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石化发生爆炸起火事故七工人被烧伤
中国石化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作业过程中发生闪爆,引发大火,将叉车司机烧伤,
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过程分析 1、可燃性物料的确定 在顺丁橡胶装置所有的物料中只有丁二烯和溶剂油 两种是挥发性的可燃性物料。 丁二烯常压下为气态,沸点为-4℃,排出后立即挥 发,不易大量积聚。 溶剂油(主要成分是环己烷和己烷)初馏点65℃, 98%馏出点为67℃,常温下不易挥发,容易大量积 存在污水系统中。 此次事故是在向污水系统排放了大量热水后发生 的,热水的温度(67℃~86℃)的高于溶剂油的
软管的金属 连接件
装卸管阀门采用聚 四氟生料带密封, 未进行导静电跨接
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
真空吸污车主要是用于城镇环卫部门,并不是专门
设计用来转运石化厂区内含油污水的,在设计时没有
考虑石化行业易燃、易爆的作业环境,其操作过程也
不符合石化行业的要求,操作规程中没有静电接地的
要求,在真空抽吸和压力排放作业时,罐内液面上方
沸点,与溶剂油接触会导致溶剂油迅速气化,形成
爆炸性混合气体,引起闪爆,因此判断引起闪爆和
火灾的物料为溶剂油。 2、溶剂油来源分析 1)正常操作下,装置的各个油水分离设备定期向 污水系统排水时,由于水中夹带溶剂油,在较长的 时间里大量溶剂油逐渐积存在污水系统中。
2)后处理系统罐区的V511分水罐主要承担整个车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在某些情况下,应该对全过程进
行气体浓度监测,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2)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 在2起事故中,最初2名工人下井作业中毒,连续4 名工人盲目下井救人,导致事故扩大,最终5人死亡。
事故的教训非常惨痛,据统计,硫化氢中毒事故, 救援人员伤亡的比例高于直接作业人员,农民工死亡
中国石化火灾事故原因

中国石化火灾事故原因中国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中央企业之一,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和石化企业之一。
它的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化工、油品零售和石油勘探等。
然而,中国石化也不时发生火灾事故,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不小的危害。
本文将对中国石化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人为因素1.1 管理不善中国石化作为一个大型的石油和石化企业,拥有众多生产设施和员工。
在日常生产中,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安全隐患。
例如,设备维护不及时、安全标准不严格执行等问题,可能会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
1.2 人员操作不当在石油和石化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设备操作和化学反应。
如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
例如,未能正确使用火焰和高温设备、未正确管理化学品等都可能导致火灾。
1.3 安全意识不强作为一家石油和石化企业,中国石化员工需要面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和安全风险。
如果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可能会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
例如,未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对火灾预警信号的反应不及时等都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1.4 加工站点的规划不佳油气勘探、生产和加工等环节是石油大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油气的勘探不甚严谨和油品炸药生产、使用及加工这方面的排放功能不敏锐的测量,都会引导着一来很多的宏大火灾事故。
二、技术因素2.1 设备老化中国石化拥有大量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老化和磨损。
如果设备老化严重,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2.2 设备故障石油和石化生产设备通常运转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
如果设备故障,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
例如,高温设备的泄漏、压力传感器的故障等都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2.3 保护措施不足在石油和石化生产中,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如果这些保护措施不足,可能会增加火灾风险。
例如,未能安装火灾报警器、未能设置泄漏检测系统等都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2.4 未能及时更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和石化生产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近期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情况的通报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近期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11.15•【文号】安委[2006]5号•【施行日期】2006.1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近期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情况的通报(安委[200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中央企业: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国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均有一定幅度下降。
