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神秘学快速指南V1.0版

西方神秘学快速指南V1.0版
西方神秘学快速指南V1.0版

西方神秘学快速指南V1.0版

文/云汉

前言

背景

每年都有新人撞入西方神秘学的领域,这一领域在最近几年在国内也在稳定缓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圈和固定的受众。虽然这一学科的某些部分已经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被很多人熟知(例如星座、塔罗),但深入了解它的人仍然少之又少。加上网络上充满了碎片化和误导性的知识,和它天然存在的语言壁垒,使得很多感兴趣的人并没有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正确的神秘学认知,这是很遗憾的。

目的

这本手册旨在为西方神秘学新人提供最快速简明的入门指导,受限于这一目标和篇幅,并且受到我本人所学有限的影响,必然是不全面的,仅供参考使用。考虑到入门的因素,所以将以较为大众和广受承认的系统为主,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并且也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

使用方法

神秘学分为很多学科,不同的学科可以带来的东西是不同的,因此一个较好的方式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也就是问一问:“你希望在神秘学中获得什么”?或

者:“你希望神秘学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本手册将主要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编排,读者可以按照这一引导选择适合自己入手的神秘学系统。

——你希望学习神秘学吗?

——我希望,我感觉对这东西似乎有点兴趣.请跳到5页

——不希望,我对此毫无兴趣。

请点击右上角关闭此文件

——你想要实践神秘学吗?

——不想,我觉得神秘学很有意思,我的创作也可以从此取材,或把它当成谈资,但我并不想真的亲身尝试它。

请跳到6页

——不想,我是一个研究者,我更想用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研究,而不是成为一个神秘学家。

请跳到7页

——我想,我希望亲身尝试神秘学的各种方法,看它能不能带来一些帮到我的神奇效果。

请跳到8页

——我不想学习神秘学,只是出于兴趣想了解一些资讯

若是不想深入学习,只是出于兴趣想要简单了解神秘学,推荐阅读丹尼尔所著的《当神秘学来敲门》和周宇的《秘苑玫瑰》。这两本书比较浅白的介绍了西方神秘学的常见内容。另外,台湾奇幻基地出版过很多从日本翻译而来的,名称包括事典、图解等字样的图书,比如《图解魔法知识》、《图解魔导书》、《恶魔事典》、《魔导具事典》、《西洋神名事典》等这些书都是与西方神秘学有关的入门读物。

不过这些书因为比较冷门,所以可能很难买到全部的实体书,部分书籍在网络上存在电子版,请善用搜索引擎。此外这些书都是偏向通俗读物的,虽然大体可以相信,但也并不绝对权威且严谨。

——我是一个研究者,希望以学术的角度研究神秘学

西方神秘学近些年来,在一众杰出学者如Frances Yates、Antoine Faivre和Wouter J. Hanegraaff等人的贡献下,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受承认的学术领域,并且在一些大学中也设立了专论这一领域的学科。不过这是以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着眼于神秘学这一现象,学者们并不会参与到神秘学的实践中(虽然偶尔也有学者会尝试体验)。

在国内,这一学术领域一方面还没有太多有用的资讯,另一方面许多相关的著作,例如《金枝》等,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已经过时。张卜天翻译的《西方神秘学指津》是一个不错的入门选择,这本书书后附加的详尽的参考书目更是足以支持更进一步的研究。若想接触更加前沿的学术讨论,不可避免要去接触外语的成果。可以参考西方神秘学欧洲研究学会(https://www.360docs.net/doc/2717726058.html,)和神秘学研究协会(https://www.360docs.net/doc/2717726058.html,)获得更多的信息。

——我想实践神秘学,试试它的效果。

——那么,你希望神秘学能给你带来什么帮助呢?

——我想学习一些测算类的技术,使我能够预测未来,得到问题的答案,或者分析自己与他人,对性格、命运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请跳到9页

——我想得到一些神秘的力量,使我能够掌控自己的遭遇,可以让我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能够为我带来我想要的东西。

请跳到14页

——我想追求一些不那么世俗的东西,想要提升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灵性或者有智慧。

请跳到17页

——我想学习一些测算类的技术。

——那么,你对测算什么感兴趣呢?

