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考试复习题

原理考试复习题
原理考试复习题

1. DSP系统的特点:(1)接口方便(2)编程方便(3)稳定性好(4)精度高(5)可重复性好(6)集成方便

2.

3.实时DSP应用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4.DSP芯片的定义:即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也称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进行DSP的微处理器,其主要应用是实时快速地实现各种DSP算法。

5.DSP芯片的优点(1)在一个指令周期内一般至少可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2)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分开,可以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3)片内具有快速RAM,通常可通过独立的数据总线在两块中同时访问(4)具有低开销或无开销循环及跳转的硬件支持(5)快速的中断处理和硬件I/O支持(6)具有在电周期内操作的多个硬件地址产生器;(7)可以并执行多个操作(8)支持流水线操作,使取指,译码和执行等操作可以并执行

6.DSP芯片的特点:(1)采用哈佛结构实现内部总线(2)采用流水线操作方式实现指令操作(3)乘法采用专用的硬件乘法器实现(4)具有高效的DSP指令

7.算术逻辑单元(ALU):其中ALU为40位,有2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

8.TMS320C54x芯片有两个独立的40位累加器ACCA和ACCB,可以存放ALU或MAC单元的运算结果,也可以作为ALU的一个输入。每一个累加器分为3个部分:保护位(AG 和BG)、高位字(AH和BH)与低位字(AL和BL)。

9.ACCA和ACCB的唯一区别在于ACCA的(32~16)位可以用作乘累加单元的一个输入

10.移位位数由T寄存器确定

11.哈佛结构是不同于传统的冯。诺依曼结构的并行系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空间中,即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器,每个存储器地理编制,独立访问。与两个存储器相对应的是系统中设置了程序总线和数据总线两条总线,从而使数据的吞吐率提高了一倍

12. 什么是流水线:将指令分为几个子操作,不同子操作由不同的单元完成;流水线处理的原理是:将指令分为几个子操作,不同子操作由不同的单元完成。这样,每个一个时钟周期,每个单元就可以进入一条新指令。因此在同一个时钟周期内,在不同的单元可以处理多条指令,相当于并执行了多条指令

13.片内存储器包括ROM、RAM、Flash等多种类型,其中RAM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SARAM (单访问RAM)和DARAM(双访问RAM);按照使用方式,片内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和I/O空间存储器。

14.芯片中可能含有的集成外设有:通用I/O接口;定时器;HPI接口;串行口;软件可编程等待状态产生器

15.TI丁点DSP芯片:目前应用广泛的主要有TMS320C2000系列(用于控制)MS320C5000系列(低功耗、云设计)和TMS320C6000系列中的TMS320C62xx/C64xx(适用于高性能)16.AT&T是第一家推出高性能浮点DSP芯片的公司。Motorola公司DSP芯片分为定点、浮点和专用三种

17.DSP硬件开发通常基于DSP仿真器进行。可分为电路型访真器和扫描型仿真器两种。现在普遍采用的是扫描仿真器

18.DSP的优缺点:由于汇编语言指令与芯片的结构紧密相关,因此采用汇编语言编写DSP 程序,可以有效减少程序的运算量和存储量,具有代码效率比较高的优点,这对于运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有限的DSP系统来说是十分有用的,然而基于汇编语言开发DSP程序,由于需要掌握每一条汇编指令的用法,因此程序开发的周期相对较长,且编写的程序可读性和可移植性较差,软件的修改和升级相对也比较困难;其中以C语言为基础的开发坏境最多。这样可以直接用高级语言编写DSP芯片的软件,从而使DSP芯片的开发速度大大的提高,也使程序的修改和移植变得十分方便。当然,基于C语言开发DSP芯片程序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所涉及的DSP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运算和存储资源。

19.Main函数的调用—入口函数c_int00

20.用C语言编写中断程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由SP(AR1)指向的字,编译器可能正在使用,因此必须加以保护(2)中断的屏蔽和使能必须由程序员设置,设置的方法是用嵌入汇编语句的方法修改IMR寄存器。这样修改不会破坏C环或C指针(3)中断程序没有参数传递,即使说明,也将被忽略(4)由于用C编写中断程序时,需要保护所有的寄存器,因此效率不高(5)将一个程序与某个中断关联时,必须在相应的中断食量处放置一条跳转指令。

21.优化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算法优化,函数优化和编译优化

22.算法优化是指对程序要完成的功能合理选择算法及其实现方法

23.DSP芯片中的RAM有SARAM和DARAM两种

24.DSP芯片一般都具有64K字的程序空间、64K字的数据空间和64K字的I/O空间

25.TI公司的编译器和链接器所创建的目标文件采用一种称为COFF的目标文件格式

26.COFF目标文件应包含三个默认的块:.text块(通常包含可执行代码).data块(通常包含已初始化的变量).bss块(通常为未初始化的变量保留空间)

27.所有的块分为两大类,即已初始化块和未初始化块。已初始化块包含程序代码和数据,.ingtext和.data及用.sect和.asect汇编器所创建的块都属于这一类。未初始化块是为未初始化的数据在存储器映的保留空间,.bss和用.usect汇编器命令创建的块属于这一类

28.链接器提供两个命令来完成上述功能,MEMORY和SECTIONS.。MEMORY命令定义目标系统的存储器,程序员可定义每一块存储器,指定每一块的其实地址和长度。SECTIONS 告诉链接器如何组合输入块以及在存储器何处存放输出快。若不用这两个命令,则链接器采用默认的分配算法。若要用着两条命令,则一般需要建立一个链接命令文件,扩展名为.cmd

29.汇编语句格式可以包含4个部分:标号域、指令域、操作数和注释域

30.C54x的指令集包含了4种基本类型的操作:(1)算术指令(2)逻辑指令(3)程序控制指令(4)装载和存储指令

31.7种基本的数据寻址方式:立即数寻址,绝对地址寻址,累加器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存储区映射寄存器寻址,堆栈寻址

32.立即数寻址语句要在数值或符号前面加一个“#”号来说明它是一个立即数

33.在双操作数间接寻址中,由于指令代码中只有两位来表示辅助寄存器,因此只有4个辅

助寄存器可以被选择:AR2~AR5

34.在DSP芯片的CPU和外设以及不同的存储空间进行信息(数据、状态信号和控制命令)传送是,为了保证传送的可靠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几种不同的传送方式:查询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直接存储器传送方式

35.什么是中断:中断是处理器的CPU和外部设备进行输入/输出的有效方法

当CPU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不用去查询外设的状态,,当相应的外设准备好数据传送后时会自动发出相应的中断请求,cpu接收到中断请求后响应这个中断: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并转去执行中断服务,中断服务处理完后返回到原来的程序继续执行

1.5/5什么是可编程DSP芯片?它有什么特点?

