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针布主要针布主要的分析
生产中造成盖板针布异常磨损的因素分析

生产中造成盖板针布异常磨损的因素分析梳棉是纺纱的心脏,我们说:“只有梳的好、才能纺的好。
”锡林和盖板在纤维加工过程中承担着主要的梳理作用,而且除了梳理以外,盖板同时还承担着排杂、排短绒的功能,盖板针布状态的好差,直接影响到梳棉机的除杂效率。
在梳棉四针里面,首先要做好盖板的工作,包括盖板针布的包夹、控制根差、平整度等等,其次要做好刺辊的工作,包括刺辊筒体偏心的校正、刺辊针布短周期更换等等,刺辊工作比较容易做好,效果也比较明显。
曾经调研过很多纺纱厂,盖板针布的状态都很差,甚至有些企业使用年限不到一年的盖板针布,整台的针尖都已经磨平,只剩下一条平头的钢丝。
而这些企业却以为没到更换年限,自认为针布状态还好,但其实像这样的针布已经完全没有锋利度,梳理度也已经大大的下降。
那么,盖板针布为什么会发生异常磨损,在盖板维护保养中如何才能避免盖板针布发生异常磨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广告| 接针类异常磨损:(1)盖板骨踵趾面严重磨损,锡林盖板隔距过小,造成锡林盖板接针,加速盖板齿尖磨损。
(2)盖板链条抗拉强度不足,出现伸长、断裂,变形,磨损等,造成锡林盖板针布接针,加速盖板齿尖磨损。
(3)盖板螺丝与链条不合适,螺丝在盖板链条内卡死,造成盖板起浮,长时间运行会加速盖板踵趾面和曲轨面磨损,造成盖板针布接针磨损。
(4)回转盖板星型导盘内积花严重,挤压盖板与锡林接针,造成盖板齿尖磨损。
| 其他异常类磨损:(1)盖板针布包覆后平整度差,台差大,修整磨砺过重会加速盖板齿尖磨损。
(2)刷辊针布型号不匹配、刷辊与盖板工艺不到位、刷辊针布状态不良,纤维缠绕,盖板花反复清理不干净,造成盖板齿尖磨损。
(3)梳棉机安装精度不良,盖板与前后罩板,前后防护罩形成剐蹭,造成盖板针布磨损。
(4)老机型斩刀片调整位置不良,刮擦到盖板针布,造成齿尖损伤等等。
梳棉针布的维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在平时的生产和针布的保养中,要特别注意以上易造成盖板针布异常磨损的现象,这样,才能保护好盖板针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水平。
提高弹性盖板针布梳针握持力的探讨

比试验 , 出采 用新型底 布 、 指 选择 优 质钢 丝 、 用植针 新 工 艺 、 理 选 用盖 板 、 应 合 改进 梳 理 工 艺可 有
效提 高弹性盖 板针 布的梳 针握持 力。 关 键 词 : 性 盖 板 针 布 ; 针 ; 持 力 ; 布 ; 丝 ; 头 板 ; 针 弹 梳 握 底 钢 针 植 中 图 分 类 号 : S 0 . 2。 T 138 。 1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9 3 (0 O 0 —0 80 1 0 —6 4 2 1 ) 10 1 —5 表 1 底 布 厚 度 与 梳 针 总 高 的 比 值
大 , 梳针握 持力 下降 ; 对 甚至 出现 负角 , 即产生乱 针 。
1 2 钢 丝 .
1 弹 性 盖 板 针 布梳 针松 动 、 布 松 弛原 因 底
1 1 底 布 .