——我对研究人的一生,人的命运有兴趣,我想知道一个人本质是什么样的人,一生中的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跳到10页

——我对解决生活中时不时冒出来的各种小问题更感兴趣,无论是丢东西、找工作还是做选择,希望能够应付这些繁多而具体的问题。请跳到11页

——我对研究人的命运更感兴趣。

——那么你想要更了解一个人的什么呢?

——我想更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心理、人格,以及一生的起伏,但并不相信宿命论,只希望了解一个人的本质,潜能、课题和大体趋势。请跳到12页

——我想更了解一个人的具体命运,预测他何时走运,何时倒霉,一辈子里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可以预测的事件。

请跳到13页

——我对解决生活中具体的问题有兴趣

根据你的选择,你应该学习一些西方的占卜方式,在这里推荐塔罗或卜卦占星。这些占卜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当你在生活中碰到了任何不解的情况,或者两难的选择,都可以针对你遇到的问题进行占卜,纸牌或星盘会为你揭露当前的状况,未来的趋势,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应对方案。

塔罗的中文资源已经非常丰富,起码新人在学习时,并不需要在一开始就去啃英文资料,由于塔罗我了解不多,所以就不进行我自己的推荐,建议读者参考Hono Yoku(翅膀)的一篇书评文章,文章地址为: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717726058.html,/s/e6iX7WRjdRiJTji2yZei3g

卜卦占星是西方占星的主要分支之一,主要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国内与之相关的资源不算很多,但也有一些。推荐真乾坤翻译的The Horary Textbook,目前应该已经到了3.0版本,这是一本优秀的卜卦占星教科书。另外也可参考希斯莉所著的《卜卦全占星》和冯少龙翻译的《基督教占星学》,这本书翻译的是原作的第一册,但最精华的部分在第二册,因此如果想要完整吸收这部经典,还是需要一些外语阅读的能力。

——我想了解一个人的人格、潜能与人生课题

根据你的选择,最适合你的学科是现代占星。西方占星在现代结合心理学和一些灵性运动的影响,逐渐变得不着重于命运的预测,而偏向于性格、心理等方面的解读,并且更加关切人的成长和灵魂觉醒,而非是一些宿命的事件。这一类的占星国内有很多相关的资源,推荐“天空三部曲”,也即是《内在的天空》、《昨日的天空》和《变换的天空》来入门。伦敦占星学院的《当代占星研究》、《人生的十二个面向》(台版书名为《占星十二宫位研究》)和《顺逆皆宜的人生》(台版书名为《占星相位研究》)也是质量不错的入门书。

国内其他从国外翻译而来的作品也可以阅读,另外近些年也有很多国外占星师如大卫·瑞雷,诺·泰尔,斯蒂芬·福里斯特,苏·汤普金斯等人来中国授课,讲授一些现代占星的知识,这些课程也是一个入门现代占星可以参考的选择。

——我想预测命运中具体的事件。

根据你的选择,古典占星是最适合你的。古典占星是一种专门用于论断人生福祸和预测各种事件的占星技术,在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资源是可以利用的。入门书推荐秦瑞生的《占星学》上下册,以及希斯莉翻译的《当代古典占星研究》,不过对于完全的初学者来说,这些书可能有些难读,可以实现在网络上了解一些占星的基础。更多的书籍资源实际上还是国外居多,国内没有太多可供深入研究的文本资源。不过在古典占星方面,与已出版书籍的稀缺状态不同,国内的各种课程是非常繁多的,这些都是可以参考学习的。

——我想拥有力量切实改变自己的生活。

——那么你想以什么样的力量,以什么方式去做出这种改变呢?

——我想主要依靠一些外在的力量为我带来帮助,比如天使、恶魔等等,通过召唤他们来帮我达成某些要求。

请跳到15页

——我想依靠自己本身的能量或意志力,通过自身的一些技术来完成某些要求,而非求助于某些外在的力量。

请跳到16页

——我想召唤天使或恶魔来等外在的力量来帮助我。

根据你的选择,适合你的是古典魔法。古典魔法是一种以召唤灵体为

核心的魔法体系,魔法师通过召唤魔法书上的天使和恶魔来完成自己的各种要求。对于这一魔法体系,国内尚无一本好的入门书可以参考,只能阅读外语作品来学习。我在这里推荐Aaron Leitch的作品Secrets of Magickal Grimoires作为古典魔法的入门书。另外,国内也有少部分人有开设古典魔法的入门课程。读者们也可以参考我曾写

