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答记者问

合集下载

4、XX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4、XX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020年1月目录1 调查概要 (1)1.1调查背景 (1)1.2调查目的 (1)1.3调查主体和调查对象 (1)1.4调查依据 (1)1.5调查时间 (2)1.6调查工作程序 (2)1.7应急物资调配流程 (3)2 调查过程及数据核实 (4)2.1调查内容 (4)2.2调查方式 (4)2.3调查程序 (4)3 调查结果与结论 (6)3.1调查结果 (6)3.2结论 (8)3.3建议 (8)4 附件 (9)4.1环境应急资源清单 (9)4.2环境应急资源单位内部分布图 (10)1 调查概要1.1调查背景近年来突发环境事件在各地高发,关系群众健康、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环境风险问题集中显现,开展以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为基石的主动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为进一步摸清盛安(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储备情况,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隐患,改进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提高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盛安(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在已开展现有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印发<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应急[2019]17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

1.2调查目的(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88号令)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事故应急资源调查,分析公司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情况;(2)通过对公司事故应急资源调查,健全该公司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公司应急器材配备,预防公司事故的发生;(3)通过对公司事故应急资源调查,使公司了解周边社会应急资料,加强与社会应急资源的沟通、协作,防止事故扩大;(4)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经济救援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参考,促进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稳步进行。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 防腐蚀液护目镜
防(耐)酸碱鞋(靴) 防化学品手套 安全帽
沙包沙袋 堵漏胶
橡胶围油栏 PVC 围油栏 防火围油栏 一般围油栏
吸油毡 浮动油馕 轻便储油罐
消油剂 集油剂 凝油剂 颗粒状活性炭 粉末状活性炭 硅胶
—9—
一级目录
二级目录
中和剂
三、处理处置物资
絮凝剂 固化剂
氧化还原剂
灭火剂
四、其他类物资
其他处理处置物资 采样容器 其他物资
8 调查更新 原则上每年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进行更新。环境应急资源信息 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及时更新。
附录 A 环境应急物资品名参考表 附录 B 环境应急装备品名参考表 附录 C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表格(示例) 附录 D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大纲 附录 E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大纲
附件 2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
(征求意见稿)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为 编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而组织开展 的环境应急资源调查。也可作为环境应急资源日常管理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 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 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34 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 《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环发〔2010〕146 号);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环发〔2015〕4 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 号); 《应急保障重点物资分类目录(2015 年)》(发改办运行〔2015〕 825 号)。

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

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

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办〔2011〕93号)1总则 (6)1.1 编制目的 (6)1.2 工作原则 (6)1.3 适用范围 (6)1.4 编制依据 (6)1.4.1 法律法规、规章 (7)1.4.2 相关预案 (7)1.5 术语和概念 (8)1.6 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9)2 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 (9)2.1水源地外风险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9)2.1.1 固定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9)2.1.2 流动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10)2.1.3 面源的环境风险防范 (11)2.2 连接水体的环境风险防范 (11)2.2.1 连接水体的环境信息调查 (12)2.2.2 连接水体的环境风险防范 (12)2.3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 (13)2.3.1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调查 (13)2.3.2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评估 (13)2.3.3 水源地的环境风险防范 (14)2.3.4 取供水安全保障 (15)2.4 特殊时期水源地污染风险防范 (16)2.4.1 地震 (16)2.4.2 汛期 (17)2.4.3 重大旱情 (18)2.4.4 雨雪冰冻时期 (18)—3—3 水源地预警体系建设 (19)3.1 预警系统建设 (19)3.1.1 监测预警 (19)3.1.2 生物毒性预警 (20)3.1.3 环境监管预警 (20)3.2 跨界预警系统建设 (20)3.3 预警信息研判 (21)3.4 预警公告 (21)4 水源地环境应急准备 (21)4.1预案体系建设 (21)4.1.1 预案体系 (21)4.1.2 预案管理 (21)4.2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22)4.2.1 固定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22)4.2.2 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22)4.3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23)4.3.1 部门联动机制 (23)4.3.2 跨界联动机制 (23)4.4应急能力保障 (23)4.4.1 应急能力评估 (23)4.4.2 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24)5 水源地环境应急响应 (25)5.1 责任单位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25)5.1.1 事件报告 (25)5.1.2 应急处置措施 (26)5.2 环保部门的应急响应 (26)5.2.1 接报与报告 (26)5.2.2 应急指挥 (27)5.2.3 应急监测 (27)5.2.4 应急处置 (29)—4—5.2.5 信息发布 (30)5.2.6 应急终止 (30)6 水源地环境应急事后管理 (31)6.1 事件总结 (31)6.2 原因调查与追责 (32)6.3 事件评估 (32)6.4 措施改进 (33)1总则1.1 编制目的—5—提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等饮用水水源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水源管理部门”)对涉及饮用水安全突发环境事件(以下简称“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和处臵能力,避免或减少饮用水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和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要点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要点

