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课件

第2节 滑轮
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 ★2022版课标
的作用。
2023
南武中学
1.工作时,中间的轴____固__定__不__动____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中间 的轴__随__被__吊__物__体__一__起__运__动____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定滑轮的特点:不能___省__力_____,但可以改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3.动滑轮的特点:能___省__力_____,但不改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4 . 把 定 滑 轮 和 动 滑 轮 组 合 在 一 起 构 成 __滑__轮__组____ , 既 可 以 ___省__力_____,又可以__改__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图3
答图1
(2)如图4所示,请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如答图2所示
图4
答图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点拨 滑轮组绕线遵循的原则(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1.一般从滑轮数量少的挂钩开始画线(数量相同时则不考虑)。 2.就近原则:画线交替绕过动、定滑轮,线从一个滑轮画出后只 能接着去绕离得最近的滑轮。 3.奇动偶定:n为奇数,从动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画线;n为偶数, 从定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画线。
图1
知识点 滑轮组的特点 例3 小明利用如图2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重12 N的物体匀速提高1 m。 若 不 计 滑 轮 和 绳 重 及 摩 擦 , 施 加 在 绳 端 的 拉 力 F1=____4____N , F2=____6____N;若每个滑轮均重3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施加在绳端 的 拉 力 F1=____5____N , F2=___7_._5___N 。 图 乙 中 绳 端 移 动 的 距 离 s=____2____m。
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课件

S=2h
三、动滑轮:转动轴 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1、特点: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且费距离(S=2h)。
动滑轮
F 2: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 力臂2倍的杠杆。
.O
l1
l2
拉力是重力的1/2
即
F=
1 2
G
G
三、动滑轮:转动轴 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1、特点: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且费距离(S=2h)。 2、实质: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做一做:
1.如图所示,货物重100N(不考 虑动滑轮重和摩擦),人手拉力 F=__ N,货物上升1m,绳子端 移动 m。
2.如图所示,货物重100N,动滑轮重 10N,则人手拉力F=__ N.
课堂小结: 一、滑轮: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 的轮子。 二、定滑轮:转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1、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且不费距离(S=h)。 2、实质:等臂杠杆。 三、动滑轮:转动轴 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1、特点: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且费距离(S=2h)。
2、实质: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课堂检测:
1.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重均为20N,物体G的 重力均为100N,若要使物体匀速上升,则加 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A=__1_0_0___源自N, FB=___6_0____N。
2.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起重物G,在三种
方式中所用的拉力( D )
•A F1最大。
B F2最大。
•C F3最大。
D 三者一样大。
F1
F2
F3 G
3. 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
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课件(共21张PPT)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212021/7/212021/7/217/21/2021 6:47:35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212021/7/212021/7/21Jul-2121-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12021/7/212021/7/21Wednesday, July 21, 2021
杠杆、滑轮都是简单机械, 它们还可以变形为轮轴。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下面是几种轮轴: 1、井上的辘轳; 从左边看过去,可画 成下图:
F2 L1 = R
O
L2 = r
F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下面是几种轮轴: 2、汽车的方向盘;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 画成下图:
F2
L1 = R
那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 组成滑轮组,使其又可以既改
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⑴、活动5:组成滑轮组
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 方案画在下面方框中,并动手做一做。 F
F
F
G
G
G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⑴、活动5:组成滑轮组
F
F2段绳子承G担 F 2段绳子承担 3段绳子承担 还F可=(以1/2用)G多几个滑轮F=来(1G组/2)成G滑轮组F吗=?(1/试G3)试G 看。
•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_力___,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方_向_,是等臂 杠杆,不费距离。
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_省_力__,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方_向__,是动 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要 费物体升高高度一倍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第2节 滑轮2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2节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它们.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与实质,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定滑轮、动滑轮的实际使用.2.对实践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有好奇心.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教学难点】会按要求组装滑轮,并画出它的绕线,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杠杆,知道了杠杆的分类和特点.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应用了其他简单机械.如我们每周一升国旗,升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我们会看到国旗缓缓上升;工人在动滑轮的帮助下,居然用50N的力提起重95N 的物体,你知道这些是应用了什么吗?生思考、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先不急于解答.师你们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学习了本课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进行新课】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师好,请大家先看教材P81页图12.2-1漫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大人能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却被重物吊了起来?