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腭的控制训练
播音员主持人口部操练习

播音员主持人口部操练习磨练口齿可以提高咬字器官,尤其是唇舌的力度和灵活度,使吐字准确清晰。
磨练口齿还可以协调自身的关系,使它们和谐统一。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几节比较实用的口部操。
首先是唇部操,可以有这样几节,第一节是喷,双唇紧闭,堵住气流,突然放开发出PO音,我做一下:"PO PO PO"。
注意不要满唇用力,把力量集中在唇的中央三分之一:"PO PO"。
第二节是裂,顾名思义,我们就要先把双唇撅起来,然后呢,向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裂,这样反复进行,这一节是听不到声音的,我只解释一下。
第三节呢,是撇,先把双唇撅起来,然后呢,向左歪再向右歪交替进行。
第四节是绕,双唇紧闭,撅起,然后呢,左转360度,再向右转360度,这样交替进行,这里应该注意到向左转多少圈,那么向右就应该转多少圈,这是绕。
上面四节呢,是唇的练习,下面我再讲舌的练习。
舌的练习有这样几节,第一节是伸,把口开大,提颧,要感觉鼻孔略微张开一些,然后努力地把舌头往外伸,舌尖越尖越好,伸完了以后,再往回缩,缩到最大的程度,这样反复来做,这样反复来做,这是第一节。
第二节是刮,大家注意听,刮是怎么刮,舌尖抵下齿背,舌体用力,用上门齿的齿沿刮舌尖和舌面,这样反复进行,这样反复进行,这是第二节。
第三节是捣,捣乱的捣,我都把它概括成一个字,这样大家好记,怎么捣呢,就是把一个像枣核一样的物体,竖放在舌面上,比如说,一个橄榄核,一个枣核,或者一小块糖,两尖,两头正对着前舌,这是竖放,用舌面挺起的动作使它翻转起来,这样反复进行,这是捣,这是捣,这是第三节。
第四节呢,是弹,先把力量集中在舌尖,抵住上齿龈,堵住气流,堵住呼出的气流,然后呢,突然打开爆发出te音,反复进行,我来做一下,大家听到这个声音大概也就可以体会出来我是怎么样在做:"te te te",这里应该注意,舌的中重线,前后的中重线要用力,爆发出这个te te,越有力越好,爆发出这个te音来,这样反复进行,这是第四节。
口腔发音器官功能的实用训练方法_演讲与口才_

口腔发音器官功能的实用训练方法口腔发音器官功能训练的目的是加强唇、舌和下颌的多方运动,以及训练唇、舌和下颌在语音活动中的协调性。
对于口腔发音器官的功能运动训练是一个尚存在争论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口腔发音器官功能的实用训练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一、软腭运动功能的训练在语音器官中软腭与咽壁一起共同隔离口鼻腔,完成腭咽闭合功能。
腭裂患者的软腭是再造的软腭,除了手术瘢痕的问题,肌功能也很难正常恢复。
与正常人相比,腭裂患者软腭的功能相对底下。
通过软腭运动的功能训练,可增加软腭的上抬能力,为腭咽闭合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软腭运动功能的训练除了软化瘢痕之外,主要还是对软腭肌群的训练,包括悬雍垂肌、舌腭肌、咽腭肌、腭帆提肌和腭帆张肌。
方法1:用大拇指局部按摩软腭,以使腭裂手术的瘢痕软化。
每天按摩3-5次,每次5-10分钟。
方法2:作干呕、打呵欠运动和高声发“啊”音,以训练软腭的抬高运动。
每天练习2-3次,每次5-10分钟。
二、舌运动功能的训练用于与舌运动有关的发音错误患者的基础练习。
通过舌运动功能的训练,以增加舌尖运动力度,速度以及舌与腭之间正确接触关系。
舌运动功能练习主要包括伸舌、缩舌、勾舌、卷舌、顶舌、刮舌、弹舌等,这些内容每天练习2-3次,每次10-15分钟,一般需要2-4天。
以每次练习都能熟练完成为准。
1.伸舌练习:将舌伸出口外,尽量伸长和居中,然后回位到口腔。
从慢到快,连续进行,并反复练习。
2.勾舌练习:舌尖伸出口外,尽量向上、下添唇,反复进行练习。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将带有甜味的果酱或细糖粉涂于唇部,让其添之,趣味性地鼓励患儿进行此项练习。
3.刮舌练习:舌尖先顶住硬腭前部,然后向后滑行到硬腭后部,再从后部滑到前部,反复练习。
注意在运动过程中舌尖不能离开上腭。
4.卷舌练习:舌尖向上翘,并向上后卷呈半桶状,反复进行上卷舌练习。
再将舌两侧向中央卷起,呈纵沟状,反复进行纵向卷舌练习。
5.顶舌练习:舌尖顶住上前牙内侧面,然后复位;再顶下前牙内侧面,然后复位。
除鼾大法——让软腭运动起来!

