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知识竞赛题.

应急救护知识竞赛题.
应急救护知识竞赛题.

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试题

1.2013年世界急救日是()

A.12月1日

B.9月14日

C.5月8日

2.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B.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C.快速除颤

3.现场心肺复苏包括三个步骤,其中第一步骤是()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胸外心脏按压

C.打开气道

4.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5.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

A.4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6.成人正常心跳每分钟()次

A.50-90次

B.60-100次

C.110-120次

7.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用下列()方法打开气道

A.仰头举颏法

B.托颌法

C.迅速将口腔打开

8.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9.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两次,每次()

A.1秒钟

B.2秒钟

C.3秒钟

10.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

A.30:2

B.15:2

C.20:3

11.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的部位是()

A.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B.胸骨中下1/3交界处

C.胸骨下1/3

12.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A.60次/分钟

B.至少100次/分钟

C.80次/分钟

13.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是()

A.至少5厘米

B.2-3厘米

C.7-8厘米

14.现场救治成人气道异物梗塞,进行腹部冲击的部位是()

A.胸骨下部

B.脐上二横指

C.脐下二横指

15.现场救治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时,应将婴儿置于下列()体位

A.头低脚高位

B.头高脚低位

C.平卧位

16.成人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百分之()左右

A.8

B.15

C.12

17.成人失血量达到()毫升时即可出现休克表现

A.200-400

B.800-1000

C.1600-2000

18.对于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现场首选的止血方法是()

A.止血带止血

B.填塞止血

C.加压包扎止血

19.用绷带包扎上下粗细不等的肢体时应当选用()方法比较合适

A.环形包扎

B.螺旋反折包扎

C.八字包扎

20.钢筋、尖刀扎入机体深部时现场处理原则是()

A.立即拔出异物

B.固定异物、简单包扎、速送医院

C.拔出异物后止血再送医院

21.现场处理腹部外伤,肠管溢出伤病员的原则是()

A.立即将脱出的肠管送回腹腔

B.大块敷料覆盖伤口,加压包扎

C.敷料覆盖伤口后做圈,用碗扣住伤口,再用三角巾包扎

22.对于开放性气胸伤病员的现场处理,最重要的措施是()

A.将开放性伤口尽快变为闭合性伤口

B.简单包扎速送医院

C.拨打120等待救护车到达进行治疗

23.遇肢体离断伤时,现场处理好伤员后应将离断的肢体()

A.放入冰块中保鲜

B.用水冲洗干净后包好随伤员一起送医院

C.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入塑料袋后再放在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中保存(摄氏2-3度

的环境)

24.对于头部外伤有脑脊液、血液自鼻腔耳道流出时,现场处理原则是()

A.不堵塞,利于流出

B.用冷水冲洗干净后送医院

C.用冷水冲洗干净,用棉球塞

住再送医院

25.遇有触电的伤员现场救护时应首先()

A.将伤员搬出现场

B.断电

C.呼叫120

26.家中油锅起火的正确灭火方法是()

A.立即将油锅盖盖上,关闭煤气阀门

B.尽快向油锅内泼水

C.用干毛巾覆盖油锅

27.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用()

A.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安全通道弯腰或匍匐前进

B.立即躲人电梯

C.赶快自窗户

跳出

28.对于烧烫伤的伤病员现场处理方法()

A.立即脱掉衣服,包扎伤口

B.立即用干净的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

C.尽快送往医

29.遇雷击后最严重的伤害是()

A.心跳呼吸停止

B.失去记忆

C.全身抽搐

30.突发地震时如住在高层楼房内,应采取()避震

A.立即逃出楼房

B.立即跑到阳台上高声呼救

C.立即躲入较小开间,保护头部、

稳住身体

31.对于意识清醒的食物中毒的伤病员,现场救护原则是()

A.速送医院

B.立即催吐排毒同时呼叫120

C.观察2-3小时后再决定是否送医院

32.当发现室内有大量煤气泄漏时,救护员进入现场进行救护应注意()

A.严禁点火和开启照明设备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中毒

C.以上两项均应做

33.遇有高压电线落地时,应()

A.立即进人现场,救护被电击的伤病员

B.看管好现场,10米内严禁人畜进入并

立即报告有关部门C.立即拉闸断电

34.被犬、猫等动物咬伤后应()

A.不用处理

B.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就近到狂犬病免疫

预防门诊就医C.在伤口上涂抹酒精即可

35.肢体冻伤时应()

A.立即用雪搓

B.用高温烘烤以尽快复温

C.将伤肤放入摄氏38-40度的温水中加温至患肢颜色转红

36.遇有中暑的伤员应迅速()

