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分离检测水中阳离子
毛细管电泳原理

01
02
03
蛋白质分离
毛细管电泳可以用于分离 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免 疫球蛋白等,有助于研究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DNA分析
毛细管电泳可用于DNA片 段的分离和检测,如基因 突变、DNA序列分析等, 有助于遗传学研究和诊断。
药物筛选
毛细管电泳可用于药物筛 选,如新药开发、药物代 谢产物分析等,有助于药 物设计和优化。
电解质浓度。
电极材料与处理
电极材料
毛细管电泳中的电极通常由不锈钢、 金或铂金制成。不同材料对电解质的 响应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验需求选 择适当的电极材料。
电极处理
电极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如抛光、清洗和镀膜等。这些处理步 骤可以确保电极表面的光洁度和活性 ,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检测方法与仪器
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污染物分析
毛细管电泳可以用于分析水、土 壤、空气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
农药残留等,有助于环境监测和 保护。
有机物分离
毛细管电泳可用于分离有机化合物, 如多环芳烃、酚类物质等,有助于 了解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
放射性同位素分析
毛细管电泳可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的 分析,如铀、钚等,有助于核工业 和核废料处理的安全管理。
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
总结词
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是一种将微流控 技术与毛细管电泳相结合的技术,利用 微通道网络进行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 。
VS
详细描述
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基于微流体 力学和电泳分离原理,通过在芯片上集成 微通道网络,实现样品在微通道内的快速 混合、分离和检测。该技术具有高效、快 速、高灵敏度等优点。
检测方法
毛细管电泳实验中,常用的检测方法 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 电化学法和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可以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以获得最佳的检 测效果。
高效毛细管电泳思考题和答案解析

写在前面的话本试题的复习思考题与分离科学与技术上课用的课件相同步,为我认真的看了老师的课件和阅读了相关文献和结合自己的观点后,认真的总结完成了思考题的答案编写,试题仅供复习期末考试和考研复习用,答案要点均详细,需认真总结回答要点,在考试中,写出要点和适当作扩展即为正确答案,如你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者更好的答案,请发送邮件,我们再相互讨论,祝我们取得好成绩!第四章高效毛细管电泳复习思考题1、电泳分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问题分析】在电解质溶液中,位于电场中的带电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向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迁移的现象称为电泳。
【参考答案】电泳分离的主要依据是指带电离子在电场中定向移动时,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度。
当带电离子以速度ν在电场中移动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场推动力和平动摩擦阻力的作用而实现分离。
2、电泳分离中的电泳趟度指什么?影响电泳趟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问题分析】电泳趟度又称为有效趟度,其计算式为:πηλνμ6qE e ==;而电渗淌度:ηεξνμ==E EOFEOF 表2电泳趟度与电渗淌度类型定义主要影响因素电泳趟度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泳速度E:电场强度;V -毛细管柱两端施加的电压;L -毛细管柱的长度。
电渗淌度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渗流速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毛细管材料,溶液pH ,温度,离子强度,添加剂。
【参考答案】电泳趟度: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泳速度,影响电泳趟度的因素主要有:1)E:电场强度;;V -毛细管柱两端施加的电压;L -毛细管柱的长度。
问题反馈:**************************3、某同学在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时,发现组分的迁移时间不能重现性。
请帮他分析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有哪些?【问题分析】CE分析迁移时间的重现性受毛细管的使用时间、内表面的化学性质、使用前的预处理、所加电压、毛细管的柱温和运行缓冲溶液的组成等因素影响。
CE分析中,被分析物的确定依据是所测得的迁移时间和电泳淌度值。
测定阳离子交换的方法

测定阳离子交换的方法阳离子交换是指在溶液中,阳离子与固体吸附剂表面上的离子交换过程。
也就是说,溶液中的阳离子会与吸附剂表面上的离子发生交换,从而实现固体和溶液之间的物质传递。
阳离子交换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阳离子交换方法。
1. 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阳离子交换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通过比较吸附剂表面上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阳离子交换。
常用的比较法包括电导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电导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判断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发生了阳离子交换。
离子选择电极法则是利用特定的离子选择电极来测量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变化。
2. pH法pH法是一种常用的阳离子交换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pH 值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阳离子交换。
