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合金的相结构与二元合金相图

合集下载

汽车材料-项目二任务二合金的相图(1)

汽车材料-项目二任务二合金的相图(1)

对质量不再变化所达到的一种状态。合金在极其缓慢的冷却条件下的结晶过程,
一般可以认为是平衡的结晶过程。 利用相图,可知各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的组织状态及一定温度下发生的 结晶和相变,了解不同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相组成及相对含量,了解合金 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转变。 碳钢和铸铁是现代工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组成碳钢和铸铁的 主要元素是铁和碳,所以钢铁又可称为铁碳合金。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具有不同 的组织和性能。为了研究铁碳合金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必须要了解铁 碳合金相图。
任务二 ·合金的相结构与相图
合金的结构 二元合金的结晶 铁碳合金相图
引入 不锈钢的出现
不锈钢是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金属材料, 在工业和生活用具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屋顶、刀叉餐具等。不锈钢 的发明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政府兵部军工厂希望研发出一种不 易磨损的合金材料,用来制造步枪枪膛。英国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在研究 过程中制造出一种含Cr量较高的材料,这种材料并不耐磨,不能用来制造
碳溶于 α -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 1.铁素体 体,用符号F或α 表示。铁素体仍保持α -Fe的体心
立方晶格。铁素体中碳的溶解度极小,室温时约
为0.000 8%,在727碳合金的基本相。 铁素体的力学性能与工业纯铁相似,即塑性、韧 性较好,强度、硬度较低。
变就越严重。晶格畸变会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这种通
过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固溶强化是提高合金 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2-17 固溶体中的晶格畸变
2.金属化 合物
金属化合物是指合金组元相互作用形成的晶格结构和特性 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的新相,一般可用分子式表示。金属化合 物一般具有复杂的晶格结构,熔点高,硬而脆。合金中含有金 属化合物时,合金的强度、硬度会提高,而塑性、韧性会降低。 根据其形成条件及结构特点,金属化合物可分为正常价化合物、 电子化合物和间隙化合物。

二元合金相图

二元合金相图

第二章二元合金相图纯金属在工业上有一定的应用,通常强度不高,难以满足许多机器零件和工程结构件对力学性能提出的各种要求;尤其是在特殊环境中服役的零件,有许多特殊的性能要求,例如要求耐热、耐蚀、导磁、低膨胀等,纯金属更无法胜任,因此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是合金。

合金的组织要比纯金属复杂,为了研究合金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了解合金中各种组织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合金相图正是研究这些规律的有效工具。

一种金属元素同另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通过熔化或其它方法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

其中组成合金的独立的、最基本的单元叫做组元。

组元可以是金属、非金属元素或稳定化合物。

由两个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二元合金,例如工程上常用的铁碳合金、铜镍合金、铝铜合金等。

二元以上的合金称多元合金。

合金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能比纯金属高许多,这正是合金的应用比纯金属广泛得多的原因。

合金相图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状态、温度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利用相图可以知道各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有哪些相,各相的相对含量、成分以及温度变化时所可能发生的变化。

掌握相图的分析和使用方法,有助于了解合金的组织状态和预测合金的性能,也可按要求来研究新的合金。

在生产中,合金相图可作为制订铸造、锻造、焊接及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本章先介绍二元相图的一般知识,然后结合匀晶、共晶和包晶三种基本相图,讨论合金的凝固过程及得到的组织,使我们对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有较系统的认识。

2.1 合金中的相及相图的建立在金属或合金中,凡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它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叫做相。

