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立体几何几何证明题模板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证明题汇总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证明题汇总立体几何常考证明题1.已知四边形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
1)证明EFGH是平行四边形。
2)已知BD=23,AC=2,EG=2,求异面直线AC、BD所成的角和EG、BD所成的角。
2.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BC=AC,AD=BD,E 是AB的中点。
1)证明AB垂直于平面CDE。
2)证明平面CDE垂直于平面ABC。
3.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A1的中点。
证明A1C平行于平面BDE。
4.已知三角形ABC中∠ACB=90,SA垂直于面ABC,AD垂直于SC。
证明AD垂直于面SBC。
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O是底面ABCD对角线的交点。
1)证明C1O平行于面AB1D1.2)证明AC1垂直于面AB1D1.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证明AC垂直于平面B1D1D。
2)证明BD1垂直于平面ACB1.7.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证明平面A1BD平行于平面B1DC。
2)已知E、F分别是AA1、CC1的中点,证明平面EB1D1平行于平面FBD。
8.四面体ABCD中,AC=BD,E、F分别为AD、BC的中点,且EF=AC/2,∠XXX。
证明BD垂直于平面ACD。
9.如图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CB垂直于平面PAB,M是PC的中点,N是AB上的点,AN=3NB。
1)证明XXX垂直于AB。
2)当∠APB=90,AB=2BC=4时,求MN的长度。
10.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AB、AD、C1D1的中点。
证明平面D1EF平行于平面BDG。
1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A1的中点。
1)证明A1C平行于平面BDE。
2)证明平面A1AC垂直于平面BDE。
12、已知矩形ABCD,PA垂直于平面ABCD,AB=2,PA=AD=4,E为BC的中点。
高考数学复习—立体几何:(二)空间直线平面关系判断与证明—平行与垂直关系证明(试题版)

【考点2: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证明】题型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断及性质【典型例题】[例1]►(1)如图,在四面体P ABC中,点D,E,F,G分别是棱AP,AC,BC,PB的中点.求证:DE∥平面BCP .►(2)(2013福建改编)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DC, AB=6,DC=3,若M为P A的中点,求证:DM∥平面PBC . ►(3)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F,E,H分别是棱AB,BD,AC 的中点,G为DE的中点.证明:直线HG∥平面CEF .[例2]►(1)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①B,C,H,G四点共面;②平面EF A1∥平面BCHG .►(2)如图E、F、G、H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C、CC1、C1D1、AA1的中点.求证:①EG∥平面BB1D1D;②平面BDF∥平面B1D1H .【变式训练】1.(2014·衡阳质检)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DD1的中点,则BD1与平面ACE的位置关系为______.2.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P是平面ABCD外一点,M是PC的中点,在DM上取一点G,过G和AP作平面交平面BDM于GH.求证:AP∥GH .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H分别为棱A1B1,D1C1上的点,且EH∥A1D1,过EH的平面与棱BB1,CC1相交,交点分别为F,G,求证:FG∥平面ADD1A1.4.如图,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 在AA1上,点F在CC1上,G在BB1上,且AE=FC1=B1G=1,H是B1C1的中点.(1)求证:E,B,F,D1四点共面;(2)求证:平面A1GH∥平面BED1F .题型2:直线、平面垂直的判断及性质【典型例题】[例1]►(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 P A⊥底面ABCD, 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中点. 证明:①CD⊥AE;②PD⊥平面ABE .►(2)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AB⊥平面P AD,AB∥CD,PD=AD,E是PB的中点,F是DC上的点且DF=12AB,PH为△P AD中AD边上的高.①证明:PH⊥平面ABCD;②证明:EF⊥平面P AB.[例2]►(1)[2014·辽宁文]如图所示,△ABC和△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BC=BD=2,∠ABC=∠DBC=120°,E,F,G分别为AC,DC,AD的中点.(I)求证:EF⊥平面BCG;(II)求三棱锥D -BCG的体积.►(2)(2012·课标全国)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12AA1,D是棱AA1的中点.(I)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II)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3)(2015·大庆质检)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①求证:PC⊥BC;②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变式训练】1.