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糖类(saccharide)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多的一类有机物。植物

合集下载

《糖类》 讲义

《糖类》 讲义

《糖类》讲义一、什么是糖类糖类,也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们提供能量,参与各种生理过程。

从化学结构上看,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大多数糖类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H₂O)ₙ。

然而,并不是所有符合这个通式的物质都是糖类,也不是所有的糖类都严格符合这个通式。

糖类根据其结构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

二、单糖单糖是不能再被水解为更简单的糖类物质。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葡萄糖是细胞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在人体的血液中,葡萄糖被称为血糖,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最终会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为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提供能量。

果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甜度较高。

它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与葡萄糖有所不同,但是也能为身体提供一定的能量。

半乳糖通常与葡萄糖结合形成乳糖,存在于奶类中。

三、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

常见的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蔗糖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白糖、红糖,它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

蔗糖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丰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

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在发芽的谷物中含量较高,比如麦芽。

乳糖如前面提到的,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是奶类中特有的糖类。

四、多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多糖一般不具有甜味,也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糖原和纤维素。

淀粉是植物中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存在于谷类、薯类等食物中。

我们吃的米饭、面条、土豆等,主要成分就是淀粉。

淀粉在人体内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消化过程,被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肝糖原可以在血糖水平降低时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肌糖原则主要为肌肉活动提供能量。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虽然人体不能消化纤维素,但是它对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糖

糖1. 来源及存在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accharide ),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广布自然界。

糖类主要从谷类和薯类食物中获得。

日常食用的蔗糖、粮食中的淀粉、植物体中的纤维素、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等均属糖类。

2. 物理性质a. 常温下处于晶体状态。

b. 不同的糖种有不同的熔点,例如:蔗糖的熔点为183-186℃,果糖的熔点为95℃,葡萄糖的熔点为146℃。

c. 不同的糖种有不同的溶解度,例如: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4克;20℃时,葡萄糖的溶解度是110克。

小分子糖性极大,水溶度大;多糖随聚合度增大,水溶度下降。

d. 单糖极性大于双糖极性,双糖极性大于三糖极性。

e. 单糖、低聚糖有甜味,多糖无甜味。

f. 多有旋光3. 化学性质A . 氧化反应(一)Ag+、Cu2+、Br2/H2O可将醛基氧化成羧基(二)硝酸使醛糖氧化成糖二酸(三)过碘酸氧化反应:作用于邻二醇羟基、α-氨基醇、α-羟基醛(酮)、α-羟基酸、邻二酮和某些活性次甲基。

B . 糖醛形成反应 单糖糖醛衍生物脱水多糖、苷类单糖糖醛衍生物C. 羟基反应主要反应包括醚化、酯化、缩醛缩酮化。

D. 硼酸的络合反应糖 + 硼酸络合物(酸性增加、可离子化)4. 用途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1.当作储存养分的物质(如淀粉和糖原)或当作动物外骨骼和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如:甲壳素和纤维素);2.五碳醛糖的核糖是构成各种辅因子不可或缺的物质(如ATP 、FAD 和NAD )也是一些遗传物质分子的骨干(如RNA )。

3.糖类的众多衍生物同时也与免疫系统、受精、预防疾病、血液凝固和生长等有极大的关联。

5. 人体作用一般人体吃入的食物在嘴的位置有一部分变成了麦芽糖,在血液里是葡萄糖才能被人体所利用,当人体在饥饿的时候就会分解体内的脂肪变成葡萄糖来给人体提供能量。

北大有机课件第十五章糖类化合物

北大有机课件第十五章糖类化合物

5 HO 2
4
OH
3
OH
-D-呋喃果糖
HO 6 O OH
2
5 HO
OH
4
31
OH
-D-呋喃果糖
O
Haworth 透视式 糖环的编号
-、-异构体的定义 O 端基异构体(anomer)
非对映异构体 差向异构体
Saccharides
如何解释Mutarotation(变旋现象)?
HO
O OH
CHO HO
OH O
OH O HO
OH O
OH OH
O O O
O SO 2N H 2
OO
托 吡 酯 (Topirem ate)
Saccharides
糖类药物 (Carbohydrate Drugs)
R1 R1
NH2 O
H2N NH2O
HO
H2N
OHO
HO
O
OH
NHR2
HO HO
OH
O
CO2H
AcHN HN NH
OH
F isc h e r
F isch er
6 C H 2O H
5
OH