但进入四季度以来,一些地方事故出现反弹,山西、黑龙江、河北、吉林、甘肃、重庆、浙江等地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客运车辆翻车、服装加工销售企业火灾等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一)煤矿事故方面。
一是接连发生三起特大恶性事故。
10月31日,甘肃省靖远煤业公司魏家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9人死亡、6人重伤;11月5日,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7人死亡;11月12日,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南山煤矿井下发生炸药燃烧事故,造成34人死亡。
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思想麻痹松懈,措施不落实,现场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
二是已关闭或被责令停产整顿矿井非法违法生产导致事故发生。
10月15日,黑龙江省鹤岗市兴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0月16日,河北省邯郸市隆鑫煤矿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3人死亡;1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福山煤矿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5人死亡;11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冀家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0人死亡。
广东安全生产事故2015

广东安全生产事故2015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安全生产事故也屡屡发生。
本文将就广东省2015年发生的几起较为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
2015年,广东省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众多,其中最致命的一起事故发生在3月13日,位于广东江门市新会区的一处医药工厂。
该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放火爆炸事故,导致2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这次事故的原因是工厂管理混乱,安全意识薄弱,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要求进行操作,不仅引发了火灾,还导致了爆炸,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这次事故引起了广东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负责人被追究责任,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
另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在4月1日,位于广州市芳村区的一家服装厂。
由于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通风换气,导致有害气体积聚,引发了一次爆炸。
事故发生后,厂房倒塌,导致26人遇难,70多人受伤。
这次事故的原因是厂方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制度,并没有及时监测和处理有害气体。
该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安全生产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
另外,广东省在2015年还发生了多起矿山事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其中最为严重的一起矿山事故发生在6月15日,位于潮州市潮安区的一座煤矿。
由于该煤矿安全设施落后,管理不到位,导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7人死亡,40人受伤。
这次事故的原因是煤矿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监管不力,违反了国家规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广东省政府对这起事故进行了深刻反思,加强了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整改措施。
综上所述,广东省2015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广东省政府必须加强对各个行业的安全监管,加大对企业的执法力度,严惩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企业和个人。
广东安全生产事故快报

广东安全生产事故快报广东安全生产事故快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近期,广东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向大家汇报有关情况并呼吁大家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特编写这份广东安全生产事故快报,以供大家参考。
1. 日期:2021年1月1日地点:广州市某化工厂事故经过:由于操作人员在搬运化工原料时疏忽大意,导致两种不相容的物料混合在一起,随后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引发了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了5人死亡,10人重伤,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 日期:2021年2月10日地点:深圳市某建筑工地事故经过: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场地秩序混乱,起重机操作人员误操作,致使物块失控,砸中了正在施工的工人。
事故造成了3名工人当场死亡,5人受伤。
3. 日期:2021年3月15日地点:珠海市某化工园区事故经过:由于化工厂管理不善,未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一台高温反应釜发生了泄漏,导致爆炸。
爆炸事故造成了2人死亡,8人受伤,并引发了大面积火灾,危及周边居民的安全。
4. 日期:2021年4月20日地点:广州市某煤矿事故经过: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未按规定组织安全巡查,发现了矿井内存在的隐患。
因电力设备故障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了10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抢救后3人获救,7人不幸遇难。