I 2. 硬 度 不 匀 。 度 极 差 大 1 . 硬
底 布 是 弹性 盖板 针 布 的基 础部 分 , 除 了要 稳 它 定地握 持梳 针外 , 要具 有一定 弹性 , 梳 针进行 强 还 使 分梳 时受力变 形后迅 速恢 复 。
1 3 1 针 头形状 、 . . 规格 与针 布钢 丝截面 形状尺 寸不
相 适 应
作 者 简 介 : 立 新 ( 9 O ) 男 , 苏 海 门人 , 级 工 程 姜 16 一 , 江 高 师, 主要 从 事 纺 织 器 材 的 设 计 与 工 艺 研 究 。
弹性 盖板 针布选 用 的钢丝截 面形 状一般 分为 两 种, 即双 凸形 和扁 平形 。传 统 的植 针工 艺 , 用 的打 沿
1 1 1 厚 度 不 均 匀 ..
一
钢丝 的硬 度不匀 , 同卷 钢丝 硬度极 差 大( 不小 于 8 . ) OHV 0 2 。弹性盖 板针 布在 梳理 过 程 中 , 软 的 偏 针布 梳针受 梳理 力 的作 用 而 被迅 速 拉 大 动角 ( 以 尤 尖劈形 针尖 盖板 针布 为最 ) 至倒 针 , 脉 冲梳 理力 甚 受 作用 的梳针 与底 布脉 冲接 触 , 成 梳针 与 底 布 接 针 头 板 结 尺
浅谈宽幅弹性盖板针布的研制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9 6 3 4 ( 2 0 1 4 ) 0 2 — 0 0 2 3 — 0 3
My Ten t a t i v e o n Dev el o p me n t o f t h e Fl e xi bl e Fl a t Cl o t h i n g wi t h Br o a d W i dt h
一
针布 ’ 满足了 J wF 2 o 9 型宽幅梳棉机的配套要求。
1 制 造 流 程 与 主 要 技 术 参 数
1 . 1 产 品 品 种
匀 密型 弹性 盖板针 布 的型 号为 MC B 3 8 - 3 , 横 向 针 密和 纵 向针密 均匀 。 横 密型 弹性 盖板 针布 的型 号为 MC C 3 6 , 纵 向针 密 较小 , 横 向针 密较大 。 尖 劈 形 针 尖 型 号 有 MC Z 1 8 、 QD / P D 3 3 D, 斜 纹 针 密均 匀 。
TA N Xi a o y i n g
( Qi n g d a o Te x - ma c h i n e r y Gr e e n — r i n g En g i n e e r i n g Co r p o r a t i o n, Qi n g d a o 2 6 6 0 4 2, Ch i n a )
第4 1卷
第 2 期
识器l ; } 。
Te x t _ I e Ac c es s o r i e s
2 0 1 4年 3月
浅 谈 宽 幅 弹性 盖 板 针 布 的研 制
盖板针布包覆标准

包盖板工作标准1.包覆前的准备工作:1.1 盖板铁骨校修1.1.1 擦洗盖板铁骨将盖板铁骨大平面和蹱趾面上的油污及锈斑擦洗干净。
1.1.2 校直铁骨将盖板铁骨放在磨盖板机的测针高平台上,测量铁骨大平面左中右的相对高度,并用粉笔作好记录;1.1.3 校直方法:将盖板铁骨放在校直台上,依据盖板弯曲程度,施加适当压力,同时可用小榔头在弯曲处轻轻敲击,使其平直。
1.1.4 校正铁骨扭曲1.1.4.1 检查方法:将盖板铁骨放在自动磨盖板机测针高台上,轻轻摇动盖板,检查两端接触面上有无悬空现象。
1.1.4.2 应用校正扭曲工具进行校正,注意用力要适当,不可过猛。
2. 盖板针布的检验工作2.1 拆开盖板针布箱,首先检查盖板针布是否受潮生锈或发霉。
