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蛋鸡舍环境调控

合集下载

冬季蛋鸡高产稳产的综合措施

冬季蛋鸡高产稳产的综合措施
详细描述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鸡舍空气新鲜。通风换气时应避免冷风 直接吹向鸡体,以防鸡只感冒。同时,要定期清理鸡舍内的 粪便和杂物,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保持合理的光照
总结词
光照是影响蛋鸡产蛋率的重要因素,合理光照可以提高鸡只的产蛋量和蛋品质。
详细描述
根据蛋鸡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制定合适的光照计划。冬季日照时间短,应适当延长人工光照时间,保持每天16小 时左右的光照,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3-5瓦为宜。同时,要避免突然改变光照时间和强度,以防对鸡只造成应激 。
控制饲养密度
总结词
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提高鸡只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益。
详细描述
根据鸡只的品种、年龄和体重,合理安排饲养密度。一般来说,冬季饲养密度应 比其他季节减少10%-20%,以保证鸡只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和采食,减少相互挤 压和传染病的发生。
保持鸡舍空气新鲜
总结词
新鲜的空气对鸡只的生长和产蛋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疾 病的发生。
保证饮水清洁
清洁的饮水对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至关重要,冬季气温 低,水易结冰,需特别注意饮水的清洁和供应。
定期检查饮水系统,确保水流畅通无阻,防止水污染和结冰 。同时可适当提高饮水温度,以帮助鸡体保持体温和正常代 谢。
03
疫病防治
定期消毒
定期对鸡舍进行全面 消毒,以减少病原微 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发现病鸡或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并请 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治疗后的鸡只进行跟踪观察,确认 恢复健康后方可归群。
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 传播。
做好隔离措施
建立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禁止 非生产人员进入鸡舍。
对进出场区的车辆、用具等进行 彻底消毒。
在鸡场周围设置防疫隔离带,以 减少外部病原的传入风险。

蛋鸡冬季饲养管理

蛋鸡冬季饲养管理

蛋鸡冬季饲养管理蛋鸡冬季饲养管理冬季是蛋鸡饲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季节。

在寒冷的冬天,蛋鸡需要额外的保暖和营养来保持健康和高产。

以下是一些蛋鸡冬季饲养管理的重要方面。

1. 提供适宜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季,蛋鸡需要一个温暖的环境来保持体温。

确保鸡舍内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通常应保持在15-20摄氏度。

可以使用加热灯或加热器来提供额外的暖气。

2. 保持良好的通风:尽管需要提供温暖的环境,但鸡舍内的通风也很重要。

良好的通风可以防止湿气和氨气的积聚,减少蛋鸡接触到细菌和疾病的风险。

确保鸡舍内有适当的通风系统,并保持空气流通。

3. 提供充足的饮水:冬季可能会导致水源冻结,因此要确保蛋鸡有充足的饮水。

可以使用加热饮水器或定期更换水源来防止水的冻结。

同时,饮水器的位置应该离地面较远,以防止地面冰冻对鸡舍内温度的影响。

4. 调整饲料配方:冬季蛋鸡的饲料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

可以向饲料中添加一些高能量和高蛋白的饲料,以满足蛋鸡更高的能量需求。

此外,可以添加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剂来增强蛋鸡的免疫力。

5. 管理日照时间:冬季的日照时间较短,这对蛋鸡的产蛋率可能会有影响。

可以通过人工照明来延长蛋鸡的日照时间,通常每天增加2-3个小时的光照时间。

这可以刺激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6. 定期清洁鸡舍:冬季湿气较大,鸡舍容易积水和滋生细菌。

定期清洁鸡舍,清除废弃物和积水,可以降低蛋鸡感染疾病的风险。

7. 注意防寒保暖:除了提供温暖的环境外,还可以为蛋鸡提供一些额外的保暖措施。

例如,可以在鸡舍中添加一些干净的垫料或草屑,以提供额外的保暖和舒适。

此外,可以为蛋鸡提供一些密集的遮风物来防止冷风吹入鸡舍。

综上所述,蛋鸡冬季饲养管理需要特别关注温度、通风、饮水、饲料配方、日照时间、卫生清洁和防寒保暖。

通过合理管理,可以保持蛋鸡的健康和高产。

冬养蛋鸡过五关

冬养蛋鸡过五关

冬养蛋鸡过五关
据养鸡专家介绍,为了让蛋鸡在冬季照常产蛋、多产蛋,必须要把好以下”五关”:一、防寒保暖关。

采用暖棚养鸡或封闭式养鸡法,加强防寒保暖,使鸡舍温度保持在17℃~21℃。

鸡的活动场地也要用薄膜覆盖。

二、补充光照关。

鸡在高产期,每天需要16个小时光照。

冬季可在5时开灯,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天黑前开灯,21时关灯,灯泡应在60瓦以内,平均每平方米地面3瓦灯泡即可。

