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舍的环境要求怎样控制鸡舍环境

合集下载

养鸡场保护方案及措施

养鸡场保护方案及措施

养鸡场保护方案及措施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养鸡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是养鸡场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安全威胁。

为保证养鸡场的正常运营和鸡只的安全、健康,制定并实施一套全面的养鸡场保护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养鸡场保护方案及措施,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养鸡场周边环境保护为确保养鸡场的正常运营,首先需要保护其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1. 建立保护区域将养鸡场周边划定为保护区域,并设置明显的标识和围栏,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安防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对保护区域周边进行全天候监控和实时报警。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鸡场周边环境的卫生干净是避免外部病原体侵入的重要措施。

养鸡场管理人员应定期清理垃圾和积水,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周边环境的干净整洁。

同时,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养鸡场内部保护措施除了保护养鸡场周边环境,还需要在养鸡场的内部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鸡只的安全和养殖过程的良好运行。

1. 健康管理和疫病防控养鸡场应制定完善的健康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并严格执行。

包括定期对鸡群进行体检和疫苗注射,对鸡舍和设施进行全面的消毒,定期消毒配合物和疫苗的更替。

同时,要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并隔离可能的疫情。

2. 鸡舍设计和管理合理的鸡舍设计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外部威胁的侵入。

鸡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水和保温功能,确保鸡只的生长环境良好。

在鸡舍入口设置卫生检疫室,对所有进入鸡舍的人员和物品进行严格检疫,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3. 安全设施和设备养鸡场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设备,以应对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

包括消防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门禁系统等。

此外,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鸡只品质保护措施养鸡场的最终目标是提供安全、健康的鸡肉和蛋类产品。

饲养鸡的环境

饲养鸡的环境

饲养鸡的环境饲养鸡的环境2.1通风换气在保证适宜温度的前提下,尽量保证鸡舍通风换气。

应掌握的原则是:窗户门在早晨、晚上凉时小敞,中午热时大敞,有风时小敞,无风时大敞,要循序渐进,不能在通风时,窗户门全部打开。

当进入鸡舍,感觉气味刺鼻时,必须敞开通风,提高室内温度。

饲养前期以保温为主,应用排风扇兼顾通风;后期以通风为主,兼顾保温。

2.2加强鸡舍的卫生管理粪便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时,形成有害气体。

因此必须每天一次及时清除粪便,加大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鸡舍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70%,超过80%则需加强通风,或在地面放些生石灰以吸收潮气。

管理好鸡的饮水,避免饮水器溢水或漏水。

防止鸡拉水样粪便,以减慢粪便发酵速度。

3其他饲养环境要求3.1温度鸡舍饲养环境首先是温度。

不同种类、日龄的鸡,理想的温度范围不同。

一般情况下,产蛋鸡最适温度在24~27℃,肉鸡最适温度为1~22℃,刚出壳的小鸡需要32~34、的温度。

以后随着周龄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即每增加1周龄,温度降低约2℃,到第6周龄时,温度保持在22~24℃为宜。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产蛋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会使产蛋率下降。

成鸡产蛋的适宜温度为13~22℃,产蛋率最高的温度为1.5~18℃。

3.2湿度雏鸡要求的适宜相对湿度为60%~75%,成鸡为60%~65%,在这个相对湿度范围内,成鸡的产蛋率最高。

在相对湿度适宜的条件下,鸡表现出精神振奋,羽毛清洁而有光泽,抗病力增强,产蛋率提高。

饲养鸡的环境饲养鸡的环境农民朋友养鸡要注意以下的问题:三、驱虫注意不使用敌百虫敌百虫为广谱兽用驱虫药,对猪牛羊等大家畜均安全有效,而鸡应禁用。

原因是:敌百虫属于有机磷药物,鸡嗉囊内多为碱性环境。

敌百虫在碱性液态中,可生成挥发性很强的敌敌畏,鸡服敌百虫后最易导致中毒。

鸡驱虫时一般选用驱虫灵或左旋咪唑片,效果很好。

五、注意不把鸡、鸭、鹅混养1.是混养易造成疫病的互相传播,如鸭、鹅也能感染新城疫病毒,在一般情况下,病毒潜伏于鸭鹅体内,成为带毒者,不表现任何症状。

鸡场建设要求标准

鸡场建设要求标准

鸡场建设要求标准随着人们对禽类肉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养鸡业已成为众多养殖业主的首选项目,越来越多的鸡场也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来。