A.将伤员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B.给轻者饮淡盐水或淡茶水,重者立即呼叫120

C.上述两项均是处理中暑伤员的方法

37.在拥挤的人群中,当你被推倒地时应()

A.大声呼叫,求助他人将你扶起

B.平躺等人群过后再爬起来

C.把身子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以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和器官

38.遇有酸碱烧伤时,现场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

B.不用冲洗直接送医院

C.寻找中和液体进行冲洗

39.在野外遇到下雨打雷时应()

A.赶快拨打手机求救

B.及时披上雨衣,双脚并拢,蹲下并双手抱膝降低身体重心

C.躲入大树下以防被雨淋湿

40.在野外遇到泥石流,逃生时应()

A.避开由高处滚落的山石,立即向河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B.立即停留在低注处或向河沟下游走

C.立即攀爬到树上躲避

41.皮肤晒伤后现场处理的方法是()

A.冰敷或湿敷降低局部皮肤温度

B.晒出水泡后,立即挑破涂药

C.局部做热敷

42.踝关节严重扭伤时,应()

A.尽快按摩局部以减少肿胀

B.立即用冷水或冰块进行冷敷

C.立即在局部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

43.一氧化碳重度中毒时,伤病员的口唇颜色应为()

A.樱桃红色

B.苍白色

C.青紫色

44.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应()

A.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

B.坐在座位上不动,等待地震结束

C.和周围同学手拉手,一起跑到室外

45.在行驶的公交车上遇到地震时,要()

A.立即跳车逃生

B.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椅等

C.趴在地上或座椅下面

46.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中,当无力呼救或外面的人听不到呼救时,可以()

A.用石块或铁具敲击木板或塑料物品

B.用双手握拳打击金属管子或墙壁

C.用石块或铁具敲击金属管子或墙壁

47.抢救幸存者时,要先使其()

A.全身都暴露出来,以便检查受伤情况

B.手脚暴露出来,以便协助抢救

C.头部暴露出来,并迅速清除口鼻内的灰土,防止窒息

48.对于在地震中埋压时间较长的幸存者,要先喂()

A.大量矿泉水,以补充体内水分的丢失

B.糖类和肉类,以尽快恢复体力

C.适量含盐饮料,不可马上给予大量食物

49.幸存者若长时间被困在黑暗的废墟中,抢救出来时,应()

A.让幸存者尽快见到阳光,有助于恢复正常视力

B.将幸存者的眼睛蒙住,避免

强烈光线刺激C.给幸存者用保护视力的眼药,可防止紫外线照射

50.对疑有骨折或脊柱受伤的人,抢救时()

A.要尽快将伤员拉出,并立即送往医院

B.不可强拉硬拖,要设法暴露全身,再整体搬运

C.要由抢救者搀扶或背负到担架上再搬运

51.对抢救出来的受伤者,应首先()

A.给予充足的饮食和衣物再送医院

B.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再送医院

C.得到亲友的陪伴和照料再进行抢救和治疗

52.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

A.跳楼不及时,或没有及时打开窗户和房门

全国安全应急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试题 (参考答案)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把( C )和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 A预防艾滋病B防范恐怖袭击C应急管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C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区域、骨干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列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A国家级B国家、省两级C国家、省、市三级3.( B )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A防灾减灾工作B安全生产应急管理C防汛抗旱4.国务院办公厅设置(B ),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A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C国家灾害预防中心 5.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国家应急领导机构为国务院安委会,(B )具体承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 A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B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B )的应急管理体制。 A预防为主B属地管理为主C政府主导 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C )的原则。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B )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自愿B有义务C没有义务 9.《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A )。 A应当给予补偿 B应当给予双倍赔偿 C无需给予补偿 10.《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A )。 A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 B其损失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由被救援单位或人员补偿 C其损失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由被救援单位或人员所在地民政部门补偿 1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预警分为四级预警,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竞赛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陕西省公众应急指南》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体市民群众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强化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提高我市综合应急管理水平。竞赛活动由汉中市应急委员会主办,汉中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承办,汉中供电局协办。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制度。 A、经济管理员 B、信息报告员 C、信息咨询员 D、社会监督员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社会动员 D、以人为本 6、当发现输电线路跌落在地面(或悬挂在半空中)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不予理会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我们知道怎么样做好应对措施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好的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案件时,应拨打()报警电话。 A、110 B、119 C、120 D、122 2、()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 A、健全体制,明确责任 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C、强化法治,依靠科技 D、协同应对,快速反应 3、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都设有(),平时应加留心。 A、应急标志 B、防毒面罩 C、灭火器 D、消防栓 4、与非典型性肺炎病人密切接触后,一般在()天内发病。 A、5天 B、10天 C、14天 D、21天 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具有()效力。 A、宪法 B、法律 C、法规 D、行政规章 6、鼠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烈**,俗称()。 A、1号病 B、2号病 C、3号病 D、4号病

