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标准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⒈引言⑴背景介绍⑵目的和目标⒉农作物病虫害现状分析⑴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分布情况⑵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评估⑶传统农作物病虫害控制方法分析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关键措施⑴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⑵统一的病虫害诊断与病虫害鉴定标准⑶病虫害防控技术研发与推广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⑸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控技术手册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机制建设⑴政策法规制定和监督⑵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⑷农业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模式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效果评估⑴统计数据分析与对比⑵农民满意度调查⑶经济效益评估⒍合作与交流⑴国内外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经验交流⑵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合作项目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信息交流平台建设⒎结论⑴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优势和意义⑵发展前景和应用推广建议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图附件2: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手册示例附件3: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效果评估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指采用专业化的手段和方法,统一管理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并综合推广应用,以达到杜绝疫情、减轻危害的目的。
⒉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体系,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病虫害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⒊病虫害诊断与鉴定标准:规定农作物病虫害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并明确病虫害的鉴定指标。
⒋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建立一套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体系,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的协同应用。
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手册:详细介绍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并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和示例。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

( ) 织章 程 ; 二 组 ( ) 关管 理制 度 ; 三 有
第 四条
县 级 以上人 民政府 农业 行政 主管 部 门
负责 专业 化 统 防统 治 的指 导 和监 督 工作 , 具体 工 作
可 以委托农 业植 物保 护机构 承 担 。
( ) 四 防治 队员名 册及 资格证 书复 印件 ; ( ) 五 主要负 责人 身份证 复 印件 ; ( ) 械设 备 、 务 区域 等 其他说 明材 料 。 六 机 服 第 八条 农业 行政 主管 部 门应 当将拟扶 持 的专 业 化统 防统 治组织 名单 在本 部 门办公 场所 和部 门 网
以上 :
第一条
为 推 进 农 作 物 病 虫 害 专 业 化 统 防统
治 , 持发展 专业 化统 防统 治组 织 , 范专 业化 统防 扶 规 统治 服务行 为 , 提升农 作物 病虫 害 防控能 力 , 障粮 保 食安 全 、 产品 质量安 全 和生态 环境安 全 , 农 制定本 办
法。
第一 章 总则 格 ,并 在所 在服 务 区域县 级 以上农业 植物 保护机 构 备案 ; ( ) 有 固定 的经营 服务场 所 和符合 安全要 求 二 具 的物 资储存 条件 ; ( ) 有 l 三 具 O名 以上 经过 植 物保 护专 业技 术 培 训 合格 的 防治 队员 。其 中获 得 国家植 物保 护员资 格 本办 法所 称农 作物病 虫 害专业 化统 防 或 初级 职称 资格 的专业 技术人 员不 少 于 1 ; 名 ( 日作 业能 力达 到 30亩 ( 施农 业 10亩 ) 四) 0 设 0
第 九条
农业 行政 主管 部 门给予 专业化 统 防统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简版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4b89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f.png)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引言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专业化统防统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
本文将介绍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概念、相关技术以及优势。
1.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概念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指通过系统性的、科学的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农业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的目的。
该方法注重从整体上进行管理,通过综合治理手段来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2.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技术手段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依赖于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用技术手段:2.1. 种植适应性强的品种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可有效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种植适应性强的品种,具有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等特点,能够提高作物的抗性和适应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2.2. 合理施肥与土壤调理合理施肥和土壤调理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
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调节土壤酸碱度、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通气性,能够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3.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寄生性真菌等有益生物,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技术。
例如,可以利用昆虫中的天敌来捕食病虫害,或者运用寄生性真菌来寄生并杀死病虫害。
2.4. 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农药等化学药剂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技术。
