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的尺寸及相关知识
楼梯构造及其尺寸计算

梯段宽=1/2(梯间宽-梯井宽)
一人行走宽度0.55m+(0~0.25)
习题:楼梯尺寸计算
(1)确定每层踢面数 N,N=H/h H:层高;h:踏步高 (2)确定梯段水平投 影长度L L=(0.5N-1)b b :踏步宽 (3)确定梯井宽度C (4)确定梯段宽度a, a=(A-C)/2 A:开间净宽 (5)检验楼梯间进深 尺度B B=D1+D2+L
楼
2.休息平台:调节体力和改变行
梯
进方向。
的
组
3.楼面平台:与楼面齐平的平台。
成
4、梯井:着火时消防水管可以从楼梯 井中拉上去
5、栏杆扶手:提供安全保障
3、楼梯的尺寸
1、踏步尺度 踏步尺寸与人行步距有关,通常用下列经验公式表 示:
2h + b = 600 ~ 620 mm 或 h + b ≈ 450 mm 式中:h——踏步高度(mm);
③螺栓结合式:可用预埋螺丝母套接,或用板 底螺帽栓紧贯穿基板的立杆。上述方法也适 用于侧向斜撑式铁栏杆。
栏杆与踏步的连接方式有锚接、焊接和栓接三种
4、楼梯的细部构造
踏步面层及防滑处理
(1)踏步面层 踏步面层要求耐磨、美观、不滑、便于清扫 。 材料一般与门厅或走道的面层一致。
(2)防滑处理 通常是在踏步边缘做两道高出踏步面层3mm, 宽10~20mm的防滑条,防滑条长度一般按踏 步长度每边减150mm,材料可采用水泥铁屑、 金钢砂、马赛克、金属条等
于公共建筑大厅比较庄严肃穆。
剪刀楼梯:使用于人流量较大的空间环境。 弧形楼梯: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优美的轻盈的造型。 螺旋楼梯:不能作为主要人流交通和疏散楼梯,常作为建筑
楼梯台阶设计尺寸

楼梯台阶设计尺寸楼梯作为连接不同楼层的重要构件,其设计尺寸直接关系到楼梯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合理的楼梯设计尺寸可以提高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下面详细介绍楼梯台阶设计尺寸的相关内容。
一、楼梯台阶的设计尺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楼梯台阶的高度:也称踏步高度,是指楼梯相邻两个踏步之间的垂直距离。
一般情况下,楼梯台阶的高度应该在17cm到18cm之间,这样能够保证上下楼梯时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而且,台阶高度要尽量一致,以免造成使用者的踩错。
2. 楼梯台阶的宽度:也称踏步宽度,是指楼梯台阶的水平距离,可以影响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楼梯台阶的宽度应该在25cm到30cm之间,大家在使用楼梯的时候可以更方便、更舒适。
3. 楼梯的坡度:楼梯的坡度直接影响到使用者上下楼梯的舒适度。
合适的楼梯坡度应该是30°到45°之间,这样可以保证使用者在上下楼梯时更为轻松。
二、楼梯设计尺寸的注意事项:1. 楼梯的设计尺寸需符合当地建筑规范和标准。
不同地方对楼梯设计尺寸的要求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在设计楼梯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楼梯满足相关要求。
2. 尽可能避免设计过高或过狭窄的楼梯台阶尺寸,这样可以提高楼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过高或过窄的楼梯台阶会增加上下楼梯的难度,增加跌倒的风险。
3. 在设计楼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身体状况和舒适度。
对于老年人、儿童或者残疾人来说,楼梯的设计尺寸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以便他们更容易、更安全地上下楼梯。
三、楼梯台阶设计尺寸的实际应用:1. 在住宅建筑中,楼梯设计尺寸的合理性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楼梯设计可以让居民更加舒适地上下楼梯,避免出现疲劳或不适。
2. 在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场所,考虑到人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楼梯设计尺寸的合理性更为重要。