7、艾滋病可以通过()途径传播。 A、共餐 B、蚊虫叮咬 C、母婴 D、共用电话 8、()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 B、专业指挥机构 C、专业救援队伍 D、基层 9、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造成。 A、地裂缝 B、灾后疫情 C、建筑物倒塌 D、飓风 10、若飞机在海洋上空失事,要立即()。 A、跳伞 B、穿上救生衣 C、戴上氧气面罩 D、解开安全带 11、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有关部门(单位)、事发地市州人民政府必须在接报后()小时内向省应急管理办公室(省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口头报告。 A、1 B、2 C、3 D、4 12、()是本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省委 B、省人大常委会 C、省政府 D、省应急办 13、电力部门事故应急抢修电话号码为()。 A、110 B、119 C、95888 D、95598 14、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 A、拨打报警电话 B、保护现场 C、保护自身安全 D、制止犯罪行为 15、()是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

中小学校园应急救护基本知识网上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要求和精神,宣传普及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校园应急救护保障能力,培养青少年学生自救、互助意识。 三、活动对象 本市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8年6月20日-9月10日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1.参赛方法:登陆上海学生活动网(网址:进入“在线报名”板块,点击“2018年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应急救护基本知识网上竞赛”活动页面注册个人真实信息。在下拉框中选择所在区、组别(小学低、小学高、初中、高中)、学校、年级、班级等,准确填写本人真实姓名(至少是两个汉字);自设登录密码(字母、数字或两者结合均可,密码长度至少6位),系统自动生成用户账号,注册成功后,持用户账号和密码登录,进入知识竞赛网站 2.竞赛内容和方式: (1)竞赛内容:校园现场初级急救基本知识 (2)竞赛方式:分模拟比赛和正式比赛。模拟比赛不限次数模拟练习;正式比赛,三次答题机会,取最高分为最终竞赛成绩;参赛者登录后,网站根据学生所在学段,随机抽取题库中30题进行问答(其中单选题15题、判断题15题),每题2分,共计60分,答题时间为30分钟以内。 3.奖项设置:设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先考虑分数,再考虑答题时间) 请所有参赛同学于10月1日起持账号密码登录,查询本人获奖情况。获奖证书可自行下载打印。 4.负责教师查询参赛情况方法 1.区级查询:登陆上海学生活动网进入活动页面点击“辖区查询”,用户名及密码由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提供。 2.校级查询:登陆上海学生活动网进入活动页面点击“学校查询”,用户名由区级组织部门提供,初始密码:666666(可在初次登陆后自行修改密码。 六、联系人、联系方式

急救知识竞赛题库完整

选择题: 1、我国第一个防震减灾示区在哪里? A A、省 B省 C省 D省 2 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分为几级? B A 两级 B 三级 C 四级 D五级 3、《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定的临震应急期一般为多长时间?A A 10日 A 8日 A 6日 A 4日 4、震级为5级的地震属于? C A弱震 B有感地震 C中强震 D强震 5、破坏性地震一般大于几级? A A5级 B6级 C7级 D8级 6、地震时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A A火灾 B疾病 C饥荒 D粉尘 7、 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C A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B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三。 B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B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三 8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定的临震应急期一般为多长时间?A A 10日 A 8日 A 6日 A 4日 9、震级为5级的地震属于? C A弱震 B有感地震 C中强震 D强震 10、破坏性地震一般大于几级? A A5级 B6级 C7级 D8级 11、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不包括D A时间 B地点 C震级 D天气 12、地震时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A A火灾 B疾病 C饥荒 D粉尘 13户外避雷时,下列的方法错误的是? A A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 B拿去身上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C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 D双脚并拢坐在干燥的绝缘物上面

