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档案管理明细
《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提高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向顾客提供活新、整洁、卫生的消费环境,特制定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制度【1】一、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三、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60岁以老人、困难群体、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四、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每年免费随访4次,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十预。
五、资料管理人员及社区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
凡非本人管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应随带健康档案,出院后继续交由社区责任医生保管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六、非社区卫生服务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档的各种资料。
未经资料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
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制度【2】一、为规范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增强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归档范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卫生知识培训情况、各项卫生设施的图纸、文字等材料、卫生许可相关资料、卫生自查记录、监管部门的监督监测资料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
三、公共场所的卫生档案管理由卫生档案管理员负责。
四、卫生档案管理员的职责:保证公共场所各部门的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安全保密和使用方便。
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公共场所的归档资料实行“季度归档”及“年度归档”制度,即:每年的四、七、十和次年的一月和每年二月份为公共场所卫生档案资料归档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档案管理方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档案管理方案以下是 8 条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档案管理方案:1. 你知道吗,档案管理就像整理一个超级大的知识库!咱得把每个人的健康信息都妥妥地放好。
你想想,要是有人来查自己的健康记录,咱得马上就能找出来呀!就像在茫茫人海中一下就找到你要找的那个人一样。
咱可以把档案分类清楚,标上各种小标签,这样找起来多方便呀!例子:李大爷来查自己之前的体检报告,工作人员轻松就从分类好的档案里找到了。
2. 嘿,档案管理不能瞎搞哦!得有条有理才行。
这就好比盖房子,基础得打好呀!咱得认真对待每一份档案,不能有丝毫马虎。
不然,出错了可不得了!咱可以安排专门的人来负责,把这个工作当成宝贝一样对待。
例子:小张特别负责档案管理,每次都仔细核对信息。
3. 哎呀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档案管理可太重要啦!这就像我们健康的守护者呀!每个人的情况都在里面呢,可得好好保管。
万一弄丢了或者弄错了,那不是坑人嘛!所以咱们得弄个严格的制度,谁也不能乱碰。
例子:王大妈对负责档案管理的人说:“你们可一定要保管好我的档案啊。
”4. 哇塞,档案管理那可是个细致活儿呀!就像绣花一样,得慢慢来,不能着急。
咱得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不能有遗漏。
这就像给一幅画上色,每个地方都要涂得均匀漂亮。
可以定期检查检查档案,看看有没有问题。
例子:工作人员小李在检查档案时发现了一个小错误,赶紧改正了。
5. 哟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档案管理也要跟上时代呀!不能老是老一套。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咱可以利用电脑呀、软件呀啥的。
这多方便呀!不就跟坐高铁一样,一下子就快起来啦!例子:社区使用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效率大大提高。
6. 嘿呀,管理档案可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呀!这得大家一起努力才行。
就像划船一样,大家得齐心协力往一个方向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可不能推脱哦!这样咱们才能把档案管理好。
例子:医生和护士一起核对档案信息,互相帮助。
7. 哎呀,档案管理不好,那可真要出大乱子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是社会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良好的卫生管理能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流程、监督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场所包括各类商场、餐厅、学校、医院、公园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大量的人员在这些场所中来来往往,如果卫生管理不到位,就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因此,做好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对于预防传染病的扩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流程1.卫生检查: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卫生状况符合卫生标准。
2.垃圾处理:定期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3.卫生消毒: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细菌病毒,预防疾病传播。
4.卫生设施管理: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5.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监督措施1.政府监管:政府部门定期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处罚。
2.社会监督:媒体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举报电话、网络等途径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3.行业协会监督:行业协会可以通过组织培训、交流会议等方式对行业内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推动行业提升卫生管理水平。
