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复习资料要点080603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要点080603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要点080603

《国际贸易》复习要点080610

1.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P5

——总贸易体制与专门贸易体制

——国际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量

——贸易差额

——贸易结构

2.不同贸易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P12-21

——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奴隶、奢侈品

——封建社会:奢侈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奢侈品、工业原料和食品、血腥的奴隶贸易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大宗商品降低、纺织品上升;粮食、煤炭、钢铁、农业原料、机器及运输材料等有所增加…期货交易开始出现

——资本主义垄断前期:原料和制成品贸易量稳定增长…地理格局多元化

——当代国际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

3.当代国际贸易的新方式P23

——国际商品贸易与国际投资相结合(BOT方式—国际工程承包模式;三来一补)

——国际贸易信息化

4.当代国际贸易的新问题P26-32

包括7个主要领域

5.计算:

由CFR与CIF术语的换算关系可以得到:CFR价=CIF价×(1一投保加成×保险费率)=1200×(1-10%×0.8%)=1199 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优势: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7. 六种经济一体化形式按照一体化程度从高到低顺序是:

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同盟、共同市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优惠贸易安排。

8.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均衡价格决定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里昂惕夫之谜]

——规模经济决定贸易理论[学习曲线、差异产品贸易理论、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需求决定国际贸易理论[需求偏好差异国际贸易理论、重叠需求国际贸易理论、恩格尔定律]

——要素变动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罗泊津斯基定理、

产品生命周期贸易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9.关税及其特点、分类P207

——

10. “乌拉圭回合”及《纺织品与服装协议》

——“乌拉圭回合”相关内容

——《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取消配额时间2005年1月1日

11.国际贸易术语

——DDU贸易术语是卖方在指定目的地将货物交给买方,卖方须承担货物运至目的地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的一种贸易术语,既然运输及其途中风险由卖方负责,那么卖方在货物交付运输前不必预先通知买方交运时间。

——FOB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是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这意味着买方必须从该点起承当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FOB术语要求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该术语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如当事各方无意越过船舷交货,则应使用FCA术语。

FOB={{1-[退税率/(1+增值税率)]} *人民币含税价}/汇率…这个程序算出来的只是一个成本价,也就是只考虑了产品的价值,没有考虑工厂到港口的运费、港口的杂费用、交易费用等其他费用;如果您是外贸企业,本程序也没有考虑利润。

——CFR[ 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抵达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CPT指“运费付至(……指定地点)”,CPT贸易术语是指卖方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但卖方还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

——FCA“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只要将货物在指定的地点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办理了出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需要说明的是,交货地点的选择对于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会产生影响。若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负责装货,若卖方在任何其他地点交货,卖方不负责卸货。该术语可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

12.《原产地规则协议》

《原产地规则协议》适用于所有非优惠性商业政策措施,而不是关于关税优惠(普惠制)保证的原产地规则,保证这些规则本身不构成不必要的贸易壁垒。

13.国际发展援助的正确认识

A:其它官方资金中的赠与成分也应不低于25%;

B:联合国发展系统多以赠款方式提供无偿技术援助;国

际金融机构及其它多边机构多以优惠贷款方式提供财政援助;

C:双边援助占对外援助的主导地位;

D.官方发展援助的赠与成分是根据贷款利率、偿还期、宽限期、收益率等计算出来的一种衡量贷款优惠程度的终合性指标;

14.国际避税和国际逃税

A:国际避税公开合法,国际逃税隐蔽非法,二者截然不同;

B:国际逃税可由有关国家根据其国内税法或税收协定的规定,依法进行补税和加处罚金,以示惩罚;

C.对于避税人无法也不可能进行处理;

D.同一行为,在A国是合法的,在B国可能就是非法的。

E:国际避税是由于各国税法上的漏洞和各国税法之间的差别引起,国际逃税不是。

15.我国进口商品战略的战略内容。

根据“十五”计划发展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对进口商品结构作如下规划:

(1)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重点包括:确保电子信息等先导产业发展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确保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确保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和确保

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需技术设备的引进。

(2)确保重要资源的进口;以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3)重视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这是促进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措施,发展加工贸易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稳定、持续的发展,加工贸易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4)扩大生活必需品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扩大消费品进口,能更好地满足国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消费物资的进口,一方面保证某些消费品的进口,另一方面要根据生产需求,进口一般消费品。

16.简述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的区别

共同海损的成立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船方在采取措施时,必须确有危及船、货共同安全的危险存在;

