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课《海底世界》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优秀教案.doc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止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 “景色奇异”造句。
3.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界,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
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图片、相关海洋的资料、词卡教学吋间:两课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谈话激趣。
1.谈话。
师:同学们,每当看到电视上放映着优美风景的时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生回答。
(尽可能多的让举手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师:那你能说说你最想去什么地方?你为什么想去那个地方?生冋答。
(注意学生冋答吋的完整性)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老师也想说说我的想法。
愿意给老师一个机会吗?我最想去海边,看看海边的美丽风光,漫步在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
真是舒服极了!不过我最想到海底去看一看,看看海底世界是不是和我们地面上一样,有花、有草、有动物,你们想知道吗?2.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师板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1.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提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生字表、字典、问老师同学等方法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2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A.学牛自由读。
B.汇报读。
纠正读的过程中出现的不正确的读音。
C.小老师教读。
容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
D.“开火车”读。
采用比赛的形式,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过渡:同学们读的可真棒,不过这些“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打赢它们吗?(2)出示词语。
A.自由读。
B.指名读。
(找一些平时不太举手的学牛,读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海底世界》教案三篇

【导语】这是⼀篇以介绍海底知识为主的科普类⽂章,主要介绍了海底的奇异景⾊和丰富的物产。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能⼒⽬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了解课⽂是从哪⼏个⽅⾯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在表情达意⽅⾯的效果。
知识⽬标:会写本课12个⽣字,两条横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明确“波涛澎湃”的读⾳,会⽤“窃窃私语”“景⾊奇异”造句。
情感⽬标:通过朗读品味语⾔⽂字,了解海底的景⾊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热爱⾃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位语⾔⽂字,了解课⽂从哪⼏个⽅⾯描写海底世界的。
感受海底景⾊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热爱⾃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课程: 第⼀课时 ⼀、谈话导⼊ 1.同学们,你们见过⼤海吗?(见过)你能向⼤家介绍⼀下你所看到的⼤海吗? 2.你们看,这就是⼤海!时⽽波涛汹涌,时⽽平静如镜,时⽽波光粼粼,时⽽惊涛拍岸。
那⼤海深处⼜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起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有个点。
请⼤家齐读题。
【设计意图:学⽣从较为熟悉的海⾯出发,顺势激发学⽣对海底的好奇,让学⽣带着好奇⼼,带着探究的欲望去学⽂。
】 3.(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
看完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 ⼆、初读感知。
1.⽤⾃⼰喜欢的⽅式读⼀读课⽂,注意读准字⾳,标出⾃然段。
2.(出⽰课件)这些字你们会认吗?谁来试⼀试?现在让我们⼀起借助拼⾳读⼀读. 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多种多样景⾊奇异物产丰富海藻嗡嗡啾啾 宁静闪烁肌⾁峡⾕细胞蕴藏储藏打鼾波涛澎湃窃窃私语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字⾳学习,为学习⽂章扫清⽂字障碍。
】 3.默读课⽂,找⼀找,想⼀想哪句话回答了第⼀⾃然段的问题?(板书:景⾊奇异、物产丰富)提醒“异”的书写。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海底世界》教案精选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海底世界》教案精选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海底世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
3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海底世界内容的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上网访问有关旅游科普网站或专题摄影网站,下载反映与课文相关的海底景观(动物植物地貌矿藏等)图片,以备在课堂上适当的时候展示。
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选择录像带或光盘教学。
2学生课前自学生字词,读课文,标注出疑难问题。
通过读书上网到海洋馆参观等,了解有关海洋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案#导语激趣揭示课题假期里,有些同学跟着爸爸妈妈游览过大海,欣赏了美丽的海水,海滩,不过,你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现在,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乘潜水艇,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那儿的奇异景色。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词。
(1)自学:读读生字和新词——特别是小黑板上的这些字(小黑板或投影)有的要注意读音,有的要想想怎样更快更好地记住这些字。
(2)反馈:读准平舌音“缩”(suō)“梭”(suō);翘舌音“产”(chǎn)“属”(shǔ)“否”:不读“fǔ”,要读“fǒu”3初读指导。
(1)学生再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学生再把感到难读的句子读通。
(3)听读全文,初步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听配乐的课文朗读,一边听一边想想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4)听了课文的朗读录音,同学们说说看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神奇有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5)自己再读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海底世界的神奇有趣奇异物产丰富……?一边读一边画出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精品教案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
我们一进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谁能就这幅图画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图)说说。
二、借助重点句,指导分段。
1、听课文录音,思:海底世界怎样?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幻灯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特产丰富。
3、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4、结合“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尝试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划出这段中你认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点的两个词。
(2)创设情境。
学生当潜水员。
(3)在深海里发现什么?出示句子朗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围绕哪一句话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2)幻灯出示: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还好像在()。
(3)这些句子中用上许多叠词,好好地读一读。
(4)创设情境。
听海底动物的声音(录音)(5)延伸说话(尽量用上叠词)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6)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
师:海底静中有(声音)有(动)。
(7)指导背诵(出示重点词)四、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4、5、6自然段,想想写什么?海底特产丰富。
不但有(),有(),而且还有()。
2、再读课文,准备说话。
(抓住特点)海底特产丰富。
不但有()的动物,有()的植物,而且还有()的矿藏。