生思考、发表看法.教师展示一架定滑轮、动滑轮装置,并利用它们分别提起钩码,对滑轮的构造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生:定滑轮工作时,轴不动,轮转动;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物体一起上或下运动.师回答正确.好,下面请大家分组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可参照教材P82页《实验》).教师参与实验指导,这样便于降低学生实验难度.设计表格(供参考)学生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并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多媒体课件)(1)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图甲中所示定滑轮两边的力与轮相切,中心轴为杠杆的支点,轮的直径可以看做是一根硬棒,动力和阻力作用在直径的两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注意: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移动的距离等于重物升高的高度.(2)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如图乙所示,动滑轮由于一边悬于固定点,重物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滑轮中心轴,滑轮的“支点”位于固定边与轮相切的地方.过“支点”的轮的直径相当于杠杆,重物的重力为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人施加的力为动力,因此动力臂是直径,阻力臂是半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板书:1.定滑轮定义: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实质: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2.动滑轮定义: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特点:能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师请同学结合刚才探究的结论,联系实际事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学生回答:①需要改变用力的方向时,使用定滑轮,如站在地面上升旗的装置.②需要省力,用较小的力提起较重的物体时,使用动滑轮,如建筑工地上吊起建筑材料的装置.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N,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N,其中比较省力的是_____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解析:图甲是定滑轮,图乙是动滑轮.由于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必须给汽车提供至少800N的拉力,因此,如果利用甲图,则人必须至少施加800N的力才能把汽车拖出泥潭.如果使用乙图,人只需提供400N 的拉力即可拖出汽车.由此可见,乙图更省力.答案:800 400 乙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综合运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定滑轮可以任意改变力的方向;那么动滑轮是否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省一半的力?学生猜想:这是肯定的,因为动滑轮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教师出示以下例题,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点.例题2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A.20NB.25NC.30ND.35N解析: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能省一半的力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自由端拉力的方向应与阻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从图示装置看,力F的大小要大于动滑轮与重物总重的一半,答案为D.答案:D【教师结束语】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知道了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要移动两倍的距离,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滑轮组的特点.这节课就学到这.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本课内容属于实验探究,要求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很容易想到定滑轮的绕线方法,但是在设计动滑轮绕线时,我发现接连几个学生设计的方法都还是定滑轮,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避免学生感到茫然,参与学生动手绕线,介绍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进行过程中,引导学生试图从拉力与钩码重力的大小、方向、移动距离等方面进行比较,鼓励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动手参与实验,分工协作,如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测量钩码上升的距离和测力计上升的距离、记录数据等,相互之间起到监督的作用,还有利于共同分析数据、归纳出结论、分享实验成果.列表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3 滑轮 机械效率 课件

新知探究 斜面的特点
光滑的斜面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F= —Gl h—
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新知探究
典例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使用轮轴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斜面 C.动力作用在轮轴的轮上,轮的半径就是动力臂 D.使用轮轴一定省力
轮轴不一定省力,关键看动力 作用在轮上还是轴上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 对沙子做功 对人们有用必须做的功
• 对空桶做功 •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有用功 并不需要做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
3 自主学习
1. 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 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需 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公式(1): W总 = W有 + W额
第12章 第2节
滑轮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实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 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滑轮组的学习,掌握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并能根 据安装情况分析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及根据情况分析滑轮组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A.省力,不改变施力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方向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方向
新知探究 典例3 如图所示,小明用重为4N的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小明所用拉 力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物体的重力为( C )
A.4N C.10N
B.6N D.14N
新知探究
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 2. 滑轮 课件

牛刀小试
3.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分别在A方向、B方向和C方向拉重物时:D A.A方向拉力最小; B.B方向拉力最小; C.C方向拉力最小; D.三个方向拉力都一样.
4.物体重l 000 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_1_0_0__0____N的力;如果用一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提起 它,需要用_5_0__0__N的力(不计摩擦滑轮自重).