14、急救中心(站)实行怎样的服务制度?____(A) A、24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制度; B、16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制度; C、8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制度 15、急救机构门前以及距离急救机构多少米以的路段,除使用急救设备以外,不得停车。____(B) 50米; B、30米; C、20米 (地级市急救中心成立必须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16、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几类?____(B) A、四类; B、三类; C、二类 17、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最长有多久?____(C) A、10天; B、14天; C、21天 18、禽流感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在多少温度下2分钟到10分钟就可以将其灭活。___(C) A、40—50℃; B、50—60℃; C、60—70℃ 19、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哪四早?___(A)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早监测、早隔离、早治疗; 早预防、早监测、早隔离、早治疗。 20、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不配合的怎么办?____(C) A、做思想工作; B、批评教育; C、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21、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还应向什么机构报告?___(C) A、向上级领导报告; B、向当地政府报告; C、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2、对重大中毒事件应按什么原则进行处置?___(A) A、应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B、应按照现场救护、途中监护、病人转运相结合的原则; C、应按照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救治相结合的原则。 23、城市每____万人应该配备1辆救护车。(C) A、 3; B、 4; C、5 ; D 、6 24、急救中心人员总编制,根据应配车辆数配备人员,即:______。(B) A、1辆救护车配4人; B、1辆车配5人; C、1辆救护车配5人; D、1辆救护车配3人 25、急救中心原则上_____万人左右设置1个分站。(B)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修改版

泉州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 应急常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企业制定并发布得《火灾应急预案》,属于下列预案中得(B).?A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D部门应急预案? 2、冻僵病人复温最好得方法就是(C)。? A大量饮热茶 B肌肉注射兴奋剂?C置于38℃~42℃温水浸泡 3、如煤气中毒者能饮水,可给予(C)或其她热饮料。 A温水?B盐开水?C热糖茶水或者就是浓茶D冷水 4、被开水烫伤后,若程度较轻但身边没有烫伤膏,可以代替烫伤膏得就是(B)。 A护手霜?B牙膏?C红花药酒?D肥皂水? 5、伤员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没有骨折与关节损伤时,可采用(C)止血。? A止血带止血法? B加压包扎止血法 C屈肢加垫止血法? D压迫止血法? 6、对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得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A).A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B超过伤口下关节?

C超过伤口上关节 D不得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7、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C)。 A观察B包扎? C止血D询问 8、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得伤员时,应采用得方式(D).? A俯卧B仰卧?C侧卧?D侧俯卧 9、抢救伤员时,应(A)。 A先救命,后治伤 B先治伤,后救命 C先帮轻伤员? D后救重伤员 10、按GB 50140-2005规定,物体带电燃烧得火灾就是(A )火灾。? A 、E类B、C类? C、A类D、B类? 11、室内火灾进入充分发展阶段得主要标志就是( B )。 A闪燃?B轰然?C爆燃D自燃? 12、下列灭火器配置错误得就是( B)。? A、二氧化碳灭火器与泡沫灭火器配置在同一场所? B、ABC干粉灭火器与BC干粉灭火器配置在同一场所? C、清水灭火器与ABC干粉灭火器配置在同一场所? 13、手提式灭火器挂在墙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 C )米。A1? B1、2?C1、5?? 14、在下列电流路径中,最危险得就是(A )。

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未满___的儿童,不能像大人一样到马路上骑自行车。因为马路上车很多,容易出危险。 A.10岁 B.11岁√ C.12岁 2.骑自行车时,千万不要与___抢道;不要双手撒把骑车。 √A.机动车 B.自行车 C.行人 3.火车运行途中,不要把___的任何部分伸到车窗外,也不要乱走动,以免碰伤,烫伤。√A.身体 B.物品 C.食品 4.地铁到站或启动时要留意听清___,以免造成提前下车或过站。 A.别人说话 B.收音机√C.广播 5.船在水上航行,受___条件影响较大。 A.身体 B.健康√C.气候 6.电器起火时,要先___。 A打家里电话报警√B切断电源 C用灭火器灭火 7.放烟花爆竹应该在哪里放? A人多的地方√B堆放着易燃物处 C 草地上 8.衣服着火时,需___。 A 扑在地上打滚√ B 用手拍身上的火 9. 当油起火时,应用___。 √A 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 1211灭火器 10. 点蚊香要在___的地方点。 A 窗口 B桌子上√C 空地上 11.足球比赛时___ . A.穿带铁钉的足球鞋√B.穿普通的足球鞋 12.上体育课时,要穿___ . √A. 运动服 B. 礼服 13.上体育课时,___ . A. 可带别针、小刀等金属硬物√ B.不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 14.初学游泳的人___ . √A. 应准备一些防护用品 B. 可直接下水游泳 15.在单杠、双杠练习时,周围应摆放___ .