3、读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写海参什么特点?人哪几个词看出来?这几个词,我们可以读得突出一点。
(2)放:“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
”(学生自己练读)(3)练习读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
4、训练:(1)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练习:校园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教案

海底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澎湃、窃窃私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获得有关海底的知识。
3.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2.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入手,思考“总—分—总”这种结构方式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澎湃、窃窃私语”等词语。
2.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呢?(指名回答)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大海呀!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里的世界是怎样的吗?海底世界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差别吗?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随作者石友一同去看看海底世界的模样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参”,平舌音“速”,前鼻音“官、险”,后鼻音“宁、汪、攻”。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宁、官、汪、险、攻、推、退、铁”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迅、速”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同音字词示例:迅:汛期将至,迅速行动,保持通讯,驯服及时。
速:表情严肃,做事迅速,实现夙愿,一如平素。
形近字词示例:宁:琼楼玉宇寒,壮士守边关,国家得安宁,民心牢且坚。
官:昔日小军官,退伍开茶馆,管理有妙招,茶香客常满。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宁”是上下结构,上面宜写得宽扁些。
“官”的“宀”宜宽,盖住下面,下部的竖偏左。
“汪”左窄右宽,上两横短,最后一横平长。
“险”的右部“人”的角度大,末横稳住重心。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23 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窃、私、警”等11个生字,会写“宁、官、汪”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教学重点: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把海底声音和海底植物写得生动、具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大海啊,故乡》;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1、教师清唱《大海啊,故乡》,学生认真聆听歌曲并准确说出歌名,教师适时引入:孩子们,这节课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走近大海,跟;老师一起去畅游奇妙的海底世界!(板书:海底世界)2、引导学生由课题展开想象并质疑(海底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课文又是如何给我们介绍海底世界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倾听并简要说说自己的听读收获,教师适时肯定他们的感知。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情况。
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字、词的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准生字“警、宁”两个字的后鼻音,其中“宁”的声母是鼻音“n”。
指名朗读较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再次教读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好课文第 3、4 自然段。
学生齐读这两段话。
5、再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对海底世界都有哪些了解?教师引导他们注意结合每段话中的第一句进行思考、归纳。
生:我觉得海底世界的景色很美,让人非常喜爱。
师:谁能具体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海底景物的?生:介绍了海底的动物。
生:还介绍了海底的植物。
师:对,动物和植物一起构成了海底世界的奇妙景色。
(板书:景色)生:课文还介绍了海底的很多物产。
(板书:物产)师:如果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海底世界景物、物产的特点,我们可以用---- 生: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海底世界》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窃、私”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会写“海底、宁静”等13个词语。
理解“窃窃私语、依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正确朗读课文。
知道课文是从海底的变化、动物、植物和矿产四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学习第1—3自然段,感知海底的奇异景色。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是从海底的变化、动物、植物和矿产四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教学难点】学习第2、3自然段,感知海底的奇异景色。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大海的图片,学生交流观看感受。
2.导入:你在图画中看到了什么?这可能是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秘的海底世界。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海底世界)4.学习第1自然段。
出示句子: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请学生朗读句子,提醒学生注意:句子末尾是个问号,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5.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海底世界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快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画面。
在交流中,学生对海底世界有了初步的印象。
结合第1自然段的提问,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2.初读反馈(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波涛(tāo)澎(péng)湃(pài)闪烁(shuò)窃(qiè)窃私(sī)语嗡嗡(wēng)啾啾(jiū)打鼾(hān)警(jǐng)报肌(jī)肉梭(suō)子乌贼(zéi)章(zhāng)鱼差(chā)异褐(hè)色长达(dá)细胞(bāo)海藻(zǎo) 蕴(yùn)藏煤(méi) 储(ch ǔ)量金属(shǔ)(2)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第23课《海底世界》教案

23.海底世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重难点认识重点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收集的关于海洋景物的图片。
播放海底景色的视频。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3.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指导书写。
3.教师检测生字掌握情况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段落层次,了解每段讲了什么。
3.点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其作用。
四、布置作业出示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安排学生默读课文,交流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的?二、精读理解1.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1)了解海底的光线。
(2)理解“波涛澎湃”的意思。
2.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1)语段开头是什么问句?(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3)理解“窃窃私语”。
3.指导学生阅读第四自然段,思考:(1)用“”画出中心句。
(2)文中介绍了哪几种鱼的活动?(3)“免费的长途旅行”是什么意思?4.读第五、六自然段,思考:(1)这两个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2)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海底植物?三、总结拓展1.浏览全文,总结从文中知道了哪些关于海底的知识。
2.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海底的资料。
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知识目标:会写本课12个生字,两条横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明确“波涛澎湃”的读音,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
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吗?
