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矿地理分布
我国铁矿及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初中地理知识

我国铁矿及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知识点的认识】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 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中国铁矿石资源的分布:(1)东北地区铁矿,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2)华北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3)中南地区铁矿,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4)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5)其他地区铁矿,除上述各地区铁矿外,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各省,如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铁矿资源.【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我国铁矿及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例:南方地区主要有色金属有: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湖南冷水江锑矿.分析:据初步评估,中国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 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 3 位,20 多种矿产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地位.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解答: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矿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故答案为:铜;钨;汞;锡;锑.点评:考查南方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要理解记忆.【解题思路点拔】熟记我国铁矿及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概况.可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来理解记忆.。
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1.矿床特征该矿区铁矿体赋存于上太古界石咀亚群金岗库组含铁岩系地层中,为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
呈微波状产出,产状较稳定。
铁矿体形态分布受地层层位控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
金岗库组(W1j)地层厚997m,下部以角闪质岩石夹磁铁石英岩为主,由黑云变粒岩、二云黑云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夹1-4层磁铁石英岩等组成;上部为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含榴黑云变粒岩、二云二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及二云斜长片麻岩。
另有不稳定的阳起石片岩、二云片岩、含榴黑云石英片岩和角闪磁铁石英岩。
1.1矿体特征该铁矿区现有6条铁矿体,编号分别为Ⅱ、Ⅲ、Ⅳ、Ⅴ、Ⅵ、Ⅶ,矿体总体走向北东70-80°,倾向南或北,倾角60-85°。
局部直立或小于60°。
矿区东西两段呈单斜产出,中段矿体构成向斜。
单矿体走向长100-2300m,厚度2.70-31.05m,一般5-10m左右。
以Ⅴ号矿体为主矿体,Ⅲ号矿体次之,其它矿体为小矿体。
矿区累计查明122b+333资源储量3291.01万吨,现保有122b+333资源储量2735.44万吨,TFe平均品位31.14%,mFe平均品位22.14%。
现将各矿体特征分述如下:Ⅱ号矿体:位于矿区的西部复式向斜南翼。
矿体总长1755m,其中本矿区内770m。
Ⅲ号矿体位于矿区的中东部,为中段复式向斜北翼矿体,与南翼Ⅴ号矿体对称。
与Ⅱ号矿体的东部相距800m;南距Ⅶ号矿体100m。
Ⅳ号矿体:位于矿区的东部,处于复式向斜南翼,由于云雾沟断层左行扭动,矿体向北错移。
Ⅳ号矿体西距Ⅲ号矿体460m,北距Ⅷ号矿体70m。
Ⅴ号矿体:位于矿区的南部,为本矿区主要矿体,Ⅴ号矿体北距Ⅵ号矿体70m。
矿体长1995m。
Ⅵ号矿体:位于矿区的偏东部,构造上处于向斜南翼,与北翼Ⅶ号矿体相对称。
Ⅵ号矿体北距Ⅶ号矿体40m,南距Ⅴ号矿体25-75m。
Ⅶ号矿体:分布于矿区的偏东部,构造上处于复式向斜北翼近轴部。
我国西部地区铁矿资源状况及其主要特点

我国西部地区铁矿资源状况及其主要特点西部地区(东经101度以西—下同)幅源辽阔,占国土面积40%左右。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
它给人们以荒凉和人迹罕至、经济和工业落后的印象。
的确,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基础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国家十大钢铁基地本区没有一处。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国家政策性投资向西部地区倾斜,西部地区以交通、能源建设和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经济建设得到超常规发展。
