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技术与程序
商品条形码申请流程是什么

1、申请人可到所在地的编码分支机构办理申请厂商识别代码手续,并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及其复印件三套。
(分别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申请人所在地的编码分支机构和申请人所在企业部存档保留)2、填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注册登记表》,可直接在在线填写注册登记表。
(备注:如在网上填写申请表还需打印、盖章、然后提交到当地编码分支机构)3、集团公司请填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基本信息表。
4、申请人的申请资料经所在地的编码分支机构初审后,符合条件的资料,由编码分支机构签署意见并报送到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审批。
5、编码中心收到初审合格的申请资料及申请人交纳的费用(见表一)后,对确实符合规定要求的,编码中心向申请人核准注册厂商识别代码,完成审批程序。
6、申请单位收到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申请结束。
扩展资料特点商品条形码的编码遵循唯一性原则,以保证商品条形码在全世界范围不重复,即一个商品项目只能有一个代码,或者说一个代码只能标识一种商品项目。
不同规格、不同包装、不同品种、不同价格、不同颜色的商品只能使用不同的商品代码。
EAN商品条形码亦称通用商品条形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通用于世界各地,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商品条形码。
EAN商品条形码分为EAN-13(标准版)和EAN-8(缩短版)两种。
EAN-13通用商品条形码一般由前缀部分、制造厂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
商品条形码中的前缀码是用标识国家或地区的代码,赋码权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如00-09代表美国、加拿大。
45、49代表日本。
69代表中国大陆,471代表我国台湾地区,489代表香港特区。
条形码申请流程申请费用申请时间工具/原料需要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需要提供产品样品方法/步骤1:首先要有产品在淘宝或者天猫或超市流通。
方法/步骤2:其次要确定产品申请多个条形码。
方法/步骤3:条形码申请必须要分类方法/步骤4:二、组织代码是对境内依法成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赋予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
我国期刊条形码分析及使用

我国期刊条形码分析及使用“=L1+J1+H1+F1+D1+B 1”(相当于奇数位之和),在A4单元格中输入“=A2+A3”,之后,通过人工计算,用10减去A4单元格数字的个位,即得校验码C的值(见图1,由于此时E1,F1,G1,H1,I1,J1,K1,L1,M1还没有输入具体数字,所以A2,A3,A4单元显示是错误的)。
以2012年出版的《出版科学》为例,将D1D2D3D4D5D6D7分别用1009585代替,Y1Y2用12代替,结果如图2所示,计算结果为94,用10减去94的个位数4,即得到的校验码为6,因此《出版科学》2012年全年的主代码为:9771009585126。
图1 条码主码中校验码计算示意图图2 以《出版科学》2012年的条码主码的校验码计算为例1.2 附加码附加码S1S2表示连续出版物的系列号,即周或月份的序数。
附加码S1S2的取值见表2中的第2列。
表2 附加码S1S2的取值标准中的笔者建议出版周期S1S2 备注S1S2 备注周刊01~53 用出版周的序数表示01,02,……52 周刊,全年刊期52期旬刊01~36 用出版旬的序数表示01,02,……,36旬刊,全年刊期36期双周刊02,04,06~52或01~03~05~53 用出版周的序数表示01,02,……,26双周刊,全年刊期26期半月刊01~24 用出版半月的序数表示01,02,……,24半月刊,全年刊期24期《期刊出版形式规范》规定:“期刊条码的附加码应与期刊出版的刊期和(或)出版的年份、月份或期号保持一致”。
由表2可以看出,由于期刊出版月份不固定,例如,有的双月刊逢单月出版则附加码分别表示为(01,03,05,07,09,11),逢双月出版则分别为02,04,06,08,10,12,这样在阅读附加码时,还必须结合刊期才能断定是第几期,不具有唯一性。
季刊的情况更麻烦,要分3种情况,季头,季中,季末则有3种表示方式:(01,04,07,10),(02,05,08,11),(03,06,09,12)。
条码技术原理

