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龙井茶,红茶茶艺解说词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1.孔雀开屏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各位嘉宾介绍我们工艺精湛的功夫茶茶具。
这是茶盘、又称茶海,用来盛放泡茶时所需用的器皿。
盖碗:又称三才杯,杯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杯身代表人,茶人们认为,茶是天含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我们将茶拨入盖碗中,寓意着
三才合一,共同化蕴出茶的精华。
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
过滤网:用来过滤茶渣
品茗杯用来品茗及鉴赏汤色
拿在我手中的是茶道组合,它又可以细分为:
茶则:用来量取茶叶,则是古代的一种量器
茶夹:用来夹取品茗杯
茶拨:又称茶捣,茶匙,用来拨取茶叶茶漏:用来增加壶口面积,以免干茶外漏茶针:当壶嘴堵塞时,可用来疏通壶嘴
茶巾:用来擦拭多余的茶渍
电热随手泡:用来煮水
2. 叶嘉酬宾: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即是请各位嘉宾欣赏干茶。
今天我们为大家冲泡的是铁观音,铁观音属乌龙
茶类,外形成青蒂绿腹蜻蜓头状,以
“兰花香,观音韵”名扬天下。
3. 温壶烫盏
当客烫杯,表示对各位嘉宾的尊敬4.乌龙入宫
我们将茶叶拨入盖碗中,称之为香茗入盏
5. 温润醒茶
冲泡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我们将头泡茶汤直接注入于茶海
6. 乌龙复活
茶是生命,它生长于土木,沉寂于金火,复活于水中,再次冲水入盖碗,看茶在水中复活。
7. 敬奉香茗
我们将茶汤均匀的分入品茗杯,将茶敬奉给客人。
8. 品悟茶韵
品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重要的是在品茶中感悟人生。
请客人在品茶时体会茶中的神韵。
茶艺表演解说词(最终定稿)

茶艺表演解说词(最终定稿)第一篇:茶艺表演解说词茶艺表演解说词(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60度鞠躬)欢迎大家来到成佳学校茶人礼仪室。
茶人礼仪室是我们学校实施茶人教育沁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编写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茶人教育,通过学生影响家庭,通过家庭影响社区,推动企业发展。
学生通过唱茶歌、跳茶舞、学习茶艺茶道,传承、传播中国茶文化,从而培养文明礼貌、热爱生活、精行修德的好学生。
学校近期先后开展了中外茶文化交流,中新沁润工程交流,中韩茶文化交流,开展了地区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20多次,带动了社区教育,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1、下面,请各位观看我们学校老师上的茶礼课。
2、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奉上绿茶茶艺表演,让我们共同去领略茶的韵味。
]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茶具:茶盘——用来摆放茶具1、盖碗——又称“三才杯”,盖为天,杯为人,托为地,只有将三才合一才能化育茶的精华。
2、公道杯——均分茶汤所用。
3、闻香杯——杯体细长,便于笼住香气,用以闻取茶香。
4、品茗杯——用来品茶汤和观茶色。
5、茶漏——用于过滤茶渣茶道组——又称“茶艺六君子”1、茶针——用来疏通壶嘴2、茶则——用来量取干茶3、茶匙——用来引茶入杯4、茶隔——置茶时,防止茶叶外漏5、茶夹——夹取茶渣或烫洗杯用6、茶荷——用来鉴赏佳茗茶托——茶杯的垫底用具茶巾——清洁用具电茶壶——也称“随手泡”,用来烧制泡茶用水茶具介绍完毕,接下来为大家进行茶艺展示。
第一道:冰心去凡尘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具也必须至清至洁。
“冰心去凡尘”即用开水冲洗本来就干净的茶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二道:赏茶——叶嘉酬宾今天我们给大家选用的是蒲江雀舌。
蒲江雀舌色泽翠绿、嫩如莲心是绿茶中的上品。
第三道:清宫迎佳人苏轼有诗言:“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宫迎佳人”即用茶匙把茶叶分三次投入到茶杯中。
第四道:甘露润心莲乾隆皇帝曾把绿茶称之为“润心莲”。
乌龙茶茶艺解说

乌龙茶茶艺解说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也单元您的行贿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时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羽毛,我敏捷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的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海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它所制作的紫砂湖北历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把子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和提高壶温。