阳离子交换会改变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从而引起pH值的变化。
常用的pH法有滴定法和电位差滴定法。
滴定法通过滴加酸或碱的过程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从而判断是否发生了阳离子交换。
电位差滴定法则是利用特定的电极来测量滴加酸碱溶液时溶液的电位变化。
3. 超滤法超滤法是一种通过滤膜来分离溶液中的离子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通过比较溶液经过滤膜前后的离子浓度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阳离子交换。
超滤法通常使用具有特定孔径大小的滤膜,只允许某些离子通过。
当溶液中的离子与滤膜表面上的离子发生交换后,通过滤膜的离子浓度会发生变化。
4. 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判断阳离子交换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将溶液中的离子与荧光试剂反应,从而改变荧光强度。
当发生阳离子交换时,荧光强度会发生变化。
荧光法通常需要使用荧光分析仪器来进行测量。
总结:以上所述的几种方法均是用于测定阳离子交换的常见方法。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方法对实验条件和样品的要求也有一定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操作。
毛细管电泳法

在毛细管中施加电场,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迁移,由于迁移速度与粒 子所带电荷、半径、质量等因素有关,因此不同粒子在电场中产生不同的迁移 速度,从而实现分离。
发展历程
01
02
03
1980年代初期
毛细管电泳法由 Jorgenson和Lukacs首次 提出并实验验证。
1980年代中期
该技术逐渐成熟,被广泛 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 等领域。
饮用水安全
毛细管电泳法能够检测饮用水中 的消毒副产物、有机污染物等, 保障饮用水安全。
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分析
毛细管电泳法能够分离和检测食品中 的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等,有助 于食品安全监管。
营养成分分析
毛细管电泳法能够快速分析食品中的 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等,有 助于食品质量控制和营养评价。
核酸分析
毛细管电泳法能够分离和检测核酸片段,用于基 因诊断、基因表达研究和法医学鉴定。
3
临床检验
毛细管电泳法可用于检测体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 如氨基酸、糖类等,辅助临床诊断。
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污染物分析
毛细管电泳法能够分离和检测水 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 属、农药残留等,有助于环境监 测和污染治理。
在化学分析领域的应用
有机物分析
毛细管电泳法能够分离和检测有机化合物,如药物、染料等 ,在药物研发、化工生产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金属离子分析
毛细管电泳法能够高灵敏度地检测金属离子,如铅、汞、镉 等,可用于地质、冶金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
谢谢
THANKS
加样
将处理好的样品加入毛 细管中,注意控制加样
量。
施加电压
启动电源,施加适当的 电压,使带电粒子在电
毛细管电泳三种前沿应用的简介

二.2 CE-MS接口技术的研究进展
接口技术是实现CE-MS联用的关键所在。近 几年来,关于CE-MS方法学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新接 口技术。该技术的研究使得CE-MS的联用更加方 便, 效率更高。现主要分为: • CE-ESI-MS接口技术 • CE-ICP-MS接口技术
CE-ESI-MS接口技术
二.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
二.1 CE-MS技术简介 二.2 CE-MS接口技术的研究进展 二.3 CE-MS的应用及其进展 二.4 小结
二.1 CE-MS技术简介
自1987年首次提出CE-MS联用方法以来, CEMS作为具有高分离效率和高灵敏度的方法, 其应用 受到了广泛关注, 并在过去的20年得到了迅速发展。 CE的一些常用分离模式, 如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胶束电动色谱(MEKC)、毛细管电色谱(CEC)等,都 在CE-MS中得到了应用。CE-MS联用分为在线联 用和离线联用两种方式。CE-MS离线联用的关键 是对已分离样品的有效收集;而且与离线联用相比, CE-MS在线联用具有样品损失少、自动化程度高、 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其应用要比离线联用广泛得多。
一.4 小结
CE-ECL联用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分析化学、生物分析 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它可用于对具有化 学发光响应的药物制剂及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物进行分 析, 为药物的分析提供灵敏的检测手段。今后对该技术的 研究工作可能会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共反应剂与吡啶 钌电化学发光共反应机理研究。对共反应机理的进一步研 究,有利于提高电化学发光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同时拓展该 技术的应用范围。(2)新的电化学发光共反应剂的研究开发; (3)CE-ECL技术新应用。CE-ECL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应用 所带来的潜在价值, 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4)高通量 CE-ECL分析体系的研究与开发。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电导检测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易于形成分子 内氢键,与铜离子配位首先要打破分子内氢键,因此它的配位能力小于伪麻黄碱.借鉴
按文 献 [7]方 法联 接好 毛细 管 电泳仪 和检测 装置 ,毛细管 柱 在使 用前依 次 用 0.1 mol/L NaOH,蒸 馏 水和 缓 冲溶液各 冲洗 约 5 rain.采用 重力 进样方 式 ,进样 高度 差 为 20 cm,进样 时 间为 10 s,分 离 电
收稿 日期 :2001—01一∞ 基盘项 目: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 (批准号 29675033)和广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001237)资 助. 联系人 简介 :莫金 ̄.(1934年生 )。男 ,教授 ,博 士生导师,主要占L事电分 折化学研究.
