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郭沫若阅读答案
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上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都准确的一项是()A .百舸(g ě)忸怩(n í)漫溯(s ù)卒起不意(z ú)B .彳亍(ch ù)阻遏(è)寥廓(li á o )夜缒而出(zhu ì)C .颓圮(p ǐ)团箕(q í)叱(ch ǐ)骂变徵之声(zh ē ng )D .淬火(cu ì)氾( f à n )南青荇(x ì ng )共(g ō ng )其乏困2.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戮没笙潇凄婉百舸争流B .嗔目斑斓穤米挥斥方遒C .火钵濡缕偏袒漫江碧透D .箕踞荡漾寂寥沧茫大地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失其所与,不知B .不阙秦,将焉取之C .秦伯说,与郑人盟。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位4.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政府救助的第一批活动板房安装完毕,一部分都江堰灾民已迁入新居,他们安土重迁,开始新的生活。
B .追星之风愈演愈热,很多人别无长物却扬短避长,把当明星看成是成功的一条捷径投身其中,这种做法有失明智。
C .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D .蜀道崎岖,表里河山,人们却在上面修建了栈道,如此浩大工程,令人想起便不由肃然起敬。
5.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 .幕后推手策划“贾君鹏”事件是为了钱,专业策划团队炒作其他人当然也有其目的,可谓“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 .为了能够成功地完成栽赃任务,他苦思冥想,终于决定图穷匕见,直接把夏言拉过来陪审,期望能够在公堂上有所突破。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 同步练习 (2)

郭沫若诗两首同步练习(2)⒈填空22%①从表达方式看,诗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的新诗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作为语言表达手段。
③《静夜》一诗描绘出一幅奇异的世外仙境,其中写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④《静夜》和《天上的街市》都成功地运用了联想,由星空联想到___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_______的传说,由地上的街市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的传说,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厌恶,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⒉简答题:6%①如何理解《静夜》中“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一句的联想内容?。
②《天上的街市》一诗中牛郎织女的命运和传说中牛郎织女的命运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③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如何?。
⒊选择恰当的词语填人句中的横线上。
8%①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A. 喧闹B.喧嚣 C.喧哗),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②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_________(A. 要求B.请求C.恳求)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③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况比较_____(A. 恰当 B. 妥当C. 得当)。
④我赶忙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________(A.放B.拿 C.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⒋阅读理解48%(一)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静夜郭沫若阅读答案

静夜郭沫若阅读答案【篇一:福建省漳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class=txt>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4分)(2)成语“独树一帜”的意思是:。
(2分)2.按要求天空。
(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10分)(1)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
(郭沫若《静夜》)(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6)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福的句子是:,。
(7)生活中被他人误解在所难免,但如果我们拥有“,”的豁达心胸,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和谐。
3.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伊索寓言》中不少故事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的人。
b.在慧骃国,马是理性的载体,友谊和仁慈是“慧骃”的两种主要美德。
c.鲁滨孙流落到荒岛后,用“借方”和“贷方”来分析自己的幸运和不幸。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和《社戏》都出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2)请从①②两段中任选一段阅读,回答问题。
(4分)①??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
早有一将,引一队步军至,乃曹洪部将晏明也,持三尖两刃刀来战a。
不三合,被a一枪刺倒,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曹军一齐拥至。
a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
(《三国演义》)②??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
将立到晌午时分,转来到天汉州桥热闹处去卖。
b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
b看时,只见都乱撺,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水浒传》)我选()段;选段中a(或b)指代的人物是,出自名著中的精彩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局是。
郭沫若《静夜》初中现代诗阅读及答案3则

郭沫若《静夜》初中现代诗阅读及答案3则郭沫若《静夜》初中现代诗阅读及答案3则参考答案:1.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云团团,星星点点。
…点此查看初中现代诗阅读答案(本文答案在第1页)…3.提示: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想象有一位“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无声地流下串串珍珠泪……“鲛人”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这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郭沫若《静夜》初中现代诗阅读题及答案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1.全诗两小节,哪是写实?哪是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静夜》一诗中月光淡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作者把团团白云想象成_____________;作者把几点疏星想象成_____________;作者由静夜的现实情景联想到神话传说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
3.仿照第一段写景的句子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第一节,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
第二节,想象海底的神人鲛人的故事。
2.白云团团天上的海雾鲛人流珠疏星3.月光轻轻,推动着长河上的孤舟。
水波荡荡,搅乱了水中残影。
郭沫若《静夜》初中现代诗阅读题及答案静夜郭沫若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1、第一节写的是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
6.2郭沫若诗两首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七年级上)(25)

6.2 郭沫若诗两首每课一练(新人教版七年级上)(一)内容回顾《郭沫若诗两首》选的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首诗都选自郭沫若的诗集《星空》,它们的结构、手法和情调类似,写的都是夜空,但具体景致不同,因此唤起的联想与想象也不同。
《天上的街市》全诗共分四节。
第一节,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街市,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第二节,写了天上的街市。
第三、四节,写天上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这是全诗的重点。
《静夜》这首小诗共两节。
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
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
第二节,写天上鲛人的故事,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
这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以此反衬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前途的渺茫,写天上美丽的街市,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写鲛人泣珠的传说,目的是与黑暗现实中不自由的生活和心灵相对照,表现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寄托诗人的家国之思。
(二)学法点击这两首诗由于写作背景的特殊性,因此学习时要了解诗人和时代背景。
复习诗歌首先应从诵读入手,通过诵读疏通文义,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领悟诗歌的主旨。
复习本文时可将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比较两首诗的题材、结构、表现手法、情调、诗中的联想与想象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最终能背诵并默写课文。
最后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首诗的想象世界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就课文所描写的景致,展开进一步的联想和想象。
(三)阅读理解1. 作者分别用“明”“点”来写街灯,用“闪”“现”写明星,你认为这四个词语的运用好在哪里?2. 在描绘“街市”的时候,诗中四次用到“定然”,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在民间传说中,“天河”是王母娘娘用来阻隔牛郎织女相会的一条大河,而诗中的天河却是“浅浅的”“不甚宽广”,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作者为什么这样想象?4.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而联想和想象是有区别的,请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联想,哪些是想象。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第27课 郭沫若诗两首2