牛刀小试
5.货物重200N,用一个重为2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3米, 需要用__1_1_0___N的力,绳端需要移动____6____m。(绳重 及摩擦不计)
叫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_改_变__力__的__方_向____动滑轮的作用 是__省_一__半__力___。
2.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_等_臂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不能 _ _省_力_ _ _ , 但 能 _ _改_变_力_ _的_方_ _向_ _ _ _ 。 动 滑 轮 实 质 是 一 个 _ _ _省_力_ _ _ 杠 杆 , 使 用 动 滑 轮 能 _省_一_ _半_ _ _ 力 , 同 时 __费_一__倍_______距离。
“361”高效课堂
滑轮及其应用
滑轮及其应用
向下拉绳,旗子 怎么向上移动了
学习目标
1.认识滑轮 2.能够组装滑轮 3.探究滑轮的使用特点 4.知道滑轮的工作原理 5.滑轮应用
活动一:观察滑轮的结构特点
边缘凹槽
中心轴
滑轮-----边缘有槽,可绕中 心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提升货物
活动二:用钩码代替货物,利用细线、滑轮 在铁架台上分别模拟甲、乙工人提起重物。
活动六:探究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rr L2 O L1
F
G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 L1=L2)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第2节滑轮课件 (1)

实验次数 物重G/N
1
1.0
2
1.5
3
2.0
拉力F/N 0.65 0.90 1.15
想想议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呢?
三、滑轮组
1.滑轮组由若干定滑轮与动滑轮匹配而成。
滑轮组的特点
动滑轮的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2.如图所示,重500N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以1m/s的速 度匀速向左运动,已知F=100N,不计滑轮自重﹑绳重 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求: (1)物体A受到地面的阻力; (2)在5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解:(1)物体A由2段绳子拉着,A受到地面阻力 f=2F=2×100N=200N, (2)物体移动的距离S=vt=5s×1m/s=5m,绳子自 由端移动距离S绳=2S物=5×5m=10m
4.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的 大小不变。
F2
二、动滑轮
1.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那么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呢?使用它能给我们 带来什么好处呢?
有什么科学道理
动滑轮的特点
2.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距离,
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F= 1 G 省一半力
2
S=2h 费了距离
子固定端在动滑轮上,绕法
如图。
F
2.如下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 A,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F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 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F=G s=h 2.动滑轮:
初中物理_第2节 滑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2.2滑轮教学设计》主讲人:学科:物理(人教版)年级:八年级下学期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具体情境,认识定滑轮与动滑轮.2、通过实验分析,理解两种滑轮的特点。
3、通过滑轮组的绕绳情况和受力分析,掌握施加的拉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能分析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通过滑轮组的绕绳情况和受力分析,掌握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与物体自身重力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周一都会升国旗,在升国旗的过程中,五星红旗是向什么方向运动的?旗手施加给绳子的力向什么方向?(思考:为什么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红旗还可以顺利升起呢?起关键作用的部件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滑轮”。
(二)自学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根据学案上的思考问题,自学P81-P83页,并完成自学检测。
(小组内对答案,统一对)思考问题:1、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2、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是如何操作的?3、滑轮组是什么? 施加的拉力有什么变化?(三)讲授新课一、滑轮(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1、定义:定滑轮:轴固定不动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2、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步骤和学案上的实验装置图,组装器材,完成实验。
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结合思考问题,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学生数据用展台拍照展示,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探究定滑轮的特点物重物体移动方向物体移动距拉力拉力方向拉力移动距离(2)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思考:1、拉力与物体重力有什么关系?省力吗?2、拉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3、拉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省距离吗?结论:定滑轮 力, 距离;但 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力; 但 距离,且 改变力的方向。
①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②本质: 等臂杠杆(讲解)】 动滑轮:省力,但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G物
n
拉力的作用点(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nh
总结
4、定滑轮的计算公式:
竖直方向拉物体的拉力: F G物
水平方向拉物体的拉力: F F摩
拉力的作用点(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h
F∕N
1
2 竖直向上 1.2
2
3 竖直向上 1.7
3
Hale Waihona Puke 4 竖直向上 2.2F G0
G
思考:上表中的数据与所得结论不符,仅是由 于误差造成的吗?