√A. 海绵垫 B. 纸张 16.要饮用___水。 √A、优质 B、自来 C、白开 D、泉 17.冷饮有___作用。 A、生病√ B、消暑 C、润喉 D、凉爽 18.食物中毒是___。 √A、非常危险 B、一般危险 C、没什么大不了 D、很可怕 19.平时要注意___的意识。 √A、自我保护 B、中毒 C、眼睛 D、身体 20.放置时间___的食品,不能吃。 A、不久√ B、过久 C、短 21.郊游乘搭交通工具时,应该 A、一拥而上 B、不着急,慢慢来 C、随便上哪个都行√ D、按计划讲次序动作快 22.火灾发生时应马上___。 √A 沿防火通道朝楼下跑 B 乘电梯逃走 C跳下窗23.郊游一般安排在什么季节较好?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 24.在参观生产场所时,应该 A、东摸西看 B、跟同学追打玩耍 C、不感兴趣一走了之√ D、按指示参观和操作 25.参观游览时,应该 A.随心所欲自由行动 B、好看就自己慢慢看 √C、按计划服从指挥 D、独来独往 26.千万不要到去玩耍。 A、沙滩√ B、建筑工地 C、乐园 27.在外面不能吃给的东西。 √A、陌生人 B、家人 28.千万不要被宠物,不然很危险! √A、抓伤 B、舔 29.爬高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跌伤。 A、脚趾√ B、大脑 30.千万不要到建筑施工场地去玩,那里暗藏着许多。 A、游戏 B、宝藏√ C、危险

急救知识竞赛题库 (2)

选择题: 1、我国第一个防震减灾示范区在哪里? A A、福建省B山东省C湖南省D河北省 2 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分为几级? B A 两级 B 三级 C 四级D五级 3、《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定的临震应急期一般为多长时间?A A 10日 A 8日 A 6日 A 4日 4、震级为5级的地震属于?C A弱震B有感地震C中强震D强震 5、破坏性地震一般大于几级?A A5级B6级C7级D8级 6、地震时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A A火灾B疾病C饥荒D粉尘 7、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C A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B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三。 B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B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三 8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定的临震应急期一般为多长时间?A A 10日 A 8日 A 6日 A 4日 9、震级为5级的地震属于?C A弱震B有感地震C中强震D强震 10、破坏性地震一般大于几级?A A5级B6级C7级D8级 11、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不包括D A时间B地点C震级D天气 12、地震时引发的哪种次生灾害最严重?A A火灾B疾病C饥荒D粉尘 13户外避雷时,下列的方法错误的是? A A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 B拿去身上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C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 D双脚并拢坐在干燥的绝缘物上面

14、急救中心(站)实行怎样的服务制度?____(A) A、24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制度; B、16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制度; C、8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制度 15、急救机构门前以及距离急救机构多少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急救设备以外,不得停车。____(B) 50米;B、30米;C、20米 (地级市急救中心成立必须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几类?____(B) A、四类; B、三类; C、二类 17、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最长有多久?____(C) A、10天; B、14天; C、21天 18、禽流感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在多少温度下2分钟到10分钟就可以将其灭活。___(C) A、40—50℃; B、50—60℃; C、60—70℃ 19、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哪四早?___(A)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早监测、早隔离、早治疗; 早预防、早监测、早隔离、早治疗。 20、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不配合的怎么办?____(C) A、做思想工作; B、批评教育; C、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21、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还应向什么机构报告?___(C) A、向上级领导报告; B、向当地政府报告; C、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2、对重大中毒事件应按什么原则进行处置?___(A) A、应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B、应按照现场救护、途中监护、病人转运相结合的原则; C、应按照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救治相结合的原则。 23、城市每____万人应该配备1辆救护车。(C) A、3; B、4; C、5 ; D 、6 24、急救中心人员总编制,根据应配车辆数配备人员,即:______。(B) A、1辆救护车配4人; B、1辆车配5人; C、1辆救护车配5人; D、1辆救护车配3人 25、急救中心原则上_____万人左右设置1个分站。(B)

2019年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应急常识)

2019年应急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应急常识) 一、单选题(24题) 1、企业制定并发布的《火灾应急预案》属于专项应急预案。 2、冻僵病人复温最好的方法是置于38℃-42℃温水浸泡。 3、如煤气中毒者能饮水,可给予热糖茶水或者是浓茶或其他热饮料。 4、被开水烫伤后,若程度较轻但身边没有烫伤膏,可以代替烫伤膏的是牙膏。 5、伤员上肢或小腿出血,且没有骨折和关节损伤时,可采用屈肢加垫止血法止血。 6、对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超过伤口上、下关节。 7、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止血。 8、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的方式侧俯卧。9、抢救伤员时,应先救命,后治伤。 10、按GB 50140-2005规定,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属于E类火灾。 11、室内火灾进入充分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是轰燃。 12、将ABC干粉灭火器和BC干粉灭火器配置在同一场所是错误的。 13、手提式灭火器挂在墙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米。