然而,如何建设一座合格的鸡场,才能确保生产的安全和质量,是每位鸡农们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从鸡场的建设标准、设施配置、环境控制等方面,对鸡场建设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鸡场建设标准1. 建立合格的建筑物:鸡舍建筑物要求坚固耐用、通风良好、避光充足。

有足够宽敞的走道、通风口、出入口、清洁通道等。

建议使用耐用的混凝土板作为地面,易于清洁和干燥。

2. 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根据饲养密度,确定合适的鸡舍大小和数量。

每平方米应饲养2-3只鸡。

为了避免堆积过多,鸡舍的设计应具备合理的通风、采光、温控等设施。

3. 保证饮水卫生:合格的饮水装备应设备在富含矿物质的热水病原区。

喝水器应该定时清洁,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4. 暖房保温要求:保暖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有效减少死亡率和疾病发生。

需要合理配置加热系统和仪表设备,确保温度适宜。

5. 组织科学饲料:合理的饲料组合和定期的饲料投放是保障禽肉品质的重要步骤。

在饲料处理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使用过期、不保鲜或变质的饲料。

二、设施配置1.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自动化设备可以极大地减少饲养和营销过程中的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客户化的配套设备:不同的禽种需要不同的设备。

鸡农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配置方案,根据鸡舍空间和昼夜时间来配备鸡舍设施、水源接口、粉碎器、喂粉器等设备。

3. 个人化的气候控制:合理的气候控制是确保禽舍环境良好的关键。

设施应紧密配合人工气候来调节温度、湿度、通风量等。

同时,还需要在相应时间更换单个设备或整个区域的温度等气候参数,以保证禽类生长记录的一致性。

4. 安全设备的应用:安全设备应该定时更新,根据鸡舍的大小和禽类的数量来配备。

安全设备包括警铃、灭火器、防鼠格等。

三、环境控制1. 来自风和水的控制:风与水是影响禽舍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禽舍环境湿度的主要来源。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一、鸡的养殖技术:
1. 环境要求:鸡舍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和充足的光照,不得有噪声、异味。

鸡舍的内墙、地面和设备要保持清洁,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2. 饲料:饲料质量对鸡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种类选择,定期检查饲料品质,精细化饲料喂养管理,对提高鸡的生产效益、降低饲料成本和预防疾病都具有积极意义。

3. 疾病防治:要加强鸡群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执行疫病防治制度,注重预防疫病的发生,加强对鸡群的日常检查和疾病处理,提高群体免疫力。

4. 饮水管理:水可占鸟体重的60%-70%。

喂水采用自动喂水器,保持水质清洁并有一定的消毒能力。

定期更换饮水器内神托、过滤网等设施,做到饮水量充足且及时。

二、鸡的饲养管理:
1. 饲料投喂:要正确控制饲料投喂量,按照每只鸡每日需要量进行饲喂。

饲喂时,应混合各种饲料,达到适宜的营养需要。

2. 清洁卫生:要保持鸡舍内墙、地面、设备和饮水器等卫生干净,减少鸡群间的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

3. 环境控制:要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情况,为鸡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 疫病预防:要加强鸡群的卫生保健工作,注重预防疫病的发生,定期检查鸡的身体状况,以及定期接种免疫疫苗等工作。