2.你们看,这就是大海! 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惊涛拍岸。
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
请大家齐读题。
【设计意图:学生从较为熟悉的海面出发,顺势激发学生对海底的好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探究的欲望去学文。
】
3.(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
看完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多种多样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海藻嗡嗡啾啾
宁静闪烁肌肉峡谷细胞蕴藏储藏打鼾波涛澎湃窃窃私语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字音学习,为学习文章扫清文字障碍。
】
3.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提醒“异”的书写。
三、略知大义。
同学们,海底对我们来说,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世界,大家想不想化身为潜水员,到海洋深处去看一看啊?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概括,第一段:黑中有光;第二段:静中有声;第
三段:动物的活动方法多;第四段:植物差异大;第五段:矿产资源丰富。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借助每段的中心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是从哪及各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
这也符合本科教学目标要求。
】
四、总结:大家要学会利用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来梳理文章脉络。
下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文章,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海底世界这么丰富,你想去看看,去听听吗?那么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朗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全班交流。
二、顺学而教,感受语言
1.黑中有光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
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来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波涛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样光线十足,越往下越黑。
(2)海底有光吗?你来读读相关句子。
同学们,看,这就是深海里的光点,多么像布满星星的夜空啊。
出示发光器官的鱼。
播放发光水母。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2.静中有声。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1)海底有什么声音?三个同学读。
(2)师顺势引导:“谁能够对他们的朗读提出建议和批评?”感受“窃窃私语”。
预设:应该轻声读,因为他们在窃窃私语。
①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
“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
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
②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③句子对比: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他们在说悄悄话,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
④是啊,小动物在“窃窃私语”呢?我想再读这句话,你会读的更好。
(3)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除了这几种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你能继续说一说吗?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一片安静,而当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却能感受到各种格样的声音,这多么奇妙啊,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3.动物活动方法
(1)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中心句
(2)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3)他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
小海参:慢,哪里看出来的?只能,4米,太慢了,真替她着急,你再来读读。
梭子鱼:快,几十公里,比火车还快,你来读读,把他速度快的特点表达出来。
章鱼与乌贼:利用反推力
贝类:“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地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抓住这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个“巴”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这些贝类紧紧地抓住船底,生怕自己被落下,多么可爱啊!“免费”字,形象生动写出了贝类的运动状态,感受贝类的聪明,怡然自得。
(4)你还知道海底那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吗?出示龙虾,吸盘鱼的图片。
师总结:说的真好,海底的动物种类上万种,他们的活动方式也是千姿百态,置身其中,我们不由得发出赞叹,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植物差异
请学生说一说海底的植物有哪些差异。
从颜色;大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师总结:多种多样的植物,把海底点缀成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
富的世界。
5.矿产资源
出示段落。
有哪些资源。
师总结:现在海上建立了很多石油钻井平台,而人类开采的资源却是海洋矿产中及其微小的一部分,我们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设计意图:顺学而教,体会语言文字中感受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
三、图片欣赏,感受奇异
海底世界,物产丰富,景色奇异,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海底图片吧。
(出示图片)
四、美读小诗,拓展提升
学了这篇课文,想不想去去海底世界看看?虽然我们现在去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化作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我多想去看看
看看海底闪亮的星星
如同童话一般,感受它的神奇、静谧
我多想去听听
偷听他们的窃窃私语
嗡嗡,啾啾,汪汪,呼呼。
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悲喜
我多想去亲亲
亲亲海底的小海参
和他们一起慵懒的蠕动
我多想去摸摸
摸摸那长长的海藻
从根摸到头,和它一起随海水轻摇自己柔软的腰肢
我多想去
啊,美丽的海底世界,
我爱你的奇异,
爱你的富饶!
师总结:是啊,“海底世界真是一个景色奇特,物产丰富的世界!”【设计意图:小诗的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让学生续写诗歌,说一说,你想去做什么,为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提供了一个平台,也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
五、课外延伸,推荐书目
介绍推荐《海底两万里》
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静中有声
物产丰富动物活动方式多样
植物差异大
矿产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