第二,船方所采取的措施必须是有意的、合理的;

第三,所做出的牺牲或支出的费用必须是非常性质的;

第四,构成共同海损的牺牲和费用支出必须是有效的;共同海损牺牲和费用应该由船舶、货物和运费三方共同按最后获救的价值的比例分摊;

而单独海损是指货物受损后,未达到全损程度,而是单独一方的利益受损并只能由该利益所有者单独负担的一种部分损失。

17.促进出口的各项措施

(1)明确政府职责,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2)建立和加强促进出口的组织

(3)扶植和奖励出口企业

(4)利用金融措施促进出口(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5)借助倾销促进出口(商品倾销、外汇倾销)

(6)设立专门的市场调研机关,向出口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18. 几个名词术语

——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领域过程中缴纳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

——外汇倾销:是指通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办法,降低外国货币所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提高价格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同时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也相应提高,因此它同时还具有抑制进口的作用。

——汇票贴现:在国际市场上,一张远期汇票的持有人如想在付款人付款前取得票款,可以经过背书将汇票转让给贴现的银行或金融公司,由它们将扣除一定的贴现利息后的票款付给汇票持有人,这种做法叫贴现。

19.EDI及相关内容

EDI的定义、发展和模块组成内容

20.GATT及WTO

——GATT主要内容

——WTO的原则

——301条款及特别301条款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实务题型和重点 复习原则 基本概念(富有专业色彩) 题型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计算题 案例题 一、商品的品名与品质 (一)表示品质的方法 凭实物表示商品的品质 复样 凭文字说明表示商品的品质 对等样品 良好平均品质(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是指中等货而言) 品质的机动幅度(特定质量指标在一定幅度内可以机动) 品质公差(工业制成品中加工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为人们所公认的误差)二、商品的数量条款 公量 公量=商品干净重×(1+公定回潮率) 公量=商品净重*(1+公定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 数量的机动幅度 允许货物多装或少装的条款即为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

溢短装条款(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有些商品受本身特性、生产、运输或包 装等条件的限制,在实际交货时不易精确计算。为了便于合同的顺利履行,减少争议,买卖双方通常要在合同制定时规定数量机动幅度条款,这种条 款又称为"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所谓溢短装条款是指在规定具体数量的同时,再在合同中规定允许多装或少装的一定百分比。卖 方交货的数量只要在允许增减的范围内即为符合合同有关交货数量的规 定。例如在合同中规定"装运数量允许有5%的增减"(Shipment Quantity5%more or less allowed)。 (1)明确规定(明确规定数量的机动幅度) (2)没有规定(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溢短装条款.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可以有5%的幅度.个数,件数计件的商品除外) (3)大约(合同中有“大约”(Approximately or Ab out)的字样是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有10%的机动幅度) 三、包装条款 运输包装(大包装、外包装) 便于仓储,便于运输,便于搬运) 唛头(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 国际标准化组织(收货人或买方名称的英文缩写和简称;参考号,如运单号、订单号或发票号;目的地;件号,包括顺序件号和总件数) 销售包装(小包装、内包装) 保护商品,美化商品,起促销作用. 销售包装上一般附有装潢画面、文字说明和条形码标志。 装潢画面要有吸引力,但是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禁忌。 文字说明要符合国家的标准。 条形码(是一组带有数字的黑白及粗细间隔不等的平行条纹所组成,它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为计算机输入数据的特殊的代码语言)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001 引力模型 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对贸易的影响距离和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疆界和贸易协定对贸易的影响 在引力模型的基础形式中,假设只有规模和距离对于贸易来说是重要的,并以如下形式表示Tij = A x Yi x Yj /Dij where Tij is the valu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A is a constant Yi the GDP of country i Yj is the GDP of country j Dij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002 机会成本 嘉图模型运用了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衡量这样一种成本:资源因被用于生产该产品而放弃生产的其他产品。 当一个国家用其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时就面临机会成本。 003 比较优势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以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嘉图国际贸易模型是最简单的贸易理论模型之一,它的两个核心含义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004 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是一个旨在阐明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的理论。这种贸易通常是出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005 课后习题 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橡胶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 a.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苹果时,苹果的产量=劳动总供给/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3=400;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香蕉时,香蕉的产量=劳动总供给/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2=600 边界如下所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复习点总结 1.新中国成立前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 级所控制和垄断;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帝国主义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贸易对象集中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长期入超和不等价交换。 2.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贸易——通过没收对外贸易中官僚资本、建立过硬对外贸 易企业、改造私营进出口企业等三个步骤,全面建立起中国的社会对外贸易。3.1978年以后:对外贸易占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与支柱力量。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过新宪法。 *对外开放政策--P5 4.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主要问题? (1)容易引起贸易摩擦(2)加大了人民币值的压力(3)增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4)出口产品竞争力单一、利润薄(5)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5.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 答:(1)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支援国内市场(3)提高科 学技术水平(4)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5)增加外汇储备(6)扩大社会就业(7)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8)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的原因: 答:(1)低成本优势;极度富裕的劳动要素禀赋(2)鼓励出口措施(3)限制 进口的政策(4)西方发达国家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5)汇率低估(6)外贸环境改善(加入WTO) 7.“六五”计划——(1981-1985)内容: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特产品;发挥我国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 产品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我国现有工业基 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七五”计划----(1986-1990)内容:提出以实现“两个转变”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1)实现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2)实现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八五”计划——(1991-1995)机电产品在各类商品贸易中增长最快,成为贸易额最大的一类商品。 “九五”计划——(1996-2000)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增长更快。这时期我国制定了“以质取胜”为核心的出口商品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实现外贸出口增长由主要依靠数量和速度转向依靠质量和效益。【引进先进技术,适当提高高新技术、设备及原材料产品的进口比例】 “十五”计划——(2001-2005)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外经贸发展从主要 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性转变。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内容: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由以数量增加为主向以质量提高为主转变;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 有品牌的商品出口。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内容:加快培养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国际贸易实务考点汇总.doc

