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矿井巷道维修制度

合集下载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5篇)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5篇)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一、矿井必须建立巷道维修组织机构和专门的维修队伍,按规定配齐专门的设备、器材和工具。

巷道维修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

二、矿井应加强对巷道维修工作的领导,对每个巷修工程都要进行质量验收,视情节给予奖励或罚款。

三、每半年要组织进行一次巷道维修鉴定工作,由生技科技术人员根据普查情况填写巷道台帐及有关卡片,并填绘井巷失修情况图,必要时可以拟写巷道失修情况报告及处理意见,经矿长批准后交有关单位施工。

四、新掘巷道在投入使用前,由生产矿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由使用监区或巷修监区管理。

五、巷道工作必须纳入年、季度计划,对井下巷道维修实行计划管理,巷修单位要严格按计划施工。

六、巷修人员应实行井下巷道巡回检查制度,月底写出工作总结,遇到特殊情况,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尽量做好巷道的预先维护工作。

七、巷道的修复工作应根据支护结构、工作条件、支架破坏程度、井巷围岩变形程度等情况采取不同的维修措施,并编写相应的安全措施,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歪倒。

八、维修巷道时,应对巷道维修地点进行瓦斯浓度测定,只有在回风流中,有害气体的浓度符合要求时,才能进行维修工作。

九、巷道维修必须保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

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规定。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2)是指对于城市或园区内巷道维修工作进行管理的规定和措施。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提高巷道的使用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出行和安全,同时维护巷道的质量和环境。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维修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例如城市管理部门、道路维修部门等,确保维修工作的责任分工明确。

2. 维修计划:制定巷道维修的计划,包括维修周期、地点、维修内容等方面的安排,确保维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3. 维修资金:明确巷道维修的资金来源和使用,保障维修工作的经费充足。

4. 工程施工管理:制定巷道维修的施工管理规范,包括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巷道维修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概述1. 为了保障巷道运行安全、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巷道设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确保巷道的正常生产运营,制定本巷道维修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巷道的维修工作。

3. 巷道维修工作以预防性维修为主,及时处理突发故障,保证巷道设备的稳定运行。

二、维修管理职责1. 巷道维护人员负责巷道设备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2. 巷道维修主管负责协调和安排维修工作,制定巷道维修计划和安排维修人员。

3. 巷道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巷道维修工作的执行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三、维修工作流程1. 巷道设备巡检:巷道维护人员按照巡检计划,对巷道设备进行定期巡检,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与维修主管沟通。

2. 故障报修:发现设备故障时,巷道维护人员需立即向维修主管报修,说明故障现象、设备位置和维修要求。

3. 维修计划制定:维修主管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和优先级,制定维修计划,并明确维修人员和维修时间。

4. 维修工作执行:维修人员按照计划进行维修工作,包括设备检修、更换零部件、调试设备等,并在维修过程中及时更新维修记录。

5. 维修结果评估:维修完成后,维修主管需对维修结果进行评估,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并进行相关记录和归档。

6. 维修报告提交:维修主管将维修结果报告提交给巷道管理部门,记录维修情况和维修花费,并做好相关档案管理。

四、维修安全措施1. 巷道维修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巷道维修工作不影响巷道的正常生产运营。

2. 维修人员需佩戴相关防护用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3. 维修过程中如发现有危险或不安全的情况,需立即停止维修工作,并向维修主管报告,协调解决相关安全问题。

五、维修记录和档案管理1. 巷道维护人员需对设备巡检、维修报修和故障处理等相关工作进行记录,确保工作的全程可追溯。

2. 维修主管对维修工作的计划、执行及结果记录进行管理,确保维修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巷道支护管理的规定(3篇)

巷道支护管理的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巷道支护管理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矿所有巷道支护工程,包括巷道掘进、支护、维护、修复等全过程。

第三条巷道支护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综合治理、系统管理;(三)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四)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四条矿井各级领导和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巷道支护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本规定得到有效实施。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成立巷道支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巷道支护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巷道支护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以下机构:(一)巷道支护管理办公室,负责巷道支护管理工作的日常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二)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巷道支护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查和实施;(三)安全监察部,负责巷道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四)设备管理部,负责巷道支护设备的采购、验收、维修和保养。

第七条各部门职责:(一)巷道支护管理办公室:1. 负责编制巷道支护管理制度、规程和作业指导书;2. 组织开展巷道支护培训、技术交流和经验总结;3. 对巷道支护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4. 对巷道支护工程质量进行考核评价。

