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糖类

合集下载

第1章糖类

第1章糖类
质。功能为:酶,运载、结构 蛋白聚糖:由糖胺聚糖链共价结合在核心蛋白, 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小于多糖。功能:构成动物结 缔组织
糖脂:共价键结合。功能:参与细胞识别,生长 调节,癌变,信息传递,细胞表面标记和抗原及 免疫学功能。 脂多糖:以糖为主体成分。 如胎盘脂多糖,细菌 脂多糖
二、旋光异构
(一)有关旋光异构的几个概念 1、(同分)异构(isomerism)
原子组成、分子式、分子量相同
2、手性C原子(asymmetric carbon atom)
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基团共价连接并因而失去 对称性的四面体碳。
3、旋光性(optical activity)
尼克尔棱镜 平面偏振光 左/右旋 旋光度(旋光性、光学活性)
旋光物质使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的能力。
船式
OH OH
CH2OHO
OH
OH
椅式
HO
CH2OH O
HO
OH
OH
HO
CH2OH O
HO OH OH
椅式构象与糖命名
空间 构象
命名时为 α(β)—D(L)—糖名
平面结构
名?
α—D— 葡萄糖
名?
β—D— 葡萄糖
• 戊糖,多为五元环呋喃糖

o
o
核糖
脱氧核糖
吡喃
呋喃
四、单糖的性质
1、单糖的物理性质
酯 键
胺 键


O-特异链 核心寡糖
脂质A
3-羟脂肪酸
八、糖蛋白及其糖链
(一)糖肽连键的类型
1、O-糖肽键:Ser/Thr/Hyl/Hyp
2、N-糖肽键
β-N-乙酰葡萄糖胺 Asn γ-酰胺N原子

1 糖类

1 糖类
• D-果糖C5上的羟基与C2的酮基加成形成五元环的为呋 喃(型)果糖(Fructofuranose)
38% 0.02%
62%
D-葡萄糖在水溶液中主要以 吡喃糖(pyranose) 存在, 呋喃糖(furanose) 次之。
<0.5%
<0.5%
5 6
• D-果糖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呋喃糖存在,吡喃糖次之。
果糖 酮糖
寡糖(oligo-): oligo来自希 腊文,意为少。
寡糖
(2-20)
能水解产生10-20个 单糖分子的糖称为 低聚糖
二糖:麦芽糖(maltose) 乳糖(lactose) 蔗糖(sucrose)
三糖:棉子糖 四糖 五糖
六糖
大部分单糖和寡糖都是结晶状化合物,溶于水,并有甜味。
多糖也是单糖的聚合物,有很长的链,其结构为线型或 分支型。按照它们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对称碳原子的构型与D-甘油醛一致的就称其为D型糖,不一 致的就是L型糖(DL要大写)。任何糖都可以看作是由甘油 醛或二羟丙酮派生出来的。离醛基或离酮基最远的手性碳的 羟基的方向来确定糖的DL构型。 • DL仅指一种构型,指以甘油醛为标准而确定的相对构型,不 表示旋光方向。旋光方向是以(+)、(–)来加以表示的。
• 因此糖实际上应当称之为多羟基半缩醛和半缩 酮。
Haworth投影式
异头碳羟基与末端羟甲基是反式的为α异头物,顺式为β异头物
吡喃糖和呋喃糖
• 开链的单糖形成环状半缩醛时,最容易出现五元环(呋喃) 和六元环(吡喃)。
• D-葡萄糖C5上的羟基与C1的醛基加成生成 六元环的为 吡喃(型)葡萄糖(glucopyranose)。
均一多糖(同多糖):一种单糖聚合而成,

