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思路
下肢大隐静脉超声诊断标准

下肢大隐静脉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静脉直径:大隐静脉直径超过5mm,或者大隐静脉近心端管径超过10mm,可能提示大隐静脉曲张。
2. 血流速度:正常情况下,大隐静脉的血流速度不大于10cm/s。
如果血流速度减慢,可能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血栓形成。
3. 瓣膜反流:正常情况下,大隐静脉瓣膜的反流时间不超过0.5秒。
如果反流时间延长,可能提示瓣膜功能不全。
4. 静脉壁形态:超声可以显示静脉壁的异常变化,如扭曲、扩张、增厚等,这些都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典型表现。
以上标准并非绝对,医生通常会综合超声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超声诊断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和定量的测量结果,帮助医生准确判断下肢静脉曲张的类型、程度和相关并发症等。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
如有需求,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
老年人为何要做血管超声检查

李红英张大爷今年72岁,作为一个有多年的高血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医生在张大爷进行复查时提出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的建议。
但什么是血管超声,这项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哪些,什么样的群体需要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等,张大爷却一无所知。
下面,我们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什么是血管超声,血管超声检查的重要作用有哪些人的血管可以被形容成居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排水管道,水管在长久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生锈、污垢、杂质堵塞等问题。
血管长期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原本十分光滑的管壁上会有很多硬化斑块出现,一旦斑块形成并在管腔上突起,血管腔会变得十分狭窄,斑块破裂就会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脏器缺血、梗死等情况。
部分脱落的斑块会造成远处血管栓塞,增加肺栓塞、脑栓塞的发病概率。
作为动脉硬化十分青睐的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可对有无血管病变进行早期发现和 了解。
血管超声主要指的是对血管病变进行检查的一种超声。
其优势在于无创伤、简单方便、安全可靠等,可对血管中膜有无增厚变化、是否形成斑块、斑块形成的具体位置、大小、血管狭窄与否和具体的狭窄程度、是否出现闭塞等进行清晰显示。
二、血管超声的检查部位主要有哪些中老年人作为动脉硬化的高发群体,尽早给予血管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和判断心脑血管疾病,将以下部位作为重点需要检查的部位。
(一)颈动脉颈动脉可以说是输送营养物质给大脑的重要“管道”,如果颈动脉出现堵塞,会造成脑组织处于严重的缺氧、缺血状态,甚至增加脑梗死的发病危险。
颈动脉彩超可对患者颈动脉有无狭窄进行判断,其不仅可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具体形态学相关信息提供出来,还能将斑块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信息提供出来。
可作为首选的筛查颈动脉疾病的方法。
(二)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可以说是胸主动脉的一种延续,其作为人体最大的一个动脉,主要负责供应血液给腹腔内脏和腹壁。
一旦腹主动脉出现局部退化、扩张的情况,管径超过正常腹主动脉直径1.5倍,则可确诊为真性主动脉瘤。
务必收藏!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思路(丰富病例图像展示)

务必收藏!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思路(丰富病例图像展示)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作者:文晓蓉教授一、怎么检查01下肢血管解剖下肢动脉解剖图:下肢静脉解剖图:02检查体位仰卧位:下肢外展、外旋约45度;膝关节稍弯曲。
坐位或者站立位:用于静脉血管检查的补充,当卧位静脉血管充盈不佳时可采用。
03超声检查方法多点检查法——筛查连续扫查法检查顺序:按血管走行检查;先横后纵;先黑后彩;二维彩色血流显像频谱。
静脉检查压一压,不能压瘪为血栓;怀疑静脉瓣功能不全:乏氏试验及挤压试验不可少。
股总动、静脉股浅动、静脉的检查股浅动静脉腘动静脉的检查从小腿内侧检查胫后及腓动静脉右侧胫后及腓动静脉左胫后及腓动静脉胫前动、静脉腓动、静脉正常交通静脉——血流方向由浅入深。
查什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约10%,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0%-20%。
2000年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报告间歇性跛行的发生率为0.6%-9.2%,其中约5%-10%发展为严重下肢缺血(CLI)。
