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代广场的蟋蟀》阅读题及答案

《时代广场的蟋蟀》阅读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塔克住在(纽约市时代广场地铁站一个废弃的排水管出口)。

2、柴斯特是在(垃圾堆下面的一个缝隙里)被找见的。

3、柴斯特的家乡在(康涅狄格州)。

4、玛利欧给柴斯特的新家在(火柴盒中一个蟋蟀笼里)。

5、玛利欧的爸爸叫(白利尼)。

6、文中指出报刊亭里有(收音机)、(闹钟)、(面纸盒)、(火柴盒)、(钱箱)。

7、柴斯特是一只(蟋蟀)。塔克是一只(老鼠)。

8、玛利欧的爸爸的工作是(报刊亭老板)。

9、列车靠近前,玛利欧在(听收音机)。

10、蟋蟀唱歌不是用嗓子而是用它的一对()。

11、在冯赛讲的故事里,蟋蟀原名叫()。

12、在白利尼的报摊音乐会上,柴斯特为大家演奏的华尔兹舞曲叫()而首次打动白利尼妈妈并让她决定把它留下来的是意大利民谣()和歌剧()。13、请写出玛利欧家报摊里五种报刊杂志的名字()、()、()、

()、()。

14、请写出你在本书中积累的五个四字词语()、()、()、

()、()。

二、选择题。

1、《时代广场的蟋蟀》作者是( C)

A、蒙哥马利

B、E.B.怀特

C、塞尔登

2、一开始,玛利欧给蟋蟀柴斯特一个安身的处所是一个(A )

A、火柴盒

B、竹笼子

C、报纸堆

3、塔克喜欢玛利欧吗?(A)

A、喜欢

B、不喜欢

4、保罗是做什么的?(A)

A、列车长

B、乘务员

5、柴斯特在乡下是在哪居住?( A)

A、草丛

B、树桩

6、柴斯特来到纽约最后坐的是什么?(B)

A、汽车

B、地铁

C、走路

7、柴斯特来纽约时被什么压在下面?(A)

A、烤牛肉三明治袋子

B、虾肉馅的汉堡

8、蟋蟀柴斯特是跟随(B)落在时代广场地铁车站的一堆垃圾里的。

A、火柴盒

B、野餐篮

C、垃圾车

9、当玛利欧的妈妈准备将蟋蟀赶走时,柴斯特无意中奏响了一曲意大利民歌,这正是妈妈最爱听的那首——( B)。

A、《蓝色多瑙河》

B、《重归苏莲托》

C、《红河谷》

10、蟋蟀音乐事业达到巅峰时,它却突然做出的决定是(B)。

A、用自己的名气帮玛利欧一家赚大钱

B、回归康涅狄格州的老家

C、找一家公司包装自己

11、“既然柴斯特的一生是它自己的,它就应该去做它想做的事。如果成名只是让它觉得不快乐的话,那成名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句话是( B)说的。

A、玛利欧

B、塔克鼠

C、亨利猫

12、《时代广场的蟋蟀》中柴斯特是个伟大的音乐家,它是(D)

A、有副好嗓子

B、会拉小提琴

C、自身有魔力

D、用两只翅膀摩擦发音

13、柴斯特梦游中吃的是(A)

A、二元钱

B、柳树叶

C、腊肠

14、塔克最喜欢收集(A)

A钱B纸 C食物

15、柴斯特最喜欢吃(A)

A腊肠B桑叶C钱

16、柴斯特因为( B)而被带到纽约。

A贪玩 B贪吃C被捉住

17、“他穿的上衣上装饰着好些用红丝线绣的龙,外面还加了件丝质背心。老人正衔着一根好长的白色泥质烟斗抽着烟。”这段话描写的是是( B)

A、中国绅士

B、冯赛

C、史麦德利

18、蟋蟀柴斯特是跟随( B)落在时代广场地铁车站的一堆垃圾里的。

A、火柴盒

B、野餐篮

C、垃圾车

19、柴斯特的老家在(D )。

A、时代广场的地铁站

B、排水管

C、纽约

D、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

20、在纽约,第一个看到柴斯特的是()。

A、亨利

B、玛利欧

C、塔克

D、保罗

21、柴斯特的那个漂亮的笼子来源于()。

A、冯赛

B、白利尼

C、玛利欧

D、塔克

22、柴斯特离开纽约时只带走()。

A、笼子

B、桑叶

C、小铃铛

D、钞票

1.它回想起在康涅狄格州的时候,也见过猫和(A)在草地上打架。

A:老鼠B:狗C:蟋蟀

2.就在这两只可怕的利爪中间,老鼠塔克却浑然不觉地坐在敌人的下巴底下,它正好奇地望着柴斯特呢!这只(C )开始疯狂地打着手势,暗示老鼠赶紧抬起头来看看,在它的上方是何等可怕的威胁啊!