化学药剂可以快速有效地杀灭病虫害,但同时也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使用和控制使用量。
3.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优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具有以下优势:- 综合性: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从多个方面进行病虫害的管理,提高防治效果。
- 高效性:通过专业化统防统治,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降低环境污染
通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以避免农药的滥用 和乱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环保型的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可以 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04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挑战
社会认可度低
宣传力度不足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优势和必要性 了解不足,导致社会认可度低。
03
分散防治模式
成员自主防治,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提供技术指导。
盈利模式
服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模式
通过提供服务收取费用来盈利。
农资销售模式
通过销售农药、农资等来盈利。
政府补贴模式
通过政府补贴来盈利。
广告赞助模式
通过广告赞助来盈利。
03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优势
提高防治效果
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和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 发生和蔓延,提高防治效果。
防治手段单一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仍以传统化学防治手段为主, 单一的防治手段易导致抗药性的产生。
技术研发不足
针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技术研发不足,缺乏有 效的技术支撑。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服务质量标准不统一
由于缺乏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服务质量难 以保障。
服务水平差异大
特点
03
04
05
专业性:专业化统防统治 服务组织需具备专业的技 术、设备和人员,能够针 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科学 合理的防治。
组织化:统防统治强调统 一组织、协调和管理,实 现防治力量的联合和资源 的共享,提高防治效果和 效率。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

本 办 法 的 相 关 要 求 ( 括 取 消 相 关 扶 持 措 包
施 、收 回扶 持 资金 和设 备 的 情 形 )应 当纳 入 前 款 规定 的协 议 中 。 第十条 各 级 农 业 植 物 保 护 机 构 应 当为 专
业 化 统 防统 治 组 织 提 供 必 要 的 病 虫 害 发 生 、 防
( ) 1作 业 能力 达 到3 0 ( 施 农 业 10 四 3 0亩 设 0
亩 )以上 ;
( ) 具 有 健 全 的 人 员 管 理 、 服 务 合 同 管 五
理 、田间作业 和 档案记 录等管 理制 度 。 第七条
材料 :
第 二 条 本 办 法 所 称 农 作 物 病 虫 害 专 业 化 统防统治 ( 以下 简 称 “ 业 化 统 防统 治 ” ,是 专 ) 指具 备 相 应 植 物 保 护 专 业 技 术 和设 备 的服 务 组
员 资格 或 初 级 职 称 资 格 的专 业 技 术 人 员 不 少 于
1 : 名
第 一 条 为 推 进 农 作 物 病 虫 害 专 业 化 统 防
统 治 ,扶 持 发 展 专 业 化 统 防统 治 组 织 ,规 范 专 业 化 统 防 统 治 服 务 行 为 ,提 升 农 作 物 病 虫 害 防 控 能 力 .保 障 粮 食 安 全 、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和 生 态环 境安 全 ,制 定本 办法 。
培 训 合 格 的 防治 队员 ,其 中获 得 国家 植 物保 护
害 ,各 级 人 民 政 府 依 法 启 动 应 急 防 治 预 案 时 ,
一
3一
约 蕾r I
僵
P si i c e e a d Admi ita in e tcdeS inc n n sr to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引言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它们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农业科学家和农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推广不同的防治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一种综合的防治策略,通过结合多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原则1. 科学化: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方法和措施必须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符合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并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2. 综合化:综合利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从多个方面对病虫害进行综合干预,以提高整体的防治效果。
3. 可持续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方法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即长期有效,并且不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过度的负面影响。
4. 经济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措施应当符合经济效益,既能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又能节约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方法1. 田间管理- 合理的种植结构:通过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合理安排作物的轮作和间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 培育健康种苗:通过精心的育苗管理,培育健康的种苗,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严格的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病虫害的残体,清理田间积水等,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2. 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通过人工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和寄生性线虫等。
- 利用微生物制剂:利用一些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制剂,例如拮抗细菌和真菌等,来进行病害的防治。
- 利用植物抗病虫物质:一些植物具有抗病虫的物质,例如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和抗菌物质等,可以作为生物防治的手段。
3. 化学防治- 农药的合理使用: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施用,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哲理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景东彝族自治县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南端,无量山脉和哀牢山脉北段,位于滇西南中部、普洱市北端、横断山脉南端,地形北窄南阔,由低到高分布着谷地、丘陵、山地,属深切割中山地貌,岭高、坡陡、谷深是其基本特点。