除鼾大法——让软腭运动起来!但愿人长久,同眠不觉晓——不做手术不吃药、不戴器械不花钱,自创妙招根治打鼾,对任何人都有效,挽救千万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1、千古难题何时休?呼……呼……每晚,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发出这样的鼾声,大约有19.5亿人饱受打鼾折磨。
在家里打鼾影响家人休息,出差打鼾影响同事休息,住集体宿舍影响舍友休息。
呼噜其实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拿什么献给你,我的家人和朋友?打鼾(俗称打呼噜)乃是千古难题,古往今来,为了消除鼾声,吃药、做手术、枕头垫高、侧睡、戴止鼾器、各种民间偏方……,五花八门的方法,总是对少数人有效,大多数人无效,昨天挺有效,今天又无效,老是得不到解决。
打鼾到底应该怎么治疗,鼾声到底是从哪里产生的,究竟有没有对所有人都有效的方法?这是无数家庭被折磨得无可奈何后,最想知道的答案。
但是所有的医生都只会说一句话,“肥胖者、抽烟喝酒者、白天过度疲劳者会打鼾”。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会打鼾呢,为什么有些人很瘦也会打鼾,为什么老年人打鼾的比例比年轻人高?为什么很多人做了手术后仍然打鼾?这些都是医生不肯回答的问题。
因为如果回答了这些问题,他们就赚不到钱了。
鼾声就象幽灵一样,总是在不防备的时候出现,你认为已经解决了,它却又冒出来,让你痛苦不堪。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音绵绵无绝期。
我是一个不信邪、敢于质疑的人,经过潜心细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鼾声背后的真正秘密。
本文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揭露鼾声的真正本质!2、手术是否真有效?“本院耳鼻喉科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数字低温等离子技术,对鼻咽部做微创消融成型手术,全程无痛苦,只需30分钟,让您一劳永逸地告别鼾声。
无需住院,随治随走”,打呼噜者听到这句广告词,是否心动了呢?做手术曾经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除鼾手段,但是近来的无数病例证明,其复发率极高,几乎100%复发。
我要告诉广大打呼噜者,目前不论采用哪种手术,根本不能治疗大多数人的鼾声!因为通过手术消除鼾声,对于绝大多数人的生理机制就是完全不可能的。
口部训练以唇舌力量的训练为主

口部训练以唇舌力量的训练为主,常作口部操,可以有效地加强唇舌力量,提高唇舌灵活度,使发出的声音干净明亮集中。
一、口的开合练习张嘴像打哈欠(打槽牙,挺软腭),闭嘴如啃苹果(松下巴)。
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提颧肌)。
经常做这个练习,可以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挺软腭。
对镜查看,如果看不到小舌了,就说明软腭挺起来了。
此时要体会并记住软腭挺起这个动作的实际感觉。
能挺起软腭,声音会比较洪亮,比较集中。
打槽牙有些人讲话习惯不好,牙关很紧,两颊肌肉松塌下挂。
音色发闷、发扁,会影响吐字的清晰度,在图像上面部表情也显得消极、不愉快。
槽牙打开要领:说话时,上颚主动抬起,上下臼齿之间似有一指厚的海绵垫,同时两颊肌肉用力撑开向外绷起,使口腔中部得以打开。
练习:你会炖炖冻豆腐,你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你不会炖炖冻豆腐,就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
练习时,不要噘着嘴,而像和朋友开玩笑似的,很俏皮,很有兴致地说,不要求速度,要注意感觉,以愉快的心情说,声音就比较明亮。