14、电流流经人体的路径中,最危险的是左手—前胸。 15、社会沟通就是根据事故情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事故情况通报会,通报事故有关情况。 16、被电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室颤。17、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90度为宜。 18、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19、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仰头举颏法。20、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向上风向位置转移。 21、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时,不能对触电假死进行人工呼吸。 22、急救中心(站)实行24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制度。 23、灭火器应放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 24、使用灭火器时,人员应站在上风或侧风位置。 二、多选题(6题) 1、遇有溺水者首先要尽快使其脱离水面,迅速清除口腔呼吸道异物,设法使其尽快倒出腹腔或胸腔积水,倒出积水方法包括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 2、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的表现有瞳孔散大、意识突然消失、面部苍白或紫绀。 3、急救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呼吸突然停止,但心跳没有停止的病人时,需要采取的步骤是清除病人口鼻中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应急管理体系知识竞赛试题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 )起实施。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 )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 B、遏制 C、消除 D、控制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5.汉中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印发的《汉中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 )起实施。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6.“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 )。 A、法律 B、法制 C、体系 D、创新 7.各县局(分公司),市局机关各部门依据(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A、有关法律 B、行政法规 C、各自职责 D、以上全是 8.各县局和市局机关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 )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 B、预测预警 C、信息发布 D、评估 9.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制度。 A、分级发布 B、统一发布 C、政府发布 D、新闻媒体发布 10.各县局(分公司)( )是本辖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办公室主任 B、分管领导 C、主要领导 D、相关部门 11.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社会危害,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 )、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A、分类管理 B、分步实施 C、分别组织 D、集中管理 12.应急预案至少保证()年修订一次。 A、1 B、2 C、3 D、4 13.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严重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14.特别巨大、巨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D、解散 15.Ⅲ级交通事故是指造成( )的事故。A、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B、2人以上、8人以下死亡

应急救护知识试题库

应急救护知识题库 发布时间:2013-05-07 08:59:54 来源:发布者:浏览3454次 1、当自己意外溺水时,立即屏住呼吸,放松肢体保持仰位,这样________将最先浮出水面。 A.肩 B.口鼻答案:B 2、救护溺水者时,对神志清醒者,应从________接近。 A.正面 B. 背后答案:B 3、溺水者呼吸极其微弱或消失时,应立即按照________的顺序实施心肺复苏。 A.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B.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胸外按压 答案:A 4、发生火灾,遇火情紧急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________。 A. 110 B. 119 答案:B 5、如家中电器着火,先________,再用湿棉被捂压。 A. 切断电源 B. 关闭电器答案:A 6、面对烈火和浓烟,一定要________。 A.乘坐电梯 B. 走安全通道答案:B 7、发生火灾时,如房门已被烈火封住,要关紧________的门窗,并用湿毛巾、湿布填塞门缝,防止烟火渗入。 A.背火 B.迎火答案:B 8、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________。 A. 通知电力部门 B. 切断电源答案:B 9、救护人员要注意自我保护,切勿________。 A. 用手扶起触电者 B.用竹竿、木棒等挑开电线 答案:A 10、如果触电者身上着火,或由电流引发火灾时,不要用________扑灭。 A.水 B.毯子或灭火器答案:A 11、面对宠物严重咬伤并伴有大量出血者,应先控制________。 A.宠物 B.出血答案:B 12、对宠物咬伤出血不严重者,应立即用大量的自来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冲洗________分钟。 A.10 B.20 答案:B 13、被宠物咬伤冲洗后,不要包扎,尽快送医院注射________与破伤风疫苗。 A.狂犬疫苗 B.流脑疫苗答案:A 14、人被蜂或蝎子蛰伤后,应______伤口,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应急知识竞赛题.doc

第一轮1号台共答题第1题:医疗机构应当做好下列哪些医疗纠纷预防工作? (一)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制度,规范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 (三)建立健全医疗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医疗安全规定和措施; (四)建立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建立健全咨询和投诉制度,及时解答和处理有关问题; (六)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投诉接待室、调解室和监控室,有条件的设立警务室; (七)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第一轮2号台共答题第1题:患方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医疗机构相关管理制度,尊重医务人员; (二)如实向医务人员陈述病情、病史; (三)配合医务人员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 (四)配合医疗机构根据病情作出的转诊或者出院安排; (五)按照规定支付医疗费用; (六)对诊疗行为有异议的,如实表达意见和诉求。 第一轮3号台共答题第1题:简述死亡病例讨论流程? 答:(1 )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的其他科室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疗管理部门派人参加。 (2 )死亡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讨论发言该按低年资医师到高年资医师的顺序进行(倒序发言)。 (3 )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 (4 )讨论记录应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专用记录本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讨论发言和综合总结意见等,并将形成一致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 第一轮4号台共答题第1题:?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有哪些? 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第一轮5号台共答题第1题: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本机构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工作, 定期发