武夷岩茶属乌龙茶类,把武夷岩茶放入紫砂壶内称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茶艺小姐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冲水时要沿着壶的边沿冲,以免冲破“茶胆”。
“春风拂面”是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壶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五龙入海,重洗仙颜品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一泡冲出的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
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寓为第二次冲泡。
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这道程序完成后,一般要根据茶的品种和当日的气温闷茶1—1.5分钟。
闷茶的时间太短,茶色浅味薄,岩韵不明显。
闷茶的时间若太长,则“熟汤失味”,且茶味苦涩。
第六道:玉液移壶,再注甘露冲泡武夷岩茶要具备两把壶,一把子砂壶用于泡茶。
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壶专门用于储存茶泡好的茶汤,称为“海壶”或子壶。
舌尖上的中国茶叶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茶叶解说词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舌尖上的中国》,探寻这古老而神秘的茶叶世界。
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魅力。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和乌龙茶这六大茶类。
每一种茶的制作工艺都不尽相同,需要经过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才能呈现出最终的茶叶品质。
绿茶是中国最受欢迎的茶类之一,它以其清新的口感和淡淡的草香而闻名于世。
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等都是绿茶中的佼佼者,它们的茶叶色泽翠绿,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
红茶则以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而备受青睐。
祁门红茶、滇红茶、正山小种等都是红茶中的名品,它们的茶叶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郁醇厚。
黑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它以其独特的陈香和醇厚的口感而著称。
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都是黑茶中的佳品,它们的茶叶色泽乌黑,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陈香醇厚。
白茶则以其淡雅的口感和柔和的香气而受到喜爱。
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都是白茶中的名品,它们的茶叶色泽银白,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清淡柔和。
黄茶是中国的特色茶类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闷黄工艺和柔和的口感而独树一帜。
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等都是黄茶中的佳品,它们的茶叶色泽黄绿,汤色黄亮,滋味柔和鲜爽。
乌龙茶则是中国茶叶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香气和丰富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枞等都是乌龙茶中的名品,它们的茶叶色泽乌褐,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甘鲜。
除了这六大茶类,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茶叶,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
这些茶叶以花入茶,赋予了茶叶更加丰富的香气和口感。
在中国,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
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品味到茶叶的美味,还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茶叶的种植、制作、品饮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礼仪,这些规范和礼仪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艺4种解说词

龙井茶(绿茶)茶艺表演程序解说焚香除妄念
冰心去凡尘
玉壶养太和
清宫迎佳人
甘露润莲心
凤凰三点头
碧玉沉清江
观音捧玉瓶
春波展旗枪
慧心悟茶香
淡中品至味
自斟乐无穷
红茶茶艺表演程序解说
摆盏净杯
佳茗亮相(赏干茶)
佳茗入宫(投茶)
浸润茶芽(润茶)
旋壶高冲(高冲水)
敬候佳茗(闷茶)
玉液移壶(出汤入公道杯)
分茶入盏
点水留香(点茶)
敬奉佳茗(奉茶)
三龙护鼎(拿杯)
细闻幽香(闻香)
品啜甘露(品茶)