四、结语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做好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环境,共同促进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档案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档案一、背景和目的为确保企业的生产运营能够在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下进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订立本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档案。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企业的公共卫生管理原则和要求,规范企业内部公共卫生管理的各项内容和措施,确保员工在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员工,包含办公区域、生产车间、仓储区域以及其他工作场合。
三、卫生管理责任与义务1.企业管理负责人应当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各部门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公共卫生管理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卫生安全。
3.全部员工应当遵守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乐观参加公共卫生管理活动。
四、卫生设施管理1.应当建立和维护洗手设施,保证洗手设施干净、方便,鼓舞员工常常洗手,特别是在进食、上洗手间等情况下。
2.应当配备充分的垃圾桶,并定期进行清运,确保垃圾不在工作场合滞留。
3.应当定期清洁办公区域、生产车间、仓储区域等,保持地面、墙壁、设备等的清洁卫生。
4.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除尘设备等,保证空气质量和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
五、食品安全管理1.食堂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2.食堂应当使用新鲜、合格的食材,严格掌控食品的采购、贮存和加工过程;3.食堂应当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卫生要求,保持餐桌、餐具等的清洁;4.每个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都应当有明确的责任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5.应当定期对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整改。
六、健康防护管理1.应当进行员工体检,及时发现和防控慢性病、传染病等健康问题;2.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护制度,供应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3.应当定期组织员工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健康防护的认得和意识;4.应当及时清理和消毒污染区域,掌控传染源的扩散和传播。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1.应当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订立认真的应急操作流程;2.应当定期组织各种突发事件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本领;3.应当及时收集、报告和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确保员工及时了解和采取防护措施;4.应当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联络机制,紧密合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1]
![公共卫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9aea556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a.png)
公共卫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公共卫生档案的建立、保存、查询和使用,确保公共卫生信息的精准性和保密性,以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订立本规章制度。
二、档案管理职责1. 卫生部门的职责(1)负责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卫生部门应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档案管理系统,引导、协调和监督辖区内公共卫生档案工作。
(2)卫生部门应组织开展公共卫生档案培训,提高公共卫生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卫生部门应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档案信息系统,保证公共卫生档案信息的适时更新和精准性。
2. 卫生机构的职责(1)卫生机构应依照国家和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建立、保存和使用公共卫生档案。
(2)卫生机构应订立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保障公共卫生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卫生机构应组织开展公共卫生档案工作的宣扬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公共卫生档案管理意识和本领。
3. 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1)其他相关部门应对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支持和搭配,供给必要的帮助和合作。
(2)其他相关部门应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公共卫生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三、档案建立1. 公共卫生档案的对象公共卫生档案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单位和地区。
2. 公共卫生档案的内容公共卫生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信息、疫情信息、疾病信息、防备接种信息等。
3. 公共卫生档案的建立程序(1)个人公共卫生档案的建立应由个人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进行登记并交由卫生机构保存。
(2)家庭、单位和地区公共卫生档案的建立应由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和归档。
4. 公共卫生档案的保存期限(1)个人公共卫生档案的保存期限为50年。
(2)家庭、单位和地区公共卫生档案的保存期限由卫生部门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档案查询和使用1. 档案查询的方式(1)个人查询:个人可以通过居委会、村委会或卫生机构等途径查询个人公共卫生档案。
(2)单位查询:单位可以通过卫生部门或相关部门查询单位公共卫生档案。
公卫科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卫科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档案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卫科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
第三条公卫科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依法管理原则;(三)便于利用原则;(四)安全保密原则;(五)科学规范原则。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公卫科档案分为以下类别:(一)文书档案;(二)业务档案;(三)科技档案;(四)声像档案;(五)实物档案。