中小学生安全应急与避险知识竞赛题5-6年级

5-6年级 选择题 1.预防近视眼,以下做法正确的是()(单选) A.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玩网络游戏 B.定期在家长的陪同下检查视力 C.在强光下看书 D.晚上躺在被窝里看书 2.下列预防龋齿(蛀牙)的方法不恰当的是()(单选) A.使用含氟牙膏 B.采用正确的刷牙方式 C.不吃粗硬的食物 D.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单选) A.血液传播 B.性传播 C.母婴传播 D.握手 4.远离疾病、健康的生活行为不包括下列哪项()(单选) A.勤洗手 B.常洗澡 C.共用毛巾

D.不共用洗漱用具 5.当患感冒口中有了痰,正确的做法是()(单选) A.咽到肚子里去 B.吐到墙角里 C.吐到地上,用脚踏掉 D.吐到纸巾里,扔进垃圾桶 6.咳嗽或打喷嚏做法不正确的()(单选) A.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掩着嘴对着无人的方向 B.打喷嚏后,要马上洗手和嘴巴,将细菌洗掉 C.咳嗽后,要用纸巾把手和嘴巴擦干净,并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D.咳嗽或打喷嚏时,不用遮挡 7.肺结核病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单选) A.生活饮用水 B.一起吃饭 C.握手 D.吸进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的飞沫 8.接种卡介苗能预防什么疾病()(单选) A.小儿麻痹症 B.肝炎 C.结核病 D.麻疹

9.被猫、狗等动物抓、咬伤后处理方法错误的是()(单选) A.立刻告知父母或者老师 B.清洗伤口 C.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D.自己包扎伤口就可以了 10.下列哪一项不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方式()(单选) A.大声说话 B.蚊虫叮咬 C.咳嗽 D.喷嚏 11.登革热的传播途径(B)(单选) A.日常生活接触 B.蚊虫叮咬 C.空气传播 D.血液传播 12.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单选) A.注射乙肝疫苗 B.吃药 C.远离乙肝患者 D.不知道 13.乙脑好发于什么季节()(单选) A.春季

应急救护知识竞赛题

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试题 1.2013年世界急救日是() A.12月1日 B.9月14日 C.5月8日 2.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B.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C.快速除颤 3.现场心肺复苏包括三个步骤,其中第一步骤是()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胸外心脏按压 C.打开气道 4.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5.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 A.4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6.成人正常心跳每分钟()次 A.50-90次 B.60-100次 C.110-120次 7.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用下列()方法打开气道 A.仰头举颏法 B.托颌法 C.迅速将口腔打开 8.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9.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两次,每次() A.1秒钟 B.2秒钟 C.3秒钟 10.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 A.30:2 B.15:2 C.20:3 11.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的部位是() A.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B.胸骨中下1/3交界处 C.胸骨下1/3 12.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A.60次/分钟 B.至少100次/分钟 C.80次/分钟 13.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是() A.至少5厘米 B.2-3厘米 C.7-8厘米 14.现场救治成人气道异物梗塞,进行腹部冲击的部位是() A.胸骨下部 B.脐上二横指 C.脐下二横指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实施。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 B、遏制 C、消除 D、控制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 A、处臵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臵为辅 D、处臵与预防并重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社会动员 D、以人为本 5.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制度。 A、经济管理员 B、信息报告员 C、信息咨询员 D、社会监督员 7.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 A、征用单位财产 B、征用个人财产 C、征用个人某些财产 D、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9.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起实施。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10.()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省委 B、省人大 C、省政府 D、省政协 11.()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领导、议事和协调机构。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复习题

应急管理知识竞赛复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是年月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颜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 、应急管理是指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所采取的防范、预警、处置、救援等工作措施,是政府立足于减少公共安全危险因素、降低灾害事故损失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我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发布蓝、黄、橙、红色四级预警信号的是台风、寒潮、大风、暴雨、暴雪等气象灾害。 、“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中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突发事件的特点是突发性、紧急性、高度的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多发性或高发性。 、突发事件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的时限为个小时。 、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 、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目标是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应急管理知识“六进”是指进机关、社区、企业、农村、校园、家庭。 、我市目前已完成两期个应急管理示范项目建设。 、应急预案是指为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各类紧急应对活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 、应急预案基本结构包括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 、应急预案分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三大类,按级别分为国家、省、

