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的形成

合集下载

风的形成大班科学教案

风的形成大班科学教案

风的形成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风的形成过程,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

2.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3.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风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风的形成。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打气筒、扇子、纸片、蜡烛、火柴等。

2.教学课件:风的形成动画、相关图片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风的声音,让幼儿猜测是什么声音。

(2)教师出示气球、扇子等物品,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物品和风有什么关系?2.讲解风的形成过程(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风的形成动画,讲解风的形成过程。

(2)教师结合图片,详细讲解风的形成原理,如空气流动、气压差等。

3.实验探究(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验,探究风的形成。

实验一:气球实验教师将气球吹满气,然后放开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在空气中飞舞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气球为什么会飞舞?实验二:扇子实验教师用扇子扇动空气,让幼儿观察扇子附近的纸片飞舞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扇子为什么会使得纸片飞舞?实验三:蜡烛实验教师点燃蜡烛,用扇子扇动蜡烛火焰,让幼儿观察火焰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火焰为什么会变化?4.小组讨论1.风的形成原理是什么?2.风有哪些作用?3.如何利用风?(2)教师邀请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教师让幼儿反思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6.活动延伸(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的风现象。

(2)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尝试解释风的形成。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风的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

2.评价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检查幼儿在活动延伸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所学内容的运用和拓展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风是怎么来的吗?对了,风是因为空气宝宝在动,就像我们跑来跑去一样,空气宝宝跑得快,我们就感觉到风了。

2024年大班科学《风》优秀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风》优秀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风》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三节《风》。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种类、风的作用以及风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成因,理解风是空气流动的结果。

2. 使学生掌握风的种类,知道不同风的特点及对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成因、风的种类及风的作用。

难点:理解风是空气流动的结果,以及不同风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速计、风向标、气球、风扇、纸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风的了解。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2)风的种类:介绍顺风、逆风、侧风等,并举例说明。

(3)风的作用:讲述风对生活的影响,如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道关于风的成因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关于风的种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风的作用及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种类:顺风、逆风、侧风等3. 风的作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风对生活的影响。

答案:风对生活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两方面。

正面影响如:风力发电、帆船行驶、降低气温等;负面影响如:沙尘暴、台风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风的种类,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顺风:风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有利于物体运动;逆风:风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运动;侧风:风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可能导致物体偏移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风的成因、种类和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风对生活的实际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风的形成大班科学教案

风的形成大班科学教案

风的形成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气象万千》中的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风的形成”展开。

主要学习风的概念、形成原因、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的形成原理,认识不同种类的风,并了解风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风的形成原理及不同种类风的辨别。

2. 教学重点:风的形成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风速仪、风向仪、气球、电吹风、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风,引导学生观察、描述风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实验和PPT展示,讲解风的形成原因和原理。

(2)介绍不同种类的风,如:顺风、逆风、侧风等。

(3)讲解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风力发电、帆船等。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风的形成原理。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风的形成和影响。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形成原因2. 风的种类3. 风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风的形成原因。

(2)列举三种不同种类的风,并说明其特点。

(3)谈谈风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风的形成原因:地球的旋转、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等。

(2)三种不同种类的风:顺风、逆风、侧风。

顺风:风向与运动方向相同;逆风:风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侧风:风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3)风在生活中应用:风力发电、帆船、滑翔伞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的形成原理和种类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风》教案模板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风》教案模板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风》教案模板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第二节《风》。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成因、风的作用、风的方向和风的强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感知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兴趣。

3. 教育幼儿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的方向和强度的判断。

教学重点:风的成因、作用以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向仪、风速仪、气球、吹风机、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风吹动树叶、旗帜等现象,引导幼儿思考: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风?2. 例题讲解(10分钟)(1)风的成因:教师通过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2)风的作用:教师列举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吹动风力发电机、帮助船只行驶等。

(3)风的方向和强度:教师使用风向仪、风速仪等教具,让幼儿观察、感知风的方向和强度。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风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减少风害?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作用:风力发电机、船只行驶等3. 风的方向和强度:风向仪、风速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风的画,并描述风的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风的现象,了解风对环境的影响。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风的成因、作用以及风的方向和强度3. 小组讨论的主题和引导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户外环境,确保安全。

幼儿园大班科学《风》教案模板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风》教案模板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风》教案模板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自然的奥秘》第四章《气象万千》的第二节《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风的成因、风的力量和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成因,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 认识风的力量,能感受到风的作用,如吹动树叶、吹走灰尘等。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的力量和作用。

教学重点:风的成因和感受风的力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风扇、气球、纸张、树枝、树叶等。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来一个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在没有风吹的情况下如何飘动。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飘动?2. 讲解风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3. 探索风的力量:教师吹动纸张,让幼儿感受风的力量。

同时,让幼儿尝试用气球和电风扇产生风,观察风的作用。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树枝和树叶,让幼儿预测风吹过来时,树叶会发生什么变化。

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5.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每组发一张纸张,让幼儿用嘴巴吹气,使纸张飘动。

比一比哪组的风更强烈。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成因:空气流动2. 风的力量:吹动树叶、吹走灰尘等3. 风的作用:为人们带来凉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风的作用的画。

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风吹动树叶、吹走灰尘等场景。

2. 作业题目:用纸张制作一个风向标。

答案要求:纸张上画有箭头,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风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风的现象,如风吹动树叶、旗帜飘扬等。