向 右 横 倒 , 弯 曲 4 OH
O H
1
OH 3
2
OH
HO
O OH
HO
OH
OH
-
HO
O OH OH
HO
- O H
Saccharides
HO O
OH
HO OH OH
CHO
H HO
H
H
OH H OH
OH
CH2OH
HO OOH
O OH OH

生物学-糖类学习资料

生物学-糖类学习资料

溴水能氧化醛糖,但不能氧化酮糖,因为酸 性条件下,不会引起糖分子的异构化作用。可用 此反应来区别醛糖和酮糖。
(3)硝酸氧化
(醛糖)
稀硝酸的氧化作用比溴水强,能使醛糖 氧化成糖二酸。
CHO OH OH CH2OH 稀 HNO3 COOH OH OH COOH
3.还原反应
单糖还原生成多元醇。D-葡萄糖还原生成 山梨醇,D-甘露糖还原生成甘露醇,D-果糖还 原生成甘露醇和山梨醇的混合物。
来发现,有些化合物如鼠李糖(分子式为C6H12O5)、脱氧核
糖(分子式为C5H10O4),按其结构和性质应属糖类,但却不 符 合 通 式 Cm(H2O)n ; 相 反 , 另 一 些 化 合 物 如 醋 酸
(CH3COOH)、乳酸[CH3CH(OH)COOH],分子式虽符合上述
通式,但其结构和性质却与糖类完全不同。
3.环状结构的哈沃斯式(Haworth)透视式
H C H HO H H
2 3 4 5
O
1
OH H OH
HOH2C
6
H H OHH
5 4 3 2 1
H C
OHOHH OH O
OH 6CH2OH
H CH2OH H
2 6
6 CH OH 2
H
4
5
H
5
OH H
2
OH OH
3
H C
1
O
4
H OH
3
H C
1
O
OH
4 5
A
OH OH OH
-D-(+)-glucopyranose
OH
OH
OH B
Haworth perspective B

糖类化合物

糖类化合物

需记住的糖
2 3 4 5*
1
C=O
6
*
*
*
*
D -葡萄糖 D -果糖 D-glucose D-fructose
D -甘露糖 D-mannose
D -半乳糖 D -核糖 D-galactose D-ribose
2. 单糖的环状结构
▲单糖的变旋现象(Mutarotation) D-葡萄糖
在低温乙醇溶液中结晶 在高温吡啶溶液中结晶 溶于水 溶于水 [α]= +112° [α]= +18.7°
左右翻转 180°
α-D-葡萄糖
旋转180°
如何辨别环状单糖的构型?
1.找半缩醛羟基 → 与氧相邻碳上的羟基 2.判断环碳排列方式 → 顺、逆时针 3.找尾基,判断D,L→顺,尾基在上,D 逆,尾基在上,L 4.判断α、β →尾基与半缩醛羟基同侧β 尾基与半缩醛羟基异侧α 5.写出糖的名称
练习:
戊醛糖
已酮糖
已醛糖
二、单糖的结构 ( Structure of monosaccharides ) (Structure monosaccharides)
1. 单糖的开链式结构
葡萄糖
H HO H H CHO OH H OH OH CH2OH
果糖
CH2OH C=O H HO H OH H OH CH2OH
α-D-甘露糖
HOH2C H
O H H
OH H
β-D-脱氧核糖
OH H H
H HOH2C
O OH H
CH2OH
OH H OH
OH OH HO β-L-果糖 OH H H O H α-D-葡萄糖 H CH2OH
(3)单糖的构象: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

COOH O
芦福递降法为经典方法,但因产率低已极少使用了。
d. 递升反应
克利安尼( Kiliani ) 氰化增碳法,由低级糖合成高级糖:
CHO
HCN
CN +
O
CN
C
Ba(OH)2
O+
O C
O
D-阿拉伯糖
CHO
+
CHO
1) Na-Hg 2) H+3O
D-葡萄糖 D-甘露糖
e. 成脎反应 我们已知醛、酮与苯肼反应生成苯腙。而当α-羟基醛或
因为反应过程中形成环形结构,所以顺式羟基化合物的 反应速度较反式羟基者快得多。
CHO
5HIO4
O
O
H C H + 5 H C OH
b. 还原反应
因含有羰基,以催化加氢或还原剂还原,可把单糖还原成糖醇:
CHO
Na EtOH
H2 Ni
(工业法)
NaBH4 (实验室法)
CH2OH
还原剂
c. 降解反应
这个反应可使糖的碳链缩短,可用于合成,也可用于推断 糖的构型。
H O OH
HOCH2CH2CH2CH2CHO
H O OH
以葡萄糖为例:
a. 用经典的化学方法和近代物理方法(主要是X-衍射法) 证明醛糖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六元环形式存在:
CH2OH
H
O
H
OH H
OH
H
OH
H,OH
CH2OH O
OH
~ H,OH
OH OH
简写式
b. D-葡萄糖环状表示方法- Haworth式表示法
然导致生成同一个糖脎:
CHO
CHO