答:1、可编程DSP芯片即为可以对软件可以编程的汉子信号处理芯片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进行DSP的微处理器2、特点:(1)采用哈佛结构实现内部总线(2)采用流水线操作方式实现指令操作(3)乘法采用专用的硬件乘法器实现(4)具有高效的DSP指令

1.5/9TMS320VC5416-160工作在160MHZ时的指令周期是多少ns?它的运算速度是多少MIPS?当工作在100MHZ时,其指令周期和运算速度又是多少?

答:由题意知f=160MHZ

则指令周期T=1/f=1/160MHZ=6.25ns

运算速度为160MIPS

当工作在100MHZ时其指令周期为T=1/f=1/100MHZ=10ns

运算速度为100MIPS

1.5/10一个的DSP系统采样频率是10KHZ,采用的DSP芯片指令周期是10ns。如果是DSP 算法是按样点处理的,问算法实时运行的条件是什么?如果DSP算法是按帧处理的,且帧长是10ns,则在一帧时间内最多可运行多少个指令周期?

答:1、由题意知fs=10KHZ 则采样周期Ts=1/(10KHZ)=100μs

此时指令周期而MAC周期为T=10ns=10?μs《Ts

则算法可以实时运行,即若MAC周期小于等于采样周期时,才能使算法实时运行

2、设DSP芯片的指令周期为P(ns),一帧的时间为ΔT(ns)则Δτ/p≤200万即

10×0.001/p≤200万p=5×0.000000001S=5ns 10ms/10ns=100万条

1.5/11.写出以下缩写词的中文全称: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汉字信号处理

TI:Texas Instruments 德州仪器

MAC:Multiplier and Accumulator 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

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

MOPS:Million Operations Per Second 每秒执行百万次操作

MFLOPS:Millon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执行的百万次浮点操作

BOPS:Billion Operations Per Second 每秒执行十亿次操作

DIP:Dual In-line Package 双列直插式封装

PGA:Pin Grid Arrau 阵列引脚封装

PLCC:Plastic Leaded Clip Carrier 带阴险的塑料芯片载体

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 塑料方块平面封装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冲宽度调制

2.10/2.ALU与累加器的区别是什么?

答:ALU是算术逻辑单元,而累加器是用于存放ALU单元或其他运算逻辑单元的运算

结果,同时作为一些运算逻辑单元的输入,以提供一个中继的功能

2.10/3、什么事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1、程序指令与数据共享同一个存储空间,统一编制,依靠指令计数器提供的地址来区分是指令还是数据,采用同一条地址和数据总线进行访问,这就是冯?诺依曼结构

2、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时两个相互独立的存储器,每个存储器独立编制,

独立访问,这就是哈佛结构

3、区别:冯?诺依曼结构的程序指令与数据共享同一个存储空间,而在哈佛结构

中,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在两个分开的空间

3.10/1、已知一十六进制数3000H,若该数分别用Q0、Q5、Q15表示,计算该数的大小

解:由题意知,将十六进制3000H化为二进制0011 0000 0000 0000B

1、若用Q0表示,即Q=0,则该数相当于0011 0000 0000 0000B

即等值十进制大小为2的13次方+2的12次方=24576

2、若用Q5表示,即Q=5,则该数相当于0011 0000 0000 0000

即等值十进制大小为2^7+2^8=384

3、若用Q15表示,即Q=15,则该数相当于0011 0000 0000 0000

即等值十进制大小为2^(-2)+2^(-3)=0.375

3.10/2若某一变量用Q10表示,计算该变量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和精度

解:由题意知当Q=10时,对应的正最大值为(2^15)×2^(-10)=31.99902344

对应的负最大值为-2^15×2^-10=-32

则表示的数值范围为-32~31.99902344 精度为2^-10

3.10/3已知X=0.4567,试分别用Q15、Q14、Q5将该数转换为定点数(考虑舍入和不舍入两种情况)。

解:由题意知,1、当Q=15时

①不舍入时,浮点数(X)转换为定点数xq=0.4567×2^15=14965

②舍入时,浮点数(x)转换为定点数xq)=0.4567×2^15+0.5+14965

2、当Q=14时

①不舍入是,浮点数(x)转换为定点数(xq):xq=0.4567×2^14=7482

②舍入时,浮点数(x)转换为定点数(xq):xq=0.4567×2^14+0.5=7483

3、当Q=5时

①不舍入时,浮点数(x)转换为定点数(xq):xa=0.4567×2^5=14

②舍入时,浮点数(x)转换为定点数(xq):xa=0.4567×2^5+0.5=15

5.5/1从C语言源程序到汇编语言程序,C语言编译器完成何种处理?

答:从C语言源程序到汇编语言程序,C语言编译器完成宏展开,宏替换,条件编

译,词法分析,语法分析,错误处理,汇编

5.5/2 C语言程序代码优化有几种方法?

答:C语言程序代码优化大致分为算法优化和编译优化三种方法

例①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②使用尽量小的数据类型③使用自加,自减指令

④减少运算的强度

5.5./3利用C语言实现中算函数,有什么要求?

答:1、对由SP(AP1)指向的字,编译器可能正在使用,因此必须加以保护2、中断的屏蔽和使能必须由程序员设置,设置的方法是用嵌入汇编语句的方法修改IMR寄存器。这样修改不会破坏(环境或C指针)3、中断程序没有参数传递,即使说明,也将被忽略4、由于用C编写中断程序时,需要保护所有的寄存器,因此效率不高5、将一个程序与某个中断关联时,必须在相应的中断矢量放置一条跳转指令

6.7/1什么是COFF格式?它有什么特点?

答:通用对象文件格式,COFF文件格式中,将化码块和数据块移位section,包含MS-DOS 存根、文件签名,COFF页眉和可迭的页眉。一个对象文件,包含仅COFF页眉,但图像文件包含上面所述的所有标头。这些标头的最弓腰的是COFF标头

特点:基于这种文件格式编写的DSP程序具有可读性强、可移植性好的特点

6.7/3链接命令文件包含哪些内容?