和伪 麻黄碱的实际样品进行检测 。回收率 为 97.3 ~l01.1 .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 词 高效毛细管 电泳 ;电导法 ;盐酸麻 黄碱;伪麻 黄碱
中图分类号 0658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0251—0790(2002)02—0199—04
麻黄 碱 和伪麻 黄碱 是两 种 十分重要 的生物 碱.我 国古 代 医书《神农 本草 经 》中记 载麻 黄具 有发 汗 止 喘、松弛平滑肌、收缩血管及中枢兴奋作用.麻黄中主要害 D一(一)一麻黄碱和 L一(+)一伪麻黄碱,因此建 立快速有效的分离检测方法在医药学上有重要意义.麻黄碱或伪麻黄碱 的检测大多采用气相色谱和液 相 色谱 法 】.近几 年来 ,高效 毛 细管 电泳作 为一 种 新颖 的分 离 方法 ,已被 越 来越 多地 应 用到 药 物 分 析 当中n].有关 麻黄 碱和 伪 麻黄 碱的 高效 毛细 管 电泳 的分离 检测 的文献报 道 较少 ,且 主要采 用 光 学检 测嘲.电化 学 检测 1具有 灵敏 、价廉 和 简单 等特点 ,特 别是 电导检测 器作 为一 种通 用型检测 器 ,有 较大 的检测 应 用范 围 ].本 文报道 在 柠檬 酸一柠檬 酸钠 的缓 冲体系 中 ,在铜 离 子存 在下 ,采 用 毛细 管 电泳 电 导 法成 功地 对麻 黄碱 和伪 麻黄 碱实现 了同 时分 离检测 ,取得 了满 意 的效 果.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原理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简称CE)是一种应用电泳原理的分离技术,适用于分离和测定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如氨基酸,肽,核酸和蛋白质等,因其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分辨率高,样品耗费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分析技术领域.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电荷作用力和电流作用力共同作用于被分离物质,在快速流动的毛细管内进行分离,不同的物质根据其理化性质差异,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快速分离并达到最终的分析结果.
具体分离过程可分为三步:1.预处理:通过对样品进行一些必要的化学或物理处理,如蛋白的
脱盐,核酸的降解等,使之达到最佳测定条件.2.分离和检测:样品被注入高压,在毛细管内被电场引导向阳极(或阴极)并被快速分离,经过检测器检测,得出分析结果.3.定量分析:基于标准品,定量分析被分离物质的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可通过改变分离毛细管的材料、加入胶体、调整电场强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和分辨率,并能够与其他分析技术结合使用,如质谱法、光谱法等.
综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在
企业管理和生物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
毛细管电泳(CE)是一种基于电动力和色谱分离原理的分析技术。
它利用毛细管中载带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率的差异来实现分离。
在毛细管电泳中,首先将样品注入到一条非常细的毛细管内,然后通过使毛细管两端施加电场来产生电动力。
当电场施加到毛细管上时,带电的分析物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在毛细管内迁移。
不同的物质由于自身的特性,比如大小、电荷等,会以不同的速率迁移。
具体来说,有两种常用的毛细管电泳模式:
1. 毛细管凝胶电泳(CGE):在该模式下,毛细管内填充了哑离子聚合物凝胶,通过凝胶的孔道来实现分离。
样品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根据尺寸的不同,在凝胶中迁移速度也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2. 毛细管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在该模式下,毛细管内不填充任何分离介质。
样品中的离子自行在毛细管中迁移,根据大小和电荷的不同,迁移速度也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总的来说,毛细管电泳的分离原理是利用样品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率差异,根据大小和电荷特性,在毛细管中实现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