第15章 糖类

第15章  糖类

单糖在碱性溶液中氧化,其产物通常是混合物。
(二)、氧化反应
2. 溴水氧化
CHO OH H OH OH CH 2OH COOH OH H OH OH CH 2OH CH 2OH C O HO H H OH H OH CH 2OH
H HO H H
Br2
H2O
H HO H H
Br2
H2O
=
D 葡萄糖
D 葡萄糖酸
COOH OH H OH OH CH2 OH
D 葡萄糖
D 葡萄糖酸
还原糖:凡是对Tollens、 Fehling试剂呈正反应的糖称 还原糖,显负反应的称为非还原糖。单糖都是还原糖。
(二)、氧化反应
HO CH
CHO HO HO H H H H OH OH CH 2OH
CH 2OH C O HO H OH H OH H OH CH 2OH
D 果 糖
由于在酸性条件下,糖不发生差向异构化,因 此溴水不氧化酮糖。可用于鉴别酮糖和醛糖。
(二)、氧化反应
3. 与稀硝酸反应 硝酸是比溴水强的氧化剂,可以氧化糖的醛基和伯醇羟基, 生成糖二酸。
H HO H H CHO OH H OH OH CH2OH H HO H H COOH OH H OH OH COOH
相当于缩醛 或缩酮结构
环状半缩醛
有α 、β 两种异构体
CH 3
α-D-甲基葡萄糖苷
单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其他含羟基或活性氢的化合物脱水,生 成的产物称为糖苷(glycoside)。此反应称为成苷反应。糖苷基 与配基之间连接的键称为苷键。 糖苷的性质: 1. 由于成苷以后,半缩醛羟基消失,故不能再转变为开链式, 因此:A. 没有变旋光现象; B. 不能被Tollens、Fehling 试剂 氧化。

