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校园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校园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

校园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校园景观设计是大学和学校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

一个精心设计的校园景观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入读,提升学校的品质和影响力。

校园景观设计要求设计师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学习环境、社区需求和校园文化等因素。

在设计校园景观时,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第一,综合性的考虑校园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到整个校园生活场所。

教学楼、公共设施、宿舍区和校园绿地是学生生活中重要的地方。

设计师应该以学校的特点为基础,制定出整个校园景观设计方案。

尤其是要考虑到各个区域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在整个校园场所中的配合关系。

第二, 保持校园绿化校园景观设计是建立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之上的, 绿化带可以净化校园空气,吸收噪音,以及紫外线,形成了脱离城市生活之外的绿色天地。

这也是为什么校园景观设计中必须保持校园绿化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设计时可以加入比较适合当地气候的青草或者植物,让学校更加的生态美好。

第三, 引入艺术因素艺术元素是校园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是因素之一, 因为艺术元素可以增加校园的魅力。

校园景观的设计可以加入坐凳、花坛、水景等等美化设计, 这些设计可以以高品质的视觉效果吸引更多的学生,让他们在校园中形成一个强烈、愉悦的视觉感。

第四, 合理利用空间校园景观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园的局促占地以及校园现有的设施。

如果人口过多或者是空间过小,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学校建立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 这可以保证校园的建设不会因为以后的学生增加而必须大规模的重新建设。

第五, 注意可以交互性一个好的校园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交互需求。

把校园景观设计成为一个学生可以交流、玩乐、学习的地方,这样学生在校园中的活动心情就会更愉悦。

校园景观设计中可以将多个生活元素相结合,比如休闲区、活动区、阅读区域等等,这些匹配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校园的文化氛围。

第六, 考虑未来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校园景观设计应该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性。

这样学校不仅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通过景观设计得到一种优美和悦人的自然环境,还能有利于保持校园的健康发展。

校园景观设计优秀方案

校园景观设计优秀方案

校园景观设计优秀方案一、设计理念1.生态优先:在设计中,我们将充分考虑生态因素,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注重植被搭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2.功能分区:根据校园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满足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休闲的需求。

3.美学价值:注重景观的美学效果,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融入传统元素,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景观。

二、具体设计方案1.入口景观区(1)设置大型景观雕塑,展现学校特色和历史底蕴。

(2)建设喷泉广场,增加视觉效果和氛围感。

(3)设置休息区,配备座椅、凉亭等设施,方便师生休息。

2.学术区(1)打造中心花园,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和花卉,形成四季景观。

(2)设置学习长廊,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

(3)利用地形,建设阶梯式绿地,增加立体感。

3.生活区(1)建设休闲广场,配备健身器材、休息座椅等设施。

(2)设置户外烧烤区,提供师生聚餐、活动的场所。

(3)种植蔬菜、水果等植物,打造校园采摘园。

4.运动区(1)建设标准化运动场,满足师生运动需求。

(2)设置户外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丰富运动项目。

(3)利用地形,建设登山步道,提高师生身体素质。

5.生态保护区(1)保留原有植被,增加生态湿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设置观鸟台、观景台,提供观赏自然风光的场所。

(3)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三、施工与维护1.严格遵循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选择专业绿化公司进行植被种植,保证成活率。

3.建立健全校园景观维护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养护。

四、预期效果1.提升校园整体环境,提高师生生活质量。

2.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形象。

3.丰富校园活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

4.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站在未来的校园景观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阳光、绿树、清新的空气,这里将成为师生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这个优秀方案变为现实!注意事项一:植被选择与搭配解决办法:得考虑到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植被。

校园景观设计 (2)

校园景观设计 (2)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是指在校园环境中针对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要素以及人文建筑、道路、广场等人工要素进行规划和设计,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美丽、舒适和宜人的校园环境。

校园景观设计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校园景观设计要素:
1. 植被设计:通过合理的植被布局和景观绿化,增加校园绿色空间,提供舒适的自然氛围,并创造宜人的休闲和学习环境。

2. 道路与交通设计:合理规划道路、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确保交通运行的顺畅和学生的安全。

3. 水体设计:利用水体景观,如湖泊、喷泉和小溪等,增加校园的美感和活力,并提供学生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4. 广场和社交空间设计:设计各种大小的广场和露天休闲区域,供学生集会、社交和休闲活动使用。