钢铁工业在重组中迅速向现代化企业迈进,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铁矿石日益紧张西部地区铁矿资源现状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地区铁矿勘查程度远低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从2001年底储量平衡表统计,西部地区铁矿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在全国铁矿储量中仅为全国的6.6%;合计探明储量21.86亿吨,为全国531.42亿吨的5.38%,是西部地区地质条件不利铁矿形成?还是地质工作程度的原因?从工业储量比例可以看出铁矿地质勘查的工作程度,全国A+B+C级工业储量211.1亿吨,占总储量的46.12%,西部地区7.76亿吨,只占其总储量的32.07%。
以上数据说明,西部地区无论是面上的铁矿找矿,还是点上的勘查程度都远底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但是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不但取决于地质工作者主观能力,而且与矿产品市场需求的关系更为密切。
二十年前西部地区没有一个年产钢100万吨的钢铁企业,铁矿资源保证程度不存在危机。
现在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酒泉钢铁公司年产钢已经达到300万吨规模,新疆钢铁公司达到100—150万吨水平。
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铁矿石资源危机已经突出出来,他们生产基地远离我国东部沿海铁矿进口港,漫长的铁路运输距离带来的高昂铁路运输价格(105—142元/吨)是任何钢铁企业都无法承受的负担,铁矿石唯一解决办法只能本地附近解决。
以往计划经济年代铁矿地质勘查程度低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新疆钢铁公司、酒泉钢铁公司等企业近十年来以自有资金投资铁矿勘查,就是西部地区铁矿市场供给紧张状况的明显表现。
地理知识归纳(四)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

地理知识归纳(四)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
一、世界三种最重要矿产:煤、铁、石油
煤矿:中国北部、美国东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德国鲁尔区、澳大利亚东部、印度德干高原北部、南非南部铁矿: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巴西东南部、中国北方、澳大利亚中西部、印度德干高原东北部、加拿大拉布拉多高原、美国五大湖区
石油:波斯湾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里海沿岸地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北非(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美国、委内瑞拉)、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文莱)
速记口诀: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
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
亚欧大陆与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
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二、世界铀矿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
亚、南非
记法:美国和加拿大的白天鹅嗷嗷叫着向南飞主要利用在四区:美国、日本、西欧、俄罗斯
三、另外一些重要矿产:
金(南非)、铜(智利、秘鲁、赞比西)、铝土(几内亚、圭亚那)、锡(中国、马来西亚)、金刚石(刚果民主共和国)。
黑龙江省铁矿分布情况

黑龙江省铁矿分布情况黑龙江省铁矿分布情况:1 阿城市张家湾铁矿区2 阿城市苏家围子铁矿区3 阿城市石发铁锌矿区4 阿城市五道岭铁矿矿区5 阿城市新明屯铁矿区6 阿城市大砬子铁矿区7 宾县秋皮沟铁矿区8 尚志市三号屯铁矿区9 鸡西市城海铁矿区10 鸡西市城子河铁矿区11 萝北县大马河铁矿区12 双鸭山铁矿(北段)矿区13 双鸭山铁矿(南段)矿区14 集贤县石门东山铁矿15 宝清县跃进山铁矿区16 伊春市南岔区浩良河铁矿区17 伊春市晨明铁矿区18 伊春市克尔芬铁矿区19 伊春市对青铁矿区20 伊春市西林铁矿十林场矿区21 伊春市小西林西大坡铁矿区22 黑龙江省伊春市桦阳铁矿普查区23 伊春市大西林铁矿区24 伊春市五星铁矿区25 伊春市红星区红旗山铁矿26 铁力市二股西山地段铁、多金属矿区27 铁力市二股东山地段铁、多金属矿区28 铁力市二股响水河矿段铁多金属矿区29 铁力市二股三林班铁多金属矿区30 铁力市朗乡胜利二铁矿区31 伊春金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铁力市朗乡北沟铁矿32 桦南县孟家岗铁矿区33 桦南县孟家岗铁矿孟北铁矿区34 汤原县亮子河铁矿区35 汤原县东风山矿业有限公司36 宁安市镜泊铁矿区37 海林市林海铁矿区38 东宁县杨木沟铁矿区39 林口县闹枝沟铁矿区40 林口县大盘道铁矿区41 林口县红石铁矿区42 林口县天宝山铁矿区43 逊克县阿廷河铁矿44 嫩江县三矿沟铜矿区45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区46逊克县库源铁矿区47 逊克县胜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铁矿48 呼玛县兴安桥铁矿区49 呼玛县兴隆沟-北西里铁矿区50 大兴安岭地区塔河铁矿区1 阿城市张家湾铁矿区:1970年,发现了张家湾铁矿。
张家湾铁矿位于阿城市交界镇境内,在张家湾屯东北侧,隔阿什河与五常县接壤。
1970年12月,黑龙江省冶金地质一队重新普查勘探的结论为张家湾铁矿是矽卡岩型磁铁矿,铁矿石储量为65.5万吨,为年初报告量的14.2%;平均含铁量为46.3%,比年初报告的品位下降8.7%;从矿产产出、组合情况看,呈铁、多金属矿床,伴生品位为0.828%的铝和7.41%的锌,而且矿源分散,属‘鸡爪型’矿,矿体埋藏较深,开采条件差,不适于露天开采。