(二)技术质量管理部:1. 负责编制巷道支护技术方案,并进行审查;2. 组织开展巷道支护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监督;3. 对巷道支护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

(三)安全监察部:1. 负责对巷道支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2. 对违章操作、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查处,提出整改意见;3. 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提出预防措施。

(四)设备管理部:1. 负责巷道支护设备的采购、验收、维修和保养;2. 对巷道支护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024年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范文(二篇)

2024年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范文1.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歪倒伤人。

2.连续撤换井巷支柱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

在独头巷维修支架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里。

3.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

架设和拆除支柱时,在一架未完工前,不得中止工作。

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不连续施工时,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

4.维修倾斜巷道时,应停止行车,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制定行车安全措施。

严禁上、下段同时作业。

5.修复旧井巷时,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当瓦斯聚集时,必须按规定排放,只有在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____%、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____%时空气成分符合规程规定要求时,才能作业。

2024年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范文(二)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一、前言巷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员和货物的运输任务,对于保障城市交通畅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巷道维护和维修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维护不及时、维修质量不高等,导致巷道设施老化、损坏严重,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行效率和市民出行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二、巷道维护工作的任务和目标1.任务:(1)对巷道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照明设施、道路标线、交通信号灯、防护设施等。

(2)做好巷道设施的日常管护和维护,保障其正常使用。

(3)对巷道设施进行修复和改造,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目标:(1)保障城市交通的畅通和安全,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2)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改善交通环境。

(3)保障巷道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巷道维护及维修制度的主要内容1.巷道维护工作的组织和管理(1)成立巷道维护管理部门,负责巷道维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2)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对巷道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护。

巷道维修制度

巷道维修制度

巷道维护和修理制度1. 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合理、高效地开展巷道维护和修理工作,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巷道维护和修理工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维护和修理工作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巷道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包含巷道设备、设施、管道的维护、检修和更换。

3. 重要责任部门巷道维护和修理工作由以下部门负责:—巷道维护和修理部门:负责巷道维护和修理计划订立、维护管理和维护和修理人员调度等工作;—安全环保部门: 负责监督巷道维护和修理作业的安全,保障员工的安全。

4. 巷道维护和修理计划4.1. 巷道维护和修理部门依据设备设施的情形,订立年度巷道维护和修理计划,并上报给管理层审批。

4.2. 巷道维护和修理计划包含维护和修理项目、维护和修理时间、预算、所需料子等认真信息的列示。

4.3. 管理层审批通过后,巷道维护和修理部门按计划组织实施,并及时沟通、通知相关部门、人员。

5. 巷道维护和修理工作流程5.1. 维护和修理准备阶段:—巷道维护和修理部门负责布置维护和修理人员、确定所需料子、工具和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须提前了解巷道结构、设备特点,准备必需的安全防护用具。

5.2. 维护和修理作业阶段:—维护和修理人员依照维护和修理计划,进行巷道维护和修理作业;—维护和修理过程中,严禁随便更改维护和修理方案,必需时须向巷道维护和修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执行;—维护和修理工作期间,必需严格依照操作规程、安全规范进行作业,如遇到特殊情况,应立刻报告巷道维护和修理部门。

5.3. 维护和修理验收阶段:—完成维护和修理作业后,维护和修理人员须通知巷道维护和修理部门进行验收;—巷道维护和修理部门进行维护和修理质量检查,确保维护和修理工作符合要求。

6. 巷道维护和修理安全规定6.1. 维护和修理人员在进行巷道维护和修理作业前,必需参加相关安全培训,了解巷道维护和修理安全规范,并经过合格考核。

井下巷道维修管理制度

井下巷道维修管理制度

井下巷道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井下巷道的维修管理工作,保障井下巷道的安全运行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井下巷道的维修管理工作。

第三条井下巷道维修管理工作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井下巷道维修管理工作制度和程序,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第五条公司应当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二章维修工作组织管理第六条公司应当设立专门的井下巷道维修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井下巷道的维修工作。

第七条维修工作需按照计划进行,要做好维修计划和维修方案的编制工作。

第八条维修工作者需要按照井下巷道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和工具。

第九条维修工作者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并按照规定使用。

第十条维修工作者需遵守井下巷道的维修作业规范,保证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维修工作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井下巷道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维修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第十二条维修工作者需接受安全培训,了解井下巷道维修作业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第十三条维修作业现场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第十四条维修作业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第十五条维修作业结束后,需及时清理现场,确保井下巷道的安全和整洁。

