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1_中国法律思想史任务1

合集下载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版本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1. 认真学习课程,广泛查阅文献资料,高质量完成课程作业。

2. 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雷同作业按照零分处理。

二.作业内容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法经: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过不太完善。

2、性三品: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

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

东汉王充也据禀气的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唐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

3、天人不相预:意思是人和老天互不相干。

中国在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领袖是董仲舒他提出了天人感应说人要听从天的旨意皇帝就是天的儿子天子等4、道统论:指的是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

孟子认为孔子的学说是承接尧、舜、禹、汤、周文王等先代圣王的,并且自命继承了孔子思想的正统。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春秋决狱”及其影响答: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两汉时期的一种特殊断案形式,即封建官吏把《春秋》及其它儒家经典的精神和记载作为判案量刑的根据。

一.春秋决狱的背景原则和影响影响:1、积极影响。

(1)春秋决狱是统治者推行儒家理论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的年代,起到了稳定政治局面、维护天下统一的重要作用。

(2)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法家指导思想为主的局面,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其它各家学说,开始了我国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为引礼入律,礼法结合开辟了道路,并对此后几千年的中华法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强调以动机考察犯罪,在兼顾事实的同时,注重动机,在司法实践中,以缜密而且符合人情的理念分析经义和事实,合乎理性的要求,尽量寻找经义与法律制度的最佳结合点。

中国法律思想史01任务-0001

中国法律思想史01任务-0001

21.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 )。 • 夏 • 商 • 西周 • 东周 满分 2 得分 2 22.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 )。 • 法律制度 • 法律文化 • 法律思想 • 法律精神 满分 2 得分 2 23.“壹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是( )提出的。 • 墨翟 • 黄宗羲 • 老子 • 柳宗元 满分 2 得分 2 24.“祀”与“戎”是中国古代( )的源泉。 • 法律观念 • 神权观念 • 宗法观念 • 族群观念 满分 2 得分 0 25.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 • 男尊女卑 • 氏族同婚 • 嫡长继承制 • 分封制 满分 2 得分 2 26.中国思想史上,( )最先提出了“自然”的概念。 • 《老子》 • 《论语》 • 《春秋》 • 《庄子》 满分 2 得分 2 27.夏、商的法律思想是( )。 • “天命”、“天罚” • “以德配天” • “明德慎罚” • “仁、义、礼、智、信” 满分 2 得分 2 28.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 )。
中国法律思想史 01 任务-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84.0 一、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法家提出的执法主张是( )。 • 明法 • 任法 • 壹法 • 从法 满分 2 得分 2 2.孔子“仁”论的实质内容是( )。 • 以“爱人”为中心 • 以孝悌为根本 • 以“克己”、“忠恕”为手段 • 以恢复和完善礼治为目的 满分 2 得分 2 3.“儒”者,在西周时期是指掌握( )的人士。 • 一定文化知识 • 懂得周礼 • 以教育为业 • 以“相礼”为业 满分 2 得分 0 4.子产铸刑书及其产生的争论的历史意义在于( )。 • 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 使过去的礼、刑分立走向礼、刑统一 • 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 否定和限制了贵族的法定特权 满分 2 得分 2 5.先秦儒家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有( )。 • 孔子 • 孟子 • 荀子 • 韩非子 满分 2 得分 2 6.所谓世卿世禄制度是指( )等职位都由嫡长子世袭。 • 天子 • 诸候 • 卿 • 大夫 • 士 满分 2 得分 0 7.儒、墨两家在法律思想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 • 儒家“尚贤”,墨家“尚同” • 儒家“别贵贱”,墨家“兼相爱”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形成性考核一题目1回答正确!满分3.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单选题】下列哪一位不是法家代表人物:选择一项:A. 吴起B. 李斯C. 韩非子D. 荀子反馈正确答案是:荀子题目2回答正确!满分3.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单选题】儒家思想产生于()时期选择一项:A. 秦朝B. 汉朝C. 商朝D. 春秋战国反馈正确答案是:春秋战国题目3回答正确!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神权法思想在商朝时达到了顶峰。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回答正确!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以周公等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回答正确!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儒家认为就统治效果而言,“礼治”优于“法制”。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回答正确!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法家充分肯定了法的作用,认为法是维系人类社会和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东西。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回答正确!满分15.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匹配题】请将下列法律思想观点与提出者相互匹配:“道法自然”拖拽答案在这仁义与孝悌的价值论拖拽答案在这约法省禁,除秦苛法拖拽答案在这“壹同天下之义”拖拽答案在这立法应当“顺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遵事理、量可能”拖拽答案在这儒家墨家黄老学派法家道家反馈正确答案是:“道法自然”道家仁义与孝悌的价值论儒家约法省禁,除秦苛法黄老学派“壹同天下之义”墨家立法应当“顺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遵事理、量可能”法家题目8回答正确!满分3.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单选题】将“仁义”解释为“仁者爱人、义者敬长”的是:选择一项:A. 韩非子B. 庄子C. 老子D. 孟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题目9回答正确!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老子》中反对法家强调的“法治”,认为“依法治国”违背自然之道。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执笔人: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法学院课程名称: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gal Thought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2 理论学时:30 实验学时:12学分:3开设专业:法学先修课程: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中国法律思想史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之一,是针对法学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关于中国古代、近现代法律思想内容及其发展变化的历史。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学者、哲学家李泽厚说,之所以对传统保持尊重和敬意,是为“保存本民族的生存经验”。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丰富资源对于今天的法治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