歪头山铁矿简介

主采区:
采 区项
目 单位 参数
歪头山
采区 阶段高 工作阶段 m 12
非工作阶段 上盘 m 12 或 24
下盘 m 12
采掘带宽度 4m3 电铲 m ≥16
采区长度 汽车生产 m ≥350
铁路生产 m ≥500
段沟沟底宽度 m ≥35
取消 96 设计下盘机车环线开拓方案,从已经建成的 140m 固定站开始在上盘布置陡坡铁路,
经四次折返延深至+8m 水平,铁路纵坡 40‰,分别在 104m、68m 和原设计倒装系统连接,
目前陡坡铁路 140m~104m 段已经投入使用。
2007 年本钢设计院根据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歪头山铁矿陡坡铁路设计》对歪头山铁矿开采
一、歪头山矿简介 1、地理位置 歪头山铁矿是本钢主要原料基地之一,是集采、选、运为一体的大型联合企业。歪头山铁 矿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歪头山镇境内。地处本溪市北端,与沈阳、抚顺、辽阳接壤, 西北距沈阳 35 公里,东南距本溪 30 公里。交通便捷,矿内有铁路公路与矿外相连接。 2、歪头山铁矿机构设置 歪头山铁矿组织机构由 3 个党群部门 17 个行政管理科室、16 个车间组成,(3 个党群部门 政工部、纪检监察办公室、工会)。现有职工约 3000 人。 17 个行政管理科,主要有生产科、计划科、机动科、地测科、安全科、技术质量科、劳资 科、财务科等。 16 个车间其中有采矿、运输车间、选矿车间、汽车车间等。 3、历史沿革 歪头山铁矿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就进行开采,距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当时是手工露天开 采. 1912 年日本来中国取得了歪头山铁矿的开采权(日本大仓财阀与清政府、1912 年又与奉天 当局合办“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 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大规模发动侵华战争,对东北地区的铁矿资源进 行疯狂掠夺,歪头山铁矿也难逃一截,被日本霸占整整八年。 接着解放战争期间被国民党占领,一直处于停产中。 到 1948 年东北解放后,歪头山铁矿回到人民的手中,到 1957 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歪头 山铁矿开始基本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时建时停。(1958 年 12 月停建。1959 年 5 月歪头山矿 再次开始建设,直到 1961 年 12 月,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国民经济执行“调整、巩固、充 实、提高”八字方针,歪头山铁矿再次停建,在这期间,基本完成了采矿场外下盘“之字”线 铁路的土石方工程量。建设了矿外铁路及公路,本溪歪头山高压输电线路,总降压变电所、 办公室、职工食堂和部分职工住宅等基建项目,停建后安排近百人留守。) 到 1970 年 4 月根据国家指示,彻底改造本钢,决定再建歪头山铁矿。(五月成立“本溪市改 造本钢歪头山铁矿会战指挥部”,本溪市有 80 多个单位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3225 部队共上万 人,参加建设矿山大会战。1970 年 9 月 29 日山上“之字”线 18 公里铁路通车,采场形成两 条生产作业线,具备采矿条件。1972 年 12 月九个选矿系列全部投入生产,并纳入国家生产 计划,1973 年全面正式投入生产,到 1983 年矿石生产已达到设计能力 500 万吨水平。) 1987 年,根据冶金部“关于本钢马耳岭铁矿前期工作的批复”文件,国家“七五”计划之一、 本钢后备矿山—马耳岭铁矿开始大规模建设, 1991 年 5 月 25 日,马耳岭运矿专用线竣工 投入生产,全长 1834 米。在本钢的版图上又增添了一座生产人参铁的矿山。 二、设计变革 根据历次矿山地质勘探成果,本钢歪头山铁矿主采场分别于 1959 年、1967 年、1970 年、 1977 年、1987 年、1991 年、1996 年由鞍山冶金设计研究院做过 7 次设计,其中 1987 设计 最为详细,此次设计境界内矿岩总量 58590.9 万 t,矿石 14156.9 万 t,岩石 44434.0 万 t, 设计矿山规模生产铁矿石 500 万 t/年,设计露天底标高北部-52m,南部-4m。 目前执行的是 96 设计,1996 年本钢歪头山铁矿委托鞍山冶金设计研究院和本钢设计院重新 编制本钢歪头山铁矿深部露天开采修改设计。 96 设计矿山规模年产铁矿石 400 万 t,根据生产地质报告及技术经济比较重新圈定了 87 设 计(沟底标高仍为-52m)露天开采境界,最终境界内矿岩总量 36215.5 万 t,矿石量 8224.1 万 t,岩石量 27991.4 万 t。 2003 年,经公司委托,马鞍山矿山研究设计院开展了歪头山铁矿陡坡铁路技术研究,决定
中国铁矿地理分布

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 3)中南地区铁矿 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中国铁矿地理分布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1) 东北地区铁矿 东北的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2)华北地区铁矿 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好。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概况1.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活、生产的物质或能量2.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1)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种类齐全。
(2)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