国际贸易实务考点 一、名词解释 1.记名提单:又称收货人抬头提单,是指提单上的收货人栏中已具体填写收货人名称的提单。不记名提单:提单上收货人一栏内没有指明任何收货人,而注明“提单持有人”(Bearer)字样或将这一栏空白,不填写任何人的名称的提单。 指示提单:是指提单上的收货人栏中填写凭指示或凭某某人指示字样的提单。 清洁提单:在装船时,货物外表状况良好,承运人在签发提单时,在提单上不带有明确宣称货物受损或包装有缺陷的不良批注的提单。 已装船提单:是指承运人在货物装上指定船后所签发的提单。 2.汇款:指银行(汇出行)应汇款人的要求,以联行或代理行作为付款行(汇入行),将款项付给收款人的一种支付方式。 托收:是指债权人开立汇票委托银行向债务人收取款项。 DP:即期付款交单是跟单托收方式之一,代收行凭付款人即期付款向付款人交付单据。 远期付款交单是跟单托收方式之一,代收行凭付款人远期付款向付款人交付单据。 DA:承兑交单是是跟单托收方式之一,代收行凭付款人承兑汇票向付款人交付单据。 3.保险 4. FOB术语的含义: FOB是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越过买方指派的船舷时,即完成交付,并及时通知买方,承担货物越过船舷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按通则的解释本术语只能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FCA:货交承运人(....指定地),是指卖方在指定地将已经出口清关的货物,交付给买方指 定的承运人,为完成交付货物,并及时通知买方卖方负责货交承运人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CFR: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卖方负责租船订舱,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指定的货物装上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支付运费,并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CIF术语的含义 CIF术语是指卖方负责租船订舱并按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期限将合同货物装上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并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及运费,负责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CPT:运费付至(....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负责订立运输契约,支付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费,并承担货交承运人照管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CIP: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指卖方负责订立运输合同契约并支付货物运到指定目的地的运费,并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承担货交第一承运人前的一切风险和损失。 5.皮重:包装材料的重量。 净重:除去包装材料后商品自身的重量。 毛重:商品吱声重量与包装材料的重量之和。 二、判断题 1.基本险的责任起讫期限。根据中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规定,基本险承保责任的起讫,均采用国际保险业中惯用的“仓至仓条款”规定的办法处理。 仓至仓条款规定保险公司所承担的保险责任,是从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港(地)发货人仓库开始,一直到货物到在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港(地)收货人的仓库时为止。当货物一进入收货人仓库,保险责任即行终止。但是,当货物从目的港卸离海轮时起满60天,不论保险货物有没有进入收货人的仓库,保险责任均告终止。在这60天内,如被保险货物转运至飞保险单载明的目的地,则保险责任从开始转运是终止。 2.CIF的变形 (1).CIF liner terms(班轮条款)。指卸货费用按照班轮的做法来办,即卸货费由卖方或船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述题复习重点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考试重点: 第一章: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 1、总量、增长、商品结构、市场结构、世界地位等 总量、增长: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206亿美元,跃升至去年的38671亿美元,增长186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国。 与此同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优化。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表示,过去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如今不仅实现了部分替代进口,而且还能够远销海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企业参与海外投资的步伐开始加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013年1-10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417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95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商品结构:3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实现了三次大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形式;21世纪,工业制成品出口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另外,处于工业产业链底端的加工贸易比重也在逐年下降。 另外,经过分析研究发现:30年来我国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上升,说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已经由最初的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转化为水平型国际分工为主;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增大,反映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不断提高;贸易集中度指数不断上升,反映了我国出口日益集中于某几类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综上所述,我国30年贸易结构的变迁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意义,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市场结构: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变化的特点和趋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国际市场风险,避免对少数国家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通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一)外贸占全球份额逆势上升,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不断提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地区)贸易陷入停滞或低速增长,欧洲 世界地位:

国际贸易复习知识点

《国际贸易》第一章绪论 1、对外贸易依存度:它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解析: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和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GNP*100%;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 /GNP*100%;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NP*100% 2、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系数表示。其经济学的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解析:(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国的当年贸易条件恶化了。 3、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BT=总出口—总进口=∑ex-∑im(一年或半年)>0顺差,<0逆差 评价: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解析:顺差:(利)表明竞争能力强、对外支付能力强、有利于吸收外资、币值稳定、对外谈判地位高(不利)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资金积压、外汇占款增加易导致通货膨胀、外贸关系紧张。因此,顺差应适度,不同国家区别看待。 4、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的区别P7 转口贸易(价值增长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与进行的商品买卖。第三国对此类商品的买进,时专门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第三国参与了这笔买卖的商品价值转移活动,但不一定参与商品的实体活动,即这批货物可以运往第三国的口岸,但不能入境,也可以直接运往商品消费国。 过境贸易(运输角度):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实物运输过程必须穿过第三国的国境。第三国要对此批货物进行海关监管,并把此类货物作为过境贸易额加以统计。 国际贸易额: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即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把各国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而得。 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出口的数量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在计算对外贸易额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 对外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准确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数量指标。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汇总汇编

国际贸易实务题型和重点 ?复习原则 基本概念(富有专业色彩) 题型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计算题 案例题 一、商品的品名与品质 (一)表示品质的方法 凭实物表示商品的品质 复样 凭文字说明表示商品的品质 对等样品 良好平均品质(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是指中等货而言) 品质的机动幅度(特定质量指标在一定幅度内可以机动) 品质公差(工业制成品中加工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为人们所公认的误差)二、商品的数量条款 ?公量 公量=商品干净重×(1+公定回潮率) 公量=商品净重*(1+公定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 ?数量的机动幅度 允许货物多装或少装的条款即为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溢短装条款(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有些商品受本身特性、生产、运输或包装等条件的限制,在实际交货时不易精确计算。为了便于合同的顺利履行,减少争议,买卖双方通常要在合同制定时规定数量机动幅度条款,这种条款又称为"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所谓溢短装条款是指在规定具体数量的同时,再在合同中规定允许多装或少装的一定百分比。卖方交货的数量只要在允许增减的范围内即为符合合同有关交货数量的规定。例如在合同中规定"装运数量允许有5%的增减"(Shipment Quantity5%more or less allowed)。 ?(1)明确规定(明确规定数量的机动幅度) ?(2)没有规定(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溢短装条款.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可以有5%的幅度.个数,件数计件的商品除外)?(3)大约(合同中有“大约”(Approximately or About)的字样是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有10%的机动幅度) 三、包装条款 ?运输包装(大包装、外包装) 便于仓储,便于运输,便于搬运) ?唛头(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说课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 说课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教材名称:《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版本:高教京版、第3版 主编:肖文、应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一书是由肖文、应颖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该课程是商贸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2.教材处理 由于本节课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教材本身并没有做很多的解释。鉴于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对教材内容作如下安排:由于采用纯教师讲授,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势必不理想,故利用任务导向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是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引入任务驱动机制和竞赛机制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实现教学过程的“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学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整合。使学生获得广泛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让学生动口、动

