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标点题总结

合集下载

标点病句及答案

标点病句及答案

标点病句及答案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标点病句及答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标点病句及答案,欢迎阅读标点病句及答案11.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二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B.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C.写景即抒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D.春天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2.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 )A.“你的文章立意不错。

”他真诚地说:“只是,文笔有些欠佳。

”B.《一生有你》这首歌真的很好听。

C.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所言不虚啊。

D.微笑着面对生活,是一种淡定;微笑着面对失败,是一种成长。

3.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D )A.“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B.今日大扫除,一组扫地,二组擦地,三、四组擦墙。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先生的《自嘲》。

D.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

4.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 C )A.我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有香蕉、苹果,还有桔子。

B.奶奶说:“你今天的作业写完了吗?”“写完了。

”我答道。

C.“天津日报”上刊登了她的作文《小草赞》。

D.梅与雪比,不如雪白;雪与梅比,不如梅香。

5.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 C )A.雉鸡、野兔要白天打,叫打坡; 野猪、狐、狼要夜里打,叫打猎。

B.我的作文在这次“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C.“你可太气人了!”他生气地喊。

“你赔我的课外书!”D.《静听花开》是我们的班刊。

6.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不能不说这不是一本好书,所以我一定要买下来。

B.是否静心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通过老师的讲解,令我恍然大悟。

D.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错误的学习方法。

7.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两个新老朋友的做法真是鲜明的对比呀。

B.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C.我们不得不说你有很大的进步。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方法总结与练习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方法总结与练习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方法总结与练习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方法总结与练习在三年级语文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许多病句,如错别字、语法错误、表达不清等问题。

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病句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和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修改方法,并提供相应的练习。

一、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1. 错别字病句:错别字是指字形、字义或者字序有误的情况。

修改方法是认真审查写作中的每个字词,特别是容易混淆或写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学好正确的写字技巧。

例子:原句:她作业写得很仔细。

修改后:她作业写得很认真。

2. 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句子的意思和表达,使用不当会使句子含义模糊或表达不清。

修改方法是学习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等的使用,以及逗号、冒号、分号等的使用。

例子:原句:他很高并且很帅。

修改后:他很高,而且很帅。

第1页/共4页3. 语序问题:语序指的是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

中文语序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有时候会有变化,如下面的例子。

修改方法是认真审查句子中的词语顺序,确保句子表达的准确和清晰。

例子:原句:水在地面上流。

修改后:地面上水流。

4. 同音字混淆: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

在写作中,容易将同音字混淆,造成语义的错误。

修改方法是学习同音字的区别和正确使用,可以借助工具如字典等进行查询。

例子:原句:她很可爱,我很喜欢她。

修改后:她很可爱,我很喜欢他。

5. 词语搭配错误:词语搭配是指在句子中,词语的搭配应该符合语法和习惯表达习惯。

修改方法是学习各种词语的常见搭配,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避免使用不合适的搭配。

例子:原句:我把东西放入书包。

修改后:我把东西放到书包里。

二、练习题1. 下列句子中的病句是什么类型的,请修改并标明修改的错误类型。

(1) 哥哥站在窗口往下看。

(2) 小猫喜欢吃鱼其实家猫有点饱食。

(3) 爸爸给了我一百块我买了一本书。

语文常见的病句种类以及相关练习题目

语文常见的病句种类以及相关练习题目

语文常见的病句种类以及相关练习题目1.词性错误例:他很拼搏,为了他的目标不懈的努力。

改正:他很拼搏,为了他的目标不懈地努力。

练习题目:(1) 她喜欢跑步,每天都坚持去散步。

(2) 他的声音低低的,听上去很温柔。

2.主谓不一致例:我喜欢游泳、跑步和骑自行车是我的三项爱好。

改正:我喜欢游泳、跑步和骑自行车,它们是我的三项爱好。

练习题目:(1) 他和我去了公园,看到了很多花和树。

(2) 她喜欢唱歌、跳舞和打乒乓球是她的爱好。

3.成语使用错误例:这个问题很难,但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她身上下手。

改正:这个问题很难,但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下手。

练习题目:(1) 老师一直在向我们强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 她很聪明,很会掌握机会,所以在工作中很成功。

4.句子结构混乱例: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们需要做出决定,因为这个问题很麻烦。