5. 日期:2021年5月30日地点:汕头市某工厂事故经过:工厂未按要求进行化学品储存管理,导致酸碱物料存放在一起,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引发了爆炸。
事故造成了4人死亡,6人受伤,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以上仅是近期发生在广东省的几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这些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相关企业和单位未能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对事故隐患的预防和排查工作存在疏漏。
我们呼吁广大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从上到下的责任担当,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石化企业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石化企业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背景该石化企业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化工企业,主要生产石化产品,并且拥有自己的石化厂。
该企业位于华北地区一个工业园区,距离城市约30公里,占地面积较大,拥有数千名员工。
该企业的石化厂主要用于生产石油制品,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和高温炼制设备。
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品,并且存在高温高压设备,该企业的火灾风险较高。
二、事故过程2018年7月10日,该石化企业发生了一起严重火灾事故。
据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事故发生的当天上午11点左右,一名操作工在工作中意外发生了意外操作错误,导致一台高温炼制设备发生泄漏,并迅速引发了火灾。
由于该高温炼制设备所处的位置较为隐蔽,且位置较为狭窄,其周围的通风条件不佳,导致火灾蔓延速度非常快。
当事故发生时,现场的工作人员迅速进行了应急处置,立即启动了应急报警系统,并且对火灾进行了初期扑救。
但是由于火灾发生位置较为隐蔽,加之炼制设备内部存在大量的易燃化学品,火势迅速蔓延,扑救难度较大。
同时,事故发生地点周围存在大量存储的易燃化学品,火灾蔓延迅速。
在火势蔓延的过程中,现场的应急处置人员受到了较大的干扰,且现场的通风条件较差,烟雾较浓,导致了很多的应急处置人员难以接近火灾现场,火灾扑救难度大增。
在火灾发生后的短时间内,消防部门迅速接到了报警,立即出动了多辆消防车和上百名消防官兵前往救援。
但是由于火势蔓延迅速且火灾现场周围存在较多的易燃化学品,消防官兵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最终,经过几个小时的扑救,火灾得到了控制,但现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事故原因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和事故原因调查报告显示,该石化企业火灾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错误:事故发生当日,一名操作工在工作中使用高温炼制设备时发生了操作错误,导致了设备的泄漏,并且忽略了设备周围的通风条件不佳,导致火灾的迅速蔓延。
2.安全管理不到位:该企业在化工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品,但是对于这些化学品的存储、使用和管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企业未能充分做好化学品的存储分区管理和防火阻燃工作。
典型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技术

• 液化天然气(LNG)的特性 • (英文名称为“LiquefiedNaturalGas”,简称 “LNG”)即液态的天然气,由天然气经过除液、 除酸、干燥、分馏和超低温冷凝处理而形成,在 超低温(-162°C)的液态和常压下的气态体积 比为1/625。其临界温度为-82.42℃,储存在温 度为-161℃、压力为0.1MPa左右的低温贮罐内, 其密度为标准状态下甲烷612.5~625倍,液态时 密度为447kg/m3。
• 液化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 是由埋藏地下的有机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 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平均分子量为17.3,各 组份的体积百分比(V%)为:甲烷93.609;乙烷 4.1154,丙烷1.1973,其它(丁烷、戊烷、氮、二 氧化碳等)1.0783。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沸 点为-161.9℃,密度为0.772kg/m3。化学性质比 较稳定,具有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等特 点。
• 危险性概述
• 侵入途径:吸入 •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 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 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 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 • 禁配物 强氧化剂\卤素
液化天然气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 危险化学品目前常见并用途较广的 约有数千种,其性质各不相同,每一 种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 但是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主要 的即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因此 在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 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 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按《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分 为8类,共21项。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志二十 七种(主标志十六种,副标志十一种)。联合国分类9类 第1类 爆炸品; 爆炸物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性物质 第6类 有毒品; 有毒物质和传染性物质 第7类 放射性物质; 第8类 腐蚀品。 腐蚀性物质 第9类 其它危险物质(没有被其它类别涵 盖,运输过程存在危险的物质