如图,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点E 在线段AD上,且CE∥AB. (1)求证:CE⊥平面P AD;(2)若P A=AB=1,AD=3,CD=2,∠CDA=45°,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2.[2014·福建文]如图所示,三棱锥A-BCD中,AB⊥平面BCD,CD⊥BD.(1)求证:CD⊥平面ABD;(2)若AB=BD=CD=1,M为AD中点,求三棱锥A -MBC的体积.3.(2015·唐山统考)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 A=PB=AB =BC,∠PBC=90°,D为AC的中点,AB⊥PD.(1)求证:平面P AB⊥平面ABC;(2)如果三棱锥P-BCD的体积为3,求P A.4.[2014·课标Ⅰ文]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B1C的中点为O,且AO⊥平面BB1C1C.(1)证明:B1C⊥AB;(2)若AC⊥AB1,∠CBB1=60°,BC=1,求三棱柱ABC-A1B1C1的高.☆题型3: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典型例题】[例1]►(1)已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写出序号).①若l⊂α,m⊂α,l∥β,m∥β,则α∥β;②若l⊂α,l∥β,α∩β=m,则l∥m;③若α∥β,l∥α,则l∥β;④若l⊥α,m∥l,α∥β,则m⊥β.►(2)(2014·辽宁)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m∥α,n∥α,则m∥nB.若m⊥α,n⊂α,则m⊥nC.若m⊥α,m⊥n,则n∥αD.若m∥α,m⊥n,则n⊥α►(3)(2015·江西七校联考)已知直线a和平面α,β,α∩β=l,a⊄α,a⊄β,且a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为直线b和c,则直线b和c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或平行B.相交或异面C.平行或异面D.相交、平行或异面►(4)(2013·课标Ⅱ)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直线l满足l⊥m,l⊥n,l⊄α,l⊄β,则()A.α∥β且l∥αB.α⊥β且l⊥β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5)(2016·课标Ⅱ)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②如果m⊥α,n∥α,那么m⊥n.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例2]►(1)(2014·北京)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BC,AA1=AC=2,BC=1,E,F分别为A1C1,BC的中点.(I)求证:平面ABE⊥平面B1BCC1;(II)求证:C1F∥平面ABE;(III)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2)[2014江苏文]如图,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为棱PC,AC,AB的中点.已知P A⊥AC,P A=6,BC=8,DF=5. 求证:(I)直线P A∥平面DEF;(II)平面BDE⊥平面ABC.[例3]►(1)[2014·陕西文]四面体ABCD及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平行于棱AD,BC的平面分别交四面体的棱AB,BD,DC,CA于点E,F,G,H.(I)求四面体ABCD的体积;(II)证明:四边形EFGH是矩形.►(2)(2012·北京)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I)求证:DE∥平面A1CB;(II)求证:A1F⊥BE;(III)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2016·浙江联考)已知a,b,c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且a⊂α,b⊂β,α∩β=c.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与b是异面直线,则c至少与a,b中的一条相交;②若a不垂直于c,则a与b一定不垂直;③若a∥b,则必有a∥c;④若a⊥b,a⊥c,则必有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2.(2012·四川)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两直线和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平面内有三点到另一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平面平行C.若一直线平行于两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3.(2015·福建)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垂直于平面α,则“l⊥m”是“l∥α”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2016·山东济南一模)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若m⊥n,n∥α,则m⊥αB.若m∥β,β⊥α,则m⊥αC.若m⊥β,n⊥β,n⊥α,则m⊥αD.若m⊥n,n⊥β,β⊥α,则m⊥α5.(2016·浙江温州联考)关于直线a,b,l及平面α,β,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α,b∥α,则a∥bB.若a∥α,b⊥a,则b⊥αC.若a ⊂α,b ⊂α,且l ⊥a ,l ⊥b ,则l ⊥αD.若a ⊥α,a ∥β,则α⊥β 6.(2015·山东二模)设m ,n 是空间两条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当n ⊥α时,“n ⊥β”是“α∥β”的充要条件B.