改正:我认为我们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做出决定,因为这个问题很麻烦。

练习题目:(1) 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复习。

(2)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因为这个问题很紧急。

5.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例:她是一位辛勤工作的医生,从早到晚都在为病人诊治,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改正:她是一位辛勤工作的医生,从早到晚都在为病人诊治,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练习题目:(1) 我喜欢看书唱歌跳舞因为这些都是我爱做的事情。

(2) 她很努力工作,每天都将工作做得很好,是我们的榜样。

1. 主谓不一致的病句:病句示例:他们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为他们的队友拼尽了全力。

修改后:他们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队友拼尽了全力。

2. 句子结构混乱的病句:病句示例:为了赶时间,他连着跑带着跳地奔向火车站。

修改后:为了赶时间,他边跑边跳地向火车站奔去。

3. 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病句示例:她的妈妈经常叫她“傻瓜”,她一点也不知道这是一种贬义词。

修改后:她的妈妈经常叫她“傻瓜”,她一点也不知道这是一种贬义词语。

4. 形容词用词不当的病句:病句示例:那个小区的环境非常臭氧,居住在里面很难受。

六年级病句知识点总结大全

六年级病句知识点总结大全

六年级病句知识点总结大全病句是指在语法、逻辑和表达上存在问题的句子,使用病句会影响句子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病句知识点,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下面是六年级病句知识点总结大全:1. 主谓不一致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造成主谓不一致的错误。

例如:- 错误:我每天都帮他们做作业。

- 正确:我每天都帮他们做作业。

2. 缺少主语或谓语句子缺少主语或谓语部分,导致句子不完整或者语义不明确。

例如:- 错误:正在下雨。

- 正确:外面正在下雨。

3. 主谓宾不一致主语、谓语和宾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造成主谓宾不一致的错误。

例如:- 错误:我们每天吃饭后看电视。

- 正确:我们每天吃饭后看电视节目。

4. 时态错误句子中的动词时态与上下文不一致,导致时态错误。

例如:- 错误:昨天我明天去北京。

- 正确:昨天我去了北京。

5. 词义不当使用词语时意义不准确或使用错误的词语,造成词义不当的错误。

例如:- 错误:我想吃一个苹果香蕉。

- 正确:我想吃一个苹果或香蕉。

6. 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不清晰、逻辑不严谨或语序颠倒,导致句子结构混乱的错误。

例如:- 错误:我今天去了公园游玩,看到了美丽的花朵。

- 正确:我今天去了公园,看到了美丽的花朵。

7. 重复冗余句子中存在重复词语或表达含义相同的意思,造成冗余和重复的错误。

例如:- 错误:这个问题问题很复杂。

- 正确:这个问题很复杂。

8. 并列句错误使用并列句时,连接词使用错误或句子结构不平衡,导致并列句错误。

例如:- 错误:我喜欢读书,我的朋友看电视。

- 正确:我喜欢读书,我的朋友喜欢看电视。

9. 语病使用错误的成语、俗语或者词语搭配,导致句子出现语病。

例如:- 错误:对牛弹琴。

- 正确:对牛弹琴是没有用的。

10. 标点符号错误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导致句子表达不清晰或语义混乱。

例如:- 错误:他们听音乐篮球。

- 正确:他们听音乐,打篮球。

病句和标点符号知识点

病句和标点符号知识点

病句和标点符号知识点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1)用词不当①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①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

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

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① 缺主语。

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

)②缺宾语。

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

应加上“的情景”。

)(4) 语序不当① 逻辑语序不当。

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

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

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两个分句是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

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标点和病句

标点和病句

标点:1.顿号:①概数中间不用顿号,只有确数中间用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②同类用顿号,大类再用逗号隔开。

在人类历史上,对于艺术的表现要求和对于吃、住、繁衍的要求一样强烈。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的剧目。

改:淮剧和安徽的黄梅戏后面顿号改成逗号。

③在逗号分类的时候,除了上述,逗号套顿号之外,还有逗号直接用表示停顿。

顿号停顿是一类词,比如吃、住、繁衍,狗、猫、鼠而逗号的停顿的不是一类词,他会有附加成分,或者单独成一句话。

比如,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

这里有很多动物,什么狗啊,猫啊,老鼠啊。

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真是一个好天气。

2.引号:①引用:只有在做一句完整的话的时候,后面才能用句号。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说不是一条真理?改:句号去掉,在后面加个逗号。

