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 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凉州词》课件(共12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凉州词》课件(共12张PPT)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yùn niàng mĭng dĭng jiào hān
欲饮琵琶立刻催。 酝酿、 酩酊、 酵、酣、 醉卧沙场君莫笑, chún xù
醇、酗、醒
古来征战几人回?
传说周穆王时 西域胡人用晶莹的 白玉精制成的酒杯, 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
凉州词
凉州三月半, 犹未脱寒衣。
凉州词 [唐]王翰
凉州词 [唐]王之涣
葡萄美酒夜光杯, 黄河远上白云间, 欲饮琵琶立刻催。 一片孤城万仞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 羌笛何须怨杨柳, 古来征战几人回。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翰(687—726), 字 子羽,唐代边塞诗人。他性 情豪放不羁,仕途不得意。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 词》。主要作品:《凉州词》 《春女行》等。
李白——《行路难》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李白——《客中行》
古来征战几人回。
欲饮琵琶立刻催。
琵琶:弹拨乐器, 汉代经西域传入我国,军中弹 奏琵琶常在立刻。其声音叮咚作响,清脆悦 耳
30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立刻催。 黄沙滚滚 金戈铁马 诞生入死 醉卧沙场君莫笑, 铁骑奔突 横刀越马 短兵相接
浴血奋战 血染沙场 马革裹尸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唐]王翰
凉州词 [唐]王之涣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立刻催。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醉卧沙场君莫笑,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来征战几人回。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出塞【课件】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出塞【课件】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 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是什么心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提 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请
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主要作品:《从军行》《出塞》 《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等。
பைடு நூலகம்
边塞诗 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 风光为内容写成的诗。诗中主要意象有:烽 火、狼烟、马、宝剑、铠甲、羌笛、胡雁、 夕阳、大漠、长河、胡天、明月等。边塞诗 的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出塞
[唐] 王昌龄
认读生字 扫清障碍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感受到王昌龄非常关心国家的战乱和边关的战士们, 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它气势雄壮, 既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 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在我们古代诗歌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边塞诗,同学们 课下可以去搜集,去感受边塞诗歌的独特魅力。
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想对 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
年幼天真的孩子,想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 _____。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痛苦 无奈 悲伤
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 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 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古诗三首》 课件(共28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古诗三首》 课件(共28张PPT)

这是什么样的边关? 寂寞 冷清 荒凉 孤独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你发现了吗?诗人笔下的明月常常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想象: 古关上,寂静无声,征人们望着明月(思念家乡、亲人)。 长亭外,寒风呼啸,白发苍苍的父母望着明月(挂念儿子)。 楼台上,风吹鸦叫,孤苦无助的妻子望着明月(担心丈夫)。 古树旁,风吹叶落,无依无靠的孩子望着明月(想念父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 回,都是因为这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儿,你的心情 如何?
悲哀 痛恨 愤怒 ……
资治通鉴·唐纪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
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 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读准字音
人未还(huán 回、归) (hái 仍旧、依然)
飞 将 (jiāng 带、领、扶助) (jiàng 军衔名)
不 教 (jiào 令、使) (jiāo 传授)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自学指导
1.关:边关,关塞。 2.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3.还:回家。 4.但使:只要。 5.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6.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胡”是古代中国 汉族人对西北地区各民族的通称。 7.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是古代中国汉族抵御 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的天然屏障。
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前两句声音稍低,语调平缓,表达战争给人 民带来的苦难和悲伤;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zuì