答:如果在默认分配时有两个以上的目标文件,每个文件中都包含,.text,.data,.bss 和自定义块,则链接器首先将各个文件中具有相同名字的块组合起来,形成相应的输出快,然后再按算法分配存储器。一般情况下,默认分配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不采用默认分配算法时,一般须建立一个链接命令文件,并在链接命令文件中用MEMORY和SELTINS 命令定义存储空间已经以及块的分配方法。链接生成的..map文件中包含了各程序块和变量的具体地址,链接生成的.out文件可用ccs的命令File→Load Program装入到软件模拟器Simulator或者硬件仿真器Emulator中执行

7.6/1汇编语句格式包含哪几个部分?编写汇编语句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汇编语句格式包含4个部分:标号域,指令域,操作数域和注释域

注意问题:1、语句必须以标号。空格,星号或分号开始2、标号可选项若要使用标号,则必须以第一列开始3、每个域必须由一个或多个空格分开,制表符等效于空格4、注释是可选项开始于第一列的注释须用星号或分号表示,但在其他列开始的注释前面只能标分号;5、指令域一定不能以第一列开始,否则将被视为标号6、操作数域为操作数的列表2、C54x的指令集包含了哪几种基本类型的操作?

答:四种类型:算术指令、逻辑指令、程序控制指令,装载和存储指令

3、C54x提供了哪些基本的数据寻址方式?

答,立即数寻址,绝对地址寻址,累加器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存储器映射寄存器寻址,堆栈寻址

4、循环寻址时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

答:①循环缓冲区的长度R小于2的N次方,且地址从一个低N位为0的地址开始②补偿小于或等于循环缓冲区的长度③所使用的辅助寄存器必须指向缓冲区单元

5、采用*AR2+0B寻址,若AR0为0000 1000b,试写出位模式和位反转模式与AR2低4位的关系

答:原顺序位模式位反转模式位反转后的模式

0 0000 0000 0

1 0001 1000 8

2 0010 0100 4

3 0011 1100 12

4 0100 0010 2

5 0101 1010 10、

6 0110 0110 6

7 0111 1110 14

8 1000 0001 1

9 1001 1001 9

10 1010 0101 5

11 1011 1101 13

12 1100 0011 3

13 1101 1011 11

14 1110 0111 7

15 1111 1111 15

9.8/1C54DSP芯片中有哪些主要的片内外设?

2、CPU与外设传输数据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答:查询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DMA传送法师

查询传送方式:CPU与外设工作通常是异步的,CPU的操作和外设信号很难保证同时准备好,浪费时间

中断传送方式:提高了CPU的效率,外设准备好数据传送后自动发出相应的中断请求,CPU响应中断,暂停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执行中断服务,中断服务处理完后返回原来程序继续执行

DMA传送方式:此方式不需要CPU参与数据的处理,使CPU在执行程序的同时实现大量的数据交换

3.DSP的中断处理步骤有哪些?

答:如图所示,通常CPU在响应中断矢量号为n的中断请求时,自动完成如下操作

计算:z=x+y-w 计算y=mx+b 计算y=x1*a1+x2*a2

LD @x,A LD @m,T LD @x1,T

ADD @y,A MPY @x,A MPY @a1,B

SUB @w,A ADD @b,A LD @x2,T

STL A,@z STL A,@y MAC @a2,B

STL B,@y STH B,@y+1 计算y=∑AiXi i=[1 4]

在例5-7中的4项乘积AiXi(i=1,2,3,4)中找出最大值,并存放在累加器A中

STM #A,AR1

STM #X,AR2

STM #2,AR3

LD *AR1+,T

MPY *AR2+,A

LOOP1 LD *AR1+T

MPY *AR2,B

MAX A

BANZ LOOP1,*AR3

对一个数组初始化,x[s]={0,0,0,0,0}

.bss x,5

STM #x,AR1

LD #0,A

RPT #4

STL A,*AR1+

数组x[5]={1,2,3,4,5}初始化

.data

TBL .word 1,2,3,4,5

.bss x,5

.text

STM #x,AR5

RPT #4

MVPD TBL,*ARS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 乔母斯基定义的3型文法(线性文法)产生式形式 A→Ba|a,或A→aB|a,A,B∈Vn, a,b∈Vt 。 2.语法分析程序的输入是单词符号,其输出是语法单位。 3 型为 B → .aB 的LR(0)项目被称为移进项目,型为 B → a.B 的LR(0) 项目被称为待约项目, 4.在属性文法中文法符号的两种属性分别为继承属性和综合属性。 5、运行时存贮管理方案有静态存储分配、动态存储分配和堆式存储分配和方案。 二.已知文法 G(S) (1) E → T | E+T (2) T → F | F*F (3) F →(E)| i (1)写出句型(T*F+i)的最右推到并画出语法树。(4分) (2)写出上述句型的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4分) 答:(1)最右推到(2分) E ==> T ==> F ==> (E) ==> (E+T) ==> (E+F) ==> (E+i) ==> (T+i) ==> (T*F+i) (2) 语法树(2分) (3)(4分) 短语:(T*F+i),T*F+i ,T*F , i 直接短语:T*F , i 句柄:T*F 三. 证明文法G(S) :S → SaS |ε是二义的。(6分) 答:句子aaa对应的两颗语法树为:

因此,文法是二义文法 四.给定正规文法G(S): (1) S → Sa | Ab |b (2) A → Sa 请构造与之等价的DFA。(6分) 答:对应的NFA为:(6分) 状态转换表: a b {F} Φ{S} {S} {S,A} Φ {S,A} {S,A} {S} 五. 构造识别正规语言b*a(bb*a)*b* 最小的DFA(要求写出求解过程)。(15分)答:(1)对应的NFA(5分) a b {0} {1,3} {0} {1,3} Φ{2,3} {2,3} {1,3} {2,3} (5分) 六. 已知文法G(S) : (1) S → ^ | a | (T) (2) T → T,S | S 试:(1)消除文法的左递归;(4分) (2)构造相应的first 和 follow 集合。(6分) 答:(1)消除文法的左递归后文法 G’(S)为: (1) S → ^ | a | (T)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考试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 》典型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 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第二章:主要是化简系统结构图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用化简,也可以用梅逊公式来求 一、(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请写出系统在输入r(t)和扰动n(t)同时作用下的输出C(s)的表达式。 G4 H1G3 G1 G 2 N(s)C(s) R(s) - -+ + + 二 、(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求传递函数 )()(s R s C ,) () (s N s C 。 三、(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C(s)/R(s)。 G1 G2 R(s) - + + C(s) - + 四、(共15分)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X(s)的表达式