第十五章碳水化合物

第十五章碳水化合物
Chap.15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s)
本章要求:
1、掌握葡萄糖、果糖的结构(开链式、环状 Haworth式)及其化学性质。 2、掌握还原性二糖和非还原性二糖在结构上和 性质上的差异。
15.1 碳水化合物的涵义及分类
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类重 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对于维持动植物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H CH2OH
HO
O H
HO H
H
OH
H
OH
H CH2OH
O
HO
H
HO H
OH
OH
H
H
α -型 37%
β -型 63%
从D-(+)-吡喃葡萄糖的构象可以看出,β -D-(+)-吡喃葡萄糖 中,体积大的取代基-OH和-CH2OH,都在e键上;而在α -D(+)-吡喃葡萄糖中有一个-OH在a键上。故β 型是比较稳定的 构象,因而在平衡体系中的含量也较多。
4.用硝酸氧化生成四羟基己二酸(葡萄糖二酸) 含有醛基,是醛糖
5. 能酰化成酯,一分子葡萄糖可与5分子乙酸成酯
分子中有5个羟基 6.还原得己六醇(如用钠汞齐还原,镍催化下的氢化等),己 六醇用HI彻底还原得正己烷
直链化合物
实验证明,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为2,3,4,5,6,五羟基己醛的基本结构。果糖为1,3,4,5,6,-五羟基己酮 的基本结构。其构造式如下:
H2O
H OH
CH OH
Na-Hg
CHO H OH H OH
CH OH
D-苏阿糖 D-赤藓糖
CHO (CHOH)n H OH CH2OH
D- 型
CHO (CHOH)n HO H CH2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醛与醇可以生成半缩醛和缩醛, g- 或 d- 羟基醛则 主要以环状半缩醛的形式存在:
d g b a CH3CHCH2CH2CH2—C—H —> CH3CHCH2CH2CH2—CH-OH OH O O
CH3CHCH2CH2—C—H —> CH3CHCH2CH2—CH—OH
g
b a
OH
O
O
糖类分子中既有C=O,又在g- 或 d-位存在—OH, 故可发生分子内羟醛缩合反应,形成环状半缩醛。
H—C=O H———OH HO —— H H———OH H———OH CH2OH
Fischer 投影式
Haworth透视式
H—C=O H———OH HO —— H H———OH H———OH CH2OH
Fischer 投影式
b-D-吡喃葡萄糖
a-D-吡喃葡萄糖
互为端基异构体,也是C1-差向异构体。 由开链式直接写Haworth式:
Tollens 试剂 Ag + 复杂氧化产物(银镜反应) 醛糖 酮糖
Fehling 试剂
Benedict试剂
Cu2O (棕红色) + 复杂氧化产物
Cu2O (棕红色) + 复杂氧化产物
醛糖表现出醛的性质,能被以上弱氧化剂氧化。 酮糖(如果糖)由于在碱性条件下通过互变异构生成 醛糖,故也可被弱氧化剂氧化。
单糖分子中的多个醇羟基具有醇的一般性质; 羰基具有醛酮的性质。 同时这些官能团互相影响,又显示某些特有性质。 (在写单糖的反应式时,反应物之一的糖应写开链式还是
环式,可依实际反应中以何种形式参与反应而定。)
(一)成苷反应
P495
糖的半缩醛(酮)羟基与另一含活泼氢的化合
物脱水生成糖苷(或称糖甙)的反应。
己酮糖有3个手性碳,即有8个旋光异构体, 即4对对映异构体,其中一对为果糖。
CH2OH C O HO H H H OH OH CH2OH D 果糖 √
H HO HO CH2OH C =O OH H H
CH2OH L-果糖
单糖的构型命名:
方法1:可以用R/S构型(复杂)。如两个葡萄糖:
1
2
1为:(2S,3R,4S,5S)-2,3,4,5,6-五羟基己醛 2为:(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醛
CHO *CH—OH *CH—OH *CH—OH CH2OH 戊醛糖 23=8 CH2OH C==O *CH—OH *CH—OH *CH—OH CH2OH 己酮糖(23=8)
CH2OH C==O *CH—OH *CH—OH CH2OH 戊酮糖 22=4
CHO *CH—OH *CH—OH *CH—OH *CH—OH CH2OH 己醛糖(24=16)
解释上述问题:
H—C=O H———OH HO —— H H———OH H———OH CH2OH
平衡含量
HO OH HO OH O OH + HO HO OH OH OH O
吡喃 O
β-D-吡喃葡萄糖
(64%)
α-D-吡喃葡萄糖
(36%)
(0.02%)
变旋现象的化学本质 :一种环状结构
通过开链结构转变为其它环状结构。
CHO H HO OH HO H H H H CH2OH
H
CHO H H H HO OH HO OH H CH2OH
CHO OH H H OH CH2OH
D-葡萄糖
D-甘露糖
D-半乳糖
非对映体 —> C2-差向异构体
在含多个手性碳的非对映体中,若彼此间只有1个*C 构型不同,其余*C构型都相同,则互称为差向异构体。 D-葡萄糖和D-半乳糖是差向异构体吗?C4-差向异构体 D-甘露糖与D-半乳糖是差向异构体吗? 不是
(1) 单糖晶体IR谱无羰基的伸缩振动峰;醛糖NMR谱 无醛氢的特征峰。
谱图中 1800~1600cm-1处无吸收峰,表明测不出羰基; 2700cm-1附近也无吸收峰,表明未测出醛基氢—CHO;
(2) 葡萄糖分子中虽然含有醛基,但却不发生某些羰基 的加成反应(如不与NaHSO3加成)。 (3)一般醛+2分子醇 干HCl 缩醛,但葡萄糖只与1分子醇 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相当于半缩醛)。