思想更是法律文化的核心。

中国人对法律的认识,对待法律的态度,在处理法律与其它社会关系的关系时的选择,比如法律与政治,与权力,与伦理,等等,也都可以从传统的法律思想中找到答案。

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国民性格,都可以从这里面发现它的遗传基因。

掌握中国法律思想史,对于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法律思想的发展,掌握一些重要的学派思想和价值理论,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分析研究各种法律思想,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为今天的法治提供有益的经验。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3课时)教学要点: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神权法和宗法思想占统治地位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了解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奴隶主“天命”“天罚”思想的内容和神权法思想的变化,以及周公法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一、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概述二、神权法思想的特点及其功能第二节西周对于夏商神权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明德慎罚思想二、礼治思想三、周公思想的影响考核要求掌握:1.夏、商、西周奴隶主“天命”“天罚”思想2.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的内容3.何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思考:1.为什么说周公法律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源头2.中国夏商周时期神权法思想与西方神权法思想的有何变化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12课时)教学要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doc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doc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以德配天2.嫡长继承制3.亲亲、尊尊4.礼制、法制、礼治、法治5.礼、义、廉、耻6.合礼合法7.先教后刑、德主刑辅、以德去刑8.仁、礼9.仁政、省刑罚、薄税敛10.仁义、法数、类11.天志、兼爱12.自然13.法家14.不法古、不修今15.立公弃私16.法、势、术二、选择题1.B2.D3.BCD4.B5.ABCD6.A7.ABD8.BCD9.ABCD 10.C三、判断题1.×2.×3.×4.√5.×6.√7.×8.√9.√ 10.√四、名词解释1.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春秋时期邓析提出的主张。

法即效法,是肯定的意思。

不是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先王”的所作所为,并不可能被万世所效法。

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2.竹刑:指邓析不满子产对周礼的改良,因此对于子产刑书也持否定态度,于是私自编定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

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

3.道法自然:道家认为,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普遍而无私,并且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受任何人的意志影响。

与礼、法相比,“道”是最高的原则。

统治者只有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办事,才符合“道”的精神;统治者只有“惟道是从”,才能保持自己的统治。

4.任法而治:即按照君主的主张制定统一的法令,予以公布,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从而实现民务耕战,富国强兵。

5.重轻罪指加重轻罪的刑罚。

对轻罪采取重刑,人民就不敢犯轻罪,轻罪不能产生,重罪更不会出现,这就是用刑罚的手段达到了不用刑罚的目的。

五、简答题1.简述管仲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1)“仓廪实,则知礼节”说。

管仲认为,发展社会经济对于国家的稳定极端重要,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条件。

(2)政治法律必须“顺民心”说。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一带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一带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1)(第一章至第三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按照恩格斯的理论,国家产生的一般标志有()。

A.由血缘来划分国民B.按地区来划分国民C.公共权力设立D.禅让制变为世袭制2.我国国家形成的标志有()。

A.禅让制变为世袭制B.划分为九州C.出现官僚机构及武装力量D.出现图腾崇拜3.中国法律起源的途径有()。

A.部落战争中的刑B.神权C.反映部落内部风俗习惯的礼D.血亲复仇4.周人“以德配天”的主要内容有()。

A.天是公正的B.天命的转移是有条件的,即“德”C.“德”的中心内容是“保民”D.“保民”在法律上的体现即“明德慎罚”5.西周礼治思想的内容有()。

A.亲亲B.尊尊C.长长D.男女有别6.西周礼治的特征有()。

A.忠、孝、节、义B.礼不下庶人C.刑不上大夫D.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君仁臣忠7.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对后世法律思想的影响深远,如()等思想,都可以从周公的思想中找到源流。

A.春秋战国时期的“为政以德”思想B.法家的“缘法而治”思想C.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D.汉儒法合流后产生的“德主刑辅”的思想8.主张改良礼治而不是彻底否定礼治的代表人物有()。

A.孔子B.管仲C.子产D.邓析9.主张彻底否定礼治的代表人物有()。

A.孟子B.管仲C.子产D.邓析10.春秋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1.道家法律思想的显著特点是()。

A.以天为法B.尚贤C.崇尚自然D.具有极强的批判性12.阴阳家的法律思想主要有()。

A.执法公正以体现“天志”B.“以天为法”C.创立“时令说”D.创立灾异谴告说1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其最有影响的儒学继承人是战国时期的()。