液态物质为液相,固态物质为固相。

相与相之间的转变称为相变。

在固态下,物质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由多相组成的。

由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方式不同的各种相组成合金的组织。

组织是指用肉眼或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材料的微观形貌。

由不同组织构成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二元合金

二元合金
32-10
匀晶相图
§2 二元合金相图
32-11
二、匀晶相图
❖匀晶相图
➢特点:液态、固态均无限互溶 ➢同类: Cu-Ni、 Cu-Au、
Au-Ag、Fe-Cr等
§2 二元合金相图
32-12
相图分析
❖ 典型的点: ❖ 典型的线: ❖ 典型的区: ❖ 结晶过程: ❖ 杠杆定律:
§2 二元合金相图
α相
能充分进行而产生 的化学成分不均匀 的现象。
§2 二元合金相图
32-29
五、共析相图
§2 二元合金相图
S1S2+S3
c d+e
32-30
一、合金形成单 相固溶体
纯金属与 合金的差别
Fig.4-21 固溶体合金 的力学性能、物理 性质与合金成分的 关系
§3 相图与性能的关系
32-31
§3 相图与性能的关系
32-35
①高于300℃ ②刚冷到183℃,共晶转变尚未开始 ③在183℃,共晶转变完毕 ④冷至室温。
有含
10 28

些%
相锡
, 并
, 在

求 相
相 应

的温
相度
对下
量,
32-36
②刚冷到183℃,共晶转变尚未开始
L+α
QL
28 19 61.9 19
100%
21%
Q
61.9 28 100% 61.9 19
⑴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 ⑵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 ⑶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 ⑷浇注时采用震动与不采用震动; ⑸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2.分析比较纯金属、固溶体、共晶体三者在结晶过程 和显微组织上的异同之处。 3.为什么铸造合金常选用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要进 行压力加工的合金常选用单相固溶体成分的合金?

合金的结构及相图 ppt课件

合金的结构及相图 ppt课件
• 是由第一族元素、过渡族元素与第二至第 五族元素结合而成
• 此类化合物不遵守原子价规律,而是服从 电子浓度规律,即按照一定的电子浓度组 成一定的晶格结构的化合物
• 电子浓度是化合物中价电子数与原子数之 比
课件
17
• 如CuZn化合物,其原子数为2,Cu的价电 子数为1,Zn 价电子数为2,故其电子浓度 为3/2。
课件
34
课件
35
2) 两平衡相相对量的确定
• 在两相区内,对特定的温度,两相的质量 比是一定值。图12-28(b)中wNi=x%成分的 合金,在T1温度时,两相的质量之比,可 用下式表达:
m l xc m a ax
• 式中:ml为L相的质量;ma为相反质量; xc、ax为线段长度。
课件
36
质量相对量wl、wa可由式下计算:
课件
25
在下面的讨论中将用到以下这些概念:
• 组元:组成合金的最简单、最基本、能独立存在的物质称 为组元。元素是组元。此外,在研究问题范围内既不分解 也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的稳定的化合物也是组元。
• 合金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元按不同比例配制成的一系 列不同成分的合金,称为合金系。
• 相图:表示合金系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的状态与成分、温 度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形。所谓平衡,也称为相平衡。是指 合金在相变过程中,原子能充分扩散,各相的成分相对质 量保持稳定,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在实际的加热或冷却 过程中,控制十分缓慢的加热或冷却速度,就可以认为是 接近了相平衡条件。
课件
33
(3) 杠杆定律
• 当合金处于两相区内任一温度时,L、α相 的成分及两相的相对量可按下述方法确定 :
1) 两相成分的确定 • 如图1.2-27所示,过温度(t1)作水平线,

二元合金结构与相图

二元合金结构与相图

相结构与相图
相: 合金中具有一样成分和一样构造〔聚集 状态〕并以界面分开的、均匀的组成局部。 固态金属一般是一个相,而合金那么可 能是几个相。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各相可以 不同的数量、形状、大小组合。在显微镜下 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的组织。
固态合金的相可分成两类:
固溶体:假设相的晶体构造与某一组成元素 的晶体构造一样,这种固相称为固溶体;
〔1〕置换固溶体
〔2〕间隙固溶体
〔3〕固溶体的溶解度
〔4〕固溶体的性能
相结构与相图
〔1〕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
置而形成的固溶体。 形成条件:
溶剂与溶质原子尺 寸相近。
溶质原子 溶剂原子
置换固溶体
相结构与相图
〔2〕间隙固溶体
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中而形 成的固溶体。
形成条件:
L
垂线与相线的交点
做出冷却速度曲线
Ni
时间
相结构与相图
〔1〕单相区中,不管温度怎么变化 单相的成份=合金的成份, 单相的重量=合金的重量。
〔2〕两相区中的两个相随温度变化会 发生两个变化: ①两个相的成分随温度变化分别沿各 自的相线变化〔水平温度线〕 ②两个相的相对重量随温度变化也要 发生变化〔杠杆定律〕
求合金Ⅰ在温度t3下 两个相的相对重量
L
t3
QXQaQQLLXL 1 X0
Q
QL
QL
(
X0 XL
Xa Xa
) 1 0 0%
Q
( XL XL
X0 Xa
) 1 0 0%
A
Xa X0 XL B
QL X0 Xa Q XL X0
相结构与相图
例:求含Ni60%的Cu-Ni合金,冷却至温度