组词:醉酒 陶醉
造句:听众陶醉在美妙的歌声中。
jié

组词:豪杰 人杰地灵 造句:岳飞是宋代的一个英雄豪杰。


组词:亦然 人云亦云 造句:我们要做有主见的人,不要人云亦云。
xiónɡ

组词:英雄 雄鸡 造句:这些白衣战士是我们心目中的大英雄。
xiànɡ

组词:项羽 注意事项 造句:楚汉之争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 你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 人杰 为国家建功立业,报效
朝廷的人。
死 鬼雄 为国捐躯的人。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诗人认为活着就要做人中豪杰,为国 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 雄。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 关于项羽,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无论是王昌龄、王翰,还是李清照,透 过他们的诗歌,我们都不难感受到他们忧国 忧民的大善;无论在盛唐还是在弱宋,那种 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 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是我们的优 秀传统。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随堂练习
一、辨字组词。 秦( 秦国 ) 奏( 演奏 ) 催( 催促 ) 推( 推开 )
➢ 朗诵《凉州词》,诵出将士们的英勇豪迈。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是一首 边塞诗,描写了守边将 士们开怀畅饮、一醉方 休的场面,表现了将士 们英勇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夏日”说明这首诗 是夏天写的。
作者简介
寂寞 冷清
荒凉 孤独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的边关。提 起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1 古诗三首
玉山嘉
第一课时
门海峪
关 什么是边塞诗? ?边疆地区的要塞。
边塞诗,又称
出塞诗,是以边疆
地区军民生活和自
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两首边塞诗—— 《出塞》《凉州词》。
出塞
到关外去阻击来犯的敌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 王之涣并称“四大边塞诗人”。尤善 七绝,后人誉之为“七绝圣手”。曾 任江宁丞,故有“诗家夫子王江宁” 之誉。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 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 怨》等。
诗歌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边关?
寂寞 孤独 冷清 荒凉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 边关。提起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哪些其他 描写明月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人笔下的明月常与什么 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
戍守边关的将士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 乡,与亲人团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资料2:西汉时,匈奴犯境,民不聊生。英勇 善战的将领参军抗击匈奴。他们舍生忘死,屡建 奇功,终于赶跑了匈奴,消除了北方的边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诗人借助对骁勇善战的将领的怀念, 表达了希望朝廷任用得力将领,巩固边关, 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愿望。
李广将军英勇善战,让匈奴闻风丧胆,不敢 南下阴山入侵汉朝的边疆,我们一起来读本诗的 后两句。
诗意:到今天人 们还在怀念项羽,因 为他不肯苟且偷生, 退回江东。
怀古讽今
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 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达出人活着就要做到人中 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雄 的爱国热情。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古诗三首 课件(共63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古诗三首 课件(共63张PPT)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十一课
认识诗人
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又一说京兆长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其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有“开 天圣手”“诗天子”的美誉,代表作有《从军行七 首》《出塞》《闺怨》等。
王翰,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 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三、 理解诗意
1. 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 很重要。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有 什么好方法?(①多读 ②先理解字词 再理解一句话 ③查工具书 ④结合注 释) 2. 现在请大家结合课后的注释试着理 解每句诗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 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或请教老师都可 以。(生自学 师巡视)
2. 这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在唐朝时 期尤为兴盛,进入它发展的黄金时代。
3. 唐代的边塞诗歌,他们有的倾诉离 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 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 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出示:凉州词 唐 王翰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3.《凉州词》通过描写将士们在阵阵催人的琵琶声中痛饮 美酒,即使醉卧沙场也不在意,表达了作者 豪放诙谐 、视 死如归的旷达和 厌恶战争 的情怀。
4.《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 人通过表达对生与死的态度,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 南宋当权者 不思进取 、苟且偷生 的无耻行径。
课后作业
《夏日绝句》 一、二
句“言理”,从生为人杰
、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襟怀高远,极 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 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21古诗三首》课件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21古诗三首》课件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这场酒宴真是非常郑重,有轻巧的琵琶声,有醉人的美酒, 酒宴上人声沸腾、羽觞交错,激越的琵琶声,让我们在场所 有的将士们兴趣飞扬,这样难得的盛宴就应当一醉方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潇洒镇定
醉卧沙场上为何不要笑我呢?
由于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 拓展资料:
醉卧沙场君莫笑,
沙场:平整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 场。 君:你。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句意: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
不要见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征战:打仗。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句意: 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
回故乡?
《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 诗人王翰的作品,描写了征人 们开怀痛饮、纵情酣醉的场面 ,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忠勇 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势的 歌颂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
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照手法的运用使诗意的表现更 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一、挑选合适的字填空。
1、催 摧 ( 摧 )毁
2、词 辞
凉州( 词 )
3、洲 州
亚( 洲 )
( 催 )促 楚( 辞 ) 苏( 州 )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潇洒镇定 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整 首古诗。
2、搜集关于塞外的古诗,了解古诗的意境, 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人教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上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旧有无数的热血 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何?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课件(51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课件(51张PPT)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了解王昌龄、王翰、李清照。 2.朗读古诗。 3.认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古诗。了解诗句大意。了 解三位诗人。
作者名片
生平简介:王昌龄(约698—约757),字少伯,唐代 诗人,世称王江宁。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人称“诗家 夫子王江宁”。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晚年贬龙标尉, 世称王龙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议论
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 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
江东。
借古讽今
西楚霸王——项羽
《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古来征战几人回?
君:古代用于第二人称 的一种尊称。 莫:不要。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 有几人能回?
《凉州词》中的前两句有什么特点?
葡萄美酒夜光杯。
诗一开头就切入了宴会场面。 “夜光杯”显示了宴会的豪华,令 人想象那五光十色的宴饮情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琵琶”既是宴席上的欢快旋律, 又是即将痛苦告别的前奏,将士们不 惧怕战争的来临,却不免惋惜这场豪 饮的终止。第二句中一“欲”一催”, 刻画了错综矛盾的情景和心情。
学习内容
借助资料理解诗意,感 受人物情怀的方法。
借助资料理解诗意,感受人物情怀。
古诗词由于距离现在年代久远,不仅表达方法和用词与白话文不同, 而且内涵丰富,所以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典故等资料,来理解诗词含义,感 受人物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 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 场景?你想到些什么?
21 古诗三首
来,将军, 干了这杯酒!
好!哈哈 哈……
将军,敬你!
21 古诗三首
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 听,什么声音传来了?读读诗的第 二句。
21 古诗三首
欲饮/琵琶马上催
急促的琵琶声。
21 古诗三首
这就是边塞诗共有的特点:悲凉之中流露出壮美,具有 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思念亲人的哀怨、保家卫国的 壮志,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化作了王昌龄的《出塞》。
诗歌可以作为歌曲来演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 束这首诗的学习吧,同学们一起加入好吗?
点击播放→
21 古诗三首
结构梳理
出 秦月汉关人未还:悲 思
21 古诗三首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然后 与同座对读,注意读 准字音、读通诗句。
“葡萄”和“琵琶”的 第二个字读轻声。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21 古诗三首
读读诗的第一句,展开想象, 你看到了什么?
21 古诗三首
葡萄美酒/夜光杯
悲哀
痛恨
愤怒
……
21 古诗三首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 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 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
21 古诗三首
在战争频繁的边塞,守关将士 在盼望什么呢?读古诗后两句。
21 古诗三首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
令,使。
只要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
镇守边关,就可以抵挡入侵的敌 人,不叫他们越过阴山半步。
21 古诗三首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诗,把古 诗读正确、读流利。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1 古诗三首
如何理解题目 “出塞”?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 乐府旧题。这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1 古诗三首
写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 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 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 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 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所以又称“靖康耻”。之后,宋 钦宗的弟弟赵构做了皇帝,定都 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 宋。
21 古诗三首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 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 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 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 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 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 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 的《夏日绝句》。
匣(xiá)里金刀血未干。下在凄旷凉野的里月震色荡。 回城响头,上将的军战刀鼓匣还里
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21 古诗三首
课堂演练
一、形近字组词。
赛(赛跑) 秦( 秦朝 ) 征(征战 ) 塞( 边塞) 泰( 泰山 ) 证(证明 )
21 古诗三首
二、说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未还”这两句诗的意思。
点击播放→
21 古诗三首
结构梳理
凉 美酒斟满,琵琶声催





