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主观题训练答案

认识论主观题训练答案
认识论主观题训练答案

哲学认识论专题复习训练题

重点原理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

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求我们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上升性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关于实践的相关知识:

①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④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5、关于认识的有关知识

①认识的含义;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

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关于真理的相关知识

①真理的含义;

②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主观题训练

1.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

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特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

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实践决定认识,人口的增长和无节制的生产生活消耗造成环境恶化,让人们认识到低碳生活方

式的必要性,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具有改善作用,必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2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臶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

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思克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

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3、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一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请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

也。”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

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

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时间,适应新

的发展要求突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结合材料,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转变和发展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

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党在制定《建议》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议》是在新形势下研究新变化新特点的情

况下制定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的发展,《建议》的制定指导了经济建设的

实践。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

的。

5?材料一:GDP —直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但是现行

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反复性)。从孟子到唐太宗再至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

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

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

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总量的增长,却没有全面反映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的实践中出现

了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到政绩考核等方面一系列问题。

材料二:所谓绿色GDP,就是把资源和环境损失因素引入国民核算体系, 扣除资源的

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建立以绿色

GDP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

GDP只反映了经济

由此导致在经济建设

即在现有的GDP中

4.2010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深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这一认识正被越来越广泛的人们所认可。

读材料后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1)认识是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我们永恒的使命。随

着经济建设实践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了传统GDP指标的诸多缺陷,绿色GDP能够得到更广

泛的认可。

(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是检验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传统GDP只反映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由此导致了经济建设的实践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此决定了认识必须向前发展,实现了由传统GDP向绿色GDP的转变。

(3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顺利开展,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

入歧途。绿色GDP作为一种更加科学的认识,建立以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6.某地区过去因为资金缺乏,强调引进外资,虽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引进项目

不适合当地的条件,结果经济效益不高。为此,当地政府根据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重

新规划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布局,整顿开发区和引进项目,将原有的工业园区从19个减少为7

个,取消70个再建投资项目。把过去的“招商引资”,改为“招商选资”其结果是平均每亩投资密度由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

政府将“招商引资”改为“招商选资,”这一变化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

7?材料一: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并不相同,按时间顺序发展观可

以分为四个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再后来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如今人们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1 )结合材料一,分析发展观的演变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2分)发展观产生于实践中,

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深化和完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2分)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

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1分)③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过程,人们对发展观的认识经过了四个阶段说明了这一点。

材料二:美国《侨报》称:中共十七大的亮点之一是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实施改革开放29年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而提出的。它将成为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为中国前进指明了发展方向。

(2)分析说明材料二中所蕴涵的“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哲学道理。

①根据中国实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而提出“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道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的哲学道理。②“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为中国前进指明了发展方向。蕴涵着正确的意识、科学的理论对人们的实践起指导作用。

认识论主观题答题技巧总结

(3)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