脑、动手和各种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演练、尝试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教学方法 本次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等。 教案纸 课题第六章非关税壁垒措施第二节非关税壁垒—进品配额制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掌握非关税壁垒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理解非关税措施的影响 全面理解非关税措施对贸易的意义 教材分析(包括教学重点、教学难 点)重点:1、进口配额制定义及相关概念 2、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的分析难点:进口配额的效应与关税的效应 教学方法 (包括教法、 学法) 案例讨论、多媒体辅助、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时间 安排 主要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及 教法运用 备注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5’ 10’ ’ 非关税措施的含义 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 工人联合会申请对中国产乘用 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9月12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 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 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 罚性关税。白宫发言人说,在 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 提问学生 分组讨论,分析 问题,发言表达 观点 1、美国为什么 提出“特保”? 2、“特保”为 什么针对中国? 3、“特保”为 什么选择轮胎行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交换,包括服务、技术等特殊商品的交换。 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的法律 1、国内法; 法律冲突通常在国内法中规定冲突规范的办法,可选择一国的法律、按最密切联系的原则; 2、国际贸易惯例(ITC); 由国际组织将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反复实践的习惯做法,加以编纂与解释所形成的非强制性文件。 贸易惯例的性质:本身不是法律,没有普遍的强制性,只有当事人在合同中规定加以采用时,才对合同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在合同中作了与国际贸易惯例不同的规定,以合同规定为准。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托收统一规则》常用的三大贸易惯例 3、国际条约 (1)国际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诸如公约、协定、议定书等各种协议的总称。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 简称CISG) (3)公约分四部分:适用范围和总则;合同的订立;货物销售;最后条款共101 条(4)中国关于公约提出的两项保留: 公约适用范围的保留 合同形式的保留 (三)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一个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只有一个合法的、有效的合同,才具有这种效力,从而对买方和卖方产生约束力。 1、合同的合法性。对于一个合法的合同,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公共政策; ②违禁品问题; ③敌对国贸易问题; 2、合同的有效性。对于合同的生效要素,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订约人的能力:自然人(未成年人、醉酒者、精神病人无订约能力)、法人; ②意思是真实的(欺诈、胁迫、错误等无效); ③约因或对价; ④合同的形式:我国法律规定:合同必须按规定的形式和程序成立才有效。涉外合同必须是书面的。 2、出口贸易磋商和出口合同的订立根据出口贸易计划,与客户进行接触联系。在与贸易对象建立业务关系之初,为简化今后的贸易磋商的内容,可先与客户就一般交易条件达成协议。 贸易磋商是指对出口贸易条件的具体内容进行谈判,如交易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交货、支付等。贸易磋商可以通过书信、电报、传真等书面形式进行,也可通过电话、当面谈判的口头形式进行。 出口合同的履行(CIF术语、L/C支付方式 ( 1)准备货物,落实L/C ( 2 )商品检验,申报出口 ( 3 )安排运输,办理保险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总汇

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货物、服务和知识交换的活动,是各国或地区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并且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 二、简答题 1、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2、按国境和关境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三、论述题 国际贸易的产生 1、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之间进行的产品交换。 2、典型标志:三次社会大分工 国际贸易的发展 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这两个时期的国际贸易主要是为满足奴隶主、封建君主对奢侈品的追求而进行的,因此贸易的范围和商品的种类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具有真正的世界性。(比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郑和下西洋用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去换取宝石、香料等) 2、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提过了劳动力(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资本(建立殖民地进行掠夺性贸易所得)和市场(通过商业战争占领市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又进一步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效率高、产量大超出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成本低存在超额利润的实现可能以及对原材料的需求超过国内的供给能力) 3、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国际贸易功能的多元化(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率、改进技术、加速资金积累等功能)、区域经济一体化(EU,APEC,NAFRA,ASEAN)、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除了货物贸易外,出现了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等形式)、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务贸易的平均发展速度一直高于货物贸易)、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力军地位

主要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

第九章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节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一、贸易术语的产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 二、贸易术语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及作用 P157 (1) 说明价格构成 (2) 说明风险、费用、责任的划分 (3) 节省交易磋商的时间 2、影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性质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基本包括启运合同、装运合同、到达合同。依据交货地点,而交货地点决定着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风险和费用划分的不同。 注意在签订合同时不要把违背该项术语的内容订进合同,造成矛盾,影响合同性质。