过的一篇文章来阅读书籍: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717726058.html,/s/-HVCIMoaylckhdpUHd3BHw

——我想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执行魔法

根据你的选择,更加适合你的体系是现代魔法,在这个魔法体系中非

常强调魔法师意志力和想象力的作用,并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这些力量的使用来执行魔法。不过需要注意,现代魔法中也有为数不少和天使、恶魔、众神等外在的力量频繁打交道的时候,不管是祈求帮助还是互相合作,因此选择现代魔法不代表和各种灵体绝缘,只不过在很多时候这种魔法确实更加强调魔法师本身意志力和想象力的基本地位。对于这一魔法,国内确实有一些中文书,比如《卡巴拉生命之树》、《占星魔法学》、《威卡魔法》等书,虽然它们都是现代魔法书,但实际上也分属不同的分支,前两本偏向金色黎明体系,后一本属于新异教体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另外国内神秘学研究者维尔也有

编译一本以金色黎明为主要体系的魔法入门书,可以参考以下链接: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717726058.html,/s/joaMUINlv86VdeKiOrDmgA

——我想更多提升自己的灵性,让自己变得更好。

大多数的魔法体系都可以满足你的要求,不管是古典魔法、金色黎明、新异教还是其他。因此你可以查看第15页和第16页的内容来学习。另外,现代的一些炼金术的操作可能也满足你的要求,对此国内没有什么太好的入门读物,推荐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Alchemy 这本书,不过这一现代炼金体系尚在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更加建议从魔法的途径着手。

附录:找书方式

对于很多中文的电子书,正常使用搜索引擎可以查找一些资源,不过出于支持正版的态度,更加建议在书籍未绝版的情况下购买实体书。对于英文书籍,国内想要购买是存在困难的,推荐使用鸠摩搜书来检索,许多英文书籍都可以用这个网站找到免费的下载链接。当然,若有条件,还是建议尽量支持正版。

曼昆_微观经济学_原理_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6.下表描述了Baseballia国两个城市的生产可能性: 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红补袜子量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白袜子量 A.没有贸易,波士顿一双白袜子价格(用红袜子表示)是多少芝加哥11双白袜子价格是多少答:没有贸易时,波士顿1 双白袜子价格是1 双红袜子,芝加哥1 双白袜子价格是2 双红袜子。B.在每种颜色的袜子生产上,哪个城市有绝对优势哪个城市有比较优势 答:波士顿在生产红、白袜子上都有绝对优势。波士顿在生产白袜子上有比较优势,芝加哥在生产红袜子上有比较优势。 C.如果这两个城市相互交易,两个城市将分别出口哪种颜色的袜子 答:如果它们相互交易,波士顿将出口白袜子,而芝加哥出口红袜子。 D.可以进行交易的价格范围是多少 答:白袜子的最高价格是2 双红袜子,最低价格是1 双红袜子。红袜子的最高价格是1 双白袜子,最低价格是1/2 双白袜子。 7.假定一个美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而一个中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10台电脑。 A.画出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假定没有贸易,每个国家的工人各用一半的时间生产两种物品,在你的图上标出这一点。 答: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3 一4 所示。如果没有贸易,一个美国工人把一半的时间用于生产每种物品,则能生产50 件衬衣、10 台电脑;同样,一个中国工人则能生产50 件衬衣、5 台电脑。