三、巧喂饲料关。

1、喂干料。

冬天气温低,鸡体内需要的热量多,最好喂干料,冬天干料不结冰,利于鸡采食吸收和生长。

2、添加辣椒粉;冬季在蛋鸡饲料中添加1%~2%的辣椒粉,可提高产蛋率10%以上。

3、喂蒜苗。

大蒜苗可开胃健胃,冬季在蛋鸡饲料中加入少量切碎的蒜,可提高产蛋率10%以上。

4、喂鱼肝油。

冬季每只鸡每天喂服一粒鱼肝油丸,可提高产蛋率15%以上。

5、增加饲喂次数。

冬季每只鸡采食量比夏季增加10%以上。

6、调整饲料比例。

应在饲料中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适当减少蛋白质饲料。

四、通风换气。

暖棚养鸡温度高、湿度大,要经常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的时间一般在中午进行,通风1~2小时。

要及时清扫鸡粪,保持舍内干净卫生,以减少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五、防禽流感关。

定期给鸡注射防禽流感疫苗,定期给鸡舍消毒,防止其它禽类入舍,一旦发生疑似禽流感病例,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 1 -。

天寒地冻气温低蛋鸡饲管须加强

天寒地冻气温低蛋鸡饲管须加强

天寒地冻气温低蛋鸡饲管须加强冬季气候寒冷,光照不足,对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越冬期间为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增强鸡体对疾病的抵抚能力,必须加强饲养管理,给鸡群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

鸡舍保持适温产蛋鸡要求温度保持在8~27℃.最适温度为13~24℃,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每升高或降低1℃都会使产蛋率下降1%。

冬季外界气温低,为提高鸡舍温度,可生火炉、把鸡舍北面的窗户堵严等,一般最低温度应保持在8℃以上。

保持光照恒定光照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及产蛋有决定性作用,一般要求产蛋期光照每天保持16小时。

到鸡淘汰前4周可把光照增加到17小时。

冬天日照短,阴天雾天应及时开灯补充光照;同时应注意防止灯泡变脏后光照强度减弱,尽量使光线均匀一致。

保持适当湿度产蛋鸡要求湿度为50%~70%,最适湿度在60%~65%。

湿度过低易使鸡体脱水和引发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常常使鸡舍空气污浊,引发各种疾病。

冬天舍内相对湿度大,平时可通过控制温度来调节湿度。

勿忘通风换气冬天鸡舍密闭较严,有大量有害气体产生,可诱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病、传支、传喉、鼻炎、大肠杆菌病等,每天应适当打开天窗换气或设置排气扇定期排气;同时要防贼风侵袭,做好环境消毒。

合理投药防病不盲目用疫苗,不随意加大疫苗的使用倍数,以免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麻痹,避免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

当发病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增加死淘率和加大用药投资等。

冬季应注意防治禽流感、支原体、新城疫等继发感染。

尽量减少应激鸡舍建筑坚固,以防狂风造成的巨大声响,同时应避免犬、猫、鼠、鸟类窜入。

为防止应激反应发生,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同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

提高饲料能量冬天寒冷,鸡体对营养物质需求大,消耗也大,因此应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多添加些能量高的饲料,如抽脂,玉米等。

建议采用合理的全价料,再适当加一些能量饲料。

供给洁净饮水水是鸡生长发育、产蛋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蛋鸡冬季保持高产技术要点

