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取向选择及问题精修订

合集下载

第9章 价值取向

第9章 价值取向

第九章
价值取向
(5)自我导向(Self-Direction):独立的思想和行为——
选择、创造、探索; (6)世界主义(Universalism):理解、欣赏、容忍和保 护所有人和未来的福利; (7)仁慈(Benevolence):保护和提高那些个人交往较 多的人们的福利; (8)传统(Tradition):尊敬、接受传统文化和宗教要求 的习惯和思想; (9)遵从(Conformity):抑制引起他人不安或伤害他人 及违背社会期望与规范的行为、倾向和冲动; (10)安全(Security):社会交往和个人的稳定、安全、 和谐。
第九章
价值取向
四、价值取向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化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定向的价值取向研究
杨中芳( 杨中芳(1994)认为,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文化中的成员在 )认为, 社会化过程中被教导的一套价值,大体上, 社会化过程中被教导的一套价值,大体上,这一套价值是 共存于文化成员之中的。 共存于文化成员之中的。 施瓦茨( 施瓦茨(1994)也认为在一个社会成员有意无意的价值社 ) 会化( 会化(value socialization)中会表露出某种共同性,而 )中会表露出某种共同性, 这种“共同性”就是所谓的文化价值观。 这种“共同性”就是所谓的文化价值观。
第九章
价值取向
价值观调查表(M. Rokeach,1973) 价值观调查表 由36项价值观信念构成的,分别测量这两类 价值观(两类各18项)。
第九章
价值取向
二、价值观理论
莫里斯的生活方式理论
“价值”一词包含实际价值(operative value)、 想象价值(conceived value)、客体价值 (object value object value)三种涵义。 价值观是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目标的憧憬,价值 观不同,生活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18思修第四章核心价值观

18思修第四章核心价值观

你愿意花三十多块钱撸串儿;我愿意在CBD工作,你愿意在离家
近的地方工作;我愿意在城里买房,你愿意在郊区买房;我喜欢
出去旅游,你喜欢宅在家里。
如果确实如此,我们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吗?
一个民族若没有能力先行评价价值,
就不能生存;一个民族要自我保存,
就不能依傍邻族的价值。
——尼采
第一节 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观
和谐
自由
公正
法治 爱国 诚信
民主
平等
法治至少存在两个主要概念:狭义的法治认为法治本身并
不包含“公正”,但为人提供一个寻求公正的法律框架和程 序,依据法律治理事情;广义的法治扩展了狭义的概念,内 涵包括保障人权及各种自由等基于法治的个人实质权利。
和谐
自由
公正
法治 爱国 诚信
民主
平等
(英)阿尔伯特·戴西在其著作《英宪精义》指出法治包
和谐
自由
公正
法治 爱国 诚信
民主
平等
自由
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
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人权宣言》第4条: 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 托马斯· 杰斐逊认为个人的自由受制于他人的同等的自由。 自由与责任相关,有相关之自由即应负相关之责任。 自由的边界是人权,自由止于人权。 与自由相对的,是奴役。
和谐
自由
公正
法治 爱国 诚信
民主
平等
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
言论自由 信仰自由 免于匮乏之自由 免于恐惧之自由
和谐
自由
公正
法治 爱国 诚信
民主
平等
(英)以赛亚·伯林用“两种自由”的概念来划分自由,

价值取向资料

价值取向资料

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互动关系
个人价值取向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个人价值取向通过社会化过程影响社会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
• 个人价值取向在社会互动中传播和影响他人
社会价值取向对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
• 社会价值取向通过教育、传媒等方式影响个人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
• 社会价值取向在个人互动中影响和塑造个人价值取向
成自己的价值取向
• 认知发展受到个体年龄、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02
社会化机制
• 通过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互动,个体逐渐接受
社会价值观,形成个人价值取向
•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取向受到家庭、教育、文化
等因素的影响
03
个体差异机制
• 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价值取向
的形成和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02
价值取向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 影响人际关系、群体关系等社会关系的形成和维护
• 影响社会团结和和谐
03
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影响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选择
• 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02
个人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
个人价值取向形成的心理机制
01
认知发展机制
•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个体对事物的认知逐渐深入,形
• 价值取向受到社会、职业等因素的影响
• 价值取向受到健康、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 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等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 社会价值观对个体价值取向的影响
个体因素
• 年龄、性别、性格、经历等个体特征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个体认知、情感、道德等心理因素对价值取向的影响

