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著名数学家的个传奇小故事

著名数学家的5个传奇小故事很多伟大的数学家有一些传奇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不是无意义的琐碎,也不是一些让人盲目追求的癖好。
而且一些高贵的品质和令人称艳的能力,让我们对其敬仰,这些伟人也会因此成为我们的偶像,让孩子有一个追逐的目标。
如果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的,对数学没兴趣,就让孩子一起看看数学家的故事吧!Top1:伽利略质疑权威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
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
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
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
”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
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Top2:小欧拉怀疑上帝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
有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
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
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孩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
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
【名人故事】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名人故事】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在数学史上,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被誉为“数学之王”,他的数学成就被世人广泛认可,并且对数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良多。
让人惊叹的是,他的数学才能早在八岁时就已经展现出来。
据说,高斯八岁那年,他在喀尔巴阡山的一所小学里,当时的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难题,结果大多数同学都束手无策,可是高斯却根据自己的思考得出了一个答案。
这个小小的故事,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但回顾当时的情景,我们不禁感到震惊:八岁的孩子居然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数学天赋得出了一个数学定理,这是何等的惊人!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个惊人的故事。
高斯生于1777年,出生在德国的布伦瑞克,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
据说,高斯三岁时,他的父母使他上了学,在第一天上学的路上,他的母亲对他进行了一次古怪的测试,她给高斯一张纸,让他计算100以内所有数的和,结果高斯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计算出了答案。
这一幕让人们对他的智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那时起,高斯的数学才华就一直备受关注。
而最为令人震惊的是,高斯在八岁时就已经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数学才能。
在那所小学里,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有关数学的难题:计算1加到100的和。
其他学生们犯难了,开始进行繁杂的计算,可是高斯只用了一会儿的时间就得出了正确的答案:5050。
当时的老师颇为惊讶,可是高斯并没有引起很多的关注,大家只是觉得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备受关注的是,高斯竟然是通过一种非常聪明的方法得出了这个数学定理。
据说,高斯借助了他父亲的数学专业书籍,通过一种叫做“等差数列求和”的数学方法,轻松地得出了该定理。
所谓的等差数列,就是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都是一个常数。
而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正是通过数列项数和首尾两项之和乘以项数的一半得出。
高斯聪明的利用了这个方法,迅速计算出了1加到100的和。
就是这个简单而聪明的方法,使得高斯能够轻松解答老师出的这个数学难题。
高斯八岁时的数学成就是何等的惊人!这个小小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他卓越的数学头脑和非凡的智慧。
中外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

中外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小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小故事(一)1933年1月,希特勒一上台,就发布第一号法令,把犹太人比作“恶魔”,叫嚣着要粉碎“恶魔的权利”.不久,哥廷根大学接到命令,要学校辞退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纯犹太血统的人.在被驱赶的学者中,有一名妇女叫爱米·诺德(A.E.Noether 1882—1935),她是这所大学的教授,时年5l岁.她主持的讲座被迫停止,就连微薄的薪金也被取消.这位学术上很有造诣的女性,面对困境,却心地坦然,因为她一生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诺德生长在犹太籍数学教授的家庭里,从小就喜欢数学.1903年,21岁的诺德考进哥廷根大学,在那里,她听了克莱因、希尔伯特、闽可夫斯基等人的课,与数学解下了不解之缘.她学生时代就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25岁便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女数学博士.诺德在微分不等式、环和理想子群等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当时妇女地位低下,她连讲师都评不上,在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强烈支持下,诺德才由希尔伯特的“私人讲师”成为哥廷根大学第一名女讲师.接下来,由于她科研成果显着,又是在希尔伯特的推荐下,取得了“编外副教授”的资格,虽然她比起很多“教授”更有实力.诺德热爱数学教育事业,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她终生未婚,却有许许多多“孩子”.她与学生交往密切,和蔼可亲,人们亲切地把她周围的学生称为“诺德的孩子们”.我国代数学家曾炯之就是诺德“孩子”们中的一个.在希特勒的淫威下,诺德被迫离开哥廷根大学,去了美国工作.在美国,她同样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同样有她的“孩子们”.1934年9月,美国设立了以诺德命名的博士后奖学金.不幸的是,诺德在美国工作不到两年,便死于外科手术,终年53岁.她的逝世,令很多数学同僚无限悲痛.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发表悼文说:“根据现在的权威数学家们的判断,诺德女士是自妇女受高等教育以来最重要的富于创造性数学天才.”数学小故事(二)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数学历史短故事

1、高斯巧解算术题高斯在数学和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特殊的影响力,被列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高斯从小就是一个爱动脑筋的聪明孩子,他在8岁时就发现了数学定理。
当时高斯上小学,老师在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从1+2+3……一直加到100为止。
老师想这道题足够这帮学生算半天的,他也可以得到半天悠闲。
哪知过了一会儿,小高斯就举起手来,说他算完了。
老师一看答案,5050,完全正确。
老师惊诧不已,问小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
他就说先算1+100=101,2+99=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因此结果是5050。
这就是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巧解算术题。
2、阿基米德测皇冠阿基米德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知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测皇冠的故事了。
传说希伦王召见阿基米德,让他鉴定纯金王冠是否掺假。
他冥思苦想多日,在跨进澡盆洗澡时,从看见水面上升得到启示,作出了关于浮体问题的重大发现,并通过王冠排出的水量解决了国王的疑问。
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3、牛顿煮怀表牛顿作为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被誉为是“物理学之父”。
其实牛顿除了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外,还是一位数学家,其创立了微积分。
说起数学家的故事,想必不少人想到了牛顿煮怀表这个故事。
牛顿醉心于科学研究,工作时十分投入。
一次,牛顿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煮鸡蛋。
突然,锅里的水沸腾了。
牛顿赶忙掀锅一看,“啊!”他惊叫起来,发现锅里煮的是一块怀表。
原来他在专心考虑问题时竟心不在焉地随手把怀表当做鸡蛋放进了锅里。
4、泰勒斯量金字塔关于数学的经典故事,有不少,泰勒斯便是第一个测量出金字塔高度的人。
几何学家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有“科学之父”和“希腊数学的鼻祖”美称的伟大学者。
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著名数学家的5个传奇小故事

