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滑轮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能说出人类使用的一些机械。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 ★2022版课标
的作用。
2023
南武中学
1.工作时,中间的轴____固__定__不__动____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中间 的轴__随__被__吊__物__体__一__起__运__动____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定滑轮的特点:不能___省__力_____,但可以改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3.动滑轮的特点:能___省__力_____,但不改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4 . 把 定 滑 轮 和 动 滑 轮 组 合 在 一 起 构 成 __滑__轮__组____ , 既 可 以 ___省__力_____,又可以__改__变__力__的__方__向___。
图3
答图1
(2)如图4所示,请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如答图2所示
图4
答图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点拨 滑轮组绕线遵循的原则(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1.一般从滑轮数量少的挂钩开始画线(数量相同时则不考虑)。 2.就近原则:画线交替绕过动、定滑轮,线从一个滑轮画出后只 能接着去绕离得最近的滑轮。 3.奇动偶定:n为奇数,从动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画线;n为偶数, 从定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画线。
图1
知识点 滑轮组的特点 例3 小明利用如图2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重12 N的物体匀速提高1 m。 若 不 计 滑 轮 和 绳 重 及 摩 擦 , 施 加 在 绳 端 的 拉 力 F1=____4____N , F2=____6____N;若每个滑轮均重3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施加在绳端 的 拉 力 F1=____5____N , F2=___7_._5___N 。 图 乙 中 绳 端 移 动 的 距 离 s=____2____m。

《初中物理《滑轮》课件

《初中物理《滑轮》课件
我们在本次PPT课件中深入学习了滑轮的原理与 应用,深刻认识了滑轮运用在现代机械工业中 的重要性。
设计与改良
通过合理的滑轮设计与改良,可以使滑轮获得 更加高效、节能、环保、低噪音的工作方式。
滑轮的应用
物流运输
滑轮被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场景中,如吊装重物等。
科学实验
滑轮经常被使用在科学实验中,如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
建筑施工
在施工场景中,滑轮经常被用于提升建筑材我们可以减小 力的大小,从而减轻工作强度。
力的方向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为我们 提供方便的工作手段。
初中物理《滑轮》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滑轮》PPT课件。本课件将介绍滑轮的基本概念、原理、 应用、优势、缺陷、设计与改良,并且通过案例分析滑轮在现实中的应用。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滑轮的神奇世界吧!
引言
提升重物
滑轮是一种能够减小力的大小, 增大效率的简单机械。
游乐项目
滑轮可以运用在各种有趣的游乐 项目中,如滑索、飞檐等。
帆船索具
帆船运用滑轮设计的复杂索具, 让帆船更加灵活高效。
健身器材
健身器材中常用滑轮设计,如滑 轮组、健腹轮等。
滑轮的原理与分类
1
基本原理
滑轮是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完成力的传递与变换。
2
固定滑轮
固定滑轮一般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力大小不变。
3
移动滑轮
移动滑轮一般用于减小力的大小,但是需要投入更多的能量。
滑轮结构
运用特定的结构,如球轴承、滚珠轴承,为滑轮提 供更加高效的工作方式。
案例分析
建筑场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滑轮经常被 用于提升建筑材料、重型机器和 设备。
游乐项目

第十二单元 简单机械 12.2 滑轮课件 (共17张PPT) 八年级下物理 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 简单机械 12.2 滑轮课件 (共17张PPT)   八年级下物理 人教版
1.概念: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一、定滑轮
对定滑轮的探究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
A F1=F2
B 可以使作用力的方向改变
C 不省力也不费力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拉力的方向
2.拉力的大小
3.拉力作用点 移动的距离
改变拉力的方向
不省力
不省距离
小结:
缺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优点: 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 是一个等臂杠杆。
(b)
(c)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G=N=80N
f=T=120N
因为
T=2F=120N
120N
2.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3.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3.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2.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
一、定滑轮
三、滑轮组
二、动滑轮
1.概念: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1.概念: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F1
F
二. 动滑轮
1、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2、能否省力?
3、能否省距离 ?
不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可以省一半的力
不省距离,要费距离。
理论分析支点是 A 点还是 O 点?