5. 饮水管理:要保证饮水质量和数量,注重水的消毒和更换,保证鸡群身体健康。

养鸡中必须注意的13个注意事项

养鸡中必须注意的13个注意事项

养鸡中必须注意的13个注意事项养鸡是一项需要小心翼翼和专注的工作。

以下是13个养鸡中必须注意的注意事项,帮助您成功地养殖鸡群。

1.鸡舍的准备:选择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鸡舍。

确保鸡舍的内部清洁,没有任何潮湿或臭味。

2.温度控制:保持鸡舍内的温度适宜,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

提供足够的加热设备和保温材料,以确保鸡舍内温度的稳定。

3.照明管理:鸡对适当的光照周期非常敏感。

确保鸡舍内有足够的光线,并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调整适当的照明时间。

4.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为鸡提供舒适的睡眠和觅食场所。

提供足够大的鸡舍,确保鸡有充足的空间活动。

5.饮水设施:鸡需要新鲜的饮水,保证为它们提供持续的饮水设施,并定期清洗和更换水。

6.饲料供应: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并根据鸡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饲喂。

确保饲料的质量和配方适合不同生长阶段的鸡。

7.定期清洁鸡舍:定期清理鸡舍,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废弃物。

这有助于防止鸡舍内的细菌滋生,并促进鸡的健康。

8.预防疾病:鸡常常易患各种疾病。

确保鸡舍和设施的卫生,并根据需要对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防治措施。

9.注意鸡的行为和状况:仔细观察鸡的行为和状况。

注意是否有异常或不寻常的行为,例如呕吐、不正常的粪便、羽毛脱落等。

10.防止鸡的逃逸:确保鸡舍和围栏安全,防止鸡逃跑或受到捕食者的侵袭。

修理或更换损坏的围栏和门。

11.管理鸡的鸡群结构:确保合理的鸡群结构,避免过度拥挤和争斗。

如有必要,对鸡进行适当的分群。

12.鸡群的营养需求:根据不同阶段的鸡的需求,调整饲料的配方和量,以满足鸡群的营养需求。

13.及时处理死亡鸡尸体:如果发现有死亡鸡,应及时处理尸体,避免细菌滋生并防止其他鸡被感染。

养鸡要求细心和耐心,需要及时应对任何问题和困难。

以上的注意事项将有助于您养殖一群健康且高产的鸡。

请记住这些建议,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养鸡场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养鸡场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养鸡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养鸡场在确保鸡的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 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养鸡场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如果直接排放到周围水体中,会导致水质污染。

因此,养鸡场应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使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2. 防止养鸡场的气味扩散:养鸡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气味物质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污染。

为此,养鸡场应在场内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以尽量减少气味扩散至周边地区。

3. 合理处理饲料和粪便:鸡舍内的饲料残渣和鸡粪是污染物的重要来源。

养鸡场应采取有效方法,如合理储存、堆肥处理、资源化利用等,减少饲料和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4. 控制养鸡场的噪声污染:养鸡场机器设备和鸡只鸣叫会产生噪声,扰乱周围居民的生活。

养鸡场应合理安装噪声控制设备,减少噪声的传播。

5. 精确施肥和合理选址:养鸡场需要喂养饲料,通过鸡粪进行肥料补充。

施肥过量或不当会导致土壤和水质污染。

因此,养鸡场应根据土壤和水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并且选择远离水源和居民区的场址。

6. 引进有益生物控制病虫害:为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
用,养鸡场可以引进一些益生物,如杀虫寄生蜂、捕虫蜘蛛等,帮助控制鸡舍内的害虫和病菌。

7. 推广环保养殖技术:养鸡场应积极推广和应用环保养殖技术,如光合细菌系统、沼气发酵等,减少养鸡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并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采取以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养鸡场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性,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养鸡场的管理制度

养鸡场的管理制度

养鸡场的管理制度
是为了确保养鸡场的正常运营和鸡群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养鸡场常见的管理制度:
1. 鸡舍环境管理:确保鸡舍干净、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疾病传播。