著名数学家的5个传奇小故事很多伟大的数学家有一些传奇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不是无意义的琐碎,也不是一些让人盲目追求的癖好。
而且一些高贵的品质和令人称艳的能力,让我们对其敬仰,这些伟人也会因此成为我们的偶像,让孩子有一个追逐的目标。
如果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的,对数学没兴趣,就让孩子一起看看数学家的故事吧!Top1:伽利略质疑权威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
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
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
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
”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
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Top2:小欧拉怀疑上帝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
有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
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
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孩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
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龙源期刊网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作者:来源:《小天使·四年级数学人教版》2010年第02期1785年,8岁的小高斯在德国农村的一所小学里念一年级。
数学老师是城里来的。
他有一个偏见,总觉得农村孩子不如城里孩子聪明。
不过,他对孩子们的学习,还是严格要求的。
他最讨厌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常常用教棍敲打他们。
孩子们很爱听他的课,因为他经常讲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有一天,他出了一道算术题。
他说:“你们算一算,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谁算不出来,就不准回家吃饭。
” 说完,他就坐在椅子上,用目光巡视着趴在桌上演算的学生。
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小高斯站了起来,手里举着小石板,说:“老师,我算出来了……”没等小高斯说完,老师就不耐烦地说:“不对!重新再算!”小高斯很快检查了一遍,高声说:“老师,没错!”说着走下座位,把小石板伸到老师面前。
老师低头一看,只见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5050”,不禁大吃一惊。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复杂的数学题,一个8岁的孩子,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算出了正确的得数。
要知道,他自己算了一个多小时,算了三遍才把这道题算对的。
他怀疑以前别人让小高斯算过这道题。
就问小高斯:“你是怎么算的?”小高斯回答说:“我不是按照1、2、3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加的。
老师,你看,一头一尾的两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时101,3加98也是101……一前一后的数相加,一共有50个101,101乘50,得到5050。
”小高斯的回答使老师感到吃惊。
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种算法。
他惊喜地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才认识这个穿着破烂不堪、砌砖工人的儿子。
不久,老师专门买了一本数学书送给小高斯,鼓励他继续努力,还把小高斯推荐给当地教育局,使他得到免费教育的待遇。
后来,小高斯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高斯定理”。
【名人故事】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名人故事】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也被誉为现代数学之父之一。
他生于1777年,逝世于1855年,享年77岁。
高斯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他的数学才华在八岁时就开始展露出来。
高斯八岁那年,他正在一家小学上学。
一天,他的数学老师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目,要求计算从1到100所有整数的和。
老师希望通过这个题目来考察学生们计算的能力和耐心。
对于高斯来说,这个问题简直是小菜一碟。
高斯只用了几秒钟就给出了答案:5050。
其他的学生都对高斯的回答感到非常的惊讶,他们不明白高斯是如何在短时间内算出这个结果的。
于是,他们询问高斯的计算方法。
高斯解释说,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可以用这个规律直接计算出从1到任意正整数n的和。
他发现,这个和可以表示为n乘以(n+1)除以2。
其他的学生仍然难以理解高斯的计算方法,但他们被高斯的聪明才智所震撼。
这个小小的数学定理,成为了高斯智慧的见证,奠定了他成为伟大数学家的基础。
从那以后,高斯的数学天赋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他在小学时迅速掌握了基础的算术知识,并开始自学更高深的数学课程。
这使得他得以进入格丁根大学(今日的哥廷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在格丁根大学,高斯继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他在短时间内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引起了教授们的高度关注。
后来,他受教授们的赏识,得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并开始了他辉煌的数学事业。
高斯以其卓越的数学成就和贡献,被誉为数学史上的巨人。
他在数论、几何学、力学等领域作出了重要的发现和贡献。
他的工作影响了世界数学的发展,并为后来的数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高斯的故事告诉我们,天才并非一夜之间而成,它需要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以及持续的努力和学习。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
高斯的八岁时的发现,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定理,更是一个关于智慧和才华的证明。
数学名家的故事简短

数学名家的故事简短1.简短数学名人的小故事【20字左右】急1.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
他一边帮父亲看店,一边依旧不忘学习。
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
没有书,没有纸没有笔,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数学家高斯在高中时,每天晚上老师都会给他一两个比较难的题目让他去练,但他基本上都能很快解决,但是一天,老师给了一个题,他用了一个晚上才做出来,后来到学校一问老师,才知道,那个题目是老师不小心夹进去的,那是个世界上的数学难题,已经困扰了数学家100多年了。
拓展资料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2.古今中外名家的数学故事简短1.华罗庚沉迷算数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
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
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
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
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
“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
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
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