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城市化 (2)

1.1 含义 (2)

1.2演进过程 (2)

2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2)

2.1城市化进程规律 (2)

2.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 (4)

3中国城市化道路 (5)

3.1中国城市化的实践 (5)

3.1.1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市化阶段 (5)

3.1.2城市化的“大跃进”阶段 (5)

3.1.4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城市化时期 (5)

3.2中国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6)

3.2.1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6)

3.2.2中心城市辐射力、凝聚力、带动力不够强 (6)

3.2.3城市结构趋同,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7)

3.3针对中国城市化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7)

3.3.1更新旧观念,消除思想障碍 (7)

3.3.2 制订具体规划,绘制发展蓝图 (7)

3.3.3改革旧体制,消除体制障碍 (8)

3.3.4 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8)

4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实践

摘要:本文用过对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探求以及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在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体现, 针对国内外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的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同时在国内城市化发展方面的利弊及一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提出部分对策,对中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城市化一般规律国内实践

1城市化

1.1 含义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同一经济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

1.2演进过程

正常的广义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但是本质上讨论的城市化是不包括逆城市化的。而这一过程不足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二次城市化解决。联合国碳熵行动纲领是人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指导纲领,让占地球2%面积却消耗地球80%资源的城市可持续科学发展。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2.1城市化进程规律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规律,全过程呈一条稍拉平的S型曲线。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10%以后,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进

入第二阶段,城市化进程出

现加快趋势,这种趋势一直

要持续到城市人口超过70%

以后才会趋缓,此后为城市

化进程第三阶段,城市化进

程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由

此可知,城市化进程会经历

发生、发展、成熟三阶段,其图1 诺瑟姆曲线

规律性的变化是发生阶段速度缓慢,发展阶段速度加快,成熟阶段速度又趋缓慢。

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统计数据,197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只有37%,到2000年上升为47%,在2008年的某个时间,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根据预测,带2030年,全球将有60%的人居住在城市中。从时间上来看,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各个国家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英国在19世纪末即进入稳定期,美国在20世纪城市化进程最快,现已稳定。当前发展中国家是城市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城市一旦形成,由于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这两者都造成城市自身的扩张,扩张的速度取决于这两者效应力的大小。城市经济具有规模经济递增的特点,但城市的规模不能也不可能无限扩大,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病会越来越严重,形成负的聚集效应,当负效应压倒正效应时即是城市的扩张边界。大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最强,大城市的增长速度也最快。在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大城市的这种超先增长速度也是不同的。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水平很低和整体城市化速度较慢,大城市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不易发挥,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大城市的超先增长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到城市化进程趋缓阶段,已不存在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此外,大城市只有达到其城市边界前才遵循超先增长规律。

2.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与许多因素有关,但经济因素与城市化进程最为密切也最为关键。许多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相关性。从世界大部分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来看,也证实了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密集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例如,从1960-1981年,低、中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由24%提高到33%,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也由28%骤增到47%,这表明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它们绝大多数是在战后才获得独立,开始走上发展民族经济并开始走向工业化的道路,因而发达国家在二百年前就开始的劳动力的第一次大转移,在这些国家有的刚刚开始,有的正在继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向该国的大城市集中,出现了城市数量和规模飞速发展的过程。这表明这些处在工业化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发展的集中化阶段。与此相反,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1960-1981年提高了18%,而50万以上城市人口的比例只增加了

13%。这说明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发达

国家的城市化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其具

体表现为某些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的城

市人口开始下降,而处在这些大城市周

围的中小城市人口却开始出现持续增加

的现象。如据美国1980年的人口普查,

在整个七十年代,美国五十个大城市

的人口下降了4%,而处在这些大城市周

围的五十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却增加了

5%,50个小城镇的人口增加了11%。

英国、西德的情况也很相似,尽管城表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表(1981年)市化水平在提高,但大城市人口比例却在不断下降,即开始了城市分散化过程。这一现象表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开始走向发展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建立并完善合理的城市体系和结构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