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茶艺解说
乌龙茶三段十八步行茶法解说词

乌龙茶三段十八步行茶法1、恭迎嘉宾老师好,我是***,今天由我来为您冲泡乌龙茶。
2、展示茶具A.茶艺六用(茶道六君子)①茶则:用来盛取干茶。
②茶匙:将干茶叶拨至壶中。
③茶夹:用来夹闻香杯和品茗杯。
④茶漏:放置壶口防止拨茶时,干茶外溢。
⑤茶针:当茶叶堵塞壶嘴时用来疏通。
⑥茶桶。
B.茶荷:盛放干茶,供客人观赏。
C.茶船:用来盛放茶具。
D.杯垫、闻香杯、品茗杯。
E.紫砂壶又名孟臣壶:多产自江苏宜兴,此壶耐高温透气性好,用它泡茶味道比较甘醇。
F.茶海又名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的浓淡。
G.滤网:用来过滤细小的茶末,滤网架。
H.随手泡、茶巾用来擦拭茶具。
置杯定位:摆放杯垫,杯垫是用来摆放闻香杯、品茗杯。
启杯,矮的是品茗杯用来品尝茶汤的味道;高的是闻香杯用来闻茶汤的香气。
3.孟臣温暖:温壸。
先温壶,稍后放入茶叶冲泡热水时,才不致冷热悬殊。
温盅(温公道杯),温滤网。
4.精品鉴赏:赏茶。
今天为大家冲泡的是产自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此茶条索卷曲,色泽砂绿,形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有天然的兰花香。
5.佳茗入宫:茶置壶中。
宫者,室也,苏轼曾有诗言:“戏作小诗人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将茶轻置壶中,如请佳人轻移莲步,登堂入室,满室生香。
茶的用量斟酌茶球的紧结程度约放壶的1/2或1/3。
6.润泽香茗:温润泡,将紧结的茶叶泡松,可使未来每泡茶汤,汤色维持同样的浓淡。
7.荷塘飘香:温润泡的茶汤注入茶海中,散发出飘逸的茶香。
池塘不在大,有源头活水注入则清;茶海虽然小,有茶汤注入则茶香拂面,能涤昏味,清精神,破烦恼。
8.沐淋瓯杯:温杯,目的在于提高杯子的温度,温润泡的茶汤一般不作饮用。
9.旋律高雅:第一泡茶冲水。
10.清洗杯具:洗杯,铁观音茶是乌龙茶中的珍品,以春茶品质最好,色泽青褐油润,外形紧结匀整,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茶汤滋味甘醇,兰香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誉”。
10.茶熟香温:斟茶。
茶先斟入茶海,再倒入每位客人杯中,可使每位客人杯中的茶汤浓度相同,故茶海又名公道杯。
乌龙茶十八道茶艺

乌龙茶十八道工序
焚香精气:焚品檀香,造就幽静、平和气氛
叶嘉酬宾:出示所泡茶叶让客人观赏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火煮沸
孟臣淋漓::既汤洗茶壶,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悬壶高冲:又称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壶提高冲水,充分激荡茶叶,使茶叶翻动,清洁茶叶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叶更清洁(不喝)
重洗仙颜:用开水淋洗茶壶,即洗净茶壶外表又提高壶温
若琛出韵:即汤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长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瓯
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个茶壶使茶汤更为均匀
游山玩水:依次来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关公巡城:沿着杯壁斟茶一圈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又称蜻蜓点水或观音滴水)
三龙护鼎: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比喻三龙,此时另一手可做护杯姿势
喜闻幽香:即闻乌龙茶的香味
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种颜色,故称三色
初品奇茗:观看、闻香后开始品茶汤味道(三口为一品)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茶农栽种,制作佳茗,恩典感谢茶艺小姐尽心热情敬献茶艺、茶礼。
乌龙茶解说词(范文)