(3)自然资源形势严峻二.中国的土地资源1.我国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1)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可以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2)耕地又可分为水田与旱地2.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3.三大林区:(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2)西南的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林区(3)东南地区的台、闽、粤、赣各省,森林也不少,但大多是次生林或人工林4.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1)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为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3)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5.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1)水土流失严重,每年50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2)土地荒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3)社会经济发展征用大量土地(耕地)(4)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日益减少(5)草场资源普遍超载Tip:主要的土地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原因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不合理的垦殖等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三过度造成的植被破坏气候干旱,干旱区的大水漫灌,沿海地区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耕地退化、农业减产对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完善排灌系统,利用水利和生物配套技术6.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依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①南方丘陵、山区宜大力发展林业②北方半干旱、干旱草原区宜退耕还牧,发展畜牧业③一些河流中上游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宜发展林业,大于25°的坡耕地宜退耕还林三.中国的水资源1.水资源的概念: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通常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2.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3.我国的水资源现状:(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总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2)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3)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4)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5)水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欠佳4.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地区差异:(1)南方地区——水质型缺水(太湖、巢湖、滇池)(2)北方地区——资源型缺水(淮河、海河、辽河)(3)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无序利用(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5.我国水资源短缺与解决措施:(1)缺水的原因: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③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④不合理用水,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⑤水污染现象严重(2)措施:①实行跨流域调水;②兴修水库;③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截至1996年底,全国查明铁矿产地1834处,分布于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660多个县(旗),主要集中在辽宁(111.81亿t)、四川(53.32亿t)、河北(62.36亿t)3省,共计保有铁矿石储量227.49亿t,占全国总保有铁矿石储量的49.08%;其次,储量超过10亿t的有北京、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云南、安徽等8个省、市、自治区,储量合计为160.88亿t,占全国总保有铁矿石储量的34.71%;再是储量不足10亿t的有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8个省、市、自治区,储量合计为75.10亿t,占全国总保有铁矿石储量的16.21%;上海、宁夏为最少,只有几百万t(表3.2.6)。
(4)华东地区铁矿 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
