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译

合集下载

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梁月琴【期刊名称】《云南医药》【年(卷),期】2017(038)005【总页数】4页(P524-527)【关键词】左卡尼汀;心血管系统疾病;肠道微生物【作者】梁月琴【作者单位】昆明市延安医院药学部,云南昆明6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左卡尼汀(Levocarnitine,L-CN)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许多研究证明其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血管系统疾病。

本文将简要概述左卡尼汀的药理作用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应用的现状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卡尼汀(Carnitine)又名肉碱、肉毒碱,是一种水溶性较好的季铵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7H15NO3,其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

卡尼汀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异构体,但体内只有左旋卡尼汀有生物活性,我们通常所说的卡尼汀指的是左卡尼汀。

左卡尼汀在人体肝脏中通过赖氨酸和甲硫氨酸等物质经五步反合成,参与机体细胞的能量代谢,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获得,比如肉类、奶制品等[1]。

体内的卡尼汀群包括游离和酰基卡尼汀,游离卡尼汀以左卡尼汀为主(占80%),酰基卡尼汀则由短链乙酰基到长链棕榈酰基卡尼汀组成。

左卡尼汀在脂类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脂肪酸氧化必须的辅助因子,还能促进长链脂肪酸(LCFAs)通过线粒体膜[2,3]。

此外,短链的乙酰卡尼汀和丙酰左卡尼汀在糖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左卡尼汀在血浆中能够达到更高的峰浓度,半衰期更长,而且在大剂量给药的情况下,人体没有明显的毒性反应[4,5]。

左卡尼汀具有安全性高、水溶性好和生物学活性广泛等特点,目前广泛的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其具有较高患病率、致残率以及病死率[6],是导致我国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究其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一直是医药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左卡尼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左卡尼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左卡尼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胡跃玲【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03【摘要】摘心肌能量代谢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左卡尼汀作为体内天然的心肌能量代谢物,通过促进脂肪酸氧化、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发挥稳定细胞膜、改善心室重构等作用保护心肌,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中被广泛应用.%Myocardial energy metabol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lmost al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Levocarnitine,as a natural myocardial metabolism regulating agent,takes part in this effects through accelerating the oxidation of fatty acids and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cell membrane.It may also influence ventricular remodeling so as to protect the myocardium.In recent years,levocarnitine wa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such as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heart failure,cardiac arrhythmia and so on.【总页数】4页(P426-429)【作者】胡跃玲【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左卡尼汀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J], 高亮;张晓光;于影;张小芬2.左卡尼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J], 陈强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新生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王超;王蓓蕾;张黎明4.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邓娟; 于晓江; 杨洋; 臧伟进; 贺熙5.血管过氧化物酶1介导的氧化应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傅敏仪;罗芳梅;刘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的功能主治

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的功能主治

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的功能主治
什么是左卡尼汀口服溶液?
左卡尼汀口服溶液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

它的主要成分是左卡尼汀,
是一种促进心脏血液供应的药物。

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的功能
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
1.增加心脏供血: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可以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提高心
肌细胞的能量供给,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2.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可以增强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
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

它可以减少心肌细胞的死亡和损伤,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3.预防心脏病发作: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可以预防心脏病的发作,减少心
脏血管的痉挛和阻塞,降低心脏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4.改善心脏功能: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脏的耐
受力,减少心脏病的症状和不适感。

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的主治
左卡尼汀口服溶液主要用于以下病症的治疗:
1.心绞痛: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可以缓解心绞痛的症状,减轻胸闷、胸痛、
胸部不适感等不适症状。

2.心肌缺血: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减少心绞痛发
作的频率和强度。

3.心肌梗死: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减少心肌梗
死后的心肌损伤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4.心力衰竭: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增加心脏收
缩力,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

5.心律失常: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可以调节心脏的电生理功能,预防和治
疗心律失常,恢复正常的心律。

需要注意的是,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的用法和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严禁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使用。

2024年左卡尼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2024年左卡尼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2024年左卡尼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一、引言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加重,且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因此,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左卡尼汀,作为一种天然的氨基酸衍生物,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左卡尼汀的作用机制左卡尼汀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并作为载体将线粒体内的乙酰辅酶A转运出来,从而参与能量代谢。

在心血管疾病中,左卡尼汀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抗炎、抗凋亡等多种途径来保护心肌细胞。