G4(s)G6(s) G5(s)G1(s) G2(s) N(s) C(s) R(s) -- G3(s) X(s) 五、(共15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C(s)/R(s)和C(s)/D(s)。 G1 G2 R(s) - + + C(s) -+ D(s) G3G4 六、(共15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 () (s R s C 。 七、(15分)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求题图所示各系统的传递函数 ) () (s R s C

一、(共15分)某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所示,欲保证阻尼比ξ=0.7和响应单位斜坡函数的稳态误差为ss e =0.25,试确定系统参数K 、τ。 二、(共10分)设图(a )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b )所示。试确定系统参数,1K 2K 和a 。 三、(共15分)已知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求系统在输入r(t)=t 和扰动信号d(t)=1(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和稳态输出)(∞C 2/(1+0.1s) R(s) - C(s) 4/s(s+2) E(s) D(s) 四、(共10分)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2)(4)(625) K G s s s s s = ++++ 试确定引起闭环系统等幅振荡时的K 值和相应的振荡频率ω 五、(15分)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2 ) 1()(23++++=s s s s K s G α 若系统以2rad/s 频率持续振荡,试确定相应的K 和α值 第三章:主要包括稳、准、快3个方面 稳定性有2题,绝对稳定性判断,主要是用劳斯判据,特别是临界稳定中出现全零行问题。 相对稳定性判断,主要是稳定度问题,就是要求所有极点均在s=-a 垂线左测问题,就是将s=w-a 代入D(s)=0中,再判断稳定 快速性主要是要记住二阶系统在0<ξ<1时的单位阶跃响应公式以及指标求取的公式。 准确性主要是稳态误差的公式以及动态误差级数两方面

《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和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C 】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 u有哪项提供【 B 】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B 】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 u【 A 】 A. 配筋率大的,M u大 B. 配筋率小的,M u大 C. 两者M u相等 D. 两者M 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D 】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 】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B 】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B 】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C 】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D 】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二、填空题 11. 所谓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初应变成正比。 12. 钢筋经冷拉时效后,其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减小,弹性模量减小。 13. 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公式应用中,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①ξ≤ξb;②x≥2a’,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梁破坏时受拉筋不屈服;第②条是为了防止压筋达不到抗

天津理工大学编译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天津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0660116 试卷编号: 1-A 命题日期: 2010 年 6 月 15 日 答题时限: 12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大题号 一二三四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适合的一项,每小题2分, 得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D D B C B D C 1. 编译程序是对() A. 汇编程序的翻译 B. 高级语言程序的解释执行 C. 机器语言的执行 D. 高级语言的翻译 2. 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 A.单词的种别编码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D.单词自身值 3. 在规范规约中,用()来刻画可规约串。 A.直接短语 B.句柄 C.最左素短语 D.素短语 4. 与正规式(a* | b) * (c | d)等价的正规式是() A.a* (c | d) | b(c | d) B.a* (c | d) * | b(c | d) * C.a* (c | d)| b* (c | d) D.(a | b) * c| (a | b) * d 含有Aα·,则在状态K时,仅当面临输入符号a∈FOLLOW(A)时,才采 5. 若项目集I K 取Aα·动作的一定是() A.LALR文法 B.LR(0) 文法C.LR(1)文法 D.SLR(1)文法 6. 四元式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实现的。

A. 指示器 B. 临时变量 C. 符号表 D. 程序变量 7.文法G :S x Sx | y 所识别的语言是( ) A .xyx B .(xyx) * C .x n yx n (n ≥0) D .x * yx * 8. 有一语法制导翻译如下所示: S b Ab {print “1”} A (B {print “2”} A a {print “3”} B Aa) {print “4”} 若输入序列为b(((aa)a)a)b ,且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则输出序列为( ) A .32224441 B. 34242421 C .12424243 D. 34442212 9.关于必经结点的二元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满足自反性 B .满足传递性 C .满足反对称型 D .满足对称性 10.错误的局部化是指( )。 A .把错误理解成局部的错误 B .对错误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纠正 C .当发现错误时,跳过错误所在的语法单位继续分析下去 D .当发现错误时立即停止编译,待用户改正错误后再继续编译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得 分 1. 文法G 的一个句子对应于多个推导,则G 是二义性的。(× ) 2. 动态的存储分配是指在运行阶段为源程序中的数据对象分配存储单元。(√ ) 3. 算符优先文法采用“移进-规约”技术,其规约过程是规范的。( × ) 4. 删除归纳变量是在强度削弱以后进行。( √ ) 5. 在目标代码生成阶段,符号表用于目标代码生成。( × ) 5分,共15分) 得 分 1. 构造正规式(0∣1)* 00相应的正规式并化简。(共5分) (1)根据正规式,画出相应的NFA M (2分) I I 0 I 1 {x,1,2} {1,2,3} {1,2} {1,2,3} {1,2,3,4} {1,2} {1,2} {1,2,3} {1,2 } {1,2,3, {1,2,3,4} {1,2 } X 12 3 4 01

编译原理试题(卷)汇总-编译原理期末试题(卷)(8套含答案解析-大题集)