[α]D = (18.7°×64% ) + (112°× 36%) = +52.3°
由于开链结构含量极低,因此羰基加成的某些反应 (NaHSO3)不易发生,并且没有明显的羰基特征光谱 。
平衡时溶液的比旋光度:
[a]D = (18.7°×64% ) + (112°× 36%) = +52.3°
以葡萄糖为例将Fischer投影式 改变为Haworth式:
如葡萄糖的结构为:
O CH2—CH—CH—CH—CH—C—H
OH
OH
OH OH
OH
分类: 根据糖类化合物水解情况分为四类:
单糖:不能再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核糖等。 双糖:水解后产生2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等。
寡糖(低聚糖):水解后产生3~10个单糖的糖。如棉子糖。
多糖 ( 高聚糖 ) :完全水解后生成 10 个以上单糖的糖。为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Glucose
绝大多数糖类分子由C、H、O三中元素组成,大多 数化合物具有通式Cn(H2O)m,但有些糖[鼠李糖 (C6H12O5)]并不符合这个通式。因此碳水化合物只 是沿用习惯的称呼。
定义:糖类是一类多羟基醛、酮以及通过
水解产生这些醛酮的物质。
第十五章 糖类(saccharide)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是自然界中 存在最多的一类有机物。植物干重的50%~80%为糖类化合物。 糖是重要的食物之一。
糖类是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经过复杂的光合作用 而产生的。
太阳能 光合作用(植物) 呼吸(动物) 化学能 和热能
b-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
糖苷=糖部分+非糖部分。两者通过氧苷键连接起来。由于糖苷 中已无半缩醛羟基,不能通过互变异构转成开链结构,所以糖苷无 变旋光现象。
在酸作用或酶催化下,糖苷易水解,生成原来的糖和非糖部分。
2、氧化反应 P492
(1)与Tollens、Benedict、Fehling试剂的反应:
D-葡萄糖 √
L-葡萄糖
糖(以葡萄糖为例)的两种简写方法:
CHO
CHO
CH2OH
CH2OH
L-葡萄糖
D-葡萄糖
一、单糖的开链结构及构型 单糖名称常采用俗名。如葡萄糖(己醛糖)、 果糖(己酮糖)等。 葡萄糖是一种己醛糖。
CH2—*CH—*CH—*CH —*CH—CHO OH OH OH OH OH 但己醛糖有4个手性碳,就有24=16个旋光异构 体,组成 8对对映体,一对对映体有同一名称。因 此己醛糖包含8种不同的糖。其中仅一对为葡萄糖。
糖的环状半缩醛较稳定,通常为四碳一氧的五元 杂环 ( 呋喃糖 ) 或五碳一氧的六元杂环 ( 吡喃糖 ) 。 羰基 碳变成手性中心,故有α 、β 两种异构体。这种仅端 基不同的异构体称端基异构体或异头物。
*
该环状结构式称为 Haworth式。 β -异构体:半缩 醛羟基在环平面上 方的。 α -异构体:半缩 醛羟基在环平面下 方的。
方法2:同一对对映体之间,用D/L构型命名法加以区别。
(1) 醛糖或酮糖按严格的Fischer投影式书写,竖线 表示碳链,羰基具有最小编号。 (2) 以D-甘油醛为标准。编号最大的手性碳的-OH 在右——D-构型糖,在左——L-构型糖。
D-甘油醛
L-葡萄糖 D-葡萄糖
二. 单糖的环状结构及构象
单糖是多羟基醛(酮)的开链结构,得到了一些化学反 应的证实。但单糖的其它一些性质却是开链结构不能解释的。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等。
广义而言,碳水化合物也包括其衍生物。如:糖醇、脱 氧糖、糖酸、糖醛酸、氨基糖等。
第一节
单糖的分类:
单 糖 (monosaccharide)
(2)根据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
(1)根据单糖所含羰基种类
醛糖:丙醛糖、丁醛糖、戊醛糖、己醛糖、庚醛糖,…
单糖 酮糖:丙酮糖、丁酮糖、戊酮糖、己酮糖,…
1. O 在六边形右上角
2. 尾基在上方: D-构型 3. 半缩醛OH在环平面的上方为b型;在环平面的下方为 a型 4. 碳链左边羟基在环平面上边,右边羟基在环平面下边。
课堂练习:
由D-甘露糖的Fischer投影式写出其Haworth式
CHO HO HO OH OH CH2OH
D-(+)-mannose
凡 能 和 弱 氧 化 剂 ( Tollens 、 Benedict 、 Fehling试剂)发生反应的糖称为还原糖。不反应的 (有些双糖、寡糖及多糖)称为非还原糖。
CHO H H H H OH OH CH2OH
H HO H H CHO NH2 H OH OH CH2OH
CH2OH C O CH2OH 二羟基丙酮
2-去氧核糖
2-氨基葡萄糖
CHO *CH—OH *CH—OH CH2OH 丁醛糖
旋光异构 2 体数目 2 =4
CH2OH C==O *CH—OH CH2OH 丁酮糖两种吡喃型果糖, 也可生成a和b两种呋喃型糖.
CH2OH C=O HO —— H H———OH 5 OH H——— 6 CH2OH D-果糖
b-D-吡喃果糖(57~75%) a-D-吡喃果糖(4~9%)
b-D-呋喃果糖(21~31%)
a-D-呋喃果糖(4~9%)
三、单糖的化学性质
1
CHO OH H OH OH HOCH2
6
H HO H H
2 3 4 5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