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
2022年北京版小学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配套练习(附答案)

第3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
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1.选择题。
甲数比乙数少20%,就是( )。
A.甲数是乙数的80%
B.乙数是甲数的120%
C.乙数比甲数多20%
2.小明和小红收集邮票,小明收集了75张,小红收集了50张。
(1)小明比小红多收集了多少张?
(2)小红比小明少收集了多少张?
(3)小明比小红多收集了百分之几?
(4)小红比小明少收集了百分之几?
3.某村去年原方案造林18公顷,实际造林2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方案造林多百分之几?
原方案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4.书店运来一批儿童故事书,第一天卖了30%,第二天卖的相当于第一天卖的120%,第二天
比第一天多卖30本。
书店运来的这批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
答案:1. A 2. (1)75-50=25〔张〕〔2〕75-50=25〔张〕
〔3〕〔75-50〕÷50=50% 〔4〕〔75-50〕÷75≈33.3%
3. 〔24-18〕÷18≈33.3% 〔24-18〕÷24=25%
4. 30÷〔30%×120%-30%〕=500〔本〕
6.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周长是〔〕。
2.正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边长是()分米。
3. 判断:一个长方形长40米,宽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
4.一个正方形的水稻田,边长是3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答案】
1. 16厘米
2.8
3.×
4. 30×4=120〔米〕。
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课题
解决问题(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上节课教学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解决方法,这节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借助“小明和爸爸体重”的素材,教学“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几 分之几及另一个数的值,求这个数是多少”的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方法的处理上,教材提倡先借助线段图抓住数量关系,然后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降低 学生理解的难度。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数量关系式:
(1)爸爸的体重-小明比爸爸轻的部分=小明的体重
(2)爸爸的体重×(1-8/15)=小明的体重
4.小组内讨论、交流,对关键句的理解:把爸爸的体重看作单位“1”,
小明的体重轻,相当于爸爸体重15等份中的(15-8)份,即小明的体重相当于爸爸的715。
5.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汇报讨论结果。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20分钟)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5,指导学生分析题意。
2.引导学生复述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4.引导学生根据画图的过程理解“小明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8/15”这句话的含义。
x-5/6x=12
x=48
答:这种药品原价是48元。
三、训练深入。(9分钟)
教材第40页第8题(引导学生先找出单位“1”,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独立思考并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同桌交流,并进行评价。
6.有两袋米,第一袋重21kg,比第二袋少47,第二袋重多少千克?
解:设第二袋重x千克。
方法一:1-47x=21
x=49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案例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儿分之儿的应用题”的方法,并正确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学习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数学,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儿分之儿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有许多老师来了解我们班的教学情况,希望大家能像平时一样,踊跃的发言,积极的思考,把你最闪亮的一面展现给在座的老师们,有没有信心?师: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教师有20人,我们班的男同学有23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分数解决的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①•听课教师人数是我们班男同学的儿分之儿?②•我们班男同学的人数是听课教师的儿分之儿?③•我们班的男同学比听课教师多儿分之儿?④•听课教师比我们班的男同学少儿分之儿?1、请学生口头列式解答①.②题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提问: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数?2、质疑:"我们班的男同学比听课教师多儿分之儿?同学们还会解答吗?揭示并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儿分之儿的应用题【设计意图】:这里教师从实际出发,根据老师听课的情形,创设了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根据“听课教师有20人”和“班级男同学有25人”两个条件, 提出一系列问题。
既有旧知识,又有新知识。
在解决就知识的过程中,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新知。
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急切想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1花园里有菊花40盆,兰花50盆,兰花比菊花多儿分之儿?(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
(2)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兰花比菊花多儿分之儿”就是指谁占谁的儿分之儿?(兰花比菊花多的盆数是菊花盆数的儿分之儿)把谁看做单位“1” ?“兰花比菊花多多少盆”题目有没有直接告诉?怎么办?(4)学生尝试列式计算,个别板演,教师点评:方法1: (50 - 40) 4-40=1/4方法2: 50 4-40 - 1 =1/4点评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反复的练习,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通过具体例题的演示、学生自主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理解:学生往往对分数的除法法则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在乘以倒数这一步骤上容易出错。
-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应用:学生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计算时,可能会对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以一个分数转化为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并能够熟练操作。
