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树和落叶树分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落叶树与常青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落叶树与常青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涉及章节为《大自然的秘密》,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落叶树与常青树”的区别和特征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它们。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落叶树和常青树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树叶、树枝)、模型(落叶树和常青树的模型)。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树木,引导幼儿注意树叶的颜色、形状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落叶树和常青树的PPT,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根据观察和比较,回答问题。
(2)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和彩泥,让幼儿动手制作落叶树和常青树的模型。
六、板书设计1. 落叶树:树叶颜色随季节变化,秋季落叶树木生长周期短2. 常青树:树叶颜色四季常绿树木生长周期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特点。
画一幅落叶树和常青树的画,用颜色和形状表现出它们的不同。
2. 答案:见幼儿收集的树叶实物和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落叶树和常青树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植物园,实地观察落叶树和常青树。
开展“我心中的大树”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互动性。
4. 随堂练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5. 板书设计的简洁与明了。
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亲子互动性。
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绿树教案与反思精编版

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绿树教案与反思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绿树》教案与反思活动意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树,千姿百态,随着季节轮换树还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树叶随风飘落,还有一些树没有落叶子。
孩子们有着去了解和探索的兴趣,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落叶树和常绿树》。
让孩子在认识树的基础上,抽象出一些树普遍特征,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比较,从而认识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来解答自己的疑问。
知道秋天,并不是所有的树都变黄落叶的,有些树一年四季常绿,秋天也不例外,这些树叫常绿树。
而到秋天就枯黄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活动目标:1、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着特征。
2、感受树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和好处。
活动准备:各种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树叶,两张特征显着的树的图片。
一、经验回顾、周围的树1.(出示汉字“树”)你在哪里看见过树?小结: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有树。
2.这些树中,你认识哪些树?3.柳树冬天是什么样子?(1)认识落叶树出示两张图片,看一看这两种树有什么不一样(出示柳树图片)你认识这棵树吗这是什么树瞧,这棵树怎么样了呢(认识新词光秃秃——光秃秃就是树叶都掉光了),对了,这棵树上光秃秃的,他难道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光秃秃的那它什么时候长叶子的呢(幼儿说)原来,柳树春天也是这样茂盛,为什么现在会变的光秃秃的呢(树叶掉下来了)小结:像柳树这样到了春天树叶都发芽,到了冬天树叶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让孩子多说几遍名称。
(2)认识常绿树(指着香樟树)你们认识这棵树吗?这是我们江阴的市树——香樟树,是什么你发现香樟树上的树叶都怎么样呢香樟树上长着许许多多的树叶,我们可以叫它茂盛,叫什么难道香樟树一年四季都不掉叶子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原来香樟树也会掉叶子,可是它掉了叶子之后,树上还有叶子吗(有)小结:想香樟树这样,一年四季都有绿绿的叶子的树,我们叫它常绿树。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落叶树与常青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落叶树与常青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落叶树与常青树”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落叶树和常青树的生长特点、分类以及它们在四季变化中的不同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生长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植物世界的兴趣。
3.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落叶树和常青树在四季变化中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掌握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基本概念及其生长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树叶标本、图片、PPT、黑板、粉笔。
幼儿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树木,引导他们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树叶会变色,有的树叶却不会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树叶标本,讲解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定义及生长特点。
(2)通过PPT展示四季中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变化,让幼儿观察、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2)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巩固知识(10分钟)(1)教师提问:“我们周围有哪些落叶树和常青树?”引导幼儿观察户外树木,进行分类。
(2)幼儿进行树叶粘贴画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落叶树与常青树》2. 内容:(1)落叶树:秋天树叶变黄,冬天树叶掉落。
(2)常青树:四季树叶都是绿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周围的树木,区分落叶树和常青树,并记录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发现了一棵落叶树,它的树叶在秋天变成了黄色,冬天掉落了。
我还发现了一棵常青树,它的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落叶树和常青树的特点。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青树优质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青树优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自然与科学》教材第五册第四章《树木的奥秘》,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定义、特点、分类及生态环境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常见的落叶树和常青树,认识到树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及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树木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落叶树和常青树的生长特点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教学重点: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定义、分类及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树叶、树干等)、挂图。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里的树木,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树叶在秋天会变色,而有的树叶不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基本概念、生长特点,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两者的区别。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树木,让学生亲自收集树叶,对比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叶子特点。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巩固对落叶树和常青树的认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树叶,介绍树叶的特点,增强课堂互动。