1引言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发。

企业作为环境风险防范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责任主体,其环境应急预案的科学可行性和各项风险防控措施的操作可落地性,将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出现或是减少事件的不良环境影响,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2需要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应该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业类型[1]。

各个地方环保部门会出应急预案备案企业名单,要求名单内的企业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并完成备案。

每个地区备案企业名录都有各自的制定依据,或是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名录或是依据区域内涉危涉重企业清单或是依据区域内重点污染源名录。

3报告编制要点3.1环境风险评估的编制①一般企业参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

但上述指南不适用于九类企业,有专项指南的如尾矿库按照《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进行风险评估[2];没有的参考上述指南,依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结合本行业环境类技术文件进行编制。

②资料准备中企业基本信息项须分析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以及最近一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这部分内容可以在区域的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环境空气质量月报、水质状况月报等找到。

③对于可能造成污染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环境风险物质从释放源头开始,最终影响到环境风险受体的可能的路径,判断环境影响范围及程度,评估该风险等级[3]。

④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的比值(Q 值)计算。

筛选风险物质。

比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附录A 筛选风险物质时,需用物质的CAS 号判断是否为环境风险物质。

化学物质有别名、俗称、简称等,只用名字来筛选,会导致风险物质的缺漏。

例如,化工企业常把甲基叔丁基醚直接称为MTBE ,但附录A 中风险物质清单只有甲基叔丁基醚这个名称,没有MTBE 。

此外,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1、2、3类别)、危害水环境物质(急性和慢性1、2类)的判定需要查阅该物质的MSDS 获取危险性分类从而进行识别。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
(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19.03.01
•【文号】环办应急〔2019〕17号
•【施行日期】2019.03.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污染事故与应急管理
正文
关于印发《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办应急〔2019〕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指导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我部组织编制了《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请各地加强宣传和培训,积极推动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和管理水平提升。

附件: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19年3月1日。

环境保护部发布《现行有效的85件国家环保部门规章目录和400件规范性文件》 ...

环境保护部发布《现行有效的85件国家环保部门规章目录和400件规范性文件》 ...

环境保护部发布《现行有效的85件国家环保部门规章目录和400件规范性文件》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现行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章目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68号)和《现行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71号),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为何要开展这次清理工作?答:这次清理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文件清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开展的。

开展这项清理工作,既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举措、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及时体现部门职能变化、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内在要求。

环境保护部文件清理工作从2016年1月开始。

7月13日,环境保护部公布《关于废止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环境保护部令第40号),决定对10件规章和121件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

这次继续对现行有效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摸清家底”,也是整个文件清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促进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问:这次文件清理范围包括哪些?答:环境保护部对2008年3月环境保护部成立以来、截至2016年6月30日之前,以及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先后发布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内容包括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等环境保护领域。

问:哪些文件属于规范性文件?答:“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主要是指环境保护部(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局)为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布,涉及环境保护管理相对人权利和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够反复适用的文件。