5. 艺术装饰和雕塑设计:通过艺术品、雕塑和其他装饰元素,增加校园的艺术氛围和个性化。

6. 设施和设备布局:合理规划校园建筑、设施和设备的布局,方便学生使用,并提供各种功能区域,如图书馆、实验室和运动场所。

校园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活动,以及校园的规模和地理环境。

通过合理而创造性的设计,可以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并提供一个舒适和宜人的校园环境。

校园景观设计 ppt课件

校园景观设计 ppt课件

The scenery here is exceptionally beautiful.
24
2021/2/5
Bauhinia variegata 宮粉羊蹄甲
产地 中国南部,分布产于黄河流域。 花期全年,3月最盛 花期长。每年由十月底始花,至第二年五月终花 蔷薇目 豆科
The scenery here is exceptionally beautiful.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1/2/5
4
基地情况 景观总平面 功能分区 道路交通
2021/2/5
目录
CONTENT
绿化景观 剖立面图 效果图 鸟瞰图
5
2021/2/5
PART 1
前期调研及基地情况
THE Scenery DESIGN
6
ABOUT
2021/2/5
The scenery here is exceptionally beautiful.
9
ABOUT
调研照片
河岸边的绿植种类选择不恰当,分布方式过于简单,使河岸看起来荒芜和垃圾堆积。
2021/2/5
The scenery here is exceptionally beautiful.
上课去教学区道路交通
2021/2/5
现有交通道路 设计增加交通 道路
22
2021/2/5
PART 5
绿化景观图
THE Scenery DESIGN
23
2021/2/5
Erythrina speciosa 象牙花
原产地 为南美 属蝶形花科 小型落叶乔木 最高可达四米 互生的复叶由三片呈阔披针状的小叶组成

三所著名大学景观设计案例

三所著名大学景观设计案例

北京大学留学生公寓景观 设计方案景观总鸟瞰图
未名湖北岸景观
LOGO
(七)校园的植物配置 1.校园植物配置基本情况
从彩色航空照片上看北大,校园环境像绿色的海洋,建筑、道路、湖水 镶嵌在浓密的绿树丛中,一派舒适、优美、壮丽的园林化校园景象尽收眼底。
经计算校园本部绿化覆盖面积为35.52公顷,占总陆地面积的41%,其中 教学区37%,燕南园区67.7%,学生生活区25.9%,镜春园,朗润园区53.7%,未 名湖区63.7%。校园绿化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美、舒适、健康的生态环境。
本科生导师制是北大所首倡的。导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大学 尤其是在北大的学习、生活,指导学生选课、选专业方向。北大鼓励学生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尽早进实验室适当参与科研工作,以提高学生的专 业兴趣,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
“数学与哲学”、“法律与经济”……在校的北大学子可跨学科学习。
未名湖
•山林野趣的山地风景林未名湖环周800多米长的延绵山丘岗 阜的绿化,已形成一片气势壮阔的山地风景林,增强了山丘之 势,成为未名湖景区巨大的天然屏障,障去了人流众多、建筑 密集、体量庞大的教学区,公用设施区,衬托出了坦荡的未名
湖、挺拔的水塔、端丽的“一体”、古朴的花神庙以及曲折 的湖岸,把风格多样的诸景点联系协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 全区景观简洁概括。
(六)燕京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LOGO
1928年,燕京大学经过一次次空间拓展,燕京大 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园区,统称燕园,校园用地规模 约104公顷。
主持燕京大学校园创始规划设计的是美国建筑师 亨利·墨菲,他根据现代大学应有的设备和要求,采 用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和造园艺术的手法,创建了一座 美丽的校园。校园规划设计特点有:

校园中庭环境设计方案

校园中庭环境设计方案

校园中庭环境设计方案校园中庭环境设计方案700字为了创造更加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提高师生们的生活质量,我校计划对校园中庭进行环境设计。