提颧肌颧肌:从上唇到颧骨的肌肉。
发音时,颧肌提起,似兴奋地要唱的感觉,又似笑的感觉。
但这个笑,不是咧嘴笑,咧嘴笑的口腔状态使嘴角紧,口腔扁,声音发嗲,显得小气。
提颧肌,此时口腔前上部有展宽感,鼻孔亦随之有些张大,唇齿相依,呈微笑状。
松下巴:在吐字发音过程中,下巴即下颌向内微收,处于放松,从容的状态,不能着意,更不能着力。
如果打开口腔的意识及着力点放在下巴上,不仅会导致喉部紧张发音费力、口型不雅观,更重要的是由于口腔这个共鸣腔形状不稳定,基本处于大撒口的状态。
这样,使得声音难听,显得傻气。
打开口腔是通过有关部位协同动作综合治理得到的。
挺软腭扩大了口腔后部,打开槽牙使口腔中部展开,提颧肌这个动作使口腔的前部适当打开,加之下颌的内收放松,这个动作配合起来,就使得口腔上部全面地打开,从而为说话发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音制造场和良好的共鸣环境。
二、咀嚼练习张开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自然平放。
软腭麻痹影响说话如何训练?

舌、唇、下颌、软腭、喉是构音的主要器官,当其运动功能受损时,即出现构音障碍。
患有软腭麻痹自然会对发音有所影响。
故对其训练尤为重要。
(详情点击进入官网)构音器官训练1、舌运动功能训练:训练时先做舌外伸训练,再做舌伸缩训练。
为锻炼舌的伸出力,可用压舌板抵抗舌的伸出。
待舌外伸功能改善后,可做舌伸出、舌尖舔上下唇及左右嘴角训练,平时可用添棒棒糖诱导舌的运动。
→利用棒棒糖,引导舌头尽量外伸,上下左右摆动→可用压舌板,纱布或在舌部按摩,也可用吸管吸2、唇运动功能训练先从口唇闭合训练开始,让孩子双唇紧闭夹住吸管、压舌板等物品,尽可能逐渐保持较长的时间,以增加嘴唇的收缩力。
接着做双唇的活动训练:双唇尽量向前噘起,然后尽量拉向两侧做呲牙状的反复交替训练,以增加唇运动的灵活性。
→使孩子嘟嘴“u”音,拢嘴“i”音,闭唇3、下颌运动功能训练下颌运动在构音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当下颌关节运动障碍时,必须进行下颌关节上抬、下拉的运动训练,促进其下颌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
如:口的开合,尽可能把嘴张大,使下颌下降,然后再合上,缓慢重复3 —5 次,休息。
以后加快速度,但要使下颌保持最大的运动幅度。
平时加强咀嚼功能训练,如:嚼口香糖。
→嘱患儿张嘴,前突,后缩→口不能闭合时,用手拍打下颌中部和颞颌关节附近的皮肤→重症者可用手法帮助下颌的上抬4、软腭的训练先要对软腭进行系统的按摩。
用压舌板或干净的手反复地把软腭推至后咽壁。
可多使用咀嚼、打哈欠、吞咽、咳嗽、叹气等自然动作的训练。
它们都能使软腭上升,接触后咽壁。
为避免舌根与软腭的接近,开始训练时,可让儿童把舌头伸出口外。
→叹气→发“a”音→发爆破音与开元音“pa,da”→摩擦音与闭元音“si,shu”→冰刺激软腭5 、喉部的训练让儿童一手摸着自己的喉部,一手摸着家长的喉部,同时注意听自己发出的嗓音。
这样能使他将声带振动和嗓音联系起来。
重要的是设法引出他比较自然的不带多余紧张的嗓音。
让儿童感触胸腔的共鸣:发声时让他将手置于胸部,体验一下,发声靠的是呼气(胸部会内收缩),一旦感到空气不够,胸部就应停止送气(胸肌不再向内收缩)。
口腔共鸣的方法技巧

口腔共鸣的方法技巧
口腔共鸣的方法技巧如下:
1. 充分打开口腔,提软腭,使气流冲击在软腭上面,使胸腔通过气管于发声器官(声带)连接畅通,保证共鸣的发生,这是胸腔共鸣的喉部控制要点。
2. 调整呼吸方式,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回收,并且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
3. 学会保持声带边缘的收缩和声门关闭时的适度紧张,以维持声音的稳定性。
4. 让声音集中从硬腭向前移,在硬腭共鸣音响亮的共鸣位置上说话。
