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道
乌龙茶知识大盘点

乌龙茶知识大盘点一、乌龙茶的起源与传说乌龙茶起源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传说在唐朝时期,一位名为乌龙的僧人发现了这种茶的独特口感,遂将其传播开来。
乌龙茶的名称便由此而来,一直沿用至今。
二、乌龙茶的种类1.闽北乌龙: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以岩茶为主,具有岩骨花香之韵。
2.闽南乌龙:产于福建南部安溪、华安等地,以铁观音为代表,具有清香、甘醇之韵。
3.广东乌龙:产于广东潮汕地区,以凤凰单丛为代表,具有浓郁的花香和果香之韵。
4.台湾乌龙:产于台湾地区,以阿里山乌龙茶为代表,具有独特的果香和蜜香之韵。
三、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晒干、晾青、揉捻、烘焙等环节。
其中,晒干和晾青是形成乌龙茶独特香气的重要环节,而烘焙则是使茶叶具有独特口感的关键步骤。
四、乌龙茶的冲泡技巧冲泡乌龙茶时,宜选用紫砂壶或瓷器,以95℃以上的热水冲泡,冲泡时间一般为3-5分钟。
可根据个人口感喜好调整冲泡时间和水温。
五、乌龙茶的保健功能1.降低血脂:乌龙茶中的茶多酚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降低血脂。
2.抗氧化:乌龙茶中的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抵抗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延缓衰老。
3.减肥:乌龙茶中的咖啡因和茶多酚可以加速脂肪代谢,达到减肥的目的。
4.抗菌消炎:乌龙茶中的儿茶素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预防感冒等疾病。
5.保护牙齿:乌龙茶中的氟元素可以保护牙齿健康,预防龋齿。
六、如何选购乌龙茶1.看外观:优质的乌龙茶外形匀整,色泽砂绿,茶汤清澈明亮。
2.闻香气:优质的乌龙茶香气持久、纯正、浓郁。
3.品口感:优质的乌龙茶口感醇厚、回甘甜润。
4.看包装:选购乌龙茶时要注意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购买到新鲜的茶叶。
七、如何储存乌龙茶1.避免潮湿:乌龙茶储存时要避免潮湿,以免影响茶叶品质。
2.避免异味:乌龙茶储存时要避免与有异味物品一起存放,以免影响茶叶香气。
3.避光保存:乌龙茶储存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影响茶叶色泽和质量。
乌龙茶中国茶道步骤

乌龙茶中国茶道步骤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乌龙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品种,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本文将为您介绍乌龙茶的制作步骤,以展示中国茶道的精髓。
一、准备工作乌龙茶的制作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茶叶、茶具、水源和炭火等。
茶叶的选择通常依据口感和香气进行,而茶具则需要保证质量上乘,以确保乌龙茶的品质。
水源应清洁纯净,炭火则是使水沸腾和冲泡茶叶的必要工具。
二、洗茶叶首先,将茶叶放入茶盘中,用清水冲洗茶叶。
这一步的目的是除去灰尘和杂质,同时唤醒茶叶的香气。
三、烘焙茶叶接下来,将茶叶放入烘焙锅中,用小火慢烘。
烘焙茶叶的目的是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使茶叶更加干燥,同时增强茶叶的香气。
四、揉捻茶叶当茶叶烘焙至一定程度后,将茶叶取出来,并开始揉捻。
揉捻茶叶的目的是破坏茶叶细胞,激发出更多的芳香物质,使茶叶更加香醇。
五、晾晒茶叶经过揉捻后,将茶叶晾晒一段时间,使其逐渐恢复弹性。
晾晒茶叶的目的是使茶叶的香气更加丰富,并为后续的烘焙和火候调整做准备。
六、再次烘焙在晾晒完成后,将茶叶放回烘焙锅中,进行第二次烘焙。
这一次的烘焙需要根据茶叶的情况来进行调整,时间和火力需要控制得恰到好处,以确保茶叶的香气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
七、包装贮存最后,将烘焙好的茶叶进行包装和贮存。
乌龙茶通常使用特殊的茶袋进行包装,以保持其香气和品质。
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侵入。
通过以上的制作步骤,一杯香气四溢的乌龙茶就完成了。
中国茶道注重细节和内涵,追求茶叶的原始风味和醇厚口感。
无论是品茗还是冲泡,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茶叶呈现最佳状态。
乌龙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体现出了茶道的奥妙和精髓。