第五条公卫科档案的归档范围包括:(一)公共卫生政策、法规、规章、标准;(二)公共卫生服务计划、实施方案、总结报告;(三)公共卫生项目、活动、事件的相关文件;(四)公共卫生监测、调查、评估、干预等业务资料;(五)公共卫生科研、培训、交流、宣传等方面的资料;(六)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设备购置、维护等资料;(七)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
第六条公卫科档案的归档时间:(一)年度档案应在次年1月31日前归档;(二)临时性档案应在形成后3个月内归档;(三)重要档案应在形成后立即归档。
第三章档案整理与编号第七条公卫科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类别、时间、内容等进行分类;(二)对每份档案进行编号,编号应连续、唯一;(三)编制档案目录,包括档案名称、类别、编号、形成时间、页数等;(四)填写档案封面,包括档案名称、类别、编号、形成时间、保管期限等。
第八条公卫科档案的编号规则:(一)年度档案编号:G-YYYY-A-B,其中G为公卫科档案代号,YYYY为年份,A为类别代号,B为顺序号;(二)临时性档案编号:G-TYYYY-A-B,其中G为公卫科档案代号,YYYY为年份,T为临时档案代号,A为类别代号,B为顺序号。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九条公卫科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潮、防虫、防霉、防火、防盗;(二)档案柜架应摆放整齐,便于查找;(三)档案资料应分类存放,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四)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制度3篇【最新版】

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制度3篇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范本篇一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有专人负责,专人、专柜保管。
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每年进行一次系统整理。
三、卫生监督部门的检查笔录、意见书等相关材料及本单位日常检查记录、奖惩意见等及时归档。
四、档案内容包括:经营单位申请基础资料、单位卫生组织机构、卫生区域划分、各项卫生制度、各种监督检查记录、个人健康检查、禁忌调离通知书、卫生知识培训、用品消毒自检记录、检验报告、用品出入库登记、奖惩登记等。
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范本篇二一、为规范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管理,增强公共场所卫生档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归档范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卫生知识培训情况、各项卫生设施的图纸、文字等材料、卫生许可相关资料、卫生自查记录、监管部门的监督监测资料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资料。
三、公共场所的卫生档案管理由卫生档案管理员负责。
四、卫生档案管理员的职责:保证公共场所各部门的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安全保密和使用方便。
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公共场所的归档资料实行“季度归档”及“年度归档”制度,即:每年的四、七、十和次年的一月和每年二月份为公共场所卫生档案资料归档期。
2、在卫生档案资料归档期,由卫生档案管理员分别向各主管部门收集应该归档的原始资料。
各主管部门经理应积极配合与支持。
3、凡应该及时归档的资料,由卫生档案管理员负责及时归档。
4、各部门专用的收、发文件资料,按文件的密级确定是否归档。
凡机密以上级的文件必须把原件放入卫生档案室。
5、卫生档案管理员实施卫生档案归档整理。
六、卫生档案的借阅1、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借阅非密级卫生档案可直接通过卫生档案管理员办理借阅手续。
2、因工作需要,公共场所的其他人员需借阅非密级卫生档案时,由部门经理办理《借阅卫生档案申请表》送总经理办公室主任核批。
3、公共场所卫生档案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级别,绝密级卫生档案禁止调阅,机密级卫生档案只能在卫生档案室阅览,不准外借;秘密级卫生档案经审批可以借阅,但借阅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档案

一、概述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档案是指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行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性文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监督检查记录等资料的总称。
二、档案内容1. 公共卫生政策法规(1)国家、省、市、县(区)各级政府关于公共卫生工作的政策法规。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公共卫生规范性文件。
2. 公共卫生机构设置与职责(1)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的设置、职能和任务。
(2)公共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3. 传染病防治(1)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2)传染病疫情报告、监测、调查、处置等管理制度。
(3)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案及实施情况。
4. 慢性病防治(1)慢性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2)慢性病监测、干预、评估等管理制度。
(3)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
5.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1)国家免疫规划及实施方案。
(2)预防接种点设置、人员配备、疫苗管理等制度。
(3)预防接种效果评估及免疫规划实施情况。
6. 环境卫生与食品安全(1)环境卫生法规及实施细则。
(2)食品安全法规及实施细则。
(3)环境卫生与食品安全监测、监督、执法等制度。
7. 公共卫生应急与救援(1)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2)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流程及措施。
(3)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及调配。
8. 公共卫生教育与宣传(1)公共卫生教育大纲及课程设置。
(2)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及实施情况。
(3)健康教育资料、宣传品制作与发放。
9. 公共卫生监督与评估(1)公共卫生监督法律法规。
(2)公共卫生监督机构设置、职责及工作流程。
(3)公共卫生监督与评估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
10. 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1)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目录。
(2)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及运行情况。
(3)公共卫生信息统计分析及应用。
三、档案管理要求1.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档案应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进行分类、编号、整理、归档。
2.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档案应实行分级管理,确保档案安全、完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