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省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01任务存档

合集下载

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 第二次至第四次在线作业

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 第二次至第四次在线作业
3、将法的起源与国家的起源联系在一起的是〔C〕
4、"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的提出者是〔A〕
5、先秦法家中主张“法、信、权”相结合的思想家是〔C〕
6、“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是〔C〕的主张。
7、新儒学的缔造者是〔D〕。
8、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的是〔D〕的法律思想。
9、引经断狱,以儒家的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是〔A〕。
5、张之洞提出的“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的含义是〔ABCD〕。
6、洋务派的号召口号是〔AD〕
7、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AC〕。
8、谭嗣同吸取和运用〔ABCD〕思想,深刻揭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暴虐,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
9、资产阶级改进派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ABD〕。
10、康有为倡导实行君主立宪的具体方案是〔ABCD〕。
27、龚自珍“万马齐喑就可哀”是在说什么问题〔D〕
28、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D〕。
多项选择题。〔共11道试题,每题4分〕
1、朱熹主张恤民的具体主张有〔ABCD〕
2、理学的发展流变涉及〔ABCD〕
3、王安石的熙宁新法包括〔ABCD〕
4、宋代的改革家有〔AC〕
5、王安石“三不足”变法理论指〔ACD〕。
12、按照唐律,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孝的罪行?〔ABCD〕
13、唐太宗的法律思想包括〔ABCD〕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三次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共28道试题,每题2分〕
1、理学的奠基者是〔B〕。
2、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D〕
3、理学的价值在于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C〕。
4、朱熹的哪本著作在后世被视为儒家的正统〔C〕
21、提出“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主张的思想家是〔C〕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版本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1. 认真学习课程,广泛查阅文献资料,高质量完成课程作业。

2. 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雷同作业按照零分处理。

二.作业内容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法经: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过不太完善。

2、性三品: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

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

东汉王充也据禀气的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唐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

3、天人不相预:意思是人和老天互不相干。

中国在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领袖是董仲舒他提出了天人感应说人要听从天的旨意皇帝就是天的儿子天子等4、道统论:指的是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

孟子认为孔子的学说是承接尧、舜、禹、汤、周文王等先代圣王的,并且自命继承了孔子思想的正统。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春秋决狱”及其影响答: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两汉时期的一种特殊断案形式,即封建官吏把《春秋》及其它儒家经典的精神和记载作为判案量刑的根据。

一.春秋决狱的背景原则和影响影响:1、积极影响。

(1)春秋决狱是统治者推行儒家理论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的年代,起到了稳定政治局面、维护天下统一的重要作用。

(2)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法家指导思想为主的局面,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其它各家学说,开始了我国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为引礼入律,礼法结合开辟了道路,并对此后几千年的中华法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强调以动机考察犯罪,在兼顾事实的同时,注重动机,在司法实践中,以缜密而且符合人情的理念分析经义和事实,合乎理性的要求,尽量寻找经义与法律制度的最佳结合点。