六、板书设计1. 落叶树和常青树2. 内容:(1)定义(2)生长特点(3)分类(4)生态环境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定义及生长特点。
(2)请举例说明落叶树和常青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 答案:(1)落叶树:在秋季落叶的树木,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
常青树:四季常绿,生长周期长,适应力较弱。
(2)落叶树和常青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保持水土流失,减缓气候变化,提供生物多样性等。
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青树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落叶树和常青树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手册》第四章“多彩的植物世界”,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落叶树和常青树。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两种树的基本特征,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这两种树。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基本特征。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树木,引导他们发现树木之间的不同。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基本特征,让幼儿了解并掌握这两种树的区别。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让幼儿用画笔记录下他们所观察到的落叶树和常青树的特征。
4. 小组讨论(10分钟)6. 创意制作(15分钟)让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一张关于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创意画。
7. 作品展示(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意和心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大班科学活动——落叶树和常青树2. 内容:落叶树:秋天树叶变黄,冬天树叶掉落常青树:四季树叶都是绿色3. 插图:展示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实物图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树木,区分落叶树和常青树,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我在小区里找到了一棵落叶树和一棵常青树。
落叶树的树叶在秋天变成了黄色,冬天树叶掉落;而常青树的树叶四季都是绿色。
2. 作业要求:字迹清晰,描述准确,能够体现观察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在观察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幼儿园大班教案《落叶树和常青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落叶树和常青树》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季自然景观的变化,培养幼儿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2.学习区分落叶树和常青树,学习树叶的形态和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正确处理落叶的意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学习简单的英语单词。
二、教学内容1.秋季的变化2.常见植物:落叶树和常青树3.树叶的形态和特征4.正确处理落叶的方法三、教学步骤1.引入环节老师出示一张描绘秋天自然景观的画作,让幼儿参与观察,看看这幅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引导幼儿了解秋天的气候和植物的变化。
2.主体内容(1)讲解常见植物:落叶树和常青树介绍常见的落叶树种类:黄桷、枫树、橡树等。
讲解落叶树的叶片是如何变化的,什么时候会掉落。
介绍常见的常青树种类:松树、冷杉、柏树等。
讲解常青树的叶片不会随着季节变化,始终保持绿色。
(2)观察树叶老师给孩子们每人一张落叶和一张常青树的叶子,引导幼儿比较两种叶子的不同点和相似点,帮助幼儿判断两种叶子属于哪种树。
利用实物贴画,帮助幼儿学习叶子的形态和特征。
(3)正确处理落叶讲解落叶处理的方法,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引导幼儿了解落叶可以变成肥料,对环境有利。
3.巩固环节利用小游戏,复习幼儿学习的知识。
4.反思在整个课程中,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通过观察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幼儿的兴趣。
但是,我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幼儿不太愿意参与,需要引导鼓励;还有部分幼儿学习英语单词不够认真,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更加注重巩固。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与评析:落叶树与常青树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与评析:落叶树与常青树设计意图:深秋正是季节交替进行的时节,幼儿园里原先的一些树叶都纷纷掉落下来。
在平时外出散步的时候,孩子们会在落叶的草地上打着落叶仗,观察着树的变化。
因此,选择在这个时机进行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是再恰当不过了。
其次,这个活动内容选自新教材学习活动中的内容,在整合精神的引导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身边的直接可探索的材料,来激发孩子们的观察比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在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与优美的音乐和诗歌渲染成的一个有意思的活动。
活动的难点在于孩子们需要在具体的树叶间做对比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下位概念——落叶树和常绿树两个特征的概括。
我试图运用实物观察比较、同伴共同验证的方法帮助孩子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明显的普遍性特征,在认识周围的世界的同时慢慢习得一些逻辑思维的方法。
活动目标:1、关心树朋友的变化,学习比较、概括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明显特征。
2、活动中能积极交流并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各种树叶活动过程:一、说说树朋友的变化1、最近我们都在观察了解你的树朋友,那就说说你的树朋友吧!2、诗歌小结二、议议两类树的不同1、刚才有的孩子说树朋友落叶了,那你们的树朋友是不是都落叶呢?2、听听落叶树和常绿树的话。
3、你能听出落叶树和常绿树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交替是什么意思?三、找找两类树叶的不同特征1、这些树叶你们都认识吗?这三片落叶树和三片常绿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2、观察要素:关注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是否指向-----类的概括。
3、交流梳理落叶树和常绿树不同特征。
4、验证表述各自的想法。
小结:如果看到树叶比较薄、暗、脆的树叶可能是落叶树;比较厚、亮、韧的树叶可能就是常绿树。
四、延伸活动你对树朋友还有什么想了解的?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叶树和常青树》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落叶树和常青树》大班科学教案:《落叶树和常青树》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落叶树和常青树的特征和区别。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落叶树和常青树。
2.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小动画,辅助解释概念。
3. 准备相关的绘画材料,让学生进行绘画活动。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5分钟)
1. 展示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是什么树。
2. 引导学生讨论,有哪些树在秋天会掉叶子?有哪些树不掉叶子?
探究活动:(15分钟)
1. 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小动画,解释落叶树和常青树的特征和区别。
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木,辨别是落叶树还是常青树。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找出学校周围的落叶树和常青树。
巩固活动:(20分钟)
1. 让学生用绘画材料绘制落叶树和常青树的图画。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自己绘画作品中的树是什么类型的树。
3. 引导学生讨论掉叶子的原因,如秋天天气变冷、秋风吹动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和模型、进行观察和比较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落叶树和常青树的特征和区别。
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绘画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树木的观察能力较差,需要进行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下次教学中,我将增加更多的练习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此外,我还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关注树木的生长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