什么是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修订版

什么是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修订版

什么是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三观”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也叫宇宙观。

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世界观(德文:Weltanschauung)意思是「着眼世界之上」。

这是德国知识论中所使用的语言,指的是一个「广泛世界的观念」。

它指涉的是一种人类知觉的基础架构,透过它,个体可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与它互动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例如,共产主义世界观就不仅仅包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和知识,而且包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地行动。

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世界观: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

资产阶级世界观所信奉的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无产阶级世界观所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这两种世界观总是在不断斗争,总是相互对立的。

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

可以讲,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人的价值取向选择及问题

人的价值取向选择及问题

人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

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

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

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着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

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人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价值取向:由单一的价值观向多元的价值观转化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现代人不再轻易地、不假思索的迷信和接受某种价值观,而是呈现出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道德水平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超前与务实并存、人生目标的多样化与统一性交织在一起。

他们有的信奉“人生价值”于个人奋斗,有的信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的信奉“金钱至上”,有的则信奉“合理的利己主义”。

值得肯定的是面对着一个经济信息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当代人敢于冲破墨守成规的观念,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敢于设计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但也应看到,如果不能理性地正确对待复杂的人生,无中心、无秩序的“多元型”人生价值,可能会导致无所适从,从而陷入困惑、迷茫和自我价值失落的境地。

2、价值选择: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过去,人们对目标理想的追求一般表现为理想主义。

而现在由于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较大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在价值观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

人的价值取向、选择及问题

人的价值取向、选择及问题

人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

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

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

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

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人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价值取向:由单一的价值观向多元的价值观转化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现代人不再轻易地、不假思索的迷信和接受某种价值观,而是呈现出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道德水平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超前与务实并存、人生目标的多样化与统一性交织在一起。

他们有的信奉“人生价值”于个人奋斗,有的信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的信奉“金钱至上”,有的则信奉“合理的利己主义”。

值得肯定的是面对着一个经济信息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当代人敢于冲破墨守成规的观念,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敢于设计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但也应看到,如果不能理性地正确对待复杂的人生,无中心、无秩序的“多元型”人生价值,可能会导致无所适从,从而陷入困惑、迷茫和自我价值失落的境地。

2、价值选择: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过去,人们对目标理想的追求一般表现为理想主义。

而现在由于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较大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在价值观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

人的价值取向、选择及问题

人的价值取向、选择及问题

人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

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

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

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

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人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价值取向:由单一的价值观向多元的价值观转化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现代人不再轻易地、不假思索的迷信和接受某种价值观,而是呈现出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道德水平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超前与务实并存、人生目标的多样化与统一性交织在一起。

他们有的信奉“人生价值”于个人奋斗,有的信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的信奉“金钱至上”,有的则信奉“合理的利己主义”。

值得肯定的是面对着一个经济信息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当代人敢于冲破墨守成规的观念,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敢于设计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但也应看到,如果不能理性地正确对待复杂的人生,无中心、无秩序的“多元型”人生价值,可能会导致无所适从,从而陷入困惑、迷茫和自我价值失落的境地。

2、价值选择: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过去,人们对目标理想的追求一般表现为理想主义。

而现在由于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较大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在价值观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

人生的价值观与选择

人生的价值观与选择

人生的价值观与选择人生的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做出各种选择,并且这些选择往往是基于个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于人生意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体观点和判断。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因此在面对选择时,会有不同的取舍和决策。

1.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观人生的意义是指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价值和目的。