分析:由于滑轮自身具有重力。
• 定滑轮:使用时轴固 • 动滑轮:使用时轴随
定不动的滑轮
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 定滑轮可看作一个 等臂杠杆
• 动滑轮可看作一个动力 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
是_1__0_0_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5__0__N(动滑轮自重不计)
3、 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挂在重物G上,
D 手拉另一端,分别用F1、F2、F3拉重物,则(
)
A、F1较大
B、F2较大
C、F3较大
D、 三个力一样大
F3 F1 F2
F B
A
4、如图所示:A、B两个滑轮中,A是_定___滑轮,B是_动___滑
F=? 10N F=? 10N
2、滑轮组
既要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力 的方向。需要 _动_滑__轮___和 _定__滑_轮____组合成_滑__轮__组___。
滑 轮 组: n表示:与动滑轮接触的绳子段数
⊙
⊙
n=2 n=3 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时,n为奇数→奇__动__原则 从定滑轮开始绕线时,n为偶数→偶__定__原则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特点: 使用定滑轮__不_省__力,但可以 _改_变__力_的__方__向____。
滑轮实质上是什么呢?
F=G
l2 l1
o
物体移动的距离 →h
拉力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绳子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S
S=h
G
F
定滑轮实质可看做是一个_等__臂_杠__杆____。
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叫滑轮。
轮子
槽 轴
滑轮
滑轮
发现:使用时,这些滑轮的轴__固__定_不__动_____。 这些滑轮就是__定__滑__轮______。
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轴 随物体__一__起__运__动__。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轴 随物体一起运动
使用时,滑轮 的轴固定不动
补充内容:
• 同一条绳子上的拉力大小处处 ___相_等____。
复习提问
1. 杠杆平衡的条件(也称作杠杆原理)? F1l1 F2l2
2.杠杆的应用: 杠杆一般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如右图所示,图一所应用到的是:省力杠杆 图二所应用到的是:费力杠杆
(图一)
(图二)
工人师傅要把钢材、木料、水 泥等运到楼上通常会怎样做呢?
想一想???
1、滑轮:周边有__槽____,中心有一_转__动__轴___的轮子
轮,在不考虑滑轮摩擦和重力情况下,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
为90牛,匀速移动物体,水平力F为_3__0_牛。
总结
1、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 方向。
2、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能省一 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竖、滑直轮方组向(拉或物动体滑的轮)拉的力计:算F公式:G动 水平方向拉物体的拉力:F F摩
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_省__一__半___力,
F
但_不__可__以___改变力的方向。
F=
1 2
G
G
S=2h
动滑轮的实质:
F1
l1
o
o
l2
F2
动滑轮实质可看做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_两____倍的__省__力__杠杆。
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 的重力
G∕N
施力的 方向
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3.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重均为20N,物体G的 重力均为100N,若要使物体匀速上升,则 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A=_1_0_0__N, FB=__6_0____N。
4.某人想用如图A、B、C、D所示的四个装置 提升重物,若在这些装置中滑轮的重力均 可忽略不计,在这些装置中,既不省力也 不费力是____A_._B________。
杠杆
• 利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 利用动滑轮要以省力,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练习:
1、如图所示的装置叫__动__滑__轮______。当物 体被匀速升高时如果F=50N,滑轮重力 不计,则重物G受到的重力为_1_0__0__牛。
如果要使物体上升1 m,应将绳 的自由端拉动 2 m。
2.如图所示,用一个重为10N的动滑轮,来 提升一个150N的重物,不计摩擦时,匀速 提升重物向上的拉力最小为__8_0__N。
当斜面高度h一定时,斜面L越长,越省力(即F越小); 当斜面L一定时,斜面高度h越小,越省力(即F越小); 当斜面高度h越小,斜面L越长,越省力(即F越小)。
1、如下图(a)所示,物体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时,
F应等于__1__00 N。(不计摩擦)
F 图(a)
图(b)
2、如上图(b)所示,物体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
绕绳的起点: 奇动偶定
滑轮组的绕法
F
F F
F
F
n=3
n=3
n=4
n=5
与动滑轮接触的绳子段数n更__多____,更省力。
3、轮轴: 由一个大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轮轴?
实例:汽车方向盘、螺丝刀、自行车把手、水龙头、扳手等。
轮 轴
4、斜面: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却费距离。 实例:盘山公路、螺丝钉、楼梯、引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