编译原理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选择 1.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_B__。 A . 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C. 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 D.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 2.正规式 MI 和 M2 等价是指__C__。 A . MI 和 M2 的状态数相等 B.Ml 和 M2 的有向弧条数相等。 C .M1 和 M2 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 D. Ml 和 M2 状态数和有向弧条数相等 3.中间代码生成时所依据的是 _C_。 A.语法规则 B.词法规则 C.语义规则 D.等价变换规则 4.后缀式 ab+cd+/可用表达式__B_来表示。 A. a+b/c+d B.(a+b)/(c+d) C. a+b/(c+d) D. a+b+c/d 6.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_A____,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 A.( ) 语法分析 B.( )文法分析 C.( )语言分析 D.( )解释分析 7.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__C___。 A.( ) 字符串 B.( )语句 C.( )单词 D.( )标识符 8.语法分析器则可以发现源程序中的___D__。 A.( ) 语义错误 B.( ) 语法和语义错误 C.( ) 错误并校正 D.( ) 语法错误 9.下面关于解释程序的描述正确的是__B___。 (1) 解释程序的特点是处理程序时不产生目标代码 (2) 解释程序适用于 COBOL 和 FORTRAN 语言 (3) 解释程序是为打开编译程序技术的僵局而开发的 A.( ) (1)(2) B.( ) (1) C.( ) (1)(2)(3) D.( ) (2)(3) 10.解释程序处理语言时 , 大多数采用的是__B___方法。 A.( ) 源程序命令被逐个直接解释执行 B.( ) 先将源程序转化为中间代码 , 再解释执行 C.( ) 先将源程序解释转化为目标程序 , 再执行 D.( ) 以上方法都可以 11.编译过程中 , 语法分析器的任务就是__B___。 (1) 分析单词是怎样构成的 (2) 分析单词串是如何构成语句和说明的 (3) 分析语句和说明是如何构成程序的 (4) 分析程序的结构 A.( ) (2)(3) B.( ) (2)(3)(4)C.( ) (1)(2)(3) D.( ) (1)(2)(3)(4) 12.编译程序是一种___C__。 A. ( ) 汇编程序 B.( ) 翻译程序 C.( ) 解释程序 D.( ) 目标程序 13.文法 G 所描述的语言是_C____的集合。 A. ( ) 文法 G 的字母表 V 中所有符号组成的符号串 B.( ) 文法 G 的字母表 V 的闭包 V* 中的所有符号串 C.( ) 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终极符串 D. ( ) 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符号串 14.文法分为四种类型,即 0 型、1 型、2 型、3 型。其中 3 型文法是___B__。 A. ( ) 短语文法 B.( ) 正则文法 C.( ) 上下文有关文法 D.( ) 上下文无关文法15.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 G 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组非终结符号,一组终结符号,一个开始符号,以及一组 __D___。 A.( ) 句子 B.( ) 句型 C.( ) 单词 D.( ) 产生式 16.通常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还应包括_C____。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1、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按其输入量的变化规律特性可分为_恒值控制_系统、随动系统和_程序控制_系统。 2、传递函数为 [12(s+10)] / {(s+2)[(s/3)+1](s+30)} 的系统的零点为_-10_, 极点为_-2__, 增益为_____2_______。 3、构成方框图的四种基本符号是: 信号线、比较点、传递环节的方框和引出点 。 4、我们将 一对靠得很近的闭环零、极点 称为偶极子。 5、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反馈控制方式、_开环控制方式和_复合控制方式_。 6、已知一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t e t g 5.16)(-=,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7、自动控制系统包含_被控对象_和自动控制装置两大部分。 8、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其中五种形式是微分方程、传递函数、__差分方程_、脉冲传递函数_、__方框图和信号流图_。 9、_相角条件_是确定平面上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而用_幅值条件__确定根轨迹上各 点的根轨迹增益k*的值。当n-m ≥_2_时, 开环n 个极点之和等于闭环n 个极点之和。 10、已知一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 t e t g 25.13)(-=,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 _。 11、当∞→ω时比例微分环节的相位是: A.90 A.ο 90 B.ο 90- C.ο45 D.ο 45- 12、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稳定性__、_快速性_和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 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快速性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稳定性和准确性_。 13、当且仅当离散特征方程的全部特征根均分布在Z 平面上的_单位圆 _内,即所有特征根的模均小于___1____,相应的线性定常离散系统才是稳定的。 14、下列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D.普通数控加工系统

四川大学编译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编译程序 答:编译程序是一种将高级语言程序(源程序)翻译成低级语言(目标程序)的程序。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翻译成逻辑上等价的低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 2.请写出文法的形式定义 答:一个文法G抽象地表示为四元组 G=(Vn,Vt,P,S) –其中Vn表示非终结符号 –Vt表示终结符号,Vn∪Vt=V(字母表),Vn∩Vt=φ –S是开始符号, –P是产生式,形如:α→β(α∈V+且至少含有一个非终结符号,β∈V*) 3.语法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将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语法短语(例:程序、语句、表达式)。确定整个输入串是否构成语法上正确的程序。 4.局部优化有哪些常用的技术 答:优化技术1—删除公共子表达式 优化技术2—复写传播 优化技术3—删除无用代码 优化技术4—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降低运算强度) 优化技术5—代码外提 优化技术6—强度削弱 优化技术7—删除归纳变量 优化技术简介——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代数简化) 优化技术简介——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合并已知量) 5.编译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答:逻辑上分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每个阶段把源程序从一种表示变换成另一种表示。 6. 什么是文法 答:文法是描述语言的语法结构的形式规则。是一种工具,它可用于严格定义句子的结构; 用有穷的规则刻划无穷的集合;文法是被用来精确而无歧义地描述语言的句子的构成方式;文法描述语言的时候不考虑语言的含义。 7. 语义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对语法分析所识别出的各类语法范畴分析其含义,进行初步的翻译(翻译成中间代码); 并对静态语义进行审查。 8.代码优化须遵循哪些原则 答:等价原则:不改变运行结果 有效原则:优化后时间更短,占用空间更少 合算原则:应用较低的代价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 9.词法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

(精选)编译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编译程序首先要识别出源程序中每个单词,然后再分析每个句子并翻译其意义。 2.编译器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有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 3.通常把编译过程分为分析前端与综合后端两大阶段。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是对源程序的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与目标代码的生成则是对源程序的综合。 4.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日渐多变的运行时存储管理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静态存储分配方案和动态存储分配方案。 5.对编译程序而言,输入数据是源程序,输出结果是目标程序。 1.计算机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主要有两种途径:解释和编译。 2.扫描器是词法分析器,它接受输入的源程序,对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并识别出一个个单词符号,其输出结果是单词符号,供语法分析器使用。 3.自下而上分析法采用移进、归约、错误处理、接受等四种操作。 4.一个LL(1)分析程序需要用到一张分析表和符号栈。 5.后缀式abc-/所代表的表达式是a/(b-c)。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__C。 A.单词的种别编码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D.单词自身值 2.正规式 M 1 和 M 2 等价是指__C_。 A. M1和M2的状态数相等B. M1和M2的有向边条数相等 C. M1和M2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 D. M1和M2状态数和有向边条数相等 3.文法G:S→xSx|y所识别的语言是_C____。 A. xyx B. (xyx)* C.xnyxn(n≥0) D. x*yx* 4.如果文法G是无二义的,则它的任何句子α_A____。 A.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B.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可能不同 C.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必定相同D.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但它们对应的语法树相同5.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____D__。 A.源程序B.目标语言 C.编译方法 D.以上三项都是 6.四元式之间的联系是通过__B___实现的。 A.指示器B.临时变量C.符号表 D.程序变量 7.表达式(┐A∨B)∧(C∨D)的逆波兰表示为__B___。 A.┐AB∨∧CD∨B.A┐B∨CD∨∧C. AB∨┐CD∨∧ D.A┐B∨∧CD∨8. 优化可生成__D___的目标代码。 A.运行时间较短B.占用存储空间较小 C.运行时间短但占用内存空间大 D.运行时间短且占用存储空间小 9.下列___C___优化方法不是针对循环优化进行的。 A. 强度削弱 B.删除归纳变量C.删除多余运算 D.代码外提 10.编译程序使用_B_区别标识符的作用域。 A. 说明标识符的过程或函数名B.说明标识符的过程或函数的静态层次 C.说明标识符的过程或函数的动态层次 D. 标识符的行号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2.一个有限状态自动机中,有且仅有一个唯一的终态。x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卷