第四章维修工作质量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应当建立维修作业质量管理体系,对维修作业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第十七条维修工作者需具备一定的维修技能和经验,保证维修作业的质量。

第十八条维修作业需按照维修方案和标准进行,确保维修作业的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九条维修作业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条维修作业结束后,需进行维修成果的评估,对维修质量进行定量评估和确认。

第五章维修工作资料管理第二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维修工作资料管理制度,对维修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资料记录和管理。

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制度

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制度

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矿所有通风巷道的维修管理工作。

第三条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确保通风巷道的畅通,为矿井提供稳定、安全的通风环境。

第四条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是矿长,具体负责部门为通风科。

第二章通风巷道维修管理职责第六条矿长负责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工作的总体领导,协调解决维修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通风科负责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通风巷道的日常维护、检查、维修和改造等工作。

第八条安全科负责对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维修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第九条人力资源科负责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通风巷道维修管理内容第十条通风巷道的日常维护1. 定期对通风巷道进行清理,清除巷道内的杂物、积水等,保持巷道畅通。

2. 定期对通风巷道的支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定期对通风巷道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行。

4. 定期对通风巷道的照明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照明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通风巷道的检查1. 定期对通风巷道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通风巷道存在的问题。

2. 对通风巷道进行检查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检查人员的安全。

3. 对通风巷道进行检查时,应做好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第十二条通风巷道的维修1. 对通风巷道进行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确保通风巷道的畅通和安全。

2. 对通风巷道的维修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3. 对通风巷道的维修应做好维修记录,对维修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第十三条通风巷道的改造1. 对通风巷道进行改造,应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并报矿长批准。

巷道维修制度

巷道维修制度

巷道维修制度(一)、总则1、巷道维修必须坚持由外向里、先支后回的原则。

2、巷道维修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3、巷道维修前,维护人员必须先找好退路,并要先敲帮问顶,处理掉浮岩活动石,方可进行作业。

4、严禁空顶作业和冒险作业,不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时,严禁作业。

5、` 斜坡上维修巷道坚持"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

(二)、回风巷道的维修1、通风科回风巷道经常观察其顶帮情况,发现有裂缝、裂隙或片帮等情况时,及时向矿调度及值班人员汇报。

根据汇报情况,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组织人员及时对巷道进行维护。

、2、回风巷维修时,必须有瓦检员现场跟班,并要编制施工组织措施。

3、维修后的巷道断面不得小于原巷道断面,以防影响通风。

4、维修人员不得破毁通风设施,不得到处乱窜、逗留。

5、采用打点柱或架设鸭嘴棚时,腿必须打在实底上,顶部要打死背牢。

(三)、旧巷及受采动影响巷道的维修1、年久失修的巷道维修时,通风必须保证良好,通风系统正常,施工人员只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入作业。

2、受采动影响的巷道要及时眼踪观察,发现巷道变形、支护损失,有掉皮、裂缝、裂隙时,及时进行维修。

3、要避开采动区域的高峰时期。

4、巷道发生掉皮、裂缝、裂隙时,应禁止行人通过。

巷道维修制度1、各矿要成立巷修管理小组。

矿工程师负责巷修技术管理,安全矿长负责巷修业务管理。

通维段负责巷修具体业务管理。

2、所有通车巷道必须保证设计断面及规格尺寸。

(1)通架线机车巷道,架线距轨面不小于2米,井底车场至候车室架线距轨面不小于2.2米,架线距巷道顶板或棚梁不小于0.2米。

(2)通蓄电池机车巷道高度不小于1.9米,人力推车巷道高度不小于1.8米。

(3)通车巷道宽度按矿车、机车最突出部分计算,非行人侧大于0.4米,行人侧大于0.7米,人车顶角距巷道帮、距管路、电缆均大于0.25米,其它车距管路大于0.4米。

3、维修巷道必须报施工措施,严格按标准施工,出现偏差必须返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存单位:长滩煤矿JINTAIJITUAN编号:NMGJTJT-CTMK201701
内蒙古锦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长滩煤矿矿井巷道维修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内蒙古锦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长滩煤矿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
编制日期:2017年1月8日
矿井巷道维修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矿井下巷道维修和管理,保证巷道满足通风、运输和行人的需要,巷道失修率不超过规定,杜绝由于巷道失修而造成的各类事故。