*难点2:在比较两个物体多与少的实际问题时,正确识别哪个是分子,哪个是分母,以及如何建立数量关系。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对于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但在操作过程中,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结果不准确。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加强指导,让学生在操作前了解注意事项,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仍有个别学生对于分数除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这部分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应用能力。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解决:学生应能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长度等,并将其转化为数学计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设计含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89页例3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延续和发展。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将谁比谁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转化成比较量和单位“1”的相差数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了解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但很多学生对如何找单位“1”,题目求的是哪部分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还存在困惑。
教学目标: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百分数问题。
2.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此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三角板希沃课件学具准备: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这美丽的三月里,有一个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对!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现在我们看图片来了解一下世界森林覆盖率。
(1)日本森林覆盖率67%(2)美国森林覆盖率33%(3)巴西森林覆盖率62%(4)中国森林覆盖率23%师:阅读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感想?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大背景下,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数据显示,在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居全球首位。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森林覆盖率,加深学生对百分率意义的理解,同时渗透爱国、环保的思想教育。
师:现在我们一起去东山乡看看他们的植树情况。
课件出示信息:东山乡原计划造林4公顷,实际造林5公顷。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例1 4比3多()() 3比4少()() 强化练习12比9多()() 9比12少()() 50比40多()()2比60少()() 560比640少()() 320比200多()()1、故事书有120本,科技书有16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几分之几?2、在一个纸盒内,有红笔芯16支,蓝笔芯20支,红笔芯比蓝笔芯少几分之几?求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例2 比15多31的数是( ) ( )比25少51 强化练习比8多41的数是( ) ( )比21少72 ( )比40多52比75少154的数是( ) ( )比24少61 ( )比64多851、大客车有18辆,小汽车比大客车多32,小汽车有多少辆?2、养鸡场养公鸡400只,养的母鸡比公鸡的只数少83,母鸡有多少只?已知是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例3 30比( )多51 28比( )少51 强化练习20比( )多91 35比( )少158 100比( )多4120比( )少72 210比( )多52 80比( )少651、一个机械加工厂,九月份生产零件1200个,比原计划多生产多51,原计划生产多少个零件?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20米,宽比长少5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综合练习1、林场有400棵杨树,槐树的棵数比杨树多81,林场有多少棵槐树?2、林场有180棵槐树,槐树的棵数比杨树多81,林场有多少棵杨树?3、某校有男生240人,比女生多51,女生有多少人?4、母鸡有1200只,公鸡比母鸡少41,公鸡有多少只?5、食堂运来大米500千克,运来的面粉比大米少107,运来的面粉比大米少多少千克?6、皮鞋厂本月生产皮鞋1800双,比上月增产81,上月生产多少双皮鞋?7、某电视机厂上半年生产电视机42万台,下半年生产比上半年多31,下半年生产电视机多少万台?综合练习1、一头大象2400千克,比一头河马重52。
“一数比另一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关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在分率句“A比B多(或少)几分之几”中,把B看作单位“1”,把A看作对应量,与句中的几分之几对应。
也就是说:如果用B乘以几分之几,得到的就是A。
当应用题里的分率句是“A比B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形式,解题的思路是:首先要找单位“1”,如果“1”已知,用乘法;如果“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
如果已知B要求A比B多(或少)多少,直接用B乘以几分之几就行了。
如果是已知B要求A或已知A 要求B,则比“1”多的用加法,比“1”少的用减法。
例如:分率句是“A比B多三分之一”,则A与B之间的关系式是B×(1+1/3)=A 或B+B×1/3=A。
如果B已知就直接用乘法算,如果B未知要求A就设B为x,照以上的关系式列方程。
1、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
2、水结成冰时体积增加1/10,冰化成水体积减少()一般方法(原方法)第一题先求甲与乙的比,从前半句得知,甲是乙的1+2/5=7/5,那么甲与乙的比就是7:5。
再求乙比甲少几分之几,(7-5)/7=2/7。
第二题难度,找单位“1”。
前半句单位“1”应该是水,可以这样说,水结成冰时,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1/10,那么冰是水的1+1/10=11/10,冰与水的是11:10。
后半句单位“1”应该是是冰,可以这样说,冰化成水时,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11-10)/11=1/11。
快捷:这些题可以建立一个快捷键:甲比乙多B/A,乙比甲少B/(A+B)甲比乙少B/A,乙比甲多B/(A-B)。
仍以上面两题为例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2/(5+2)=2/7反之,乙数比甲数少2/7,甲数比乙数多2/(7-2)=2/5。
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0,冰化成水体积减少1/(10+1)=1/11。
反之,冰化成水体积减少1/11,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1-1)=1/10。
教案:六年级数学 第三单元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1.出示例题。
2.阅读与理解。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条件和问题。
条件: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
问题:爸爸的体重是多少?