它希望在毕业以后成就一番事业,正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改:冒号去掉。

将引号内的句号拿出来。

②“,/。

”某某说,“。

”③双引号套单引号“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改:冒号改为逗号。

如果前文语义不完整,后面用逗号。

如,“你看,”某某说,“那面的景色真美!”3.问号:①选择问:只在句末用问号。

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呢?②连续问:每个问句后面都用问号。

你去哪?吃的怎么样?身体还好么?③一句话中有疑问词不能直接用问号,应该看他在这个句子中成分。

如果他单独成句,独立表达意思,可以用,但他如果只是做一个句子的成分,就得用句号。

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4.破折号:解释说明,但不能割裂语义,要注意后面解释的正确与否。

5.括号:解释说明,紧跟在被解释的词后。

我家地里的杏树上有一窝斑斑,(斑斑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吧。

改:括号应在第一个“斑斑”后。

6.冒号:①除了说话以外,一句话后用句号,是对前文的解释。

小学语文病句类型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病句类型归纳总结

小学语文病句类型归纳总结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课是我们学习中文的主要课程之一。

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病句。

病句是指在语法、结构、用词等方面存在不规范或不准确的句子。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病句的纠正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常见的病句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句子中的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上不相符合的情况。

例如:“我喜欢读书”与“你们喜欢读书”是一致的,而“我喜欢读书”与“你喜欢读书”就是主谓不一致的病句。

二、时态错误时态错误是指句子中的动词的时态与上下文不一致的情况。

例如:“他昨天在公园玩了足球”中的“昨天”和“了”是冲突的,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他昨天在公园踢了足球”。

三、主宾不一致主宾不一致是指句子中的动作的发出者和承受者不一致的情况。

例如:“她喜欢她的宠物”中的“她”和“她的宠物”是主宾不一致的,应该改为:“她喜欢我的宠物”。

四、缺主、主谓不完整缺主或主谓不完整是指句子中的主语或谓语不完整的情况。

例如:“看电视”的句子就是一个缺主的病句,“他高兴。

”是一个主谓不完整的病句。

五、重复冗余重复冗余是指句子中存在重复的词语或内容过多的情况。

例如:“他站起来了起来。

”中的“起来了起来”就是重复冗余的,应该改为:“他站起来了”。

六、错用词语错用词语是指句子中使用了与语境不符的词语。

例如:“我吃了一瓶香蕉”中的“瓶”是错误的词语,应该改为:“我吃了一根香蕉”。

七、标点错误标点错误是指句子中使用了不正确的标点符号或缺少标点符号的情况。

例如:“你好,很高兴见到你”中的逗号使用错误,应该改为:“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八、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混乱是指句子的结构不完整或混乱的情况。

例如:“我吃饭后喜欢跳舞的。

”中的句子结构混乱,应该改为:“我吃饭后喜欢跳舞”。

以上列举了小学语文学习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见病句类型。

为了纠正这些病句,我们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课后训练和积累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病句解析大全

病句解析大全

病句解析大全一、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或句子的顺序不合逻辑、语法及习惯。

1.定语次序不当首汽集团今天上午开通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企业。

(表处所的词“国内”应放在表数量的“第一家”的前面,故“第一家”应与“国内”交换位臵。

)2.状语位臵不当(1)这些作品留在不只一代人的深刻记忆里。

(句中的“深刻”是“留”的状语,应放在“留”之前。

)(2)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本句应调整为: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虚词位臵不当(1)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上读别的书了。

(此句应该将“不”放在“把”字之前,即“如果不把这本书认真读好”。

(2)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不是……,就是……”是表并列关系的。

此复句前面讲的是“质量”的情况,后面讲的是“成本”的情况,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语应分别放在主语前面,故“不是”应放在“质量”前面。

)4.主观、客观颠倒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此句的主体是“我”,讲述的是“我”的行为,而客体“报纸”则是被动的对象。

原句将主体行为对象与客体行为对象位臵颠倒,应改为:在那个时候,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5.分句位臵不当(1)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作了……分析”在层次上及深度上都要比“介绍了……基本知识”要高一些和深一些,所以要把二者的位臵换一下,应改为:文章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2)晨跑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养成“黎明即起”的良好习惯,而且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之一。

(应先说“手段”后说“习惯”,应改为:晨跑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之一,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养成“黎明即起”的良好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辨析题对策1、明确易考语病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成分赘余(重复罗嗦)、结构混乱。

另外还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或不合事理。

2、把握一些判断语病的常用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审读考查句子是否别扭,若别扭往往有语病,再从语法或逻辑上仔细分析。