2.2 将盖板针布箱移放于包盖板室内,并严格掌握室内温湿度,为使针布底部胶质软化,松解,室内温湿度应分别保持在20~25℃和55%~60%的范围内,放置24小时后,即可包覆。
在包覆时,若出现高温高湿情况或冬季室内温度低于20℃,若无适当措施,应停止包覆工作。
2.3 我们采用的盖板针布型号主要有MCC36P和MCH42P。
2.3.1 MCC36P盖板总高为8mm,工作角为72°,齿密为360 N/平方英寸,此针布适用于纺中支棉纱。
2.3.2 MCH42P盖板总高为8mm,工作角为72°,齿密为420 N/,此针布适用于纺中高支棉纱。
2.4 盖板针布的主要技术参数2.4.1 针高A:①按照材料力学理论计算表明,钢针截面形状、尺寸相同,减少针高,悬臂梁最大挠度降低,钢针刚性提高,可以增加盖板针布钢针承受更大的瞬时脉冲梳理力;②随着锡林针高减小,锡林齿面的纤维负荷相应减轻,这就为盖板针布缩短针高,减少针隙容量创造条件。
2.4.2 工作角:棉纤维∝=71°--75°,它与锡林针布合理配置,使梳针能牢固地握持纤维于针尖上,既不滑脱又不下沉。
浅谈新型弹性盖板针布的使用与维护

i n g a n d ma i n t e n a n c e c a n p r o l o n g i t s s e r v i c e l i f e , a c h i e v i n g h i g h q u a l i t y , h i g h y i e l d, a n d l o w c o n —
Us e a n d Mai n t en an c e o f Ne w Fl ex i bl e Fl a t Cl o t h i n g
ZH A NG Shua n pi n g
( S h a a n x i Ba { a n g Te x t i l e Co . , Lt d ., Xi a n y a n g 7 1 2 0 0 0, Ch i n a )
i nt e na n c e
随着 高产 梳棉 机 的不 断发 展 和 推 广 , 更 多 质 量 优、 效果好 的梳理 针布 不 断涌现 , 笔 者通 过分 析新 型
板 梳理 区 , 弹性 盖板 针 布 配 合 锡林 针 布 共 同完成 纤
维 的分 梳 、 伸直 、 混 和、 均匀、 转移、 除杂 等 任 务n 。
s u m pt i on .
Ke y Wo r ds : c a r d; f l e x i bl e f l a t c l ot hi ng; ne e dl e de ns i t y; c a r d r a t e; gr i n di n g; ma —
条和 成 纱结杂 , 改善 棉 网 清晰度 , 且使 用 寿命 长 ; 正确 的磨 砺 和 维 护 能延 长其 使 用 寿命 , 达 到优
质、 高 产、 低 耗 的 目的 。
浅析尖劈形针尖弹性盖板针布针高控制

中图分 类号 : S 0 . 2 T 1 3 8 1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19 3 ( 0 0 0 —0 50 1 0 — 6 4 2 1 )40 0 —4
将 钢丝截 面宽 度尺 寸 h的偏差 与针 尖角 卢 7 一1 。
针尖角 增 大 , 针 高 显 著 降低 。当 针 尖 角 为 1 。 植 6一 1 。相 对 截 切 钢 丝 针 尖 角 1 。 则 针 高 由 一 0 1 6 9, 6, . 3 mm一 一0 3 7mm 减 小 , 每增 加 1, 高相 差 分 . 6 即 。针
2 影 响 尖 劈 形 针 尖 弹 性 盖 板 针 布 植 针 总 高
的 因素 分 析
尖劈形针尖弹性盖板针布结构及基本尺寸如图 1 。