原文转发国务院的文件,制定规范本部门内部工作管理制度的文件,以及发布对具体业务工作进行检查部署的文件,此次清理不按规范性文件处理。

问:未列入目录的文件是否继续有效?答:《现行有效的国家环保部门规范性文件目录》中的400件文件均为经清理后确认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未列入目录的文件除了存在已被废止、自行失效的情况外,还存在其本身不属于此次清理所指的规范性文件范围等情况。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1.适用范围本指南重点规范了环境应急资源的调查内容和调查程序,适用于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

本指南所称环境应急资源,是指采取紧急措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所需要的物资和装备。

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可以将应急管理、技术支持、处置救援等环境应急队伍和应急指挥、应急拦截与储存、应急疏散与临时安置、物资存放等环境应急场所同步纳入调查范围。

2.调查目的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收集和掌握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状况,建立健全重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库,加强环境应急资源储备管理,促进环境应急预案质量和环境应急能力提升。

3.调查原则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应遵循客观、专业、可靠的原则。

“客观”是指针对已经储备的资源和已经掌握的资源信息进行调查。

“专业”是指重点针对环境应急时的专用资源进行调查。

“可靠”是指调查过程科学、调查结论可信、资源调集可保障。

4.调查主体调查主体为生态环境部门或企事业单位。

— 1 —5.调查内容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情况,包括可以直接使用或可以协调使用的环境应急资源,并对环境应急资源的管理、维护、获得方式与保存时限等进行调查。

附录A为环境应急资源参考名录。

调查主体可以从环境应急的任务需求、作业方式或资源功能,进一步扩展调查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应急资源来源广泛,在应急现场常常会结合实际将普通物品直接或简单改造用于现场处置,如木糠用于吸附,吨桶改造成加药设备。

5.1生态环境部门的调查以本级行政区域内为主,必要时可以对区域、流域周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进行调查。

优先调查政府及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应急物资库的环境应急资源,同时将重点联系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物资库纳入调查范围。

根据风险情况和应急需求,还可以将生产、供应环境应急资源的单位,产品、原料、辅料可以用作环境应急资源的单位等其他有必要调查的单位纳入调查范围。

环境应急监测方法

环境应急监测方法

应急环境监测第一节我国环境应急监测的发展一、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发展二、部分省市环境应急监测建设概况第二节环境应急监测体系一、建立应急监测体系二、应急监测体制三、环境应急监测的作用四、环境应急监测的特点五、环境应急监测预案六、应急监测回响系统七、环境应急监测演习第三节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案一、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案二、应急布点要求三、应急监测频次要求四、监测项目的选择五、应急监测方法的选择六、应急监测数据及报告第四节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主要技术一、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特点二、快速应急监测技术第四章应急环境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是事故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快速测定出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范围、扩散速度危害程度,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正确决策争取时间,有效控制污染范围,缩短事故持续时间,使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为善后处理处罚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节我国环境应急监测的发展一、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发展为了应对突发性环境化学事件,发达国家在化学品的理化性质测定、化学品的毒理试验、化工生产的风险评估、化学品事故的预测和应急措施、化学污染物毒性数据库的监测等方面开展大量法律和技术方面的研究。

在突发性化学污染事件中,应急监测是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要环节,提高监测技术,完善应急监测装备,做出准确的应急监测分析,可以为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急决策与指挥提供依据,起到技术支持作用。

应急监测技术应以迅速进行监测分析,、准确判断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为核心,应急监测还应确定污染性质,提供个人防护的要求;提供事故污染排放源位置、排放规模的信息;提供污染现场污染控制与污染物清理和处理效果的有关信息。

近年来,面对日益频发的环境化学突发事件,我国许多省市在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上做了许多探索性的尝试,浙江省、江苏省、辽宁省、河南省及杭州市、宁波市、南京市、苏州市、沈阳市、大连市等省市都先后建立了应急监测系统、化学污染物毒性数据库、环境监测方法数据库、污染源调查数据库,编写了环境应急预案、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手册、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手册、工作指南等,在环境监测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监测分析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答记者问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近日印发了《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以下简称《调查指南》)。