高危因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
04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二维超声观察的内容血管壁:三层膜结构观察斑块情况血管腔:有无狭窄;有无血栓。
二维超声正常动脉三层膜结构内-中膜增厚:最大IMT、平均IMT,股动脉参照颈动脉。
二维超声观察的内容(斑块分类)1)根据斑块声学特征:①均质回声斑块:分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
②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部包含强、中、低回声。
2)根据斑块形态学特征:①规则型: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表面纤维帽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则。
②不规则型:如溃疡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组织缺损,形成 “火山口 '样缺损。
内膜的微小钙化腘动脉胫前动脉中膜的钙化:多见于CRF 、DM观察斑块情况血管腔:狭窄、闭塞彩色多普勒超声正常下肢动脉血流动脉狭窄动脉闭塞、侧支开放闭塞的判断要注意多角度观察脉冲多普勒超声四肢动脉频谱变化05动脉狭窄的诊断狭窄处流速增高:PSV、EDV、PSV-Ratio狭窄即后段血流紊乱狭窄近心端的搏动性改变(若侧枝代偿较好则不明显)狭窄远心端的搏动性改变继发效应(侧枝循环)四肢动脉狭窄程度的多普勒诊断标准(Cossman等)PSV(cm/s)PSV Ratio正常< 150<1.530~49%150-200 1.5-2.050~75%200-4002-475-99%>400>4闭塞测不到血流以上适合于单处狭窄,多处狭窄最好采用峰值流速比,流速标准不适合。
下肢深静脉血栓b超诊断标准

下肢深静脉血栓b超诊断标准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血栓病变,其在临床上的诊断主要依靠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Doppler超声或者彩色多普勒超声)。
根据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参考内容。
1. 临床症状和体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和局部温度升高等症状。
体检可以触及到下肢静脉硬而有压痛感、近股骨结节处或小腿后肌群触及不到浅静脉和静脉节段缺乏擦擦音等。
2. DVT Wells评分系统:Wells评分系统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评分系统,根据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对患者进行评分。
该评分系统包括活动度、肿胀、疼痛、压痛、深静脉损伤病史、替代诊断等七个方面,每个方面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总分≥2分则需进一步进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
3. 腓总神经测试:DVT常伴有腓总神经受损,腓总神经测试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该测试通过检查患者腓总神经的功能,包括足背伸肌力量(Dorsiflexion strength)和跖屈感觉(Sensation of Dorsiflexion)。
如果腓总神经受损,患者的腓总神经测试结果将异常。
4. 借助Doppler超声或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检查是诊断DVT的重要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血栓的存在和位置。
超声检查分为两个阶段:血管显像和血管流量测定。
血管显像通过评估血管的壁厚度和血管内腔直径来确定DVT的存在。
血管流量测定则通过血流高度和速度来确定血栓的存在和程度。
5. 超声检查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超声检查需要具备相关技术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确保充足的通风,使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超声探头的调整应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注意排除其他神经、淋巴结肿大等因素的影响,对异常结构进行分析,并记录超声图像和诊断结果。
总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和体征、Wells评分系统、腓总神经测试和超声检查等多个方面的参考内容。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报告模板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报告模板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报告模板摘要在医学诊断中,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是一项常见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下肢血管系统的状况。
什么是下肢血管超声,在哪些疾病中可体现下肢血管超声的价值

什么是下肢血管超声,在哪些疾病中可体现下肢血管超声的价值临床上常通过血管超声情况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对疾病进行相应的判断,血管超声能对疾病的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及病因进行初步诊断。