合理的楼梯设计可以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在景观建筑中,楼梯设计尺寸的合理性可以影响游客的体验感受。
【珍贵建筑设计知识】楼梯的各种尺寸要求及公式汇总

【珍贵建筑设计知识】楼梯的各种尺寸要求及公式汇总一、楼梯的组成:1.楼梯段楼层间的倾斜构件。
每个梯段的级数不宜少于3级,不应多于18级。
2.平台供休息和转换方向的水平构件。
有楼层平台和休息平台(中间平台)。
3.栏杆扶手梯段临空边的安全设施。
二、楼梯的尺度(一)踏步尺度楼梯常用坡度范围在25°~45°,其中以30°左右较为适宜。
如公共建筑中的楼梯及室外的台阶常采用26°34′的坡度,即踢面高与踏面深之比为1:2;居住建筑的户内楼梯可以达到45°。
踏步常用高度尺寸,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左右较适宜,不应高于175mm。
踏步的宽度(水平投影宽度)以300mm左右为宜,不应窄于260mm。
当踏步尺寸较小时,可以采取加做踏步檐或使踢面倾斜的方式加宽踏面。
踏口的挑出尺寸为20~25mm。
依据建筑物用途、行走舒适、面积经济等。
经验公式:g + r = 450mm2r+ g = 600~620mmg = 250~300mmr = 150~175mm楼梯平台宽度指踏步边到内墙面距离(不含扶手宽度)。
栏杆和扶手梯段栏杆扶手高度应从踏步前缘垂直量至扶手顶面室内高度≥900mm;水平段高度≥1050mm;室外高度≥1050mm;高层≥1100mm儿童扶手高度: 500~600mm。
楼梯的净空高度(1)梯段下净空高度≥2.2m。
(2)平台下净空高度≥2m。
(二)楼梯段的宽度楼梯段是楼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供人们上下通行的,因此楼梯的宽度必须满足上下人流及搬运物品的需要。
楼梯段宽度的确定要考虑同时通过人流的股数及是否需通过尺寸较大的家具或设备等特殊的需要。
楼梯段宽度:依据通行人数的多少、防火要求、搬运物品等确定。
每股人流按:550mm+(0~150mm)计算楼梯尺寸计算1.根据层高H和初选步高h定每层步数N。
常见室内楼梯踏步尺寸规范及尺寸测量方法

人体舒适度与楼梯踏步长度关系
总结词
楼梯踏步的长度也会影响人体舒适度,过短或过长的踏步长度都会给上下楼梯带来不便。
详细描述
楼梯踏步的长度应在250mm至350mm之间,这个长度范围可以保证行走的稳定性和舒适度。如果踏 步长度过短,会导致每级台阶的跨度增大,增加上下楼梯的难度;而踏步长度过长则可能使人在行走 时感到不稳,同样会影响舒适度。
VS
详细描述
楼梯踏步的长度是指两个连续台阶之间的 水平距离,它应该根据建筑规范和使用者 的需求来调整。一般来说,楼梯踏步的长 度应在300mm至350mm之间,这样可 以确保行走的安全和舒适。如果楼梯踏步 长度过长或过短,可能会影响行走的稳定 性和舒适度,甚至可能引发摔倒等安全问 题。
02
楼梯踏步尺寸测量方法
踏步宽度
踏步长度
通常为250-300毫米,最小宽度不得 小于240毫米。
根据楼梯长度和转角情况而定,一般 为600-900毫米。
踏步高度
通常为150-175毫米,最大高度不得 超过180毫米。
弧形楼梯踏步尺寸要求
踏步宽度
与直楼梯踏步宽度相同,最小不 得小于240毫米。
踏步高度
与直楼梯踏步高度相同,最大不得 超过180毫米。
详细描述
楼梯踏步的高度是指每个台阶的垂直高度,它应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舒适度来调整。 一般来说,楼梯踏步的高度应在150mm至180mm之间,这样可以确保行走的安全和 舒适。然而,对于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如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人,应适当降低楼梯踏步
的高度,以方便他们上下楼梯。
楼梯踏步长度规范
总结词
楼梯踏步的长度是指两个连续台阶之间 的水平距离,通常应控制在300mm至 350mm之间。
楼梯设计尺寸规范

楼梯设计尺寸规范一、楼梯的基本尺寸1. 踏步高度(Riser Height):指每个踏步的垂直高度。
国家建筑标准规定室内楼梯的踏步高度一般应在150mm~190mm之间,室外楼梯的踏步高度一般应在120mm~190mm之间。
踏步高度的选择应尽量保持一致,以确保使用者脚步的稳定性。
2. 踏步宽度(Tread Width):指每个踏步的水平宽度。
国家建筑标准规定室内楼梯的踏步宽度一般应在240mm~320mm之间,室外楼梯的踏步宽度一般应在250mm~400mm之间。