二元合金相图(1)

二元合金相图(1)

第二章二元合金相图纯金属在工业上有一定的应用,通常强度不高,难以满足许多机器零件和工程结构件对力学性能提出的各种要求;尤其是在特殊环境中服役的零件,有许多特殊的性能要求,例如要求耐热、耐蚀、导磁、低膨胀等,纯金属更无法胜任,因此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是合金。

合金的组织要比纯金属复杂,为了研究合金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了解合金中各种组织的形成及变化规律。

合金相图正是研究这些规律的有效工具。

一种金属元素同另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通过熔化或其它方法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

其中组成合金的独立的、最基本的单元叫做组元。

组元可以是金属、非金属元素或稳定化合物。

由两个组元组成的合金称为二元合金,例如工程上常用的铁碳合金、铜镍合金、铝铜合金等。

二元以上的合金称多元合金。

合金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能比纯金属高许多,这正是合金的应用比纯金属广泛得多的原因。

合金相图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状态、温度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利用相图可以知道各种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有哪些相,各相的相对含量、成分以及温度变化时所可能发生的变化。

掌握相图的分析和使用方法,有助于了解合金的组织状态和预测合金的性能,也可按要求来研究新的合金。

在生产中,合金相图可作为制订铸造、锻造、焊接及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本章先介绍二元相图的一般知识,然后结合匀晶、共晶和包晶三种基本相图,讨论合金的凝固过程及得到的组织,使我们对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有较系统的认识。

2.1 合金中的相及相图的建立在金属或合金中,凡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它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叫做相。

液态物质为液相,固态物质为固相。

相与相之间的转变称为相变。

在固态下,物质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由多相组成的。

由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方式不同的各种相组成合金的组织。

组织是指用肉眼或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材料的微观形貌。

由不同组织构成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第2章合金的相结构与二元合金相图

第2章合金的相结构与二元合金相图
缓冷
有序变化:导致合金硬度、脆性增加,塑性、电阻率下降。
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
完全无序
第二章
偏聚
部分有序
完全有序
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
第二章
(二)溶质元素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
c
溶质元素的质量 固溶体的总质量
100%
质量分数
c
溶质元素的原子数 固溶体的总原子数
100%
摩尔百分数
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
第二章
(三)影响固溶体结构和溶解度的因素
第二章
(2)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 合物
如FeB、Fe3C、Cr23C6等。 Fe3C称渗碳体,是钢中重要 组成相,具有复杂斜方晶格。
化合物也可溶入其它元素原
Fe3C的晶格
子,形成以化合物为基的固
溶体。
高温合金中的Cr23C6
(3) 拉弗斯相: 组元间的原子尺寸之差处于间隙化合 物与电子化合物之间。
第二章
3、电子含量因素(原子价因素): 电子含量:各组成元素的价电子数的总和与原子数的比值。 如溶质的摩尔分数为 x % ,则电子含量表示为:
c e a [xv u(100 x)]/100 一定形式的固溶体,能稳定地存在于一定的电子含量范围内。 一价金属溶剂,bcc电子极限含量1.36
fcc电子极限含量1.48
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
第二章
4.相: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 分开的物质均匀组成部分,称之为相。
5.组织:是观察到的在金属及合金内部组成相的大 小、方向、形状、分布及相互结合状态。
(a)纯铁单相显微组织
(b)Al+Cu两相显微组织
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
第二章
在固态材料中,按其晶格结构的基本属性来分, 可分为固溶体和中间相两大类。