蛋鸡冬季保持高产技术要点
选择合适的疫苗
选择质量可靠、适应本场疫情的疫苗,确保免疫效果。
正确接种疫苗
采用正确的接种方法,如注射、饮水、喷雾等,确保疫苗接种 均匀、有效。
04
饲养管理
鸡舍清洁
定期清扫鸡舍
每天至少清扫一次鸡舍,保持鸡舍内卫生清洁,避免细菌和病 毒滋生。
消毒措施
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使用高效、广谱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 过氧化氢等,以杀灭病原微生物。
光照均匀度
确保光照均匀分布,避 免出现暗区和阴影,以 保证蛋鸡视觉和光照刺 激的均匀性。
THANKS
感谢观看

使用湿度调节设备
可以使用加湿器、除湿机等设 备调节湿度,保持鸡因 饮水系统漏水等问题导致鸡舍
湿度异常。
通风换气
保持空气流通
冬季蛋鸡舍密闭时间较长,应定期通风换气,以降低有害气体浓 度,保持鸡舍空气清新。
选择合适的时间段
通风换气应选择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避免在恶劣 天气或夜间进行通风,以免蛋鸡受寒。
健康。
做好鸡舍清洁卫生
02
保持鸡舍内环境干净、整洁,减少病菌滋生。
定期检查饲料和水质
03
确保饲料和水质符合卫生标准,避免因饲料和水质问题引发疾
病。
常见疫病及防治
新城疫
新城疫是蛋鸡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表现为呼吸困难 、产蛋量下降等症状。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鸡舍通风、保 持鸡群密度适中、定期免疫接种等。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冬季气温低,应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蛋鸡提供适宜 的生活环境。
鸡蛋收集与处理
定期收集鸡蛋
每天至少收集两次鸡蛋,避免鸡蛋在鸡舍内过夜,降低鸡蛋的破 损率和污染风险。
清洁蛋壳

冬季养鸡场管理方案

冬季养鸡场管理方案

冬季养鸡场管理方案
1、防寒保暖
冬季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分明显。

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摄氏度-5摄氏度之间。

2、适度通风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ニ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却依然存在,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

因此,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

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3、减少潮湿
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

因此,-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4、定期消毒
消毒エ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

冬季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

但冬季气候寒冷,鸡的抵抗カ普遍减弱。

若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
1。

冬季蛋鸡饲养管理措施

冬季蛋鸡饲养管理措施

冬季蛋鸡饲养管理措施一、防寒保温最适宜蛋鸡产蛋的温度范围是18-23℃,低于5℃,产蛋量明显下降,饲料消耗增加,因此,寒冷季节首先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养鸡户可根据所在地区和条件选用以下方法保温:1.封闭鸡舍四壁和房顶上除换气窗以外的所有空洞和缝隙,修好门,堵塞北窗,南窗安装玻璃或塑料薄膜。

夜晚在门口和南窗口挂上草帘或棉毯。

2.在房顶下加一个夹层或设置天花板,阻断冷空气直接进入舍内。

3.出粪口要安装插板,以防冷风进入鸡舍。

4.舍内温度过低时,可使用火炉、电热器、暖气片、热风炉等方式取暖保温。

但应注意使用煤火取暖时要适当留些通风孔,以免蛋鸡煤气中毒而死。

二、调整日粮,增加营养寒冷季节气温低,蛋鸡的热能消耗大,为保持高产稳产,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增加动物性原料的比例,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增加玉米、谷物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

在特别寒冷天气,为了弥补常用饲料配比的能量不足,在日粮中可酌情添加l%的油脂,这样既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又能有效帮助鸡体抵抗寒冷,增加蛋重,提高饲料报酬。

三、人工补充光照蛋鸡产蛋高峰期间每天需16小时的光照。

寒冷季节昼短夜长,自然光照时间及强度均不足,应人工补充光照。

补充光照时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地(架)面达到3瓦为宜,将带有灯罩灯泡悬吊距地面2米的高处,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约3米,若有多排灯泡,要交错分布,以便使舍内各处光线照射均匀。

每天早晚两次开灯,第一次早晨5点开灯至天亮关灯,第二次天黑时开灯至21点关灯。

若遇阴天,白天也要开灯。

注意人工补充光照要有规律性,要按时开灯,准时关灯,并持之以恒。

切不可忽早忽晚、忽长忽短,时断时续,以免引起产蛋减少或换羽现象。

开灯前,要备好饲料和饮水,以便开灯后鸡采食、饮用。

有条件的养鸡户可采用鸡舍光照控制仪来控制鸡舍光照。

四、保持舍内干燥、空气新鲜寒冷季节由于鸡舍封闭严密,饲养密度高,鸡呼吸量大,排泄物多,空气潮湿,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增高,易使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导致产蛋量下降。