初中物理 《滑轮》基本功课件

初中物理 《滑轮》基本功课件

F=1/4G
口诀:“奇动 偶定”,即奇数段绳子
就从动滑轮开始绕线,偶数段绳子就 从定滑轮开始绕线。
F G动 G
1 2 3
注意:竖直匀速提升
三、动滑轮
1、特点:能省一半力,费距离、但 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不计摩擦,考虑动滑轮自身的重力:
此时F= 1(G+G动) 2 理想情况下(不计摩擦,滑轮自身的重力): 1 F= G 2
2、动滑轮的实质
动力臂是阻 力臂2倍的 省力杠杆
F1
O
·
L2 F2
L1
L1 =2L2 F1= 1 F2
F= 5 G
F 1
G/
(b)若动滑轮重Gˊ不能忽略,那么图 中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
G
F= 5 (G+G/)
1
F 1 F= 2 G G n=2 G
F 1 F= 2 G n=2 G
1 F= 3 G F n=3
4、已知物与滑轮总重G,求下列各情况的F(不考虑 摩擦)
F F
F F F
F=1/5G
F=1/3G F=1/4G F=1/2G
F2
F1
F2
L1=L2
L1=L2
1 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 一端挂在重物G上,手拉另一端,分 别用F1、F2、F3拉重物,则( D ) A F1较大 B F2较大 C F3较大 D 三个力一样大
F1
F3
F2
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 重力G/N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子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 h/cm
打蛋器、门把手、螺丝刀、转笔刀等
2、生活中的轮轴
车把、方向盘、水龙头、扳 手、门把手、螺丝刀、转笔刀 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课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课件)

2f F
S物 2S轴、v物 2v轴
1.定滑轮受力分析(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摩擦): 竖直拉动时,拉力F=G物 水平拉动时,拉力F=f(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2.动滑轮受力分析: 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注 意是否考虑动滑轮自重) 3.绳自由端移动距离为轴移动距离的2倍,速度关系相同。
5.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 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
别是F1、F2、F3,则( D )
A. F1>F2>F3
B. F2>F3>F1
C. F2>F1>F3
D. F3>F1>F2
1
F1 F
F2 2 F
F3 2F
F
F
F



6.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 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 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则甲图中人 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800 N,乙图中人拉动汽 车的拉力至少为 400 N,其中比较省力的
5.如图是用滑轮组提升物体A的示意图,物体A受到的重力大
小为GA=100 N。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物体A 上升的速度大小为v=0.4 m/s,滑轮质量、绳重及一切摩
擦均可忽略不计。
(1)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F=___5_0____N。
(2)拉力F做功的功率P=___4_0____W。
2 滑轮组的绕法 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可以怎样绕绳子呢?
特点: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动滑轮
电动起重机吊钩上有一种 滑轮,它的轴可以随被吊物体 一起运动,当电动机转动并收 起绳子时,物体和滑轮就被提

1滑轮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滑轮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一)
1
轮子

凹槽
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想想议议
使用时轴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呢?
旗杆顶端的滑轮 电动机下面的滑轮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轴固定不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轴随物体一起移动。
1.将钩码提升一定高度。 采用绳和一个滑轮,铁架台。
(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定滑轮
同一根绳子上的力处处相等 F=G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等于重
物上升的高度h
S=h
优点:改变力的方向。
G物
F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方向不同的拉力F1、F2、F3,分别通过定滑轮 提起重物G,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D )
A.F1最大 C.F3最大
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D )
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 G
G
解析: F 2G 210N 20N
S物=2h滑轮 V物=2V滑轮
课堂练习
4.如图所示,用200牛的力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不计 滑轮的重力、绳的重力和物A与地面的摩擦,则物体B与地面间的滑动
L2 L3 L1
R oR
F3
L3=R G F3=F1 F1
思考二:动滑轮中,拉力F沿斜上方拉为什 么比竖直向上拉大呢?L2 OL源自1L1F2G
’F 1 ∵动力臂减小
F1 ∴动力增大
要使动滑轮最省力,必 须使绳子沿竖直方向拉。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二)滑轮的计算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优质课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优质课件
19
拓展知识:斜面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
20
课堂总结
1.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移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 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4.轮轴和斜面
5
知识点:定滑轮和动滑轮
以下滑轮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使用过程中滑轮的轴的位置随被拉物 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6
知识点:定滑轮和动滑轮
演示: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观察滑轮的轴的运动情况。
按照使用过程中滑轮的轴的位置是否改变,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 滑轮。
滑轮的分类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12
知识点:探究动滑轮的特点
表2 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拉力方向竖直向上)
实验 钩码所受的 弹簧测力计的 钩码移动 序号 重力(G/N) 示数(F/N) 距离(h/m)
绳自由端移 动距离(s/m)
钩码移动 拉力的 的方向 方向
特点
1
2
3
13
知识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结论: 1.定滑轮: (1)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3
【课堂小结】 (一)定滑轮: 1.特点:可以____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2.实质:是一个____杠杆 (二)动滑轮: 1.特点:____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一半的力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三)滑轮组: 1.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2.公式:s=nh;F=G/n
24
17