尽杯谢客
大红袍(乌龙茶)茶艺表演程序解说焚香静气(点香)
叶嘉酬宾(赏干茶)
大彬沐淋(温壶)
乌龙入宫(投茶)
乌龙入海(洗茶)
高山流水(高冲水)
春风拂面(刮沫)
重洗仙颜(淋壶)
若琛出浴(烫杯)
关公巡城(五分满左右)
韩信点兵(点斟)
捧杯敬茶(奉茶)
三龙护鼎(拿杯)
喜闻幽香(闻香)
鉴赏汤色(观汤色)
初品其茗(品茶)
尽杯谢茶
花茶茶艺解说词
春江水暖鸭先知(烫杯)香花绿叶相扶持(赏茶)落英缤纷玉杯里(投茶)疏影横斜水清浅(润茶)暗香浮动月黄昏(摇润)春潮带雨晚来急(高冲水)三才化育甘露美(闷茶)一盏香茗奉知己(奉茶)杯里清香浮清趣(闻香)舌端甘苦入心底(品茶)茶味人生细品悟(品茶)饮罢两腋清风起(谢茶)。
高级茶艺师红茶解说词范文

高级茶艺师红茶解说词范文
大家好,我是姜茶艺师,专注于红茶技艺的传承和学习已经10多年了。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红茶的知识。
红茶主要产于中国及印度等地,其特点是经过发酵后保存茶叶的绿色色素。
红茶可分为恰甜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等不同类别,其中以北京乌龙茶和大红袍茶最为出名。
采摘红茶时,必须选择茶树分枝上的新鲜嫩芽及二芽,这些茶叶中的茶含量较高。
采摘后的茶叶需要经过适度的发酵,以保存其绿色色素并产生茶中的特有清香。
发酵后的茶叶必须经过干燥,以去除茶叶中的水分。
干燥后的红茶才可进行精细加工和包装出售。
红茶的特色优势在于其中多种多样的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有效防治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
不同类别的红茶由于采摘和加工工艺的差异,其风味也有明显区别。
例如乌龙茶清新葳蕤,正山小种茶香气浓郁。
今天我们(品尝)的这款正山青螺纹红茶,以其清香浓郁著称。
在制备红茶时需要注意水温控制,一般為70~80度,时间控制在3-5分钟为宜。
希望通过今天的解说,大家能深入了解红茶的知识,也能更正确认识如何掌握红茶的正确泡制方法。
如有任何问题,我都欢迎提出。
谢谢!。
茶艺解说词2篇

茶艺解说词2篇茶艺解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简洁明了的话语将茶的制作过程及其文化内涵生动地呈现给观众。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两篇茶艺解说词。
第一篇:千年茶香——龙井茶各位观众朋友,今天我们为大家献上的是中国传统名茶——龙井茶。
龙井茶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四大名茶中绿茶的代表。
龙井茶以其鲜香、清甘、味美、叶匀、色翠而素称天下,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唐代。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龙井茶的制作过程。
龙井茶以春季嫩芽为原料,选用细嫩匀整、无残缺的一二叶嫩芽制作,采用中火干炒的方法,每斤龙井茶需要炒制七八次,炒制完成后,用布包成长条状的茶条进行保藏,以此保证茶的质量和香气。
龙井茶除了茶的制作工艺外,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如“龙井茶”的来历,相传宋代有位善于描绘龙的书法家在静坐时饮了这种茶,因茶香美味,被茶香所感,意境慢慢沉静下来,弹指一挥,一幅长龙苏醒于纸上,从而便有了“龙井茶”的美称。
展示给大家的是一款明前龙井。
它以其绿油宝石般的翠绿色、鲜嫩的香气和甘美的滋味而著称,茶汤清亮,有山泉水般的针尖般的点滴样珠。
请大家细细品味,感受茶香与茶艺之美。
第二篇:神秘的岩茶——武夷山岩茶各位观众朋友,今天为大家献上的是一款神秘的闽南名茶——武夷山岩茶。
武夷山岩茶是生长在中国福建武夷山区的独特品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以茶树与岩石融合共存而得其名称的茶品。
岩茶因生长环境的独特、人工加工的精湛、陈化贮存的历史而具有特殊口感和香气,被称为“茶中之王”。
武夷山岩茶不仅在基本制作工艺上讲究,还有从“茶树、水源、气候、人文”四个方面的标准。
这里不仅需要优质选择优秀的茶树,收割和制作的工艺成了必要的一环。
自然的岩石和山光水色,自然形成的岩韵、茶韵、自然的木质香,以及陈年的果韵,自然形成了岩茶特意的香气和口感。
展示给大家的是一款清香型的五岳早红。
它以肥壮的长条,铁黄色泽、微卷,编织的类似蜂窝的红点,在手中坚韧有弹性。
红茶茶艺演示解说词

红茶茶艺演示解说词
大家下午好!今天为各位演示的是红茶茶艺。
第一道:初展仙姿(赏茶):
正山小种产于福建武夷山桐木关,是红茶的鼻祖。
成品茶条索肥壮、紧结圆直、色泽乌润。
第二道:冰清玉洁(洁具)
茶是圣洁之物,冲泡之前,我们静心洁具,用这清清泉水,洗净世俗和心中的烦恼,让躁动的心变得祥和而宁静,更能表示我对大家的崇敬之心。
为了让正山小种的茶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选用瓷来冲泡。
第三道:佳人入宫(投茶)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将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
佳人入宫即是将红碎茶投入三才杯中。
第四道:润泽香茗(洗茶):
正山小种第一泡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其目的一是润茶,二是洗茶。
第五道:再注清泉(泡茶):
正山小种经过第一泡的润泽后,茶汁已充分侵出,所以出汤的时间应控制在10秒左右。
第六道:点水留香(分茶)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入品茗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香、味一致。
