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课后答案
【2019年整理】《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1.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试各加以简略说明。
答:脊索动物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是其最主要的3大特征。
①脊索是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
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脊索。
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
脊索鞘常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
充满液泡的脊索细胞由于产生膨压,使整条脊索既具弹性,又有硬度,从而起到骨骼的基本作用。
②背神经管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一条位于脊索背方的神经管,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所形成。
背神经管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脑和脊髓。
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脑室,在脊髓中成为中央管。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性的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③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
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并附生着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高等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如两栖纲的蝌蚪)具有鳃裂,随同发育成长最终完全消失。
无脊椎动物的鳃不位于咽部,用作呼吸的器官有软体动物的栉鳃以及节肢动物的肢鳃、尾鳃、器官等。
2.脊索动物还有哪些次要特征?为什么说它们是次要的?答:脊索动物还具有三胚层、后口、存在次级体腔、两侧对称的体制、身体和某些器官的分节现象等特征。
因为这些特征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所以说它们是次要的。
3.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几个亚门?几个纲?试扼要记述一下各亚门和各纲的特点。
答:脊索动物分属于3个亚门,10个纲。
简述如下:一、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
体表被有被囊,体呈袋形或桶状。
常见种类有各种海鞘和住囊虫,营自由生活或固着生活。
有些种类有世代交替现象。
动物学课后习题(无脊椎)刘凌云要点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答:①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因此称之为单细胞动物。
②它们虽然在形态结构上有的比较复杂,但只是一个细胞本身的分化。
它们之中虽然也有群体,但是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细胞一般还是独立生活,彼此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的动物。
③原生动物除单细胞的个体外,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体,很像多细胞动物,但是它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的不同。
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
体细胞没有什么分化,而且群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答:原生动物门有4个纲: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
大量的工作证明,细胞器类型及其微管带的类型为分类依据。
3.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并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答:①眼虫体呈绿色,梭形,长约60µm,前端钝圆,后端尖。
在虫体中部稍后有一个大而圆的核,生活时是透明的。
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
表膜是由许多螺旋状的条纹联结而成。
眼虫必须借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来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因此需要不断供给游离氧及不断排出二氧化碳。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在无光的条件下,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排出二氧化碳。
鞭毛纲的主要特征:一般身体具鞭毛。
以鞭毛为运动器。
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
少数种类具有较多的鞭毛。
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型(光合营养)和异养型(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
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 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细胞的共同特征:在形态结构方面,一般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
少数单细胞有机体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一定区域),称为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在机能方面:①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例如细胞能将化学键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等,以维持细胞各种生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核酸等;③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如遗传物质的复制,通过细胞分裂将细胞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细胞。
此外,还具有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等。
2. 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答: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有24种。
其中:C、H、O、N、P、S对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Ca、K、Na、Cl、Mg、Fe常量元素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Mn、I、Mo、Co、Zn、Se、Cu、Cr、Sn、V、Si、F,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由上述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水、无机盐)及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水是无机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自然溶剂,同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
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其中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在细胞内常常彼此结合,组成更复杂的大分子,如核蛋白、糖蛋白等。
蛋白质与核酸在细胞内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已知有20多种。
氨基酸借肽键联成肽链。
总之,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按一定次序相连而成长链,又按一定的方式盘曲折叠形成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可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细胞质与细胞核都含有核糖核酸。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二)

《普通动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二)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 绿眼虫、大变形虫、草履虫分别以、、和为运动胞器。
2.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为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为神经系统,环节动物神经系统为神经系统。
3. 扁形动物的体璧由和紧贴在一起形成,称为。
4. 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就其功能而言,其头部为中心,胸部为中心,腹部为中心。
5. 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了原始的附肢——,环节动物的循环系统为式循环系统,其排泄器官为。
6.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
7.昆虫的呼吸器官为,可直接供应给组织细胞。