A:猫B:狗C:蟋蟀

3.“也许在乡下是这样吧!”塔克说,“但是在纽约,我们可早就冰释前嫌了。亨利是我认识最久的老朋友了。它就跟我一起住在(C)里。今天晚上的收获如何,亨利”

A:地洞B:下水道C:排水管

4.柴斯特抬起了那对小心折叠在它背上的黑色翅膀,娴熟、快速地举起上面那只,拉过了底下的那只,整个车站都应声回荡起美妙的(B)。

A:声音B:乐音C:曲子”

5.它们全都笑了起来。塔克的笑声尖尖的,听起来有点儿像(C)。柴斯特现在觉得快乐多了,感觉前途也不再像当初它独自缩在角落那堆灰尘里时那样阴沉可悲了。

A:尖叫B:打鼓C:打嗝

6.“这倒是真的。”塔克也悲哀地搭腔,“他们可能很快就要(A)了。”它跳上一堆杂志,借着从木盖隙缝透进来的一点儿微光,读着那些杂志的名称:“《艺术新闻》、《美国音乐》,除了那些留长发的,谁要读这些玩意儿呢”

A:破产B:完蛋C:玩完

7.管子里好像有上百个弯弯曲曲的转弯,还有好多好多其他的水管从一条主要管道里通出去,简直就像个(C)似的。但是就算是在黑暗里,塔克老鼠对所有的通道也都了如指掌。好不容易,柴斯特终于看到了上面的亮光,于是奋力一跳,登上了人行道。然后它就目瞪口呆地蹲伏在水泥地上,惊讶得差点儿停止了呼吸。

A:防空洞B:九曲洞C:迷宫

8.一阵心悸让柴斯特不禁闭上了眼睛。对于一个到目前为止,向来靠(B)高度来度量事物,用潺潺的溪水声来评价周围声音的蟋蟀而言,这幅景象未免太可怕也太艳丽了一点

儿。

A:杨树B:柳树C:枫树

9.玛利欧带了点儿面包、一块糖和一点儿冷的甘蓝菜,给柴斯特当早餐。他也拿不准,蟋蟀究竟喜欢吃些什么,所以就决定每样都让它试试看。柴斯特跳上了玛利欧的小指头,爬到他手心里放食物的地方。在老家的( C )上,它通常是吃树叶和青草,偶尔还会来点儿嫩树枝;在纽约却吃起了面包、糖果和腊肠,而且还发觉它们挺好吃的。

A:麦场B:玉米地C:草地

10. 冬天里的每个星期天,他们一定会围在报摊的收音机旁边,聚精会神地在地铁乱哄哄的喧闹声里,聆听广播中的( B )。

A:戏曲B:歌剧C:音乐

11.他的演奏是如此美妙,不但人类喜欢,就连岩石、树木和瀑布都会停滞不动留心倾听他的演奏。狮子不再追逐麋鹿,河川也停住不流,风也屏息倾听。(C)都安静下来了。”

A:城市B:森林C:全世界

12.玛利欧搭乘市内线的地铁上市中心去。他把火柴盒搁在胸前,好让蟋蟀看得到外面。这是柴斯特第一次看到地铁沿线的风光。上回它一直被埋在牛肉三明治下面,什么也没瞧见,这次它得好好抓住这个机会。于是它爬了出来,身体挂在盒子外头,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这

节车厢。柴斯特显得非常好奇,它还想:只要能在( A )多待一天,它就要随时随地好好见识一下这个城市

A:纽约B:伦敦C:巴黎

13.柴斯特把脖子伸得老长老长的,它平生第一次见到纽约的白昼光景。虽然这个区域的建筑物不如时代广场那边的高,但也足够让柴斯特自觉(B)

A:弱小B:渺小C:微小

14.一位中国老人正跷着二郎腿坐在门口。他穿的上衣绣着好些红丝线的(C ),外面还加了件丝质背心。

A:中国结B:凤凰C:龙

15.他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儿奇怪,但是却很好听,很像(B )拨弦时发出的乐音。

A:钢琴B:小提琴C:大提琴

16. 冯赛是很多年前从中国来到这里的,他讲话的方式很奇特,但是玛利欧却很(C )。A:讨厌B:爱听C:喜欢

17.他欣赏人类各种不同的独特发音方式,几乎不亚于他对( C )乐音的喜好A:青

蛙B:蝉C:蟋蟀

18. 玛利欧从来没见过这么杂乱的房间,里头堆满了杂七杂八的(A )玩意儿。

A:中国B:美国C:印度

19.从丝质长袍、筷子到一包包的手洗衣物,各式各样的东西堆得满架子和椅子上都是。空气里飘散着一种淡淡的、甜甜的( C )的气味。

A:香水B:香草C:焚香

20.玛利欧静静地坐着。他很怕一动,那一大堆稀奇古怪的中国玩意儿全都会坍塌下来,把他给埋在下面。他看见面前的一个玻璃箱里,摆着一整排( B )雕刻的中国女神像。A:水晶B:象牙C:玉石

21.她们的( C )上都带着一抹非常奇异的微笑,就好像她们知道些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而且她们仿佛正目不转睛地直视着玛利欧。

A:脸颊B:面容C:嘴唇

22.他也想注视她们,但是没办法保持住凝视的目光,只好把(B )移开了。

A:眼神B:视线C:眼睛

23.这个笼子一共有(C )层,每层都比下面一层稍小一点儿,最上面则是个细细的尖顶。

A:五B:六C:七

24.笼子底层漆成红色和绿色,塔尖则是(B )色的,有一边还有个带小闸锁的门。

A:黄B:金C:红

25.玛利欧爱死这个小笼子了,一股想拥有它的强烈欲望使他兴奋得全身都颤抖了起来。但它看起来实在是很(C )的。

A:值钱B:珍贵C:昂贵

26.冯赛竖起右手大拇指,很郑重地说:“这是个很古老的蟋蟀笼子,以前是专门为中国( A )养蟋蟀预备的。”

A:皇帝B:皇子C:皇宫

27、()吃早饭总是吃得很慢。

A、亨利猫

B、塔克老鼠

C、蟋蟀柴斯特

28、塔克老鼠除了四处挖宝外,它最大打享受就要数()

A、吃东西

B、偷听人类讲话

C、睡觉

28、冯赛的宝塔型蟋蟀笼子一共有()层。

A、七

B、八

C、九

29、玛利欧最喜欢()口味的汽水。

A、桔子

B、草莓

C、西瓜

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

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词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