斟茶斟到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
第七道:香茗酬宾(奉茶)
坐酌淋淋水,看间瑟瑟尘;吾由持一杯,敬由爱茶人。
茶香悠然催人醉,敬奉香茗请君评。
第八道:细辍慢品(品茶)
香茗至手,先闻其香。
正山小种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汤色纯红明亮,滋味醇厚带桂圆味。
第九道:收杯谢客(收具)
接下来请大家细细品茶,尽情享受茶给您带来的宁静与温馨。
感谢各位的观赏,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龙茶,龙井茶,红茶茶艺解说词
各位下午好!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欢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今天孔子学堂茶艺表演队为大家献上三道茶艺,分别是乌龙茶茶艺,龙井茶茶艺和红茶茶艺。
第一道乌龙茶主泡XXX,副泡是XXX,解说是XXX
首先介绍冲泡乌龙茶的茶具:
紫砂壶:古人称之为孟臣罐,用来泡茶。
公道杯:均匀茶水。
茶虑:过滤茶渣。
闻香杯:用来闻茶水香味。
品茗杯:用来品茶。
杯托:放置品茗杯和闻香杯。
茶道组:
杯夹:防止烫手,讲究卫生。
茶签:疏通壶嘴。
茶匙:引茶叶入宫。
茶漏:置茶时防止茶叶外漏。
茶则:鉴赏佳茗。
乌龙茶茶艺
1、焚香静气:焚品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人心旷神怡。
2、备器侯用
3、叶嘉酬宾(孔雀开屏):出示所泡茶叶让客人观赏;
4、孟臣淋漓:即汤洗茶壶,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5、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6、悬壶高冲:又称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壶提高冲水,充分激荡茶叶,使茶叶翻动,清洁茶叶;
7、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叶更清洁(不喝);
8、六龙戏水:把茶汤迅速倒入六个闻香杯和六个品茗杯中。
9、若琛出韵:即汤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长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瓯;
10、重洗仙颜:冲洗仙颜是武夷山的一处摩岩石刻,这里指第二次冲水,用开水淋洗茶壶外部,即洗净茶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11、游山玩水:茶壶沿着茶海边沿来回滑动。
12、祥龙行雨: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之意,将茶汤依次来回往各闻香杯低斟。
13、凤凰点头:壶中茶水少许时,则住各杯点斟茶水(又称蜻蜓点水或观音滴水),意为凤凰再三地向各位嘉宾点头致意。
14、龙凤呈祥:闻香杯斟好后,将品茗杯扣于闻香杯之上。
15、鲤鱼翻身:将紧扣的两个杯子翻转过来。
中国古神话传说中,鲤鱼翻身越过龙门,便可化龙升天而去。
16、喜闻幽香:(请各位嘉宾)以轻转的方式,轻轻提起闻香杯,双手拢杯闻香,即闻乌龙茶的香味。
17、三龙护鼎:用母指、食指夹杯,中指托杯,(女士轻翘兰花指,男士则将后两指收拢。
)此法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比喻三龙。
中国的“品”字由三个“口字”组成,所以品这杯茶要三口。
18、初品奇茗:我们将茶汤含在口中,轻轻吸气,徐徐咽下。
(这样能使茶汤在口中翻滚流动,与舌尖、舌根、舌侧的味蕾充分接触,我们才能真正品出茶味来。
)
红茶茶艺
1.喜观幽兰—赏茶
2.泉润空谷—洗盏
3.笑迎佳人—置茶
4.点水沐兰—润茶
5.高山流水—冲茶
6.兰香四溢—闻香
7.幽兰出谷—奉茶
西湖龙井茶艺
(1)点香——焚香静心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
”古今品茶都讲究首先要平生静气。
“焚香静心”即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并达到驱除妄念,心静气和的目的。
(2)赏茶——初识仙姿
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纯、形美“四绝”之盛誉。
优质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
明人田艺衡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语。
(赏茶——开启茶样罐,端于客人前,双手奉上,稍欠身,供客人观赏闻香)
(3)赏泉——再赏甘霖
“龙井茶、虎跑水”是举世闻名的西湖双绝,冲泡龙井茶最好用虎跑泉水,如此才能茶水交融,相得益彰。
虎跑泉的泉水是从砂岩、石英砂中渗出,现在将硬币轻轻置于盛满虎跑泉水的赏泉杯中,硬币置于水上而不下沉,水面高于杯口而不外溢,表明该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碳酸钙含量低。
请来宾品赏这甘霖清冽的佳泉。
(4)洗杯——洗涤凡尘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
“洗涤凡尘”,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就是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冲泡高档龙井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领略清新的茶香。