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感受风的存在,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2024年风的形成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风的形成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风的形成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册,具体章节为“气象我知道”中的“风的形成”。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定义、风的形成原因、风的种类及其作用、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观察和了解风。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关注并理解风的科学现象。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活动,让他们感受风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风的形成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风的基本概念,学会观察和了解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吹风机、图片等。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吹风机吹动风车,引导幼儿观察风车的转动,让他们感受风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风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种类及其作用,让幼儿了解风的科学知识。

3. 实验活动(10分钟)(1)将气球充满气,松开手,观察气球飞走的现象,让幼儿明白空气流动形成风。

(2)使用电风扇,让幼儿感受不同风速对物体的影响。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纸张制作小风车,放在电风扇前,观察风车转动。

(2)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风,并分享给同伴。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定义:空气流动的现象。

2. 风的形成原因:空气的流动。

3. 风的种类:自然风、人造风。

4. 风的作用:影响气候、交通、生活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风速和风向。

2. 答案:记录表格,包括时间、风速、风向等信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风的认知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观察风的现象,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案风的产生

幼儿园科学教案风的产生

幼儿园科学教案风的产生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风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风的产生。

2. 帮助幼儿理解风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风是空气流动的结果。

2. 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风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风车、气球、扇子等。

2. 环境:户外或室内宽敞的空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风的产生,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和体验: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或室内观察和体验风的产生,如吹气球、摇扇子等,让幼儿感受风的特点。

3. 讲解和演示: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幼儿解释风的产生原因,即空气流动的结果。

4. 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风车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风的产生。

5. 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风的产生原因和特点,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6. 教学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和体验风的产生,与家人分享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和体验风的产生时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评价幼儿对风的产生原因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3. 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和体验风的产生,与家人分享学习成果。

七、教学内容:1. 风的定义和特点:向幼儿介绍风是空气流动的结果,具有无形、无味、能听见声音等特点。

2. 风的产生原因:讲解和演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过程,如气压差、地球自转等。

3. 风的影响:让幼儿观察和体验风对环境和生活产生的影响,如吹动树叶、吹跑气球等。

八、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和体验风的产生,让幼儿通过感官体验风的特点。

2. 讲解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示范,向幼儿解释风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3. 互动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风车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增强学习体验。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风的产生,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风的成因大班科学教案

探究风的成因大班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探究风的成因。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的概念:介绍风是什么,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现象。

2. 风的成因:讲解风是由地球自转、地形、温度等因素影响形成的。

3. 探究活动:观察风的作用,动手制作风向标,了解风向和风力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风向标制作材料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观察和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风的现象,引导幼儿说出风的特征。

2. 讲解:讲解风的概念和成因,让幼儿了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3. 探究活动:a. 观察风的作用:让幼儿感受风的力量,观察风吹动物体的情况。

b. 动手制作风向标:指导幼儿制作风向标,并讲解使用方法。

c. 了解风向和风力的关系:让幼儿实验风向标,观察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4. 总结: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风的成因和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回答风的概念和成因。

2. 幼儿能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风向和风力的关系。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风的概念和成因,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风向和风力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理解风是由地球自转、地形、温度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幼儿观察风的现象。

2. 实验法:让幼儿动手操作,制作风向标,观察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3. 讨论法: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风的现象,引导幼儿说出风的特征。

2. 讲解:讲解风的概念和成因,让幼儿了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3. 探究活动:a. 观察风的作用:让幼儿感受风的力量,观察风吹动物体的情况。

b. 动手制作风向标:指导幼儿制作风向标,并讲解使用方法。

c. 了解风向和风力的关系:让幼儿实验风向标,观察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风的形成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2、让幼儿具体感知风,并让他们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观察风给外界带来的变化,如:红旗、水、头发等的变化。

2、一把扇子,每人一个气球,碎纸屑许多,小风车每人一个。

3、有关风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这几天老师让小朋友观察了树枝摇动,红旗飘,水面起波纹,你们知道是谁引起的吗?
2、让幼儿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

(1)教师引导幼儿玩气球,通过玩气球亲自感受空气流动形成风。

(2)幼儿自己动手做小实验: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扇动空气,使空气流动形成风。

(3)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哪里有空气流动,哪里就有风。

3、了解风的特性。

(1)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当小扇子,扇动空气,说出扇的快脸上有什么感觉,扇的慢脸上又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扇的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扇的慢,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

(2)老师给小朋友扇扇子,请小朋友试一试能不能抓住风?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风?
小结:风看不见,抓不着,只能感觉到。

4、玩纸屑。

(1)分给幼儿每人一小堆纸屑,让他们想办法玩纸屑,看谁最聪明,想的玩法多。

(2)讨论:玩完后让幼儿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产生风使小纸屑动的。

5、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

幼儿讨论,教师讲解。

(1)(看课件)风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

风吹干了妈妈洗的衣服;使人凉快;让风筝飞上天;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可是有的风却做了许多坏事。

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树木刮断了;打翻了鱼船……这样的风很可恨。

(2)小结:现在的人们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人们建起了防风林,把风挡住,还提前预报风,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6、玩“风车转转转”游戏。

幼儿每人一个风车,想办法让风车转起来。

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演示讲解后,幼儿自由玩风车。

带幼儿到户外玩风车结束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