第二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和二元合金相图教材

第二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和二元合金相图教材

金属的结构
Si2O的结构
2、晶格与晶胞

晶格:用假想的直线将原子中心连接起来所形成的 三维空间格架。直线的交点(即原子中心)称结点。 由结点形成的空间点的阵列称空间点阵。

晶胞:能代表晶格原子排列规律的最小几何单元 .
晶 体 晶 格 晶 胞 示 意 图

晶格常数:晶胞各边的
尺寸 a、b、c。各棱间
位 错 壁
亚晶粒
大角度和小角度晶界


晶界的特点:
① 原子排列不规则。 ② 熔点低。 ③ 耐蚀性差。


④ 易产生内吸附,外来原子易在晶界偏聚。
⑤ 阻碍位错运动,是强化部位,因而实际使用 的金属力求获得细晶粒。

⑥ 是相变的优先形核部位。
第二节 金属的结晶与同素异晶转变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晶态的过程称为结晶。 结晶: 液体 --> 晶体 凝固: 液体 --> 固体(晶体 或 非晶体)
-Fe,bcc -Fe,fcc -Fe,bcc
1394 C
912 C
912 C
-Fe,fcc
-Fe,bcc
2、固态转变的特点

固态下的相变也是一个形核和长大的过程,但有
着与结晶不同之处,其特点为:

(1)形核一般在某些特定部位发生(如晶界、晶 内缺陷、特定晶面等)。

(2)由于固态下扩散困难,因而过冷倾向大。 (3)固态转变伴随着体积变化,易造成很大内应
属元素,如C、N、B等,而溶剂元素一般是过渡族
元素。

形成间隙固溶体的一般规律 为r质/r剂<0.59。
Hale Waihona Puke ⑶ 固溶体的溶解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合金的相结构与二元合金相图由于纯金属的机械性能比较低,很难满足机械制造业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特殊性能如高强度、耐热、耐蚀、导磁、低膨胀等的要求,加上它冶炼困难,价格昂贵,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合金。

合金的性能比纯金属的优异,主要是因为合金的结构与组织与纯金属不同,而合金的组织是合金结晶后得到的,合金相图就是反映合金结晶过程的重要资料,也是制订各种热加工工艺的重要理论依据,所以本章着重介绍合金的结构与相图。

第一节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相:指具有相同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也可以是连续变化的)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如液相、固相是两个不同的相,合金在室温时只有一个相组成的合金称为单相合金,由两个相组成的合金称为两相合金。

由多个相组成的合金称为多相合金。

组织:指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到的材料内部形貌图像,一般用肉眼观察到的称为宏观组织,用显微镜放大后观察到的组织称为微观组织。

材料的组织是由相组成的,当组成相的数量、大小、形态和分布不同时,其组织也就不同。

从而导致其性能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合金的组织来改变合金的性能。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用其他方法制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系:由给定的若干组元按不同的比例配制成的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合金,为一个合金系统,简称为合金系。

如由A、B两个组元配制成的称为A-B二元系,同样由三个组元或多个组元配制成的称为三元系合金或多元系合金,本章主要介绍二元系合金的有关知识。

由于组成合金的各组元的结构和性质不同,因此它们在组成合金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不同,所以它们之间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相。

但按这些相的结构特点,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即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固溶体的主要特点是:其晶体结构与溶剂组元的相同;而金属间化合物的主要特点是其晶体结构与两组元的结构均不相同,而是一种新的晶体结构。

一、固溶体1、固溶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元在固态下相互溶解,而形成得具有溶剂晶格结构的单一的、均匀的物质。

溶剂:固溶体中含量较多的并保留原有晶格结构的组元称为溶剂。

溶质:固溶体中含量较少的并失去原有晶格结构的组元称为溶质。

2、固溶体的分类固溶体的分类方法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种:(1)按溶质原子占据的位置不同分: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某些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

见图2-1,它主要在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间隙固溶体:是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见图2-1,它主是由原子半径很小(<0.1nm)的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碳、硼与金属元素之间形成。

图2-1 固溶体的两种类型(2)按溶质原子的溶解度分有限固溶体有限固溶体是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溶解量具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该限度,它们将形成其它相。