总结起来,乌龙茶的制作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洗茶叶、烘焙茶叶、揉捻茶叶、晾晒茶叶、再次烘焙和包装贮存等环节。
每个步骤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乌龙茶的品质和口感。
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作和品饮乌龙茶,我们可以领略到茶道的美妙与深邃。
乌龙茶工艺流程

乌龙茶工艺流程清香型乌龙茶加工工艺流程为鲜叶→晒青→摇青→长凉青→杀青→回潮→包揉造型→干燥(1)适宜“全天候”晒青,做到及时、按品种、分批、勤晒青,晒青减率4%~5%。
(2)轻摇青、摇均匀、薄摊青、长凉青。
清香型乌龙茶摇青次数多为3摇:一摇摇青时间短,摇出淡淡的“青气”,待青气退后,进行二摇;二摇摇得比一摇稍重,“青气”较一摇稍浓;三摇摇“香”,摇至清香显露,每次摇青均需等鲜叶青气退后才能再摇。
每次摇青后均需薄摊,每平方米凉青筛摊放鲜叶0.5kg左右。
一摇和二摇摇后的凉青时间较短,三摇后采用长凉青。
(3)轻发酵、少红边。
一般在上半夜前结束摇青,最后一次凉青时间8~16h,甚至更长(如铁观音)。
闽南传统乌龙茶发酵程度为25%左右,红边约占鲜叶的15%~20%,清香型乌龙茶红边红点约占10%左右为适度。
(4)高温、少量、杀青。
清香型乌龙茶多采用90型燃气式炒青机杀青,杀青温度260~280℃,投叶量4~5kg,杀青要杀匀杀透杀足,以手握茶叶沙沙响,不能成团,杀青叶含水量50%左右(传统工艺杀青叶含水量60%)为适度。
下机后,将杀青叶迅速抖散,散热降温。
(5)回潮、包揉、速成球。
杀青叶经摊放,用布巾遮盖或用清洁食用塑料袋,促使杀青叶梗叶水分平衡。
经回潮后的茶叶,方可以包揉,以免产生大量碎末。
注意“速包”作业要熟练,特别当鲜叶温度高于37℃时,速包成球时间不要超过1min;当叶温降至37℃以下时,才可用球茶机团揉。
在包揉工艺流程的每一道“松包”工序中,都要筛去碎末,以保证清香型乌龙茶外形、汤色、叶底“三绿”和清香的品质特点。
(6)低温干燥,保持色泽和香气。
采用自动烘干机或燃气手拉百叶式烘干机,足火温度70℃,焙至足干,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6%,以利于保持清香型乌龙茶翠绿的色泽和高锐的清香。
干燥后的茶叶应及时真空包装,以利于品质的保持。
乌龙茶起源道家新说_养生茶饮

乌龙茶起源道家新说_养生茶饮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其“做青”特殊工艺源于武夷茶的传统制法。
茶界泰斗、乌龙茶专家张天福教授确认“乌龙茶故乡武夷山”,这是得到茶界认可的观点,没有什么可议论的。
但它的起源,学术界尚有争议:有的推论出源于北宋的北苑龙凤茶,有的推定始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的武夷岩茶。
但都认为最早是在福建创始的。
乌龙茶的起源,根据其制作特点是茶鲜叶未经杀青,一面萎凋、一面振动、搅拌,进行有控制的一定程度的发酵,即现代称之为“做青”的工序,然后经过高温炒揉烘焙而成。
茶业专家庄任对乌龙茶起源说:“迄今我们见到叙述乌龙茶制作方法的最早文字史料,是以1717年曾任崇安县令陆廷灿所编撰成书于1734年的《续茶经》所引王草堂《茶说》最为明确。
”“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
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
候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
阳羡介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
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
茶采而摊,摊而鹿(振烫),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
既炒既焙,复拣去老叶及枝蒂,使之一色。
”王草堂《茶论》,曾称赞“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
形容殆尽矣的”的释超全《武夷茶歌》,及稍后的《安溪茶歌》;以及1751年董天工《武夷山志》等,都足资佐证乌龙茶起源于武夷岩茶的重要资料。
《武夷茶歌》:“景泰年间(1450-1450)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
凡茶之侯视天时,最喜晴天北风吹。
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
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
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
”当时武夷茶不但制作方法与现代乌龙茶相同,而且鲜叶原料也是俟嫩梢生长形成驻芽(粟粒芽)时采摘下来。
说明乌龙茶在十五世纪就已有生产,最迟在十七世纪中后期已流行于武夷山。