5. 在语速较慢时,可以简短音节为主,使字音清晰,响亮。
软腭抬起的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软腭抬起是发音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于语音的清晰度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普通话和许多其他语言的发音中,软腭的抬起与否直接关系到音节的区分和声调的变化。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腭抬起技巧,本文将介绍软腭抬起的实践教学方法。
二、软腭抬起的重要性1. 音节区分:在普通话中,音节的声调变化往往与软腭的抬起有关。
例如,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区分就依赖于软腭抬起的程度。
2. 发音清晰度:软腭抬起有助于改善发音的清晰度,避免发音模糊不清。
3. 语音美感:良好的软腭抬起技巧可以使语音更加悦耳动听。
三、软腭抬起的实践教学步骤1. 理论讲解(1)介绍软腭抬起在发音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讲解软腭抬起的生理机制,包括呼吸、声带、软腭等部位的关系。
(3)举例说明不同音节、声调中软腭抬起的区别。
2. 模仿练习(1)教师示范:教师首先进行软腭抬起的发音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
(2)学生模仿: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发出相同的音节或声调,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3. 呼吸练习(1)腹式呼吸:指导学生进行腹式呼吸,加强呼吸控制能力。
(2)气息控制:让学生练习气息控制,为软腭抬起提供充足的气流。
4. 声带练习(1)声带放松:让学生进行声带放松练习,为发音做好准备。
(2)声带紧张:让学生进行声带紧张练习,提高声带张力。
5. 软腭抬起练习(1)单音节练习:让学生分别发出不同声调的单音节,注意软腭抬起的程度。
(2)双音节练习:让学生进行双音节练习,注意前后音节的软腭抬起变化。
(3)多音节练习:让学生进行多音节练习,注意音节间的软腭抬起变化。
6. 情景模拟(1)教师创设情景:教师创设一个具体的语境,让学生进行软腭抬起的发音练习。
(2)学生模拟:学生根据情景进行发音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7. 总结与反馈(1)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发音情况进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反馈:学生对自己的发音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践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缓解咽喉不适的舌体操

缓解咽喉不适的舌体操舌体操可通过特定的舌腔运动,帮助缓解咽喉不适,并促进咽喉健康。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学的舌体操,帮助您改善咽喉状况。
第一节:舌尖与牙齿交互舞动这个舌体操适用于缓解咽喉的不适感和增加口腔灵活性。
步骤如下:1. 坐直,放松脖子和肩部。
2. 将舌尖轻轻放在上颚后面的牙齿上。
3. 缓慢将舌头向左移动,然后向右移动,与牙齿进行交互舞动。
4. 重复这个动作 10 次。
第二节:舌尖顶住上颚舞动这个舌体操可增强咽喉肌肉的灵活性,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
执行如下:1. 坐直,舌头放松。
2. 将舌尖轻轻顶住上颚。
3. 从左到右,将舌尖在上颚上滑动。