3.分析与解答。
(1)独立思考,理清关系。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在两个人的体重中“谁”是单位“1”?尝试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表示出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并在线段图上标明爸爸的体重比小明的体重轻的 ,然后写出等量关系式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第三种方法其实是第一种方法的逆运算,即根据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去理解,而第二种方法是用分数的意义一步一步进行推理计算。第一、二种用方程解答的方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这样的数量关系和思考方法与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是一致的。
4.回顾与反思。
(1)反思1:验证小明的体重是否比爸爸轻 ,也可引导学生思考“比75kg轻 是多少千克?学会用乘法验证。
2)反思2:课前的题和例5有什么不同?
生1:区别是课前的题是知道单位“l”的量,求比单位“l”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今天学的是知道比单位“1”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设计意图:“反思1”是通过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反思2”是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发现两类问题的内在联系,找到共同的数量关系,学会利用旧知迁移学习新知识。)
示范教学法,通过示范画线段图的过程,引导生理解题中的信息,分辨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学生自主探究,写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教学准备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常规学具
教 学 过 程
二备批注
(集体备课)
三备批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
一、填空。
1、一条裤子降价27 ,把__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降价27 也就是比原价少了27 ,少了___________的27 。
画线段图: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看出:现价是原价的( )( )。
2、男生比女生多15 ,把__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 多了______________的15 。
画线段图: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看出:男生是女生的( )( )。
3、桃树的棵树比梨树少35 ,把__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 少了______________的35 。
画线段图: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看出:桃树的棵树相当于梨树的( )( )。
4、蔬菜的重量比水果多34 ,把__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 多了______________的34 。
画线段图: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看出:蔬菜时水果的( )( )。
5、李庄有小麦地320公顷,水稻地比小麦地多14 ,水稻地有多少公顷?
方法一:根据水稻地比小麦地多14 ,把__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多了
______________的14 。
画线段图:
多了______________的14 ,也就是水稻地比小麦地多了______________公顷(列式),
所以水稻地有______________公顷。
(列式)
方法二:根据水稻地比小麦地多14 ,把__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多了
______________的14 ,通过线段图可以看出水稻地相当于小麦地的( )+( )
=( )( ) ,求水稻地有多少公顷,也就是求______________的( )( )
是多少,列式______________。
6、一台电脑原价4800元,现在降价18 出售,现价是多少元?
方法一:根据现在降价18 出售,也就是现价比原价少了18 ,把______________看做单位
“1”,少了______________的18 。
画线段图:
少了______________的18 ,也就是少了______________元(列式),所以现价是
______________(列式)。
方法二:据现在降价18 出售,也就是现价比原价少了18 ,把__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
少了______________的18 ,通过线段图可以看出现价是原价的( )+( )=( )( )
,求现价是多少元,也就是求______________的
( )( )
是多少,列式______________。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图书馆有科技书560本,连环画的数量比科技书多17 ,连环画有多少本?(画线段图
并用两种方法计算)
2、电子厂男职工有320人,女职工比男职工少38 ,电子厂女职工有多少人?(画线段图
并用两种方法计算)
3、六年级同学向灾区捐款600元,五年级同学比六年级少捐415 ,五年级同学捐款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计算)
4、王师傅计划生产810个零件,实际比计划多生产29 ,王师傅实际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5、奥城购物广场有男职工1200人,女职工比男职工多38 ,澳城购物广场共有职工多少人?
6、厦华希望小学四年级有25名学生,五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多25 ,六年级人数比五年级少
17 ,六年级有多少人?
7、信誉楼七月份卖出120台冰箱,八月份比七月份多卖出25 ,九月份比八月份少卖出17 ,
信誉楼第三季度共卖出多少台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