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知觉功能检查
认知知觉功能检查

认知知觉功能检查认知知觉功能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旨在评估个体的认知和感知功能。
本文将介绍认知知觉功能检查的定义、目的、常见的测试项目及其意义。
认知知觉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项目对个体的认知和感知能力进行评估。
这些测试项目可以帮助医生和心理学家了解个体在注意力、记忆、理解、判断、计算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检查认知和感知功能,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个体是否存在认知障碍或感知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或治疗方案。
认知知觉功能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个体在认知和感知方面的表现,识别潜在的问题或障碍,并帮助个体改善其认知和感知功能。
检查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认知知觉功能检查还可以用于研究领域,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认知和感知的相关机制。
常见的认知知觉功能检查项目包括注意力、记忆、理解、判断和计算等。
具体的测试项目有:数字注意力检查、数字记忆检查、逆序回忆测试、挖掘数字检查、图案比对检查等。
这些测试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通常需要医生或心理学家的专业指导和评定。
在认知知觉功能检查中,注意力测试可以评估个体的专注和分心能力。
记忆测试可以评估个体的短期和长期记忆能力。
理解和判断测试可以评估个体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计算测试可以评估个体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通过这些测试项目的综合评估,可以获得个体认知和感知功能的整体表现。
通过认知知觉功能检查,医生或心理学家可以获取个体认知和感知功能的详细信息,从而帮助制定个体的康复计划或治疗方案。
对于患有认知障碍、感知问题或其他神经心理疾病的个体,这些测试可以指导医生开展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措施,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认知知觉功能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可以评估个体的认知和感知功能。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项目,可以了解个体在注意力、记忆、理解、判断、计算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指导医生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认知知觉功能检查在康复和研究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科学对认知和感知的深入理解。
认知功能评定

一、认知功能评定
(四)视觉失认症检查 1. 面孔失认
不能通过熟悉的面孔辨认,但可通过音色、面部疤痕等人物特性辨认 检测方法 (1)前期:初步问卷调查,新旧面孔再认测试,名人面孔再认测试 (2)后期:面孔辨别测试,面孔倒置测试、侧向面孔辨别测试,整体形状加工能力测试
一、认知功能评定
(四)视觉失认症检查 2. 物体失认
一、认知功能评定
(二)记忆功能评定 3. 记忆功能检测量表
(4)其他: 1)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Complex Figure Test,CFT) 2)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Rivermead behavioral memory test,RBMT) 3)Hopkins词语学习测验 4)WHO-UCLA词语学习测验
一、认知功能评定
(一)总体认知功能评定
7. 全科医生认知评价量表(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Assessment of Cognition,GPCOG)
(1)包括2部分,分别为患者评估部分和知情者评估部分 (2)该量表可评定AD认知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治疗变化,常用于轻中度AD的疗效评估
一、认知功能评定
(五)失用症检查
1. 观念性失用
患者不能根据指令执行包含复杂顺序的协调运动。 检查方法:检查时让受试者完成寄信操作,包括折叠信纸放入信封、写地址、贴邮票等一系列操作。 观念性失用患者表现为动作步骤和挑选工具错误。
2. 观念运动性失用
患者无法按照指令执行动作,但是能自发地完成该动作。 检查方法:检查时让受试者挥手、弹硬币、使用梳子等,观念运动性失用患者表现为动作重复、笨拙。
一、认知功能评定
(一)总体认知功能评定 3. Mattis痴呆评估量表( Mattis dementia rating scale,DRS )
认知功能评定

1.认知 狭义认知:认知 广义认知:个体对感觉输入信息的获取、编码、操作、提取和使用的过程,是输入和输 出之间发生的心理过程。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当各种原因引起脑部组织损伤时,导致患者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 断等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活动能力,称为认知功能障碍。
失用症评定:
2.触觉失认评定 3.听觉失认评定
失用症评定:
1.意念性失用评定: 完成“刷牙”、“吃香蕉”等动作。
失用症评定:
2.意念运动性失用评定: 通常检查颊面(吹火柴)、上肢(敬礼)、全身(拳击姿势)、躯干(鞠躬)等动作。
失用症评定:
3.肢体运动性失用评定: ① 手指或足尖敲击试验; ② 手指模仿试验; ③ 手指轮替试验; ④ 手指屈曲试验; ⑤ 手指屈伸速度测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视空间关系障碍评定
1.图片背景分辨困难评定; 2.空间定位障碍评定; 3.空间关系障碍评定; 4.地形定向障碍评定; 5.形态恒常性识别障碍评定; 6.距离知觉障碍评定;
失用症评定:视觉失认
1.物体失认的评定 视物辨认; 触物辨认; 描述实物特征; 模仿画图;
失用症评定:视觉失认
2.面容失认 3.色彩失认
分类: 物体失认:失认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患
者视力和视野正常,却不能识别常用物品,但通过其 他视觉以外的感觉系统理解实体的特征。
面容失认: 同时性失认: 颜色失认:
失认证
触觉失认:不能通过触觉来识别物品。 听觉失认:患者听觉正常,不能识别所能听到的声音。
失用证
1.意念性失用:患者不能自动或根据指令完成有目的动作,尤其是多步骤的动作。 2.意念运动性失用:有意识的运动不能,但无意识运动却能进行。 3.肢体运动性失用:在排除肢体运动功能的情况下,患者肢体精细动作笨拙。 4.口腔-面部失用:患者不能按照指令完成面部唇、舌、咽、喉及下颌等部位复杂动作。 5.结构性失用:组合或构成活动障碍。
5认知功能评定