洛阳理工学院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卷(B) 适用班级:B 考试日期时间:适用班级: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传递函数是线性定常系统的一种内部描述模型。() 2.劳斯判据是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的一种代数判据。() 3.频域分析法是根据闭环系统的频率特性研究闭环系统性能的一种图解方法。( ) 4.频率响应是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下的全部响应。() 5.绘制系统Bode图时,低频段曲线由系统中的比例环节(放大环节)和微积分环节决定( ) 6.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若开环传递函数不包括积分和微分环节,则当0 ω=时,开环幅相特性曲线(Nyquist图)从正虚轴开始。() 7.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之间只有正向作用,系统输出量不会对控制器产生任何影响。() 8.Ⅰ型系统,当过渡过程结束后,系统对斜坡输入信号的跟踪误差为零。() 9.控制系统分析方法中,经典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有频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时域分析法。() 10.已知某校正网络传递函数为 1 () 1 s G s as + = + ,当满足a>1条件时,则该校正网络为滞后校正网络。()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述()属于对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A)稳定性(B)准确性(C)快速性(D)前面三个都是 2.分析线性控制系统动态性能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A)单位脉冲函数(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斜坡函数(D)单位加速度函数 3.典型二阶系统阻尼比等于1时,称该系统处于()状态。 (A)无阻尼(B)欠阻尼(C)临界阻尼(D)系统不稳定或临界稳定 4.稳定最小相位系统的Nyquist图,其增益(幅值)裕度()。 (A)0 hdB<(B)0 hdB>(C)1 hdB<(D)1 hdB> 5.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 () (5) G s s s = + ,则系统在()2 r t t =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A)10 4 (B) 5 4 (C) 4 5 (D)0 6.一个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A)系统的输入(B)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带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 一 选择题(1分×10=10分) 1.对于有流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 B )作为钢筋设计强度的取值。 A .弹性极限; B .屈服强度; C .极限强度; D .条件屈服强度; 2.受弯构件在正截面工作的第一阶段末期,即将开裂的Ⅰa 状态时,钢筋的应力大约为( B ) A .5~~10MP a ; B .20~~30 MP a ; C .60~~70 MP a ; D .100~~110 MP a ; 3.( c )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A .Ⅰa 状态; B .Ⅱa 状态; C .Ⅲa 状态 ; D .第Ⅱ阶段; 4.《规范》规定,对于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位于同一连接区域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 A )。 A .25% ; B .50% ; C .75% ; D .100%;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d )。 A .C20 ; B .C30 ; C .C35 ; D .C40 ; 6.预混凝土后张法构件中,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预应力损失I l σ应为( )。 A .21l l σσ+ ; B .321l l l σσσ++ ; C .4321l l l l σσσσ+++; D .54321l l l l l σσσσσ++++; 7.c c c E εσ= ' 指的是混凝土的( )。 A .弹性模量; B .割线模量; C .切线模量;

D .原点切线模量应力; 8.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少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l σ ( )。 A .两次升温法; B .采用超张拉; C .增加台座长度; D .采用两端张拉; 9.受弯构件挠度验算不满足要求时,调整下列哪个因素对增加构件刚度最为有效( )。 A .ρ ; B .0h ; C .'ρ ; D .s E 10.轴压构件按螺旋箍筋柱计算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按普通箍筋柱计算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1.5倍,是因为 ( )。 A .保证间接钢筋的屈服; B .保证在使用荷载下混凝土保护层不致过早剥落; C .保证足够的安全; D .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要求; 二 判断题(1分×10=10分) 1.混凝土在荷载重复作用下引起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 2.可变荷载的组合值是可变荷载的基本代表值。( ) 3.荷载设计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 ) 4.设计中R M 图必须包住M 图,才能保证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 5.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中,ζ的限制条件7.16.0<<ζ的目的是保证受扭纵筋和箍筋均可达到屈服强度。( ) 6.受弯构件弯曲刚度是随弯矩增大而减小的。( ) 7.轴压比是影响偏心受压构件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 ) 8.碳化对混凝土本身是有害的。( ) 9.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别标准条件是b ξξ>。( ) 10.受弯构件裂缝宽度随着受拉纵筋直径的增加而增大。( ) 三 简答题(5分×8=40分) 1. 什么是结构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功能要求有哪些? 2. 什么是结构可靠度? 3. 应用“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推导受弯构件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

河南科技大学期末考试编译原理试卷及答案

河南科技大学电信科卷A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不同的编译程序关于数据空间的存储分配策略可能不同,但大部分编译中采用的方案有两种:静态存储分配方案和动态存储分配方案,而后者又分为(1) 和 (2) 。 2. 规范规约是最(3)规约。 3.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一般划分为5个阶段:词法分析、(4) 、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及(5) 。另外还有(6)和出错处理。 4.表达式x+y*z/(a+b)的后缀式为 (7) 。 5.文法符号的属性有综合属性和 (8)。 6.假设二位数组按行存放,而且每个元素占用一个存储单元,则数组a[1..15,1..20]某个元素a[i ,j]的地址计算公式为(9)。 7.局部优化是局限于一个(10)范围内的一种优化。 二. 选择题(1-6为单选题,7-8为多选题,每问2分,共20分) 1. 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G 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组终结符,一组非终结符,一个( ),以及一组 ( )。 A . 字符串 B . 产生式 C . 开始符号 D . 文法 2.程序的基本块是指( )。 A . 一个子程序 B . 一个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语句 C . 一个没有嵌套的程序段 D . 一组顺序执行的程序段,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3. 高级语言编译程序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中,递归下降分析法属于( )分析方法。 A . 自左向右 B . 自顶向下 C . 自底向上 D . 自右向左 4.在通常的语法分析方法中,( )特别适用于表达式的分析。 A . 算符优先分析法 B . LR 分析法 C . 递归下降分析法 D . LL (1)分析法 5.经过编译所得到的目标程序是( )。 A . 四元式序列 B . 间接三元式序列 C . 二元式序列 D . 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程序 6. 一个文法所描述的语言是( );描述一个语言的文法是( )。