8.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门是,它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具有、、和。
9.鱼类的尾鳍分、和三种基本尾型。
10.两栖类的脊柱分化为、、和四部分,其中、是两栖类开始适应陆地生活的产物。
11.鸟类使翅膀上扬的肌肉为,使翅膀下扇的肌肉为。
12.脊椎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是动物,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从动物开始的。
13.哺乳类口腔中有三对唾液腺,即、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正确答案填入下表格中)1. 接合生殖属于下列哪种生殖类型()。
A. 孤雌生殖B. 有性生殖C. 无性生殖D. 孢子生殖2. 从横切面看,蛔虫消化道和体壁之间的空腔称为()。
A.真体腔B.血腔C.原体腔D.混合体腔3. 昆虫最原始的口器类型为()。
A.咀嚼式口器B.刺吸式口器C.虹吸式口器D.嚼吸式口器4. 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三胚层的动物最早出现于()。
A.软体动物B.环节动物C.原腔动物D.扁形动物5. 环毛蚓在第XXVI体节,肠两侧向前伸出一对锥状的(),它能分泌消化酶并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
A.盲道B.盲肠C.胃盲囊D.胰腺6.从()开始出现恒温。
A.两栖动物B.爬行动物C.鸟类D.哺乳类7. 哺乳类与两栖类相似的特征是()。
A.恒温B.头骨有1个枕骨髁C.排泄尿酸D.皮肤富有腺体8. 鸟类的皮肤腺只有()。
普通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总7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 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细胞的共同特征:在形态结构方面,一般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
少数单细胞有机体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一定区域),称为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在机能方面:①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例如细胞能将化学键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等,以维持细胞各种生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核酸等;③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如遗传物质的复制,通过细胞分裂将细胞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细胞。
此外,还具有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等。
2. 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答: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有24种。
其中:C、H、O、N、P、S对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Ca、K、Na、Cl、Mg、Fe常量元素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Mn、I、Mo、Co、Zn、Se、Cu、Cr、Sn、V、Si、F,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由上述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水、无机盐)及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水是无机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自然溶剂,同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
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其中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在细胞内常常彼此结合,组成更复杂的大分子,如核蛋白、糖蛋白等。
蛋白质与核酸在细胞内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已知有20多种。
氨基酸借肽键联成肽链。
总之,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按一定次序相连而成长链,又按一定的方式盘曲折叠形成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普通动物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河西学院

普通动物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河西学院河西学院第一章测试1.在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方面:我国的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动物种类及数量居世界前列,其中许多是我国的特有动物和珍贵动物,有些是珍稀濒危动物。
为了开发利用动物资源,首先要调查研究摸清动物资源的情况,这是一项需要进一步完成的基础工作。
答案:对2.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方面:在控制()等方面,动物学都是必要的基础。
为了发展这些有益动物,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它们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只有满足了他们所需生活条件,才能使他们健康迅速的发展。
答案:蚕;家畜、家禽;农业害虫;蜂;生物防治;水产动物3.在( ):动物学及其许多分支学科,比如动物解剖、组织、细胞、胚胎、生理、寄生虫学等是医药卫生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
答案:医药卫生方面4.在工业工程方面:许多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动物。
答案:对5.仿生学应用方面,也离不开动物科学的研究。
答案:对6.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合起来,共11个门、6个亚门、23个纲、29个重要代表动物。
答案:对7.本课程主要学习门、亚门、纲以及重要代表动物的分类地位、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特点、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他们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答案:对8.1866年,赫克尔在他的《普通形态学》一书中明确地论述了生物发生律。
答案:对9.10大演化规律贯穿了整个学习内容及过程,是我们必须牢记的基本概念。
答案:对10.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是刘凌云主编的《普通动物学》第四版。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国际上规定了种名和亚种名的命名法,写亚种的学名时,须在种名之后加上亚种名。
答案:对2.传统的动物分类阶元包括()。
答案:属;门;目;科;纲;种;界3.种间具有生殖隔离现象是指能交配,也能产生后代,但后代不育。
答案:对4.以下亚目阶元的一项是()。
答案:Suborder5.种间生殖隔离的三种现象是:1.不能交配;2.能交配,但不产生后代;3.能交配,也能产生后代,但后代不育。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课后答案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课后答案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9.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①上皮组织:是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在细胞之间又有明显的连接复合体。
一般细胞密集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和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及内脏器官的表面。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等作用。
②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
细胞的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细胞间质有液体、胶状体、固体基质和纤维,形成多样化的组织。
其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③肌肉组织:主要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细胞排列呈柱状。
其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④)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具有高度发达的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
神经组织是组成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基本成分,它能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能发出冲动联系骨骼肌和机体内部脏器协调活动。
第3章原生动物门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答:(一)原生动物――单细胞(二)①运动―纤毛、鞭毛、伪足。
②取食:自养―光合营养;异养(食物泡):―胞口、吞噬、胞饮。
③水分排泄―伸缩泡。