境内最高海拔(笔架山)3371 m,最低海拔(澜沧江与文笑河主河道中心线交汇点)786 m,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
因海拔高差悬殊,具有垂直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步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9.6 ℃,年平均相对空气湿度77%,年均降雨量963.2 mm,年均日照时长1872.6 h,无霜期355 d。
每年6 - 8月是气温最高、降雨最多的季节,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按照中央“继续实施植保工程,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要求,景东县从2011年起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10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1 专业化统防统治成效1.1 建立发展服务组织景东县于2011年建立1个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至2014年末已组建9个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其中工商注册2个。
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以结合型为主,结合工商注册登记的茶叶专业合作社5个,结合工商注册的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
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从业人员960人,持证上岗250人,拥有防治机械550台,其中日作业能力达2 hm 2以上的小型防治机械50台,主要以机动喷雾、喷粉机为主。
2019年,建立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6个,示范面积1900 hm 2,完成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6.9万公顷次,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50.65%。
1.2 经济效益分析1.2.1降低防治成本2011年统防统治试点实施680 公顷次,2012 年起大面积推广实施6.93万公顷次,2013年实施6.8万公顷次,2014年实施7.1万公顷次,4年共实施20. 91万公顷次,主要在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上实施。
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专 业化统 防 统治 组织 应 当采用 农业 、物 理 、生物 、化学 提 供 有益 的借鉴 : 等 综合 措施 开展 病 虫害 防治服 务 ,按 照农 药安全 使 用 的 几 年来 ,江 苏省 宝应 县 积极 组建 植保 专 业化 防治组
境 安全 , 《办法 》明确要 求 :各级 农 业植 物保 护机 构应 代农 业发展 方向 ,解决 一 家一户 农 民防 病治 虫难 、提 高 当为专 业化 统 防统治 组织 提供 必 要 的病虫 害发 生 、防 治 防治 效果 、减 少 农药 污染 的有效 途 径 。大力 推进 专业 化 等信 息服 务 ,帮助开 展技 术培 训 ,指 导科 学防 控 ;发 生 统 防统治 ,是 符合 现代 农业 发展 方 向 、适应 病虫 发生规 突 发性 农作 物 重大病 虫 灾害 ,各 级人 民政 府依 法 启动应 律 变化 、提 升植保 工作 水 平 的有效 途径 ,是 保障 农业 生 急 防治预 案时 ,专业 化统 防统 治 组织应 当积极 配合 应急 产安 全 、农 产 品质量 安全 和农 业生 态安全 的重 要措施 。
作 业能 力达  ̄ 3 0 ( J 0 亩 设施 农业 1 0 )以上 ; ( 具 J O亩 5)
以全 新 的植 物病 虫害防 治思 想来 说 ,病 虫害应 当被
病 有健 全 的人 员管 理 、服务 合 同管理 、 田间作业 和档 案记 看 作农 业 生 态 系 中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虫 害 的 防治 不 是
有 关规定 科 学使 用农 药 ;专业 化统 防统 治 组织 实施 具有 织 ,构建 县 、镇 、村三 级服 务 网络 ,专 业防 治成效 逐渐 安全 隐患 的防治 作业 ,应 当在 相应 区域 设 立警 示牌 ,防 显现 ,促进 了农 业 的可持 续发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应在未发病时进行预防,或发病初期,用药剂防治效果较为理想。可结合防治小麦吸浆虫、麦蚜,每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10克,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喷雾时注意打透植株下部叶片。注意用水量较为关键,同剂量、同一药剂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防治效果明显,时隔7~10天再喷一次,以增强防治效果。
(二)、小麦赤霉病的监测与防治
小麦赤霉病,俗称红麦头、麦穗枯,从苗期到穗期均可侵染,穗期发病,尤其以扬花期侵染为害最重。赤霉病的为害不仅造成减产,病粒率超过4%,粮食部门不收购,更重要的是病菌产生有毒物质呕吐毒素,超标会造成人畜中毒乃至死亡,现在按照呕吐毒素含量超标不收购。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到连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就会出现大流行。赤霉病一旦出现白穗,将无药可救,因此,要控制赤霉病的发生危害,必须把握住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期,主动用药预防,遏制病害流行。
三、防效检验
统防统治实施5-7天后开展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效果调查。调查采用五点式调查法,每样点随机抽取100株小麦,统计病虫情况。要求统防统治综合防效达到90%以上。
(三)、小麦白粉病防治时间
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最初出现白色霉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白色霉斑,病斑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发病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霉层。一般叶片正面的病斑比叶片背面的多,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被害重。发病最重时,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为灰白色的霉层覆盖。
1、预防赤霉病关键期:小麦齐穗期至扬花初期(一般扬花5%左右)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的关键期。
2、防治方法: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烯肟▪多菌灵等药剂。做到药剂稀释均匀,细喷全田,无风施药。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果小麦穗期遇到连阴雨天气,病害加重流行,除在小麦扬花初期施第一次药外,隔5-7天应再施药一次,确保控制流行危害。注意二次用药的田块,推荐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小麦统防统治作业标准
一、防治对象
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和生长中后期进行两次统防统治作业。主要防治小麦蚜虫、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
二、防治指标与方法
(一)、小麦蚜虫的监测与防治
防治指标:当有蚜穗率15%以上,百穗蚜量达到1000头时,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应立即用药防治。
防治方法: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加3%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喷雾;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12克,对水15-30千克喷雾;抗蚜威对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的蚜虫有较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