期末考试编译原理试卷及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不同的编译程序关于数据空间的存储分配策略可能不同,但大部分编译中采用的方案有两种:静 态存储分配方案和动态存储分配方案,而后者又分为(1) 和 (2) 。 2. 规范规约是最(3)规约。 3.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一般划分为5个阶段:词法分析、(4) 、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及(5) 。另外还有(6)和出错处理。 4.表达式x+y*z/(a+b)的后缀式为 (7) 。 5.文法符号的属性有综合属性和 (8)。 6.假设二位数组按行存放,而且每个元素占用一个存储单元,则数组a[1..15,1..20]某个元素a[i ,j]的地址 计算公式为(9)。 7.局部优化是局限于一个(10)范围内的一种优化。 二. 选择题(1-6为单选题,7-8为多选题,每问2分,共20分) 1. 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G 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组终结符,一组非终结符,一个( ),以及一组 ( )。 A . 字符串 B . 产生式 C . 开始符号 D . 文法 2.程序的基本块是指( )。 A . 一个子程序 B . 一个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语句 C . 一个没有嵌套的程序段 D . 一组顺序执行的程序段,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3. 高级语言编译程序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中,递归下降分析法属于( )分析方法。 A . 自左向右 B . 自顶向下 C . 自底向上 D . 自右向左 4.在通常的语法分析方法中,( )特别适用于表达式的分析。 A . 算符优先分析法 B . LR 分析法 C . 递归下降分析法 D . LL (1)分析法 5.经过编译所得到的目标程序是( )。 A . 四元式序列 B . 间接三元式序列 C . 二元式序列 D . 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程序 6. 一个文法所描述的语言是( );描述一个语言的文法是( )。 A . 唯一的 B . 不唯一的 C . 可能唯一,也可能不唯一 7. 如果在文法G 中存在一个句子,当其满足下列条件( )之一时,则称该文法是二义文法。 A . 其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相同 B . 该句子有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 C . 该句子有两个不同的最右推导 D . 该句子有两棵不同的语法树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分) 1、 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 ,被控量为 。 2、 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__________、快速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 在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__________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 3、 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 或无穷远。 4、 PID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 5、 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宽带,且有直到ωh 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e(t) 完满地从采样信号e*(t) 中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 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分) 1、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1 52512++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 .21 B .1 C .51 D .25 1 2、 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 A 、 ()()()E S R S G S =? B 、()()()()E S R S G S H S =?? C 、()()()()E S R S G S H S =?- D 、()()()() E S R S G S H S =- 3、 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 )。 A .稳态性能 B .动态性能 C .抗高频干扰能力 D ..以上都不是 4、 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5、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 B 、1000 C 、20 D 、不能确定

结构设计原理小考试卷

结构设计原理小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工程设计时,一般先按 承载力 极限状态设计结构构件,再按 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验算。 2、T 形截面连续梁,在正截面设计计算中跨中按 T 形 截面,而支座边按 矩形 截面计算。 3、双筋梁截面设计时,s A 、s A '均未知,应假设一个条件为 0=b h χξ ,原因是 充分利用混凝土受压,节约 总用钢量 。 4、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 降低 。 5、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全部发挥作用的截面以外h0/2处,以保证 斜截面抗弯 ;同时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以保证正截面抗弯。 6、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混凝土的 受力变形 和混凝土的 体积变形 。其中混凝土的徐变属于混凝土的 受力 变形,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属于混凝土的 体积 变形。 7、钢筋混凝土梁沿斜截面的主要破坏形态有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和剪压破坏等。在设计时,对于斜压和斜拉破坏,一般是采用 截面限制条件 和 一定的构造措施 予以避免,对于常见的剪压破坏形态,梁的斜截面抗剪能力变化幅度较大,故必须进行斜截面 抗 剪 承载力的计算。 8、在长柱破坏前,横向挠度增加得很快,使长柱的破坏来得比较突然,导致 失稳破坏 。 9、实际工程中最常遇到的是长柱,由于最终破坏是材料破坏,因此,在设计计算中需考虑由于构件侧向挠度而引起的 二阶弯矩 的影响。 10、对于结构重力引起的变形是长期性的变形,一般采用 设置预拱度 来加以消除。 11、《公路桥规》规定,混凝土局部承压必须进行 局部承压区承载力计算 和 局部承压区抗裂性计算 。 12、后张法主要是靠 工作锚具 来传递和保持预加应力的;先张法则主要是靠 粘结力 来传递并保持预加应力的。 13、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从预加应力到承受外荷载,直至最后破坏,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 施工阶段 、 使用阶段 和 破坏阶段 。 二、简答题: 1、设计受弯构件时,一般应满足哪两方面的要求? 答:①由于弯矩的作用,构件可能沿某个正截面(与梁的纵轴线或板的中面正交时的面)发生破坏,故需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②由于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构件可能沿剪压区段内的某个斜截面发生破坏,故还需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简述设置预拱度的目的及如何设置预拱度? 答:设置预拱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结构重力这个长期荷载引起的变形,另外,希望构件在平时无静活载作用时保持一定的拱度。《公路桥规》规定:当由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作用(或荷载)长期效应影响产生的长期挠度不超过1600/l (l 为计算跨径)时,可不设预拱度;当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则应设预拱度。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预拱度值按结构自重和2 1可变荷载频遇值计算的长期挠度值之和采用。