图3 一4 生产可能性边界 B.如果这两个国家进行贸易,哪个国家将出口衬衣举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例子,并在你的图上标出。哪一个国家将从贸易中获益解释原因。 答:中国将出口衬衣。对美国而言,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5 件衬衣,而生产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5 台电脑。对中国而言,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10 件衬衣,而生产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10 台电脑。 因此,美国在生产电脑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在生产衬衣上有比较优势,所以中国将出口衬衣。 衬衣的价格在1/5 到1/10 台电脑之间。两个国家都会从贸易中获益。例如,衬衣的价格为1/8 台电脑,换言这,中国出口8 件衬衣换回1 台电脑。中国专门生产衬衣(100 件),并出口其中的8 件,这样就有92 件衬衣和换回的1 台电脑。而没有贸易时,92 件衬衣和1 台电脑在中国是不可能得到的产出。美国专门生产电脑(20 台)并向中国出口其中的1 台换取8 件衬衣。这样,美国最后就有19 台电脑和8 件衬衣,这也是没有贸易时美国不可 能得到的产出。由此可见,贸易使中国和美国所能消费的产品增加,两国都获益了。 C.解释两国可以交易的电脑价格(用衬衣衡量)是多少。 答:一台电脑的价格将在5 到10 件衬衣之间。如果电脑价格低于5 件衬衣,美国将不会出口,因为在美国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5 台电脑。如果电脑的价格高于10 件衬衣,中国将不会进口,因为在中国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10 件衬衣。 D.假设中国的生产率赶上了美国,因此,一个中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你预期这时的贸易形式会是什么样的。中国生产率的这种进步将如何影响两国居民的经济福利 答:此时,中美双方将同时生产两种商品,然后进行贸易,不过此时的贸易被称为水平贸易,即生产率大致相同的两个国家进行的贸易。而中国在提高生产率之前,两国进行的是垂直贸易。垂直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 B、厂商; C、劳动者; D、政府;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二、判断题 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重点归纳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

经济学原理第五版第24章答案

宏观24章答案 第二十四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复习题 1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对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大:鸡肉价格上升10% ,还是鱼子酱价格上升10% ?为什么? 答:当鸡肉和鱼子酱的价格都上升10%时,哪一项对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大要看哪一项在消费物价指数中的权数大些,权数大的商品价格上升对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大. 2 .描述使消费物价指数成为生活费用一个不完善衡量指标的三个问题. 答:消费物价指数的目的是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但消费物价指数并不是生活费用的完美衡量指标。这个指数有三个广泛承认但又难于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替代倾向。当价格年复一年地变动时,它们并不都是同比例变动的:一些价格上升得比另一些高。消费者对这种不同价格变动的反应是少购买价格上升大的物品,多购买价格上升少或者甚至下降的物品。这就是说,消费者把那些变得昂贵的物品替代掉。但计算消费物价指数时假设一篮子物品是固定不变的。由于没有考虑到消费者替代的可能性,所以消费物价指数高估了从某一年到下一年生活费用的增加. 消费物价指数的第二个问题是新产品的引进。当引进了一种新产品时,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选择又使每一美元更值钱,因此,消费者为了维持任何一种既定生活水平所需要的钱少了。但由于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来计算,所以,消费物价指数并没有反映货币购买力的这种变动. 消费物价指数的第三个问题是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如果从某一年到下一年一种物品的质量变差了,那么,即使该物品的价格仍然不变,一美元的价值也下降了。同样,如果从一年到下一年一种物品的质量上升了,一美元的价值也上升了。劳工统计局尽其最大的努力来考虑质量变动。当篮子里一种物品的质量变动时,劳工统计局就要根据质量变动来调整物品的价格。实际上这是力图计算一篮子质量不变物品的价格。然而,质量变动仍然是一个问题,因为质量是很难衡量的. 3 .如果海军潜艇的价格上升了,对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大,还是对GDP 平减指数影响大?为什么? 答:如果海军潜艇的价格上升了,对GDP 平减指数影响大。因为消费物价指数只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 139 物品与劳务的价格,GDP 平减指数却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因为海军潜艇的购买者是政府,计人了政府购买中,所以它的价格上升对GDP 平减指数影响大. 4 .在长期中,糖果的价格从0 .10 美元上升到0 .60 美元。在同一时期中,消费物价指数从150 上升到3 00 . 根据整体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糖果的价格变动了多少? 答:根据整体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糖果的价格变动了0.4 美元. 5 .解释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的含义。它们如何相关? 答:名义利率是银行所支付的利率,真实利率是根据通货膨胀校正后的利率。名义利率、真实利率之间的关系可写为下式: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问题与应用 1 .假设素食国的居民把他们的全部收入用于花椰菜、球花甘蓝和胡萝卜。在2008 年,他们用200 美元买了100 个花椰菜、75 美元买了50 个球花甘蓝以及50 美元买了500 个胡萝卜。2009 年,他们用225 美元买了7 5 个花椰菜,120 美元买了80 个球花甘蓝,以及100 美元买了500 个胡萝卜. A .计算每年每种蔬菜的价格. 答:每年每种蔬菜的价格如下表所示 B .把2008 年作为基年,计算每年的CPI . 答:把2008 年作为基年,用来计算CPI 的一篮子物品包括100 个花椰菜,50 个球花甘蓝,500 个胡萝. 计算各年这一篮子物品的成本: 2008年:(100 × 2 美元)+(50× 1.50 美元)+(500×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宏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 2.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去向:消费者。 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去向:其他生产者。 4. 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劳务)的市场价值。 5. 流量 :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例如,I 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6. 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7.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市场价值。 8. 折旧 :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变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9. 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0. 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1. 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 12. 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 13. 政府采购: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它包括:…… 14. 转移支付: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它包括: ...... 15. 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N X=X-M 16. 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17. 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的部分。 18. 国民收入NI :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也是一国 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19. 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20.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 21. 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 ,Y=C+I , 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22. 通货膨胀:当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量时,所造成的价格持续上升、货币贬值的现象。 23. 名义/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 实际GDP :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商品的市场价值。 25. GDP 折算指数:也称GDP 缩减指数。它等于一国名义GDP 与实际GDP 的比值。 26. 产出缺口:衡量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产出与实际产出的差额。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凯恩斯定律: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时的产出。 3. 非计划存货投资:即非意愿投资。是产出超出需求的部分。 4. 消费函数:描述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C=C(y) 5. 边际消费倾向MPC :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MPC=dc/dy , 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 = 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d=(无法显示,请自己补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中文)