3、具有法律作用 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排斥受某一国法律的管辖。 三、国际贸易惯例 1、概念:是国际组织或权威机构为了减少贸易争端,规范贸易行为,在长期、大量的贸易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2、特点和作用:①和法律的区别:不具有强制性,可约定与惯例相反的决定 ②惯例适用以当事人意识自制为基础 ③对国际贸易的指导意义 A、若合同中规定采用某一惯例,就具有强制的约束力 B、若合同中没有规定,可作为裁决的依据。 四、有关贸易术语的惯例 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CIF 2、《1941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6个术语 3、《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 2000)。共13个,四组

贸易术语:E(1个)、F(3个)、C(4个)、D(5个)。 E组:EXW 启运合同,买方承担 F组:FAS、FOB、FCA 主运费未付装运合同,买方承担出口国交货 C组:CFR、CIF、CPI、CIP 主运费已付装运合同,卖方承担 D组:DAF、DES、DEQ、DDU、DDP 到达合同,进口国交货 第二节主要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 一、FOB (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 1、含义:装运港越过船舷所属国国旗 卖方负担风险费用 码头买方负担风险费用 ship rail 2、适用的运输方式:海洋或内河运输 3、买卖双方的主要义务

最新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贸易学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1、国际贸易(世界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 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指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 注: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进口:当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由此而产生的全 部贸易活动称为进口。 出口: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称为出口。 注:在一定时期内,当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反之则为净进口。 出口部门:是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品的总和。 进口竞争部门:是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3、国际贸易值(额):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是一定时期内各 国出口值之和。(对外贸易总值:指一国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 国际贸易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对外贸易量:是一国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出口值之和。) 4、贸易差额: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若出口值大于进 口值则为出超(贸易顺差),反之为入超(贸易逆差)。 5、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总贸易额为一国的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 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外贸的标准。专门贸易额为一国的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 注:过境贸易计入总贸易额但不计入专门贸易额。 6、货物贸易: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也称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指服务的进出口,也称无形贸易。 7、直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生产国直接到商品的消费国去销售商品,后者也乐于 从前者购买,即出口国为生产国,进口国为消费国。 间接贸易: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进行交易,而只能通过第三国商人转手来间接地进行交易。 转口贸易:指从商品的生产国进口商品,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消费,而是再向第三国出口的贸易形式。 过境贸易:从商品生产国购货之后,需要通过第三国的境界才能进入本国市场,对于第三国来说,这就是过境贸易。 8、自由结汇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称为自由结汇方式贸易,或叫做现汇结算贸易。 易货贸易: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称为易货贸易。 9、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 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10、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通常是用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 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重点汇总

第四章Trade Terms 1.贸易术语的作用; 2.FCA/FOB/CFR/CIF/CPT/CIP买卖双方的责任义务(保险、租船订舱及支付运费、适合的运输方式、所加地点、进出口清关); 3.EXW和DDP买卖双方责任义务比较; 4.FCA术语装货的问题; 5.CIF买卖双方的责任划分界限及关于索赔的相关规定;装船通知的规定 6.CIF\CIP投保险种规定和投保加成率 第五章Quality 1.对等样品(counter sample)的定义: To avoid future disputes over the quality of the goods, the seller usually first duplicates the samples and then sends the duplicate to the buyer for confirmation. 2.凭样成交、凭等级买卖、凭FAQ、凭GMQ、凭产地、凭品牌、凭说明书买卖的适用产品范围: 3.质量有问题的处理 Buyer has the right to ask for reducing the price difference, or will refuse to take the goods, even to cancel the contact and declare for compensation. 4.凭样品卖方的种类 (1) Sale by the seller’s sample (2) Sale by the buyer’s sample (3)

Sale by the counter sample 5.质量机动幅度的内容和类型: 1. Specification of range 2. Specification of limitation 3. Specification of more or less (1) Quality Latitude/Quality Flexible Allowance (2) Quality Tolerance 第六章Quantity 1.数量单位的表示方法 2.运费按W/ M 或W 或M计算的适用产品范围 3.公量、毛重、净重、皮重的定义 4.公量、理论重量适用的产品 5.数量机动幅度的具体规定、溢短装条款及处理 6.数量违约的界定和处理办法 第七章Packing 1.按货物如何包装,产品的分类 2.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的辨别 3.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的含义 4.中性包装及定牌中性的定义 5.整箱装、拼箱装、内外包装的作用 6.运输包装(唛头)的制作 第八章Price 1.佣金(Commission)的定义