钾、钙、钠、镁是人体中重要的无机阳离子,其中钾和钠可以调节人体内细胞的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与神经调节有密切关联[1,2]。钙是骨骼发育的基本原料,在人体内调节酶的活性,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3]。镁在人体内作为酶的激活剂,促进骨的形成以及具有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的作用[4]。饮用水中这些离子含量的高低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用简单、准确的方法测定这些离子的含量具有十分实际的意义。
(4)测量:用标准加入法吸取100μL K+离子标准液于进样瓶中,按(2)和(3)的操作步骤,记录K+的电泳峰高;重复步骤(4),分别重新取样与依次加入其他离子标准溶液记录4种离子的峰高。
3结论和讨论
3.1结论
将原水样的毛细管电泳谱图与加入某种离子单一标准溶液后的毛细管电泳谱图进行对比,在4个峰中出现明显增大的峰对应的加入离子的峰。由此可判断从左到右的4个峰对应的离子分别是K+、Na+、Ca2+、Mg2+。
电渗流减少将使样品在毛细管中停留时间变长,有利于组分分离,提高分析效率。
3.2.2四乙烯五胺起何作用,本实验为何没有水峰出现
石英毛细管中电渗流方向为从正极指向负极,与阴离子的电泳方向相反,会导致阴离子迁移时间较长或者不能被检测,因此需要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四乙烯五胺来抑制电渗流。
水的迁移方向与电渗流方向相同,与阴离子迁移方向相反。当出现水峰时说明电渗流已到达检测器。而在本实验中,阳离子的迁移速率比电渗流快,检测器先检测到4种离子的峰,此时,电泳停止,因此检测不到水峰。
图1中大逸仙泉水样的HPCE-C4D谱图
图2添加K+单一标准溶液后的HPCE-C4D谱图
图3添加Ca2+单一标准溶液后的HPCE-C4D谱图
图4添加Na+单一标准溶液后的HPCE-C4D谱图
图5添加Mg2+单一标准溶液后的HPCE-C4D谱图
样品中4种离子的迁移时间和峰高如下:
表1 4种离子的迁移时间和峰高
K+离子
Na+离子
Ca2+离子
Mg2+
1.0-4.0 mg·L-1
0.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45 mg·L-1
2.0-7.52 mg·L-1
0.15-1.45 mg·L-1
参考文献
[1]刘庆液,范燕燕,李庭盛,梁爱慧,蒋治良:核算适配体纳米金共振散射光谱检测血清中的钾离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11:3115-3117
目前,定量检测无机阳离子的方法主要有离子色谱法[5]、核磁共振检测法[6]和毛细管电导法。本实验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法分离检测中大逸仙泉矿泉水中钾钙钠镁四种阳离子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且离子之间不存在互相干扰,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2材料和方法
2.1试剂
0.1 mol•L-1Tris溶液;0.1 mol•L-1酒石酸溶液;
离子
c/mol·L-1
m/mg·L-1
逸仙泉含量/ mg·L-1
K+
2.05×10-5
24.0
1.0-4.0
Na+
0.94×10-5
6.48
2.0-7.52
Ca2+
2.73×10-5
19.6
0.51-18.90
Mg2+
0.40×10-5
4.8
0.15-0.45
由结果中可以看出,K+离子和Mg2+离子浓度相对理论值要高,可能在溶液转移过程中有污染,且仪器灵敏度较高,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造成比较大的误差。
3.2讨论
3.2.1电渗流的方向和大小如何调控,它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
电渗流方向的调控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毛细管改性如表面键合阳离子基团,二是加电渗流反转剂如在内充液中加入大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石英毛细管壁带正电荷,溶液表面带负电荷,电渗流流向阳极。
电渗流大小的调控可以通过改变工作电压、毛细管表面材料特性、电泳运行液pH值、毛细管内温度和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来实现。
离子
迁移时间/min
样品峰高/h
加单标后峰高/h
K+
2:34
256
288
Ca2+
3:33
128
227
Na+
4:15
249
326
Mg2+
4:57
140
152
将数据代入公式
计算出离子浓度c1,再代入 中,分别算得四种离子的含量,结果如下:
表2 中大逸仙泉中K+、Na+、Ca2+、Mg2+的 HPCE–C4D分离检测结果