要定期清理鸡舍及鸡舍周围的杂物和粪便,消毒杀菌,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饲料管理: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配置饲料,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要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并按照需求调整饲料成分和投喂量。

3. 饮水管理: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和畅通,定期更换饮水设备,保持饮水的新鲜和卫生。

4. 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的养鸡场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对鸡群进行定期疫苗接种和常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

禁止私自引进感染性疾病的鸡苗或鸡只。

5. 环境保护和排污管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正确处理鸡舍产生的粪便和废水。

合理利用和处理粪便,避免对周围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6. 员工培训和安全管理:对鸡舍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养鸡技能和疫病防控意识。

同时要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备,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7. 记录和报告:养鸡场要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报告体系,记录鸡舍环境和鸡群情况,及时报告疫情和突发事件。

这有助于监测鸡群的健康状况和预防疫病的发生。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养鸡场管理制度,具体的管理制度还可根据养鸡场的规模、品种和生产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和制定。

养鸡场鸡舍卫生环境有哪些要求

养鸡场鸡舍卫生环境有哪些要求

养鸡场鸡舍卫生环境有哪些要求鸡舍是鸡群采食、饮水、交配、产蛋和夜间栖息的主要活动场所,创造良好的环境,必须建造合乎卫生要求,有利于鸡群健康与生产的鸡舍。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养鸡场鸡舍卫生环境有哪些要求。

一、保温、防暑和通风性能好鸡舍的适宜温度因鸡只种类、日龄不同而不同,蛋鸡舍的理想温度为13~22℃,肉用仔鸡舍为24℃,但一般认为蛋鸡舍适宜温度范围可以在10~23℃,肉用仔鸡在21~25℃。

如鸡舍墙壁较厚,屋顶使用加气混凝土板,必要时增设天棚,均可取得保温防暑的效果。

二、防止湿度过大鸡舍要保持干燥,特别是平面饲养的地面和垫草都要保持干燥。

舍内长期潮湿,使雏鸡的抗病力减弱,羽毛污秽,生长发育迟缓,球虫卵囊易于发育,成鸡常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抵抗力也会逐渐降低。

食欲下降,产蛋量减少。

三、充足的阳光照射充足的阳光照射,特别是冬季可使鸡舍温暖干燥和消灭病原微生物等。

因此,利用自然采光的鸡舍首先要选择好鸡舍的方位,朝南向阳较好。

其次,窗户的面积大小也要恰当,种用鸡舍窗户与地面面积之比以1∶5较好,肉用鸡舍则相对小一些。

密闭式鸡舍要给以强度合适的人工照明,照度较低不利于鸡群的产蛋。

照度偏高既浪费电力又易引起啄癖的发生。

一般鸡舍内在鸡群活动的地方雏鸡与蛋鸡的照度应分别为5~10勒克司和10勒克司。

四、合适的密度饲养密度直接关系到鸡只的健康、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

密度过小设备投资费用增加,饲养密度过大会降低增重、产蛋以至死亡率增高。

因此,鸡舍的使用面积必须与合适密度的容量相一致。

五、便于消毒防疫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墙面要光滑,要有水泥地面和墙裙。

鸡舍的人口处应设有消毒池,采用机械刮粪的鸡舍,其横向粪沟应置于鸡舍的外向。

通向鸡舍的道路要分为料道与粪道。

有窗鸡舍窗户最好能安装铁丝网,以防止兽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舍的环境要求怎样控制鸡舍环境?
鸡舍的环境对鸡的生长起到其重要的影响,鸡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鸡的健康,制造良好的鸡舍环境是很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鸡舍的环境要求,怎样控制鸡舍环境?
鸡舍的环境要求,怎样控制鸡舍环境?
一、鸡舍外部环境的控制
鸡舍的外部环境直接喊胁着鸡群的健康,恶劣的环境会给疾病传播创造条件。