此外,左卡尼汀还能够改善心肌缺血时的能量代谢,减轻心肌缺血损伤,从而发挥其抗心绞痛的作用。

三、临床疗效观察多项研究表明,左卡尼汀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

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相比对照组,接受左卡尼汀治疗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显著减少。

同时,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积极效应也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

这些结果表明,左卡尼汀能够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

四、安全性评价在临床应用中,左卡尼汀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多数研究表明,左卡尼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多为轻度,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

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罕见。

因此,左卡尼汀可以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五、临床应用建议基于现有的临床证据和安全性评估,我们建议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可以考虑将左卡尼汀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具体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同时,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结论与展望左卡尼汀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药理作用的药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左卡尼汀作用

左卡尼汀作用

左卡尼汀作用左卡尼汀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脏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复律后的复发心律失常。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心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阻断心脏细胞的过度兴奋和传导,从而抑制异常的心律失常。

左卡尼汀的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左卡尼汀能够选择性地阻断心脏细胞膜上的快速钠通道,使其处于不可用状态,从而延长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减少心脏细胞的自律性和传导速度。

其次,左卡尼汀能够抑制动作电位的上升速度,减慢心脏细胞的兴奋传导,使心脏节律恢复正常。

此外,左卡尼汀还可以增加心肌细胞的不应期,避免心脏再次发生异常的兴奋。

在临床应用方面,左卡尼汀主要用于治疗心脏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复律后的复发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搏动规则性和节律性发生异常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心脏功能恶化和猝死。

左卡尼汀通过抑制快速钠通道,减慢心脏的传导速度和兴奋传导,降低室性心脏异位兴奋的发生,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复律后复发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在复律后的一段时间内,重新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

左卡尼汀可以通过抑制异常的心脏电活动,延长心肌细胞的不应期,降低心脏再次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

然而,左卡尼汀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药物。

它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头晕、乏力、胃肠道不适等。

在使用左卡尼汀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脏评估和监测,以确定其适应症和剂量。

此外,左卡尼汀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引起注意,如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加洋地黄血药浓度,导致洋地黄中毒。

总体而言,左卡尼汀是一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脏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复律后复发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心脏状况和药物的剂量,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左卡尼汀口服液的作用

左卡尼汀口服液的作用

左卡尼汀口服液的作用关于《左卡尼汀口服液的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左卡尼汀原浆、油类是一种由多种多样高分子材料物质构成的一种药物,它可以提升左卡尼汀分子结构,人体内存有许多的左卡尼汀分子结构,假如总数过少或是过多得话都是造成一些情况严重的不良影响及其并发症,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左卡尼汀原浆、油类来医治,并且它基本上沒有副作用,那麼左卡尼汀原浆、油类的功效是啥?左卡尼汀原浆、油类属内服溶液剂。

可用以预防左卡尼汀欠缺,如慢性肾衰患者因血液分析引发的左卡尼汀欠缺;改进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等。

临床症状如心肌病、肌肉病(痛)、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及其低血压和分析中肌痉挛等。

左卡尼汀是哺乳类动物氧化磷酸化中必不可少的身体纯天然物质,其关键作用是推动长链脂肪酸新陈代谢。

在缺血性、氧气不足时,脂酰-CoA沉积,膜蛋白内的长链脂酰卡尼汀也沉积,分散卡尼汀因很多耗费而减少。

缺血性、氧气不足造成ATP水准降低,细胞质和亚细胞质渗透性上升,沉积的脂酰CoA能致膜结构工程改变,膜相溶散而造成细胞死亡。

此外,氧气不足时以糖无氧运动酵解主导,油酸等沉积造成代谢性酸中毒,正离子混乱,体细胞自溶身亡。

充足量的分散卡尼汀能够使沉积的脂酰-CoA进到膜蛋白内,降低其对腺嘌呤多肽链转位酶的抑止,使氧化磷酸化足以顺利开展。

左卡尼汀是肌肉细胞尤其是机体的关键动能来源于,脑、肾等很多组织人体器官亦关键靠油酸空气氧化磷酸原。

卡尼汀还能提升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C空气氧化酶的活性、加快ATP的造成,参加一些药品的祛毒功效。

针对各种各样组织氧气不足缺血性,左卡尼汀根据提升动能造成而提升组织人体器官的磷酸原。

左卡尼汀别的作用有:中等水平长链脂肪酸的化学作用;油酸乳酸脱氢酶的化学作用;对融合性辅酶A和分散辅酶A二者比例的调节作用;从大环内酯物质、丙酮酸、碳水化合物(包含支链氨基酸)中造成动能,除去过高辅酶A的毒副作用,调整血中氨浓度值。