现在,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
茶是圣洁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
(5)投茶——清宫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他把优质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
“清宫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入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茶滋于水,水籍于器。
”茶与水的比例适宜,冲泡出来的茶才能不失茶性,并充分展示茶的特色。
一般来说,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50,即100毫升容量的杯子放入2克茶叶。
现将茶叶从茶罐中轻轻取出,每杯用茶2-3克。
置茶要心态平静,茶叶勿掉在杯外。
敬茶惜查
茶,是茶人应有的修养。
(投茶——将原先倒置的茶杯翻转,使其口沿向上,一字摆开。
然后,将茶罐打开,用茶匙将所需茶叶拨入茶荷,并将茶叶一一拨入茶杯中待泡)
(6)润茶——润莲心
好的龙井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
“润心莲即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入少许,以1/4杯为宜,温润的目的是浸润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为将要进行的冲泡打好基础。
(浸润泡——向杯中倾入适当温度的开水,用水量为杯容量的1/4至1/5。
放下水壶,提杯向逆时方向转动数圈,目的在于使茶浸润,吸水膨胀,便于内含物质浸出。
时间掌握在1分钟以内。
)
(7)冲水——凤凰三点头
冲泡龙井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嘉宾们三点头致意。
温润的茶芽已经散发出一缕清香,这时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
这一冲泡手法,雅称凤凰三点头。
凤凰三点头不仅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为了显示冲泡者的姿态优美,更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体现。
三点头像是对客人鞠躬行礼,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
(冲泡——提壶冲水入杯,通常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泡,杯至茶杯总容量的七成满为止,这种冲泡方法叫中投法。
但对一些外形紧结重实的细嫩名优绿茶,诸如蒙顶甘露、庐山云雾等可采用上投法冲泡。
即杯中先冲上七分满的水,再取茶投入,茶叶就会徐徐下沉,逐渐舒展。
)
(8)奉茶
(9)赏茶——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龙井茶艺的特色程序。
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
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二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茶芽称为“针”,弯曲的茶芽称为“眉”。
在品龙井茶之前,先观察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10)闻茶——辩香识茶韵
品龙井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了“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
龙井茶与花茶和乌龙茶不同,它的香气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得到龙井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纯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评定一杯茶的优劣,必从色、形、香、味入手。
龙井是茶中珍品,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
其色澄清碧绿,其形一旗一枪,交错相映,上下沉浮。
通常采摘茶叶时,只采嫩芽称“莲心”;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则称为“旗枪”;一芽两叶,叶形卷曲,形似雀舌,故称“雀舌”。
闻其香,则是香气清新醇厚,无浓冽之感,细品慢啜,体会齿颊留芳、甘泽润喉的感觉。
(11)品茶——淡中品至味
龙井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龙井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龙井茶大多冲泡三次,第二泡的色香味最佳。
因此当客人杯中茶水见少时,要及时添注热水。
龙井茶初品时会感清淡,需细细体会,慢慢领悟。
正如清代茶人陆次云所说:“龙井
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也。
”品尝龙井茶,像是观赏一件艺术品。
透过玻璃杯看着上下沉浮的茶叶,看着青绿的清汤,娇嫩的茶芽,龙井茶仿佛是一曲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画、一首春天的诗。
让人置身在一派浓浓的春色里,生机盎然,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