下面是我们的设计方案。

一、景观设计:1. 栽培绿植:我们计划在中庭的角落和空地上栽培各种绿植,包括花草、灌木和小树。

这些绿植可以增加氧气含量,净化空气,创造出一个清新的氛围。

2. 水景设计:我们打算在中庭安装一个小型喷泉或者人工湖泊,增加校园的水景氛围。

水景可以给人们带来清凉和放松的感觉,也可以吸引一些鸟类和小动物来访,增加中庭的生物多样性。

3. 躺椅和休闲区:在中庭的一角,我们计划设置一些躺椅和休闲区,供师生们休息和放松。

这些座椅可以是木质的,也可以是铁质的,都要保证舒适性和安全性。

二、光线设计:1. 透明屋顶:为了让中庭更加明亮,我们打算使用透明材料搭建一块屋顶,使阳光可以透进来照射整个中庭。

这样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节约能源,也能提供一个自然、舒适的光线环境。

2. 灯光设计:在适当的位置安装一些灯光设备,用于夜间照明。

我们计划使用节能灯具,可以调节亮度和颜色,让中庭在夜晚充满温馨的氛围。

三、交通设计:1. 步道设计:在中庭设置一些石板或者木质的步道,引导学生们有序地走动,避免影响到绿地的生长。

同时,也为行动不便的人士提供便利。

2. 自行车停车场:我们计划设置一个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以鼓励学生们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来学校。

这样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也能节省学生们的时间。

四、功能设施:1. 亭子和休息区:在中庭的空地上建造一些亭子和休息区,供学生们用餐、自习或者休息。

这些区域可以设置一些桌椅和遮阳伞,让学生们在树荫下舒适地度过他们的时间。

2. 音乐播放设备:在中庭安装一些音乐播放设备,定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为师生提供一个悦耳的背景音乐环境。

总之,我们的校园中庭环境设计方案旨在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环保的校园环境,提高师生的居住和学习体验。

希望这个方案能够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和认可,共同营造一个宜居的校园。

校园景观设计设计案例PPT课件

校园景观设计设计案例PPT课件

2、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在校园整体设 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 果。
3、微观层次——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灰空间”一 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于室内外的过度空间,它的 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4Biblioteka 1、功能原则.2
一:设计理念
1、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且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校园特色:在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生态环境:校园规划设计中应结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4、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 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
.
13
优秀的校园景观案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沈阳建筑大学
.
20
.
21
.
22
瑞典Umeå 大学
.
23
.
24
.
25
.
26
.
27
心理安全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避免教室、图书馆、校园中的步行道、宿 舍区、校园操场以及其他会令师生感到不安的情况。如昏暗的灯光、狭窄的 甬道、刺鼻的气味、巨大的没有声音的空间等。不同形态的空间也会引起师 生情绪及心理上的不同体验,人人都希望安全、舒适、隐蔽的环境空间。人 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总希望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因此每一个人周围都有 属于自己的范围和领域,好像有个“气泡”一样,它实质是一个虚空间。另外, 在进行不同的活动,接触的对象不同“气泡”也不一样。因此,室外环境空间 的大小尺度、桌椅距离等都应按师生对环境的尺度需求及认知状态进行布置。 避免使用不稳定的形体,危险的没有围护的巨大空间等。

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一)

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一)

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一)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一、方案背景•为提升校园环境质量,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校园景观改造计划需要制定可行有效的设计方案。

二、方案目标•提升校园美观度,营造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优化校园空间布局,改善流线设计,提高校园可达性、安全性。

•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更多的户外活动场所。

三、设计内容1. 入口和广场设计•设计一个引人注目的校门入口,包括校名和校徽等元素。

•在校园核心区域建设一个宽敞的广场,作为学生休息、交流和举办活动的场所。

•安排合理的座椅和照明设施,增加广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 绿化景观设计•在校园各个角落增加绿植,包括花坛、花境和草地等。

•配备自动灌溉系统,确保绿植的生长带动植物多样性。

•添加小型景观元素,如喷泉、石桥等,提升校园的视觉享受。

3. 道路及步行系统规划•重新规划校园内道路和步行系统,确保流线清晰、连接畅通。

•设立人行道、自行车道和车辆通道的分隔,增加行人和交通的安全性。

•考虑校园内景点的分布,设计合理的观光路径,方便学生和游客观光游览。

4. 功能设施建设•增设户外休息区和阅读区,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

•建造集会场所,作为学生举行活动的地方,如户外舞台或露天剧场。

•确保道路和场所的无障碍通行,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便利。

5. 照明系统改进•更换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提高夜间照明效果。

•安排适当的照明系统,保障校园内各个角落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引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根据天气和场地使用情况进行照明管理。

四、预期成果•通过校园景观改造设计,将校园打造成一个宜人、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提升校园形象,增加校园美感,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增加校园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更多户外活动场所。

•优化交通系统,提高校园内的交通安全和便利性。

以上方案资料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方案需要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调整和制定。

五、实施步骤1.现场勘察和数据收集:对校园进行全面勘察,收集校园现状、流线数据以及学生需求等相关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景观与绿化植物的选择本网讯: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如果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还不足以成为优秀的校园设计。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功能应大于其传播知识的功能,这对校园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校园环境不仅要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的素质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