初二物理_滑轮和滑轮组PPT课件

初二物理_滑轮和滑轮组PPT课件
使用时,轴和 重物一起移动, 叫动滑轮。
定滑轮
A:支点在轴心O处。
. 0l2 l1
B: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1:定滑轮实际上就是等臂杠杆。
F
2:拉力大小始终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F=G
G
3: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F
F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力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方_向_。
动滑轮
A:支点在边缘O处
3: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b _) 可省一半力,图 _(_c_) 最费力,图__(a_) _和图__(d_) _用力大小一样。
(a)
(b)
(c)
(d)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 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12_0N_ 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F B: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的2倍。
.O
l1
动力F为阻力G的
1 2

F=
1 2
G
l2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2:在上述情况下,动力是阻力的
1 2
G

F=
1 2
G
3:拉力的方向与重物的移动方向相同。
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_省__力_,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方_向__。
思考题: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改_变_用_力_的_方_向__。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省_力_。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起 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能。把它们组合成滑轮组。
1:滑轮组 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F
F
F
G
G
G
实验结果: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滑轮中,若拉力斜向下或水平F=G吗?
F1''
L2
O
F1'
F1
∴F1=F1'=F1'‘=G
F2
L1=L2
1 动滑轮中,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 2
G吗?
O L1/
L2 L1 F2 G
F1 F1
/
∵动力臂L1减小
∴动力F增大
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省 力最多),必须使绳子沿竖直 方向拉
1、有一位举重运动员,他的体重为600N, 他最多能举起800N的杠铃,这位运动员利用 一个定滑轮提升重物时 ( )
F
F
f f=T
T T=3f
T
F
F
∴f
= 3F =3 × 100N = 300N S= 3S物 = 3 ×1.5m = 4.5m
课堂小结
1.定滑轮:
(1)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 (2)力的关系:F=G (3)距离关系:s=h (4)实质:等臂杠杆. 2.动滑轮: (1)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 距离. (2)力的关系:F=(G物+G动)/2 (3)距离关系:s=2h (4)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F
F
3.动滑轮、滑轮组提升
F
F=G总/n=(G物+G动滑轮)/n
S=nh
G
h为物体上升高度
S为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股数
4、动滑轮、滑轮组平移物体共同点
F
F
F=1/n f S=nS物 F为物体受到的水平面的摩擦力 S为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股数
向下 向下
物体上升 绳端(拉力作 距离h 用点)移动距 (cm) 离s (cm) 5cm 4cm 6cm 5cm 4cm 6cm
3N
向下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 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滑轮特点:
1、 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 2.力的关系: F = G 3 .距离关系:S = h
滑轮是周边有槽可 绕轴转动的轮子
如何利用滑轮把较长 的木料搬上四楼?
一、滑轮的分类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不随物体 一起移动
滑轮随物体一 起移动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定 滑 轮
胖子和 瘦子
窗帘上的滑轮
大厦电梯中的滑轮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匀速)
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 拉力F 物重G 大小 方向 1N 2N 1N 2N 3N
2.5
2
F F G G G
G
1 F= G 2
S=2h
1 F= G 3 S=3h
1 F= G 4
S=4h
1 F= G 5
S=5h
1滑轮组特点:
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提升物体(若不计绳重、滑轮摩擦)
F=
F F
1
n S = nh
G总
h为物体上升高度 S为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股数