踏步宽度的选择应能够容纳使用者的脚步,并提供足够的行走空间。
3. 踏台(Landing):指楼梯连续两个踏步之间的平面区域。
踏台的长度和宽度应足够供使用者踏步时休息和转身。
国家建筑标准规定室内楼梯的踏台长度一般应不小于800mm,宽度应不小于600mm。
室外楼梯的踏台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设计。
4. 利用系数(Utilization Factor):指楼梯的设计人流量与实际人流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利用系数的选择应考虑楼梯的使用频率、楼层高度以及使用人群的年龄和体力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室内楼梯的利用系数应在0.3~0.5之间,室外楼梯的利用系数应在0.2~0.3之间。
二、楼梯的安全要求1.手扶梯和自动扶梯:手扶梯和自动扶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手扶梯和自动扶梯的踏步高度和踏步宽度应符合相应的国际或国内标准。
2. 扶手:楼梯应设置扶手,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
扶手的高度应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进行设计,一般应在850mm~900mm之间。
扶手的材质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防滑性能。
3.楼梯的亮度:楼梯的照明应明亮且均匀,以确保使用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踏步和踏台。
室内楼梯的照明亮度应在100~150Lx之间,室外楼梯的照明亮度应在50~75Lx之间。
4.防滑措施:楼梯的踏步和踏台表面应采用防滑材料,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防滑材料应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和耐候性,以确保长期使用的效果。
建筑物楼梯设计规范

建筑物楼梯设计规范在建筑设计中,楼梯是连接建筑物各个层面的重要构件,其设计及施工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从楼梯的尺寸、坡度、材料以及防护措施等方面介绍建筑物楼梯的设计规范。
一、楼梯尺寸规范1.1 楼梯宽度楼梯的宽度是指在楼梯台阶宽度的基础上,在两侧加上两条扶手栏杆之间的最小宽度。
按照规范,楼梯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和安全出入的需要,一般应不小于1.1米,特殊情况下不得小于0.9米。
1.2 楼梯台阶尺寸楼梯台阶的尺寸是指楼梯的踏步长度和踏步高度。
根据规范,楼梯的踏步长度应该保持一致,一般不大于0.35米,不小于0.25米;楼梯的踏步高度一般不应大于0.19米,也不小于0.15米。
此外,楼梯的踏步前沿应保持水平或者稍微倾斜向上,以提高踏步的舒适性。
1.3 楼梯转角尺寸当楼梯出现拐角时,规范要求在楼梯的拐角处设置平台或转角踏步,以提供转向的空间和方向指示。
转角踏步的尺寸应足够宽敞,根据规范,转角踏步的最小宽度一般应不小于1.2米,高度不应超过相邻楼梯踏步高度的两倍。
二、楼梯坡度规范2.1 楼梯坡度楼梯坡度是指楼梯的倾斜程度,也称为楼梯的斜率。
根据规范,室内楼梯的坡度一般不应大于45度,室外楼梯的坡度一般不应大于35度。
坡度的选择应根据楼梯的用途、人员流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使用的舒适性。
2.2 楼梯扶手楼梯扶手是为了保证人员在使用楼梯时的平衡和支撑。
根据规范,它的高度一般不得低于0.9米,宽度一般应不小于0.05米。
扶手与楼梯的连接处应平滑且牢固,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三、楼梯材料规范3.1 楼梯踏步材料楼梯踏步材料应满足防滑、耐磨、耐久等要求。
常见的楼梯踏步材料包括实木、石材、金属板以及陶瓷等。
在公共场所或有特殊需求的场所,建议使用具有防滑功能的材料,以提高楼梯的使用安全性。
3.2 楼梯扶手材料楼梯扶手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抓握性和防腐性能。
常见的楼梯扶手材料包括木材、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