中国法律思想史01任务-0001

中国法律思想史01任务-0001

21.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 )。 • 夏 • 商 • 西周 • 东周 满分 2 得分 2 22.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 )。 • 法律制度 • 法律文化 • 法律思想 • 法律精神 满分 2 得分 2 23.“壹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是( )提出的。 • 墨翟 • 黄宗羲 • 老子 • 柳宗元 满分 2 得分 2 24.“祀”与“戎”是中国古代( )的源泉。 • 法律观念 • 神权观念 • 宗法观念 • 族群观念 满分 2 得分 0 25.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 • 男尊女卑 • 氏族同婚 • 嫡长继承制 • 分封制 满分 2 得分 2 26.中国思想史上,( )最先提出了“自然”的概念。 • 《老子》 • 《论语》 • 《春秋》 • 《庄子》 满分 2 得分 2 27.夏、商的法律思想是( )。 • “天命”、“天罚” • “以德配天” • “明德慎罚” • “仁、义、礼、智、信” 满分 2 得分 2 28.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 )。
中国法律思想史 01 任务-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84.0 一、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法家提出的执法主张是( )。 • 明法 • 任法 • 壹法 • 从法 满分 2 得分 2 2.孔子“仁”论的实质内容是( )。 • 以“爱人”为中心 • 以孝悌为根本 • 以“克己”、“忠恕”为手段 • 以恢复和完善礼治为目的 满分 2 得分 2 3.“儒”者,在西周时期是指掌握( )的人士。 • 一定文化知识 • 懂得周礼 • 以教育为业 • 以“相礼”为业 满分 2 得分 0 4.子产铸刑书及其产生的争论的历史意义在于( )。 • 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 使过去的礼、刑分立走向礼、刑统一 • 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 否定和限制了贵族的法定特权 满分 2 得分 2 5.先秦儒家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有( )。 • 孔子 • 孟子 • 荀子 • 韩非子 满分 2 得分 2 6.所谓世卿世禄制度是指( )等职位都由嫡长子世袭。 • 天子 • 诸候 • 卿 • 大夫 • 士 满分 2 得分 0 7.儒、墨两家在法律思想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 • 儒家“尚贤”,墨家“尚同” • 儒家“别贵贱”,墨家“兼相爱”

电大期末考试 备考题库 中国法律思想史

电大期末考试 备考题库 中国法律思想史

电大期末考试最新备考题库中国法律思想史————————————————————————————————作者:————————————————————————————————日期:2《中国法律思想史》判断1.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商。

(×)2.商代,商王专设了“卜”、“巫”、“祝”,其主要任务是占卜。

(√)3.我国夏商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

(√)4.神权法得到巨大发展是在西周。

(×)5.周公为了使西周的统治合法化,提出了“以德配天”学说。

(√)6.韩非提出“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

(×)7.韩非的变法观点是法与时转则治。

(√)8.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商鞅。

(×)9.朱熹提出“大德而小刑”的主张。

(×)10.《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

(√)11.董仲舒“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主张恢复肉刑。

(×)12.商鞅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为变法机构。

(×)13.明朝有位著名“心学”大师,反对程颐、程颢的“知先行后”的理论,奉行“知行合一”的理论,特别重视礼仪教化的重要性,反对专靠“刑名器数”,他的名字是王守仁(√)14.王守仁提出“立法必须循天下之公”。

(×)15.王夫之的变法观点是“(趋时更新)”。

(√)16.提出“礼乐刑罚起源于农”观点的是龚自珍。

(√)17.杨秀清受基督教《劝世良言》的启发,创立了拜上帝会。

(×)18.张之洞属于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

(√)19.资产阶级改良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提倡“变法维新”,坚持君主立宪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

(√)单选1、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AB)。

A亲亲B尊尊C长长D男女有别2、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以“法治”充实“礼治”的思想家是(C)。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3、墨翟认为法源于(B),它具有赏善罚恶的功能。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一带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一带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平时作业(1)(第一章至第三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按照恩格斯的理论,国家产生的一般标志有()。

A.由血缘来划分国民B.按地区来划分国民C.公共权力设立D.禅让制变为世袭制2.我国国家形成的标志有()。

A.禅让制变为世袭制B.划分为九州C.出现官僚机构及武装力量D.出现图腾崇拜3.中国法律起源的途径有()。

A.部落战争中的刑B.神权C.反映部落内部风俗习惯的礼D.血亲复仇4.周人“以德配天”的主要内容有()。

A.天是公正的B.天命的转移是有条件的,即“德”C.“德”的中心内容是“保民”D.“保民”在法律上的体现即“明德慎罚”5.西周礼治思想的内容有()。

A.亲亲B.尊尊C.长长D.男女有别6.西周礼治的特征有()。

A.忠、孝、节、义B.礼不下庶人C.刑不上大夫D.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君仁臣忠7.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对后世法律思想的影响深远,如()等思想,都可以从周公的思想中找到源流。

