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一、基础训练营(共7题;共47分)1.看拼音,写词语。

?2.多音字组词。

?挑tiǎo________? tiāo________? 没méi________mò________吐tǔ________ tù________ 便pián________biàn________3.给下面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发誓(shì? sì)________?着急(zhē ?zhāo)________? 内蒙古(mēnɡ? měnɡ)________苦难(nán? nàn)________?衰老(suāi ?shuāi)________ 瞌睡(kē? ɡē)________酝酿(liànɡ? niànɡ)________? 执拗(yòu ?niù)________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心急如________________声如雷________日如年________见如故?波________汹涌相________为命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尊敬——________急忙——________? 叮嘱——________议论——________焦急——________镇定——________6.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

就不仅。

也虽然。

但是(1)他的身体________被病魔牢牢地钉在轮椅上,________他的思维却在宇宙深处自由地飞翔。

(2)一个人________有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________有可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3)织女对孩子们说天上________富丽堂皇,________没有人间自由自在,她不喜欢。

(4)霍金________为科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________为世人树立了顽强搏斗、扭转命运的光辉榜样。

7.(传统节日)________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在农历________(时间)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哪些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________二、我会背,我会写(共5分)乞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2)一、用“一”画出加点字的正确的读音。

(4分)淹没(m6i mb) 叮嘱(shO zhu) 酿酒(nidng lidng) 狂风怒号(hGo hd o)避难(n6n nan) 衰老(di shuai) 珊瑚(sdn shan) 落在后边(Id Ido)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xl han hao ddi chi yan hdu hul shud huang hud zhen bao ch6u xi6 ji6 hun jian yu yl bdi zi( )( )( )( )(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5分)挺:①硬而直;②伸直或凸出(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③很:④勉强支撑⑤支持。

1.牛郎和织女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

2. 一排排青松挺立着,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3.在侵略者面前,中国人民挺起胸膛,亳不屈服。

■( )4.他生病了还硬挺着去上班。

■( )5.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我力挺你。

■( )四、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1分)[选词填空。

(1. 5分)损害危害伤害⑴细菌会( )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

⑵我们说话要注意场合和方式,不能()了同学的自尊心。

(3)王母娘娘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她的尊严。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5. 5分)直()不讳()盆大雨()眼欲穿千真万()恋恋不()富丽堂()无()无束相()为命这座古镇虽然没有的宫殿,却有着无数别具风格的明清古院。

我们地在深长的巷弄中穿行,直到夜幕降临,才地离开。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4分)宁可……也……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尽管……还是……⑴织女()见牛郎心眼好能吃苦,()决定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2)()人间的生活很清苦,织女()愿意在人间生活。

(3)海力布()牺牲自己,()要救乡亲们。

(4)()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搬家,()谁也不相信他。

五年级第三单元语文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第三单元语文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第三单元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A. 桃B. 禾C. 禽D. 贝2. 下面哪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A. 《草船借箭》B. 《景阳冈》C. 《猴王出世》D. 《红楼春趣》3. 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什么?A. 状物B. 记事C. 写人D. 抒情4. 下面哪个成语出自本单元的课文?A. 三顾茅庐B. 草船借箭C. 背水一战D. 画龙点睛5. 本单元的语法点是?A. 被字句B. 把字句C. 疑问句D. 感叹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船借箭》一文中的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

()2.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写一篇状物的作文。

()3.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邀请诸葛亮的故事。

()4. 《景阳冈》一文中的武松是梁山好汉之一。

()5.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出自古典名著。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船借箭》一文中的诸葛亮用______向曹操借箭。

2. 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______。

3.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______三次邀请______的故事。

4. 《景阳冈》一文中的武松在______打死了一只老虎。

5. 本单元的语法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草船借箭》一文的主要情节。

2. 请列举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

3. 请简述《景阳冈》一文中的武松是个怎样的人物。

4. 请简述本单元的写作要求。

5. 请解释“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的意思。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被”字句改写下面的句子:“他吃了那个苹果。

”2. 请用“把”字句改写下面的句子:“她把那本书放在桌子上。

”3. 请用疑问句改写下面的句子:“他明天会来。

”4. 请用感叹句改写下面的句子:“这个蛋糕真好吃。

”5. 请用本单元学过的成语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草船借箭》一文中的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物。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cáo jūn wěi pài lǔ sùzhē dǎngjī èbǎng wén xiōng táng shú xi二、读句子,给画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鸟儿们都屏(píng bǐng)住呼吸,大厅里安静极了。

2.他妈妈很为他发愁:“瞧你这模(mú mó)样,长大了能干什么呢?”3.母亲说:“这面糊着(zháo zhuó)魔了,好像有个妖精在里面。

”4.汤姆的母亲调(tiáo diào)好面糊,准备做点心。

5.难道是我捡了团面糊,妖精就来吓(xià hè)唬我?三、比一比,再组词。

津(__________)遗(__________)衰(__________)遍(__________)律(__________)遣(__________)哀(__________)篇(__________)皆(__________)悔(__________)豪(__________)偿(__________)谐(__________)海(__________)毫(__________)尝(__________)四、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写一段话。