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 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惟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把( )和安全生产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之中。 A预防艾滋病 B防范恐怖袭击 C应急管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国家、区域、骨干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列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A国家级 B国家、省两级 C国家、省、市三级 3.( )既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A防灾减灾工作 B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C防汛抗旱 4.国务院办公厅设置( ),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 A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C国家灾害预防中心 5.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国家应急领导机构为国务院安委会,( )具体承担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 A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B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的应急管理体制。 A预防为主 B属地管理为主 C政府主导 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 )的原则。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A自愿 B有义务 C没有义务 9.《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 )。 A应当给予补偿 B应当给予双倍赔偿 C无需给予补偿

全国企业应急救援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企业应急救援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企业应急救援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1、世界红十字日是每一年的(C) A、6月14日 B、9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 C、5月8日 2、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B)次 A、50次 B、60-100次 C、110-120次 3、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深度与频率为(C) A.1-2次,100-120次/分 B、3-4厘米,100-120次/分 C、至少5厘米,至少100次/分 A、10分钟 B、15分钟 C、4分钟 5、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A) A、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侧卧位

6、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用下列(C)方法打开气道 A、迅速将口腔打开 B、托颌法 C、仰头举颏法 7、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这种情况持续多长时间,脑功能即不能恢复(C) A、1-2分钟 B、4-6分钟 C、超过10分钟 8、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A)为宜 A、90度 B、120度 C、60度 9、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C) A、5-6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10-12次/分钟 10、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A) A、30:2 B、15:2 C、20:3 第二组试题: 1、现场救治成人气道异物梗塞,进行腹部冲击的部位是(A)

A、脐上二横指 B、胸骨下部 C、脐下二横指 2、现场救治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时,应将婴儿置于下列(B)体位 A、头高脚低位 B、头低脚高位 C、平卧位 3、对于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现场首选的止血方法是(B) A、止血带止血 B、加压包扎止血 C、填塞止血 4、用绷带包扎上下粗细不等的肢体时应当选用(C)方法比较合适 A、环形包扎 B、八字包扎 C、螺旋反折包扎 5、钢筋、尖刀扎入机体深部时现场处理原则是(B) A、立即拔出异物 B、固定异物、简单包扎、速送医院 C、拔出异物后止血再送医院 6、现场处理腹部外伤,肠管溢出伤病员的原则是(B) A、立即将脱出的肠管送回腹腔 B、敷料覆盖伤口后做圈,用碗扣住伤口,再用三角巾包扎

修订版应急知识竞赛题库

一、单选题 1. 燃气泄漏时,不要在室内停留,以防窒息、()。 ( A ) A、中毒 B、晕倒 C、昏倒 2. 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的化学物品。 ( B ) A、易挥发性 B、腐蚀性 C、刺鼻性 3. 大雾橙色预警信号含义: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浓雾影响,能见度降至()米以内 ( B ) A、50 B、200 C、500 4. 我国于2005年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与修订前相比,主要是增加了()的内容。 ( B ) A、防御洪水方案 B、洪水调度方案 C、城市防洪预案 5. 以下()方法不是伤口包扎的目的。 ( C ) A、止血 B、减少细菌感染 C、止痛 6. 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 ( A ) A、基础培训与训练 B、专业训练 C、战术训练 D、其他训练 7. 、《防洪法》规定,当江河、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时,可以由()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 C ) A、事发地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 B、事发地上一级人民政府 C、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 8. 以下物品中()不能用作止血带。 ( A ) A、铁丝 B、领带 C、毛巾 9. 游泳时不慎溺水,救上岸首先要()急救。 ( B ) A、控水 B、保持溺水者呼吸道通畅,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C、检查溺水者有无外伤 10. 已建成投产的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应制定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并报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审批。水库的防汛调度权限按水库防汛影响范围确定,由相应的防汛指挥机构调度。 ( A ) A、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B、计划财务报表 C、自身效益评价 11. SARS的潜伏期一般与病人密切接触后()天内发病。 ( C ) A、5 B、10 C、14 12. 洪水涨至堤顶附近,并在风浪的作用下,洪水越过堤顶、间断溢流或洪水位超过堤顶、洪水直接越过堤顶而发生溢流的现象叫做堤防漫溢险情。这种险情的抢护方法是(),挡住洪水。 ( A ) A、抢筑子堤 B、加宽堤防 C、抢筑围堰 13. 根据重大事故发生的特点,应急救援的特点是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和有效。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是抢救受害人员。 ( A ) A、准确 B、及时 C、按时 D、突然 14. 地区之间在防汛抗洪方面发生水事纠纷,由发生纠纷地()处理。 ( C ) A、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处理 B、防汛抗旰指挥机构协商处理 C、有关的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或其授权的部门处理 15. 行人在横过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 ( A ) A、地下通道 B、机动车道 C、跨越隔离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