国际贸易术语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术语主要内容 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二、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三、《》通则中的贸易术语 四、贸易术语的选用 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 、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 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用语。 、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 简化交易手续;缩短洽谈时间;节约费用开支;明确双方的义务法律责任;提高国际贸易效益。 主要解决个方面的问题:)价格构成 )交货条件 二、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年华沙——牛津规则》()国际法协会制定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美国商业团体制定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商会制定 问题: 国际惯例对当事人有无约束力? 答:通常认为惯例对当事人有约束力,但惯例的约束力并不等于法律的强制约束力。 三、《》通则中的贸易术语 (一)、组贸易术语 (二)、组贸易术语 (三)、组贸易术语 (四)、组贸易术语 对于术语的学习应从个方面掌握: 交货地点 风险划分 主要责任费用 适用的运输方式 (一)、组术语: ,(、、、) “在工厂交货” 指当卖方在其所在地或产地(工厂或仓库等)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 卖方不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或将货物装上任何运输工具。通常指内陆交货,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把合同中规定的货物交付。 案例 出口商与进口商签订出口女上衣的合同。合同规定汕头,纸箱包装,月日前交货。月日,通知,货物已经备妥,并单独存放于某仓库,随时可供提取。日,派代表前来验收,该批货物全部验收合格。该代表向提出将货物暂存该仓库,等办妥有关事宜后再来提货。表示同意,但该代表日表示:要到日上午才能安排车来拉货。不料,在日

international trade 国贸知识点

Contents of a contract 1 quality of the goods货物品质 2 specification规格 ①Composition成分②content容量、含量③purity纯度④strength强度⑤size尺寸 3 quantity of the goods 货物数量 4 mode of packing 包装种类 5 terms of price 价格条款 6 mode of shipment 运输方式 7 insurance 保险 8 mode of payment 付款方式 9 inspection 检验条款 10 arbitration 仲裁条款 11 force majeure 不可抗力 12 claim 异议索赔 Description of goods货描 ①Quantity of goods ②specification ③quality of the goods Chapter1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arative cost比较成本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 Trade protectionism Barrier 贸易壁垒①tariff barrier 关税壁垒 ⅰprotection tariff保护关税 保护关税是为保护本国工农业发展,保护国内市场,对进出口商品征收高额的进口税。 ⅱrevenue tariff 财政关税 It is designed to raise money for the government. 财政关税亦称收入关税,是保护关税的一种由政府发起的以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②non-tariff barrier 非关税壁垒 Import surtax进口附加税①countervailing duty反补贴税 ②anti-dumping duty反倾销税 ③variable levy 可变税 Types of tariff: Specific duty从量税 Definition:Which are levied at the rate of so much per unit,pound,kilo or gallon. ad valorem duty从价税 mixed or compound duty复合税 Alternative duty选择税 Non-tariff barriers: Quota 配额制 Definition:Which is a quantitative restriction that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either physical quantity or value. import license 进口许可证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

一、绪论 第一节国际贸易实务概述 1.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相同: (1交易标的相同——有形货物和无形服务 (2交易目的相同——获取经济利益 (3交易程序大同小异——交易前的准备、需找交易对象、进行交易磋商、签订交易合同、履行合同程序。不同: (1语言环境不同 (2法律环境 (3货币不同 (4度量衡不同 (5政策障碍多eg.国际贸易收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关税、配额、许可证、出口补贴、出口信贷、进出关手续。 2、判断“国际性”的标准长考虑的因素 (1贸易双方是否属于不同的国家 (2货物是否从一国运往另一国 (3订立合同的行为是否完成于不同的国家 (4当事人是否具有不同的国籍

英国《1977年不公平条款法》,合同当事人处于不同的国家,且符合(2(3(4、货物交付第三国,这三种情况之一,就认为具有国际性。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则采用单一的营业地标准,把合同当事人双方的营业地不同作为交易“国际性”的唯一标准。 第二节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流程 一、出口合同的基本流程: 1、基本流程: 出口前的准备: (1出口市场调研,制定出口商品经营方案 出口调研: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调研、目标市场调研和交易对象的调研三个方面。 (2选择交易对象 对可能客户进行调研,从中选择资信情况良好、经营能力较强、对本方友好且没有偏见的客户作为交易对象。 (3确定货源 出口交易磋商和合同订立 根据前一阶段选择交易对象,通过核实的通讯方式主动向对方发函,经过询盘、发盘、还盘等环节,就合同的商品品质、数量、价格、支付、货物支付等各项条件进行磋商,最终达成交易,签订合同。