周亮工(1655-1662)《闽小记》中“闽茶”条:“武夷、紫帽、笼山皆产茶;僧拙于焙,既炒则先蒸而后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宫中洗涤用耳。
青茶-四大乌龙茶工艺对比

闽北岩 茶
礼品 闽北乌龙茶揉捻工艺主要是将杀青适度的叶子乘热放入揉捻机内,按轻一重一轻的原则,成条索状即可,揉捻时间是4—5分钟
类。
凤凰单 枞
揉捻是造型过程,关系到外形的紧结和色泽润枯,也影响内质滋味的浓淡。揉捻的过程中让细胞内质粘附于叶子表面,有力冲泡 。传统揉捻方式分手揉或者足揉,期间需要进行多次抖散,称之为解团,以便揉捻均匀。但是传统方式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效 率低,已经基本都改用机揉。
凤凰 单枞
分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两种方式。杀青就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迅速终止发酵,相对固定做青 成果。无论是手工还是机械,杀青适度的标准是叶面由绿变为浅绿,略呈浅黄色,叶面完全失去光 泽,叶片卷皱,由潮湿有粘性转为干松,手握成团,枝梗折而不断,嗅之无青草气,略带甜蜜味。
台湾 乌龙 茶
台湾乌龙茶杀青在摇青后进行。摇青后先进行全发酵或半发酵摊青,厚度6-10cm。待花香刚吐, 稍带酸味进行杀青。杀青温度250-3000C,手握杀青叶有刺手感为宜。从茶青进厂至杀青结束称 为养青工序,一般一个工人可养青200 斤茶青。
飞之意境。
台湾乌龙茶
台湾乌龙茶源于福建,但是福建乌龙茶的制茶工艺传到台湾后 有所改变,依据发酵程度和工艺流程的区别可分为:轻发酵的
文山型包种茶和冻顶型包种茶;重发酵的台湾乌龙茶。
乌龙茶制作工艺
乌龙茶制作的基本工艺过程是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 干燥。〔2〕各个工序在不同制作工艺中的名称有细微的差别但其 加工的本质是不变的:如晒青、凉青工艺在台湾乌龙茶制作工艺 上称作萎凋,摇青工艺在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上称作做青,干燥 工艺在闽北乌龙茶工艺上称作焙火。为方便比较本文将乌龙茶基
个省。
乌龙茶的前身——北苑茶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 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 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 制和煮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
乌龙茶工艺流程

乌龙茶工艺流程乌龙茶,又称青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于世。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乌龙茶的工艺流程。
1. 采摘,乌龙茶的制作首先要从茶叶的采摘开始。
一般来说,乌龙茶的采摘时间在春季或秋季,这个时候茶树的新芽最为嫩嫩,品质最佳。
采摘时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尽量避免雨水或露水的浸润,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质量。
2. 萎凋,采摘下来的茶叶要进行萎凋处理。
这个过程是将茶叶摊开,让其叶片在自然条件下逐渐变软,失去一部分水分。
这样可以增加茶叶的柔软度,便于后续的揉捻和发酵。
3. 揉捻,萎凋后的茶叶要进行揉捻,这个过程是为了破坏叶细胞,使茶汁充分外溢,促进发酵。
揉捻的方式有手揉和机械揉两种,其中手揉是传统的工艺,机械揉则是现代化生产的方式。
4. 发酵,揉捻后的茶叶要进行发酵。
发酵是乌龙茶制作的关键步骤,也是乌龙茶与其他茶类的区别之一。
发酵的时间长短和温度控制都会影响乌龙茶的口感和香气。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在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
5. 烘焙,发酵完成后的茶叶要进行烘焙。
烘焙是为了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增加茶叶的香气。
烘焙的温度和时间也是影响茶叶质量的重要因素。
6. 分级,烘焙完成后的茶叶要进行分级。
根据茶叶的大小和形状,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后续的包装和销售。
7. 包装,最后,经过分级的茶叶要进行包装。
包装是为了保护茶叶,防止其受潮变质,同时也是为了方便销售和储存。
以上就是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制作,才能保证乌龙茶的品质和口感。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茶道的分类