难以(____)(____)国(____)民(____)(____)珍(____)宝处心(____)(____)民不(____)(____)(____)(____)沥血1.上面六个词语中意思、情景截然不同的两个是:________、________;2.意思相近,但蕴含的感情色彩不同的两个是: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创作创造建造1.横跨在黄浦江上的几座大桥,都是我国自行设计和(______)的。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

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选。

(1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酬谢(chóu)崩塌(tà)B.好歹(dǎi)依偎(wèi)....C.执拗(li ù)牺牲(xī)D.泰山(tài)珊瑚(shān)....2.下列句子中的“顶”的意思与“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一句中的“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王母娘娘发誓要给织女顶厉害的惩罚。

.B.种子的嫩芽把土顶起来了。

.C.他听了妈妈的话很不满意,就顶了她几句。

.D.这头牛时常顶人。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下列故事中不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项是()(2分)A.《田螺姑娘》B.《八仙过海》C.《神笔马良》D.《将相和》5.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选一选。

(3分)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直接引用C.表示否定或讽刺(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

())()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2(.(3)像他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以免危害社会。

()6.关于缩写故事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A.缩写故事的主要方法有摘录、删减、概括和改写。

B.缩写时注意上下文的过渡,文章语言要通畅,衔接要自然。

C.缩写时要把握主要事件和主要材料,删掉次要事件和次要材料。

D.只要把长篇的故事写成短篇的故事就可以了。

二、我会写。

(26分)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6分)(1)成为“jiāo diǎn()”人物后,他huǐ hèn()不已,发誓再也不说huǎnɡ huà()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共4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共4套)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最新审定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A 卷)一、读拼音写字词。

(7分)1.龙王想chóu( )谢海力布,让他在宝kù( )里挑选他喜欢的zhēn( )宝。

海力布啥也不稀hàn( ),他就要了龙王嘴里的宝石。

2.牛lánɡ( )的diē( )娘去世了,他只能跟着哥s ǎo( )生活。

后来他与织女结hūn( )成了一对恩爱的夫qī( )。

3.织女在天上整天织shā( ),就像坐监yù( )一样,他发shì( )一定要去人间走一tànɡ( )。

二、选词填空。

(8分)抢救 拯救 挽救 救助1.老爷爷得了重病,医生们正在全力( )。

2.语文老师每月拿出一百元钱,( )一名失学儿童。

3.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危险,一心只想( )自己的幼儿。

4.海力布为了( )乡亲们的生命,最后牺牲了自己。

三、将下列句子排序。

(5分)(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 )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

(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样样都有。

(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8分)1.( )嘴里含着那颗宝石,( )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2.海力布( )牺牲自己,( )不愿乡亲们受到伤害。

3.天上( )富丽堂皇,( )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4.织女( )愿意留在人间,( )被王母娘娘抓回了天上。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8分)1. 海力布把消息告诉了乡亲们。

(把句子写具体)2. 王母娘娘十分愤怒。

织女私自下天庭和牛郎成亲。

(用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不改变句子顺序)3. 阅读民间故事会让我们受益无穷:阅读民间故事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提升素养......;阅读民间故事既可以丰富情感.......,.又能够陶冶情操.......。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 江B. 湖C. 橙D. 森2.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借箭的对象是:A. 曹操B. 孙权C. 周瑜D. 刘备3. 下列词语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是:A. 高山B. 蓝天C. 大海D. 白云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月亮升起来了。

B. 小草在微风中舞蹈。

C. 雪花飘飘,北风呼啸。

D. 太阳落山了。

5. 《景阳冈》中,武松打虎的地方是:A. 景阳冈B. 野猪林C. 草料场D. 火焰山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

()2. 拟人修辞手法是指用人的行为、情感来描写非人的事物。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4.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5.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借箭成功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江雪”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

3.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借箭的对象是______。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

5.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拟人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景阳冈》中武松打虎的经过。

5.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拟人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春天的景象。

2. 请用比喻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秋天的景象。

3. 请用对偶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夏天的景象。

4. 请用排比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冬天的景象。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练习试卷(后附答案)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练习试卷(后附答案)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练习试卷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chóu xiè dīng zhǔ bēng tā fā shìwǎn xiá qī zi xī han shèng fàn二、用“✔”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或括号里正确的字。

(4分)依偎.(wēi wèi) 执拗.(ào niù) 监狱.(yū yù) 酝酿.(liàng niàng) 说 (慌 谎) (延 廷)长 牛(郎 朗) 后(悔 诲)三、选择题。