编译原理考试试题

一、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什么是S-属性文法?什么是L-属性文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答: S-属性文法是只含有综合属性的属性文法。(2分) L-属性文法要求对于每个产生式A X1X2…Xn,其每个语义规则中的每个属性或者是综合属性,或者是Xj的一个继承属性,且该属性仅依赖于: (1)产生式Xj的左边符号X1,X2…Xj-1的属性; (2)A的继承属性。(2分) S-属性文法是L-属性文法的特例。(2分) 2.什么是句柄?什么是素短语? 一个句型的最左直接短语称为该句型的句柄。(3分)素短语是这样的一个短语,它至少包含一个终结符并且不包含更小的素短语。(3分) 3.划分程序的基本块时,确定基本块的入口语句的条件是什么? 解答: (1)程序第一个语句,或 (2)能由条件转移语句或无条件转移语句转移到的语句,或 (3)紧跟在条件转移语句后面的语句。 4.(6分)运行时的DISPLAY表的内容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DISPLAY表是嵌套层次显示表。每当进入一个过程后,在建立它的活动记录区的同时建立一张嵌套层次显示表diaplay.假定现在进入的过程层次为i,则它的diaplay表含有i+1个单元,自顶向下每个单元依次存放着现行层、直接外层、…、直至最外层(主程序,0层)等每层过程的最新活动记录的起始地址。通过DISPLAY 表可以访问其外层过程的变量。 5.(6分)对下列四元式序列生成目标代码: A:=B*C D:=E+F G:=A+D H:=G*2 其中,H是基本块出口的活跃变量,R0和R1是可用寄存器 答: LD R0,B MUL R0,C LD R1,E ADD R1,F ADD R0,R1 MUL R0,2 ST R0,H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B 》 试题A 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1)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D )。 A .(1)0s s += B. (1)50s s ++= C.(1)10s s ++=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C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C )。 A .当时间常数较大时有超调 B .有超调 C .无超调 D .当时间常数较小时有超调 5.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A ) A .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II 型系统 D. III 型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稳定性、快速性、__准确性___。 2.对控制系统建模而言,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 来描述。 3.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开环控制 和 闭环控制 。 4. 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G s ,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为()H s ,则系统 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H s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1()() G s G s H s + 。 5 开环传递函数为2(2)(1) ()()(4)(22) K s s G s H s s s s s ++=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0,4,1j --±。 6. 当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减小时,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最大超调量将 增大 。 7.串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传递函数之 积 。 三、简答题(本题10分) 图1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

《结构设计原理》(上)试题库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 的括号内) 1.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混凝土 【 】 A 不出现拉应力 B 不开裂 C 必须开裂但要限制其宽度 D 开裂且不限制其宽度 2.钢筋作为设计依据的强度指标是 【 】 A 比列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强度 D 极限抗拉强度 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温度养护条件是 【 】 A C 0)315(± B C 0)320(± C.C 0)515(± D.C 0)520(± 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湿度养护条件是 【 】 A80%以上 B85%以上 C90%以上 D95%以上 5.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试验时,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 【 】 A 涂润滑油时强度高 B 不涂润滑油时强度高 C 涂与不涂润滑油无影响 D 不一定 6.无明显物理流限的钢筋作为设计依据的强度指标σ0.2,它所对应的残余应变是 【 】 A0.2 B0.2% C 千分之0.2 D 万分之0.2 7.混凝土的徐变变形是指 【 】 A 荷载作用下最终的总变形 B 荷载刚作用时的瞬时变形 C 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 D 持续荷载作用下随荷载持续时间增加的变形 8.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共同工作,是因为它们之间有 【 】 A 胶结力 B 摩擦力 C 机械咬合力 D 黏结力 9.同一批混凝土,在不同情况下其抗压强度不同,下列情况中,抗压强度最低的是 【 】 A 立方体抗压强度 B 棱柱体抗压强度 C 局部抗压强度 D 旋筋柱中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 10.下列各方面计算中,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情况是 【 】 A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B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C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D 裂缝及变形验算 11.抗倾覆、滑移验算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值为 【 】 A γG =0.9 B γG =1.0 C γG =1.1 D γG =1.2 12.影响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是 【 】 A.混凝土截面尺寸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钢筋面积和级别 D.构件长度

编译原理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编译程序的整个过程可以从逻辑上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几个阶段,另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工 作是表格管理和出错处理 2、规范规约中的可归约串是句柄,算符优先分析中的可归约串是最左素短语。 3、语法分析方法主要可分为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大类。 4、 LR ( 0)文法的项目集中不会出现移进 -归约冲突和归约 -归约冲突。 5、数据空间的动存态储分配方式可分为栈式和堆式两种。 6、编译程序是指能将源语言程序翻译成目标语言程序的程序。 7、确定有穷自动机DFA 是NFA的一个特例。 8、表达式 (a+b)*c的逆波兰表示为ab+c*。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L R 语法分析栈中存放的状态是识别B的 DFA 状态。 A 、前缀B、可归前缀C、项目 D 、句柄 2、D不可能是目标代码。 A 、汇编指令代码 B 、可重定位指令代码 C、绝对机器指令代码 D 、中间代码 3、一个控制流程图就是具有C的有向图 A 、唯一入口结点B、唯一出口结点C、唯一首结点 D 、唯一尾结点 4、设有文法G[S] : S→ b|bB B → bS ,则该文法所描述的语言是C。 A 、 L ( G)={b i|i≥ 0}B、 L (G) ={b 2i |i≥0} C、 L ( G)={b 2i+1|i≥ 0} D 、 L ( G)={b 2i+1|i ≥1} 5、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目标程序的工作是由 B完成的。 A 、编译器 B 、汇编器C、解释器D、预处理器6、在目标代码生成阶段,符号表用于D。 A 、目标代码生成 B 、语义检查C、语法检查D、预处理器地址分配0 7、规范归约是指B。 A 、最左推导的逆过程 B 、最右推导的逆过程C、规范推导D、最左归约逆过程 8、使用A可以定义一个程序的意义。 A 、语义规则B、词法规则C、语法规则D、左结合规则 9、经过编译所得到的目标程序是D。 A 、三元式序列B、四元式序列C、间接三元式 D 、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程序 10、在一个基本块内进行的代码优化是B。 A 、全局优化B、局部优化C、循环优化D、代码外提 三、简答题( 3 小题,共 30 分) 1、已知文法G[S]:S→Ac|aB A→ ab B→ bc 证明该文法具有二义性(本题 6 分) 证明:因为该文法的句型abc 存在如下两棵语法树: 所以,该文法具有二义性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分) 1.编译过程一般分为、、中间代码生成、 和目标代码生成五个阶段。 2.语法分析最常用的两类方法是和分析法。 3.确定的有穷自动机是一个,通常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