右侧大脑半球的损伤易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额叶 与随意运动和高级精神活动有关,损伤后产生的精神症状主要为痴呆和人格的 改变
大脑半球与认知的关系
顶叶 接受对侧身体的深、浅感觉信息,分辨触觉和实体觉,也是运用中枢和视觉语 言中枢所在处
颞叶 与记忆、联想、比较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优势半球损伤易导致失语
认知属于心理过程范畴,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及思 维等,由于大脑在认知的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认知功能障碍又称高级脑功能障碍,包括注意障 碍、记忆障碍、 知觉障碍和执行能力的障碍
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空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 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起主要作用
左侧大脑半球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
视觉失认包括视物体失认、面容失认、同时性失认及颜色失认等
指在视力和视野正常的情况下,不能通过视觉识别 常用物品,但可通过其他感觉如触、听觉来识别
是失认症中最常见的症状
表现
视物辨认
物体失认
触物辨认 描述实物特征
模仿画图
评估方法
视觉失认
失认证
不能识别以往熟悉的面孔,即便是自己最亲近的 人,但可以通过说话、脚步声、发型、服装等识别
疾病失认
空间关系:指物体的空间特性,是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 方位在大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 方位知觉,而深度知觉又包括绝对距离知觉和相对距离知觉
定义
图片测试法 功能检测法
评定方法
图形背景分辨障碍
图片测试法 功能检测法
评定方法
空间定位障碍:方位觉
患者不能区别衣服的前与后,里与外
单侧忽略
Albert线段划消测验
画图测验
认知知觉功能检查内容

认知知觉功能检查内容
认知知觉功能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检查项目,它可以用来评估一个成年人的智力水平以及针对某些脑病的潜在风险。
近年来,认知知觉功能检查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对它进行评估。
首先,认知知觉功能的评估包含三个主要维度:记忆、思维和情绪反应。
每个维度上的检查内容不同,其中很多检查内容可以分为三类:日常生活活动、认知活动和情绪反应。
其次,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认知知觉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某人的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参与能力,个人责任感,学习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第三,在认知活动方面,认知知觉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某人的认知技能,视觉思维技能,空间思维技能,细节思维技能,语言技能,分析技能,等等。
最后,在情绪反应方面,认知知觉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某人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反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个人反馈能力,行为控制能力,等等。
从这一点来看,情绪反应的评估是认知知觉功能检查的一个重要部分。
总的来说,认知知觉功能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评估项目,它可以通过评估某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技能,情绪反应能力等来评估他的智力以及潜在的脑病风险。
不同的检查项目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它们可以综合考虑以判断一个成年人的正常智力水平,或者发现一些异常症状。
认知知觉功能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诊断工具,也是一种早期干预手段,通过定期测试并检测发现可能有脑病风险的人,从而及早发现并及早治疗脑病。
此外,进行认知知觉功能检查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不断进行功能检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自身的健康状况,从而及早提醒自身的健康。
因此,认知知觉功能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居民应该积极接受这项检查,有助于确保和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和脑部健康。
LOTCA认知功能的成套测验

LOTCA认知功能的成套测验认知功能是人体大脑高级机能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现代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认知功能是人们感知外周世界,适应客观环境的重要条件。
当某些伤病因素,如颅脑外伤,脑卒中等,损伤脑组织后常可造成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适应困难,使其发生生活和社会适应性的障碍,难以独立生活和工作。
在临床上对认知功能的评定和对认知障碍的治疗,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需时也较长。
80年代以来以色列专家研究了一种新的脑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并随之作了大量工作,加以完善。
方法较严谨,可充分反映脑的认知功能,且操作较简单,费时较少,面世后很快在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获得应用推广,临床反映良好,较受欢迎,现将有关情况介绍于后。
1 认知的概述1.1 认知的定义认知是一种人们了解外界事务的活动。
即知识的获得、组织和应用过程,它也是一个体现机能和行为的智力过程。
认知是人们适应周围环境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人的认知一般包括:认识、组织、同化和处理外环境信息的能力。
另外,也有人指出认知就是人类适应于周围环境的才智。
具体来说,认知是一种思想过程,它包含有注意、知觉、思维及记忆等[1]。
总之,认知是人们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而获得和应用信息的个体能力。
1.2 认知的内容1.2.1 知觉知觉是发现信息的能力,它是认识能力的第一步,是一种脑的高级机能。
知觉与人类个体有关,它依赖感知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
知觉包括所有的感觉机能如:视觉、空间感觉、听觉、触觉等。
知觉功能中最重要的是视觉识别事物的特征以及各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1.2.2 视运动组织这种能力又称构筑能力,是感知者的知觉能力和运动反映相结合的表达。
它包括画图、摹仿、构造或装配物件等。
如果此种功能障碍,患者将难以完成ADL(日常生活活动)及任何复杂的日常活动。
1.2.3 思维运作思维运作是概念形成和学习的过程,而且包括对外界指令所表达信息的归纳和相互关系的分析能力,按照特殊情况判定信息含义、信息关联、信息结果,并据此来解决问题。
认知功能的评定