芜宁矿区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其次是磁铁矿,也有部分硫化矿如黄铜矿和黄铁矿。铁矿石品位较高,一部分富矿(含Fe50%-60%)可直接入炉冶炼,一部分贫矿要经选矿精选、烧结造块后供高炉使用。矿石的还原性较好。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磷灰石和金红石等,矿石中含S、P杂质较高(含P一般为0.5%,最高可达1.6%,梅山铁矿含S平均可达2%-3%),矿石有一定的溶剂性(如凹山及梅山的富矿中平均碱度可达0.7-0.9),部分矿石含V,Ti及Cu等有色金属。
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石含铁量40-50%,最高的达54-60%。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属。矿石的还原性较差,矿石经烧结、球团造块后入高炉冶炼。
4)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2)华北地区铁矿 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
保有铁矿石储量超过10亿t的有:辽宁鞍山—本溪(106.5亿t)、四川攀枝花—西昌(51.6亿t)、冀东—北京(58.1亿t)、山西五台—岚县(30.8亿t)、宁(南京)芜(湖)—庐(江)枞(阳)(21.4亿t)、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16.3亿t)、云南惠民(11.2亿t)、皖西霍丘(10.2亿t)、鲁中(10.1亿t)等9个地区;储量在5~10亿t之间的有鄂东、鄂西、河北邯郸、邢台、滇中、甘肃酒泉、河南舞阳—许昌、江西新余—吉安、闽南等地区。上述17个地区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除惠民、鄂西、霍丘几个区因矿床自身特点和外部条件的影响,目前尚未开发利用外,均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铁矿石原料供应基地。全国主要铁矿区和铁矿床分布见图3.2.2和表3.2.7。
现将国内5个主要铁矿储量集中分布地区,即鞍山—本溪、冀东—北京、攀枝花—西昌、五台—岚县、宁芜—庐枞介绍如下:
(1)鞍山—本溪地区万 铁矿分布于辽宁鞍山、本溪和辽阳3市,东西长85km,南北宽60km,面积约5000km2(图3.2.4)。铁矿床几乎全为“鞍山式”沉积变质型。有大、中、小型铁矿床53处,其中大型19处。合计保有铁矿石储量(A+B+C+D级)106.5亿t。已开采的大型铁矿山有:鞍山齐大山、大孤山、东长岭铁矿等,1996年末铁矿开采能力3955万t。另外,可供设计与规划建设的大型铁矿床有红旗、贾家堡子、棉花堡子等。
(3)攀枝花—西昌地区 铁矿分布于攀枝花市和西昌地区的米易、德昌、会理、会东、盐边、盐源、冕宁和喜德等县(图3.2.6)。主要为岩浆型的钒钛磁铁矿矿床,其次有接触交代-热液型和沉积型铁矿床。有大、中、小型矿床66处,其中大型13处。合计保有铁矿石储量(A+B+C+D级)51.6亿t,V2O2储量1282万t,TiO2储量3.34亿t。已开采的重点矿山有攀枝花的朱家包包、兰家火山、 尖包包和西昌的太和北矿区等,1996年末铁矿开采能力1420万t。另外,可供设计与规划建设的大型铁矿床有米易白马及及坪(TFe品位27.8%,铁矿石储量5.5亿t,伴生TiO2品位6.29%,TiO2储量1600万t,V2O5品位0.27%,V2O5储量149万t);白马田家村(TFe品位25.3%,铁矿石图3.2.6攀枝花—西昌地区铁矿分布示意图储量3.14亿t,伴生TiO2品位6%,TiO2储量922万t,V2O5品位0.25%,V2O5储量76.5万t);攀枝花红格(TFe品位27.4%,铁矿石储量18.4亿t,伴生TiO2品位10.5%,TiO2储量2亿t,V2O5品位0.24%,V2O5储量448万t)。
(5)宁芜—庐枞地区 分布于江苏南京、江宁、六合和安徽马鞍山、繁昌、当涂、庐江、和县以及铜陵等市、县(图3.2.8)。铁矿主要为“玢岩式”火山-次火山岩型铁矿床,其次为接触交代-热液型铁(铜)矿床。有大、中、小型矿床81处,其中大型8处。合计保有储量(A+B+C+D级)21.4亿t。已开采的重点矿山有江苏梅山和安徽凹山、姑山、桃冲等,1996年末铁矿开采能力1080万t。正在建设的大型铁矿2处(马鞍山高村和庐江龙桥)。尚未开发利用的大型铁矿有3处:即庐江罗河铁矿,储量3.4亿t,TFe品位35.8%;马鞍山和尚桥铁矿,储量1.76亿t,TFe品位23%;当涂白象山铁矿,储量1.46亿t,TFe品位39.4%。
中国主要铁矿区和铁矿床分布图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2)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3)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 3)中南地区铁矿 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
(2)冀东—北京地区 铁矿分布于河北迁安、迁西、遵化、宽城、青龙、滦县、抚宁和北京密云、怀柔等县(图3.2.5)。铁矿几乎全为“鞍山式”沉积变质型。有大、中、小型矿床84处,其中大型铁矿床9处。合计保有铁矿石储量(A+B+C+D级)58.1亿t。已开采的重点矿山有迁安水厂、大石河(包括大石河、二马、前裴庄、柳河峪、羊崖山、大杨庄、杏山)、棒锤山、磨盘山和遵化石人沟、青龙庙沟以及北京密云铁矿等,1996年末铁矿开采能力2105万t。另外,可供设计与规划建设的大型铁矿床有迁安孟家沟(储量2.1亿t,TFe28.9%)和滦县司家营北区(储量8.4亿t,TFe 29.2%)。
(4)五台—岚县地区 分布于五台、繁峙、代县、原平、灵丘、岚县、娄烦等县(图3.2.7)。铁矿几乎全为“鞍山式”沉积变质型。有大、中、小型矿床34处,其中大型10处。合计保有铁矿石储量(A+B+C+D级)30.8亿t。已开采的重点矿山有哦口(山羊坪东矿区)和娄烦尖山两个铁矿,1996年末铁矿开采能力520万t。另外,可供设计规划建设的大型铁矿床有代县赵村、白峪铁矿。
中国铁矿地理分布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1) 东北地区铁矿 东北的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