大多数人的一生至少要经历十多年的校园生活。

学校的建筑形态、场所氛围以及环境品质无不令人印象深刻。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好场所,优美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校园绿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学生的心身健康,陶冶情操,增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一、景观化校园的概念及意义(一)景观化校园的概念景观化校园是指: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这里所谈及到的“景观化”是一个动词,它反映了校园环境发展的持续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校园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

(二)景观化校园的意义1、环境品质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人类自我价值的膨胀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自然主义的复归及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家、人民对环境的要求深入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景观化校园设计正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环境品质的要求及人民对环境质量的渴求相适应;这也是保持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

2、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即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

景观化校园强调对校园使用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

3、过程的动态性景观化校园强调环境的改良,体现校园建设的经济性;而改良即是一种“修正主义”,通过非革命化的过程来达到革命化的目的。

这里面一定存在“互动”,“互动”即是学校各类成员的协作与参与。

在体现各类使用者利益的同时,人本主义得以贯彻,也使校园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达到统一。

4、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在校园价值的各关联要素中,不能厚此非彼,也不一定鱼与熊掌得兼。

景观化校园强调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使彼此能协调发展,互为补充,从而体现校园建设的和谐。

二、景观化校园对学校的综合作用(一)景观化校园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学习环境包括功能、设施、生态和场所精神。

在景观化校园中对这些要素给予合理安排与组织,会使环境合理化、生态化、人文化。

因此,景观化校园对于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素养,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

景观化校园的主旨是以人为本。

将校园环境各要素以人本主义为思考原则来组织,使学校环境真正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

例如在学校空间环境组织中,以“人性尺度”设置相应设施,创造出适合人活动的环境空间,使环境关爱人,这便是人与环境亲和的一种表现,也使人、自然、环境达到和谐。

景观化校园倡导自然主义,正是因为自然是个性的源泉,强调自然即强调特色。

在尽量保留校园本身自然形态与景观要素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处理,不仅使校园生态得以延续及改善,同时还达到塑造校园品牌特色目的,从而体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化校园可缓解师生心理疲劳,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

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寓教于乐,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

(二)景观化校园反映了校园文化与文脉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校园作为学校的物质财富之一,其环境本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

景观化校园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出发,继承并改善校园的物质环境,对校园特色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又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它提供了空间场所,记载了历史沧桑,展现了校园精神,孕育了校园文化。

因此,景观化校园对于反映与烘托校园文化有重要作用。

景观化校园强调文脉,它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

文脉是指“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

景观化校园在注重校园文化的同时尊重校园历史。

通过环境再创造,协调新旧景观,形成有机的校园整体。

这对于联络校友感情、突出校园的特色、创造校园品牌有重要作用。

(三)景观化校园是校园形象价廉物美的解决方案许多校园改造好大喜功,动辄大手笔、大动作,但景观化校园强调改良。

通过对原有景观的改造及新建景观的补充,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景观和校园形象。

景观化校园尊重自然。

针对校园的自然环境组织功能、营造空间、渲染氛围,减少对自然的人工处理及伤害,并充分利用自然的特色恩赐,体现校园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

景观化校园尊重文脉,强调对话与互动。

通过环境手段使新旧景观互为补充,风格有继承又有发展。

植物是有地域特点的。

景观化校园强调植物景观的作用,主张通过有地域性的植物种植形成校园特色。

路易斯·康说:“学校之初,乃是一个人坐在大树下,当时他不知自己是老师,他与别人谈论他的知识,这些人也不知他们就是学生”。

可见,校园植物对烘托人文环境,创造场所精神也有相应作用。

因此,植物种植作为一种廉价的环境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校园地域特征和人文风貌。

三、校园景观中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一)校园绿化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同学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姿,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使同学们学习轻松,老师们工作舒适。

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不仅会在闲暇时给同学们带来自然享受,还可以激发写作上的灵感。

勿庸置疑,校园绿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异常重要的。

(二)校园绿化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校园绿化应纳入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

大块绿化的设计,应考虑能给人以整体感。

2、艺术性:校园绿化主体要体现艺术性,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

既要注重整体规划,又要注意局部景点的艺术魅力。

3、实用性: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

(三)校园绿化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1、校园主体绿化植物应该有本校特色。

所选树种、花种要因地制宜,适合本地生长。

树种选择既要适应生态环境,又要能体现传统文化。

不仅要考虑到易成活、耐修剪、寿命长,又要顾及到物种的多样性,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化。