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下面让我们了解下肢血管超声的具体内容。
一、什么是下肢血管超声下肢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下肢肿胀、下肢体温偏低、静脉曲张、走路或站立时下肢疼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下肢血管超声是通过超声检查动脉和静脉的情况,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是评估大动脉有无粥样硬化、斑块、狭窄、动脉瘤、缺血等,如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如果超声医生能及时发现动脉硬化,及时进行支架治疗,从而避免截肢的风险。
深静脉彩超主要是检查有无曲张、血栓,是否为肺栓塞高危因素,如长期卧床的手术患者,发现腿痛、下肢肿胀,往往是静脉血栓,彩超此时可以观察是否有下肢静脉血栓及血栓位置。
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适应症髂动脉与下肢动脉:1.下肢乏力、发凉。
2. 疑有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3.下肢间歇性跛行、有疼痛感、有溃疡或坏疽。
4.下肢动脉的搏动可发生消失或减弱等情况。
5.下肢动脉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随访。
髂静脉与下肢静脉:1、下肢明显肿胀。
2、下肢浅静脉发生扩张。
3、下肢有沉重、疼痛的感觉。
4、下肢色素有沉着和(或)溃疡。
5、有不明原因的肺动脉栓塞。
三、下肢血管检查方法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对人体无创无痛,方便易行,没有禁忌症,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过此检查,可清楚知道管壁和管腔的情况,同时更加能清楚下肢动脉供血的情况,如若供血量<50%时,溃疡愈合效果较差,若供血量<70%~80%时,极易发生溃疡及坏死的情况,下肢静脉是否有静脉瓣功能异常、血栓形成,静脉炎症及静脉曲张等。
2、通过手去触及在足背、胫后、股的动脉,可粗略判断患者的下肢及局部的血液供给情况。
3、下肢动脉造影。
4、踝动脉—肱动脉压力比值(ABI)。
下肢血管超声规范检查与诊断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怀疑静脉瓣功能不全:应用乏氏试验及挤压试验。
乏氏法(Valsalva试验)是增加腹内压使静脉血向远侧肢体倒流。 方法:深吸气后屏气。正常时,静脉管腔血流突然中断,其内无
病例3,腔内溶栓后第10天: RSFA、PA、DPA血栓消失; RSFV、PV血栓大部分消失。
病例4:男,50岁。股浅动脉远端粥样硬化性血栓闭塞。
病例4:股浅动脉-膝下腘动脉
搭桥术后(自体大隐静脉)
病例5:男,18岁, 左腘动脉瘤并血栓 形成、足背动脉血栓栓塞。
病例5: 腘动脉瘤切除+自体 大隐静脉置换术后2周
病例2,左髂外动脉病灶切除血栓取出+髂外动脉端端吻合术后1周: 血栓消失,吻合口通畅,远端血流充盈良好,血流速度恢复正常。
病例3 男,60岁,下肢动 脉粥样硬化性血栓闭塞
RSFA、PA、DPA、 RSFV、PV血栓闭塞
病例3,腔内溶栓后第3天:
RSFA血栓消失;RPA 、DPA 、 RPV血栓仍存在。
下肢血管疾病超声规范 检查与诊断
赣州市人民医院 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
黄志平
DSA显示下肢动脉效果图
3 D-CE-MRA显示下肢动脉效果图
MSCTA显示下肢动脉效果图
一、正常下肢动脉壁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就象大树根,在下行中不断分支, 愈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 维较多,可随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而明显的搏动。
异常:Valsalva试验静脉瓣反流>1.0秒
七、下肢静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股浅静脉 在大腿上1/3处,此静脉在股浅动脉后方显示,同时可以 探及股深静脉。
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及正常声像图

编辑制作:PWL1225
一、正常下肢动脉壁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就象大树根,在下行中不断分支,愈 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 较多,可随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而明显的搏动。
正常动脉三层膜结构:外膜、内中膜(IMT)、内膜。
外膜
内中膜 内膜
正常静脉Valsalva频谱
反流时间大于1s
右侧股浅静脉反流(频谱出现在基线以下)
41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挤压法:
挤压法是使远侧静脉血排空,快速放松, 近侧血向远侧倒流。
方法1: 站立位,嘱患者将被检查 下肢的大脚指用力后勾, 然后放松,观察频谱改变。 频谱反流诊断同乏氏法。
42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股总静脉频谱多普勒:
正常是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相血流(向心血流)。深吸气后屏气
(Valsalva试验)管腔内血流中断,无血流信号,或者出现极短暂的反
流。即在静脉瓣膜关闭的
瞬间,可以出现短暂的少
量反流,小于0.5秒。
CFV