(12分)1. 下面选项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哪一项?( )A. 落.在后面B. 落.后C. 落.花生D. 落.单 2.“嫂”字的第六笔是( )。

A. 撇B. 横C. 横折D. 竖3.“梭”是形声字,由其字形我们可以猜到梭子的材质是( )。

A. 丝质B. 土布C. 木质D. 铁质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与括号内的成语意思不相近的是哪一项?( )A. 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革命先烈。

(饮水思源) B. 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

(畏首畏尾) C.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姐姐给我们讲孟姜女的故事。

(左顾右盼) 时间: 80分钟满分: 100分+卷面分5分D.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这样损人利己的事,我们不能干。

(直言不讳) 5. 选项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是哪一项?( )例: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A. 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B. 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C.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D. 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

可是怎么能上天呢?6. 下面《牛郎织女》的连环画中,画面与情节不对应的是哪一项?( )四、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wǔ rǔ wēi fēng ǎi xiǎo jiā qín gān jú péi bú shì gūi jǔ dào zéi()()()()()()()()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 zhî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 B.出息取笑笑嘻嘻聊如指掌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为设果() A.假设 B.排放 C.假使2.乃呼儿出() 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3.若无其事() A.若是,如果 B.如同,好像 C.你五、仿写句子,把句子写生动。

1.雨下得很大。

(改为比喻句)2.太阳落山了。

(改为拟人句)六、选词填空。

(一)满腔热枕冷嘲热讽理屈词穷语重心长据理力争1、面对卖假货的店主,我们(),他(),把这些劣质产品收起来了。

2、老师()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我们不能(),而应该()地帮助他。

”(二)用“然”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昨天天气预报说,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

今天早上,气温()降了下来。

我哆嗦着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道红光从我眼前闪过,哇,一位中年人()穿着红色短袖衬衫在跑步,一股敬佩之情()而生。

我不禁振作精神,大踏步向学校走去。

(三)星期天,爸爸带我去郊外钓鱼,结果一条也没钓着,这真是()呀!(填上歇后语)七、照样子,写词语。

(9分)1、描写人物外貌的:眉清目秀、()、()、()2、描写人物心理的:愁眉苦脸、()、()、()3、反映历史故事的:三顾茅庐、()、()、()八、阅读积累与(一)《晏子使楚》片段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款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地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自高自大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以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2.在文中()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沾沾自喜—()笑眯眯—()嘲笑—()神情自若—()3、文中第一个“水土”是指(),第二个“水土”是指()。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且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6.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

(二)()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

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得法子把徐文长难倒。

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是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

”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处去取,()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是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办法。

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往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1.给短文加上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在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难题考徐文长的?4.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的呢?请用“”在文中画下来。

5.你觉得徐文长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呢?6.我会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三)我敬爱的外公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

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

深绿色已经褪尽了。

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

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

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

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老郭每次他一下班我就缠住他外公外公叫个不停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

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

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

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

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

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

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

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3.解释词语。

了如指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

”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_____________。

“复活”是指_____________。

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侮辱威风矮小家禽柑橘赔不是规矩盗贼二、1.yìng 2.ū 3.hōng 三、B四、1.……也…… 2.可……也不…… 3.使……也……五、1. 2. 3.六、1、√ 2、× 3、√ 4、×七、1.下得很大,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

2.阳落山了,悄悄地把自己隐藏在地平线的下面。

八、1.天连碧水水连天 2.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3。

楼外青山云飞天外树边红雨九、参考答案:我会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应该先去老师那里履行请假手续,向老师说明情况,征得老师的同意。

”(或者类似的做法即可)十、阅读一:1、Q 口 2、招待得意洋洋 3、得意洋洋笑嘻嘻取笑面不改色 4、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难道不是因为两国的水土不同吗?(注意反问词和标点符号的变化)5、晏子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出国为盗贼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

使楚王不但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6、楚王与晏子的几次较量中认输了,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

7、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有胆有识的人,面对侮辱不急不躁,以巧妙的方式和惊人的智慧进行还击,是一个才智和胆识过人的人才。

阅读二1、聪明的徐文长(能够紧扣短文中心即可) 2、既……又…… 3、提着两桶水过又窄又软的竹桥;巧取竹竿顶上的礼物。

4、第三段: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第六段第2句话: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往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5、机智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6、(围绕中心词句即可)徐文长机智地解决了伯父给他的两个难题,获得了礼物。

7、学生据实回答,教师根据答案的可行性和创意性进行评价。

(三)、1.划掉:整整齐齐、关切、正确。

2.,。

“”。

,“,”。

3.了如指掌:指外公对周围一些地方及其几十年来变化情况特别了解。

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指老太太对这封信非常珍视。

4.第2自然段。

5.“死信”指找不到收信人,无法投递的信;“复活”指经过努力,找到“死信”的收信人。

原因是对周围一些地方了如指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