两段辅助文材料,分析他们分别属于哪种经济违法行为。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市场考察(复习教案)教科版

第五单元市场考察课标要求1.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课程标准1.2.5)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课程标准3.4.2)3.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课程标准3.4.2)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共分为3课。
第十二课“走进市场”分为3个部分,其教学内容包括感受市场、了解市场经济、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资源配置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的。
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商品;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以尽量降低成本。
好像市场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三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课件教学用

3、我国为什么必须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违法行为?
(1)厂家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扰乱 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损害了消费者 的利益,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危害)
(2)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 行为,有利于保护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 益;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市场经 济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的顺利进 行。(意义)
于被美国抢注,今后菏泽要销售自产的牡丹就要给 美国交上昂贵的通行费。“名花抢注”是国际植物 品种登录的具体要求。只有经过国际园艺协会的认 证,花卉品种才有资格在国际市场上自由交易。所 以,今后菏泽牡丹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市,必须向美 国支付数十万购买“交易通行证”。
饮誉国内外的四川“麻婆豆腐”,虽然是我们吃 了上百年的菜肴却从没有想到要为它注册一个商标。 “麻婆豆腐”已经日本抢注,他们很快把它开发成 了罐头、软包装产品等系列产品成了日本一家企业 产业开发的龙头产品。今后,不管咱们四川的“麻 婆豆腐”加工技艺有多么高超,也不管我们的“麻 婆豆腐”有多少品尝大军,可是我们都不能再称我 们的“麻婆豆腐”为麻婆。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拥有的权利
安全权 知情权 求偿权 自主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 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1)安全权
消费者在 购买、使用商 品和接受的服 务时享有人身、 财产安全不受 损害的权利。
(2)知情权
消费者享有 知悉其购买、使 用的商品或者接 受服务的真实情 况的权利。如商 品的价格、产地、 生产者、用途、 主要成份、生产 日期、使用方法 说明书等有关情 况。
2、经济法律
相应的法律制度
市场主 《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等
体
市 市场秩序 《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
教科版思品八下第十三课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word教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主备课:宋克庭使用者:教学内容:第十三课法制:市场经济的护卫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懂得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提高辨别市场上公平与不公平、正当与不正当竞争现象的能力;了解地方保护主义的内容及其危害,理解市场经济中公平公正的意义及违背这一原则造成的严重后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知道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市场规则。
教学重点:为什么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教学难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学生体验相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听故事引入主题学生听下面的故事,并进行交流。
小强去买东西,要求开发票,被拒绝。
后小强因商品有质量问题去退货,商家不承认。
第二次小强去购物,要求开发票,商家开了发票,但强调小强买的是促销产品,在发票上写了“不退、不换”。
让学生懂得消费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可能处于弱势,同时直观认识公平,引入课题。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按照自学提纲自主学习,在课本上勾画圈点,然后,同桌交流答案。
1.理想的市场秩序是什么?2.市场交易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什么是地方保护主义?其行为具有哪些危害?4.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三、教师提问上述问题,学习小组派代表回答,师生对上述问题答案达成共识。
四、教学环节一:体会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不公平1.学生讨论:小强遇到了什么不公平的事情?在市场上,消费者可能会遭遇到哪些不公平的事情?消费者为什么会遭遇市场不公平交易?2.教师提示: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很好,教师可做如下提示:搭售商品、不按照标价买卖等;作为消费者,小强有退、换货的权利,有要求开发票的权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教科书中的案例,如晓雅的经历,或者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案例。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消费者可能遭遇到的不公平,理解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同时学会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