中国茶道的分类茶道,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生活中。
中国茶道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分类,包括茶叶的处理方式、泡茶的工具、茶道的形式等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中国茶道的分类。
一、根据茶叶的处理方式1. 绿茶道绿茶道是中国茶道中最为基础的一种形式。
绿茶在制作过程中不经过发酵,保留了茶叶原有的颜色和味道。
绿茶道强调茶叶的清新和香气,讲究泡茶的时间和水温的掌握。
2. 黄茶道黄茶道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茶道形式,制作黄茶时需要经过轻微的发酵过程。
黄茶道追求茶叶的汤色橙黄,滋味鲜醇,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3. 白茶道白茶道以制作白茶为主,白茶是一种不经过任何加工的茶叶,保留了茶叶的自然风味。
白茶道注重泡茶的精细,讲究水质的纯净和泡茶的时间掌握。
4. 红茶道红茶是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茶叶,具有浓郁的红色汤色和强烈的香气。
红茶道注重茶叶与水的协调,追求红茶细腻的口感和持久的回味。
5. 乌龙茶道乌龙茶道是一种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茶道形式。
乌龙茶制作时需要经过半发酵的过程,乌龙茶道讲究茶叶的“活性”,强调茶叶的回甘和口感。
二、根据泡茶的工具1. 茶具道茶具道是茶道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注重茶具的制作和使用。
茶具道强调以茶杯、茶壶等茶具为主角,通过不同茶具的组合和使用方式展示茶道的魅力。
2. 茶匙道茶匙道是一种以茶匙为核心的茶道形式,强调用茶匙挖取茶叶、搅拌泡茶,突出茶匙在茶道中的重要作用。
3. 茶盘道茶盘道注重茶盘的使用和摆放,茶盘是茶道中用来承放茶具和茶水的器皿。
茶盘道通过茶盘的设计和布置,展示茶道的雅致和美感。
三、根据茶道的形式1. 格式茶道格式茶道是一种正式的茶道形式,通常在特定场合、仪式上进行。
格式茶道有严格的程序和仪式,注重礼仪和规范,凸显茶道的庄重和肃穆。
2. 自由茶道自由茶道相对于格式茶道来说更加灵活和随意。
自由茶道强调茶席的布置和茶人的感受,重视茶人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和互动。
《乌龙茶茶艺》课件

闽北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一带,是乌龙茶的重 要产地之一。其茶树生长在岩石缝里,因此具有独特的岩香 和韵味。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品种有武夷岩茶、大红袍等,其 制作工艺精湛,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
闽南乌龙茶
总结词
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和滋味,是中国乌龙茶的代 表之一。
量。
用纯净水冲泡
使用纯净水来冲泡乌龙茶,以 保证茶汤的口感和品质。
注意泡茶技巧
掌握好泡茶技巧,如水温、浸 泡时间等,以充分展现乌龙茶 的特点和品质。
客观评价
在品鉴和品尝过程中,要客观 评价乌龙茶的品质,不掺杂个
人喜好和情感因素。
05
CATALOGUE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与养生之道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
降低血压
乌龙茶的传说
相传乌龙茶的发现是因为乌龙僧 人在某次采茶过程中,将茶叶放 在石磨上磨碎,意外地发现了这 种半发酵茶。
乌龙茶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文化内涵
乌龙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 茶道、茶艺、茶文化等,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体现
乌龙茶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感 和品质,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和历史意义。
泡茶水温
乌龙茶的冲泡水温一般在95℃-100℃之间,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和个人的口感喜好来 选择。如果水温过低,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无法充分释放;如果水温过高,则容易造成茶
叶苦涩。
用水选择