当m ⊂α时,“m ⊥β”是“α⊥β”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当m ⊂α时,“n ∥α”是“m ∥n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当m ⊂α时,“n ⊥α”是“m ⊥n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7.(2016·浙江)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若直线m ,n 满足m ∥α,n ⊥β,则( )A.m ∥lB.m ∥nC.n ⊥lD.m ⊥n 8.(2013北京)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CD =2AB ,平面P AD ⊥底面ABCD ,P A ⊥AD .E 和F 分别是CD 和PC 的中点.求证: (1)P A ⊥底面ABCD ; (2)BE ∥平面P AD ;(3)平面BEF ⊥平面PCD .9.[2014·山东文]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P ⊥平面PCD , AD ∥BC ,AB =BC=12AD ,E ,F 分别为线段AD ,PC 的中点. (1)求证:AP ∥平面BEF ; (2)求证:BE ⊥平面P AC .10.(2013全国Ⅱ文)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E 分别是AB ,BB 1的中点.(Ⅰ)证明:BC 1∥平面A 1CD ;(Ⅱ)设AA 1=AC =CB =2,AB =22,求三棱锥C -A 1DE 的体积.11.(2013·辽宁)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P A 垂直圆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O 上的点. (1)求证:BC ⊥平面P AC ; (2)设Q 为P A 的中点,G 为△AOC 的重心,求证:QG ∥平面PBC .12.[2014·课标Ⅱ文]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 A ⊥平面ABCD ,E 为PD 的中点. (1)证明:PB ∥平面AEC ;(2)设AP =1,AD =3,三棱锥P - ABD 的体积V =34,求A到平面PBC 的距离.13.(2015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C ⊥BC ,BC =CC 1.设AB 1的中点为D ,B 1C ∩BC 1=E . 求证:(1)DE ∥平面AA 1C 1C ; (2)BC 1⊥AB 1.14.(2015广东文)如图,三角形PDC 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垂直,PD =PC =4,AB =6,BC =3. (1)证明:BC ∥平面PDA ; (2)证明:BC ⊥PD ;(3)求点C 到平面PDA 的距离.15.(2015课标Ⅱ)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16, BC =10,AA 1=8,点E ,F 分别在A 1B 1,D 1C 1上,A 1E =D 1F =4.过点E ,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2)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16.(2015陕西)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 C,∠BAD =π2, AB =BC =12AD =a ,E 是AD 的中点,O 是AC 与BE 的交点.将△ABE 沿BE 折起到如图2中△A 1BE 的位置,得到四棱锥A 1﹣BCDE . (Ⅰ)证明:CD ⊥平面A 1OC ;(Ⅱ)当平面A 1BE ⊥平面BCDE 时,四棱锥A 1﹣BCDE 的体积为362,求a 的值.17.(2016·课标Ⅱ文)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点E ,F 分别在AD ,CD 上,AE =CF ,EF 交BD 于点H ,将△DEF 沿EF 折到△D ′EF 的位置. (1)证明:AC ⊥HD ′(2)若AB =5,AC =6,AE =54,OD ′=22,求五棱锥D ′ABCFE 的体积.18.(2016·课标Ⅲ文)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AD ∥BC ,AB =AD =AC =3,P A =BC =4,M 为线段AD 上一点,AM =2MD ,N 为PC 的中点. (1)证明MN ∥平面P AB ;(2)求四面体N -BCM 的体积.19.[2017全国I 文]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且∠BAP =∠CDP =90°.(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D ; (2)若PA =PD =AB =DC ,∠ADP =90°,且四棱锥P-ABCD 的体积为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20.[2017全国II 文]如图,四棱锥P-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AB =BC =12AD , ∠BAD =∠ABC =90°.(1)证明:直线BC ∥平面PAD ;(2)若△PCD 面积为27,求四棱锥P-ABCD 的体积.21.[2017全国III 文]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为棱CD 的中点,则( )A.A 1E ⊥DC 1B.A 1E ⊥BDC.A 1E ⊥BC 1D.A 1E ⊥AC22.[2017全国III 文]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D =CD .(1)证明:AC ⊥BD ;(2)已知△ACD 是直角三角形,AB =BD .若E 为棱BD 上与D 不重合的点,且AE ⊥EC ,求四面体ABCE 与四面体ACDE 的体积比.。
立体几何证明题精选

立体几何证明题精选1.在多面体中,矩形ABB1A1和ACC1A1,AC垂直于BC。
证明BC垂直于平面ACC1A1,同时在线XXX上存在一点M,使得DE与平面A1MC平行。