条码技术原理
、联系方式
条形码是现今商店中的常见的一种数字编码,主要用来表明物品
的类型、来源、原料以及其它有关细节。
它以特殊的形式显示,包含
横线和空格来编码数字信息,目的是提高订货、出货、仓库存储以及
结账的效率和准确度。
条形码技术由程序员Joseph Woodland和Bernard Silver在
1951年发明,他们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开发出了用激光扫描仪读取条形码的技术。
该技术使商店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快速而准确
地结账,用户也可以节省时间。
条形码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用一系列的线条,间隔宽窄不一,用
以表示不同的信息,每一对宽度不一的线条,都代表了一个信息单元。
具体来说,线条可分为粗线和细线,其中,粗线由黑色和白色各占一
半宽度,细线由一半白色一半黑色分开,并且粗线可有0或者条。
根
据条形码类型,宽度和比例可以有不同变化,比如有些条形码可以带
有额外的空白区域或者数字线,用来暗示可变的信息。
条形码技术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其中,UPC-A和EAN-13条形码主要用于零售商品跟踪和订单处理,Code 39和Code 128条码则更常
用于物流运输和制造环节中的物料跟踪和验证。
随着技术的发展,条
形码技术如今也逐渐在电子商务、健康管理、衣服行业等方面使用,
可以说,条形码技术已经成为商业社会中省时省力的重要工具,为现
代商业活动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DNA条形码

DNA条形码技术研究进展摘要: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近几年国际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即通过使用短标准核酸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鉴定。
该技术在动物研究中采用线粒体COI基因中650bp片段,在植物中条形码主要在叶绿体基因组上进行选择,此外还有核基因ITS等。
虽然DNA条形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条形码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的分类和鉴定,是一种简便、高效、准确的物种鉴定技术。
本文简略的概述了DNA条形码的主要研究方法,开发应用以及面对的困难和争议,并展望该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DNA条形码,物种鉴定,分类引言科学准确的鉴别区分物种是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的和利用的前提和基础。
自瑞典植物学分类家Carolus Linnaeus建立双名法命名体系以来,虽然已经鉴定出大约一百七十万种生物,但是地球生物种类繁多,已鉴定分类的物种斤占生物总数约15%,人类仍然没有认识鉴定的物种占大多数,尤其是深海,原始丛林中的物种。
传统生物分类法主要依据形态学特征,比较解剖学等,在形态特征显著的脊椎动物,高等植物,昆虫等生物类群中应用效果较好,对形态差异较小的微小生物则差强人意,此外许多生物的形态容易受环境及生理时期影响,会导致分类产生误差。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以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与日俱增,特别是PCR技术、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利用DNA 蕴藏的信息对系统发育学的快速发展,并应用至生物分类学研究。
条形码技术是现代零售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在零售业的商品管理与销售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
生物分类学家从中得到启示,DNA分子一级结构上的线性核苷酸序列可以建立类似的生物条形码,应用于快速鉴别生物。
基于此,加拿大Guelph大学教授Hebert等(2003a)首次提出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概念:利用足够变异且容易扩增的相对相对较短的标准DNA片段,在种内的特异性和种间的多样性中建立的一种新的生物身份识别系统从而实现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鉴定。
条形码工作原理

条形码工作原理
条形码是一种用于储存信息的图像形式的编码系统,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条纹和空白来表示不同的字符。
条形码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编码字符:条形码可以表示数字、字母和符号等字符。
首先,将需要编码的字符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数字序列。
2. 生成条纹:通过特定的算法,将上一步得到的二进制数字序列转换为一系列黑条和白条的序列。
其中,黑条表示数字1,
白条表示数字0。
3. 增加校验位:在条形码的末尾通常会添加一个校验位,用于验证编码的正确性。
校验位的计算方式和具体规则会根据不同的条形码标准而有所不同。
4. 扫描读取:在使用条形码时,将条形码放置在条形码扫描仪的感应区域内。
扫描仪会通过光学传感器读取条形码上的黑条和白条序列。
5. 解码识别:读取的条形码序列会通过解码器进行解析和识别。
解码器会根据编码规则来解读条形码上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可读的字符或数字。
6. 数据处理:解码器将识别的条形码信息传递给计算机或其他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
可以通过条形码来获取商品信息、跟踪物流、管理库存等。
总的来说,条形码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字符编码转换为一系列的黑条和白条,然后通过扫描仪进行读取和解码,最终将其转换为可识别的信息。
这种编码方式简单、可靠且高效,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条码识别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条码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掌握条码识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熟悉条码识别软件的使用方法。
4. 提高对条码识别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条码识别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扫描条码符号,将条码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高效采集和传输。
条码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商品流通、工业生产、图书管理、仓储标证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条码符号的编码规则:条码符号由黑白相间的条形和空隙组成,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编制而成。
常见的编码规则有EAN-13、UPC、Code 39、Code 128等。
2. 条码识别系统:条码识别系统主要由条码扫描器、条码识别软件和计算机组成。
条码扫描器负责采集条码图像,条码识别软件负责对条码图像进行处理和识别,计算机负责存储和管理条码信息。
3. 条码识别算法:条码识别算法是条码识别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步骤。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条码扫描器、计算机、条码识别软件。
2. 实验材料:各种条码标签、商品、图书等。
四、实验步骤1. 熟悉条码识别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2. 将条码标签粘贴在商品或图书上。
3. 使用条码扫描器对条码标签进行扫描,采集条码图像。
4. 将采集到的条码图像导入条码识别软件。
5. 对条码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二值化、滤波等。
6. 提取条码特征,如条码的起始符、终止符、数据符等。
7. 使用模式识别算法对条码特征进行匹配,识别条码信息。
8. 将识别结果与商品或图书的标签信息进行比对,验证识别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识别了多种条码标签,包括EAN-13、UPC、Code 39、Code 128等。
识别准确率达到100%。
2. 分析:(1)条码识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次实验使用的条码识别系统由条码扫描器、条码识别软件和计算机组成,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条形码的制作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