④生殖:无性―二分裂(纵二、横二)、多分裂、孢子生殖;有性―接合生殖、配子生殖(有大小之分时叫异配、大小相同时叫同配)。
⑤生活史―寄主、寄生者(共栖、寄生、共生)。
2. 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答:(一)原生动物是真核单细胞动物,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生活机能,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彼此间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的动物。
普通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动物学-课后习题答案(总7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 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细胞的共同特征:在形态结构方面,一般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
少数单细胞有机体不具核膜(核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一定区域),称为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具核膜的细胞就是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在机能方面:①细胞能够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
例如细胞能将化学键能转变为热能和机械能等,以维持细胞各种生命活动;②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能把小分子的简单物质合成大分子的复杂物质,如合成蛋白质、核酸等;③具有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的能力,如遗传物质的复制,通过细胞分裂将细胞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细胞。
此外,还具有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等。
2. 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答: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有24种。
其中:C、H、O、N、P、S对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Ca、K、Na、Cl、Mg、Fe常量元素虽然较少,但也是必需的,Mn、I、Mo、Co、Zn、Se、Cu、Cr、Sn、V、Si、F,12种微量元素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由上述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细胞中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水、无机盐)及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水是无机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自然溶剂,同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
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其中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在细胞内常常彼此结合,组成更复杂的大分子,如核蛋白、糖蛋白等。
蛋白质与核酸在细胞内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已知有20多种。
氨基酸借肽键联成肽链。
总之,蛋白质是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的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按一定次序相连而成长链,又按一定的方式盘曲折叠形成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9.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答:①上皮组织:是由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在细胞之间又有明显的连接复合体。
一般细胞密集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和体内各种器官、管道、囊、腔的内表面及内脏器官的表面。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排泄、分泌、呼吸等作用。
②结缔组织:是由多种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的。
细胞的种类多,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细胞间质有液体、胶状体、固体基质和纤维,形成多样化的组织。
其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③肌肉组织:主要由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细胞排列呈柱状。
其主要机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使肌纤维收缩,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④)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元具有高度发达的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胶质细胞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等作用。
神经组织是组成脑、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其他部分的基本成分,它能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能发出冲动联系骨骼肌和机体内部脏器协调活动。
第3章原生动物门1.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答:(一)原生动物——单细胞(二)①运动—纤毛、鞭毛、伪足。
②取食:自养—光合营养;异养(食物泡):—胞口、吞噬、胞饮。
③水分排泄—伸缩泡。
④生殖:无性—二分裂(纵二、横二)、多分裂、孢子生殖;有性—接合生殖、配子生殖(有大小之分时叫异配、大小相同时叫同配)。
⑤生活史—寄主、寄生者(共栖、寄生、共生)。
2. 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答:(一)原生动物是真核单细胞动物,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生活机能,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彼此间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的动物。
(二)原生动物除单细胞的个体外,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体,很像多细胞动物,但是它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不同。
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
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
体细胞没有什么分化,而且群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4.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通过疟原虫掌握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答:(一)①形态结构;②生活史: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a红细胞前期(肝脏内)—潜伏期,产生裂殖子;b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经过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再形成许多裂殖子;c红细胞外期(肝脏内)—是疟疾复发的根源。
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③危害:大量的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使肝脾肿大,损害脑组织,能引起疟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二)孢子纲主要特征: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营养方式为异样,无性世代在脊椎动物体内,有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体内,无性生殖是裂体生殖,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其后为无性的孢子生殖。
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2.根据什么说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答:一般公认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其证据是:①古生物学方面:地质年代与化石中动物复杂程度成反比,已经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也是最简单的。
则能看出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顺序。
说明最初出现单细胞动物,后来才发展出多细胞动物。
②形态学方面:从现有动物来看,形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序列。
在原生动物中有些聚合群体生活,可推测这类动物是从单细胞动物过渡到多细胞动物的中间类型,即由单细胞动物发展成群体以后,又进一步发展成多细胞动物。