2.在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是棱PC,AC,AB 的中点。
已知PA垂直于AC,PA=6,BC=8,DF=5.证明PA 平行于平面DEF,同时平面BDE垂直于平面ABC。
3.在四棱锥P-ABCD中,AP垂直于平面PCD,AD平行于BC,AB和BC分别为线段AD和PC的中点。
证明AP平行于平面BEF,同时BE垂直于平面PAC。
4.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BD=BC=1,AD=2,PA=PD=√5,E和F分别是棱AD和PC的中点。
证明EF平行于平面PAB,同时平面PBC垂直于平面ABCD。
5.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垂直于BC,AA1=AC=2,BC=1,E和F分别是A1C1和BC的中点。
证明平面ABE垂直于平面B1BCC1,C1F平行于平面ABE,同时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
6.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垂直于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
证明PB平行于平面AEC,同时若AP=1,AD=3,则三棱锥P-ABD的体积为2/3,求A到平面PBC的距离。
7.在四棱锥中,平面ACD和平面ABD的交线为直线L,平面ABC和平面ACD的交线为直线M,平面ABC和平面ABD的交线为直线N,P为直线L上一点,Q为直线M上一点,R为直线N上一点,且PQR平行于平面ABCD,证明PR 平行于直线BD,同时求四面体PQRD的体积。
8.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底面A1B1C1D1为正方形,O为BD的中点,E为棱AA1上任意一点。
证明BD垂直于EC1,同时若AB=2,AE=2,OE垂直于EC1,则AA1的长度为2√2.。
第一讲-立体几何证明题

ABCDP EF 第一讲:立体几何证明题1、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1==DC PD ,E 是PC 的中点,作PB EF ⊥交PB 于点F .(I) 证明: PA ∥平面EDB ;(II) 证明:PB ⊥平面EFD ;(III) 求三棱锥DEF P -的体积.2、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 ∥CD ,AC BD ⊥,垂足为H ,PH 是四棱锥的高。
(Ⅰ)证明:平面PAC ⊥ 平面PBD ; (Ⅱ)若6AB =,APB ADB ∠=∠=60°,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3、如图,矩形A B C D 中,A B E AD 平面⊥,2===BC EB AE ,F 为CE 上的点,且A C EBF 平面⊥. (Ⅰ)求证:BCE AE 平面⊥; (Ⅱ)求证;BFD AE 平面//;(Ⅲ)求三棱锥BGF C -的体积.4、如图,正方形ABCD 和四边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EF//AC ,AB=2,CE=EF=1 (Ⅰ)求证:AF//平面BDE ; (Ⅱ)求证:CF ⊥平面BDF;ABCDHPABCDEFABCDEFG5、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D A MA 平面⊥,PD ∥MA ,E G F 、、分别为MB 、PC PB 、的中点,且2MA PD A D ==.(Ⅰ) 求证:平面PDC EFG 平面⊥;(Ⅱ)求三棱锥的体积之比与四棱锥ABCD P MAB P --.6、如图所示,矩形ABCD 中,AD ⊥平面ABE ,AE=EB=BC=2,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 ⊥平面BCE ;(2)求证:AE ∥平面BFD ;(3)求三棱锥C-BGF 的体积。
7、在三棱锥S —ABC 中,∠SAB =∠SAC =∠ACB =90°,且AC =BC =5,SB =55。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题

高中立体几何证明题一、线面平行的证明题1已知正方体ABCD - A_{1}B_{1}C_{1}D_{1},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求证:EF∥平面A_{1}C_{1}D。
解析1. 连接AC。
- 在 ABC中,因为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所以EF∥ AC。
2. 正方体ABCD - A_{1}B_{1}C_{1}D_{1}中:- AC∥ A_{1}C_{1}。
- 由EF∥ AC和AC∥ A_{1}C_{1}可得EF∥ A_{1}C_{1}。
- 又A_{1}C_{1}⊂平面A_{1}C_{1}D,EFnot⊂平面A_{1}C_{1}D。
- 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所以EF∥平面A_{1}C_{1}D。
题2在三棱柱ABC - A_{1}B_{1}C_{1}中,D是AB的中点,求证:AC_{1}∥平面CDB_{1}。
解析1. 连接BC_{1},交B_{1}C于点E。
- 在三棱柱ABC - A_{1}B_{1}C_{1}中,E为BC_{1}的中点。
2. 因为D是AB的中点:- 所以在 ABC_{1}中,DE∥ AC_{1}。
- 又DE⊂平面CDB_{1},AC_{1}not⊂平面CDB_{1}。
- 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AC_{1}∥平面CDB_{1}。
二、线面垂直的证明题3在四棱锥P - 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A = PB = PC = PD,求证:PA⊥平面ABCD。
解析1. 连接AC,BD交于点O,连接PO。
- 因为底面ABCD是正方形,所以O为AC,BD中点。
- 又PA = PC,PB = PD,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可得PO⊥ AC,PO⊥ BD。
- 而AC∩ BD = O,AC⊂平面ABCD,BD⊂平面ABCD。
- 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所以PO⊥平面ABCD。
- 又PA = PB = PC = PD,AO = BO = CO = DO,所以 PAO≅ PBO≅ PCO ≅ PDO。
最新题型空间向量证明立体几何问题