(2)提取主干法:长句紧缩抓主干(主谓宾),看看成分是否残缺,主谓、谓宾、主宾搭配是否得当。

(3)梳理枝叶法:梳理枝叶(定状补),看看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是否得当,看看多项定语或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是否得当,看看修饰语是否重复或自相矛盾。

(4)逻辑分析法:语句通顺,没有毛病,看看是否有逻辑错误。

病句辨析题技巧特别注意以下七种情况:(1)看到出现了“通过(为了)……使(让、令、把、被等)”“在……上(下)”“从……中”“对于”“对”“关于”等介词或介宾短语不放过:可能主语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颠倒、语序不当。

(2)看到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忌”“禁止”“无时无刻不”(相当“每时每刻都”)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反问句,或者疑问句)不放过: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

(3)看到出现了动词连用【特别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或单用,尤其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不放过:可能是语序不当、宾语残缺或搭配不当。

多项定语正确次序:属(性)时(间)处(所)、数(量)动形名;多项状语排列:目(的)原(因)条(件)、时处、副(词)情(态)对(象)(4)看到出现了连词尤其关联词不放过:可能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关联词残缺、位置不当、层次颠倒,分句语序不当(分句关系不符合逻辑,尤其关联词后内容表递进关系,程度重的应放后面)。

(5)看到出现了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或短语不放过: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如“减少”“下降”“贬值”不能与倍数搭配,只能与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搭配。

又如“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发生歧义。

还如“大约……上下”“至少……以上”重复、矛盾等等。

(6)看到出现了“能否”“是否”“成败”“好坏”“优劣”等两面性词语不放过:可能是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不合逻辑。

(7)看到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不放过:可能是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如“原因是……造成的”“是因为……的原因”“是由于……的结果”等等。

难点一:问号的运用1、有的句子虽然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例: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例: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3、倒装句中【一般问话中含有称呼语在后的】,问号放句末。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相同情况。

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难点二:引号的运用1、直接引用,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里面,前引号前用冒号。

例: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间接引用,句末点号放后引号外面,前面不用冒号。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加引范围要清)。

例: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4、转述别人的话的的不能用冒号、引号。

(人称发生变化)例: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5、主题活动、单位、会议、课程、丛书、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宜用引号或不用。

6、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特定称谓、特殊含义词语或着重论述对象要加引号。

例: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三公”经费难点三:顿号的运用1、相邻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确数用顿号。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例: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用顿号。

并列中又有并列时,大并列中停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4、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例: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5、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宜用顿号。

例1: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例2: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山随平野尽”(《渡荆门送别》)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6、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例: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公安干警大专院校男女老少。

难点四:分号的运用1、一般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例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例2: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

例: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难点五:冒号的运用1、三种说。

“XX说”形式放句首,用冒号;放句中,用逗号(前后话必须是一人);放句末,用句号。

2、用在总括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话引起后面的话。

冒号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不能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破折号(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或逗号。

例: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解析】冒号应一管到底,可这里只管到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谈笑风生”。

所以,冒号应改为破折号(只管到句中的“程乃珊”)或逗号。

3、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解析】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

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4、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即、就是等)同时使用。

例: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冒号应改为逗号)5、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 。

例: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6、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例: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难点六:省略号的运用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例: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

【二者应该删去其一】。

2、一般情况下,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标点符号。

例: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

难点七:破折号的运用1 .破折号与“是”“有”“即”等提示或解释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解析】破折号与“即”重复,只能留其一2.解释或补充说明语句插在一个句子当中,前后两处都要用破折号。

例:一个人倘不把自己的文化积累——包括语言——尽可能地占为己有,并且从这个基础上跨开步去,那他实际上是不懂得利用条件,让自己处在优势的地位。

难点八:括号的运用1、句内括号:注释句中的某些词语,紧贴在被注释或说明的词或句子后面。

如所注词语后面有标点,要标在括号的后面;括号内语句之间可加标点,但末尾不用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直接用括号收住。

例:“吸翠霞而夭妖”出自晋代郭璞的《江赋》(见《文选》卷十二)。

2、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括号在句末标点后面;它的内部可用标点,句末标点可用可不用,要用时要标在括号内。

例:“吸翠霞而夭妖”出自晋代郭璞的《江赋》(见《文选》卷十二)。

(见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第7页注释)3. 括号与破折号的功能相同,不能同时用。

例: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难点九:感叹号的运用1.如果有成分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例:多美呀,秋天的北京!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例:啊,啊!又到周六了。

3.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最多用三个叹号。

例: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4.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例: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