第1章 糖类

第1章  糖类

(二)Fischer 投影式 1891年德国化学家Fischer提出 透视式中手性碳原子和实线键处于纸面内, 虚线伸向纸面背后,楔形键凸出纸面,伸向读 者。 书写投影式规定:碳键处于垂直方向,羰基 写在链的上端,羟甲基写在下端,氢原子和羟 基位于链的两侧。
(三)构型的RS表示法 第一步:指定与每个手性碳原子直接相连的 4个取代基的优先性。 第二步:旋转手性四面体碳,使那个优先性 最小的取代基,离开观察者最远,另三个取代 基面向观察者。 第三步:面向观察者的三个取代基按优先性 大小的顺序是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如 果是顺时针方向(右手),则为R构型,如果是 反时针方向,则为S构型。 SR与DL构型并不是相互对应的。
(1)单糖的α -型和β -型
凡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即C—1上的OH)和最末的不对 称碳原子的OH基在碳链同侧的称α 一型,在异侧的称β -型。 C-1称异头碳原子,所以α 一和β -两种不同形式的差向异 构体称异头物。
(2)吡喃糖和呋喃糖
开链的单糖形成环状半缩醛时,容易出现1—5氧桥型(氧
桥是第1和第5碳原子连接)和1—4氧桥型(氧桥是第1和第4 碳原子连接)。
(二)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作为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作为其它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 酸、脂等合成的前体 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
广泛分布于生物界,特别是植物界。
(三)分布
(四)糖的分类
糖类可根据其水解情况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三大类: 1、单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是多羟的醛 或酮的衍生物。根据所含碳原子数目又分为丙糖、丁糖、 戊糖和己糖等。每种单糖又可分为醛糖(含醛基)和酮糖 (含酮基)。 2、寡糖 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水解后 产生单糖。包括的类别很多,二糖、三糖、四糖等。

生物化学王镜岩课件第1章 糖类

生物化学王镜岩课件第1章 糖类

D(+)—甘油醛
二羟丙酮
(二)D系单糖
D系醛糖的立体结构
D(+)-甘油醛
(glyceraldehyde)
P7
D(-)-赤鲜糖 (erythrose)
D(-)-苏糖
D(-)-核糖 (ribose)
D(-)-阿拉伯糖 (arabinose)
D(+)-木糖 (xylose)
D(-)-米苏糖
D(+)-阿洛糖 D(+)-阿桌糖
第一章 糖类
• 提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糖的概念、分类以及单糖、 寡糖和多糖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应首先重点掌握典型单糖 ( 葡萄糖和果糖 ) 的 结构和性质,再从单糖的基础上去理解寡糖和 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一、引言
(一) 糖类的存在与来源 • 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每年全球植物和藻 类光合作用可转换 1000 亿吨 CO2 和 H2O 成为纤维素 和其他植物产物。
Fischer 氧桥环式结构
• 过长氧桥不合理,Haworth 提出透视式表示糖的环式结 构,即Haworth式结构。 P10 图1-8
P10 图1-7
注意:糖的构型( D/L )与旋光方向( +/- )并无 直接联系。
D/L构型(编号最大的手性碳与甘油醛比较) 糖的构型 R/S构型(手性碳取代基优先性旋转) 球棍模型
透视式 糖的立体结构表示
Fischer投影式(链状) 呋喃型 Haworth式(环状) 吡喃型
四、单糖的构象
P11
• 构象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靠单 键的旋转或扭曲而改变分子中基团在空间的排布 位置,而产生不同的排列方式。 • 葡萄糖的构象:葡萄糖六元环上的碳原子不在一 个平面上,因此有船式和椅式两种三维构象。 X衍射、红外光谱、旋光性数据表明 椅式构象比船 式稳定。

【考研必备】王镜岩详细生物化学笔记--第一章-糖类

【考研必备】王镜岩详细生物化学笔记--第一章-糖类

第一章糖一、糖的概念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聚合物。

据此可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

还可根据碳层子数分为丙糖(triose),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

最简单的糖类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羟丙酮)由于绝大多数的糖类化合物都可以用通式Cn (H2O)n表示,所以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糖类是碳与水的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现在已经这种称呼并恰当,只是沿用已久,仍有许多人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二、糖的种类根据糖的结构单元数目多少分为:(1)单糖:不能被水解称更小分子的糖。

(2)寡糖:2-6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以双糖最为普遍,意义也较大。

(3)多糖:均一性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不均一性多糖:糖胺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4)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苷酸等(5)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苷三、糖类的生物学功能(1) 提供能量。

植物的淀粉和动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 物质代谢的碳骨架,为蛋白质、核酸、脂类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3) 细胞的骨架。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4) 细胞间识别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细胞间的识别。

一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含有糖分子或寡糖链,构成细胞的天线,参与细胞通信。

红细胞表面ABO血型决定簇就含有岩藻糖。

第一节 单糖一、 单糖的结构1、 单糖的链状结构确定链状结构的方法(葡萄糖):a. 与Fehling 试剂或其它醛试剂反应,含有醛基。

b. 与乙酸酐反应,产生具有五个乙酰基的衍生物。

c. 用钠、汞剂作用,生成山梨醇。

D-葡萄糖L-葡萄糖 半乳糖甘露糖 果糖最简单的单糖之一是甘油醛(glyceraldehydes),它有两种立体异构形式(Stereoismeric form),图7.3。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ppt 第一章糖类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ppt  第一章糖类