4. 重复这个动作 10 次。
第三节:上下舌碰撞这个舌体操有助于锻炼咽喉肌肉,并缓解咽喉的不适感。
以下是具体步骤:1. 坐直,放松身体。
2. 将舌头伸出,让舌尖轻轻顶住上颚。
3. 用舌尖将舌头向下推,然后返回原位。
4. 重复这个动作 10 次。
第四节:舌尖碰触软腭这个舌体操可帮助锻炼咽喉肌肉,改善咽喉的不适感。
执行步骤如下:1. 坐直,放松身体。
2. 伸出舌头,让舌尖轻轻碰触软腭的后部。
3. 保持舌尖与软腭接触,轻轻将舌头向后移动,然后返回原位。
4. 重复这个动作 10 次。
第五节:舌头画圈运动这个舌体操适用于舌头的灵活性锻炼和咽喉不适的缓解。
执行步骤如下:1. 坐直,身体放松。
2. 伸出舌头,让舌尖轻轻碰触上颚。
3. 缓慢画出一个小圆圈,然后扩大圆圈的半径,最后再逐渐减小。
4. 重复这个动作 10 次。
通过每天坚持这些舌体操,您将能够缓解咽喉不适,改善咽喉健康。
请注意,如果咽喉不适持续或加重,请立即咨询医生。
祝您咽喉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腭的练习
在歌唱训练中,如何控制好软腭的任务尤 为重要了。我们通常运用发“u”音来解决软 腭上提的问题。正确的要领是先撮口并发 “u”母音,一口气要坚持十五秒钟左右,面 部肌肉微微上提,也可进行音阶上下行的 练习。这样不仅能够拱起软腭,也可做歌 唱的喉头稳定,形成咽部的站立,较大地 提高我们的实际演唱能力。
关于软腭的控制训练
主讲教师:曾鑫
软腭的位置
在歌唱中,我们知道,口腔是极其重要的 发声器官。作为口腔中的软腭(小舌)在 歌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软腭位于口腔中的上口盖处,前半部分 为硬腭,后半部分则为软腭。软腭由肌肉 组织构成的,能拱起或放下,在呼吸、吞 咽食物、语言、歌唱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 用。
软腭的运用
什么是喊叫
在声乐训练中,歌唱者声音的喊叫,往往 也是建立在软腭上提的基础上的,但由于 软腭贴紧了后咽壁,也就封住了声音进入 鼻腔的通道,头腔得不到气流的共振,发 出的声音也就是喊叫了。
颤音的产生
在训练中,软腭在歌唱中起到了第二声带 的作用。我们可以对着镜子来观察我们软 腭(小舌)的振动状态。当软腭贴在后咽 壁上时,颤音无,声音直;当软腭离开后 咽壁一点距离时,颤音自然,声音自然丰 满。就象我们平时打锣时,声音是丰满的, 当用手捂住振动的锣面时,声音就不一样 了,那么软腭的振动也是如此。
打开头腔共鸣
如何让软腭拱起而又离开后咽壁一点距离, 这就需要哼鸣训练来解决。正确的要领是 面带微笑,感觉鼻翼张开,下巴放松,嘴 唇轻闭,把声音哼唱出来。要求哼唱位置 要稍高一些,眉心略有振动感。这种练习 对于打开头腔共鸣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软腭位置的高低和与后咽壁形成距离 的大小,在歌唱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 果。 通常情况下,歌唱处于近似说话的自然 状态下,软腭是松弛下垂的。当软腭贴在 后咽壁时,歌唱者发出的声音多为口腔音, 头声相对的较少。当软腭与后咽壁的距离 较大时又往往会出现鼻音。
什么是鼻音
我们所讲的鼻音与鼻腔共鸣是有区别的, 两者同为气流冲击鼻腔,产生声音共振。 当鼻腔对气流有一种阻碍作用时,有碰击 感时为鼻腔共鸣,反之当鼻腔对气流没有 阻碍作用时,那就为鼻音了。出现了鼻音 往往是声音暗发无力,没有光彩,歌唱感 染力也就相对减少了。
利用软腭唱高音
我们知道,当我们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时, 对高音区的演唱,往往是把软腭抬起的, 这是因为抬起的软腭能帮助声带拉紧,加 之两侧咽部肌肉的收缩,能有效地使咽部 也可以说是好的头声,它是建立 在软腭上提而又适当离开后咽壁一点距离 的基础上的。这样歌唱者发出的声音会高 亢、明亮、极富有表现力。我们常讲的要 把声音竖起来,也就是指的是这种歌唱状 态了。