③胚胎学方面:根据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可以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并且说明多细胞动物发展的早期所经历的过程与单细胞动物是相似的。
3.初步掌握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共同特征(从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与体腔形成、胚层分化等方面)。
答:①受精与受精卵:雌性生殖细胞称为卵,雄性生殖细胞称为精子。
精子与卵结合为一个细胞称为受精卵,这个过程就是受精。
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②卵裂:受精卵进行卵裂,每次分裂之后新的细胞未长大,因此分裂成的细胞越来越小。
这些细胞也叫分裂球。
卵裂的方式有: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
③囊胚的形成: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
囊胚中间的腔称为囊胚腔,囊胚壁的细胞层称为囊胚层。
④原肠胚的形成囊胚进一步发育进入原肠胚形成阶段,此时胚胎分化出内、外两胚层和原肠腔。
原肠胚形成的方式有: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
⑤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除了内、外胚层之外,还进一步发育,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中胚层。
在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称为真体腔。
主要形成方式有: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⑥胚层的分化:动物体的组织、器官都是从内、中、外三胚层发育分化而来的:内胚层分化为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排泄与生殖器官的小部分;中胚层分化为肌肉、结缔组织(包括骨骼、血液等)、生殖与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外胚层分化为皮肤上皮(包括上皮各种衍生物如皮肤腺、毛、角、爪等)、神经组织、感觉器官、消化管的两端;4.什么叫生物发生律?它对了解动物的演化与亲缘关系有何意义?答:(一)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即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二)生物发生律对了解各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其发展线索极为重要。
因而对许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不能确定时,常由胚胎发育得到解决。
生物发生律是一条客观规律,它不仅适用于动物界,而且适用于整个生物界,包括人在内。
当然不能把“重演”理解为机械的重复,而且在个体发育中也会有新的变异出现,个体发育又不断的补充系统发展。
这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发展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短重演系统发展,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展。
第5章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1.多孔动物的体型、结构、与机能有何特点?根据什么说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答:(一)①体型多数不对称:多数不规则生长,形成各种不对称的体型;②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体表一层为扁细胞,中胶层内有变形细胞、海绵质细胞和原细胞,有骨针和海绵质纤维,内层细胞为领细胞;③具有水沟系水沟系是海绵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它对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
④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有再生能力,且能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
(二)海绵动物具有许多原始性特征,体型多不对称,没有真正组织,没有口和消化道等器官系统细胞分化较多,许多机能主要由细胞完成,与原生动物相似较多,具独特的水沟系,个体发育有逆转现象,这与其它后生动物不同,所以说它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2.如何理解多孔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现在有何见解?答:海绵的结构与机能的原始性,很多与原生动物相似,但其具独特的水沟系,个体发育有逆转现象,这与其它后生动物不同,说明其发展道路不同于其他后生动物,又由于其体内具有发达的、与原生动物领鞭毛虫相同的领细胞,因此一般认为它是很早由原始的群体领鞭毛虫发展来的一个侧支,已得到分子系统分类的支持。
近年一些研究,根据海绵的另一些特征说明海绵动物也是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的中间类型。
第6章腔肠动物门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动物进化上占重要位置?答:(一)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辐射对称,有真正的两胚层,原始消化腔——消化循环腔,有口无肛门,组织分化——上皮组织占优势,在上皮细胞内包含有肌原纤维,称为皮肌细胞,是一种原始的现象,出现了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无神经中枢,传导无定向且速度较慢。
(二)由于所有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过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所以这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2.掌握水螅的基本结构如内外胚层细胞的分化等,通过它了解腔肠动物的体壁结构、组织分化等基本特征。
答:①水螅体为圆柱状,能伸缩。
附着端称为基盘,另一端有口,口长在垂唇上,口周围的触手主要为捕食器官。
也可借助于触手和身体弯曲作尺蠖样运动或翻筋斗运动。
②有消化循环腔,由口与外界相通。
③其体壁由两层细胞和中胶层构成。
外胚层主要有保护和感觉的功能,内胚层主要有营养功能。
外胚层包括外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刺细胞和间细胞。
刺细胞是特有的,有捕食和防御作用。
间细胞可以分化成刺细胞和生殖细胞等。
内胚层包括内皮肌细胞、腺细胞和少数感觉细胞与间细胞和分散的神经细胞。
内皮肌细胞是一种具营养机能兼收缩机能的细胞。
腺细胞分散于内胚层各部分,所处的部位不同,其功能也不一样,如在垂唇部分的可分泌粘液起滑润作用;在消化循环腔内的,则能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
3.腔肠动物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何价值?答:(一)腔肠动物分为3个纲: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
(二)水螅纲主要特征:①一般是小形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
②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③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为感觉器官。
④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与水母型,即有世代交替现象,少数特殊。
⑤水螅纲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三)钵水母纲主要特征:①钵水母一般为大形水母。
②钵水母无缘膜。
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水螅水母为平衡囊。
③钵水母的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
④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
⑤全部海生,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非常退化,常常以幼虫的形式出现。
(四)珊瑚纲主要特征:①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构造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
②珊瑚纲螅型体的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五)钵水母类经济价值较高,如海蜇营养价值较丰富。
仿生学研究水母制作预测风暴的报警仪器。
又如海蜇的运动是由脉冲式的喷射而推进的,科学家曾设想把海蜇的推进方式用于喷气式飞机的设计,既能节省能量,又能最好的利用所产生的动力。
珊瑚纲动物可形成珊瑚礁,石珊瑚可用来盖房子,还可制水泥、铺路等。
养殖石花菜,或作观赏用、制作装饰晶等。
古珊瑚礁和现代珊可形成储油层,对找寻石油也有重要意义。
第7章扁形动物门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根据什么说它比腔肠动物高等(要理解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意义)。
答: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两侧对称,形成中胚层,体壁为皮肤肌肉囊,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吸虫纲)或完全消失(绦虫纲),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梯形神经系统,大多数雌雄同体,形成了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和一系列附属腺,使生殖细胞能通到体外,进行交配和体内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