第 20 章货币制度 1、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量 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是因为把存款用于放贷并收取利息比持有全部存款更有利 可图。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通过货币乘数所创造的货币量是相关的。银行的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所以银行存款的每一元钱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 2、考察以下情况如何影响经济的货币制度。 a、假设雅普岛的居民发现了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这种发现如何影响石轮作为货 币的有用性呢?并解释之。 b、假设美国某个人发现了一种仿造100 美元钞票的简单办法。这种发现将如何影响美 国的货币制度呢?并解释之。 参考答案: a、如果有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雅普岛上的居民就会制造多余的石轮,只要每个 石轮的货币价值大于制造它的成本。结果,人们会自己制造货币,于是就有太多的货币被制 造出来。最有可能的是,人们会停止接受石轮作为货币,而转向其他资产作为交换的媒介 b.如果美国有人发现了伪造百元面值美钞的简单方法,他们就会大量地生产这种假 钞,而降低百元美钞的价值,结果可能是转为使用另一种通货。 3、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有 2.5 亿美元存款,并保持10%的准备率。 a)列出 BSB的 T 账户。 b) 现在假设BSB的大储户从其账户中提取了1000 万美元现金。如果 BSB决定通过减 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说明它的新T 账户。 c) 解释 BSB的行动对其他银行有什么影响? d) 为什么 BSB要采取 (b) 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困难的?讨论BSB恢复其原来准备金率的 另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a. BSB的 T 账户如下: : 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 资产负债 准备金$25 million存款$250 million 贷款$225 million b.当 BSB的大储户提取了 1000 万美金现金,而 BSB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 准备率,它的 T 账户如下: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 A.欲望的无限性 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 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 A.小汽车 B.时装 C.食盐 D.化妆品 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 ) A.边际效用分析法 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等产量线分析法 D.成本收益分析法 4.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水平线 C.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 垂线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1年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 A.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B.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 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 D.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7.劳动的供给曲线( )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后弯曲 D.是一条水平线 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 )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搭便车 9.-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 )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 10.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 ) A.财产效应 B.利率效应 C.汇率效应 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 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 A.2亿元 B.3亿元 C.4亿元 D.5亿元 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来说明( )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word精品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合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2、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 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 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 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 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 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话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 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 的结果。 6.市场巾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 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干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 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棉利的影响。当一个人小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 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 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 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台,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问题与应用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引言 0.1 复习笔记 一、计量经济学 1.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学的作用存在某种期待的结果,它把数理统计学应用于经济数据,以使数理经济学构造出来的模型得到经验上的支持,并获得数值结果。 计量经济学可定义为实际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这种分析基于理论与观测的并行发展,而理论与观测又通过适当的推断方法得以联系。 计量经济学可定义为这样的社会科学:它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作为工具,应用于经济现象的分析。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定律的经验判定。计量经济学家的艺术,就在于找出一组足够具体且足够现实的假定,使他尽可能最好地利用他所获得的数据。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利用统计推断的理论和技术作为桥头堡,以达到经济理论和实际测算相衔接的目的。 二、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单独的学科 计量经济学值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理由如下: 1.经济理论所作的陈述或假说大多数是定性的。计量经济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提供这一数值估计。换言之,计量经济学对大多数的经济理论赋予经验内容。 2.数理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要用数学形式(方程式)来表述经济理论,而不管该理论是否可以量化或是否能够得到实证支持。计量经济学家常常使用数理经济学家所提供的数学方程式,但要把这些方程式改造成适合于经验检验的形式。这种从数学方程到计量经济方程的转换需要有许多的创造性和实际技巧。 3.经济统计学的问题,主要是收集、加工并通过图表的形式来展现经济数据。但是,经济统计学家不考虑怎样利用所收集来的数据去检验经济理论。 三、计量经济学方法论 大致说来,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论按如下路线进行: 1.理论或假说的陈述; 2.理论的数学模型设定; 3.统计或计量经济模型设定; 4.获取数据; 5.计量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 6.假设检验; 7.预报或预测; 8.利用模型进行控制或制定政策。 四、计量经济学的类型 计量经济学可划分为两大类:理论计量经济学(theoretical econometrics)和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 econometrics)。在每一大类中均可按经典方法(classical)或贝叶斯方法(Bayesian)进行研究。 理论计量经济学是要找出适当的方法,去测度由计量经济模型设定的经济关系。为此,计量经济学家非常依赖于数理统计。 在应用计量经济学中,利用理论计量经济学工具去研究经济学或管理学中的某些特殊领域。 0.2 课后习题详解 本章没有课后习题。本章是全书的一个引言,对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作一个简要介绍。对于本章内容,学员简单了解即可。