2、寡糖(Oligosaccharide):是由2~20 个分子单糖缩合而成。 • • • • • 双糖(Olisaccharide) 三糖(Trisaccharide)
蔗糖 棉籽糖 麦芽糖
四糖(Tetrasaccharide)水苏糖 五糖(Pentasaccharide) 六糖(Hexasaccharide)
3、多糖(Polysaccharide):聚合度>20
个单糖分子。
• 同多糖(Homopolysaccharide)(均一多糖)
• • • 水解时只产生一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 水解时产生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单糖衍生物。 糖类与脂类、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形成的共 价化合物。如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 • 杂多糖(Heteropolysaccharide): • 复合糖(Glycoconjugate):
• 1 元素组成 • C、H、O • 2 化学本质 • 多羟基醛(或酮) • 定义: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 酮,或其衍生物,或水解时能产生 这些化合物的物质。
四、糖的分类与命名
1、单糖(Monosaccharide):不能 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类。
*单糖按基团分: 醛糖(Aldose)
酮糖(Ketose)
(一)N-连接糖蛋白:糖蛋白的糖链与蛋白
部分的Asn-X-Ser序列的天氡酰胺氮以共价键连 接称N-连接糖蛋白。
(二)O-连接糖蛋白:糖蛋白糖链与蛋白部
分的丝/苏氨酸残基的羟基相连,称为O-连接糖 蛋白。
N-连接: •连接方式 O-连接:
连接方式和多样性
三、糖蛋白寡糖链的功能
1. 对糖蛋白新生肽链的影响
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一部分开始水解,生 成葡萄糖。
★ 小肠---在胰脏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

生物化学糖类(第一章)

生物化学糖类(第一章)

2、化学性质:
• (1)异构化:弱碱或稀强碱可引起单糖的分子重排,通过烯 醇化中间体转变。体内通过异构酶催化。
• (2)单糖的氧化(单糖的还原性) • 在碱性溶液中,醛基、酮基变成烯二醇,具还原性,能 还原金属离子,如Cu2+、Ag+、Hg2+、Bi3+等,糖本身被氧 化成醛糖酸及其他产物。 • Fehling试剂: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氢氧化钠(氢 氧化钾),硫酸铜 Benedict试剂:柠檬酸、碳酸钠、硫酸铜
二、单糖的性质
• 1、物理性质 • 旋光性:几乎所有的单糖(二羟丙酮例外)及其衍生物都有旋 光性。使偏振光振动面右旋的称为右旋物质用(+)表示,左 旋的称为左旋物质用(-)表示。 • 比旋光值:是指单位浓度的物质在1 dm长的旋光管内,20℃ 钠光下的旋光值(或称比旋光度)用[α]20D 表示: • α× 100 • [α]20D = —————— • L × C • α:测定的旋光值;L:旋光管的长度,以分米(dm)表示;C: 旋光物质水溶液的浓度,以g/100mL表示;20为20℃;D:表示 钠光。λ:5890-5896A°。
在左边的为L-型。自然界中D-型单糖占优势。
• 构型是人为规定的,与异构体的旋光性无对应关 系,包括旋光方向、旋光度。 • 书写时常用Fischer投影式表示。
由D-甘油醛衍生的 C4-C6单糖:
由D-酮糖衍 生的单糖:
• 单糖分子中存在n个不对称(手性)碳原子,则形 成2n个异构体。例如: 碳原子数 不对称碳原子数n(异构体数2n) 醛糖 酮糖 三碳糖 甘油醛1(2) 二羟丙酮0(0) 四碳糖 赤藓糖2(4) 赤藓酮糖1(2) 五碳糖 核糖3(8) 核酮糖2(4) 六碳糖 葡萄糖4(16) 果糖3(8) • 对映体(对称异构体)(antipode):两种不能重叠 而互为镜像的异构体.对映体之间只有旋光方向的不 同,其他理化性质没有差异。 • 单糖分子的D-型和L-型互为对映体,含n个C*的化合 物,组成2n/2对对映体。

第1章-糖类化学

第1章-糖类化学

单糖的环状结构:
半缩醛羟基
H C H C HO C H C H C O OH H OH OH
CH2OH
α-D-Glc
β-D-Glc
互为异头体(anomer)
H H C C HO C H H C C OH O H OH OH
CH2OH C HO C H H C C H OH OH O OH
CH2OH HO C H OH OH O