模块七条形码的制作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维条码的制作方法2、学会条码打印机的操作技术3、学习条形码技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二、实验说明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物流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条码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借助自动识别技术、POS系统、EDI等现代技术手段,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并即时做出反应。
当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的ECR、QR、自动连续补货(ACEP)等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只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
通常对于每一种物品,它的编码是惟一的,对于普通的一维条码来说,还要通过数据库建立条码与商品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条码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上时,由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
因引,普通的一维条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信息,它的意义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
条码的码制是指条码条和空的排列规则,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叉25码、128码、93码,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
不同的码制有它们各自的应用领域:★EAN码:是国际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一种长度的固定、无含意的条码,所表达的信息全部为数字,主要应用于商品标识;★39码和128码:为目前国内企业内部的自定义码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条码的长度和信息,它编码的信息可以是数字,也可以包含字母,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线领域、图书管理等,如表示产品序列号、图书编号等;★93码:是一种类似于39码的条码,它的密度较高,能够替代39码;★25码:主要应用于包装、运输以及国际航空系统的机票顺序编号等;★Codabar码:应用于血库、图书库、包裹等的跟踪管理。
条形码制作小程序怎么使用?使用步骤和应用领域

条形码制作小程序怎么使用?使用步骤和应用领域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条形码已经成为了商业交易和物流管理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条形码制作小程序的消失为个人和企业供应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方式来生成和使用条形码。
本文将具体介绍条形码制作小程序的使用步骤以及其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广泛应用。
条形码制作小程序的使用步骤1、下载和安装:首先,用户需要在手机应用商店中搜寻并下载适用于自己手机操作系统的条形码制作小程序。
安装完成后,用户可以在手机主屏幕或应用列表中找到该小程序的图标。
2、打开小程序:点击条形码制作小程序的图标,进入小程序界面。
通常,小程序会供应一个简洁的主页,上面包含了常用的功能按钮和操作指引。
3、选择条形码类型:在小程序主页中,用户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条形码选项,如EAN-13、Code 128、QR码等。
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条形码类型。
4、输入数据:在选择条形码类型后,用户需要输入相关的数据。
例如,假如选择EAN-13条形码类型,用户需要输入商品的国家代码、厂商代码和商品代码等信息。
5、生成条形码:输入完数据后,点击生成按钮,小程序会依据用户输入的数据生成相应的条形码。
生成的条形码可以在小程序界面上显示出来,并且可以进行保存或共享。
6、扫描条形码:除了生成条形码,条形码制作小程序还可以供应扫描条形码的功能。
用户可以点击小程序界面上的扫描按钮,使用手机摄像头对准条形码进行扫描。
小程序会自动解析扫描到的条形码,并显示相关的信息。
7、其他功能:除了生成和扫描条形码,条形码制作小程序还可以供应其他功能,如条形码的编辑、导出、打印等。
用户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功能进行操作。
条形码制作小程序的应用领域1、商业零售:在商业零售领域,条形码制作小程序可以关心商家快速生成商品条形码,并进行库存管理和销售跟踪。
商家可以通过扫描条形码来记录商品的进货和销售状况,实现精确的库存管理和销售统计。
2、物流管理:在物流管理领域,条形码制作小程序可以用于生成和扫描物流标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物联网信息读取问题的启示
目录
一、条形码的的概念、结构及系统设计 。 二、如何用VB设计条形码程序 。 三、条形码的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四、条形码技术对物联网中信息读取技术 的启发。
一、条形码的的概念、结构及程序设计
条形码的概念: 条形码(bar code)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 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条形码分为一维条形码和二维条形码。 条形码的识读: 光源发光—照射到条形码符号上—光反射—光电转换器接受并进行光电转换产 生模拟电信号—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整形,形成分波信号—译码器译码—数字 信号。 条形码应用系统设计构成元素: <1>、条形码编码方式。 <2>、条形码打印机。 <3>、条形码识别器(Barcode或Reader )。 <4>、编码器及译码器。 一维条形码 条形码系统设计主要活动: <1>、系统总体设计。 <2>、系统详细设计。 <3>、编写系统说明书。