因此,要想养好鸡,首先应该控制好舍外环境。

1、保持鸡舍外周围环境清洁
保证鸡舍外周围环境无垃圾、杂物、杂草,无残留羽毛、粪便,病死鸡只等。

2、废物不乱丢弃
接种疫苗后的疫苗瓶不能随意乱扔乱放,剩余的疫苗液不能随意倾泄在舍内;每次接种疫苗后,要把全部的瓶子包括瓶内的疫苗液集中用消毒水浸泡半小
时,然后在远离鸡场的地方进行深埋处理,在深埋过程中注意用生石灰粉覆盖。

使用药物后剩下的空药袋、空药瓶,可视作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但要注意检查是否尚有剩余的药物残留其中,特别是容易引起中毒的药物,切勿被个别鸡只啄食而引起中毒。

3、保证道路清洁
雏鸡、饲料与粪便运输的通道要分开,每天消毒一次,鸡舍的四周5米内每周要用3%火碱和0.1%季铵盐消毒剂喷洒消毒。

用药量:1千克消毒液/平方米,防止交叉感染。

(1)鸡舍附近要挖积粪池,大小为每两千只鸡7立方米,位置应选在距鸡舍30米以外的下风向。

每天将所清除的粪便放入池内,池上用塑料布盖好以防粪便散落和发酵。

(2)对鸡舍较多,相对集中,且规模较大的地方,为控制交叉感染,要防止农户散养畜禽接近鸡舍和人员窜动,搞好舍户隔离。

二、鸡舍内部环境的控制
1、空气环境调节
商品肉鸡的饲养密度较大,每天产生大量的废气(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主要是氨气、硫化氢、甲烷等)。

为了排出水分、有害气体和补充氧气,并保持适宜温度,必须加强鸡舍通风,降低鸡舍异味和有害气体浓度,改善肉鸡生长环境。

冬季进行通风换气时,要避免贼风,可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鸡舍结构、不同的鸡龄、不同的体重,采用由上至下的方式,选择不同通风量。

2、重视防疫消毒
注意加强日常消毒工作。

这是养户经常忽视的问题。

经常性的消毒能直接杀死病原体,减少其在饲养环境中的数量,减少感染机会,从而降低肉鸡的发病率。

在鸡群发病后,更要重视消毒。

用药治疗只能杀灭鸡体内的病原体,但环境中的就必须靠消毒来尽量减少,使其数量控制在能引起鸡发病的范围外。

3、改善鸡舍设施
要维持肉鸡生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必须注重改善鸡舍设施。

肉鸡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3.5~24.5℃;相对湿度,除育雏前期要求65%~70%外,其余时期以保持55%-60%为好。

天气变暖,开窗通风,把过多的热量排出;炎夏做好防暑降温,悬挂湿帘,安装电风扇、空调,使鸡舍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鸡舍顶部设置天棚,防太阳辐射热。

鸡舍周围种植牧草、花草,以减少地面辐射热;冬季注意防寒,恶劣天气严防舍内忽冷忽热。

4、控制饲养密度
鸡群密良过大,垫料易潮湿,排泄物增多,在舍内温度较暖的环境中,垫料、排泄物容易发酵、变质,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并导致大量病源微生物繁衍,对鸡危害较大。

因此,要根据鸡的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合理调整鸡群密度。

一般,网上饲养的肉鸡,1~9日龄每平方米网面30只;10~19日龄15只;20日龄后8~10只。

5、实行隔栏饲养
网上饲养的肉鸡,对网面要进行隔栏。

隔栏可用尼龙网或废弃的塑料网,高度与边网等高,一般30一40厘米,每500~600只鸡设一个隔栏。

实行隔栏饲养,便于观察区域性鸡群的健康状况,利于淘汰病、弱雏;有利于控制鸡群过大的活动量,促进增重;小区域隔栏便于接种疫苗或用药,一旦鸡群状况不好,便于诊断和分群单独用药,减少用药应激;可减少人为造成鸡雏扎堆、热死、压死等现象。

广大养殖户要掌握控制鸡舍环境的方法,给鸡群制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保障鸡群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