收 稿 日期 : 0 9 1 O 2 0 】3
图 2 梳 针 截面 尺 寸超 差对 尖劈 形 针尖 针布 针 高 的影 响 设 h为扁平 钢 丝截 面 宽度 尺寸 ; h为钢 丝截 面 A
梳 棉针 布对 棉 束 梳 理 、 纱 及 布 面质 量 起 着 重 成
要 作用 , 别对 减少 生 条结 杂 、 特 提高 成纱 条 干均匀 度 及 成纱 强力 等方 面影 响显著 。
盖 板针 布 作 为 主 梳 元 件 之 一 , 平 面 度 、 利 其 锋
度 、 面粗糙 度将 直 接影 响 到梳 理效 果 ; 表 而平 面度 又
第3 7卷
第 4期
纺 织 器 材
MCBH型盖板针布的研制与使用

脚碰 头 , 使 往复 撑牙轮 所撑牙 数发 生变 化 , 并 由间 隔
少 了纤维损 伤及 成 纱棉 结 、 纱疵 、 强力 与单 强不 匀率 ; 可配套 优质 、 高产梳棉 机 。 关 键 词 : 盖板 针布 ; 分梳 ; 除杂 ; 植针方式; 稀密; 工艺配 置 ; 梳理 效 果 ; 棉结; 杂质 ; 短 绒 率
中图分 类号 : T S 1 0 3 . 8 2 1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1 — 9 6 3 4 ( 2 0 1 3 ) 0 4 — 0 0 1 7 - 0 4
MC B H5 0 、 MC B H5 5盖 板针 布 与其他 类 型盖 板 针 布进 行 了详 细 的梳 理试 验 对 比。指 出 : MC B H
型盖板 针布 克服 了纤维进 入 端发 生 阻塞 , 使 后 区不 能充分发 挥 分梳 除杂作 用 的缺 点 ; 其 优 化 设 计
的植针 方 式 , 具 有横 向针 尖 密度 适 中且 纵 向稀 密渐 变的特 点 , 利 于加 强分梳 和排 除短 绒 、 棉结 , 减
于杂质 排 除和纤 维伸 直 ; 踵端植 针 加密 , 使针 尖 间不 再 有连 续 的直线 通道 , 可 加强 分梳 、 降低 棉结 。达到 与 锡林 针布 基厚 变 小趋 势 相 适 应 , 既可 梳 棉 又 可 梳 理棉 型 化纤 , 还 可用 于梳 理 细 特 、 超 细 特 合 成 纤维 , 可改 善 梳理质 量 , 为梳 棉机 优质 高产 创造 良好 条件 。
地 与质 量 变化导 致 纤 维 性状 呈 多样 性 的现 状 , 研 制
高 效能 盖板 针布 以适 应 棉 纺厂 需 求 成 为 当务 之 急 。
笔 者根 据现 代梳 棉 工 艺 和理 论 , 通过 研 究 分 析 国 内 外 盖板 针布 的针 形 与组 织 结 构 , 创新设计制造出 四 种规 格 的 MC BH 系列 盖板 针布 , 其 梳理效 果 已接 近
开松盖板针布边夹握持强度分析改进

开松盖板针布边夹握持强度分析改进开松盖板针布边夹握持强度分析改进乐荣飞、张晓霞金轮针布(白银)有限公司0 前言MCB30(715)在湖州等特定地区使用中出现边夹从底布中脱落的问题,经与营销中心充分沟通及市场调研结果分析,目前该地区MCB30(715)盖板针布主要用于废棉加工、纤维开松等领域,与普通的梳棉要求有区别,因此要重点考虑边夹对底布的握持强度。
1 原因分析由于开松类梳理原材料的影响,梳理时盖板针布所受的梳理力远远大于常规的棉纺梳理力,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当某处集中的梳理力大于盖板趾端边夹齿产生塑性变形的抗力时就会造成边夹齿变形而从底布脱出。
经分析,原来生产的MCB30的边夹齿对塑性变形的抗力过小。
经取样实测,边夹与底布剥离力(10齿试验)在435~560N,无法满足强分梳。