8、程跃要提起重8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 力只有300N.于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 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已知每个滑轮重20N, 程跃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他最好选择图中 _______滑轮组来提起重物 (选填“a”、“b” 或“c”)。请在所 选的图中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
9、一辆汽车陷入泥泞之中,请你根据图中装 置,运用学过的知识,用最小的力将它拉 出来,试画出滑轮组的绕法。已知车重 6×104N,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1/4,如果 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需要的拉力 至少多大?
5.动滑轮使用中的特殊情况
F
F=G物+G动
SF=1/2S物
F
F=2f SF=1/2S物
• 1.观察图2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 中,甲的目的是___________,乙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起重物G,在三 种方式中所用的拉力: A F1最大。 B F2最大。 C F3最大。 D 三者一样大。
A A、最多能提起 600N的重物 B、最多能提起800N的重物 C、最多能提起小于800N大于600N的重物 D、最多能提起1400N的重物
2.如图所示装置,不计绳重及滑轮 摩擦,某人对绳端施加200N的 拉力时,刚好将物体匀速提起, 则物体的重为_____N
当物体上升2m时,他的绳子 被拉上了___m 他想站在地面上将此物体送上四楼,仅用 该装置能完成任务吗?怎样才能既省力又 能站在地面上完成此项任务呢?
F
7 段绳子承担 F 6段绳子承担 F=(1/7) G G G F=(1/6)G
18段绳子承 担F=(1/18)G
F
F=?
根据下面的省力要求,给滑轮组绕绳
F
1 F= G 3
F=
1 G 5
练习:
1、按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F
F F
F
F
n = 5
n = 4
n = 4
n = 2
n = 3
动滑轮、滑轮组平移物体
Q:
怎样才能做到既省力又可 改变力的方向呢?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形成
滑轮组,这样既省力又方便。
滑轮组提升物体 物和动 滑轮总 重G / N 1.5 3.0 拉力 物体上升 绳端(拉 动滑轮 F/ N 高度h 力作用点) 上绳子 (cm) 移动距离 段数 n s / cm 0.5 1.0 0.5 1 2 3 6 10 3 3 5
F1 F2 F3 G
3.物体重1000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提起它, 要用__________N的力。如果用一个动滑 轮提起它,要用_________N的力。(不计 摩擦及滑轮自重)
4、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 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5、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静止在水平 桌面上,滑轮重2,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那 么水平桌面对A的支持力为 N。
S =2h
h
从受力平衡角度分析动滑轮:
F=(G物+G动)/2
(动滑轮重忽略不计)
G物+G动
动滑轮特点: 1、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
的方向.
2.力的关系: F=(G物+G动)/2
3.距离关系: S = 2h
定 滑 轮 的 实 质 是 等 臂 杠 杆
四、定、动滑轮的实质
O
动 于滑 阻轮 力实 臂质 两是 倍一 的个 杠动 杆力 臂 等
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
物体上升 绳端(拉力作 用点)移动距 物总重 大小 方向 距离h (cm) 离s ( cm ) 竖 2N 1N 3cm 6cm 直 4cm 4N 2N 8cm 向 上 5cm 6N 3N 10cm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一倍距 离.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拉力F
6.用一个动滑轮与一个定滑轮 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人 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50N,动滑轮 重10N,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被 提起的重物可能是 90 N或 140 N。
7.用滑轮组提起2000N的重物,绳子 最多只能承受600N的力。(1)设计一个 向下拉动绳子的最简单的滑轮组,并画 出示意图(2)据此设计要匀速提起物体 所用的拉力是多大?(不计滑轮重和摩 擦)(3)若在此问题中,将物体匀速提 高3m,应把绳子拉下几米? 解:(1)由n=G/F=2000N/600N=3.33; 要取4,如图。 (2)F/=G/n=2000N/4=500N (3)s=nh=4×3m=12m
2、用如图所示动滑轮匀速水平拉动重为 1000N的重物,重物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 为500N,不计滑轮重与摩擦,所需拉力 F=_____N。当物体移动1m时,绳子自由 端拉过的距离是多少?
F
F T F T f
T=2F
T=f
∴F=1/2f=1/2X500N=250N
S=2S物 =2x1m=2m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牵引重物在水平地面 上匀速移动,已知所用拉力F=100N,滑轮本 身的重及摩擦不计,则重物与地面间的摩擦 力是多少牛顿?当物体移动1.5m时,绳子自 由端拉过的距离是多少?
三. 轮轴 和 斜面
车把、方向盘、螺丝刀、扳手、卷扬机等
轮轴杠杆示意图
r R
F1· R=F2· r F1 r = F2 R 动力作用在轮上,轮轴 是一个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动力作用在轴上,轮轴 又将起到什么作用? 轮轴实质可看做是一个可 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F2
F1
其他的简单机械还有:
斜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