大一经济学基础期中复习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市场: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组合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满足人类的欲望。 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也即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 政府失灵: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外部性(externality):外部性又叫外部效应或外在性,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 需求(Demand):一定时期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主观意愿与客观支付能力的统一)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反映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需求定理的理解:价格上升,消费者需求数量减少 收入效应:由于收入的约束,消费者无法在更高的价格下购买与原先一样多的商品; 替代效应:如果苹果太贵,就转而买梨,就降低了对苹果的需求。 机会成本:将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可能的最大收益,称为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 替代品(substitutes):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如苹果与梨。 互补品(complements):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如电脑和软件。 市场需求(Market demand):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 供给量(Quantity supplied):一定时期内,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物品量。 供给表(Supply Schedule):表示物品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Supply Curve):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定理(Law of Supply):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 供给定理的含义:增加产出必定提高成本(资源越来越稀缺),此时只有更高的价格才能增加利润,才能诱使更多的厂商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市场供给是所有卖者供给的总和。 均衡(Equilibrium):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 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 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的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七版)教材与第六版 教材对比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被众多高校指定为考研参考用书。2018 年1 月,第七版教 材出版发行。很多考生特别好奇,比如,手头已经有第六版教材,是否有必要使用第七版教 材复习备考呢?对于教材变动,哪些地方需要格外予以重视呢?......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备考考研,在研究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各大版本教材以及作答众多院 校考研真题的基础上,从考研复习备考角度特撰写此文。 相对于第六版,第七版的主要修改和增删之处可以被分为微观、宏观、总论和其他这四个部分,现加以说明:一、微观经济学部分的变动 1.对原教材第六版第二章的调整 对原版教材第二章主要删去了该章第五节“经济模型”,其主要内容并入第一章“引论”。 删去原第八节“蛛网模型”。 调整了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的内容,增强了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阐述。 将第四节中的“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分别提前到第二节“需求”和第三节“供给”中进行说明,以使读者易于理解供求曲线的基本含义。 在第四节“均衡价格”中,扩展了“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的分析。 在该节结束处,增加了标题为“价格与资源配置”的内容,突出了市场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的观点。 考研视角专业解读: (1)建立“经济模型”是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基本方法和思路。 所以,该知识点移到第一章“引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经济分析的思想。这一个知识点在考研中不是重点内容,只是帮助同学建立一个经济学思维。