一般发现随温度的升高,固溶体的溶解度增大,随温度的降低固溶体的溶解度减小。

这样在高温时具有较大溶解度的固溶体到低温时会从中析出新相(多余的溶质与部分溶剂所形成)。

无限固溶体溶质能以任意比例溶入溶剂所形成的固溶体,其溶解度可达100%,即两组元可连续无限置换。

只有置换固溶体有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当两组元具有相同的晶格类型,并且原子尺寸相差不大,负电性相近(在元素周期表中比较靠近)时,才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即使形成有限固溶体,它们之间的溶解度也较大。

(3)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中的分布状态分无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结点的位置是随机的,任意的和不固定的。

有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只占据溶剂晶格结点的某几个固定位置,这样的固溶体也称为超结构或超点阵。

有序化转变:有序固溶体无序固溶体,在一恒温下转变,该临界温度称为有序化转变温度。

一般当溶质与溶剂原子数成一定比例时,形成的固溶体在缓慢冷却时,易发生有序化转变。

如铜金合金,当原子比为1:1(50%Cu,50%Au,在385℃)或3:1(75%Cu,25%Au,在390℃)时在缓冷到一定温度时由无序转化为有序。

固溶体由无序转变为有序,将使合金的性能发生明显的变化,如硬度↑,脆性↑,塑性↓,电阻↓等。

3、固溶体的性能(1)机械性能:产生固溶强化固溶强化:随溶质原子浓度强化的增加,固溶体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韧性稍有降低的现象。

固溶强化是金属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几乎生产中使用的绝大部分合金材料都是以固溶体作为主体相(基体相)。

例如,南京长江大桥的建筑中,大量采用的含锰为w Mn=1.30%~1.60%的低合金结构钢,就是由于锰的固溶强化作用提高了该材料的强度,从而大大节约了钢材,减轻了大桥结构的自重。

产生固溶强化的原因:因为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尺寸大小不同,当它溶入溶剂形成固溶体时会造成晶格畸变,一般大的溶质原子使点阵常数增大,产生正畸变;而小的溶质原子使点阵常数减小,产生负畸变;间隙溶质原子总是使点阵常数增大,产生正畸变(其原子尺寸大于晶格间隙尺寸),晶格畸变对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故使固溶体的硬度、强度↑,塑性、韧性↓,一般间隙溶质原子的强化效果大于置换溶质原子的强化效果。

(2)物理性能:随溶质原子含量的增加,固溶体合金的电阻温度系数减小,导电性↓,电阻↑。

二、中间相(金属化合物)两组元在组成合金时,当它们的溶解度超过固溶体的极限溶解度后,一般将形成新的合金相,这种新相一般称为化合物。

化合物通常可以分为金属间化合物和非金属化合物。

凡是由相当程度的金属键结合,并具有明显金属特性的化合物,称为金属化合物,它可以成为金属材料的组成相。

例如,碳钢中的渗碳体(Fe3C)、黄铜中的β相(CuZn),都属于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的熔点较高,性能硬而脆。

当合金中出现金属化合物时,通常能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会降低塑性和韧性。

金属化合物是各类合金钢、硬质合金和许多有色金属的重要组成相。

金属化合物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类型。

1、正常价化合物组成正常价化合物的元素是严格按原子价规律结合的,因而其成分固定不变,并可用化学式表示,如Mg2Si、Mg2Sn、Mg2Pb等。

正常价化合物具有高的硬度和脆性。

在合金中,当它在固溶体基体上细小而均匀地分布时,将使合金得到强化,因而起着强化相的作用。

2、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不遵循原子价规律,而是按照一定的电子浓度比组成一定晶格结构的化合物。

电子化合物虽然可以用化学式表示,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成分可变的相,也就是在电子化合物的基础上可以再溶解一定量的组元,形成以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

电子化合物的熔点和硬度都很高,但塑性很差,因此与正常价化合物一样,一般只能作为强化相存在于合金中。

3、间隙化合物间隙化合物一般是由原子直径较大的过渡族金属元素(Fe、Cr、Mo、W、V)和原子直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H、C、N、B等)所组成。