关于楼梯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关于楼梯的设计与计算方法1 坡度与踏步尺寸(1) 坡度指的是楼梯段的坡度,即楼梯段的倾斜角度。
坡度有两种表示法,即角度法和比值法。
一般楼梯的坡度在23°~45°之间,常用30º左右,舒适角度26º-34’。
坡度超过45°时,应设爬梯;坡度小于23°时,应设坡道。
(2) 踏步尺寸:踏面宽和踢面高,踏面是人脚踩的部分,宽度一般为250~320mm。
踢面高与踏面宽有关,根据人上一级踏步相当于在平地上的平均步距的经验,踏步尺寸可按下面的经验公式来确定:2h+b=600--620式中h—踢面高度;b—踏面宽度;600~620mm—人的平均步距。
踢面高:一般为100~200mm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民用建筑楼梯踏步尺寸b、h的取值可按《民用建筑通则》表选定。
住宅规范的规定圆或弧形楼梯规定2 楼梯段宽度与平台宽度(1)梯段宽度楼梯段宽度:指楼梯段临空侧扶手中心线到另一侧墙面(或靠墙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梯段宽度根据设计人流的股数、防火要求及建筑物使用性质等因素确定。
每股人流按500~600mm宽度考虑,单人通行时为900mm,双人通行时为1000~1200mm,三人通行时为1500~1800mm,其余类推。
同时,需满足各类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梯段宽度的限定。
如住宅≥1100mm等。
注:每股人流宽度为0.55+(0~0.15)m.(2)平台宽度保证通行人行顺畅和搬运物品的方便。
住宅:中间平台宽度D1和楼层平台宽度D2,平台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梯段宽度,并≮1200mm。
平台宽度的确定根据楼梯间的尺寸、梯段宽度等,确定平台深度。
中间(楼层)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的宽度。
对于直接通向走廊的开敞式楼梯间,其楼层平台可借用建筑的走廊,因此楼层平台深度可不受此限制,但是为了避免走廊和楼梯上的人流相互干扰,并且为了便于使用,应留有一定的缓冲宽度,一般为500宽。
3 楼梯的净空高度包括楼梯段上的净空高度和平台上的净空高度。
教学楼的楼梯尺寸标准

教学楼的楼梯尺寸标准一、前言教学楼楼梯是学校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关乎师生的安全和舒适。
教学楼楼梯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楼梯的稳固、安全和舒适,本文从楼梯的台阶尺寸、扶手高度、及安全标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教学楼楼梯尺寸标准。
二、楼梯台阶尺寸标准1. 楼梯台阶的尺寸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一般的标准规范是楼梯的踏步宽度不小于280mm,踏步深度不小于120mm。
这样的设计尺寸能够满足师生上下楼梯时的行走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脚步空间过小导致摔倒。
2. 楼梯的台阶高度也是重要的尺寸标准。
一般情况下,楼梯的步高不应超过180mm,不低于120mm。
这样的高度能够保障上下楼梯的人员行走舒适度和安全性。
3. 楼梯的梯级数量不应小于三级。
且相邻梯级的踏步高度和踏步深度应基本一致,以免师生上下楼梯时造成步伐不稳,增加摔倒风险。
三、扶手的高度和安全标识1. 楼梯的扶手的高度应根据相关标准规范,通常是850mm-1000mm之间。
扶手的高度应适合不同身高的师生,以便帮助他们上下楼梯时保持平衡。
2. 楼梯扶手的设计和材料选择需符合防滑、耐磨、和易清洁的要求,以确保扶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3. 在楼梯的设计中,应设置清晰的安全标识,例如防滑条、警示标识等,提醒师生在上下楼梯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四、光线与通风设计1. 教学楼楼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和通风,确保楼梯区域的明亮和新鲜空气。