若反流时间大于1秒,提 示静脉瓣功能不全。
正常:Valsalva试验股静脉内血流中断 异常:Valsalva试验静脉瓣反流1.2秒
六、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方股 向浅 。动
脉 向 下 走 行
RSFV RSFA
SFA
股浅动脉远段
22
六、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股浅动脉频谱:
多普勒流速曲线呈三 相波型,(相同于股 总动脉频谱)。
股浅动脉正常值:
内径
(mm)
内中膜厚(IMT) 收缩期峰值流速 舒张期反向流速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思路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文晓蓉教授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诊断思路下
PTFE:聚四氟乙烯、US:管壁为强回声双线
加环PTFE:在PTFE外壁加上螺旋环以增加其强度。
超声:其壁为强回声双线外侧有点状强回声。
涤伦(dacron)US:管壁呈锯齿状偏强回声线。
happy new year动脉疾病术后检查
术后观察内容
✿检查流入道血管
✿移植血管
✿输出管道
术前
病例
男83岁糖尿病足病
术前US:双下肢动脉硬化斑;双侧股浅动脉中上段闭塞,侧支血管开放;双侧胫前动脉节段性闭塞;右侧胫后动脉狭窄、远端闭塞;双侧股深动脉代偿性流速增快;双下肢动脉远端缺血。
术前DSA:双股动脉中上段闭塞,下段通过侧支循环显影,双侧腘动脉可显影,左小腿血管不同程度狭窄和闭塞,左足背动脉未见显影。
右腓动脉及胫前动脉闭塞,右足背动脉主干未显影。
男83岁糖尿病足病右侧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后:人工血管血流通畅,胫后及足背动脉流速较术前增快,血流频谱搏动性增加。
二假性动脉瘤病因:外伤、吸毒、医源性
超声观察的内容
·二维超声:瘤体大小。
·彩超:动脉破口宽度,通道长度。
·PW:破口处血流频谱(双向频谱是假性动脉的特征性表现)
病例
女 70岁
右侧股深动脉一侧有一混合回声团块,范围约4.2cmx3.4cm,内见最大厚度约1.8cm弱回声。
股深动脉有破口,直径约1.3cm。
诊断提示:右侧股深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内血栓形成。
第二次检查
✿右侧股深动脉一侧有一混合回声团块,范围约4.7cmx3.4cmx2.7cm,内见约2.4cmx1.8cm无回声区,股深动脉有破口,直径约2mm。
在动脉与瘤体相通的破口处可检测到收缩期高速血流,最高流速超过200cm/s,舒张期反向中等流速的往返血流频谱信号。
超声检查假性动脉瘤注意事项
✿先二维后彩色。
✿注意彩色增益的调节。
✿治疗后的注意有无血流,若有血流,测量瘤腔的大小。
假性动脉瘤腔内注射凝血酶
病例男 34岁
右侧胫后动脉远端呈血流反向。
由侧枝循环推断近端情况:远端血流反向近端血管多严重狭窄或闭塞。
该患者胫后动脉近心段闭塞,胫后静脉血栓:符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er病)
好发于男性青壮年。
发病原因:与长期吸烟;寒冷、潮湿的环境;外伤及性激素有关。
病变特点:节段性,节段之间有正常的血管存在;常累及中、小型动脉及伴行静脉。
早期病变为血管内膜增厚,继而有血栓形成,以至血管完全闭塞。
四、下肢肿胀
下肢静脉回流受阻(静脉血栓、肿块压迫)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其他(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淋巴水肿;腘窝囊肿破裂)
静脉血栓栓塞(VTE)
动脉及静脉血栓形成是美国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每1000人大约发生1例VTE,其中40%为DVT,60%为肺栓塞(PE)。
单纯的小腿静脉血栓引起有症状的PE较罕见(<>
25%的小腿血栓可蔓延到近端静脉。
50%的近端DVT患者可发现肺栓子,多数无症状,但致死性的PE常发生在这种情况。
上肢静脉血栓
✿上肢静脉血栓形成不罕见,在VTE患者中占4%,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目前其发病率更为常见。
✿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于创伤、反复的静脉损伤。
约25%的上肢静脉血栓为特发性。
静脉血栓(DVT)病因
强危险因素:骨折(髋骨或者胫骨)、关节置换术、较大的普外科手术、较大的创伤、脊髓损伤。
中度危险因素:中心静脉置管、化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激素替代治疗、恶性肿瘤、妊娠、产后等。
弱危险因素:卧床休息>3天、久坐不动、肥胖、静脉曲张等。
病例
男 48岁
右侧胫腓骨骨折,左下肺动脉栓塞。
右侧股浅静脉局部附壁血栓,右侧胫后静脉血栓。
男 69岁
肾功不全(尿毒症期)多发性骨髓瘤。
颈内静脉Cuff管周围血栓
左股静脉Cuff管周围血栓。
男 66岁
小细胞肺癌右侧腋静脉、贵要静脉PICC置管后:右侧腋静脉、贵
要静脉部分性血栓。
静脉血栓(DVT)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多见于左侧,表现为肿胀、触痛及红斑是最常见的体征。
并发症:肺动脉栓塞; 血栓后遗综合症。
鉴别诊断:蜂窝组织炎、腘窝囊肿破裂、充血性心力衰竭。
病例
女 70岁左侧小腿肿胀。
侧腘窝囊肿破裂
下肢DVT-分型
周围型: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
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
此两型可通过顺行或逆行扩展累及整个肢体成为混合型。
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
周围型——小腿静脉血栓
尤其要注意小腿单只静脉血栓。
肌间静脉血栓往往表现为小腿肌肉痛!