琼胶(agar)

半乳糖聚糖 吸水膨胀、溶于热水、冷却后变成凝胶
果胶(pectin)

果酸甲酯 D-半乳糖醛酸聚糖
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
结构: -[-糖醛酸—己糖胺-]n 分类:

中性粘多糖—透明质酸; 酸性粘多糖—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 硫酸角质素;肝素;
强氧化剂(浓HNO3)
+
+
+
+
二、单糖的还原:

生成相应的糖醇,自然界中存在的有葡萄醇/山梨 醇、甘露醇(海带)等。
糖醇含多羟基,多有甜味,如木糖醇是一种甜味 剂。

CHO
[H]
CH2OH
C H2OH
D-Glc
CH2OH
D-葡萄醇(山梨醇)
CHO
[H]
CH2OH
CH2OH
D-甘露糖(mannose)
硫酸酯键
β-1,3
C4
β-1,3
C6
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B)
L-艾杜糖醛酸
β-1,3苷键
N-乙酰半乳糖胺
(4-硫酸酯键)
肝素(heparin)
细菌多糖
肽聚糖—二糖四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糖类一、糖的概念(一)分布(二)糖的生物学作用(三)糖的化学概念糖类是多羟醛或多羟酮及其缩聚物及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是多羟醇的醛或酮的衍生物,如葡萄糖、果糖等。

下列的第一式为多羟醇,第二式为第一式的醛衍生物,称醛糖,第三式为第一式的酮衍生物,称酮糖。

二糖,亦称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或其衍生物所组成。

如淀粉、糖原、糖胺聚糖等。

绝大多数糖类的实验分子式可用C n(H2O)n式子来表示。

因而有旧称碳水化合物。

但符合C n(H2O)n式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糖,如乙酸(CH3COOH→C2H4O2);相反,有的糖的分子式并不符合C n(H2O)n式,如鼠李糖(C6H12O5)。

所以称碳水化合物并不恰当,但因沿用已久,至今人们还习惯用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

还有一些多糖是同非糖物质,如肽、脂质或硫酸相连接的;也有一些多糖的组成单位不是单纯的单糖,而是单糖的衍生物如乙酰糖胺、硫酸糖胺或糖醛酸。

(四)糖的分类糖类可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三大类;1、单糖根据所含碳原子数目又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等。

每种单糖都有醛糖(含醛基)和酮糖(含酮基)。

2、寡糖由2—10分子的单糖结合而成,水解后产生单糖。

二糖:由2分子单糖结合而成,如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

三糖:由3分子单糖所组成,如棉子糖。

3、多糖由多分子单糖或其衍生物所组成,水解后产生原来的单糖或其衍生物。

分同多糖和杂多糖。

前者为相同单糖或单糖衍生物所组成,又分戊聚糖(C5H8O4)n,如阿拉伯胶,己聚糖(C6H10O5)n,如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后者为一种以上的单糖或其衍生物所组成,如半纤维素、糖胺聚糖等。

糖类还可和非糖物质结合组成复合糖(结合糖),如糖脂和糖蛋白等。

二、单糖(一)单糖的结构1、链状结构单糖是多羟醛或多羟酮,又因葡萄糖被钠汞齐(钠和汞的合金)和HI还原后生成正己烷,被浓HNO3氧化产生糖二酸(二羧酸),而多羟醛、多羟酮、正己烷和糖二酸等都是开链化合物,所以单糖的结构也必然是链状的,可用下列通式表示醛糖和酮糖:以D一葡萄糖和D一果糖作代表,它们的结构可表示如下式:上述结构式可分别简化为:开链醛糖和开链酮糖都含有羟基和不对称碳原子,所不同者是D一果糖比D一葡萄糖分子少一个不对称碳原子,D一果糖第2碳位为酮基(亦称羰基),而D一葡萄糖分子的第1碳位为醛基。

单糖的D一及L一型:单糖有D一及L一两种异构体判断其......D.一型还是.L.一型是将单糖分子中离羰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上一......OH..............D.一甘油醛..的空间排布与甘油醛比较,若与相同,即...............D.一型。

若..在不对称碳原子右边的为....—.OH与.L.一甘油醛相同,即一...................OH..在不对称碳原子左边的为.L.一型。

...凡在理论上可由D一甘油醛(D一甘油醛糖)衍生出来的单糖皆为D一型糖,由L一型甘油醛衍生出来的单糖为L一型糖,所以D一及L一符号仅表示各有关单糖在构型上与D一甘油醛或L一甘油醛的构型关系,与其旋光性无关。