乌龙茶解说词乌龙茶解说词乌龙茶解说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铁观音的茶艺表演。
一、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我们所选用的茶具:1、茶船:茶盘,用来摆放茶具同时可以盛装废水;2、主泡:今天我们选用盖碗作为主泡;盖碗又称三才杯。
盖象征天,杯身象征人,托象征地。
将托、杯身、盖合在一起寓意天地人三才合一。
3、茶海:又称公道杯,用来均分茶汤;4、品名杯:用于品取香茗;5、闻香杯:用于闻茶之香气; 6、茶道组又称茶组合,有“茶中六君子”之称,其中包括有:茶则:用于量取茶叶的多少;茶匙:用来拨动茶叶至壶中;茶夹:用来夹取闻香杯和品名杯;干茶漏;用来过滤茶叶;茶针;用于疏通壶嘴,防止堵塞。
二、今天我们所选用的茶叶为铁观音。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圆结,带砂绿色,形式“青蛙腿、螺旋体、蜻蜓头”,色润、香郁,味道醇厚,汤色金黄,香气馥郁持久,因形式观音重似铁而得名!三、下面为你进行茶艺的展示:1、温杯洁具。
用滚烫的开水清洗一遍本来就干净的茶具。
观音投桥。
即投茶。
用茶匙把茶荷中的茶叶拨到盖碗中。
润泽仙颜。
即洗茶。
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一泡冲出的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
2、高山流水。
乌龙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是指将开水壶提高,向壶内冲水,使壶内茶叶随水浪翻滚,借水流之高冲之势击打出杂质,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3、春风拂面。
是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盖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玉液移壶。
是指将盖碗中的茶倒入公道杯中。
4、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茶海中的茶汤快速均匀的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
当茶海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斟,这时手势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形象地称其为“凤凰点头”,象征想和嘉宾行礼致敬。
乌龙茶茶艺解说

乌龙茶茶艺解说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也单元您的行贿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时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羽毛,我敏捷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的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海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它所制作的紫砂湖北历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把子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和提高壶温。
武夷岩茶属乌龙茶类,把武夷岩茶放入紫砂壶内称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茶艺小姐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冲水时要沿着壶的边沿冲,以免冲破“茶胆”。
“春风拂面”是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壶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五龙入海,重洗仙颜品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一泡冲出的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
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寓为第二次冲泡。
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这道程序完成后,一般要根据茶的品种和当日的气温闷茶1—1.5分钟。
闷茶的时间太短,茶色浅味薄,岩韵不明显。
闷茶的时间若太长,则“熟汤失味”,且茶味苦涩。
第六道:玉液移壶,再注甘露冲泡武夷岩茶要具备两把壶,一把子砂壶用于泡茶。
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壶专门用于储存茶泡好的茶汤,称为“海壶”或子壶。
乌龙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俗语有曰:谁人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
我们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乌龙茶之铁观音茶艺表演,铁观音品饮艺术,讲究茶叶之优质、泉水之纯净、茶具之精美、茶艺之高雅、茶境之和谐。
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
铁观音茶艺,源于民间功夫茶,浓缩着中华茶艺的精华。
细腻优美的动作,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神妙境界,使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启发人生的感悟。
下面请大家欣赏铁观音茶艺:焚香静气,丝竹和鸣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香炉,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能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宁静的境界。
孟臣淋霖,孟臣壶乃紫砂壶中之精品,所以温壶雅称为“孟臣淋霖”,即向壶中注入少量沸水,轻轻摇动紫砂茶壶,使壶体内外均匀受热,以达到清洁和温润茶壶的效果!鉴赏佳茗;铁观音茶条卷曲、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有沙绿带白霜的特征。
还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观音入宫又称置茶,用茶拨将茶叶从茶荷轻轻拨入入壶中,置茶量为壶身的三分之二为宜,留少许茶叶供大家观赏!悬壶高冲功夫茶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悬壶高冲,高冲水使茶叶随水上下翻滚,使茶叶吸水后片片舒展开来,这是初泡也名温润泡,起到洗茶的作用。
“推泡抽眉用壶盖将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轻轻刮去,使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春风拂面用沸水淋浇壶身,使壶体内外温度保持一致!“若琛出浴即烫洗品茗杯。
冲泡乌龙茶讲究的是头泡汤,二泡茶,三、四泡是精华。
因此乌龙茶的头泡茶又称洗茶,用头泡茶汤来烫洗闻香杯和品茗杯,既能清洁茶具又能使品茗杯中带有茶香。
“重洗仙颜”第二次冲泡。
这次冲水需加盖后用热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玉液回壶把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中,称之为“玉液回壶、再注甘露”观音出海点水流香将茶汤快速均匀的倒入闻香杯中,我们称之为观音出海将杯中的茶水用点斟手法均匀地分给每个闻香杯,我们称之为点水流香。
乌龙茶工艺流程