每个人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有些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物质财富和享乐,他们追求金钱和权力,认为这是他们追求幸福的途径。

然而,也有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成长,他们注重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履行,认为这是他们追求人生快乐和满足的重要途径。

2.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个人的价值观是在个人成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一个人在家庭中接受到感恩、努力和正直等价值观的教育,他很可能会在自己的人生中追求和弘扬这些价值观。

而在社会环境中,个人也会受到各种观念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和变化。

3. 人生选择的困境与冲突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的困境和冲突。

例如,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我们需要做出选择,追求事业的成功还是更注重家庭的幸福;在追求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我们需要权衡和取舍,选择适合自己和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方式。

这些选择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4. 合理的选择方法与思考方式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作出决策。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了解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选择中保持一致性。

其次,我们要根据选择的影响和后果,进行理性思考和评估,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路径。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自我反思和调整,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

5. 人生的价值观与幸福感价值观的选择和正确的决策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价值取向选择及问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人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

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

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

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

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人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价值取向:由单一的价值观向多元的价值观转化
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现代人不再轻易地、不假思索的迷信和接受某种价值观,而是呈现出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道德水平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超前与务实并存、人生目标的多样化与统一性交织在一起。

他们有的信奉“人生价值”于个人奋斗,有的信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的信奉“金钱至上”,有的则信奉“合理的利己主义”。

值得肯定的是面对着一个经济信息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当代人敢于冲破墨守成规的观念,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敢于设计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目
标,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但也应看到,如果不能理性地正确对待复杂的人生,无中心、无秩序的“多元型”人生价值,可能会导致无所适从,从而陷入困惑、迷茫和自我价值失落的境地。

2、价值选择: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
过去,人们对目标理想的追求一般表现为理想主义。

而现在由于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较大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在价值观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

他们立足于现实,讲求实惠,由务虚向务实转变,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其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

评价职业的主要参数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力、职业的稳定度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条件。

以往的理想主义人生价值观正在退出主导地位,被注重个人的、现实的存在和追逐金钱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所取代
3、价值主体:由重集体向重自我转变
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的影响,有部分人群集体观念减退以个人为中心,价值观念呈现出自我倾向,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社会不能满足其人生设计时,满腹牢骚,万人糊涂,唯我独清,做事垂头丧气,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放弃人生追求。

显然,这与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自我型”的人生价值观。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成功的基础。

有什么样的决定,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命运,而主宰我们做出不同决定的关键因素就是个人的价值观。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价值是我们确实应该坚持的──那么怎么会知道该建立什么样的成功基础又怎能知道该做出何种有效的决定我们必须记住,一切的决定都根植于清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生决策的依据。

当你知道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生价值所在,那么下决定就易如反掌;不管在工作中或生活上,我们始终都得清楚知道人生中最重要的价值是哪些,不管周遭发生任何状况,毅然地遵从这些价值而活。

这种生活态度我们必须始终一致,而不能计较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好处。

你怎么样地坚信,就怎么样地去行动。

价值观是人生的指南针。

要想过着快乐且成功的人生,惟一的方法就是按照正确的价值观生活,否则就必然会吃许多苦头。

经常在我们周遭会发现有些人不按正当的价值观过日子,例如抽烟、酗酒、好吃、动不动便想指使人等,这些坏习惯都是因为欠缺正确的价值观所养成的,结果人生不是过得浑浑噩噩,便是最后毁了自己。

那我们该如何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我们作为祖国的新生代应当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1、正确对待金钱、地位、权利
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正确理解财富的涵义,财富并不只是权力、金钱、地位,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

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是信心,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努力,我有信心,奇迹就一定会发生。

2、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每个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

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

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大家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为集体、为祖国的奋斗事业。

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

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

作为在正确价值观熏陶下的人民,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英雄和榜样的标杆下,通过自觉学习修炼价值观,弘扬主流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管局的工作碰撞出新的火花,使之成为我们内心的坚强信念和行动指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