A.春秋战国时期的“为政以德”思想B.法家的“缘法而治”思想C.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D.汉儒法合流后产生的“德主刑辅”的思想8.主张改良礼治而不是彻底否定礼治的代表人物有()。

A.孔子B.管仲C.子产D.邓析9.主张彻底否定礼治的代表人物有()。

A.孟子B.管仲C.子产D.邓析10.春秋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11.道家法律思想的显著特点是()。

A.以天为法B.尚贤C.崇尚自然D.具有极强的批判性12.阴阳家的法律思想主要有()。

A.执法公正以体现“天志”B.“以天为法”C.创立“时令说”D.创立灾异谴告说1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其最有影响的儒学继承人是战国时期的()。

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14.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人性恶B.民贵君轻C.兴教化D.主张霸道15.提出隆礼至法、力倡礼法合流的思想先驱是()。

A.孟子B.商鞅C.荀子D.董仲舒16.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1-12章)试题与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1-12章)试题与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1-12章)试题与答案解析(正确答案已标红,请用Ctrl+F 进入查找答案)形考任务一第二章思考练习(计入考核)一、填空题试题1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

”答案:商试题2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商有乱政,而作。

”答案:汤刑试题3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

答案:神权法试题4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答案:刑名从商试题5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商朝有一种刑罚,是将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

答案:醢试题信息信息文本二、单项选择题试题6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是()。

选择一项:A.《汤刑法》B. 《汤誓》C.《汤诰》D.《太甲训》试题7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炮烙之刑出现于()。

选择一项:A.夏朝B.西周C.春秋D. 商朝试题8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夏商时期将死刑称为()。

选择一项:A. 大辟B.斩C.戮D.凌迟试题9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是()。

选择一项:A.墨刑B.劓刑C.刖刑D. 宫刑试题10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叫做()。

选择一项:A.禹刑B. 汤刑C.汤诰D.九刑试题信息信息文本三、多项选择题试题11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商朝的立法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汤刑》B. 《汤誓》C. 《汤诰》D.《太甲训》试题12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戮B. 炮烙C. 醢D. 脯试题13正确得分5.00/5.00 分试题正文奴隶制五刑包括以下的()。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作业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作业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作业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作业第一编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一、填空题:1、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_______代,极盛于______,动摇与______。

2、夏、商奴隶主的神权法思想,其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_”思想。

3、礼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4、西周的礼治是建立在“普田之下,_______,率土之滨,_______”的土地国有制基础上的。

二、单项选择题:1、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

A代天行罚B以德配天C亲亲、尊尊D世卿世禄2、()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

A宗法制B分封制C嫡长继承制D君主制3、“礼治”的基本原则是()A亲亲、尊尊B刑不上大夫C礼不下庶人D世卿世禄制4、殷商奴隶主所崇拜的至上神是()A上帝B天C巫D玄鸟三、多选题:1、周礼具有以下性质()A道德规则B宗教仪式C法律规则D根本大法2、慎罚的内容包括()A“眚”者从轻,“非眚”从重B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C“父子兄弟,罚不相及”D刑罚适中3、周公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周公在我国法律思想史上的贡献有(ABC)A西周立志思想的奠基人B提出明德慎罚思想C提出“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D“天命”“天罚”思想的创造者四、名词解释:1、惟命不予常2、以德配天3、宗法4、亲亲5、周公制礼6、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7、明德慎罚五、简答题:1、简述夏商西周神权法思想的表现?2、“以德配天”的意义何在?3、简述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六、论述题:1、试述周公“明德慎罚”思想的内容及意义?2、何谓“宗法等级制”?答案:1、夏、殷商、西周2、天命、天罚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4、莫非王土、莫非王臣B、C、A、A、ABCD、ABCD、ABC 第二编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变总的来说,制度上讲,是由礼制到_______的变革,从政治法律思想上讲,是由礼治到“_______”的变革。