3、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阶段通常要完成如下内容。 <1>、项目实现的技术路线。包括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还是面向过程的 方法,采用的开发语言、系统的总体技术框架及其层次结构、网格结 构、技术难点等。 <2>、系统功能结构分解。在了解总体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定义、功 能分解,逐层细化,将总功共能分解成多个容易实现的小模块,便于 程序设计和实现。 <3>、定义模块之间、子功能之间的借口,便于调用和总体功能的整合。 <4>、数据库设计。描述数据模型,说明资料的来龙去脉。 4、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也称为模块设计、物理设计或低层设计。软件详细设计的任 务是为概要设计中定义的每个模块确定所采用的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 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给出清晰的描述,表达工具有程序流程图、 PDL图和PDL语言等,能够有利于程序原本在编写时便于直接翻译成 程序设计语言的源程序。 主要包括系统输入输出设计、数据库设计、安全设计、代码模型设计 以及相关文档的撰写等
条形码在小型超市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系统开发原理: 应用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法,基本思想是将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 的理论及方法引入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开发中,按照用户至上原则,采用 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设计流程: 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用户的系统开发要求,初步调查,明确问 题。 目的在于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作用是确定系统开发的依据;系统开发筹集资金的依据;与合作单位 签订合同的依据;系统验收的依据等。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以详细调查为基础,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分析现 行系统的信息需求、功能需求和辅助决策等,提出对新系统的设计要求、 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运行要求等。
可以看出,如今的条形码技术已经应用的如火纯清了,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前面的条形码在小型超市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我们希望在我们的科研中也能形成这样一个一体化的软件平台,而这个例子 就给了我们一个模板,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设计一套这样的软件平台的步骤与 方法。然后结合条形码在信息读取上的优势,将其发展到物联网的信息读取 技术上,优化系统,达到我们预期的设想。
二维条形码
二、应用Visual Basic进行条形码编程
由于VB作为编程语言简单易学,容易开发出简单使用的小程序, 因此VB语言来设计条形码比较实用。针对是市面上主要流通的 Code39条形码,用VB语言编写出一个条形码生成软件。 第一步,计算不同种类条形码中的各种数据,如:校验字符,二进制 序列等。 第二步,构造整个条形码的二进制序列。 第三步,代码设计,其中代码设计包括以下几步: 1、对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处理和判断。 2、获取整个条形码的模块组成。 3、在图像控件中绘制条形码。 Code39条形码 4、加入按钮添加代码。 5、为各个模块编写程序。
小型超市管理系统实例之 数据处理系统
四、条形码技术对物联网中信息读取技术的启发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 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 (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 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 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在物联网整个系统中,信息的读取是基础,也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题。物联网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采集大量物的信息,而想要准确识别物体,就 必须要准确的读取物体的信息。所以,一个高效率的信息读取技术可以带动整 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而条形码在信息读取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第一,采集信息量大,利用传统 的一维条形码一次可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维条形码更可以携带数千个字 符的信息。第二,可靠性高:键盘输入数据出错率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学字 符识别技术出错率为万分之一,而采用条形码技术的出错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第三,灵活使用,条形码标识既可以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单独使用,,也可以和 有关设备组成一个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以和其他控制设备连接起来实现 自动化管理。另外,条形码标签易于制作,对设备和材料没有特殊要求,识别 设备操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训,且设备也相对便宜。这些优点正是物联网发 展所需要的。
三、条形码的应用
市面上应用的条形码种类很多主要有七种: EAN-13商品条形码 code39条形码 图书系列条形码 UCC/EAN-128条形码 UPC-A条形码 UPC-E条形码 PDF417条形码 其中EAN-13商品条形码是在流通领域中用于标识商品的全球通用 的条形码。用途广泛。Code39条形码主要用于工业、图书及票证的 自动化管理。还有其他各个种类的条形码都有各自的应用领域。
5、实现(包括单元测试) 实现阶段的任务是以详细设计的内容为基础,选择一种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完 成程序代码的设计,实现系统的功能。 6、组装测试(集成测试) 根据设计的软件结构,把经单元测试检验的模块按某种选定的策略装配起来,在 装配的过程中对程序进行必要的测试。 7、确认测试 又称有效性测试,它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有效性,即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 他特征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 8、使用和维护 维护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