出口合同的履行 因选择的贸易术语而有所不同。 二、进口合同的基本流程 1、进口较以前的准备 2、进口交易的磋商和合同订立 3、进口合同的履行 三、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举例 书面合同的基本内容包括约首、主体、约尾三部分。 1、约首 包括合同名称、合同编号、缔约日期、缔约地点、缔约双方的详细名称和地址,一些关于订约意图的文字也放在此处。 2、主体 (1货物条款:品名、规格、质量、数量、包装等。 (2价格条款:单价、总价、贸易术语 (3货物交付条款:交货时间、交货地点、运输方式、运输保险等 (4支付条款:支付工具、支付时间、支付地点、支付方式 (5争议处理条款:检验、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 3、约尾 缔约双方签字、合同份数、合同文字效力、附件效力、使用的法律和惯例等。

2015自考国际贸易实务重点简答题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重点简答题一、贸易术语的作用?答a 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接方面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这就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 b 有利于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 C 有利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二、班轮运输的特点?答:1、船舶行驶的航线、停靠的港口都是固定的;2、船舶按船期表航行,船舶开航、到港时间都较为固定;3、船公司按照预先公布的班轮运价表收取运费,运费率相对固定;4、在班轮运费中包括装卸费用,由船方负担;5、班轮承运货物比较灵活,不论货物多少,只要有舱位都能接受装运(少量、件杂货--------------)。三、提单的性质和作用?答:1、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据的货物收据,证实其以按提单的记载收到托运人的货物;2、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3、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订立的运输契约的证明。四、多式联运单据和联运提单的区别?区别使用范围签发人风险、责任多式联运单据各种运输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联运提单由海运和其他方式组成的联合运输承运人、船长、船东第一程运输五、我国基本险别除外责任的重要内容?答: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过失所造成的损失;2、属于发货人的责任所引起的损失;3、在保险责任开始承担之前,被保险货物已经存在品质不良或者数量短少;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引起损失费用;5、战争险条款和罢工险条款所规定的责任以及除外责任。六、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答:1、商品的质量和档次;2、运输距离;3、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4、季节性需要的变化;5、成交数量;6、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7、国际市场价格的走势;8、交货期的远近、市场销售习惯、消费者的爱好。七、实际全损的情况有哪些?1、保险标的物完全灭失;2、保险标的丧失(控制权——海盗劫走);3、保险标的物发生质变,失去原有使用价值;4、船舶失踪达到一定时期。八、托收结算方式的利弊?答:1、利——有利于调动买方订购货物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卖方扩大出口。2、弊——由于托收属于商业信用,存在收不回货款的风险,尤其是托收方式中的承兑交单风险更大,故卖方对此方式的采用应持慎重态度。 3、注意事项: A.要切实了解买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作风,成交金额不宜超过其信用程度; B.了解进口国家的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条例,以免货到时由于不准进口或收不到外汇造成的不应有损失; C.了解进口国家的商业惯例,以免由于当地习惯做法影响安全迅速收汇; D.应争取CIF条件成交,除办理货运保险外,还应投保卖方利益险; E.对托收交易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及时催收清理,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九、信用证的使用程序?答:1、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凭信用证付款;2、买方向当地银行申请开证,并按合同内容填写开证申请书和缴纳开证押金或提供其他保证。3、开证行按申请书内容开证,并通过通知行交与受益人; 4、卖方收到信用证后,如审核无误,即按信用证要求发货,并开出汇票和备妥各种单据向有关银行议付货款; 5、议付行讲汇票和单据寄给开证行或信用证指定的付款行索偿; 6、开证行收到单据后,即通知买方付款赎单。十、延期付款、分期付款的区别?区别货款交付所有权转移利息问题分期付款在交货时付清或者基本付清只要付清最后一笔货款,所有权就转移买方没有利用卖方资金,不存在利息问题延期付款(货价较高)大部分货款在交货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分期摊付货物所有权一般在交货时即转移买方利用了卖方的资金,所以就存在买方需要支付利息的问题。十一、使用仲裁解决贸易争端的好处?答:1、仲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双方自愿为基础,由双方当事人约定仲裁机构并自行选定仲裁员;2、程序较为简单,仲裁员一般是熟悉国际贸易业务的专家或者知名人士,故仲裁解决问题较快;3、仲裁费用比诉讼费用低;4、仲裁气氛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