为从根本上解决边夹齿拉脱的问题,我们从原材料及工艺角度对开松类盖板针布的边夹进行改进,试制专用边夹。
2 改进(1)调整边夹工艺,增加齿高,加大上夹后边夹齿的穿刺深度,上夹后边夹齿尖的回钩程度大,抵抗边夹脱落能力增大。
由于上夹机底模圆弧的限制,加深齿深和减小齿顶长使齿尖变尖来达到增加齿尖回钩的程度,延长上夹压紧的延时对边夹齿的定型有一定作用;改变齿形角,齿宽增大,经计算,单齿受力面积在原基础上增加21.2%~60.3%,加强边夹反弯后的强度。
(2)原材料改进:提高带钢硬度。
在带钢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材质不变,适当提高带钢的硬度,增加边夹齿对塑性变形的抗力。
我们原来使用的带钢硬度标准,带钢的抗拉强度在400 N左右,将带钢硬度提高后,抗拉强度增加100~150 N。
同时由于齿深增加,为保证上夹深度,带钢宽度增加1.3~1.5 mm。
(3)工艺试验方案:加大齿形角和齿深。
为增加边夹对底布的握持强度,在齿数及齿距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加大齿形角及齿深的方法,先后采用3种齿形改进方案,对不同的齿形,受力面积进行计算,受力长度增加约 64 %,受力面积增大约70%,如表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板针布主要针布主要的分析
纺织行业不断的发展,首先纺织机械发展为其创造了条件,在纺织发展过程中梳棉机恰当哦机器重要的作用,梳棉机的不断发展,不但要提高产量,但更重要的是纤维分梳成单纤维状态,才能保证成纱质量。
而且梳棉机关键是锡林河盖板之间的分梳好,可以说是纺好纱必须选用好针布。
盖板针布的主要设计与制造一分析,从上世纪60年代,日本轻其轻器材器材公司植针排列将斜纹改为缎纹,使横向针距1.1mm改为0.9mm左右,这样提高了分梳效能。
80年代初,瑞士格拉芙公司创造了错位移动植针排列,使横向针尖距以下改到0.4mm-0.35mm,使盖板针布横向密度大大提高。
21世纪初意大利斯达克公司将横向针尖距改到0.32mm,这样就为高产梳棉机提供了强分梳的条件,保证了梳理纤维质量,但盖板针布纵向针尖距一直是等距离,没有明显进步.
20世纪90年代初,格拉芙公司制造出1/3针面逐步增加密度,2/3针面为米去的双曲针布,者对对分梳有很好的作用。
2000年初,意大利斯柯达西公司应金星针布公司的要求,采用电脑控制将盖板针布植针纵向排列由稀到密逐步调整,也就是说植针排列减少一个常数针距,这样使盖板针布纵向距离逐步减少,是纤维的分梳逐步加强,符合我们分梳原理要求。
如减少盖板踵趾差,也能使分梳逐步加强。
如果我们仅以不发展,取消踵趾差(即踵趾差为0),就能进行强分梳为提高分梳效能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可以说盖板植针机排列已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
一、植针机
植针机是生产盖板针布的主要设备,盖板针布的规格和型号都是有植针机来完成的。
但是在设计型号规格尺寸、排列形式时必须考虑植针机能否进行生产。
我国的三种植针机;;
1、老式植针机,该机不断改进,现克生产所有的一般型号的
盖板针布,时候国内目前做多的盖板针布生产设备。
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瑞士格拉芙公司的植针机,八十年代中
期的无锡纺织器材厂引进该设备,改机最高速度高达320
针/分,比普通植针机提高15%左右的生产能力。
植针机机