2. 应合理设置楼梯的位置,使得阳光能够照射到楼梯区域,提高师生在上下楼梯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 合理设计楼梯间的通风设施,确保楼梯间空气流通,并合理设置窗户或通风口,保持空气清新。
五、结语教学楼楼梯作为学校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其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楼梯的稳固、安全和舒适。
本文所述楼梯尺寸标准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的重要规范,同时也是确保师生在上下楼梯时能够更为舒适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类:建筑杂谈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空间的大小决定楼梯的形式,楼梯的款式很多,但都围绕三种基本形式进行变化:
直形梯——直线行进的楼梯,这是最为常见也最为简单的传统楼梯形式,颇有一意孤行的味道,几何线条给人挺括和“硬”的感觉。
直梯加上平台也可实现拐角;几何线条给人挺括和“硬”的感觉。
直形梯的优点是便于老人、儿童走动。
缺点是比螺旋梯需要的空间更大,只有在屋内空间较大时,才可选择直形梯。
直形梯的变换形式是折梯,以直形梯加上平台来实现拐角,从而节省了空间。
弧形梯——以曲线来实现上下楼的连接,美观,而且可以做得很宽,没有直梯拐角那种生硬的感觉,是行走起来最为舒服的一种;优点是美感足,韵味佳,很能活跃空间气氛。
由于是弧形,造型方面可以更大胆、更张扬、更前卫,让楼梯作为“精美雕塑”在室内跳跃而出。
缺点是如果设计不当,就会浪费空间。
而且这类楼梯不适合成批生产,因此价钱较昂贵。
螺旋梯——对空间的占用最小,盘旋而上的蜿蜒趋势也着实让不少人着迷。
螺旋梯是折梯的变形,这种楼梯优点是对空间的占用最小,且具有强烈的动态美,由于不靠墙,围栏不能借助墙体,需加上透空栏杆,这就更好地表现了楼梯的艺术之魅。
缺点在于有局促感,由于每一段跨度较多,因此安全性较差。
我们在选择房子的时候,空间的尺度、层高的尺寸就已经定形,而且很难改变。
为了上下楼的方便与舒适,楼梯需要一个合理坡度,楼梯的坡度过陡,不方便行走,会带给人一种“危险”的感觉。
如果轻松地拾级而上,就需要有一定的空间给楼梯一个延伸的余地。
在空间尺度与层高尺寸充裕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楼梯并不成问题,但如果这两个条件受到限制,就不得不谨慎考虑,以利于空间的节约。
对于狭小的空间来说,旋梯可能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所以,选择你家的楼梯,最后的决定可能真的不是你的主观要求。
空间的“内容”决定楼梯的形式。
楼梯最为忌讳的就是各个台阶的忽高忽低。
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有在楼梯上被绊或踩空的感觉,这两种滋味都会让人惊出一身的凉汗。
因为人在上、下楼的时候,那种节奏感已经在脑袋里存好了,成为一种很自然的事,这时候如果突然打断,而且是在一个陡面上,肯定会带来恐怖。
造成忽高忽低的原因说起来并不复杂。
如果是预制的楼梯,用空间高度除以楼梯长度就可以算出每个台阶的踏步高度。
但如果是后加工的楼梯,空间是固定的,而楼梯的配件尺寸也是预制的,两个固定的尺寸之间必定存在着矛盾。
只能以楼梯的尺寸去配合空间的尺寸。
这就难免出现不合适。
一般而言,这种调整会在楼梯的首、末两级进行,而中段保持不变。
所以有可能出现首、末两级的踏步高度与中段不符。
把这种调整安排在首、末两段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每个人在踏上楼梯第一步的时候总是最为
谨慎的,而当走起来以后,熟悉了踏步的节奏,心中的戒备才会逐渐放松。
而这放松的时刻,我们正走在楼梯的中段,所以楼梯中段的踏步高度必须保持不变。
如果有改变的话,那么也一定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一般而言在4cm之内,通常是2cm~3cm。
首、末步的变化范围也要控制在这其中。
楼梯的参数标准
楼梯天花板的高度(楼阶的前端至天花板的距离):一般应2米左右为宜,最低不可少于1.8米,否则将产生压迫感。
栏杆间的距离:两根栏杆的中心距离不要大于12.5厘米,不然小孩的头容易伸出去。
楼梯扶手的合理高度:到人体腰部的位置,一般在80-110厘米之间。
楼梯的高宽应按楼梯的坡度和人脚的大小设计尺寸.