左卡尼丁的功能主治

左卡尼丁的功能主治

左卡尼丁的功能主治一、左卡尼丁简介左卡尼丁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病患。

它属于钠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钠离子通道,从而延长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达到调整心律的作用。

二、左卡尼丁的功能主治左卡尼丁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1. 心房颤动左卡尼丁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可通过抑制心房细胞的异常电活动来控制心律。

它能够有效地减少心房颤动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心脏状况。

2. 心室颤动左卡尼丁也常被用于治疗心室颤动,它可以抑制心室肌细胞的过度兴奋,减少心室颤动的发作和持续时间,对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非常重要。

3. 心律失常左卡尼丁对于多种心律失常都有良好的疗效,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等。

它通过调整心脏细胞的电位和离子通道,使心脏的节律恢复正常。

4. 心绞痛左卡尼丁也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它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钠离子通道来减轻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的供血不足,从而缓解症状。

5. 心力衰竭左卡尼丁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改善心脏的节律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

6. 高血压左卡尼丁的血压调节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

它可以通过调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维持血压的稳定。

三、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左卡尼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2.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使用。

3.不可随意停药或者改变剂量,必要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4.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头晕、乏力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5.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左卡尼丁需要谨慎,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四、总结左卡尼丁作为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不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钠离子通道来调整心脏的节律,治疗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病症。

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作用分析

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作用分析

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左卡尼汀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发挥的作用。

方法将9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试验与对照,试验组包括474例病患,对照组包括426例病患;利用Revman 4. 2 软件来系统评价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结果总共进行了3个RCT试验,通过Meta得出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左心室收张末期心室容积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个试验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进行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尚可,但是由于所采取的评价指标对结果的评价有限,因此,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左卡尼汀;心血管系统疾病;作用;分析现如今,心血管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药物和介入治疗是当前最佳的治疗方法。

大多数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均是通过降低血管活性、控制心率和促进血液流动来发挥效用的。

其中,左卡尼汀作为一种在人体中天然存在的胺类化合物具备促进脂类代谢的功能。

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1.1纳入标准1.1.1研究类型将临床上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全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作为研究对象,不管应用盲法与否。

1.1.2干预对策试验组给予左卡尼汀配合常规治疗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或者是配合使用安慰剂的方法。

常规治疗就是指针对患有心脏病的病患而构建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案,比方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其它治疗心脏病药物的应用和治疗手段等[1]。

1.1.3疗效判定指标将EDV、ESV、EF作为判定疗效的指标。

1.2资料来源选取1995年9月-2010 年9月在我国期刊网上公开发表的同左卡尼汀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所发挥的效用相关的资料。

1.3质量评价第一,是否采取了随机对照试验(RCT)分配方式,分配方法正确与否;第二,是否对盲法加以应用,盲法正确与否;第三,研究数据的基线是否相似;第四,实验对照是否加用了安慰剂;第五,结果数据是否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阐述和综合分析左卡尼汀(L-Carnitine)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摘要:目的:采用安慰剂和对照法对比评估左卡尼汀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其对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通过系统阐述和综合分析13个对照组实验,旨在评估左卡尼汀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中,和安慰剂组、对照组相比的有效性。

这些实验数据主要来源于Ovid MEDLINE,PubMed, and Excerpta Medica (Embase)数据库收录的2012年3月1日到2012年8月31日之间的数据。

结果:和安慰剂组、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使死亡率显著减少27%(优势比,0.73; 95%置信区间,0.54-0.99;P=.05;风险率(RR):0.78; 95%可信区间,0.60-1.00; P=.05),室性心律失常显著减少65%(RR:0.35;95%置信区间,0.21-0.58;P <0.0001),心绞痛显著减少40%(RR:0.35;95%置信区间,0.21-0.58;P <0.00001),心力衰竭的发展(RR:0.85;95%置信区间,0.67-1.09;P=.21)和心肌梗死(RR:0.78;95%可信区间,0.41-1.48;P=.45)没有减少结论:和安慰剂组、对照组比,左卡尼汀可以使死亡率显著减少27%,室性心律失常减少%65,心绞痛减少40%。

在现代采用大规模的随机对照实验深入研究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注射、抗血小板治疗、阻断剂、他汀类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 ω- 3脂肪酸,心脏康复等,虽然这些都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心血管不良反应仍旧频繁发生。