构由16齿的花键轴带动不同的曲线凸轮,来完成不同的要
求相互配合的动作,通过工装配件的设计就能植出不同型
号规格的针布。
没植一排针,上下拖板相互位移一次,从
而使针尖排列横向距减少,增加横向针密提高分梳效能。
该机构生产的盖板针布使横向针尖距减少一倍,有原来的
0·8倍㎜左右减少到0。
4mm,㎜甚至到0.35mm,为高
产梳棉机创造了强分梳条件。
3、二十一世纪初山西金星纺织器材有限公司,引进意大利斯
柯达西公司的植针机,该机有三部分组成,机械部分,电
脑部分,和电器部分。
该机除有格拉芙机的作用外,最大
特点是电脑控制机械传动的提升机构。
可将所有品种型号
的参数以程序编入电脑,生产哪种型号针布,只需要调出
该规格,不需要换提升撑牙即能生产。
由于电脑提升,为
盖板针布纵向设计不受限制,生产同盖板针布纵向针距变
数创造了条件,因此该公司能生产JT系列的新型盖板。
二、磨针机
磨针机以磨针滚筒来分,克分为双滚筒针机和单辊筒磨针机。
1、双滚筒磨针机有大小两只滚筒,将已植针好的两幅盖板两
头连接套装在量滚筒表面,有小滚筒调节张力,大滚筒外
面将有两块导轨,导轨丝杠转动,带动磨砺机构左右移动,上下磨砺机构分别装有平模砂轮,侧磨砂轮与压磨砂轮(或
砂轮卷)。
有大滚筒直径2.04m和1.8米的两种。
格拉芙针
布的为2.04米,但导轨上装有5个磨砺点,一个平磨,两
个粗侧磨,一个西侧磨,一个压磨,所以磨砺效率较高。
国内磨针机一般大滚筒直径为1.8米,上下导轨分别装一
个磨砺点,当侧磨结束后必须换上压磨魔头,进行压磨。
2、单滚筒磨针机:该机滚筒直径为1.5米,一次磨砺一副盖
板针布,盖板针布是通过一套紧包针布装置将盖板针布紧
包在滚筒表面。
这种磨针机的特点是由于盖板磨针布紧包
滚筒表面,在侧磨与压磨时针布不会产生微量移动,消除
针尖磨砺的偏差,由于滚筒直径小紧包后的针尖叉开大,
便于侧磨片插入,可使侧磨深度加深,并使压磨深度加深,对针尖的锋利度与侧磨细度都有进一步提高,该机是意大
利斯克达西公司生产。
三、淬火机
针布的耐磨度决定于钢丝的号与针尖的热处理。
钢丝钢号一般都采用70号高碳钢,所以差异小,而热处理现在我国有二类,1,用电产生高频,使针尖加热,以水冷却使针尖硬度增加;2.针尖通过火焰加热,以水冷却,是针尖硬度增加。
以上两种淬火形式在我国广为使用,但以上两种淬火后硬度值差异大,其原因影响高频变换热量的因素较多,而火焰大都采用液化气加氧气燃烧将针尖加热,由于液化气纯度较差,生产热量不稳定,以上两种淬火形式影响了盖板针布的针尖硬度稳定性。
山西金星采用了氢气加压缩空气燃烧火焰进行针尖淬火,因氢气纯度一般是99.98%以上,压缩空气纯度为空气含氧,所以当其燃烧产生的热量基本是稳定的,增加了淬火的稳定性。
另外氢气加氧气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比前两种高,因此硬度值也高,使针尖的耐磨度提高了很多。
另外针尖加热区一般采用水冷,水冷后针尖上或多或少留有一些水汽,容易使针尖生锈。
淬火后采用风冷却,不容易生锈。
氢气加压缩空气燃烧加热后用压缩空气吹风冷却,保证了盖板针布热处理的质量,是国内较为先进的。
普通环锭纺:二者不是一种方法,九二年以前平接轻挑是接头时,直接挑头接近须条,手操作时,没有着力点,容易产生接头大的影响;抵管接头方法,中指抵管接头拇指食指卡头喂入须条方法,
动作快,接头小,九二年开始执行的操作方法。
紧密纺接头方法,目前比较乱,没有统一的规定,采用的方法诸多,挑头法,抵管法,绕胶辊法,挂头法;目前采用最多的是绕胶辊法,目的不管接头质量,通过电清把关。
包括赛络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