2、绿化树种应丰富多彩,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丰富学生的知识。

若条件许可,应种植不同叶型、树型、花型、果型和不同花期的树种,但应注意不宜种植多刺、有恶臭、易引起过敏的树种。

3、要注重树木的环保效应。

树木、草地、花卉均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等)。

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降温、滞尘、减噪、杀菌、增加空气湿度等生态功能。

(四)各功能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校园规划建设中常分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宿舍区、教工生活区等。

由于各区的功能不同,绿化也应因地制宜。

在不同功能区的绿化中,不应只是用植物改善环境、而是应利用植物创造环境,挖掘校区植物配置的新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

校园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应依据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

科学性是指适地适树,注意其生态习性。

艺术性是指运用美学原理,对树木花草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利用对比、烘托、均衡等艺术手法,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杜绝苗圃化、造林化的种植方法。

现将校园主要区域的植物品种的选择及配植方法分述如下:1、门前区高校大门至学校主体建筑之间的空间,在功能上主要是满足人流、车辆的集散,对于突出校园的风格面貌、文化特色及对整个城市空间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门前瞬间人流量大,与城市道路绿化联系密切及在校园内处于重要位置等特点,植物配植应简洁、明快、大方、自然,突出高等学府的文化氛围。

门前设有广场的校园,应设重要景点作为门前区的主景,避免一览无余。

这种形式的植物配植应注意竖相与横向的对比,植物要低矮、整齐,可布置成大面积的草坪,也可用月季、红花酢草浆及宿根花卉布置成大型花境。

两侧行道树可选用树形较好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总的原则是开阔、大方,烘托主题。

另—种布置方法是从校门口到教学楼中央大道上用行道树构成宽阔的绿色通道,使环境显得安静、严肃。

2、教学科研区教学科研区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区,也是校园绿化的精华所在,许多重要景点都集中于此。

此区的植物功能上应形成幽静美丽的环境,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

在校园平视或在楼上俯视,都能取得最佳观赏效果。

由于此区是师生休息、游乐的中心,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的布局,设置水面、花架、亭廊、坐凳等,各园林小品之间用树木与花草结合在一起。

水池中可种水生植物,岸边可种植扶芳藤、蔷薇等藤本植物,使水面自然入画。

面积较大的空间可布置成自然式的起伏地形,以草坪为基调,点缀法桐、雪松、合欢等树姿优美的乔木,形成疏林草坪。

绿地内的花架旁应种植紫藤、葡萄、凌霄等攀援植物,形成绿茵花廊。

亭榭四周可布置白皮松等常绿树。

配置蜡梅、紫薇、丁香等。

使季相变化明显,丰富空间内容。

适当种植合欢、三角槭、栾树等,用以遮阴和创造一种幽静的环境。

也可用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等常绿灌木,围成半封闭的空间,宜于学生学习、乘凉。

此外,绿地内应广植花灌木,花开不断。

该区与校园大道、运动场地相邻部分可用桧柏、大叶女贞等构成高篱,起到防尘、防噪的隔离作用。

3、学生生活区该区的绿化功能是创造安静、卫生的环境,便于学习休息。

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及学校运动场普遍紧张的状况,留部分活动区。

植物配置的原则应简单、实用、抗破坏,采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

如沿宿舍四周砌筑花池,种植一些低矮的花灌木,如金钟、丝兰、珍珠梅、龙柏球等,既不影响室内通风透光,又具有美化效果。

楼前有较大场地的宿舍区,可种植树冠较大的落叶乔木,既便于学生在大树下活动,还可遮阴、纳凉。

在楼墙适当位置可种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增加立体绿化面积,也可起到防晒、降温的作用。

由于宿舍区人流集中,活动频繁,管理不便,不宜种植草坪及珍稀植物。

4、校园道路的植物配置校园的道路通常分为主干道、支路和绿地小径。

主干道绿化应以遮阴为主,支路、小径以美化为主。

主干道行道树可选用水杉、银杏、白蜡、合欢、栾树、楝树等落叶乔木,短距离的重要路段也可选用雪松、白皮松、华山松等常绿乔木。

道路外侧应留有带状绿地,配置草坪、酢浆草等地被植物或花灌木,以打破干道的规则平直。

支路及小径的路旁绿化应活泼有变化,根据路段不同可分段种植不同品种,组成的不同景区。

一般选用常绿树与花灌木,也可用常绿树与花灌木间植,如桧柏与红叶李,龙柏与蔷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