使用左卡尼汀来提高游离脂肪酸水平和葡萄糖氧化水平来改善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提高心脏健康。

左卡尼汀是一种季胺类化合物,能够将自由脂肪酸运输到线粒体,提高氧化磷酸化水平,为心肌供应能量。

而且,左卡尼汀能够阻止缺血事件发生时脂肪酸的积累。

当缺血性事件发生时,通过外源性给予左卡尼丁来补充心肌肉碱,提高心肌代谢能力,改善心肌功能。

而且,和安慰剂组相比,4个实验表明使用左卡尼汀治疗心肌梗死能够显著降低LV 扩张。

在临床上阻止心肌扩张,保护心脏功能是很重要的,因为LV扩张是心力衰竭和死亡发生的重要环节。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Meta分析和综合阐述来比较左卡尼汀组和安慰剂组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有效性。

方法:我们根据PRISMA指南,系统分析相关文献,综合阐述。

数据来源和搜索:通过搜集相关资源来进行研究:OvidMEDLINE(1974-2012), PubMed (1973-2012), and Embase (1974-2012)。

为识别那些有电子数据搜索错误产生的实验,需要手动检索那些文献综述清单。

搜索范围限制在英文文献,时间为2012年3月1日到2012年8月31日,并且每周进行电子邮件提醒更新。

附录1提供全部的检索策略(相关网址)。

附录2提供全部的排除实验(相关网址)。

选择研究:选择研究基于以下标准:对比试验,成年人(大于18岁)接受左卡尼汀,和安慰剂组相比研究其治疗心血管事件以及HF(心力衰竭)和VAs(室性心律失常)发展进程的有效性。

排除那些没有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导的那些研究。

题目和标题由两个评审员((J.J.D. and H.F.),决定,排除不相关实验。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从每一个实验提取以下数据参数:每项研究的患者数量,干预的性质,患者入组标准,患者基线值和随访血压,心率,射血分数和AMI(急性心肌梗塞)类型(比例高,比例低,等等,)以及后续的随访时间。

以下结果部分仍然是从每一项临床试验中获得: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心肌再梗死),HF(心力衰竭)和VAs(室性心律失常)发展状况。

质量评估遵循以下标准:隐蔽治疗分组,两组患者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入组基线特征相似,患者与保健提供者实验结果盲法评估,随访结果的完整和意向性治疗分析。

3个独立的评审(JJD,HF,和ARM)采用JADAD SOCRE.11数据提取系统对所有研究进行量化,并且两个独立的评审(H.F和A.R.M)采用标准化的形式进行质量评估。

标准差风险分析采用Cochrance Collaboration 的标准具体评估序列生成配置,隐蔽分组,实验者的盲法分配,工作人员和评审者的结果,不完整的结果数据,选择性结果报告和其它影响偏差。

针对衡量前三标准具有高或不确定的误差风险的试验往往被认为是具有高的误差风险,其余试验被认为具有更低误差风险。

数据综合和分析每项研究结果均已危险度(risk ratio RR)和优势比(odds ratio OR)(95% 可信区间)描述。

整体评估采用Der-Simonian和Laird随机效应Meta分析模型。

我们以危险度和优势比以及需要治疗的人数(NNT)作为报告的汇总结果。

异质性分析通过I2统计进行评价,当I2<30%时,为低异质性;当I2=30%-50%时,为中度异质,当I2>50%时,为高度异质。

双尾检验P<0.05时,所有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Cochrane Review Manager (RevMan v.5)软件用于所有的统计分析,敏感性分析一般用中等数量的事件(10件)评价分析整体研究效果。

NNT是指获得1例某种有利结局或防止1例某种不良结局发生,用某种干预方法所处理的人数.NNT越小越好,人数没有小数,所以最小是1.意味着每治疗1例病人,1例有效。

1就是NNT(需要治疗人数)结果的衡量标。

敏感性分析的主要方式有:改变纳入标准(特别是尚有争议的研究)、排除低质量的研究、采用不同统计方法/模型分析同一资料等。

例如在排除某个低质量研究后,重新估计合并效应量,并与未排除前的Meta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该研究对合并效应量影响程度及结果稳健性。

若排除后结果未发生大的变化,说明敏感性低,结果较为稳健可信;相反,若排除后得到差别较大甚至截然相反结论,说明敏感性较高,结果的稳健性较低,在解释结果和下结论的时候应非常慎重,提示存在与干预措施效果相关的、重要的、潜在的偏倚因素,需进一步明确争议的来源。