临摹花瓣
临摹房子
a——原图; b——左侧忽略
(4)双侧同时刺激检查:首先给患者进行单侧感觉检
查,如视觉、听觉、触觉刺激,然后对双侧同时刺激,观察患者的 反应。 严重的单侧忽略患者,即使只刺激一侧,对来自其忽略侧的刺激也 毫无反应 轻型患者可表现为反应迟钝,或只有刺激双侧时,才忽略一侧。
(5)功能检查:将实物放在患者视野中线内,
返回
1.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该项检查总分30分,评定时间为5~10分钟。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划分认知障碍的标准 一般文盲≤17分,小学文化≤20分,中学文化≤24分,在标准 分数线下考虑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需进一步检查 表中1~5题测试时间定向力,6~10题检测地点定向力,11~14 题测试复述能力,15~16题测试辨认能力,17~21题测试计算能 力,22~24题测试记忆能力,25~28题测试理解能力,29题测试 表达能力,30题测试结构模仿能力,如答错可进行单项检测。
(二)大脑半球与认知的关系 • 左、右大脑半球具有各自的功能特点: 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空间、 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功 能等方面起主要作用, 左侧大脑半球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综 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 • 正常人的脑功能需要左右两个半球共同合 作来完成,并对认知产生影响。
大脑半球与 认知的关系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边缘叶
next
• 与随意运动和高级精神活动有关
• 损伤后产生的精神症状主要为痴呆和人格 的改变
•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自知 力、判断力和定向力下降,反应迟钝等。
返回
• 接受对侧身体的深、浅感觉信息,分辨触觉和实体觉, 也是运用中枢和视觉语言中枢所在处。 运用中枢主要存在于优势半球,与人体复杂动作和劳 动技巧有关 视觉语言中枢主要是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 • 顶叶损伤后导致: 1. 皮层感觉障碍,如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和 皮肤定位觉的丧失; 2. 体像障碍(右侧顶叶损伤),如自体认识不能(患 者否认对侧肢体的存在) 3. 病觉缺失(患者否认偏瘫肢体的存在);失用症和 失认症等。
认知功能评定技术(精品图文)

大脑半球与认知的关系
小脑在维持姿态、行走以及协调运动过程中 起重要作用。小脑不直接控制运动,而是通 过整合有关身体与运动指令的信息并调整运 动,使运动变得流畅而协调。
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
学习、记忆障碍 学习、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动态过程,对学习、记忆基本机 制的了解得益于对一种低等无脊椎动物海兔(aplysia)的简单的神经系统 的研究。记忆是处理、贮存和回忆信息的能力,与学习和知觉相关。记忆 过程包括感觉输入→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贮存信息的回忆等 过程。短时记忆涉及特定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平衡,而长时记忆除 特定蛋白质的磷酸化改变外,还涉及新蛋白质的合成。大脑皮质不同部位 受损伤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记忆障碍,如颞叶海马区受损主要引起空间记忆 障碍,蓝斑、杏仁核区受损主要引起情感记忆障碍等。
大脑半球与认知的关系
下丘脑 在许多身体功 能调控方面具有重要作 用(如体温调节),也 调节着关系到物种生存 的行为(如打斗和逃避 等)。下丘脑在调节情 绪和应激反应中也起重 要的作用。
大脑半球与认知的关系
脑干(brain stem)由中脑(mesencephalon)、 脑桥(pons)和延髓(medulla oblongata)组 成。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区之 一。嗅觉和视觉以外的各种感觉信息均由脑干传 至中枢,脑的运动指令也均通过脑干传至各相应 的区域(例如,脑干控制呼吸、睡眠和觉醒)。 医生依据脑干的功能来决定脑是否死亡。脑干的 网状结构又被称为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具有调节 意识(睡眠、觉醒和唤醒甚至一定程度的注意) 以及血压、呼吸调节及吞咽等重要功能。
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又称时间感(time sense),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对过去、现在、将来、快慢等 时间变化进行反映。如今天是几月几日,这些都是人 的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 起来的。儿童年龄越小,对时间估计的准确性越差。 另外,职业类型和情绪状态也可能影响对时间的估计。 如跳伞运动员要在跳出飞机之后的20s准时开伞,误差 1s都会造成失误;人在心情愉快时感觉时间过得快些, 在心情不愉快时感觉时间过得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