泡茶用水应该选择清洁、无异味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氯、铅等有害 物质的自来水,以免对茶叶产生不良影响。
泡茶的步骤与技巧
CATALOGUE
乌龙茶的品鉴与品尝
品鉴乌龙茶的方法与技巧
观察茶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富豪乌龙茶道
各位来宾你们好,欢迎光临大富豪健康会馆。
下面我把乌龙茶的冲泡过程为您们演示一下。
一、首先请鉴赏茶具:
1、随手泡,用来给水加温。
2、茶道六用,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及品茗杯;茶则量取茶叶;茶针用来通透紫砂壶,茶
漏放在紫砂壶中,避免投茶时茶叶外溢;茶匙拔取茶叶以及茶桶。
3、茶荷:用来鉴赏茶叶的外形、色泽。
4、茶巾:大的为茶船。
5、紫砂壶:用来泡制乌龙茶,它不吸茶香。
6、茶海:俗称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
7、滤网:用来过滤茶汤,沉淀茶渣。
8、杯:高的为闻香杯,用来闻茶香的,低的为品茗杯,用来品尝茶汤的滋味。
9、杯托:奉茶时用来放置闻香杯及品茗杯。
二、接下来请茶入荷:
这是您点的乌龙茶,请赏乌龙茶的初制工艺介于红、绿茶之间,基本工艺是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六大工序,成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青褐,含天然花香具有独特韵味。
三、温壶烫盏:
品茶讲究热杯热饮,再冲泡。
首先要温壶洁具,紫砂壶又称孟臣壶,是明代制壶大师“惠孟臣”首先制造并使用,我刚刚这个动作叫“孟臣淋漓”。
四、置茶:
茶漏放在紫砂壶中,避免放茶时茶叶外溢(请问您喜欢喝浓茶还是淡茶)将准备好的乌龙茶投入紫砂壶中雅称“乌龙入宫”。
五、洗茶:
又称湿润泡,使茶叶得到充分浸润,便于茶叶舒展,洗茶时间易短不易长,时间长了会影响茶汤的滋味,关公寻城、韩信点兵、这是潮中功夫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式。
六、正式冲泡:
叫悬壶高冲,又称“凤凰三点头”表示对来宾的欢迎。
七、春风拂面:
用壶盖轻轻刮拭壶面出现的沫泊叫“春风拂面”。
八、重洗仙颜:
又称封壶,由于紫砂壶的透气性能比较好,封壶可使壶内外温度保持一致,同时可起到保养紫砂壶的作用。
九、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古代文人留下无数优美的咏茶诗句,其中以唐代卢仝的《七碗茶诗》
最为有名,诗中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午前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肉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品茶吟诗即可修身养性,又能使人变得闲适遐意,茶的美妙韵趣,您可徐徐体会,漫漫回味。
十、乌龙茶的初次冲泡大约需要50秒钟左右,现在茶已泡好,将泡好的乌龙茶通过漏网倒入公
道杯中,雅称“玉液回壶”。
十一、奉茶:
按照茶礼,茶入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我们愿把这浓浓的情意献给在座的各位,共同分享茶的美妙与温馨,欢迎您常来大富豪健康会馆。
十二、品茗:
首先请提高您的问香杯,观赏茶汤的金黄明亮的颜色,然后轻轻旋转倒入品茗杯中,趁热气散发闻杯留香,此时您闻到的是热香,双手轻轻搓动杯身,加速杯体冷却热气上升,香气凝于杯底,此时您闻到的是冷香,您觉得茶香怎样?然后端起您的品茗杯,拇指、食指握杯沿,中指托杯角雅称“三龙糊鼎”正所谓“一口为饮,二口为喝,三口成品,”品字三个口,三口方其味,三番才动心,请您三口轻啜慢饮。
十三、乌龙茶的第一泡滋味和香气都比较清淡;第二泡才是茶的精华,稍后请您品饮第二泡。
第二泡的冲泡时间大约一分钟左右,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今天您点的冻顶乌龙是台湾乌龙茶属轻发酵茶,有着独特的花果香气,稍后请您继续领略台湾乌龙茶的独特风韵。
十四、鲁迅先生关于品茶有句名言,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您要享这清福,首先要有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感觉。
今天您来大富豪健康会馆就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练一练品茶的功夫,品出它的真香灵味,请各位轻啜慢饮,我会随时为您服务。
茶文化
所谓茶文化是指人类在发展生产和利用茶叶的过程。
广义茶文化指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感情总和,或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茶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有关系的精神财富,有关茶史、茶诗、茶词、茶道、茶艺,茶叶栽培学,茶叶制造学。