冬天蛋鸡舍的管理

冬天蛋鸡舍的管理

冬天蛋鸡舍的管理
1.气流冬季,气流会降低舍温,增强机体散热量,加剧寒冷的影响。

但无气流,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和多余水汽不易排出,同样影响鸡的健康和产蛋力。

鸡体周围气流速度以0.1m/秒~0.2m/秒为宜,最高不超过0.25m/秒,引入舍内的空气要均匀散布到舍内的各个部位,防止强弱不均和死角,防止直接吹向鸡体。

堵塞屋顶、天棚、门窗上的一切缝隙。

2.温度产蛋鸡舍适宜温度应在13℃~23℃,最适宜温度是16℃~20℃,天棚附近与地面附近的温差不超过2.5℃~
3.0℃,墙壁附近和鸡舍中央的温差不超过39℃。

可采取封门封窗,设置挡风障,粉刷抹墙,天棚加隔热材料,增大饲养密度,采用多层笼养,干草铺垫地面等多项措施来达到保温目的。

3.湿度在舍温保证要求的前提下,保证舍内相对湿度为50%~60%。

尽量压缩舍内用水量。

加强鸡舍保温,勿使舍温降至零度以下,防止水气凝结。

地面铺垫干草并及时晾晒。

及时清除舍内粪便污水。

保证通风系统良好,及时排出多余水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蛋鸡舍环境调控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大部分养殖户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的重要性。

事实上,鸡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天气骤冷,舍温太低,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都会影响鸡群的产蛋、产肉性能,影响鸡群健康,甚至诱发各种疾病。

因此,如何使舍内环境条件在寒冷季节保持相对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鸡舍密闭是其先决条件。

鸡舍最好采用纵向负压通风,即在鸡舍前端的两侧留有进风口(同时有遮黑装置),进风口的大小可随着气候的变化来调节,在鸡舍的后端安装机械排风设备。

其次,环境的控制因鸡发育阶段的不同而要求不同。

主要应做到以下两点: 1.冬季育雏一定要采取全封闭式管理避免禽舍间工作人员及器具流动交叉;舍内要有供暖设备;严堵所有进风口,谨防贼风的侵入。

鸡进场前将舍温升至33℃左右,保温伞下温度35-36℃。

饲养人员要细致观察鸡的行为,了解鸡的冷热表现,根据需要进行短时通风(一次最多不超过2分钟),冷风不能直接吹到鸡体。

以后随着鸡日龄的增加,舍温应平稳下降(每周下调约2℃),至雏鸡的绒羽被幼羽替代后,温度可降至18℃左右。

育成期种鸡对温度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鸡有合理的增重,舍温保持在13-15℃即可,最低不低于10℃,否则可能会导致种鸡推迟开产。

2.产蛋鸡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鸡舍内通风不良,空气污
浊,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太高(人感觉刺鼻,流泪),会刺激鸡的呼吸系统,危害鸡群健康。

因此,冬春季对鸡群来说保温与通风同等重要。

我们的经验是在天气转冷后关闭部分进风口,对于不能调整进风口大小的如夏季用的湿帘,在入冬前在鸡舍外侧用布帘(也可用编织袋2-3层缝合)遮挡,只在湿帘顶端留较小的进风口,在鸡舍里侧靠湿帘的地方安装空气导流板(用木板或布帘倾斜向上遮挡),使冷空气进入鸡舍后处于鸡舍的上层,以减少冷空气对鸡体的刺激。

另外,通风系统最好用温控仪控制,设定一个下限温度(如15℃),高于此温度即自动打开风机,反之则关闭风机。

这种方法既简便易行又经济实用(每台温控仪200元左右,且使用寿命很长),完全杜绝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延时开、关,及夜间饲养人员休息后无法及时通风的现象。

总之,冬季是各种病毒病的高发季节,作为管理者在入冬以后要勤于观察鸡群,注意鸡舍环境条件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尽量做到舍内环境条件的稳定,避免对鸡群产生应激。

同时,一定要定期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保证鸡群顺利越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