27 郭沫若诗两首练习一、语言运用1.根据课文填字。
月光( )( ),笼罩着村外的( )( )。
白云( )( ),( )出了几点( )星。
天河何处?( )( )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 )( )在岸,对月( )( )?2.标出下列诗句的节奏与重音。
(1)远远地街灯明了。
(2)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3)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4)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3.造句。
(1)陈列(2)笼罩4.认真品读《静夜》。
根据诗的意境,探究一下,“鲛人”为什么会“对月流珠”?5.将“夜空中”扩展成20个字左右的描写句。
6.仿照示例,发挥想像和联想,续写下面的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礼花在空中绽放,(2)燃烧的蜡烛,(3)断了线的风筝,(4)月光中婆娑的树影,二、课内阅读。
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7.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星?8.第一节诗中,暗示天上有“人”的一个词是_______。
9.诗中写实的句子在第——节,写想像的是第_______节。
10.在第二节诗中,用“/”标出朗读的节奏,用“·”标出朗读的重音。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11.第二节诗写想像中的街市,是从第一节诗的“”的联想自然引出的。
12.诗中的“我想”表示猜测,“定然”则表示肯定,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13.“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一句中在“你看”后加上逗号的理由是什么?14.第四节诗的韵脚是什么?15.诗人对牛郎织女这一民间传说进行了大胆的改造,表达了怎样的理想? 16.诗人修饰“流星”用的是“那朵”而不是“那颗”,为什么?17.全诗通过联想和想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课外阅读。
27 郭沫若诗两首 课文原文

27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原文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练习一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缥缈()():2、笼罩():3、鲛人():4、疏星():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明”字不同于其他三个()A、远远的街灯明了B、闪着无数的明星C、明灯处处照长街D、窗明几净2、“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灯笼”的正确解释是()A、街灯B、流星C、天上的明星D、以上三者都是3、下列各项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我想那/ 缥缈的空中B、那隔着河的/ 牛郎/ 织女C、漏出了/ 几点/ 疏星D、怕/ 会有鲛人/ 在岸4、“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不信,请看那朵流星”,这两句诗都用了句中逗号,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你看”之后使用逗号,能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
B、这两个逗号都为诗人与读者作感情交流增加了情趣。
C、若把句中逗号去掉,两句的意思都没有改变,语句也都通顺。
D、这两个逗号都很好地表现出诗人与读者指望着星空交流的情态。
三、填空题。
1、《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的作者是,原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代表作有诗集《》、《》,话剧《》。
2、《天上的街市》一诗以和描绘了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读者带进了神话的境界。
诗中主要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和对理想生活的,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3、《静夜》全诗紧扣住一个“”字,对人间世界和天上世界进行了描写,以笼罩天地的“”营造出的氛围,使这首诗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郭沫若诗二首-天上的街市-静夜4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总体要求: 朗读这首诗总的原则是要把握美好、 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 基调;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 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具体要求: (1)读诗歌,分清节奏; (2)读诗歌,念准重音; (3)读出感情。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 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
天 上 的 街 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 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相似 两诗在结构上 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前面写 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 的世界。 (2)意境相似 这两首诗为我 们描绘出一幅夜空明净的世 界,极空灵、美丽、优雅, 带有浪漫主义的全新色彩, 真切、新美,了无阴翳,更 能有力地鞭笞现实,引人向 上。 (3)音律和谐 这两首诗节奏 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 和意趣,适合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夜郭沫若阅读答案
导读: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
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习语文的崭新境界。
郭沫若《静夜》阅读题的答案是什么?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
对月流珠?
阅读题
14、第一节写的是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分 )
15、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呢?( 2分 )
参考答案:
14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
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
15、一个凄美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主题归纳
这首小诗通过对月光,松树,疏星,天河,白云的描写,大胆想象,描绘出一幅极为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背景说明
《静夜》选自郭沫若第二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郭沫若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他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解读《静夜》时必须联系上述具体的时代背景.[2] 诗歌解读
这首小诗共两节。
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
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
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
这为诗人下面展开联想营造了氛围。
第二节,写海底的神人鲛人的故事。
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
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
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
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
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
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岸边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
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时期,其中包含了个人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于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写得清幽、典雅,静谧,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静夜郭沫若阅读答案】
1.静夜阅读答案
2.郭沫若《静夜》原文阅读
3.静夜郭沫若教案
4.郭沫若的崛阅读答案
5.瑞穗的静夜阅读答案
6.郭沫若诗两首《静夜》的教学反思
7.郭沫若诗两首《静夜》教学设计
8.郭沫若《静夜》诗歌赏析
上文是关于静夜郭沫若阅读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