(2)“蛛网模型”这个知识点在高鸿业的书中有一点难度。 虽然删除了,但是同学们还是要复习该知识点。例如,2013 年兰州大学和2018 年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都考了“蛛网模型”这个知识点。 (3)第七版对“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阐述相对于原版详细,并举了一些例子。 (4)将“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分别放到“需求”和“供给”两节,这么做会方便学生理解“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变动”的区别,还有“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事实上,这种 区别非常重要! (5)“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虽然这里书中扩展了分析,但 是也需要同学们拿起笔来画画图多多练习,发现其中的结论。 (6)针对新版教材在“均衡价格”这一节增加了“价格与资源配置”的内容,这里强调了需求 和供给共同决定了各种商品的价格,价格影响着每个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决策行为,价格是引 导资源配置的信号。这体现了我国多次重大会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这个论证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甚至可以出论述题,比如论证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对原教材第六版第三章的调整 调整了基数效用论关于推导需求曲线的内容,并增加了“消费者剩余的变化”的内容。调整了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部分内容,更易于读者理解。 考研视角专业解读: (1)在第一节“效用论概述”最后添加消费者剩余变化,有助于同学理解,当价格发生变化 之后,对消费者福利变化的影响。 (2)对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需要同学们理解基本概念,结合图形,并尝试用自 己的语言描述。 3.对原教材第六版第四章的主要修订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答案英文ch30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答案英文ch30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2001 by Harcourt, Inc. WHAT’S NEW: The section on capital flight has been updated to include Asia and Russia. The topic of “The Twin Defici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now briefly discussed in the main text. There is a new In the News box on “How the Chinese Help American Home Buyers.”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how to build a model to explain an open economy’s trade balance and exchange rate. how to use the model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s. how to use the model to analyze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trade policies. how to use the model to analyze 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capital flight. KEY POINTS: 1. To analyze the macroeconomics of open economies, two markets are central―the market for loanable funds and the market for foreign-currency exchange. In the market for loanable funds, the interest rate adjusts to balance the supply of loanable funds (from national saving) and the demand for loanable funds (from domestic investment and net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market for foreign-currency exchange, the real exchange rate adjusts to balance the supply of dollars (for ne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demand for dollars (for net exports). Because net foreign investment is part of the demand for loanable funds and provides the supply of dollars for foreign-currency exchange, it is the variable that connects these two markets. 2. A policy that reduces national saving, such as a government budget deficit, reduces the supply of loanable funds and drives up the interest rate. The higher interest rate reduces net foreign investment, which reduces the supply of dollars in the market for foreign-currency exchange. The dollar appreciates, and net exports fall. 30 A MACROECONOMIC THEORY OF THE OPEN ECONOMY

经济学基础课后题答案(吴汉洪)

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如何理解资源是稀缺? 一般的,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资 源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即稀缺性是就 相对意义而言的。 欲望的基本特点在于无限性,即人们的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品或劳务来 满足,而物品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资源是有 限的,这样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资源的矛盾就形成了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 2.说明人类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 面对资源稀缺性的事实,人类社会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他们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1)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生产多少消费品和投资品。 (2)如何生产物品。一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生产技术。 (3)为谁生产。谁来享用经济活动的成果?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公平合理的吗?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是否会出现贫富差距?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不同?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 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可见,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即家庭 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方法是个量分析。 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 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可见,与微观经济学的几个方面相对应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而不 是经济中的各个单位;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它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得 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不 同点。但并不是说二者是完全割裂开的。实际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可以说,微观经 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总体的分析离不开对个体的分析,但宏观经济学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相加,二者 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4.举例说明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 在经济学中,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是模型。在经济学中的模型是一种组织框架,它可以搭建我们思考问题的 途径。模型可以忽略现实世界的某些细节而集中研究本质问题,以达到简化的目的。现实生活中的模型很多,比 如地图。 第二章 1. (1)人们决定多生孩子。即人们偏好更多的孩子,需求增加。 (2)钢铁工人的罢工提高了钢材价格。工人罢工引起工资提高,即投入品的价格提高,从而提高钢材的价格。供给的价格提高,供给量减小。 (3)工程师开发生产出新的自动化机器用于家庭旅行车。技术提高,供给量提高。 (4)客货两用车价格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降低。 (5)股市崩溃减少了人们的财产。收入减少,需求降低。 2. 价格需求量供给量 413526 510453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

《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题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对)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 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错)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X) 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X)

《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 A、鸡蛋价格上升 B、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收入上升 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 D、商品价格变化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 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 C、汽车需求的增加 D、汽车供给的减少 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 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 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 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 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 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B、大量积压 C、黑市交易 D、A和C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