《调查指南》重点规范了环境应急资源的调查内容和调查程序,用于指导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调查指南》的制定背景、定位、具体内容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制定《调查指南》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应急资源储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要求,国家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库,省、市级政府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企业环境应急装备和储备物资应纳入储备体系。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规定,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加强环境应急资源储备,首先要开展调查、摸清底数。

但目前工作中存在环境应急资源底数不清、定位不清、界限不清的问题,还存在调查不充分、程序不规范、结论可信度不高、数据更新不及时、调查结果与预案衔接不够等问题。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摸清应急资源底数,强化应急资源储备的针对性,满足健全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提高预案质量和应急响应能力的需求,确保环境应急资源找得到、调得动、用得好,有必要制定《调查指南》,指导地方开展相关工作。

问:《调查指南》的定位是什么?
答:《调查指南》为推荐性技术指导文件,供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的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在调查环境应急资源时参考使用。

问:《调查指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调查指南》包括6节正文和3个附录。

正文按照突出重点、便于执行的原则,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原则、主体,分别提出了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调查内容,具体规范了制定方案、安排部署、信息采集、编写报告、建立档案、数据更新等六步调查程序。

3个附录分别是环境应急资源参考名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表、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表)。

问:环境应急资源主要包括哪些?
答:《调查指南》将环境应急资源的范围重点界定为采取紧急措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所需要的物资和装备。

一些专家认为,应急资源也包括应急队伍和应急场所。

因此,《调查指南》对应急队伍和应急场所进行了提示性表述,并在附录中提供了调查表格供参考使用。

为了突出环境特点,从环境应急的主要作业方式或资源功能出发,将环境应急资源分为污染源切断、污染物控制、污染物收集、污染物降解、安全防护、应急通信和指挥、环境监
测七类。

《环境应急资源参考名录》列出了重点应急资源名称。

参考名录的确定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渠道:
1.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调查时确定的环境应急资源名录;
2.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配备的环境应急资源;
3.分析88个重点突发环境事件历史案例曾经使用的资源;
4.环境应急管理如标准化建设曾经提出的资源名录;
5.部分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的汇总分析。

其他通用应急资源可以参考《应急保障重点物资分类目录(2015年)》。

问:如何组织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
答:《调查指南》对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的一般要求和调查程序进行了规范。

调查的一般要求包括: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原则、调查主体、调查内容,对为什么开展调查、由谁开展调查、调查什么等问题进行说明。

调查程序包括:制定方案、安排部署、信息采集、编写报告、建立档案、数据更新,对资源调查的全过程和持续更新进行说明。

调查单位可以对此程序进行适当简化。

问: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调查重点分别是什么?
答: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地方人民政府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

因此,生态环境部门的调查范围分四个层次。

首先是政府及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有没有自建的物资库及储存了哪些环境应急资源;
其次是经常联系的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有没有物资库及储存了哪些环境应急资源;
第三是生产、供应环境应急资源的企业或产品、原料、辅料可以用作环境资源的企业相关信息;
第四是环境应急支持单位和应急场所的有关信息。

企业则以“可以直接使用的”为调查重点。

《调查指南》分别对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调查重点进行强调,并对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问:《调查指南》附录的表格等如何使用?
答:《调查指南》收录了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所需的必要表格。

环境应急资源参考名录,明确了主要环境应急资源品名。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表),供生态环境部门编制调查报告、企业编制调查报告表时参考。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表按照“有没有”“在哪里”“能不能用”进行设计,力求信息全面、指向清晰、形式简明。

生态环境部门类包括四个表格,分别是政府(部门)建设的应急物资库调查表、重点联系企业应急物资库调查表、环境应急资源生产企业信息调查表、环境应急支持单位和应急场所信息调查表。

企业类一个表格,为企事业单位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表。

调查单位可以直接使用这些表格进行调查,也可以参考这些表格进一步丰富调查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