其中最具核心的是茶道、茶艺。
茶艺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是台湾茶人在78年酝酿成立茶文化组织时,提出的新名词,为了区别日本的茶道。
1、广义茶艺;是指研究茶叶的身产、经营制造,探讨茶叶原理的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
学问。
2、狭义茶文化是指如何泡好一杯茶的技术,如何享受一杯茶艺术,因此要科学的泡好一杯茶,
艺术的泡好一杯茶。
主要讲究茶叶的鉴别;水温冲泡时间长短;动作规范程度;整个泡茶过程中所表现的艺术感。
3、茶具:从古至今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际价值外还有颇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按制
作材料和产地的不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漆器、玻璃、竹木茶具等,具有代表性是陶土茶具中的紫砂壶茶具,品名环境分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茶艺讲究野幽清净,渴望回归自然;内部环境要求窗明寂静,格调高雅,使人有亲切感和舒适感。
茶叶的制作过程:
1、采摘:即将茶叶从茶树采摘下来,分为人工采摘和机器采摘。
2、萎凋:室内萎凋和室外萎凋,使茶叶散失一定水分。
3、发酵:是茶叶与空气氧化的过程。
4、杀青:是指用高温的方法,停止发酵保持茶叶绿叶绿汤的特点,杀青和分为蒸青、炒青、
烘青、晒青。
蒸青:用蒸汽杀青绿茶,保持茶叶中的自然风味。
炒青:用炒干的方法炒青绿茶,炒青的茶叶比较香。
烘青:基本工艺与炒青绿茶相同,是最后一道工序,是采用烘干而不是炒干,除了高档的烘青绿茶饮用外,绝大多数来做花茶,称为茶坯或表坯。
晒青:是压制紧压茶的原料。
揉捻:是各种茶的成型阶段,了塑造不同的特性。
粗制茶:干燥后的茶叶可以直接用来饮用,但它的外形不好看,品质也不稳定,所有不需精制加工上市。
精制:包括拔梗、筛分、加工,加工包括:薰花、焙火、掺和。
包装:即采用塑封等方法,将茶叶包装上市。
大富豪健康会馆花茶茶道
各位来宾您们好,欢迎光临大富豪健康会馆,下面我把花茶的冲泡程序为您演示一下。
一、首先向您介绍一下泡茶的器具,随手泡,茶道六用,茶荷,茶巾,茶洗。
二、鉴赏茶具,盖碗又叫三才碗,茶盖在上之为天,茶托在下之为地,茶碗居中之为人,
盖、碗、托三位一体,合称天地人不可分离。
三、鉴赏佳茗,这是茉莉毛峰,请赏茶。
花茶采用绿茶为坯,是用各种杏花熏制而成。
它
香气馥郁,仙灵甘美,而且辛热甘温,疏肝理郁,四季宜饮,尤其受北方大众喜爱。
四、玉杯清茶:盖碗茶讲究香醇浓艳,每碗可投茶三克。
五、温盏:用温水浇淋盖碗,使碗生温同时可加速茶汁溶解,用盖碗冲泡花茶,有利于保
持茶香本味,轻轻转动,使碗均匀温热。
六、清泉洁绿:因为花茶是用各种香花熏制而成,在加工的过程中可能回沾染一些灰尘,
为避免不洁之嫌,在冲泡前应洗茶。
洗茶会使茶叶处于一种含苞待放的状态,会更好
的散发茶香。
七、高山流水,凤凰三点头,表示对来宾的欢迎,茶叶在杯中上下翻腾,有利于茶汁迅速
溶解。
八、敬奉香茗:您请用茶,一杯清茶几许佳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敬茶、爱茶,苏
轼就曾有诗云“若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荏人”。
九、品评甘露:花茶香气,浓郁芬芳,在品饮之前,首先将碗盖,在茶汤上轻刮一下拿到
鼻前闻一下茉莉花的幽香,然后观赏茶叶在杯中徐徐展开,悬浮的姿态,以及嫩绿的
汤色,再用左手付托,右手拇指、中指夹杯身,食指按碗盖,在碗边轻啜茶汤,品饮
茶汤的醇美和鲜爽。
绿茶
各位来宾您们好,欢迎光临大富豪健康会馆休闲广场,下面我把绿茶的冲泡过程为您演示一下。
一、,向你介绍一下泡茶的器具,随手泡、茶道六用、茶荷、茶巾、茶洗及玻璃杯。
二、请茶鉴赏:这是您点的西湖龙井茶,请赏茶。
西湖龙井属十大名茶之一,杭州西湖不
仅风景秀丽,而且这里盛产的西湖龙井更是茶中珍品,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
的特点,享有绿茶皇后之美誉。
三、温泉暖杯:用热水洗淋杯壁,目的是为了提高杯子的温度,同时可起再次清洁的作用。
四、杯投茶:冲泡名优绿茶,每杯可投干茶三克。
五、流云拂月:注入少量清水浸泡茶芽,使茶中有效物质充分挥发溶解,因为绿茶加工工
艺简单,营养价值较高,洗茶会损失部分营养,所以冲泡绿茶一般不需要洗茶。
六、云龙泻瀑:凤凰三点头表示对来宾礼敬,同时水流高冲可以震荡茶叶,使茶叶在杯中
上下翻滚,有利于茶汁迅速溶解进出。
七、敬奉香茗:绿茶的浸泡时间需一分钟左右,您可以用这段时间观赏一下优美的茶舞,
稍后请您品尝它的清香,淡雅回甘,俗话说:“美酒千杯,难成知己。
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愿这杯淡茶伴随雅乐带给各位一段美好时光,请各位轻啜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