莫笑醉卧,几人能回

21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凉州词》通过描写将士们在阵阵催人 的琵琶声中痛饮美酒,即使醉卧沙场也不在 意,表达了作者 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 和 厌恶战争 的情怀。
拓展延伸 21 古诗三首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塞秦征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塞秦
21 古诗三首
词语解释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 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 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21 古诗三首
胡马:汉当时内地和外族间常发生战争,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是中 国古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



思良将、建功业:壮 国
21 古诗三首
主题概括
《出塞》通过描写边关将士慨叹 边战不断 , 国无良将,反应出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和平 的心情。
21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出塞(其二)
[唐]王昌龄
骝(liú)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
城头铁鼓声犹震,
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
21 古诗三首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 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 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 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 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 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 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 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 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
21 古诗三首
三、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 王昌龄 ),诗中表现
战士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万里长征人未还 ), 表现将士思念良将的诗句是( 但使龙城飞将在 )。
21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凉州在唐朝时是边塞重镇,当地歌曲中夹杂有 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 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来学 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
(X)
第21 三古诗课三首时
战争使多少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面对战
争,南宋诗人李清照写下了一首诗——
21 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21 古诗三首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 、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 笔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 ,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 凉为主。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 《一剪梅》等。
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 ? 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
21 古诗三首
古诗赏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局面的愿望,又 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 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 ,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 苦、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能
万里长征人未还。
21 古诗三首
想象: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在做什么呢 ?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 _万__里__长__征__儿__未__还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 _万__里__长__征__夫__未__还__。__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 _万__里__长__征__父__未__还__。___
我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多少 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尸骨埋葬他乡。
21 古诗三首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 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 是为什么?
将士们战死沙场,为的是保护国家的安宁,牺 牲少数是为了更多数人的安全。这种保家卫国、战 死沙场的壮举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21 古诗三首
21 古诗三首
凉州词
21 古诗三首
王翰(687-726),字子羽,晋阳(今 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大多 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 ,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 达情怀。《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有十 四首。其中以《凉州词二首》最负盛名。
21 古诗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21 古诗三首
课堂演练
一、《凉州词》《出塞》的作者分别是( B )。
A.王维 王昌龄 C.李白 白居易
B.王翰 王昌龄 C.王昌龄 王维
21 古诗三首
二、判断对错。
1.王翰和王昌龄都是唐代诗人。( √ ) 2.《凉州词》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 句,令人深思。( √ ) 3.《凉州词》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
21 古诗三首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jié
杰出
xiàng
项羽
21 古诗三首
我会写
jié



xióng xiàng
雄项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雄 项 杰亦
21 古诗三首
词语解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与刘邦争夺 天下,失败自杀。 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 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部2编1 版古诗三语首文 四年级 上册
2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2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古代的边关战乱频繁,戍边的将士们常年征战 在外,不得回乡,面对这样的境况,你会说点什么 ?看看诗人王昌龄发出的慨叹吧!
出塞
21 古诗三首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 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 ,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 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 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 闺怨》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 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 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豪迈的。
齐读后两句诗,读出将士们的豪迈气度和 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21 古诗三首
这首诗也可以唱出来,同学们一起 加入吧!唱完以后试着背一背。
这是什么样的边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