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14.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人性恶B.民贵君轻C.兴教化D.主张霸道15.提出隆礼至法、力倡礼法合流的思想先驱是()。

A.孟子B.商鞅C.荀子D.董仲舒16.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一带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一带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1)(第一章至第三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按照恩格斯的理论,国家产生的一般标志有()。

A.由血缘来划分国民B.按地区来划分国民C.公共权力设立D.禅让制变为世袭制2.我国国家形成的标志有()。

A.禅让制变为世袭制B.划分为九州C.出现官僚机构及武装力量D.出现图腾崇拜3.中国法律起源的途径有()。

A.部落战争中的刑B.神权C.反映部落内部风俗习惯的礼D.血亲复仇4.周人“以德配天”的主要内容有()。

A.天是公正的B.天命的转移是有条件的,即“德”C.“德”的中心内容是“保民”D.“保民”在法律上的体现即“明德慎罚”5.西周礼治思想的内容有()。

A.亲亲B.尊尊C.长长D.男女有别6.西周礼治的特征有()。

A.忠、孝、节、义B.礼不下庶人C.刑不上大夫D.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君仁臣忠7.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对后世法律思想的影响深远,如()等思想,都可以从周公的思想中找到源流。

A.春秋战国时期的“为政以德”思想B.法家的“缘法而治”思想C.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D.汉儒法合流后产生的“德主刑辅”的思想8.主张改良礼治而不是彻底否定礼治的代表人物有()。

A.孔子B.管仲C.子产D.邓析9.主张彻底否定礼治的代表人物有()。

A.孟子B.管仲C.子产D.邓析10.春秋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1.道家法律思想的显著特点是()。

A.以天为法B.尚贤C.崇尚自然D.具有极强的批判性12.阴阳家的法律思想主要有()。

A.执法公正以体现“天志”B.“以天为法”C.创立“时令说”D.创立灾异谴告说1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其最有影响的儒学继承人是战国时期的()。

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14.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人性恶B.民贵君轻C.兴教化D.主张霸道15.提出隆礼至法、力倡礼法合流的思想先驱是()。

A.孟子B.商鞅C.荀子D.董仲舒16.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

中国法律思想史(1-3)

中国法律思想史(1-3)

中国法律思想史(一)一、选择题1、B2、A3、C4、A5、A6、D7、C8、D9、C 10、A二、多项选择1、CD2、ABCDE3、ABCD4、CD5、AB6、BCD7、AB8、BCD 9、ABCD 10、BD三、在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答案1、殷商2、下层的劳动者3、法制、法治4、序民人5、明是非6、王者之制、王者之法7、不法先王、不是礼义8、天罚9、贵族统治者10、祝四、简答1、子产的法律思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子产对礼治的继承与改造。

子产将礼与仪区别开来,把礼视为自然的总秩序和总规律,推动了礼的“自然化和社会化。

同时又将礼下放到民间,沟通了礼与法的界限,开创了后来从礼治过渡到法治的先河。

二、改革内政、创立新制。

提出五项”国之大节“。

三、铸刑书,公布成文法。

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四、宽猛并用的刑法思想。

以宽服民和以猛服民。

罪刑相当与以情断狱。

2、管仲的立法主张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物质经济利益的地位,二是重商。

(1)管仲认为,立法必须顺应民心,物质利益的满足是人们遵守礼义法度的前提。

他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著名论断。

(2)管仲重视商业,力图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促进和控制经济的发展。

他提出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方针。

3、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神权法思想。

它们的不同点:A“天命”、“天罚”思想是我国夏、商时期神权法思想的表现。

而“以德配天”思想则是我国西周时期的神权法思想。

B与“天命”、“天罚”思想相比,“以德配天”思想中的神权思想有所松动:统治阶级是天的代言人,但其统治的维持不是无条件的。

统治者有德是其统治合法化的前提。

五、名词解释1、法即效法;是即肯定,"不是"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王"的所作所为,并不可能为万世所效法。

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01_中国法律思想史任务1(已评阅)
课程:中国法律思想史总分87
总共25题,客观题87.0分,主观题0.0分
这是第1次答题,你共有 3次机会。

客观题共25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
第1题(已答). 孔丘的法律思想以( C )为核心。

A.
[仁].[义]
B.
[人治]
C.
[仁].[礼]
D.
[法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2题(已答). 为了论证“君权神授”,董仲舒提出()的神学目的论。

A.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B.
春秋大一统
C.
三纲五常
D.
原心论罪
【参考答案】A
A. 李斯
B. 陆贾
C. 贾谊
D. 董仲舒
A. 战国
B. 秦汉
C. 春秋
D. 魏晋
A. [天命
B. [以德配天
C. [明德慎罚
D. [仁.义
对错对错对错
对错
对错
对错【参考答案】对
对错【参考答案】错
对错【参考答案】对
对错【参考答案】对
对错【参考答案】对
对错【参考答案】错
对错【参考答案】错
对错【参考答案】错
对错
对错【参考答案】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