DVT声像图——急性血栓
急性血栓:指两周以内的血栓,其特点:
①几小时到几天为无回声,一周后呈低回声,边界光滑;
②血栓处静脉腔不能被压瘪;
③急性血栓可飘动;
④静脉管径明显扩张,有助于与慢性血栓鉴别;
⑤血栓段无血流信号;
⑥血栓远端静脉频谱失去呼吸相性。
加压法诊断DVT
加压前
加压后
加压前
加压后
股总静脉急性血栓
DVT声像图——亚急性血栓
亚急性血栓:
指2周以后的血栓,其特点:
①血栓回声增强;②血栓变小、固定;③血栓处静脉腔不能被压瘪;④由于再通,腔内血流信号增多,部份再通者显示管腔周边或中央有血流信号,形成“轨道征”。
大隐静脉亚急性血栓
DVT声像图——慢性血栓
慢性血栓:
指数月到数年的血栓,其特点是:
①血栓回声更强;②机化使静脉内壁毛糙,部分或弥漫性增厚;
③静脉内径缩小,或静脉结构无法辨认;④静脉内血流信号因再通程度不同而异,管腔内可见血流束呈多支“溪流”状血流,部份可见反流。
血栓3月后
血栓4月后
M 左侧腓骨骨折后左腿肿胀10年,左下肢静脉曲张、色素沉着。
下腔静脉虑器的观察内容:位置:肾静脉平面以下
滤器周围:有无血栓
腹膜后有无血肿
正常下腔静脉滤器
病例
女 28 岁
孕3月静脉血栓,置入滤器后引产。
下腔静脉滤器后2周:2012-1-4 2112140:下腔静脉滤器后2周,下腔静脉、右侧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管径未见异常,内查见滤器回声。
CDFI及PW:下腔静脉内彩色血流充盈,血流通畅,频谱未见明显异常。
提示:左侧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左下肢深静脉血栓,部份再通。
于是准备取滤器,但DSA提示滤器处有血栓。
2012-12-6 再次检查
2148218:下腔静脉中段管腔内查见滤器回声,余段管径未见异常,管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充填,下腔静脉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流速及频谱未见明显异常……
提示:左侧髂总静脉至左侧腘静脉起始段血栓,部分节段再通。
复查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
双肾静脉开口处可见滤器回声,右肾静脉开口区滤器周围可见18mmx7mm的等回声团,形态不规则,右肾静脉开口处血流束稍变窄;下腔静脉滤器处右前壁可见范围约5mmx23mm的弱回声附着,下腔静脉内彩色血流充盈未见明显缺损,频谱未见明显异常。
左侧髂总静脉及髂内外静脉管腔内查见弱回声充填,内见点线状血流信号。
·提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滤器移位(上移至肾静脉平面)伴滤器处部分性血栓;左侧髂静脉血栓部份再通。
下腔静脉滤器以下血栓
女 49岁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滤器置入后2+w
女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腹膜后血肿
五、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只是一个临床体征,包含多种疾病。
反流的判断
✿反流时间小于0.5-1秒,生理性反流;✿反流持续时间1~2秒,一级;
✿反流持续时间2~3秒,二级;
✿反流持续时间4~6秒,三级;
✿反流持续时间大于6秒,四级。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病因与病理:瓣膜破坏、静脉扩张
临床表现:下肢沉重、酸胀,浅静脉曲张。
皮肤营养性改变(色素沉着、溃疡等)
二维声像图
CDFI及PW:观察血流色彩有无改变,频谱测量返流的时间及速度.
右侧股总静脉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