2017年电大学期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7年电大学期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与评价形成性考核总成绩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潘新钰____ ___________学生学号:1152001256974____ ______年级专业:___2011秋法学本科______所属电大: 黔东南电大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编制作业一:(第一、二章)Array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神权法——神权法是中国古代奴隶主阶级以宗教迷信为特征用来束缚、统治人民的一种法律思想。

它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夏商的神权法以“天命”、“天罚”为内容,到了西周,变成“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的神权法。

2、“明德慎罚”——这是西周统治者汲取殷商灭亡的教训而提出的思想。

“明德”就是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政。

“慎罚”主张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

3、“礼治”——所谓“礼治”,就是君、臣、父、子各有名分;贵贱、上下、尊卑、亲疏都有严格的区别。

西周的统治者,把社会的政治、经济组织和宗族系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确定了一套比商代更系统的宗法制度。

在此基础上,西周的统治者还制定了许多礼节,如吉礼(祭祀)、凶礼(灾葬)、宾礼(朝见或诸侯国之间的往来)、军礼(兴师动众)、嘉礼(次酒、宴会、结婚、成年)等等。

在不同的等级之间有不同的礼节。

这是“礼治”的表现形式,叫做“仪”。

4、父子相隐——孔子最先提出“父子相隐”。

这是“为亲者讳”的周礼原则在判断是非与犯罪问题上的反映。

孔子认为,父子之间应该相互隐瞒犯罪,而不应该互相告发。

这一主张,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宗法制度在司法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后来封建法律允许亲属相隐的张本。

5、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题. “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是(B )提出的。

A.
黄宗羲
B.
墨翟
C.
老子
D.
柳宗元
第2题. 中国思想史上,( A)最先提出了“自然”的概念
A.
<老子>
B.
<论语>
C.
<春秋>
D.
<庄子>
第3题. 早期改革派中,关于变法的方式方法,( A)主张“仿古法而行之”。

A.
龚自珍
B.
魏源
C.
林则徐
D.
黄宗羲
第4题. 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的是(C )的法律思想。

A.
儒法合一
B.
道家
C.
黄老学派
D.
法家
第5题. 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特征有( C)。

A.
乐观性
B.
第一性
C.
功利主义
D.
义务本位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5分)
第6题. 法家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立法原则包括( ABCD)。

A.
顺天道
B.
因民情
C.
随时变
D.
量可能
第7题. 先秦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D )。

A.
商鞅
B.
子产
C.
管仲
D.
慎到
第8题. 墨家把(ABD)称为人民的三患。

A.
饥者不得食
B.
寒者不得衣
C.
幼者不得养
D.
劳者不得息
第9题.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ABCD )
A.
君权神授.法自君出
B.
[春秋决狱]的司法主张
C.
[三纲五常]的立法.司法原则
D.
德主刑辅的治国之道
第10题. 集中反映道家法律思想的代表作是(AC )。

A.
<老子>
B.
<周易>
C.
<庄子>
D.
<论语>
三、判断题(共15题,每题4分)
第11题. 管仲与儒家的“礼义”区别在儒家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

第12题. 法家提出的“任法”即要求有法必依。

第13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的政治法律学说的思想家是周公。

第14题. 法家提出的口号是变法,并成为法家思想的核心。

第15题. 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男尊女卑
第16题.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提出平民与贵族平等适用刑罚的第一人是商鞅。

第17题. “竹刑”的作者是邓析。

第18题. 墨家是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政治代言人。

第19题. 董仲舒利用“天人合一”说来论证宗法等级制的必要。

第20题. 黄老学说的“无为”即宣扬无所不为。

第21题. 道家最早提出了自然主义法律观念。

第22题. 道家认为,“道”是支配一切的主宰。

第23题. 《庄子》将《老子》的“无为”之道推向虚无的极端。

第24题. 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旨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理论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第25题. 向秦始皇提出“焚书坑儒”建议的是法家理论的继承者和实践者韩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