C
B
0 AB ' • A'C 3 1 h2, h2 2.
A
AB ' • BC ' 0 2 h2 0. BC ' AB '
题型四:线面平行
例.在正方体AC1中,E为DD1的中点,求证:DB1//面A1C1E
证明:如图建立坐标系D xyz,
A1
D1 z
F
C1 设AD 2.则
A1(2,0,2), C1(0,2,2), E(0,0,1)
|
即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是 6 。
6, 3
3
题型七:面面平行
例: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面A1BD∥面CB1D1
证明: 如图分别以D1 A1、D1C1、D1D 三边所在的直线为x, y, z轴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
Z
A1(1, 0, 0), B1(1,1, 0), C(0, 0,1), D(0, 0,1)
或先求平面BDE的法向量 n 再证明 A' F n
题型六:面面角
例、已知,ABCD是一直角梯形,ABC 900, SA 平面ABCD,
SA AB BC 1, AD 1 ,求面SCD与面SBA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
2 解:建立直角坐系A - xyz如所示,
z
A (0,0,0),C (- 1,1,0),D(0, 1 ,0), S(0,0,1) S
n
2、根据n·a = 0且n·b = 0可列出方程组
x1x x2 x
y1 y2
y y
z1z z2 z
0 0
ab
3、取某一个变量为常数(当然取得越简单越好), 便得到平面法向量n的坐标.
必修二立体几何经典证明题

必修二立体几何经典证明题1.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AA1,D是棱AA1的中点。
Ⅰ)证明:平面BDC ⊥平面BDC1Ⅱ)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
解析】(Ⅰ)由题设知BC ⊥ CC1,BC ⊥ AC,CC1 ∩AC=C,∴BC ⊥面ACC1,又∵DC1 ⊂面ACC1,∴DC1⊥BC,由题设知∠A1DC1=∠ADC=45°,∴∠CDC1=90°,即DC1 ⊥DC,又∵DC ∩ BC=C,∴DC1 ⊥面BDC,∵DC1 ⊂面BDC1,∴面BDC ⊥面BDC1;Ⅱ)设棱锥B-DA1CC1的体积为V1,AC=1,由题意得,V1=1/3*1*1*1=1/3,由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V=1,∴(V-V1):V1=1:1,∴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体积之比为1:1.2.如图5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AB ⊥平面PAD,AB//CD,PD=AD,E是PB的中点,F是CD上的点且DF=1/2AB,PH为△PAD中AD边上的高。
1)证明:PH ⊥平面ABCD;2)若PH=1,AD=2,FC=1,求三棱锥E-BCF的体积;3)证明:EF ⊥平面PAB。
解析】(1)证明:因为AB ⊥平面PAD,所以PH ⊥AB。
因为PH为△PAD中AD边上的高,所以PH ⊥AD。
因为ABAD=A,所以PH ⊥平面ABCD。
2)连结BH,取BH中点G,连结EG。
因为E是PB的中点,所以EG//PH。
因为PH ⊥平面ABCD,所以EG ⊥平面ABCD。
则EG=1/2PH=1/2,V(E-BCF)=S△BCF*EG=1/2*1*2*1/2=1.3)证明:取PA中点M,连结MD,ME。
因为E是PB的中点,所以___。
因为DF//AB,所以四边形MED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F//MD。
因为PD=AD,所以MD ⊥___。
空间向量立体几何(绝对经典)

例1: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化简下列向量表达式,并标出化简结果的向量。
(如图)A BCD A 1B 1C 1D 1G1)1(AA AD AB ++1111)1(AC CC AC AA AC AA AD AB =+=+=++解M 始点相同的三个不共面向量之和,等于以这三个向量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以公共始点为始点的对角线所示向量推论:如果 为经过已知点A且平行已知非零向量 的直线,那么对任一点O,点P在直线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满足等式OP=OA+t 其中向量叫做直线的方向向量.ll aaOABP a若P为A,B中点,则()12=+ OP OA OB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 不共线,则向量 与向量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 使, a b yx , p ,a b OM a b A B A 'Pp p xa yb =+ 推论:空间一点P位于平面MAB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y使或对空间任一点O,有=+MP xMA yMB =++ OP OM xMA yMB 注意:空间四点P 、M 、A 、B 共面⇔存在唯一实数对,,x y MP xMA yMB =+ ()使得(1)OP xOM yOA zOB x y z ⇔=++++= 其中,例1:已知m,n 是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直线l 与α的交点为B ,且l ⊥m ,l ⊥n ,求证:l ⊥α。