如果要表示旋光性,则在D后加(+)号,表示右旋,加(—)号表示左旋;例如D(一)果糖即表示果糖的构型与D一甘油醛相同.而旅光性是左旋。

甘油醛的D一或L一型最初是随意规定的。

在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H和OH基有两种可能排列法,即OH(或H)可在不对称碳原子的左边,也可在不对称碳原子的右边,因而可形成两种对映体。

OH 在甘油醛的不对称碳原子右边者,即在与一CH2OH 基邻近的不对称碳原子(有*号的右边)曾主观地被称为D-型,在左边者称L一型,例如:若将甘油醛分子做成立体模型,则D一及L一甘油醛两个对映体的结构可表示如图1-1。

根据这种方法,从D一甘油醛可能衍生出2个D一丁糖,4个D一戊糖,8个D一已糖;从L一甘油醛亦可能衍生出同样数目的L一型单糖。

D一与L一型单糖互为对映体。

由D-甘油醛衍生的C4一C5单糖可表示如下:由D一酮糖衍生的单糖如下图所示:同样,L一甘油醛糖和L一甘油酮糖亦可衍生出相应的四碳、五碳和六碳单糖。

自然界中存在的醛糖有D一甘油醛糖、L一阿拉伯糖、D一木糖、D一核糖、D—2一脱氧核糖、D-葡萄糖、D一甘露糖和D一及L一半乳糖等几种。

酮糖只有甘油酮糖(即二羟丙酮CH2OH一CO 一CH2OH)、L-木酮糖、D一果糖、L-山梨糖和景天庚酮糖存在于自然界。

D一葡萄糖、D一果糖与人类关系较密切。

人体的血糖几乎全是D一葡萄糖,医疗上注射用的糖也是葡萄糖。

D一果糖存在于水果中,比葡萄糖甜。

2、环状结构如果链状结构是单糖的唯一结构,则单糖中的醛糖本身就属于醛类,它的性质应与一般醛类相同。

但事实上,单糖的性质常与一般醛类有出入,不能用开链结构来解释单糖的这些性质。

例如:①葡萄糖的醛基不如一般醛类的醛基活泼,也不如一般醛类能与NaHSO3和Schiff试剂(品红—亚硫酸)起加合作用。

②1分子葡萄糖只能与1分子甲醇结合成甲基葡萄糖,不能如一般醛类分子能与2分子甲醇作用形成缩醛。

③一般醛类在水溶液中只有一个比旋光度,但新配制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比旋光度随时间而改变。

因此,D一葡萄糖和D一果糖的结构式又可写如下式:单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实际上是同分异构体。

环状结构最重要,以葡萄糖为例,在晶体状态或在水溶液中,绝大都分是环状结构,在水溶液中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是可以互变的,糖的水溶液总含有少量的自由醛基(指链状糖),故呈醛的性质。

(1)单糖的α-型和β-型凡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即C—1上的OH)和分子末端一CH2OH邻近不对称碳原子的OH基在碳链同侧的称α一型,在异侧的称β-型。

C-1称异头碳原子,所以α一和β-两种不同形式的异构体称异头物。

在水溶液中,单糖的α一和β-通过直链可互变而达到平衡。

上面的葡萄糖环状结构式为(氧桥是第1和第5碳原子连接),除1—5氧桥型外,葡萄糖型。

1一4氧桥型葡萄氧桥桥型的环状结构还可以有11——44氧糖极活泼,又称活性葡萄糖。

1一5氧桥型葡萄糖的环状结构与吡喃的结构相似,而1一4氧桥型葡萄糖的环状结构与呋喃的结构喃糖糖,1—4氧吡喃相似,因此称1—5氧桥的环形糖为吡糖。

喃糖呋喃桥的环形糖为呋(2)单糖环状结构式的另一形式(Haworth式)W. N. Haworth提出书写糖类环状结构式的另一方法,即建议将吡喃糖式写成六元环,将呋喃糖式写成五元环,并现定:①Fischer式中环内碳链左边的各基团写在环的平面上,将右边的各基团写在环平面下。

②醛糖环外的链上如有1或1以上的碳原子(例如吡喃已糖的第6位碳),则将D一型糖环外的碳原子及其所带基团写在环平面上,L—型糖环外的碳原子及其所带基团写在环平面下。