根据发耳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矿井巷维修管理制度。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银春
副组长:陈健于文合谷益民马胜春刘苗
成员:生产技术部、安监部、调度室、通防队、综采办公室、井下各基层单位。

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负责矿井巷维修管理的具体事宜。

二、责任划分
井下各巷道的维修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所有回风大巷和总回风巷道由通防队负责排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向生产技术部和主管领导汇报,其它巷道由分管单位每周进行一次排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具体责任区划分由生产技术部指定的单位负责。

三、井巷维修技术标准
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井巷维修的内容、范围和技术要求,以及失修率的计算和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长滩煤矿井下所有巷道。

2.术语
2.1巷道高度
巷道高度是指从轨道面起至棚梁底边、砌碹和锚喷底面的垂直高度,无轨道巷道从巷道底板算起。

2.2积水深度
积水深度是指铺设轨道巷道从轨枕顶面算起,无轨道巷道底板算起。

2.3支架严重失修
支架严重失修是指金属支架严重变形、弯、扭5架以上,背帮、背顶残缺腐朽或折断连续超过5m。

2.4砌碹巷道严重变形
砌碹巷道严重变形是指碹顶压坏塌落,碹墙挤压歪斜明显变形,裂缝宽超过20mm,长度超过1Om以上。

2.5锚喷巷道严重脱皮冒落
锚喷巷道严重脱皮冒落是指脱落高度超过1OOmm,连续脱落面积超过2m。

2.6 锚网巷道严重失修
锚网巷道严重变形是指连续5m巷道锚杆的损坏率达到1/3,顶板离层仪监测深部离层值达到30mm,仍未采取补强支护措施的。

3.技术内容
3.1巷道维修的主要内容是:
a.换修井巷中的支架和补打锚喷支护。

b.恢复原来井巷的断面。

c.清除巷道中的淤泥积水和调整巷道坡度。

d.清理浮煤矸与其他杂物。

e.维修水沟及单独补背顶材料等。

3.2巷道维修的范围包括生产矿井的全部井巷。

a.生产中正在使用的井巷。

b.临时封闭期不超过一个月的井巷。

3.3 矿井井巷维修工作,按井巷维修程度的好坏分为三类:
a.第一类,完好井巷是指井巷规格(高度、宽度、坡度)全部符合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支架完整,砌碹巷道无变形,锚喷巷道无脱皮冒落,锚网巷道无变形,水沟畅通,井巷内设施、轨道铺设均符合要求,巷道保持整洁。

b.第二类,失修井巷是指井巷净断面不够,小于原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要运输巷道和主要回风巷道的净高不小于原设计150~200m,支架失修,砌碹巷道变形,锚喷巷道脱皮冒落和水沟淤塞,巷道积水淤泥深度0.2m,长度超过50m以上,影响通风、运输、行人安全和使用者。

c.第三类,严重失修井巷是指井巷净断面很小,主要运输巷道和主要回风巷道的实际断面小于设计断面的2/3,支架严重失修,砌碹巷道严重变形,锚喷巷道严重脱皮冒落,底板水沟严重淤塞,巷道积水淤泥深度0.2m,长度超过1OOm以上,严重影响通风、运输、行人安全和使用者。

5.矿井井巷失修率的考核的计算方法
5.1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规定。

回风巷失修率不超过7%,严重失修率不超过3%。

并要求主要运输、通风巷道要保证安全畅通。

5.2井巷维修的统计范围为正在使用中的全部井巷。

5.3井巷维修计算方法。

5.3.1矿井井巷总长度:是指矿井以开掘好的全部巷道长度(包括回采、掘进、开拓等全部井巷长度)。

5.3.2矿井维修井巷长度:是指报告期内上期末实有的和本期内发生需要维修的井巷,实际维修的井巷长度包括:
a.换修支架、补喷、重新翻修、重新锚、喷的井巷长度。

b.恢复原断面的井巷长度。

C.清理积水淤泥的井巷长度。

5.3.3失修井巷长度:是指在一条巷道中需要修理的那部分井巷的长度。

失修井巷长度等于二、三类井巷长度之和。

5.4井巷失修率和严重失修率。

5.4.1 井巷失修率:是指期末失修井巷占矿井井巷总长度的百分比。

5.4.2井巷严重失修率:是指期未严重失修井巷占矿井井巷总长度的百分比。

四、管理规定
1、井筒大修时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严禁无措施施工。

3、整修施工前,必须认真学习作业规程,熟悉工作地点、工作条件、工作质量、技术要求等安全注意事项。

4、施工地段必须通风良好,首先检查瓦斯,当瓦斯积聚时,必须按规定排放,只有在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8%、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空气成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的要求时,才能作业。