1。
楼梯坡度范围在20~45度之间(不宜超过38度),也就是1:2.75~1:1之间.
2。
踏面的宽度应以人的脚可以全部落在踏步面上为宜,高度值也应合适,以保证楼梯有合适的坡度.
3。
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宜大于210mm,并不宜小于140mm,各级踏步高度均应相同。
4。
楼梯踏步的宽度,应采用220、240、260、280、300、320mm。
5。
当然,普通住宅可以按实际空间情况调整,比如说台阶宽度,不过最好要在800mm以上。
一般,楼阶的高度与宽度:楼梯的理想阶高应为15-21厘米,阶面宽度为21-27厘米,这是上下楼梯时最为轻松舒适的幅度。
楼梯的阶数:一般为15阶左右。
楼梯的三种计价方式1、按踏步计价这种计价方式较为普遍,即将楼梯的价格平均到每一个踏步中,每一踏步为一个计价单位,包含小柱、扶手、踏步板、踢板等,总价为踏步单价乘以踏步数。
2、按套计价即一套梯子13-14踏步以内为一个计价单位。
这种计价方式多针对钢木楼梯,即厂商按一定规格制作成品楼梯,并整套报价,若客户有特殊的要求再相应进行调整。
3、按单件计价即每一种楼梯部件都有自己的价格,根据实际需要各种部件的数量计价。
按单件计价多针对高档实木楼梯,按所有的部件报价,包括军柱、大柱、小柱、栏杆、扶手、踏板、膨胀螺丝等。
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参考尺寸设计方法步骤
1.楼梯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根据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确定每层楼梯踏步的高和宽、梯段长度和宽度、以及平台宽度等。
(注意:双跑楼梯每层踏步级数最好取偶数,使两跑踏步数相等。
)
(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及楼梯间的尺寸确定楼梯的形式及适宜的坡度。
初步确定踏步宽b和踏步高h(注意:b≮bmin,h≯hmax,bmin和hmax分别为各类建筑的最小踏步宽和最大踏步高。
) b、h的取值:
一般楼梯踏步设计参考尺寸
名称踏步高/mm 踏步宽/mm
最大值常用值最小值常用值
住宅 175 150~175 260 260~300
中小学校150 120~150 260 260~300
办公楼160 140~160 280 280~340
幼儿园150 120~140 260 260~280
疗养院150 300
剧场、会堂160 130~150 280 300~350
(2)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寸确定梯段宽度B和梯井宽度。
(3)确定踏步级数咒,调整踏步高矗和踏步宽b,用层高H除以踏步高h,得踏步级数n≈H/h,当以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 (h≈H/n),用公式b+h=450(mm),或b+2h=600~620(mm),确定踏步宽b。
(4)确定楼梯平台的宽度。
注意(梯段宽)。
(5)由踏步宽b及每梯段的级数,确定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L。
( 为级踏步的踏面数)。
2.根据上述尺寸画出楼梯底层、二层及顶层平面图的草图
3.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
确定楼梯为现浇或预制、梯段为板式或梁板式,以及平台板的支撑方式。
4.进行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要求
对于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应验算平台梁下净空高度是否满足2m的要求。
若不满足,可通过下列途
径加以调整:
(1)降低楼梯间底层平台梁下的室内地坪标高。
(2)将底层第一梯段增加级数。
(3)底层设一跑直通二层。
(4)将第一跑坡度适当增大,抬高底层平台标高。
(5)将(1)、(2)、(3)、(4)种方法结合使用。
5.根据平面图、剖切位置,及上述尺寸绘制剖面草图
根据计算的踏步级数和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先画出全部踏步的剖面轮廓线,然后按所选定的结构形式画
出梯段板厚(梁板式梯段还应画出梯梁高);画出平台梁及平台板;画出端墙及墙上的门、窗、过梁等。
6.根据剖面图调整好的尺寸,对平面图进行调整,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7.完成剖面图,加深并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