③α一酮糖的第1位碳及其基团写在环平面上,β-酮糖的第1位碳及其基团写在环平面下。

除第1位碳外,酮糖环外的碳原子和它所带基团的位置,则照醛糖环外的碳原子办理,即D一型写在环平面上,L-型写在环平面下。

上述D-吡喃葡萄糖式的C—5及D-呋喃葡萄糖的C—4左侧的H,照假定,似乎都应当写在Haworth 式的平面上,但实际上是写在平面下,这是因为下述理由:当链形葡萄糖的C—5上的羟基和C一l上的醛基连成1—5型氧桥时,碳原子C—4和C一5(1—4型五元环结构为C-3和C一4,其他环状结构类推)之间的使必须旋转一个角度(约109°),使C—5上的羟基达到一个合适位置(使羟基的O与C-1至C —5同在一平面上)而和C一1上的羰基(CO基)成环。

因此,在Haworth建议的结构式中,l—5型D一葡萄糖C-5(在1—4型为C一4)左边的H即移到平面的下面了。

如下图所示:上面链式D—葡萄糖式中的箭头符号表示C—4和C—5间键的旋转方向。

单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以及吡喃式和呋喃式彼此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在游离单糖(例如己糖)中性水溶液中,链式与环式,吡喃型和呋喃型同时存在,成一平衡,但以吡喃型为主。

α-与β一型的互变是通过醛式或水化醛式来完成的。

(3)椅式和船式构象构由于糖分子中各碳原子之间都是以单键相连,C—C单键可以自由旋转,这就产生了构象问题。

对直链的单糖分子来讲可有各种构象,但对环状单糖来讲,由于成环后单键的旋转受到一定的牵制,构象体就少一些。

根据X射线衍射,旋光性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已糖糖及其衍生物的构象,己糖的C—C键都保持正常四面体价健的方向,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折叠成椅式和船式两种构象。

椅式构象又有C1和1C之分,下图是β-D-吡喃葡萄糖的两种椅式构象。

在C1构象中所有体积大的取代基(-OH,CH2OH)都在平伏键(e键)的位置,而1C构象恰好相反.所有体积大的取代基(-OH,CH2OH)都在垂直键(a键)的位置。

通常平伏键位置上的取代基处于低能状态,这是因为它们与其他取代基间发生空间障碍的可能性较少。

因此C1构象是葡萄糖最稳定的构象,也是大多数单糖最稳定的构象。

β-D-吡喃葡萄糖椅式构象(体积大的取代基全部为平伏键)较α一D-吡喃葡萄糖葡萄糖的椅式构象(半缩醛羟基为垂直键)更加稳定;故在溶液中β-异构体占优势。

(二)单糖的性质1、物理性质单糖的重要物理性质有旋光性、变旋性、甜度和溶解度等。

旋光性一切单糖都含有不对称碳原子,所以都有旋光的能力,能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

使偏振光平面向左转的称左旋糖,使偏振光平面向右转的称右旋糖。

变旋性一个旋光体溶液放置后,其比旋光度改变的现象称变旋。

变旋的原因是糖从一种结构α-型变到另一种结构β-型,或相反地从β-型变为α-型。

变旋作用是可逆的。

当α-与β-型互变达到平衡时,比旋光度即不再改变。

α-及β一D-葡萄糖平衡时其比旋光度为+52. 5°。

加微量碱液可促进糖的变旋平衡。

甜度单糖有甜味,但甜度大小不同,如以蔗糖糖为标准定为100度,其他糖类的相对甜度如表1—2从表1—2可看出果糖最甜,乳糖最不甜,各备糖的甜度大小次序如下:果糖>转化糖>蔗糖>葡萄糖>木糖>鼠李糖>麦芽糖>半乳糖>棉子糖>乳糖转化糖(水解后的蔗糖,含自由葡萄糖和果糖)及蜂蜜糖一般较甜,是因为含有一部分果糖的关系。

蜂蜜含83%的转化糖。

糖的甜度无疑是与其化学结构有关,必然由于糖分子中的某些原子基团对舌尖味觉神经所起的刺激而引起。

多糖无甜味,是因其分子太大,不能透入舌尖的味觉乳头细胞。

溶解度——2、化学性质单糖的化学性质是与其分子中的功能基团醛基或酮基和醇基密切相关的。

由于单糖为多羟醛或多羟酮,所以凡醛基、酮基和醇基所能产生的化学反应,醛糖或酮糖一般也能产生。

((11))由由醛醛、、酮酮基基产产生生的的性性质质单糖的醛基、酮基可被氧化、还原和起成脎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