乌龙茶工艺流程乌龙茶,又称青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闻名于世。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乌龙茶的工艺流程。
1. 采摘,乌龙茶的制作首先要从茶叶的采摘开始。
一般来说,乌龙茶的采摘时间在春季或秋季,这个时候茶树的新芽最为嫩嫩,品质最佳。
采摘时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尽量避免雨水或露水的浸润,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质量。
2. 萎凋,采摘下来的茶叶要进行萎凋处理。
这个过程是将茶叶摊开,让其叶片在自然条件下逐渐变软,失去一部分水分。
这样可以增加茶叶的柔软度,便于后续的揉捻和发酵。
3. 揉捻,萎凋后的茶叶要进行揉捻,这个过程是为了破坏叶细胞,使茶汁充分外溢,促进发酵。
揉捻的方式有手揉和机械揉两种,其中手揉是传统的工艺,机械揉则是现代化生产的方式。
4. 发酵,揉捻后的茶叶要进行发酵。
发酵是乌龙茶制作的关键步骤,也是乌龙茶与其他茶类的区别之一。
发酵的时间长短和温度控制都会影响乌龙茶的口感和香气。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在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
5. 烘焙,发酵完成后的茶叶要进行烘焙。
烘焙是为了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增加茶叶的香气。
烘焙的温度和时间也是影响茶叶质量的重要因素。
6. 分级,烘焙完成后的茶叶要进行分级。
根据茶叶的大小和形状,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后续的包装和销售。
7. 包装,最后,经过分级的茶叶要进行包装。
包装是为了保护茶叶,防止其受潮变质,同时也是为了方便销售和储存。
以上就是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制作,才能保证乌龙茶的品质和口感。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乌龙茶茶艺》课件

闽北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一带,是乌龙茶的重 要产地之一。其茶树生长在岩石缝里,因此具有独特的岩香 和韵味。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品种有武夷岩茶、大红袍等,其 制作工艺精湛,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
闽南乌龙茶
总结词
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和滋味,是中国乌龙茶的代 表之一。
量。
用纯净水冲泡
使用纯净水来冲泡乌龙茶,以 保证茶汤的口感和品质。
注意泡茶技巧
掌握好泡茶技巧,如水温、浸 泡时间等,以充分展现乌龙茶 的特点和品质。
客观评价
在品鉴和品尝过程中,要客观 评价乌龙茶的品质,不掺杂个
人喜好和情感因素。
05
CATALOGUE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与养生之道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
降低血压
乌龙茶的传说
相传乌龙茶的发现是因为乌龙僧 人在某次采茶过程中,将茶叶放 在石磨上磨碎,意外地发现了这 种半发酵茶。
乌龙茶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文化内涵
乌龙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 茶道、茶艺、茶文化等,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体现
乌龙茶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感 和品质,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和历史意义。
泡茶水温
乌龙茶的冲泡水温一般在95℃-100℃之间,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和个人的口感喜好来 选择。如果水温过低,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无法充分释放;如果水温过高,则容易造成茶
叶苦涩。
用水选择
泡茶用水应该选择清洁、无异味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氯、铅等有害 物质的自来水,以免对茶叶产生不良影响。
泡茶的步骤与技巧
CATALOGUE
乌龙茶的品鉴与品尝
品鉴乌龙茶的方法与技巧
观察茶形
茶艺解说词