必要时安设局部通风机,并有瓦检员检查现场的气体浓度,确保有害气体不超限,方能进入施工现场。

5、进人工作地点,必须先检查施工地点周围的顶板、支架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

6、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7、采煤工作面回采动压进入稳定阶段之前,禁止任何巷修施工单位进入动压峰值影响区进行巷道修复工作。

8、扩大和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支架时,作业人员必须保证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人员撤退的出口处;独头巷道维修支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维修倾斜井巷时,应停止行车;需通车作业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严禁上、下段同时作业。

9、顶板压力大的地方回撤旧棚或支设新棚时,必须有专人严密观察顶板变化,如有险情,立即停止工作,加强维护后再向前施工,严禁单人操作。

顶空地点必须用木垛、背板背实背牢,接顶有力。

10、巷修架棚工作遇到岩性不好、顶板松软、破碎、压力增大及断层等地质构造时,要采取缩小棚距、补打顶梁、点柱等加强支护的措施。

遇有顶板冒落、冒空等现象,要及时采取用板梁或方木打木垛接实背牢。

11、替换或撤除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

架设和撤除支架
时,必须逐架进行,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作业。

撤除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不连续施工时,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

12、巷道发生片帮冒顶,所有井下人员均有责任向矿调度室及安全管理部门汇报,由矿调度根据汇报情况安排处理。

13、日常检查出来的井巷开裂严重的,由生产技术部及时制订方案,经公司领导同意后,需紧急处理的由生产技术部安排施工队伍,可暂缓处理的,由公司纳入生产作业计划安排。

14、各单位的巡查找顶人员必需按照找顶巡查记录,认真执行,并认真填写。

15、根据井下巷道责任区的划分,各井下基层单位每半个月由队长组织要召开一次本单位顶板排查专项会议,做好记录;矿上每季度由矿长组织召开一次顶板排查会议,做好记录。

以上规定召开的会议重点要研究解决关于顶板排查、处理等方面的事宜。

五、其他要求
根据长滩煤矿的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小范围的巷道维修工作由各单位按照责任区域安排队伍完成,大范围的巷道维修工作由矿指定单位完成。

对责任区域范围内顶板排查不到位影响安全生产的,由公司分管领导组织分析,按职责权限,对责任部门有关责任人处100~500元的罚款,对责任单位处1000~50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挂牌处理。

室内给水系统安装
1.1一般规定
1.1.1当管道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时,宜采用涂(衬)塑焊接钢管(复合管)、可锻铸衬塑管件及聚丙烯管(PP-R管)。

目前我们工地上给水管均采用PP-R管,管材的工作压力为1.0MPa。

备注:1.0MPa的压强相当于在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施加的压力约是10公斤。

1.1.2冷热管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上方;冷热水管垂直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左侧(左热右冷)两管之间的间距应控制在10cm以上。

应注意严格控制卫生间淋浴冷热管件间的距离(15cm),防止后期安装不上冷热水混合阀
1.1.3水源给水取自给水干管,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3MPa,以17层楼为例:一至五层采用J-1’给水管有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五层以上采用J-1给水管由地下车库泵房的无负压给水设备供给,从十一层处J-1给水管分出一立管并设减压阀(阀后压力为0.15MPa)供给十一至六的给水,十二层至阁楼层有J-1给水管直接供给。

1.2施工工艺
1.2.1施工质量控制
1、管道穿过楼板、屋面应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预留孔洞尺寸应为管道外径加40mm;管道在墙体内暗敷管槽时,管槽宽度应为管道外径加30mm。

2、给水引入管与排水管排出管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米,室内给水管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净距不得小于0.5米,交叉敷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米。

室外给水管道在雨水管道上面,雨水管道又在污水管道上面。

1.2.2管道安装
1、管道嵌墙暗敷时,应配合土建预留管槽,当设计无要求时,管槽的深度比管径大20mm,开槽宽度应比管道外径大40-60mm,管道内外必须平整顺直,管道试压合格后,应做好水压试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槽应用M7.5水泥砂浆填实,防止墙面开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