如合金钢中不同类型的碳化物(VC、Cr7C3、Cr23C6等)和钢经化学热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的碳化物和氮化物(如Fe3C、Fe4N、Fe2N等)都是属于间隙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的晶格结构特点是:直径较大的过渡族元素的原子占据了新晶格的正常位置,而直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则有嵌入晶格的空隙中,因而称为间隙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简单晶格结构的间隙化合物,也称为间隙相,如VC、WC、TiC等。

VC的晶体结构如图2-3所示。

另一类是具有复杂晶格结构的间隙化合物,如Fe3C、Cr23C6、Cr7C3、Fe4W2C等。

Fe3C的晶体结构就是这一类间隙化合物结构的典型例子。

间隙化合物具有极高的硬度和熔点(如表2.6所示),而且十分稳定,尤其是间隙相更为突出。

所以间隙化合物在钢铁材料和硬质合金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如碳钢中的Fe3C 也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工具钢中VC可以提高钢的耐磨性;高速钢中的WC、VC等可使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而WC和TiC则是硬质合金的主要组成物。

图2-2 VC的晶体结构图2-3 Fe3C的晶体结构第二节二元合金相图一、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各合金在平衡状态(在极缓慢冷却条件下,各相成分和相质量比不再随时间变化)下,在不同温度时,合金具有的状态和组成相关系的图解,所以也称它为合金状态图或平衡图。

1、相图的表示方法合金相图的测定一般都是通过试验法进行。

目前已可借助计算机,通过理论计算(各相的自由能)绘制简单的相图。

建立相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测定各合金相变温度,即临界点的过程。

(合金在相转变时伴随有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的突变,如潜热、膨胀系数、电阻和磁性、硬度等的变化),测定合金临界点的方法很多,如热分析法、硬度法、金相法、膨胀法、电阻法、磁性法、X射线结构分析法等。

要想测定一张精确的相图,必须将上述几种方法互相补充使用。

二元合金相图,是以温度为纵坐标、以合金成分为横坐标的平面图形。

现以Cu-Ni 合金相图为例来说明二元合金相图表示方法。

2、相图的建立方法通常测定相图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热分析法。

下面以Cu-Ni二元合金系为例,说明应用热分析法测定其临界点及绘制相图的过程。

(1)配制一系列成分不同的Cu-Ni合金:(2)用热分析法测出所配制的各合金的冷却曲线;(3)找出各冷却曲线上的临界点;(4)将各个合金的临界点分别标注在温度—成分坐标图中相应的合金线上;(5)连接各相同意义的临界点,所得的线称为相界线。

图2-4 用热分析法测定Cu--Ni合金相图第三节匀晶相图凡是二元合金系中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下以任何比例可均匀相互溶解,即在固态下能形成无限固溶体时,其相图属于二元匀晶相图。

如Cu-Ni、Au-Ag、Cr-Mo、Cd-Mg 等合金系均形成匀晶系。

一、相图分析图示为Cu-Ni合金相图,图中t A =1083℃为纯铜的熔点;t B=1455℃为纯镍的熔点。

t A L t B为液相线,t Aαt B为固相线。

二、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图2-5 Cu-Ni合金相图结晶过程分析要想利用相图分析合金的结晶过程和组织,就必须首先了解相图中的点、线、相区的金属学意义。

以图2-5Cu-Ni相图为例进行分析。

①点:A t 、B t 点分别为纯组元铜、镍的熔点(C t C t B A 1452,1083==)②线: B a t t 线为液相线,是匀晶转变的开始线 L α,合金加热到该线以上时,全部转变为液体,而冷却到该线时,开始结晶出α固溶体。

B a t t 线为固相线,是匀晶转变的终止线L α,合金加热到该线时开始熔化,冷却到该线时,全部转变为α固溶体。

③相区:单相区:有L 、α两个,液相L 在液相线 B a t t 以上,固相α在固相线 BA t t 以下。

两相区:α+L 一个,在液、固相线 B A t t 与B A t t 之间。

三、二元相图的杠杆定律图2-6 杠杆定律的应用设合金总重量为Q ,液相重量为Q L ,固相重量为Q 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