白毫乌龙茶艺解说词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选择冲泡的是白毫乌龙茶,选择的茶具是紫砂茶具。
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
(翻杯) 这是品茗杯,这是闻香杯。
(注水) 这是紫砂壶,公道杯,还有杯托。
白毫乌龙属于半发酵茶,但是相对其他乌龙茶来说,它是发酵最重的乌龙茶。
(取,赏茶) 请!(洗杯)我们可以看到,茶盒中的白毫乌龙,条索紧结,白毫肥大,叶部呈红、白、黄、绿、褐五色相间,颜色鲜艳亮丽。
(投茶,冲水)接下来,我们向紫砂壶中投入5至6克白毫乌龙,高冲水使茶叶翻转,以起到润茶作用。
(刮沫,淋壶)壶外追香使壶内外温度提升,有利于茶香散发。
(冲水)俗话说,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所以,头泡汤我们用于洗杯。
(再次洗杯)白毫乌龙在采前几个月绝对不会喷洒农药,而是尽情的让虫咬,虫咬得越厉害做出来的茶叶则品质越好。
白毫乌龙采摘为纯手工采摘,一般只采一芽一二叶。
(游山玩水)茶海之所以被称为公道杯,就是因为它能使茶汤均匀。
(分茶,奉茶)(闻香)闻这浓浓的茶香,夹杂着淡淡的成熟果香和蜂蜜香。
不一样的芬芳,让人身心愉悦。
(看汤)特级白毫乌龙,汤色为明亮鲜艳的琥珀色。
(品茶)饮白毫乌龙茶,入口滋味浓厚,甘醇而不生涩,圆滑润候,过喉徐徐生津,回味软甜甘润。
百余年前,白毫乌龙就已远销欧洲各国。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说这茶味有东方女性的温暖柔顺,茶叶叶底形貌雅丽,所以称白毫乌龙为“东方美人茶”。
虽然茶杯已经变冷,但依旧可以闻到余香。
说明这东方美人茶,不仅美,且香气馥郁。
希望今天大家也能喜欢这东方美人茶。
我的冲泡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龙茶茶艺解说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
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也单元您的行贿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时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羽毛,我敏捷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的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具。
◎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海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它所制作的紫砂湖北历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把子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和提高壶温。
武夷岩茶属乌龙茶类,把武夷岩茶放入紫砂壶内称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茶艺小姐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
冲水时要沿着壶的边沿冲,以免冲破“茶胆”。
“春风拂面”是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壶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五龙入海,重洗仙颜品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头一泡冲出的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
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寓为第二次冲泡。
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这道程序完成后,一般要根据茶的品种和当日的气温闷茶1—1.5 分钟。
闷茶的时间太短,茶色浅味薄,岩韵不明显。
闷茶的时间若太长,则“熟汤失味”,且茶味苦涩。
第六道:玉液移壶,再注甘露
冲泡武夷岩茶要具备两把壶,一把子砂壶用于泡茶。
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壶专门用于储存茶泡好的茶汤,称为“海壶”或子壶。
把母壶中冲泡好的茶汤倒入子壶,称为玉液移壶。
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乘热再冲水,称之为“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江海壶中的茶汤快速均匀第依次注入闻香杯中,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
当海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斟,这是茶艺小姐的手势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象征着香嘉宾行礼致敬。
过去有人将这道程序称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饮这样说刀光剑影,杀气太重,有违茶道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
第八道: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闻香杯中斟满茶后,将瞄有龙图案的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为龙凤呈祥。
把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
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大家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传盅
捧杯敬茶是由茶艺小姐用双手把龙凤杯捧到齐眉高,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左侧第一位客人行注目点头礼把茶传给他,客人接到茶后不能独自先品为快,而应
当也恭恭敬敬第香茶艺小姐点头致谢,并按茶艺小姐的姿势依次将茶传给下一位客人,直到传到离茶艺小姐最远的一位客人位置为止。
然后再从左侧依次传茶。
通过捧杯敬茶,众手传盅,可使大家心贴的更近,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当每位客人手中都得到一杯茶后,茶艺表演进入新的阶段。
武夷功夫茶艺分为两
个阶段,前九道程序是由茶艺小姐操作,为客人烧水、冲茶、斟茶、敬茶。
从第十道程序开始,客人更直接参与茶事活动,宾主共同品茗赏艺。
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客人用左手将描有龙凤的茶杯端稳,用右手将闻香杯慢慢提起来,这是闻香杯中的热茶全部注入品茗杯中,随着品茗杯温度的升高有热敏陶瓷烧制的乌龙图案会从黑色变成五彩色。
这时要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呈清亮艳丽的琥珀色。
喜
闻高香,是武夷品茶中的头一闻,客人闻一闻杯底留香。
第一闻,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的姿势来端杯品茶。
这样拿杯即稳当有美观。
三根手指寓为三龙。
初品奇茗使武夷山品茶三品中的第一品。
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
而应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让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
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再斟流霞是指客人斟第二道茶。
《全唐诗?题武夷》中写道:“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瑟鼓几时回”。
流霞原是寓酒,但在斟武夷岩茶时,茶汤清亮艳丽恰似流霞在杯中晃动,所以我们借用流霞来赞美武夷岩茶的汤色。
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
二探兰芷十第二次闻香。
客人可细细地对比看看那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的美称。
“二品云腴”即品第二道茶。
二品主要是茶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石乳” 是元代武夷山贡茶中的珍品,后来用来代表武夷茶。
三斟石乳表示斟第三道茶。
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
品啜武夷岩茶,闻香讲究“三口气”即不用鼻子闻,而是用口大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像抽香烟一样,从鼻腔呼出,这样可以全身心地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
茶人们称这种闻香方法为“荡气回肠”。
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岩韵“含英咀华”食品第三道茶。
通过品饮了头两道茶,茶的生涩感已消失,从第三道开始回甘。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其中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华就好像嘴里含着小花一
样慢慢咀嚼,细细回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武夷岩茶的“香清甘活”无比美
妙的岩韵。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喝了头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
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那样慢慢玩味。
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你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
多数人都会有“此时
无茶胜有茶”的感觉。
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好的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的真味。
名茶探趣是请客人自己动手,看一看壶中的茶还能泡到第几道。
游龙戏水是把泡后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经多次冲泡后充分舒展的茶叶叶片,行话讲:“看叶底”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叶底“三分红,七分绿”,称为“绿叶镶红边”。
在茶艺表演中,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水中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
种清福。
”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茶艺表演结束时,请宾主起立,同干了杯中的茶,并把杯底朝天放回茶船。
大家相互祝福来结束这次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