研究结果:鉴定和筛选研究筛选到153个文献标题,其中18个达到基本入选的标准,最终的13个符合入组标准(图1)。

补充表1和2总结了纳入13个实验的研究特点和风险评估。

补充表3总结了纳入实验的质量。

纳入试验的标准所有的实验研究都是用左卡尼汀组和安慰剂组或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剂型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左卡尼汀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背景和基线特征都很相似,除了De Pasquale et al 的。

试验选用一个中间值,96个患者(区间,20-2329),2个月(区间,0.7-12个月)质量评估六项研究质量评分指标分数较高,在这13个实验中,7-9个研究在隐蔽分组和盲行研究中占据其一。

全因死亡率研究结果通过11项临床实验研究(患者数量n=3579)进行全因死亡率分析。

与安慰剂或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使死亡率显著减少27%(优势比:0.73,95%可信区间:0.54-0.99,P=0.05,I2=4% [图2];危险度:0.78,95%可信区间:0.60-1.00,P=0.05,I2=0%)。

每一项研究的需要治疗人数高于38(95%可信区间,23-105)。

室性心律失常5项研究(患者人数n=229)报道了室性心律失常。

与安慰剂和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可使室性心律失常显著减少65%(危险度:0.35,95%可信区间:0.21-0.58,P<0.001,I2=0%)(图3)。

每一项研究的需要治疗人数为4(95%可信区间,2-4%)高度室性早搏通过通过Martina 和 Rizzon的方法来评估室性心律失常问题。

心肌再梗死四项研究(患者人数n=829)用于评估心肌再梗死。

与安慰剂或者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与心肌再梗死的降低无关。

(危险度:0.78,95%可信区间:0.41-1.48,P=0.45,I2=0%)(图4)。

心力衰竭六项研究(n=3214)报道了心力衰竭。

与安慰剂或者对照组相比,旋肉碱与心里衰竭发展的降低无关。

(危险度:0.85,95%可信区间:0.67-1.09,P=0.21,I2=0%)(图5)。

两项研究(n=261)报道了心绞痛的进展状况,与安慰剂或者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能显著降低40%的心绞痛进展(危险度:0.60,95%可信区间:0.50-0.72,P<0.0001,I2=0%)(图6)。

每一项研究的需要治疗人数高于3(95%可信区间,2-5)。

敏感性分析排除最小的五项研究,其余具有合适的死亡事件发生数量(总数≥10)的研究中,与安慰剂或者对照组相比,证实左卡尼汀可以有效降低34%的全因死亡率(危险度:0.67,95%可信区间:0.42-1.07,P<0.09,I2=40%)(图7)本文综述了13项对照实验,包括3629例病人,其中死亡250例,新发心力衰竭220例,复发性心肌梗死38例,发现使用左卡尼汀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并且能极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的发作。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能够观察到左卡尼汀的有益作用,其潜在机制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或部分机制为左卡尼汀能够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促进长链脂肪酸由细胞质基质转运到线粒体基质,在这里发生β-氧化反应,消除有毒的脂肪酸中间体,减少因长链脂肪酸浓度增大引起的局部缺血,对于缺血的、梗塞的心肌补充耗尽的肉碱。

此外,左卡尼汀对左室重构具有有益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容量。

在许多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试验中,左卡尼汀还能够减少梗死面积(检测心肌酶的减少),提高心肌存活率和挽救指数。

而且,左卡尼汀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这可部分解释急性心肌梗死左旋肉毒碱临床大规模研究2(CEDIM2)中,5天死亡率(预先设定的次要终点)显著减少39%的原因(27项vs44项;风险比,0.61;95%可信区间,0.37-0.98;P=0.041)。

这些结果表明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卡尼汀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室性心率失常、心绞痛发作。

目前对于心绞痛的治疗包括血管重建,并同时使用BBs (倍他乐克)、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盐、以及最近上市的一种新型钠离子通道阻滞剂(ranolazine,雷诺嗪)。

作为最新疗法,雷诺嗪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但是迄今为止,与左卡尼汀不同,雷诺嗪似乎并没有减少临床事件;对于钙离子拮抗剂和硝酸盐,只有有限的数据支临床事件减少。

尽管目前ACS/AMI指导方针(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心肌梗死)不包括左卡尼汀,但前面已提到有关实质证据,而且有必要进行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性心绞痛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来证实左卡尼汀的治疗作用,这会是更有力的证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