2.3实验步骤
2.3.1准备
(1)将电导检测池的工作点击、辅助电极和高压地电极与电泳平台上的接线端准确联接。依次打开计算机,检测器(电导检测,“输出调节”旋钮处于最小位置<左旋到底>)和高压电源(“进样/分离”按钮须处于“进样”位置)的电源。检测器预热1-min。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CES2003”图标,待出现“毛细管电泳数据工作站CES2003”界面后,点击工具栏中的“设置”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对参数作如下设置:
[5]杨春霞,李彩虹,赵银宝: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无机阴阳离子含量.理化分析-化学分册,2012,48:1199-1202
[6]刘栋,黄荣清,肖炳坤,骆传环,陈兴娟,乔娟:生物细胞内游离阳离子的核磁共振检测.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11:948-953
2.3.2测量
(1)样品:吸取3.00 mL样品于一个清洁干燥的进样瓶中,静置待用。
(2)进样:取下储液瓶,换成盛有样品的进样瓶,采用电动进样方式,按照设定的进样参数(进样电压9.1kV,时间为5 s)进样。进样结束后,取下进样瓶,换回储液瓶。
(3)分离:将高压电源的“分离/进样”按钮按向“分离”位置。点击工具栏中的“启动”图标,开始记录电泳谱图。7min后,点击工具栏中的“停止”图标,停止记录。随后将高压电源的“分离/进样”按钮按向“进样”位置,结束电泳测定。点击工具栏中的“峰高”图标,将给出电泳峰的“迁移时间”和“峰高”等数据。点击“保存”图标可将电泳图谱保存在指定的目录下。记录迁移时间。
[2]田利,李敬业,史庆琳,鲁礼勋,黄善峰:高纯水中痕量钠离子检测技术的研究.热力发电,2003,32(2):58-59
[3]郭静,薄咏梅,张东才:钙离子信号与细胞凋亡.生物物理学报,2005,21(1):1-28
[4]贺欣:镁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7):74-77
速率
增益
补偿
5
25
(省缺值)
点击“确认”,设置完毕,准备进行样品测试工作。
(2)在储液瓶和检测池中各加入约2/3体积的电泳运行液。毛细管柱一次用0.1mol·L-1NaOH溶液、超纯水和运行液各冲洗约2min。毛细管柱的一端插入储液瓶中,另一端插入检测池的不锈钢引导针中并与检测电极保持接触。将高压电源的“分离/进样”按钮按向“分离”位置,这时可观察到显示高压的数码表上显示电压值-15kV(如不是,需用“分离电压”旋钮调节到该电压值),同时显示电泳电流的数码表上显示电流值2.0A左右。点击“毛细管电泳数据工作站”工具栏中的“背景”图标,背景测试完毕后弹出一个结果框显示当前的背景值,按“确认”键后该值自动作为“参数设置”中的“补偿”值,进行背景扣除。点击工具栏中的“启动”图标,这时记录开始,可观察到屏幕上显示出基线。待基线稳定后(一般需要20min),将“分离/进样”按钮按向“进样”位置,准备进样测试。
3.2.4本实验的定量分析为何要采用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可以准确对待测阳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通过观察电泳峰的峰高变化就可以判断出对应的阳离子种类,快速简单。记录加入单个标准离子溶液,根据电泳峰的峰高就可以很快计算出阳离子的含量,且结果较为准确。
3.2.5产品质量标准规定饮用纯净水中K+、Na+、Ca2+、Mg2+离子的允许量是多少
1.0×10-4mol·L-1K+、Na+、Ca2+、Mg2+单一标准溶液;
1.0×10-4mol·L-1K+、Na+、Ca2+、Mg2+混合标准溶液;
样品溶液:中大逸仙泉瓶装纯净水(稀释30倍)。
2.2仪器
CES2003毛细管电泳仪、熔融石英毛细管(50cm×50μm)、超声波清洗器、微量移液器、聚乙烯塑料瓶。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分离检测水中阳离子
摘要本实验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法,以0.1mol·L-1Tris溶液和0.1mol·L-1酒石酸溶液为电泳运行液,运用标准加入法,对中大逸仙泉瓶装矿泉水中的K+、Na+、Ca2+、Mg2+四种离子进行直接分离和检测。最后测得K+、Na+、Ca2+、Mg2+四种离子浓度分别为24.0mg·L-1、6.48mg·L-1、4.8mg·L-1和19.6mg·L-1,其中K+和Mg2+含量相对理论值偏高。
3.2.3毛细管电泳的进样方法还有哪些,它们各有何特点
(1)流体力学进样法:特点:进样端加气压、出口端抽真空、虹吸法进样,进样量小;
(2)扩散进样:特点:消除淌度不同的组分进样量不同,定量性好,速度较慢;
(3)电渗流进样:特点:带不同电荷的组分进样量不同,精密度差且线性范围窄,操作简单;
(4)注射器进样:特点:容易控制,重现度高,对注射器要求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