n mg g m n αl l 证明:在α内作不与m、n重合的任一条直线g,在l、m、n、g上取非零向量l、m、n、g ,因m与n相交,得向量m、n 不平行,由共面向量定理可知,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g =x m +y n ,l ·g =x l ·m +y l ·n∵ l ·m =0,l ·n =0∴ l ·g =0∴ l⊥g∴ l⊥g这就证明了直线l垂直于平面α内的任一条直线,所以l⊥α巩固练习:利用向量知识证明三垂线定理αa A O P ().,0,,,,0,0,PA a PA a a OA a PO a PA OAy PO x PA y x OA PO OA PO a OA a OA a PO a PO PO aa ⊥⊥∴=⋅+⋅=⋅∴+==⋅∴⊥=⋅∴⊥∴⊥即使有序实数对定理可知,存在唯一的不平行,由共面向量相交,得又又而上取非零向量证明:在αPA a OAa a PA OA PA PO ⊥⊥⊂求证:且内的射影,在是的垂线,斜线,分别是平面已知:,,ααα复习:2. 向量的夹角:a bO ABabθ0a b π≤≤ ,a b ,向量 的夹角记作:a b 与a b = ||||cos ,a b a b 1.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11222(,,),(,,)a x y z b x y z == 设121212x x y y z z =++cos ||||a ba b a b =,121212222222111222++=++⋅++x x y y z z x y z x y z 5.向量的模长:2222||a a x y z ==++ (,,)a x y z = 设4.有关性质:(1)两非零向量111222(,,),(,,)a x y zb x y z == 1212120x x y y z z ++=0a b a b ⊥⇔=⇔ (2)||||||a b a b ≤ ||||,a b a b a b =⇒ 同方向||||,a b a b a b =-⇒ 反方向注意:此公式的几何意义是表示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
由题可知
平面
平面
所以 平面 …………①
同理可得
平面 …………②
由题可知
交于点 且均在平面 内…………③
由①②③得
平面 平面 .
由①②③得
2.通过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①(需要证明)
…………②(需要证明)
由题可知
交于直线 且 在 内③(不需要证明)
由①②③得
四、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
1.通过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证明:因为 平面
平面
所以 …………①
因为四边形 是正方形
所以 …………②
由题可知
交于点 且均在平面 内…………③
由①②③得
平面
2.如图,三棱柱 中, 底面 分别是 的中点, .
求证:平面 平面 .
证明:连接 ,在三棱柱 中,有
且
因为 分别是 的中点,所以
且
所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且
因为 且
所以 且
…………①(需要证明)
由题可知
…………②(不需要证明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①(需要证明)
由题可知
…………②(不需要证明)
由①②得
证明样例
1.如图,在四棱锥 中, 平面 ,四边形 是正方形, 分别是 中点.求证: 平面 .
…………①(需要证明)
…………②(需要证明)
由题可知
交于点 且均在 内
交于点 且均在 内
由①②③得
三、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
1.通过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①(需要证明)
…………②(需要证明)
由题可知
交于点 且均在 内③(不需要证明)
空间立体几何平行垂直几何法证明模板
(模板制作:石廷有)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1.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平行于此平面.
…………①(需要证明)
由题可知
…………②(不需要证明)
…………③(不需要证明)
由①②③得
2.通过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若两个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接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①(需要证明)
由题可知
…………②(不需要证明)
由①②得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证明
1.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①(需要证明)
…………②(需要证明)
由题可知
交于点 且均在 内③(不需要证明)
由①②③得
2.通过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推论证明:若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