广州黄浦区爆炸事故

广州黄浦区“3·13”爆炸事故2008年3月13日,广州市黄埔区发生了一起因2辆加长货柜车在转卸一批“圆形塑料击发帽”烟花爆竹类火药(玩具枪用,化学成分为氯酸钾)过程中,搬运时不慎碰撞发生剧烈爆炸,并引发附近包括一栋居民楼在内的数个建筑物火灾,造成7人死亡、2人重伤、34人轻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事故发生后,消防官兵正在奋力扑救火灾梁文祥/摄事故经过3月12日19时许,货主东莞海龙贸易公司将一批共31t的“圆形塑料击发帽” 的烟花爆竹类火药从湖南浏阳运至广州黄埔,并试图将烟花爆竹类火药伪装成普通货物,然后准备通过中海船运公司将其运送出口。
事故发生当天,3月13日15:30左右,位于黄埔区荔联广深高速公路宏康东筑小区东侧的通道上,人们看见一辆车牌为赣J49571加长货柜车向一辆车牌为湘M03397加长货柜车(货主为东莞海龙贸易公司)转卸货物。
据附近广州市某机关服务公司当事人王某回忆:这地方有点像“三不管”地带:有仓库、有2家没名没牌的汽车修理厂,还有一个垃圾处理站,平时也没什么人来。
爆炸前,他们就发现有一红一绿2辆大货车将2车车尾相对,有四五名男子在那里装卸货物。
王某等意识到这2辆大货车不是自己公司的,但却停在自己公司的通道内作业,于是便上前干涉说:“喂,这里不许装卸货物,你们快停下来,马上把车开走。
”当时车上有1名搬运工回过头来抱歉地对他们说:“不好意思,很快,我们搬完这几箱香菇马上就走。
”由于当时也差不多将近下班时间了,机关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也要赶回办公室处理一些事情。
既然他们都说“搬完这几箱香菇马上就走”,王某也就没有再多问,更没上去看看他们到底搬什么东西。
谁知道他们走后不到2分钟,刚走到一个拐角处,便听到炸雷似的“轰!!!”的一声巨响,大爆炸发生了。
强烈的冲击波令附近百米之内的建筑物一阵晃动。
旁边一家名为“东明食府”的2层餐厅门窗玻璃霎时间全部震碎、一片狼藉,但幸运的是该餐厅已经结业报废,屋内并无人居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石化发生爆炸起火事故七工人被烧伤昨天下午1时许,在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广州石化厂区内,一
座汽油罐呼吸阀着火冒出浓烟,目击者听到巨大爆炸声。
事故导致
厂内七名外来施工人员被烧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
广州石化新闻
发言人称,经初步调查,是油罐在进油过程中发生油气泄漏,闪燃
引发事故,并表示广州石化目前生产正常,这起事件不影响成品油
供应。
现场:传出爆炸声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广州石化厂区门外时,厂区已经恢复平静,看不出着火位置,门卫禁止记者进入。
在附近工作的陆先生说,下
午一点多,厂区内传出震天一声响,宿舍的窗户玻璃都有明显震感,接着只见厂区内一处油罐冒出冲天浓烟。
他用手机拍摄了起火后的
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远处的油罐顶部有明显火苗,浓密黑烟
卷上几十米高空。
“当时整个天空都是黑的。
”在厂区内做活的外来工李先生也
听到了爆炸声,他还看见几十米高的油罐起火后,浓烟遮天蔽日,
直到一个小时后才逐渐散去。
火灾发生后,不断有消防车和救护车赶往失火位置。
大批工人被疏散到车间外,不少等着上班的工人被堵在了西门外,厂区大门只许出不许进,聚集了数百人。
李先生看到,从油罐下抬出了至少三名伤者,衣服几乎被烧光,头发和皮肤被烧焦,“烧得可以看到肉,样子很吓人。
”
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黄埔院区,急诊部称收到5名伤者,其中4人伤势严重,已被转送到医院本部。
唯一留院治疗的是45岁的葛先生,他的双手和右颊被严重烧伤。
谈起当时情形,他只记得当时骑车去上班,经过油罐时被不知哪来的大火烧身,接着就记不得了。
无人员死亡
又讯记者昨晚从广州市安监局获悉,5月10日下午1时15分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石化路的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贮运部203号油罐(容积为5000立方米)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人受伤,没有人员死亡。
据初步调查是油罐在进油过程中,发生油气泄漏,闪燃引发火灾事故。
市公安消防局昨天下午通报,中午1时15分广州石化厂发生大火后,共有20辆消防车前往扑救,中午1时25分大火被扑灭。
疑问1:有爆炸声无爆炸?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名工人和目击者表示,现场曾传出巨大的爆炸声,接着才起火冒烟。
对此,余峻才在通报会上坚决表示,出事的油罐没有发生爆炸,“那么大的油罐,如果发生爆炸了,怎么可能十分钟就扑灭?”他解释说,起火的是罐顶的呼吸阀,功能是用于调节罐内外的压力平衡,这次是油罐在进油过程中发生油气泄漏,闪燃引发事故。
至于火源来自何处,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疑问2:前一天瓦斯泄漏?
有厂区工人向记者透露,火灾在前一天其实就已经出现苗头。
前一天,工人发掘车间作业区出现过瓦斯泄漏,因此有多辆消防车在厂区待命,以防意外。
所以这次火灾发生,消防力量可以第一时间发挥作用,十几分钟就扑灭了明火。
前一天的瓦斯泄漏与昨天的起火有无关系?面对记者提问,余峻才称,前一天在厂区内确实可以闻到瓦斯气味,但这与昨天的起火没有关系。
厂区内特备有一支消防车队,时刻待命,并非临时特设。
去年广石化也曾出事
去年3月18日,广州石化炼油四部的常减压装置减压三线重蜡油泵P-2117发生泄漏,喷出的蜡油高达350摄氏度,遇空气自燃着火。
员工听到现场响起三声爆炸,在5公里外都能清晰看到一柱冲天黑烟。
事故未对周边环境构成威胁,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广州石化:进油时油气泄漏闪燃
昨天下午,广州石化召集记者说明事故情况,新闻发言人余峻才通报称:13:15,广州石化贮运部203汽油罐的罐顶呼吸阀着火,当时203汽油罐正在进行正常的收油作业,没有工人在罐顶施工操作。
接报后,广州石化启动应急预案,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
灭火。
“整个过程也就烧了10分钟。
”余峻才介绍,消防员在
13:18赶到现场,13:25扑灭大火。
他表示,因扑救及时,火灾对油
罐没有造成影响,广州石化目前生产正常,不影响成品油供应。
通报称事件造成三名外来施工人员受伤,对此数字,多名记者
表示了疑问。
晚上8时,记者致电余峻才得知,最终确认有7名外来施工人员受伤,主要是烧伤,其中一名伤势严重。
经初步调查发现,是油罐在进油过程中发生油气泄漏,闪燃引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